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木无利刃,羡鱼无巧纶。
择木无利刃,羡(xiàn)鱼无巧纶¹
译文:想要砍木材手中却无刀斧利刃,想捉鱼虾又没有渔网鱼具。
注释:¹纶:钓鱼的丝线。
如何不量力,自取中路贫。
如何不量力,自取中路贫。
译文:我怎么这般不自量力,自找麻烦受此行路途中的清贫。
前者不厌耕,一日不离亲。
前者不厌耕,一日不离亲。
译文:原来的我不厌倦耕作,因为可以享受每日承欢娘亲膝下的温馨。
今来千里外,我心不在身。
今来千里外,我心不在身。
译文:如今呆在这这千里之外的地方,我的心却不在这里。
悠悠慈母心,惟愿才如人。
悠悠慈母心,惟¹²才如人。
译文:那一片悠悠慈母之心,只希望她一切如我所愿健康无恙。
注释:¹惟:唯一,只。²愿:祈愿,希望。
蚕桑能几许,衣服常着新。
蚕桑能几许,衣服常着新。
译文:小小的桑蚕吐的丝能没有多少,却可让我们的衣服常常换新。
一饭吐尺丝,谁见此殷勤。
一饭吐尺丝,谁见此殷(yīn)勤。
译文:就如蚕而儿一样仅仅一顿饭的需索却吐出蚕丝造福与人,谁见过世上如母亲这般不求回报的人。
别君归耕去,持火烧车轮。
别君归耕去,持火烧车轮。
译文:罢了罢了,我还是告别朋友回去耕田吧!把行路的车子拆去轮子当做柴薪。

jiāngguījiùshānliúbiémèngjiāo

bàoróng tángdài 

rèn xiànqiǎolún 
liàng zhōngpín 
qiánzhěyàngēng qīn 
jīnláiqiānwài xīnzàishēn 
yōuyōuxīn wéiyuàncáirén 
cánsāngnéng chángzhuóxīn 
fànchǐ shuíjiànyīnqín 
biéjūnguīgēng chíhuǒshāochēlún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lù)¹者莪(é)²,匪³莪伊(hāo)。哀哀父母,生我劬(qú)
译文:看那莪蒿长得高,却非莪蒿是散蒿。可怜我的父母,抚养我大太辛劳!
注释:¹蓼蓼:长又大的样子。²莪:一种草,即莪蒿。李时珍《本草纲目》:“莪抱根丛生,俗谓之抱娘蒿。”³匪:同“非”。⁴伊:是。⁵劬劳:与下章“劳瘁”皆劳累之意。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wèi)¹。哀哀父母,生我劳瘁(cuì)
译文:看那莪蒿相依偎,却非莪蒿只是蔚。可怜我的父母,抚养我大太劳累!
注释:¹蔚:一种草,即牡蒿。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¹之罄(qìng)²矣,维罍(léi)³之耻。鲜(xiǎn)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hù)?无母何恃?出则衔(xián)(xù),入则靡至。
译文:汲水瓶儿空了底,装水坛子真羞耻。孤独活着没意思,不如早点就去死。没有亲爹何所靠?没有亲娘何所恃?出门行走心含悲,入门茫然不知止。
注释:¹瓶:汲水器具。²罄:尽。³罍:盛水器具。⁴鲜:指寡、孤。⁵民:人。⁶怙:依靠。⁷衔恤:含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父兮生我,母兮鞠(jū)¹我。拊²我畜³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hào)(wǎng)
译文:父母啊,你们生下了我,又养育了我。你们护我疼爱我,养我长大培育我,想我不愿离开我,出入家门怀抱我。想要回报父母的恩情,怎奈上天没有准则,对我不加保佑!
注释:¹鞠:养。²拊:通“抚”。³畜:通“慉”,喜爱。⁴顾:顾念。⁵复:返回,指不忍离去。⁶腹:指怀抱。⁷昊天:广大的天。⁸罔:无。⁹极:准则。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穀,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穀,我独不卒!
南山烈烈¹,飘风²发发³。民莫不穀(gǔ),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穀,我独不卒
译文:南山高峻难逾越,飙风凄厉令人怯。大家没有不幸事,独我为何遭此劫?南山高峻难迈过,飙风凄厉人哆嗦。大家没有不幸事,不能终养独是我!
注释:¹烈烈:通“颲颲”,山风大的样子。²飘风:同“飙风”。³发发:读如“拨拨”,风声。⁴律律:同“烈烈”。⁵弗弗:同“发发”。⁶卒:终,指养老送终。

  《毛诗序》说此诗“刺幽王也,民人劳苦,孝子不得终养尔”,只有最后一句是中的之言,至于“刺幽王,民人劳苦”云云,正如欧阳修所说“非诗人本意”(《诗本义》),诗人所抒发的只是不能终养父母的痛极之情。

  此诗六章,似是悼念父母的祭歌,分三层意思:首两章是第一层,写父母生养“我”辛苦劳累。头两句以比引出,诗人见蒿与蔚,却错当莪,于是心有所动,遂以为比。莪香美可食用,并且环根丛生,故又名抱娘蒿,喻人成材且孝顺;而蒿与蔚,皆散生,蒿粗恶不可食用,蔚既不能食用又结子,故称牡蒿,蒿、蔚喻不成材且不能尽孝。诗人有感于此,借以自责不成材又不能终养尽孝。后两句承此思言及父母养大自己不易,费心劳力,吃尽苦头。中间两章是第二层,写儿子失去双亲的痛苦和父母对儿子的深爱。第三章头两句以瓶喻父母,以罍喻子。因瓶从罍中汲水,瓶空是罍无储水可汲,所以为耻,用以比喻子无以赡养父母,没有尽到应有的孝心而感到羞耻。句中设喻是取瓶罍相资之意,非取大小之义。“鲜民”以下六句诉述失去父母后的孤身生活与感情折磨。汉乐府诗《孤儿行》说“居生不乐,不如早去从地下黄泉”,那是受到兄嫂虐待产生的想法,而此诗悲叹孤苦伶仃,无所依傍,痛不欲生,完全是出于对父母的亲情。诗人与父母相依为命,失去父母,没有了家庭的温暖,以至于有家好像无家。曹粹中说:“以无怙恃,故谓之鲜民。孝子出必告,反必面,今出而无所告,故衔恤。上堂人室而不见,故靡至也。”(转引自戴震《毛诗补传》)理解颇有参考价值。第四章前六句一一叙述父母对“我”的养育抚爱,这是把首两章说的“劬劳”、“劳瘁”具体化。诗人一连用了生、鞠、拊、畜、长、育、顾、复、腹九个动词和九个“我”字,语拙情真,言直意切,絮絮叨叨,不厌其烦,声促调急,确如哭诉一般。如果借现代京剧唱词“声声泪,字字血”来形容,那是最恰切不过了。这章最后两句,诗人因不得奉养父母,报大恩于万一,痛极而归咎于天,责其变化无常,夺去父母生命,致使“我”欲报不能!后两章第三层正承此而来,抒写遭遇不幸。头两句诗人以眼见的南山艰危难越,耳闻的飙风呼啸扑来起兴,创造了困厄危艰、肃杀悲凉的气氛,象征自己遭遇父母双亡的巨痛与凄凉,也是诗人悲怆伤痛心情的外化。四个入声字重叠:烈烈、发发、律律、弗弗,加重了哀思,读来如呜咽一般。后两句是无可奈何的怨嗟。

  赋比兴交替使用是此诗写作一大特色。三种表现方法灵活运用,前后呼应,抒情起伏跌宕,回旋往复,传达孤子哀伤情思,可谓珠落玉盘,运转自如,艺术感染力强烈。《晋书·孝友传》载王裒因痛父无罪处死,隐居教授,“及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未尝不三复流涕,门人受业者并废《蓼莪》之篇”;又《齐书·高逸传》载顾欢在天台山授徒,因“早孤,每读《诗》至‘哀哀父母’,辄执书恸泣,学者由是废《蓼莪》”,类似记载尚有,不必枚举。子女赡养父母,孝敬父母,本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实际也应该是人类社会的道德义务,而此诗则是以充沛情感表现这一美德最早的文学作品,对后世影响极大,不仅在诗文赋中常有引用,甚至在朝廷下的诏书中也屡屡言及。《诗经》这部典籍对民族心理、民族精神形成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参考资料:
1、 蒋立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428-431

é

míng xiānqín 

zhěé fěiéhāo āiāi shēngláo 

zhěé fěiéwèi āiāi shēngláocuì 

píngzhīqìng wéiléizhīchǐ xiǎnmínzhīshēng zhījiǔ  shì chūxián zhì 

shēng   zhǎng  chū bàozhī hàotiānwǎng 

nánshānlièliè piāofēng mín hài nánshān piāofēng mín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¹自南,吹彼棘(jí)²。棘心夭夭³,母氏劬(qú)
译文:和风煦煦自南方,吹在枣树嫩芽上。枣树芽心嫩又壮,母亲养儿辛苦忙。
注释:¹凯风:和风。一说南风,夏天的风。这里喻母爱。²棘心:酸枣树初发的嫩芽。这里喻子女。棘,落叶灌木,即酸枣。枝上多刺,开黄绿色小花,实小,味酸。心,指纤小尖刺。³夭夭:树木嫩壮貌。⁴劬劳:操劳。劬,辛苦。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xīn)¹。母氏圣善²,我无令³人。
译文:和风煦煦自南方,枣树成柴风吹长。母亲明理又善良,儿子不好不怨娘。
注释:¹棘薪:长到可以当柴烧的酸枣树。这里比喻子女已长大。²圣善:明理而有美德。³令:善,好。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yuán)¹有寒泉²?在浚(xùn)³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译文:寒泉之水透骨凉,源头就在浚邑旁。母亲养育儿七个,儿子长成累坏娘。
注释:¹爰:何处。一说发语词,无义。²寒泉:卫地水名,冬夏常冷。³浚:卫国地名。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xiàn)(huǎn)¹黄鸟²,载³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译文:黄雀婉转在鸣唱,悦耳动听真嘹亮。母亲养育儿七个,难慰母亲不应当。
注释:¹睍睆:犹“间关”,鸟儿宛转的鸣叫声。一说美丽,好看。²黄鸟:黄雀。³载:传载,载送。

  此诗以凯风吹彼棘心开篇,把母亲的抚育比作温暖的南风,把自己弟兄们小时候比作酸枣树的嫩芽,“丛生的”小嫩芽之所以能够健康成长,全是母亲大人辛勤哺育的功劳。七个儿子一个一个长大成人(材)了,母亲的大恩大德,堪称圣善,儿子却是不孝儿,这就是自责自称,总嫌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与母亲的养育之恩相比,还差得很远很远,无以为报。

  从第三章开始,作者又以寒泉比母,以黄鸟比子,作进一步的自我批评。寒泉也成为母爱的代称。寒泉在地下流淌,滋养浚人。母亲生养弟兄七人,至今还如此劳苦,让作儿子的如何心安?黄鸟鸣叫得清丽婉转,尚且如此悦耳动听,为什么七个儿子却不能抚慰母亲那颗饱受孤苦的心呢?

  诗的前二章的前二句都以凯风吹棘心、棘薪,比喻母养七子。凯风是夏天长养万物的风,用来比喻母亲。棘心,酸枣树初发芽时心赤,喻儿子初生。棘薪,酸枣树长到可以当柴烧,比喻儿子已成长。后两句一方面极言母亲抚养儿子的辛劳,另一方面极言兄弟不成材,反躬以自责。诗以平直的语言传达出孝子婉曲的心意。

  诗的后二章寒泉、黄鸟作比兴,寒泉在浚邑,水冬夏常冷,宜于夏时,人饮而甘之;而黄鸟清和宛转,鸣于夏木,人听而赏之。诗人以此反衬自己兄弟不能安慰母亲的心。

参考资料:
1、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61-63
2、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63-64

kǎifēng

shījīng·guófēng·bèifēng xiānqín 

kǎifēngnán chuīxīn xīnyāoyāo shìláo 
kǎifēngnán chuīxīn shìshèngshàn lìngrén 
yuányǒuhánquán zàixùnzhīxià yǒurén shìláo 
xiànhuǎnhuángniǎo zàihǎoyīn yǒurén wèixīn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¹
译文:母亲的爱子之心是无穷无尽的,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游子过年之前能够返家。
注释:¹及辰:及时,正赶上时候。这里指过年之前能够返家。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寒衣针线密¹,家信墨痕新。
译文:她为我缝制棉衣的针脚密密麻麻的,家书里的字迹墨痕犹如新的一样。
注释:¹寒衣针线密:唐诗人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译文:一见面母亲便怜爱地说我瘦了,呼叫着我细问旅途的艰难。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低徊(huái)¹愧人子²,不敢叹风尘³
译文:母亲啊,儿子已经愧对您了,不忍诉说漂泊在外的劳累辛苦。
注释:¹低徊:迟疑徘徊,扪心自问。²愧人子:有愧于自己作儿子的未能尽到孝养父母的责任,反而惹得父母为自己操心。³风尘:这里指的是旅途的劳累苦辛。

  母爱是人类最伟大、最无私的情感,但古诗中表现这一题材的作品却不很多,最著名的当属孟郊的《游子吟》,说尽了天下父母爱子之心。蒋士铨这首《岁暮到家》则从另一个角度细腻地刻画了母亲的爱心,与孟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中着意表现的母子之情,并没有停留在单纯、抽象的叙写上,而是借助衣物、语言行为和心理活动等使之具体化、形象化。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母亲对儿子的爱心没有止境,儿子及时归来使母亲惊喜万分,首联上句直写母亲的爱心,下句写久别的儿子岁暮之际回家团聚时母亲的喜悦心情,一个“喜”字,包含了母亲对儿子无尽的关怀和怜爱、思念和期望,是上句的最好注脚。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说御寒的冬衣缝得针脚细密,问候的家信墨痕尚新。这两句诗极力突出母亲对儿子的关怀和思念:细细缝好御寒的冬衣,时时捎去嘘寒问暖的家信。那一针一线,一字一句中蕴涵了多少慈母的爱心。一个“密”字,道出了母亲对儿子的怜爱;一个“新”字,道出了母亲心中的思念和关怀。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说一见面便心疼儿子的面容清瘦,叫着孩子问起一路上的艰辛。这里叙写母亲与儿子相见时的情景,进一步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怜爱:看到儿子面容清瘦,母亲心中十分怜惜,连忙把儿子叫到自己跟前,仔细询问一路上的风尘劳顿,问长问短,反反复复,不厌其烦。一“怜”一“问”,慈爱之心,跃然纸上。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两句写儿子心中惭愧自己没有尽到孝敬母亲的责任,不敢向母亲诉说那一路的风尘,这里通过直抒诗人的惭愧心情表达出母子之间的深情。在慈爱的母亲面前,诗人心中百感交集:一方面充满了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另一方面也感到十分内疚,由于自己出门在外未能在母亲膝下承欢尽孝,深感未尽到人子的责任,从而辜负了母亲的拳拳之心。因此,不敢诉说自己旅途的艰辛。除了惭愧之外,此处也含有担心直言远行的劳顿,会使母亲更加心疼的含义,因此“不敢叹风尘”,自然也蕴涵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意味。

  该诗是一首表现骨肉亲情的诗作。诗中通过描述久别回家的游子与母亲相见时的情景,颂扬了母爱的深厚和伟大。

参考资料:
1、 张承编著,经典诗词品读,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09,第63页

suìdàojiā

jiǎngshìquán qīngdài 

àixīnjìn guījiāchén 
hánzhēnxiàn线 jiāxìnhénxīn 
jiànmiànliánqīngshòu érwènxīn 
huáikuìrén gǎntànfēngchén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qiān)(wéi)¹拜母河梁²去,白发愁看泪眼枯(kū)³
译文:即将去往河梁,掀起门帘依依不舍的与母亲告别,愁容满面,凄切悲凉,欲哭无泪。
注释:¹搴帷:掀起门帘,出门。²河梁:桥,替代送别地。³枯:干涸。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惨惨¹柴门²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译文: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感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注释:¹惨惨:幽暗无光。²柴门:树枝编的门,替代贫苦人家。
诗的第一句“搴帷拜母河梁去”,即掀开门帘,告诉老母,儿就要起程动身了。但因为是游幕谋生,(游幕是指旧时知识分子离开本乡到外地寻求教学或投向官府求职)这种告别是无一定目的的,所以只能说河梁去。一方面是老母难离,另一方面因生活所迫又不得不离,这种既难舍又无奈情景,暗示了作者极为痛苦的心情。诗的第二句“白发愁看泪眼枯”在即将告别老母外出的时候,作者没有直抒胸臆,表达对老母难分难舍的情感,而是著笔于老母此时的情状:白发苍苍,愁容满面,凄切悲凉,欲哭无泪。还容得着说吗?一切伤心,都隐藏在老母的这张面孔之中,离不得舍不得,却不得不离,不得不舍。这种情感的磨难,真令人寸肠欲断,撕肝裂肺。至此,谁能不为之动容呢?诗的第三句“惨惨柴门风雪夜”,转入了告别老母的时空环境,作者用“柴门”“风雪夜”两个最简单的词儿,极其概括典型地告诉人们,在那种环境下,一个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人的凄楚难熬。作者在另外的地方也有过贫穷潦倒的描述,如“全家都在秋风里,九月衣裳未剪裁”,如果说那还只是一种对贫愁的感叹,那末“柴门”“风雪夜”则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了。风雪因柴门而更为肆虐,柴门因风雪而更为难忍,此时向老母告别,除了“惨惨”还有什么可说呢?最后,作者集愧疚,自责,痛恨于一身,发出了“此时有子不如无”的感慨。这种感慨是极为凝重的,它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爱母之心,恋母之情,而变成了对那个时代的正义控诉,对所有无依,无靠,无助老者的深切同情,对天下不孝子女的严厉谴责,这是由个人情感到整体理念的升华,它从生育学角度告诫世人,养子无用,不如不养。因此,《别老母》诗,比起那些爱母,敬母的直描作品,更具感染力和普遍性。成为爱母作品中不朽的绝唱。

biélǎo

huángjǐngrén qīngdài 

qiānwéibàiliáng báichóukànlèiyǎn 
cǎncǎncháiménfēngxuě shíyǒu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佑我,钟虐先朝,一旅才兴,便成齑粉。去年之举,淳已自分必死,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斤斤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养无一日焉。致慈君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淳今日又溘然先从九京:不孝之罪,上通于天!
不孝¹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痛自严君²见背³,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佑我,钟虐先朝¹⁰,一旅¹¹才兴,便成齑(jī)¹²。去年之举¹³,淳已自分¹⁴必死,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斤斤¹⁵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养¹⁶无一日焉。致慈君¹⁷托迹¹⁸于空门¹⁹,生母²⁰寄生²¹于别姓,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淳今日又溘(kè)²²先从²³九京²⁴:不孝之罪,上通于天!
译文:不孝完淳而今死了!以身体奉献给父亲,不能再以身体来报答母亲了。自从父亲离我而去,悲痛地过去了两个年头。怨恨惨痛越积越深,历尽了艰难辛苦。本来希图重见天日,以报大仇,使死者得到赠恤,生者获得荣耀,向九泉之下的父亲报告我们的成功。无奈上天不保佑我们,把灾祸集中于明朝,一支军队刚一起来,就立即被粉碎。去年的义举,我已自以为非死不可,谁知当时不死,却死于今天!短短地延续了两年的生命,却没有一天得以孝养母亲。以致尊贵的慈母托身于空门,生母则寄生在异姓之家。一门漂泊,活着不能相互依靠,有人死了也不能相互安慰,我今日又奄忽先赴九泉,不孝之罪的深重,连上天都已知晓了。
注释:¹不孝:作者自称。过去在写给父母的信件中或祭奠父母的悼词中,普遍地自称“不孝(子)”。²严君:对父亲的敬称。³见背:去世。⁴两易春秋:换了两次春秋,即过了两年。作者父亲在两年前——弘光元年(年)殉国。⁵冤酷:冤仇与惨痛。⁶复见天日:指恢复明朝。⁷恤死荣生:使死去的人(指其父)得到抚恤,使活着的人(指其母)得到荣封。⁸告成黄土:把复国成功的事向祖先的坟墓祭告。⁹钟:聚焦虐:指上天惩罚。¹⁰先朝:指明朝。¹¹一旅:指吴易的抗清军队刚刚崛起。夏完淳参加了吴易的军队,担任参谋。¹²齑粉:碎粉末。这里比喻被击溃。¹³去年之举:指隆武二年(年)起兵抗清失败事。吴易兵败后,夏完淳只身流亡。¹⁴自分:自料。¹⁵斤斤:仅仅。¹⁶菽水之养:代指对父母的供养。¹⁷慈君:作者的嫡母盛氏。¹⁸托迹:藏身。¹⁹空门:佛门。²⁰生母:作者生母陆氏,是夏允彝的妾。²¹寄生:寄居。²²溘然:忽然。²³从:追随。²⁴九京:泛指墓地。
呜呼!双慈在堂,下有妹女,门祚衰薄,终鲜兄弟。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为生?虽然,已矣!淳之身,父之所遗;淳之身,君之所用。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但慈君推干就湿,教礼习诗,十五年如一日。嫡母慈惠,千古所难,大恩未酬,令人痛绝。——慈君托之义融女兄,生母托之昭南女弟。
呜呼!双慈¹在堂,下有妹女,门祚(zuò)²衰薄,终鲜兄弟³。淳(chún)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为生?虽然,已矣!淳之身,父之所遗;淳之身,君之所用。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但慈君推干就湿,教礼习诗,十五年如一日。嫡母慈惠,千古所难,大恩未酬,令人痛绝。——慈君托之义融女兄,生母托之昭南女弟
译文:唉!两位母亲都健在,下面又有妹妹、女儿,家运衰败,并无兄弟。我死了并不足惜,我所哀痛不已的,是家庭的众多人口今后怎么生活。虽然如此,但是,就这样吧!我的身体是父亲遗给我的,我的身体是为国君所用的,为父为君而死,又哪里是辜负两位母亲呢?但尊贵的慈母对我爱护备至,教我学礼习诗,十五年来从未改变,嫡母如此慈爱恩惠,千百年来所少有。大恩未曾报答,使我悲痛到了极点!——现在我只得把尊贵的慈母托付给义融姊,把生母托付给昭南妹了。
注释:¹双慈:嫡母与生母。²门祚:家运。³终鲜兄弟:这里指没有兄弟。⁴推干就湿:把床上干处让给幼儿,自己睡在湿处,指母亲抚育子女的辛劳。⁵义融女兄:作者的姐姐夏淑吉,号义融。⁶昭南女弟:作者的妹妹夏惠吉,号昭南。
淳死之后,新妇遗腹得雄,便以为家门之幸。如其不然,万勿置后!会稽大望,至今而零极矣!节义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呜呼!大造茫茫,总归无后。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嚚,决不肯舍!
淳死之后,新妇¹遗腹得雄²,便以为家门之幸。如其不然,万勿置后³!会(kuài)(jī)大望,至今而零极矣!节义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呜呼!大造茫茫,总归无后。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¹⁰千秋,岂止麦饭豚(tún)¹¹,不为馁(něi)¹²而已哉!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与先文忠¹³在冥冥¹⁴诛殛(jí)¹⁵(wán)(yín)¹⁶,决不肯舍!
译文:我死之后,如果妻子能得到一个遗腹子,那就是家门的幸运。如果不然,千万不要另立后嗣。会稽的大望族至今如此零落已极。节义文章像我父子这样的有几个呢?像西铭先生那样地立一个不肖的后嗣,为旁人所诟骂讥笑,还不如不立为好!唉!天地是无穷无尽的,家族却不可能永远绵延不绝。有一日朝廷中兴重建,那么,我们就能千百年地在庙中接受祭祀、供养,又哪里只是享受麦饭豚蹄,不至成为饿鬼而已呢?如果有人妄言另立后嗣,我与父亲在冥中一定要诛杀这个顽固愚蠢之人,决不饶恕他!
注释:¹新妇:这里指作者的妻子。²雄:男孩。³置后:抱养别人的孩子为后嗣。⁴会稽大望:这里指夏姓大族。古代传说,夏禹曾会诸侯于会稽。于是后来会稽姓夏的人就说禹是他们的祖先。⁵零极:零落到极点。⁶西铭先生:张溥,别号西铭。明末文学家,复社的领袖。死于崇祯十四年(公元年),无后,次年由钱谦益等代为立嗣。钱谦益后来投降了清朝。人们认为这有损张溥的名节。⁷大造:造化,指天。⁸茫茫:不明。⁹中兴再造:指明朝恢复。¹⁰庙食:指鬼神在祠庙里享受祭祀。¹¹麦饭豚蹄:指简单的祭品。¹²馁鬼:挨饿的鬼。¹³文忠:夏允彝死后,南明鲁王谥为文忠公。¹⁴冥冥:阴间。¹⁵诛殛:诛杀。¹⁶顽嚣:愚顽而多言不正的人。
兵戈天地,淳死后,乱且未有定期。双慈善保玉体,无以淳为念。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勿悲勿悲!相托之言,慎勿相负!武功甥将来大器,家事尽以委之。寒食盂兰,一杯清酒,一盏寒灯,不至作若敖之鬼,则吾愿毕矣!新妇结褵二年,贤孝素著。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
兵戈天地,淳死后,乱且未有定期。双慈善保玉体,无以淳为念。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勿悲勿悲!相托之言,慎勿相负!武功甥(shēng)¹将来大器²,家事尽以委之。寒食³盂兰,一杯清酒,一盏寒灯,不至作若敖(áo)之鬼,则吾愿毕矣!新妇结褵(lí)二年,贤孝素著。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
译文:兵戈遍布天地,我死之后,战乱不会有停止之日。两位母亲请好好保重玉体,不要再把我挂在心里。二十年之后,我跟父亲将要扫平北方边境!不要悲伤,不要悲伤!我所嘱托的话,千万不要违不。武功甥是未来大有成就的人物,家里的事都交托他。寒食节和七月十五,以一杯清酒,一盏寒灯来供我,使我不至于成为无人祭祀的饿鬼,我的愿望就已达到了。妻子与我成婚二年以来,贤孝素来为人所深知,武功甥为我好好地看待她,这也是武功甥的渭阳之情!
注释:¹武功甥:作者姐姐夏淑吉的儿子侯檠字武功。²大器:大材。³寒食:这里指清明节,是人们上坟祭祖的时节。⁴盂兰:旧俗的农历七月十五日燃灯祭祀,超度鬼魂,称盂兰盆会。⁵若敖之鬼:没有后嗣按时祭祀的饿鬼。若敖:若敖氏,春秋时楚国公族名。这一族的后代令尹子文看到族人子越椒行为不正估计他可能会给整个家庭带来灾难,临死前,对族人哭着说:“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后来,若敖氏终于因为越椒叛楚而被灭了全族。⁶结缡:代指成婚。⁷渭阳情:指甥舅之间的情谊。
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父得为忠臣,子得为孝子。含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大道本无生,视身若敝屣。但为气所激,缘悟天人理。恶梦十七年,报仇于来世。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
语无伦次,将死言善¹。痛哉痛哉!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父得为忠臣,子得为孝子。含笑归太虚²,了我分内事。大道本无生,视身若敝屣(xǐ)³。但为气所激,缘悟天人理。恶梦十七年,报仇于来世。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
译文:语无伦次,而这都是将死之时的肺腑之言。悲痛,太悲痛了!但是,人有哪个是不死的呢?贵在死得其所。父亲能成为忠臣,儿子能成为孝子。含笑归天,完成我的分内之事。道家的说法,人本来是从无而生,死后又归于无,我把自己的身体看得像破旧的鞋子一样地不足珍惜。我只是为刚正之气所激,因而懂得了天人之理。十七年来只是一场恶梦,报仇在于来世。我的神魂将遨游于天地之间,我对一切都毫无愧怍。
注释:¹将死言善:语出《论语·泰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²太虚:天。³敝屣:破草鞋。⁴气:正义之气。⁵激:激发。

  此文共五段,第一段申诉与母诀别的原因,中间三个段分别从三个方面立下遗言,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嘱咐安排家人的生活和自己的身后事,最后一段抒发与母诀别的慷慨之情。全文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悲壮苍凉,一唱三叹,雄强恣肆,感人至深。

  首先触动读者的,是夏完淳“不得以身报母”的遗恨。他想到,“慈君推干就湿,教礼习诗,十五年如一日;嫡母慈惠,千古所难。大恩未酬,令人痛绝”。这是对双慈养育之恩的崇高礼赞,也越发映衬出作者“大恩未酬”的负疚之情。有道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慈母的恩惠,本来就难报于万一,更何况夏完淳又自感“菽水之养无一日”。做儿子的除了自省和自责之外,看来是不可能作其他解释了。但此书的一二两节,却对不能“报母”的原因做了情理交融的陈述,读来令人感佩。作者将“报国”、“殉父”与“报母”的关系串通起来加以阐述,指出:“淳之身,父之所遗;淳之身,君之所用。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这就把能否真正“报母”,放到了抗清复明的民族斗争大背景下来考察。只要“天日”尚未“复见”,杀父之“大仇”一日未报,作者就不能心安理得地承欢于双慈的膝下。换句话说,夏完淳是以继承父亲的报国之志,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的,他不想做一只厮守在母亲身边的碌碌无为的家雀,而要到反抗民族压迫的斗争风云中,一展鸿鹄之雄图,这才是真正的“报母”。如此情怀,中国古代的许多民族志士已用各种形式的语言铿锵有力地抒写、陈述过了,而夏完淳在这封信中不是一味地明理,是寓理于真诚的、炽烈的念母之情。

  信的前两节,作者袒露了回环起伏的内心波涛:他首先想到的是“不孝”、“不得以身报母”,但不在此多作停留,而是笔锋一转,痛惜地回顾了“一旅才兴,便成齑粉”的抗清义举,忧国之情暂时淹没了念母之情。他痛定思痛,觉得去年不死,竟死于今日,实在是必然中的偶然既然以身许国,迟早总是要捐躯的。以此为情感转换的契机,他又一下子想到了双慈,“斤斤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养无一日焉”,自己勤于王事,匆匆就是二载,却没有一天供养母亲,啜菽饮水尽其欢,令人肝肠寸断。于是,念母之心潮陡涨,“致慈君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淳今日又溘然先从九京,不孝之罪,上通于天”,这些难以言表的痛楚、无法消解的遗恨,一齐壅塞在笔端,逼出了第二节的“呜呼!……何以为生”。这是感情激流凝涩的大漩,作者的内心天平几乎完全倾向于“哀哀八口”。但是,就在这一瞬间,报国之情又猛地突破一家之私,义无反顾地发出了“虽然,已矣”的庄严誓言,推出了“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的光彩论断。至此,难解的人生命题似乎已经解开,执著的念母之情又趁势抬起头来,故有了“但慈君推干就湿……”这样“令人痛绝”的文字,以及托养双慈的不得而已的安排。

  总观上述感情的起伏变化,可体察到:夏完淳是在“剪不断,理还乱”的矛盾思绪中处理情理关系的,他终于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一如既往地把握住了人生的舵柄,恰当地将“报国”与“报母”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显示了少年英雄的崇高思想境界。

  正由于他毫不矫饰,自然坦荡,所以才格外叫人感到可亲、可敬、可信、可叹。与一、二两节相映照的是,第三节以斩钉截铁的语气,告白母亲“万勿置后”。夏完淳之所以如此决断,是因为他对这个问题看得很深。那是一个大浪淘沙的年代,许多大家子弟丧失民族气节,认贼作父,已为人所诟笑,故不能轻率从事,使夏家平添不肖子孙。再者,如若“中兴再造”,“我父子”一定会“庙食千秋”,那也比享受子孙们的“麦饭豚蹄”好得多这种见解,固然反映了年仅十七的夏完淳,已在大风大浪中锻炼得相当成熟,但更主要的还是满腔碧血的强有力的迸射。他已经立下了破家报国的壮志,即使破釜沉舟、断绝后嗣也在所不惜。所以,他在交待这一要事时口气相当严厉:“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嚚,决不肯舍!”

  接下来,文意偏重于安慰家人,咏叹人生,另一侧面勾勒出夏完淳的性格风貌。他恳望双慈保重玉体;他指望寒食盂兰时节的一杯清酒、一盏寒灯;他牵挂结褵二年、贤孝素著的妻子;他以五言诗式的咏唱来抒发豪情,感悟哲理,冷对屠刀,神游天地。

zhōngshàngshū

xiàwánchún míngdài 

    xiàowánchúnjīn shēnxùn shēnbào tòngyánjūnjiànbèi liǎngchūnqiū yuānshēn jiānxīnjìn běnjiàntiān bàochóu róngshēng gàochénghuáng nàitiānyòu zhōngnüèxiāncháo cáixīng biàn便chéngfěn niánzhī chúnfèn shuízhī jīn jīnjīnyánèrniánzhīmìng shūshuǐzhīyǎngyān zhìjūntuōkōngmén shēngshēngbiéxìng ménpiāo shēngxiāng xiāngwèn chúnjīnyòuránxiāncóngjiǔjīng xiàozhīzuì shàngtōngtiān 

     shuāngzàitáng xiàyǒumèi ménzuòshuāi zhōngxiǎnxiōng chún āiāikǒu wéishēng suīrán  chúnzhīshēn zhīsuǒ chúnzhīshēn jūnzhīsuǒyòng wéiwéijūn shuāng dànjūntuīgānjiùshī湿 jiāoshī shínián huì qiānsuǒnán ēnwèichóu lìngréntòngjué   jūntuōzhīróngxiōng shēngtuōzhīzhāonán 

    chúnzhīhòu xīnxióng biàn便wéijiāménzhīxìng rán wànzhìhòu kuàiwàng zhìjīnérlíng jiéwénzhāng zhěrénzāi xiāohòu西míngxiānshēng wéirénsuǒgòuxiào zhīwéi  zàomángmáng zǒngguīhòu yǒuzhōngxīngzàizào miàoshíqiānqiū zhǐmàifàntún wéiněiguǐérzāi ruòyǒuwàngyánhòuzhě chúnqiěxiānwénzhōngzàimíngmíngzhūwányín juékěnshě 

    bīngtiān chúnhòu luànqiěwèiyǒudìng shuāngshànbǎo chúnwéiniàn èrshíniánhòu chúnqiěxiānwénzhōngwéiběisàizhī bēibēi xiāngtuōzhīyán shènxiāng gōngshēngjiānglái jiāshìjìnwěizhī hánshílán bēiqīngjiǔ zhǎnhándēng zhìzuòruòáozhīguǐ yuàn xīnjiéèrnián xiánxiàozhuó gōngshēnghàowéishàndàizhī gōngwèiyángqíng 

    lún jiāngyánshàn tòngzāitòngzāi rénshēngshú guìsuǒěr wéizhōngchén wéixiào hánxiàoguītài liǎofènnèishì dàoběnshēng shìshēnruò dànwéisuǒ yuántiānrén èmèngshínián bàochóuláishì shényóutiānjiān kuì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霜殒(yǔn)芦花¹泪湿衣,白头无复²倚柴扉(fēi)³
译文:看到寒霜把芦花摧残,不禁落下了伤心的泪水;满头白发的老母亲再也不会到门口倚靠着柴门盼望我、看望我了。
注释:¹霜殒芦花:寒霜把芦花摧残。芦花:后世专以芦花代指母爱。²无复:不再。³倚柴扉:指母亲倚门望儿。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去年五月黄梅雨¹,曾典²(jiā)(shā)(dí)³米归。
译文:去年五月梅雨时节,家中粮断,只好典当袈裟籴米回家,奉养母亲。
注释:¹黄梅雨:梅子熟时之雨,时当农历四、五月。黄梅谓梅子,熟时呈黄色,故称。²典:典当,抵押。³籴:买入粮食谷物。

  这是一首饱蘸生活气息,充满真情实感的思母诗。

  首句点明时节,渲染思情:霜打芦花,往日那一片片白茫茫的秋日生机欲舍难舍,令他想起了母亲的白发,想起了母亲的故去,不由潸潸泪下。在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去年五月归家省亲时的情景:那是一个阴雨连绵的季节,僧人典当了法衣,买了些粗米拿回家侍奉娘亲,而白头的娘亲就是在柴门边盼望着儿子的的归来……诗如一帧发黄的老照片,一首低回沉婉的曲子,响着余韵,久萦心间。

  与恭出家之后未久,其父见背,唯留老母贫苦独守。恭公虽系出家之人,亦不能有负亲恩。虽然自己过的也是清贫淡泊的生活,仍时时接济老母。现在母亲也走了,留下的只是满腔怀念。这首诗并没有华美的词藻,只是用极普通的词语,叙述极平凡的往事。然而,诗中流露的全是一片赤子之心,孺慕之情读来令人深为感动,惋叹不已。

gōng yuándài 

shuāngyǔnhuālèishī湿 báitóucháifēi 
niányuèhuángméi céngdiǎnjiāshāguī 
萱草生北堂,颜色鲜且好。
萱草生北堂¹,颜色鲜且好。
译文:萱草生长在母亲的居室前,颜色鲜艳而美好。
注释:¹北堂:指母亲的居室。
对之有馀饮,背之那可道?
对之有馀¹饮,背之那可道?
译文:对着这幅墨萱图时,杯中常有残余的酒,背着它时还能怎么说呢?
注释:¹馀:多出的、剩下的。
人子孝顺心,岂在荣与槁?
人子孝顺有,岂在荣与槁?
译文:作为子女的孝顺心存在,并不在于你富贵与贫贱。
昨宵天雨霜,江空岁华老。
昨宵天雨(yù)¹霜,江空岁华老。
译文:昨天夜里下了寒霜,今晨看到的是江水空濛,可叹人的年岁老了呀!
注释:¹雨:像下雨一样降落。
游子未能归,感慨心如捣。
游子未能归,感慨有如捣。
译文:漂泊在外的我没能回家,忧愁得像有东西在捣着心一样。

xuānèrshǒu ·èr

wángmiǎn yuándài 

xuāncǎoshēngběitáng yánxiānqiěhǎo 
duìzhīyǒuyǐn bèizhīdào 
rénxiàoshùnxīn zàirónggǎo 
zuóxiāotiānshuāng jiāngkōngsuìhuálǎo 
yóuwèinéngguī gǎnkǎixīndǎo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灿灿萱(xuān)草花,罗生北堂下。
译文:灿灿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译文:南风吹着萱草,摇摆着是为了谁吐露着芬芳?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译文: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译文: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孩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译文:抬头仰望高高的树林,听到慧鸟的叫声思念起来至此很是惭愧。

xuān ·

wángmiǎn yuándài 

càncànxuāncǎohuā luóshēngběitángxià 
nánfēngchuīxīn yáoyáowèishuí 
ménqíng yóuxíng 
gānzhǐshū yīnwèn 
tóuwàngyúnlín kuìtīnghuìniǎo 
人初生,日初出。
人初生,日初出。
译文:人刚刚出生的时候,就像初升的太阳一样。
上山迟,下山疾。
上山迟,下山疾。
译文:成长总是缓慢,退步与衰弱却非常迅速。
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
百年¹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²日。
译文:一百年不过三万六千个白天,夜里也要努力当半个白天用。
注释:¹百年:指人寿百岁。²强半:大半;过半。
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有歌有舞须¹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译文:有歌有舞还需早早享受,因为我们的身体只会一天不如一天。
注释:¹须:必得,应当。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¹人老。
译文:别人都说有了子女好,却不知道有了儿女,才让自己早早老去。
注释:¹催:使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加快。
短歌行,无乐声。
短歌行,无¹乐声。
译文:唱着短歌出行,没有那音乐声。
注释:¹无:没有,与“有”相对;不。

duǎnxíng

wángjiàn tángdài 

rénchūshēng chūchū 
shàngshānchí xiàshān 
bǎiniánsānwànliùqiānzhāo fēnjiāngqiángbàn 
yǒuyǒuzǎowéi zuójiànjīnshí 
rénjiājiànshēngnánhǎo zhīnáncuīrénlǎo 
duǎnxíng yuèshēng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