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
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
译文:与朋友对饮,不知不觉已经暮色昏暗,落花洒满了我的衣衫。
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
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
译文:醉意朦胧漫步在月光下的溪边,鸟都归家了,路上行人也很稀少。

qiǎn

bái tángdài 

duìjiǔjuémíng luòhuāyíng 
zuìyuè niǎohuánrén 
上元谁夫人?偏得王母娇。
上元谁夫人?偏得王母娇。
译文:上元是谁的夫人?偏偏最得王母娘娘的宠爱。
嵯峨三角髻,馀发散垂腰。
嵯峨三角髻,馀发散垂腰。
译文:头发梳成山样高,余发下垂到臀腰。
裘披青毛锦,身著赤霜袍。
裘披青毛锦,身著赤霜袍。
译文:身着大红袍,上面还罩着锦绣小青袄。
手提嬴女儿,闲与凤吹箫。
手提嬴女儿,闲与凤吹箫。
译文:手携美女弄玉,弄玉与凤(箫史)悠闲地吹着玉箫。
眉语两自笑,忽然随风飘。
眉语两自笑,忽然随风飘。
译文:眉目频频传情,忽然不见了他们的踪影。

shàngyuánrén

bái tángdài 

shàngyuánshuírén piānwángjiāo 
cuóésānjiǎo sǎnchuíyāo 
qiúqīngmáojǐn shēnzhuóchìshuāngpáo 
shǒuyíngér xiánfèngchuīxiāo 
méiliǎngxiào ránsuífēngpiāo 
吴山高,越水清,握手无言伤别情。
吴山高,越水清,握手无言伤别情。
译文:吴山高,越水清,握手无言是难以抑制别离时的伤情。
将欲辞君挂帆去,离魂不散烟郊树。
将欲辞君挂帆去,离魂不散烟郊树。
译文:就要告别您扬帆而去,离魂正萦绕着春郊的树丛。
此心郁怅谁能论,有愧叨承国士恩。
此心郁怅谁能论,有愧叨承国士恩。
译文:此时我心中的郁结有谁知晓呢?真是有愧于当初承受您对我以国士相待的恩情。
云物共倾三月酒,岁时同饯五侯门。
云物共倾三月酒,岁时同饯五侯门。
译文:为赏春我们一起在春城三月畅饮,每当迎接节候,我们一起接受王公贵族的宴请。
羡君素书尝满案,含丹照白霞色烂。
羡君素书尝满案,含丹照白霞色烂。
译文:我常常羡慕您案上摆满素帛道书,那上面的朱字与素帛就像云霞在空中相映。
余尝学道穷冥筌,梦中往往游仙山。
余尝学道穷冥筌,梦中往往游仙山。
译文:我也曾为学道而钻研道经与学仙,往往梦中都在仙山上游行。
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
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
译文:总盼着有一天会得道解脱而玉,进入那壶中别有日月的仙境。
俯仰人间易凋朽,钟峰五云在轩牖。
俯仰人间易凋朽,钟峰五云在轩牖。
译文:人生本来短暂,如花一样易于凋零,又如同这窗前钟山上的白云,飘忽聚散不定。
惜别愁窥玉女窗,归来笑把洪崖手。
惜别愁窥玉女窗,归来笑把洪崖手。
译文:前次伤别是您去嵩山玉女窗访仙学道,归来时我兴奋地对您这洪崔仙子握手相迎。
隐居寺,隐居山,陶公炼液栖其间。
隐居寺,隐居山,陶公炼液栖其间。
译文:隐居山,隐居寺,那里曾留下陶公当年炼丹修行的踪影。
凝神闭气昔登攀,恬然但觉心绪闲。
凝神闭气昔登攀,恬然但觉心绪闲。
译文:当初我诚心诚意地攀登在那里,顿时觉得心旷神抬,恬然清静。
数人不知几甲子,昨来犹带冰霜颜。
数人不知几甲子,昨来犹带冰霜颜。
译文:那里一些人己长寿得说不清自己的年龄,一个个肌肤如冰雪,还带着处子的面容。
我离虽则岁物改,如今了然识所在。
我离虽则岁物改,如今了然识所在。
译文:自从我离开那里,一年年的发生了变化,但今天我还是能够将那一木一石辨清。
别君莫道不尽欢,悬知乐客遥相待。
别君莫道不尽欢,悬知乐客遥相待。
译文:莫要悲伤今天的相别不能尽欢,我预料那里自有诗酒为东的朋友对我远接高迎。
石门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
石门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
译文:石门就像《桃花源记》里描写的那样,到处是溪水绕着桃花。我要访问的人家也是不知有汉,有唐,更不知世间的情景。
不知何处得鸡豕,就中仍见繁桑麻。
不知何处得鸡豕,就中仍见繁桑麻。
译文:不知从那里弄来的鸡肉、猪羊招待我,人家周围是一片片桑麻丛生。
翛然远与世事间,装鸾驾鹤又复远。
翛然远与世事间,装鸾驾鹤又复远。
译文:他们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世外,有时又骑弯驾鹤,不知道他们的游踪。
何必长从七贵游,劳生徒聚万金产。
何必长从七贵游,劳生徒聚万金产。
译文:有这么好的地方,我何必整天和那些权贵们打交道呢?费心巨力,即使能聚万贯家产也是徒劳无用。
挹君去,长相思,云游雨散从此辞。
挹君去,长相思,云游雨散从此辞。
译文:告别您,长相思,往日的欢聚就像云散雨停。
欲知怅别心易苦,向暮春风杨柳丝。
欲知怅别心易苦,向暮春风杨柳丝。
译文:要想知道我在此别离时心情有多悲伤,您可以看看那傍晚的杨柳在春风中依依舞动的情景。

  此诗开篇云:“吴山高、越山青,握手无言伤别情。将欲辞君挂帆去,离魂不散情郊村。”结尾云:“挹君去、长相思,云游雨散从此辞。欲知怅别心易苦,向暮春风杨柳丝。”可谓感人至深,然则别人之义却不见于题目。郭沫若先生曾褒扬李白性格中天真脱俗的一面,批评其看重功名的一面,而最后落脚在对李白临终那年写的《下途归石门旧居》一诗的诠释上。他对这首向来不受重视的诗评价极高,视之为李白的觉醒之作和一生的总结,说它表明“李白从农民脚踏实地的生活中看出了人生的正路”,从而向“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整个市侩社会”“诀别”了。

  全诗可分为三段,下面就逐段进行分析。

  诗的开头五句,是写李白与元丹丘在茅山告别的情形。“吴山高,越水清。”这是点出告别的地理环境,在吴山越水之际。此地应指的是茅山(在今江苏句容县),而不是横望山(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六十里)。因茅山在东汉以来,就是道教的圣地和中心,而且在吴山越水之间。南朝道士陶弘景所隐居之地,据《南史》本传中说是在“句容之句曲山”,即茅山。《弘志句容县志》中记载,陶弘景的隐居之所和炼丹之处也都在茅山。元丹丘在天宝末到江东访道,当在茅山而不是横望山。此五句说,在吴山越水之间的茅山,李白紧紧握着老友元丹丘的手,在默默无言地告别,马上就要乘船离去了,但是他的心还萦绕在老友的身边不忍离去,河岸边但见情绕郊树,情景凄迷,一派黯然伤别的气氛。

  这对交情深厚的老朋友,在无言泣别之际,几十年交往的情景,都油然涌向心头。以下十四句是他们对往事的回忆。

  首先是李白和元丹丘在长安交游的回忆。元宝元年(公元742),元丹丘入长安为西京大昭成观威仪,他曾通过玉真公主(唐玄宗的御妹)将李白推荐给唐玄宗。玄宗一开始像对国士一样对待李白。李白初到皇宫被召见时,玄宗皇帝“降辇步迎,如见园、绮。……遂直翰林,专掌密命。”(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序》)李白对元丹丘这一推荐之恩,终生都不会忘记的,所以在这首赠给元丹丘的诗中,首先就提到这件事。当时二人同在长安。春天,他们一同在长安酒市中饮酒;年节时,他们又一丽封王公显贵家里去赴宴。接着又回忆他们一同求仙学道的事。李白非常羡慕元丹丘道书满架,素书满案。在洁白绢素上写满了朱色的字迹的道经和符箓,在李白看来竟如霞光一样的灿烂。“余尝学道穷冥筌,梦中往往游仙山。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这段文字是李白当时热衷道教神仙的忠实写照。“穷冥筌”就是探索成仙得道的奥妙和绝窍。“脱屣’是说抛弃尘俗的牵挂,就像脱去鞋子一样,不值得留恋。“壶中”句是引用了一则道教神仙故事。有一个叫施存的人学道,邂见一个叫张申的老人。此老人常悬一壶,如五升器大。能变化为天地,中有日月如世间,夜可宿壶内。此人自号为“壶天”,别人称他为“壶公”(见《灵台冶中录》,《后汉书·费长房传》亦载此事,文字有所不同)。这里“壶中”指的是不同于人世间的神仙世界,所以说是“别有日月天”。李白为什么这样热衷于神仙道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在人间“行路难”,“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他在政治上遭到惨重的失败才不得不遁入道流。另一方面是道教的神仙世界,确实有吸引人的地方。对于在现实中遭受挫折,受到压抑的人们,道教的神仙世界无疑是他们展现精神自由的理想天国。在这里他们受伤的心灵可以得到慰藉,疲惫的身心可以暂时得到休息和恢复。

  从“俯仰人间”以下四句,写的是李白与元丹丘从嵩山分别以来到今日茅山相逢的经历。“易凋朽”句,是感叹人生时光易失,二人相别之久;“锺峰五云”句是即目抒情,同时以青山的不朽感慨人生的易朽。“锺峰”是指金陵的锺山,茅山离金陵不远,晴日镳山在茅山可见。“五云”是指茅山的五云峰,二峰在元丹丘茅山的隐居处的窗口上即目可见。“玉女窗”是嵩山峰顶上的一处名胜风景,此处代指嵩山。“洪崖”是道教中的仙人,此指元丹丘。开元中,李白曾从元丹丘在嵩山求仙学道,他们曾一同游过嵩山上的玉女窗等风景名胜。后来二人就分别了。如今他们又在道教名山茅山上会面怎能不令人把手高兴呢?以上是本诗的第一段,写李白与元丹丘在茅山告别的情景,并回忆了几十年的友好交往,二人在长安的交游,一同求仙学道具的经历,昔日从嵩山分手,今日在茅山重逢等种种情景。

  从“隐居寺”至“遥相待”十一句,是本诗的第二段。描写回忆李白与老朋友见面、重游茅山的情景和感慨。

  “隐居寺,隐居山。陶公炼液栖其间。”陶公是指道教茅山宗的开山人陶弘景。他曾在茅山长期隐居炼丹。隐居寺,隐居山自然都是在茅山。此句中的陶公,当也有暗喻元丹丘的意思,说他在茅山修道炼丹。“灵神闭气昔登攀,恬然但觉心绪闲。”此二句是说李白年轻时曾攀登过茅山,那时是步履轻健,如走平地,觉得非常轻松。言外之意是说自己的腰脚如今已大不如昔了。“数人不知几甲子,昨来犹带冰霜颜。”此二句是指此次重见面的茅山几个老朋友,他们如今也都是满头霜雪,鬓发皆白了。“几甲子”,即几百岁之意,一甲子是六十年。说不知道他们有“几甲子”,是故意神而奇之。犹如说他们是“老神仙”,不知道他们有多大岁数。“我离虽则岁物改,如今了然识所在。”此二句说,我离开这里的年岁已久,虽然时过景迁,许多地方和景物都改变了模样,但是,对以前的旧游处,我还是能清楚地辨认出来。郭沫若将“如今了然识所在”一句,解释成“表明李白是觉悟了,要和一切迷信幻想脱离了。”(《李白与杜甫》第91页)这显然是望文生义,是不符合此诗原意的。“别君莫遭不尽欢,悬知乐客遥相待。”意即这次重游虽然时间仓促,旋即告别,君莫要因没有尽欢而感到歉意,在我未来之前你就早做好了迎接我的准备,你的好客之情我是早就予料到的。

  从“石门流水”以下的十二句,是本诗的第三段。写李白辞别元丹丘将要回到石门旧居的情况和感想。紧扣了此诗的题目,《下途归石门旧居》。石门竟在何处?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清人王琦说此诗中的石门在横望山。我们不同意他的说法。冲国叫石门和石门山的地方甚多,有十几处,在李白的诗中就有丘家中去,也不会将朋友的家说成是自己的旧居。鲁郡石门,薄李白东鲁的家很近,极有可能有旧居在那里,但与此诗中所写的石门不合。诗中写道:“石门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不知何处得鸡豕,就中仍见繁桑麻。”诗中的石门,显然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的翻版“不知”二句,显然是《桃花源记》中的“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改写。李白所说的“秦人家”当是指桃花源一类的避世之所,决非是他,鲁郡故居附近的石门山。而应是李白所一直艳羡的南朝山水诗人所最喜游览的永嘉石门。“康乐上官去,永嘉游石门。江亭有孤屿,千载迹犹存。”(《与周刚清溪玉镜潭宴别》)“缙云川谷难,石门最可观。瀑布挂北斗,莫穷此水端。喷壁洒素雪,空潆:生昼寒。”(《送王屋山人魏万至王屋》)这个永嘉石门的所在地,就是道书中所谓的“元鹤洞天”、“乃三十六洞天第三十”(《浙江通志·处州·青田县》)的道教胜地,又是谢灵运笔下的名胜之地,当然也是李白所向往的世外桃源了。所以诗中说;“翛然远与世事间,装鸾驾鹤又复远。”就是说他要逃遁世事,远离人间,乘鸾驾鹤,远远地飞向神仙世界。所以说,诗中的石‘门,不可能是他东鲁故家附近的鲁郡石门,而只能是桃源仙境、门,不可能是他东鲁故家附近的鲁郡石门,而只能是桃源仙境、神仙洞天的永嘉石门。

  这样,诗题中的“下途”二字也好解释了,就是离开茅山李一自所要去的下一站,就是永嘉“石门旧居”,因李白多次在浙东漫游,永嘉石门也有他的旧居,是极可能的。“何必”二句,显示李白藐视权贵、轻视富贵的思想,表现了李白受道家影响所形成的旷达超脱、不受外物所役的自由人格。可以说这是道教影响,所给予李白的积极面。

  “揖君去,长相思。云游雨散从此辞。”,“云游”一句,郭沫若解释说“这不仅是对于吴筠的诀别,而是对于神仙迷信的诀别。……更可以是说对于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整个市侩社会的诀别。”(《李白与杜甫》第98页)这样解释虽可以拔高李白的思想境界,但可惜大违诗人的原意。李白的意思不过是与老朋友元丹丘揖别而去,从此他们就像云飞雨散一样,天各一方,彼此只有两地长相思了。仅此而已,并没有与道教神仙、与市侩社会诀别的微言大义。因为在魏晋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道、释三教的思想就像是思想血液中必不可少的成分,流动在每个中国文人的血脉里,只不过各种思想成分的比例在各个人身上不同罢了。或者是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各种思想在他心中的地位,发生了此涨彼落或彼涨此落的变化,但决无完全向某一思想诀别之说。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正如李白此诗最后二句所说。“欲知怅别心易苦,向暮春风杨柳丝。”这本来是说他相思别离之情思,绵绵不绝,如同春天的柳丝一样坚韧,不易折断。我们也可以借此解释,说他对道教的感情,就如绵软的柳丝一样的细长坚韧,是很不容易折断的。尽管在他的晚年对道教的神仙迷信确实有所觉悟,但他对道教仍还是一往而情深。

参考资料:
1、 葛景春著.李白思想艺术探骊: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02:363-368

xiàguīshíménjiù

bái tángdài 

shāngāo yuèshuǐqīng shǒuyánshāngbiéqíng 
jiāngjūnguàfān húnsànyānjiāoshù 
xīnchàngshuínénglùn yǒukuìdāochéngguóshìēn 
yúngòngqīngsānyuèjiǔ suìshítóngjiànhóumén 
xiànjūnshūchángmǎnàn hándānzhàobáixiálàn 
chángxuédàoqióngmíngquán mèngzhōngwǎngwǎngyóuxiānshān 
dāngtuōxièshí zhōngbiéyǒuyuètiān 
yǎngrénjiāndiāoxiǔ zhōngfēngyúnzàixuānyǒu 
biéchóukuīchuāng guīláixiàohóngshǒu 
yǐn yǐnshān táogōngliànjiān 
níngshéndēngpān tiánrándànjuéxīnxián 
shùrénzhījiǎ zuóláiyóudàibīngshuāngyán 
suīsuìgǎi jīnliǎoránshísuǒzài 
biéjūndàojìnhuān xuánzhīyáoxiāngdài 
shíménliúshuǐbiàntáohuā céngdàoqínrénjiā 
zhīchùshǐ jiùzhōngréngjiànfánsāng 
xiāorányuǎnshìshìjiān zhuāngluánjiàyòuyuǎn 
chángcóngguìyóu láoshēngwànjīnchǎn 
jūn chángxiāng yúnyóusàncóng 
zhīchàngbiéxīn xiàngchūnfēngyángliǔ 
白鹭拳一足,月明秋水寒。
白鹭拳一足,月明秋水寒。
译文:白鹭鸶拳着一条腿,单足立在冰凉的秋水中,月光明如秋水洒满大江。
人惊远飞去,直向使君滩。
人惊远飞去,直向使君滩。
译文:白鹭鸶受人惊吓以后,高飞而起,直向波涛汹涌的使君滩飞去。

báisòngsòngshàosānxiá

bái tángdài 

báiquán yuèmíngqiūshuǐhán 
rénjīngyuǎnfēi zhíxiàngshǐ使jūntān 
瑶草寒不死,移植沧江滨。
瑶草寒不死,移植沧江滨。
译文:瑶草是受寒不死的,可以移植到仙境沧江的江滨。
东风洒雨露,会入天地春。
东风洒雨露,会入天地春。
译文:如果遇到东风飘洒雨露,就会与天地一道春意盎然。
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
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
译文:我就像洞庭湖的落叶,随着风波送你去贬谪的远方。
思归未可得,书此谢情人。
思归未可得,书此谢情人。
译文:我也思念故乡,但也不能归去,书此诗一首赠送给有情人,聊表心意。

sòngqièángzhézhōng

bái tángdài 

yáocǎohán zhícāngjiāngbīn 
dōngfēng huìtiānchūn 
ruòdòngtíng suísòngzhúchén 
guīwèi shūxièqíngrén 
姑孰溪
姑孰溪
译文:爱此溪水闲,乘流兴无极。
爱此溪水闲,乘流兴无极。
爱此溪水闲,乘流兴无极。
译文:荡起船浆怕惊动鸥鸟,垂下钓竿等待鱼儿上钩。
漾楫怕鸥惊,垂竿待鱼食。
漾楫怕鸥惊,垂竿待鱼食。
译文:水波翻动了朝霞映下的艳色,岸上的春山延绵着重重叠叠。
波翻晓霞影,岸叠春山色。
波翻晓霞影,岸叠春山色。
译文:不知是哪家的女子在水边浣纱,可惜与这红颜少女不曾相识。
何处浣纱人?红颜未相识。
何处浣纱人?红颜未相识。
译文:湖与元气连,风波浩难止。
丹阳湖
丹阳湖
译文:远处的商船象从天上而来,一片白帆在云间航行。
湖与元气连,风波浩难止。
湖与元气连,风波浩难止。
译文:千岁之龟游于莲叶之上,鸟儿宿在芦花丛间。
天外贾客归,云间片帆起。
天外贾客归,云间片帆起。
译文:少女荡起轻快的小舟,歌声伴着流水的声音。
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
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
译文:青山日将瞑,寂寞谢公宅。
少女棹轻舟,歌声逐流水。
少女棹轻舟,歌声逐流水。
译文:竹林里人声已经消逝,水池中映出的月色显得格外清冷。
谢公宅
谢公宅
译文:庭院里到处是衰败的荒草,厚厚的苍苔已积满废井。
青山日将瞑,寂寞谢公宅。
青山日将瞑,寂寞谢公宅。
译文:只有那清风显得幽闲自在,时时在泉石间奏起乐声。
竹里无人声,池中虚月白。
竹里无人声,池中虚月白。
译文:旷望登古台,台高极人目。
荒庭衰草遍,废井苍苔积。
荒庭衰草遍,废井苍苔积。
译文:重峦叠嶂在远空中排列,杂花绿树在高平的陆地上相间密布。
唯有清风闲,时时起泉石。
唯有清风闲,时时起泉石。
译文:闲云有时飘入窗内,翠野之中长出了松竹。
凌歊台
凌歊台
译文:我很想看一看碑上的文字,无奈那青苔侵满了碑石,怎能让我去读?
旷望登古台,台高极人目。
旷望登古台,台高极人目。
译文:桓公名已古,废井曾未竭。
叠嶂列远空,杂花间平陆。
叠嶂列远空,杂花间平陆。
译文:石壁上积出冷冷的苍苔,井中的寒泉中沉着一片孤月。
闲云入窗牖,野翠生松竹。
闲云入窗牖,野翠生松竹。
译文:山上的桃花到了春天还要开放,梧桐渐渐在秋风中落叶。
欲览碑上文,苔侵岂堪读?
欲览碑上文,苔侵岂堪读?
译文:可惜这里路远人迹罕至,谁能见到这古井之水依然清澈?
桓公井
桓公井
译文: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桓公名已古,废井曾未竭。
桓公名已古,废井曾未竭。
译文:那翠色的落影使江波澄绿,虚声中使人感到寒冷来得太早。
石甃冷苍苔,寒泉湛孤月。
石甃冷苍苔,寒泉湛孤月。
译文:竹制箫管能吹出龙吟的声音我未曾听到,但制成笛子吹出的凤曲应当更好。
秋来桐暂落,春至桃还发。
秋来桐暂落,春至桃还发。
译文:希望你不要学蒲柳的早凋,而要保持自己的坚贞节操。
路远人罕窥,谁能见清澈?
路远人罕窥,谁能见清澈?
译文:颙望临碧空,怨情感离别。
慈姥竹
慈姥竹
译文:江草不知道愁苦,岩间的花儿只管斗艳争红。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译文:远征的夫婿相隔千山万重,千里音信实难相通。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译文:春去秋来的年复一年,这苦苦的相思何时了终?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译文:绝壁临巨川,连峰势相向。
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
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
译文:乱石突兀于伏流之间,回波相激自成巨浪。
望夫山
望夫山
译文:我惊奇那林木的葱笼秀异,而不敢测知水下精灵的形状。
颙望临碧空,怨情感离别。
颙望临碧空,怨情感离别。
译文:更有那夜间的山猿啼叫,使我忧心忡忡像醉在江上。
江草不知愁,岩花但争发。
江草不知愁,岩花但争发。
译文:丁令辞世人,拂衣向仙路。
云山万重隔,音信千里绝。
云山万重隔,音信千里绝。
译文:潜身炼成了九丹,方随着彩云而去。
春去秋复来,相思几时歇?
春去秋复来,相思几时歇?
译文:今日这里的松树藤萝已掩蔽了修炼的幽深山洞,长年荒寂,桃杏已隐入在丛木深处。
牛渚矶
牛渚矶
译文:不知他成仙化鹤以后,往来于辽东与灵墟山之间有了几度?
绝壁临巨川,连峰势相向。
绝壁临巨川,连峰势相向。
译文:迥出江上山,双峰自相对。
乱石流洑间,回波自成浪。
乱石流洑间,回波自成浪。
译文:江岸掩映在松色中显出了寒意,巨石将江浪激成花一样碎。
但惊群木秀,莫测精灵状。
但惊群木秀,莫测精灵状。
译文:天边的群山参差起伏,缥缈立于晚霞外围。
更听猿夜啼,忧心醉江上。
更听猿夜啼,忧心醉江上。
译文:航船随着落日远去,四看山色苍苍,如同沉于一片青霭。
灵墟山
灵墟山
丁令辞世人,拂衣向仙路。
丁令辞世人,拂衣向仙路。
伏炼九丹成,方随五云去。
伏炼九丹成,方随五云去。
松萝蔽幽洞,桃杏深隐处。
松萝蔽幽洞,桃杏深隐处。
不知曾化鹤,辽海归几度?
不知曾化鹤,辽海归几度?
天门山
天门山
迥出江上山,双峰自相对。
迥出江上山,双峰自相对。
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
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
参差远天际,缥缈晴霞外。
参差远天际,缥缈晴霞外。
落日舟去遥,回首沉青霭。
落日舟去遥,回首沉青霭。

shúshíyǒng

bái tángdài 

shú
àishuǐxián chéngliúxìng 
yàngōujīng chuígān竿dàishí 
fānxiǎoxiáyǐng àndiéchūnshān 
chùhuànshārén hóngyánwèixiāngshí 

dānyáng
yuánlián fēnghàonánzhǐ 
tiānwàiguī yúnjiānpiànfān 
guīyóuliánshàng niǎo宿huā 
shàozhàoqīngzhōu shēngzhúliúshuǐ 

xiègōngzhái
qīngshānjiāngmíng xiègōngzhái 
zhúrénshēng chízhōngyuèbái 
huāngtíngshuāicǎobiàn fèijǐngcāngtái 
wéiyǒuqīngfēngxián shíshíquánshí 

língxiāotái
kuàngwàngdēngtái táigāorén 
diézhànglièyuǎnkōng huājiānpíng 
xiányúnchuāngyǒu cuìshēngsōngzhú 
lǎnbēishàngwén táiqīnkān 

huángōngjǐng
huángōngmíng fèijǐngcéngwèijié 
shízhòulěngcāngtái hánquánzhànyuè 
qiūláitóngzànluò chūnzhìtáohái 
yuǎnrénhǎnkuī shuínéngjiànqīngchè 

zhú
zhúcuánshíshēng hányānyìngjiāngdǎo 
cuìluòshēn shēngdàihánzǎo 
lóngyíncéngwèitīng fèngchuīyìnghǎo 
xuéliǔdiāo zhēnxīnchángbǎo 

wàngshān
yóngwànglínkōng yuànqínggǎnbié 
jiāngcǎozhīchóu yánhuādànzhēng 
yúnshānwànchóng yīnxìnqiānjué 
chūnqiūlái xiāngshíxiē 

niúzhǔ
juélínchuān liánfēngshìxiāngxiàng 
luànshíliújiān huíchénglàng 
dànjīngqúnxiù jīnglíngzhuàng 
gèngtīngyuán yōuxīnzuìjiāngshàng 

língshān
dīnglìngshìrén xiàngxiān 
liànjiǔdānchéng fāngsuíyún 
sōngluóyōudòng táoxìngshēnyǐnchù 
zhīcénghuà liáohǎiguī 

tiānménshān
jiǒngchūjiāngshàngshān shuāngfēngxiāngduì 
ànyìngsōnghán shífēnlànghuāsuì 
cēnyuǎntiān piāomiǎoqíngxiáwài 
luòzhōuyáo huíshǒuchénqīngǎi 

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
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
译文:昨夜在巫山下过夜,满山猿猴,连梦里都仿佛听到它们的哀啼。
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
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
译文:桃花漂浮在三月的绿水上,我竟然敢在这时候下瞿塘。
雨色风吹去,南行拂楚王。
雨色风吹去,南行拂楚王。
译文:疾风将雨吹至南方,淋湿楚王的衣裳。
高丘怀宋玉,访古一沾裳。
高丘怀宋玉,访古一沾裳。
译文:我在高高的山岗,怀念那宋玉,为什么给楚王写出那么美丽的文章,看到这古迹,让我热泪满眶。

  在巫山滞留时“猿声梦里长”,李白对于猿声的理解与前代的诗人相同,少年时期他生活经历不多,出于对巫猿的同情而徒发感慨,之后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猿的凄厉叫声勾起了李白的愁思,源何而愁,因为不通航而滞留,周围没有值得倾诉的朋友,心中的理想和抱负只能暂时搁置,思想感觉比较虚空,对周围的事物的感应,不是凭心灵的冲动,而是凭理智的感悟。造成李白这种情绪的,和他回到江陵后,即将“南行拂楚王”,远离故乡有关。

  另一方面“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春天到来了,三峡通航,这让李白的心情有些苏解,因为李白可以离开这个滞留他几个月的巫山。这首诗以情写景,以景抒情。在艺术表现上,选择自然景物中最富特征,自己感受最深的方面加以突出的描绘,如“桃花”,在浓郁的主观色彩的氛围中,蕴涵了无穷的韵味,这也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

  “高丘怀宋玉”,宋玉是屈原之后的杰出作家。唯他有传世之作,具有一定成就,后人将他与屈原并称。刘勰即谓“屈、宋以‘楚辞’发采”(《文心雕龙·才略》)。李白在巫山想到了宋玉,从这可以看出,李白欣赏宋玉的文品和人品。

  李白的《宿巫山下》是诗人个性改造和理想化了的图景。全诗注重把握整体的气势和氛围“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凭个性的感兴泼墨写意“雨色风吹去”、“访古一沾裳”,而略去具体的细节,甚至连观照景物的视觉转移的顺序也往往毫不在意“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李白的这首抒情诗,把瞿塘峡—巫山物色和特定的情绪渗透、交融在一起,在“景”的形势和“情”的特征之间,表达自己的心境。

参考资料:
1、 《李白诗论丛》詹锳,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84年版

宿shānxià

bái tángdài 

zuóshānxià yuánshēngmèngcháng 
táohuāfēi绿shuǐ sānyuèxiàtáng 
fēngchuī nánxíngchǔwáng 
gāoqiūhuái怀sòng fǎng访zhāncháng 
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
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
译文:苏武被匈奴拘押了十九年,始终保留了汉节与对汉朝的忠诚。
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
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
译文:他利用白色大雁传信息,飞到了汉昭帝的上林苑。
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
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
译文:他在遥远的北方牧羊,艰苦万分,回归家乡的心如同西落的太阳,几乎要绝望。
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
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
译文:渴了就饮用寒冷的冰窖水,饿了就食用天上的飘雪。
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
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
译文:终于在汉昭帝的关怀下,苏武可以从遥远的漠北回归长安了,他和李陵临河诀别,怆恻心欲绝。
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
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
译文:苏武拉着李陵的衣袖,哭尽眼泪,替之以血(苏武成为了千古忠臣,而李陵却万古蒙羞,使人扼腕出血!)。

  其实,李陵还是不错的汉子,三千人抵抗了匈奴十几万人的围攻,最终兵尽力竭负伤被俘。这种情况,就是按现在国际公约来看也不算叛徒,而汉武帝却杀他全家,怎么不让投降?!

  李白借咏叹苏武,隐约为李陵抱不平,在当时的唐朝是了不起的!表扬!有人考证李白是李陵的后代,真有点不知其然,毕竟年代太遥远。

  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这两句应该是岳飞:“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源头吧。

bái tángdài 

zàixiōng shíniánchíhànjié 
báiyànshànglínfēi kōngchuánshūzhá 
yángbiān luòguīxīnjué 
yǐnyuèbīng cāntiānshàngxuě 
dōnghuánshāsàiyuǎn běichuàngliángbié 
líng xiāngkànlèichéngxuè 

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著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广。此赋已传于世,往往人间见之。悔其少作,未穷宏达之旨,中年弃之。及读晋书,睹阮宣子大鹏赞,鄙心陋之。遂更记忆,多将旧本不同。今复存手集,岂敢传诸作者?庶可示之子弟而已。其辞曰:
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著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广。此赋已传于世,往往人间见之。悔其少作,未穷宏达之旨,中年弃之。及读晋书,睹阮宣子大鹏赞,鄙心陋之。遂更记忆,多将旧本不同。今复存手集,岂敢传诸作者?庶可示之子弟而已。其辞曰:
译文:我过去在江陵拜会过司马承祯,他说我有仙风道骨,能够和我一起神游八方极远的地方,就作《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我安慰。这篇赋已经在世上流传,社会上经常能看到。但我并不满意这年轻时所写的未成熟的作品,感觉它还没有把宏大畅达的中心真正表现出来,中年就丢弃了它。等读《晋书》,看到阮宣子写的《大鹏赞》,自认为它很粗浅。于是又回想起当年写的《大鹏遇希有鸟赋》来,觉得它和世间流传的旧版本大多不相同。现在又存留手稿本,哪里敢说是传给大家,只是想给子弟们看看罢了。
南华老仙,发天机于漆园。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徵至怪于齐谐,谈北溟之有鱼。吾不知其几千里,其名曰鲲。化成大鹏,质凝胚浑。脱鬐鬣于海岛,张羽毛于天门。刷渤澥之春流,晞扶桑之朝暾。燀赫乎宇宙,凭陵乎昆仑。一鼓一舞,烟朦沙昏。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
南华老仙,发天机于漆园。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徵至怪于齐谐,谈北溟之有鱼。吾不知其几千里,其名曰鲲。化成大鹏,质凝胚浑。脱鬐鬣于海岛,张羽毛于天门。刷渤澥之春流,晞扶桑之朝暾。燀赫乎宇宙,凭陵乎昆仑。一鼓一舞,烟朦沙昏。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
译文:这赋写道:庄子在漆园发挥他天赋的灵机,口吐不平凡的高论,发出广大旷远的奇言,从齐谐那里收集了非常怪异的事情,谈论北海里的大鱼,我不知道它有几千里长,它的名字叫鲲。鲲化成大鹏,本体就凝结成为浑混的胚胎。在海岛上脱去脊鳍,在天门张开羽毛。迅猛超过流往渤海的春天的河水,急骤胜过朝阳从树梢升起。显赫宇宙之间,高飞超过昆仑。每扇动一次翅膀,烟雾朦胧,沙土飞起,天色都昏暗下来。五岳因它而震动倒塌,百川因为它而冲破堤岸。
尔乃蹶厚地,揭太清。亘层霄,突重溟。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背嶪太山之崔嵬,翼举长云之纵横。左回右旋,倏阴忽明。历汗漫以夭矫,羾阊阖之峥嵘。簸鸿蒙,扇雷霆。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怒无所搏,雄无所争。固可想象其势,仿佛其形。
尔乃蹶厚地,揭太清。亘层霄,突重溟。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背嶪太山之崔嵬,翼举长云之纵横。左回右旋,倏阴忽明。历汗漫以夭矫,羾阊阖之峥嵘。簸鸿蒙,扇雷霆。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怒无所搏,雄无所争。固可想象其势,仿佛其形。
译文:在大地上速奔,在太空翱翔,横飞云霄,穿越大海。激荡起三千里的波涛然后突然腾空而起,向着那九万里的高空疾飞而去。高耸的背脊就像巍峨的大山,扇动的翅膀就像纵横连绵的云。一会向左旋转,一会向右盘旋,顷刻之间消失了身影,眨眼之间又出现在天上。它以矫健的身姿穿越漫无边际的云空,飞经险峻的高山而到达天门。上下俯冲,摇动大海云气,扇动翅膀,传出震雷声声,星斗转移而上天震动,高山摇晃而大海倾翻。发怒,没有什么敢和它搏击;称雄,没有什么敢和它竞争。本来就能想象它的气势和大概的情形。
若乃足萦虹蜺,目耀日月。连轩沓拖,挥霍翕忽。喷气则六合生云,洒毛则千里飞雪。邈彼北荒,将穷南图。运逸翰以傍击,鼓奔飙而长驱。烛龙衔光以照物,列缺施鞭而启途。块视三山,杯观五湖。其动也神应,其行也道俱。任公见之而罢钓,有穷不敢以弯弧。莫不投竿失镞,仰之长吁。
若乃足萦虹蜺,目耀日月。连轩沓拖,挥霍翕忽。喷气则六合生云,洒毛则千里飞雪。邈彼北荒,将穷南图。运逸翰以傍击,鼓奔飙而长驱。烛龙衔光以照物,列缺施鞭而启途。块视三山,杯观五湖。其动也神应,其行也道俱。任公见之而罢钓,有穷不敢以弯弧。莫不投竿失镞,仰之长吁。
译文:至于它爪子周围环绕着虹霓,眼睛里闪耀着日月般的光芒。飞舞盘旋,迅疾倏忽。喷口气,天地四方就会生出云彩;抖动一下羽毛,方圆千里之内就会飞起漫天雪花。从遥远的北方准备往南方飞行。有时挥动强健的翅膀以侧旋,有时腾起狂风而直飞。烛龙神口衔宝物为它照亮万物,闪电挥舞长鞭为它开路。三山在它看来就是几个土块,五湖在它眼里就是一杯水。它一动就会有神相应,它一飞就会有道相从。任公子看见它停止了垂钓,有穷氏不敢弯弓放箭。他们掷下鱼竿、丢弃箭杆,仰天看着它发出无奈的长叹。
尔其雄姿壮观,坱轧河汉。上摩苍苍,下覆漫漫。盘古开天而直视,羲和倚日以旁叹。缤纷乎八荒之间,掩映乎四海之半。当胸臆之掩昼,若混茫之未判。忽腾覆以回转,则霞廓而雾散。
尔其雄姿壮观,坱轧河汉。上摩苍苍,下覆漫漫。盘古开天而直视,羲和倚日以旁叹。缤纷乎八荒之间,掩映乎四海之半。当胸臆之掩昼,若混茫之未判。忽腾覆以回转,则霞廓而雾散。
译文:至于它勇盛的姿态、雄壮的形象,像是一眼望不到边际,掩映着整个银河。向上摩蹭着苍天,向下覆盖着大地。开天的盘古瞪着眼,直愣愣地望着它不知如何是好,羲和靠在日头旁边发出声声叹息。八方荒远的地方都能感受到它盛大的气势,大半个天下都被它遮盖住了。它的胸脯对着太阳就挡住了白天,如同黑夜降临,一片模糊,什么东西都难以分辨。突然间身体翻飞而回转过来,立刻霞光普照,云雾也消散了。
然后六月一息,至于海湄。欻翳景以横翥,逆高天而下垂。憩乎泱漭之野,入乎汪湟之池。猛势所射,馀风所吹。溟涨沸渭,岩峦纷披。天吴为之怵栗,海若为之躨跜。巨鳌冠山而却走,长鲸腾海而下驰。缩壳挫鬣,莫之敢窥。吾亦不测其神怪之若此,盖乃造化之所为。
然后六月一息,至于海湄。欻翳景以横翥,逆高天而下垂。憩乎泱漭之野,入乎汪湟之池。猛势所射,馀风所吹。溟涨沸渭,岩峦纷披。天吴为之怵栗,海若为之躨跜。巨鳌冠山而却走,长鲸腾海而下驰。缩壳挫鬣,莫之敢窥。吾亦不测其神怪之若此,盖乃造化之所为。
译文:然后,每过六个月的时间就它到海边歇息一次。忽然间,它高举奋飞,遮蔽了日月的光辉,从天而降时巨大的身形向下垂挂着。在广大无边的原野上休息,有时进入深广的湖水。它迅猛的气势喷射到的地方,大海翻腾奔涌;余风吹过的地方,高峻的山峦一片散乱。水神天吴看到后惊恐不安,海神海若畏惧得一动不敢动。头脑像山一样的巨鳌退避跑开,腾飞在大海上的长鲸往下游飞驰。至于其它的生物,有的把头缩进壳中,有的收缩鬣毛,恐惧得连看都不敢看大鹏一眼。我也没有料想它的神奇怪异能到这种程度,这大约是大自然所创造的吧。
岂比夫蓬莱之黄鹄,夸金衣与菊裳?耻苍梧之玄凤,耀彩质与锦章。既服御于灵仙,久驯扰于池隍。精卫殷勤于衔木,鶢鶋悲愁乎荐觞。天鸡警晓于蟠桃,踆乌晰耀于太阳。不旷荡而纵适,何拘挛而守常?未若兹鹏之逍遥,无厥类乎比方。不矜大而暴猛,每顺时而行藏。参玄根以比寿,饮元气以充肠。戏旸谷而徘徊,冯炎洲而抑扬。
岂比夫蓬莱之黄鹄,夸金衣与菊裳?耻苍梧之玄凤,耀彩质与锦章。既服御于灵仙,久驯扰于池隍。精卫殷勤于衔木,鶢鶋悲愁乎荐觞。天鸡警晓于蟠桃,踆乌晰耀于太阳。不旷荡而纵适,何拘挛而守常?未若兹鹏之逍遥,无厥类乎比方。不矜大而暴猛,每顺时而行藏。参玄根以比寿,饮元气以充肠。戏旸谷而徘徊,冯炎洲而抑扬。
译文:大鹏难道能和那个呆在蓬莱岛上的黄鹄相比,让人去夸耀金饰装点的上衣和菊花做成的下衣?大鹏耻于学苍梧山上的凤凰,去炫耀自己羽毛上彩色的质地和美丽的花纹。这些禽鸟,有的早已经被神仙役使,有的长久而顺服地生活在护城河的小水沟中。精卫勤劳地衔着树枝填海,鶢鶋对着人们敬献的美酒发出悲哀的叫声。天鸡在蟠桃树上报晓,三足乌在太阳中发出光辉。它们不能在旷远无边的地方随心所欲地表现情性,为什么竟这样拘泥地固守常规呢?它们都不如优游自得的这只大鹏,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和大鹏相比。大鹏从不骄矜尊大而凶狠暴戾,每每顺应时宜,调整自己的行止。领悟道的根本以比较寿数多少,饮用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来充饥。在太阳升起的地方游戏,从容而安逸飞行;倚托南海一带炎热的岛屿,扬扬而自得。
俄而希有鸟见谓之曰:伟哉鹏乎,此之乐也。吾右翼掩乎西极,左翼蔽乎东荒。跨蹑地络,周旋天纲。以恍惚为巢,以虚无为场。我呼尔游,尔同我翔。于是乎大鹏许之,欣然相随。此二禽已登于寥廓,而斥鷃之辈,空见笑于藩篱。
俄而希有鸟见谓之曰:伟哉鹏乎,此之乐也。吾右翼掩乎西极,左翼蔽乎东荒。跨蹑地络,周旋天纲。以恍惚为巢,以虚无为场。我呼尔游,尔同我翔。于是乎大鹏许之,欣然相随。此二禽已登于寥廓,而斥鷃之辈,空见笑于藩篱。
译文:不久,希有鸟看见了大鹏,它对大鹏说:“大鹏你真伟大啊,这真是让我高兴的事。我右边的翅膀能覆盖西方极远之处,我的左翼能遮挡东方极远之处。跨越疆域的界限,盘桓上天的纲维。以恍惚作为巢穴,把虚无当成场地。我呼唤你同游,你和我一起飞翔吧。”大鹏于是答应了它的要求,高兴地随它飞去。这两只鸟都已经飞上了辽阔的天空,而那些斥鷃一类的小鸟,因囿于自己的见识,而徒自对他们发出嘲笑。

  他仿佛在迷茫中看见北冥天池中的巨鲲,随着大海的春流,迎着初升的朝阳,化为大鹏,飞起在空中。它一开始振动羽翅,便使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接着它便广袤的宇宙中翱翔,时而飞在九天之上,时而潜入九渊之下,那更是“簸鸿蒙,扇雷霆,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只见它“足系虹霓,旨耀日月。喷气则六合生云,洒毛则千里飞雪。”它一会儿飞向北荒,一会儿又折向南极。烛龙为它照明,霹雳为它开路。三山五岳在它眼中只是一些小小的泥丸,五湖四海在它眼中只是一些小小的杯盏。古代神话中善钓大鱼的任公子,曾经钓过一条大鱼让全国人吃了一年,见了它也只好甘拜下风。夏朝时候有穷氏之君后羿,曾经射落过九个太阳,见了它也不敢引弓。他们都只有放下钓竿和弓箭,望之兴叹。甚至开天辟地的盘古打开天门一看,也目蹬口呆。至于海神、水伯、巨鳌、长鲸之类,更是纷纷逃避,连看也不敢看了。

  李白《大鹏赋》,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他从少年时代以来,一直在心头汹涌澎湃,而且越来越强烈的豪情逸致,读来令人感到极致的痛快。

  李白赋中的大鹏出于庄子寓言。大鹏的形象,在庄子文中诞生,在李白赋中完成。从此,大鹏作为一个壮志凌云,博击万里的巨大形象,彪炳于文学史册。但庄子和李白写此形象的目的以及形象的内容却有许多差别。庄子写大鹏的目的,是说其与小小的斥鷃本无高下之分,庄子也未以大鹏自喻;李白则不然,他是以大鹏自比,寄托自己的远大志向。《大鹏赋》继承了庄、屈浪漫主义手法及杨、马、班、张排比铺陈的文风,开始形成李白自己独特的风格。

péng ·bìng

bái tángdài 

    jiānglíng jiàntiāntáiwēi wèiyǒuxiānfēngdào shényóuzhībiǎo yīnzhùpéngyǒuniǎoguǎng广 chuánshì wǎngwǎngrénjiānjiànzhī huǐshàozuò wèiqiónghóngzhīzhǐ zhōngniánzhī jìnshū ruǎnxuānpéngzàn xīnlòuzhī suìgèng duōjiāngjiùběntóng jīncúnshǒu gǎnchuánzhūzuòzhě shùshìzhīér yuē 

    nánhuálǎoxiān tiānyuán zhēngróngzhīgāolùn kāihàodàngzhīyán zhēngzhìguàixié tánběimíngzhīyǒu zhīqiān míngyuēkūn huàchéngpéng zhìníngpēihún tuōlièhǎidǎo zhāngmáotiānmén shuāxièzhīchūnliú sāngzhīzhāotūn chǎnzhòu pínglíngkūnlún  yānméngshāhūn yuèwèizhīzhèndàng bǎichuānwèizhībēngbēn 

    nǎijuéhòu jiētàiqīng gèncéngxiāo chóngmíng sānqiānjué xiàngjiǔwànérxùnzhēng bèitàishānzhīcuīwéi chángyúnzhīzònghéng zuǒhuíyòuxuán shūyīnmíng hànmànyāojiǎo gòngchāngzhīzhēngróng hóng鸿méng shànléitíng dǒuzhuǎnértiāndòng shānyáoérhǎiqīng suǒ xióngsuǒzhēng xiǎngxiàngshì fǎng仿xíng 

    ruònǎiyínghóng yào耀yuè liánxuāntuō huīhuò pēnliùshēngyún máoqiānfēixuě miǎoběihuāng jiāngqióngnán yùnhànbàng bēnbiāoércháng zhúlóngxiánguāngzhào lièquēshībiānér kuàishìsānshān bēiguān dòngshényìng xíngdào rèngōngjiànzhīérdiào yǒuqiónggǎnwān tóugān竿shī yǎngzhīcháng 

    ěrxióng姿zhuàngguān yǎnghàn shàngcāngcāng xiàmànmàn pánkāitiānérzhíshì pángtàn bīnfēnhuāngzhījiān yǎnyìnghǎizhībàn dāngxiōngzhīyǎnzhòu ruòhùnmángzhīwèipàn ténghuízhuǎn xiákuòérsàn 

    ránhòuliùyuè zhìhǎiméi jǐnghéngzhù gāotiānérxiàchuí yāngmǎngzhī wānghuángzhīchí měngshìsuǒshè fēngsuǒchuī míngzhǎngfèiwèi yánluánfēn tiānwèizhīchù hǎiruòwèizhīkuí áoguànshānérquèzǒu chángjīngténghǎiérxiàchí suōcuòliè zhīgǎnkuī shénguàizhīruò gàinǎizàohuàzhīsuǒwèi 

    péngláizhīhuáng kuājīncháng chǐcāngzhīxuánfèng yào耀cǎizhìjǐnzhāng língxiān jiǔxùnrǎochíhuáng jīngwèiyīnqínxián yuánbēichóujiànshāng tiānjǐngxiǎopántáo qūnyào耀tàiyáng kuàngdàngérzòngshì luánérshǒucháng wèiruòpéngzhīxiāoyáo juélèifāng jīnérbàoměng měishùnshíérxíngcáng cānxuángēnshòu寿 yǐnyuánchōngcháng yángérpáihuái píngyánzhōuéryáng 

    ééryǒuniǎojiànwèizhīyuē wěizāipéng zhī yòuyǎn西 zuǒdōnghuāng kuànièluò zhōuxuántiāngāng huǎngwèicháo wèicháng ěryóu ěrtóngxiáng shìpéngzhī xīnránxiāngsuí èrqíndēngliáokuò érchìyànzhībèi kōngjiànxiàofān 

白杨十字巷,北夹湖沟道。
白杨十字巷,北夹湖沟道。
译文:金陵的白杨十字巷,北边是引潮河道的入口。
不见吴时人,空生唐年草。
不见吴时人,空生唐年草。
译文:三国时期的吴国人事俱往矣,现在只有唐朝的草木青青。
天地有反覆,宫城尽倾倒。
天地有反覆,宫城尽倾倒。
译文:天地变化巨大,吴国宫殿早已颓倒。
六帝馀古丘,樵苏泣遗老。
六帝馀古丘,樵苏泣遗老。
译文:六朝古迹只剩下几个土包包,曾经的贵族现在已经是悲泣的樵夫和桑妇。
作者在凭吊古代遗迹时,看着斑驳的遗迹,诗人感叹世事无常,随着岁月的侵蚀,再如何雄伟的建筑,显赫的世家,都已经泯灭在时间的长河中了。不好,生字给人有动的感觉,给人一种草木生长的很旺盛的感觉,而更反衬出,吴地的衰败。而有字显然没有生字这么贴切,意境深远。

jīnlíngbáiyángshíxiàng--bái

báiyángshíxiàngběijiāgōudào

jiànshírénkōngshēngtángniáncǎo

tiānyǒufǎngōngchéngjǐnqīngdào

liùqiūqiáolǎo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