矉
⒈ 古同“颦”,皱眉头:“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
⒉ 怨恨地看。
⒊ 古通“频”。
an angry glare; to open the eyes with anger
矉【午集中】【目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符眞切《集韻》《正韻》毗賓切,音頻。《說文》恨張目也。引《詩》:國步斯矉。今詩作頻。
又《正字通》與顰通。心恨額蹙也。《莊子·天運篇》西施病心,而矉其里。
又《廣韻》必鄰切《集韻》民切,音賓。義同。
矉【卷四】【目部】
恨張目也。从目賓聲。《詩》曰:“國步斯矉。”符眞切
(矉)恨張目也。从目。賓聲。符眞切。十二部。詩曰。國歩斯矉。大雅文。毛詩作頻云頻、急也。鄭云。頻猶比也。哀哉國家之政。行此禍害比比然。頻字絕非假借。此作矉者、葢三家詩。許偁毛而不廢三家也。又按通俗文蹙頞曰矉。矉者、顰之假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