汋
⒈ 水声。
⒉ 古通“酌”,挹取:“夫水之于汋也,无为而才自然矣。”
汋
⒈ 古地名用字。
to pour
汋【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集韻》仕角切《正韻》食角切,音促。《說文》激水聲也。《爾雅·釋水》井一有水一無水爲瀱汋。《中記》貴州有漏汋,一日百盈百竭,應漏刻,今貴州城外有之。
又水名,在丹水縣南。《水經注》丹水南合汋水,謂之浙水。
又《廣韻》市若切《集韻》實若切《韻會》是若切《正韻》裳灼切,音杓。義同。
又《集韻》《正韻》職略切,音酌。挹取也。與酌通。《周禮·秋官》士師之職,掌士之八成。一曰邦汋。《註》汋讀如酌。斟酌盜取國家密事,若今時刺探尚書事。
又《集韻》弋灼切,音藥。義同。
又地名。《左傳·成十六年》鄭子罕伐宋,宋將鉏樂懼,敗諸汋陂,退舍於夫渠,不儆,鄭人覆之,敗諸汋陵。
又《集韻》尺約切,音綽。水聲。
汋【卷十一】【水部】
激水聲也。从水勺聲。井一有水、一無水,謂之瀱汋。市若切
(汋)激水聲也。从水。勺聲。巿若切。古音在二部。釋名。汋、澤也。有潤澤也。自臍以下曰水腹。水汋所聚也。胞主以虛承汋也。葢皆借爲液字。又楚詞汋約、卽荘子淖約。井一有水、一無水。謂之瀱汋。見䆁水。劉氏釋名說其義曰。罽、竭也。汋、有水聲汋汋也。然則瀱謂一無水。汋謂一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