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阴细细压茅堂,吟虫啾啾昨夜凉。
秋阴细细压茅堂,吟虫啾啾昨夜凉。
雨开芭蕉新间旧,风撼篔簹宫应商。
雨开芭蕉新间旧,风撼篔簹宫应商。
砧声已急不可缓,檐景既短难为长。
砧声已急不可缓,檐景既短难为长。
狐裘断缝弃墙角,岂念晏岁多繁霜。
狐裘断缝弃墙角,岂念晏岁多繁霜。
茅堂索索秋风发,行遶空庭紫苔滑。
茅堂索索秋风发,行遶空庭紫苔滑。
蛙号池上晚来雨,鹊转南枝夜深月。
蛙号池上晚来雨,鹊转南枝夜深月。
翻手覆手不可期,一死一生交道绝。
翻手覆手不可期,一死一生交道绝。
湖水无端浸白云,故人书断孤鸿没。
湖水无端浸白云,故人书断孤鸿没。

  作此组诗时作者任职于国子监。国子监职务清闲,作者能读书自遣。他当时还未卷入新旧党斗争,处境比较单纯,所以诗篇虽带有感慨,但在他的作品中情调还是比较闲淡的,不像后来的作品那样有着更多的郁勃不平之气。可是从形式上看,却又颇为特殊:它是两首七言古诗,而第一首八句,押平韵,中间两联对偶,很像七言律诗;第二首押仄韵,比较不像,惟八句中次联对偶,第三联接近对偶,也带律味。第一首作律诗看,句中拗字出入不大,主要是联与联相“粘”的平仄不合规律。作者大部分律诗,多求音节近古;这两首古诗,形式上却近律诗。

  第一首,前六句写“秋”,后两句写怀。起句“秋阴细细压茅堂”,写秋阴透入屋里。“细细”二字,既蒙上“秋阴”,表示其不浓;又作下面“压”的状语,表示不断沁透,用字细微。“压”字称得上是“诗眼”,“细”而能“压”,颇出奇,是积渐的力量,有此一字,全句显得雄健。次句“吟虫啾啾昨夜凉”,写虫声。着“昨夜”二字,表明诗所写的是翌日的白天;“凉”字与下句“雨”字照应。第三句“雨开芭蕉新间旧”;写雨后芭薰的开放。“新间旧”,新叶与旧叶相间,可见观物之细。第四句“风撼筼筜宫应商”,写风吹竹声作响。筼筜,竹名;“撼”,指风力大,摇动出声;“宫”、“商”都是五音之一,以之写竹声,表现其有音乐性,可见作者体察事物之美。第五六句:“砧声已急不可缓,檐景既短难为长。”古代妇女,多在秋天捣洗新布,替家人做御寒的衣服,故捣衣的“石砧”的声音四起,便是秋天到来的象征;秋天日短,故屋檐外日影(景即影)不长。砧声到了“急不可缓”,便是秋意已深,寒衣应该赶制了。第七八句:“狐裘断缝弃墙角,岂念晏岁多繁霜!”承上“砧声”而来。户外捣衣声急,触动作者想到寒衣问题。他想起来却是裘破无人缝补,这一是作客在外,一是为官清贫,四字意含两层。“弃墙角”,不自收拾,接以不念岁晚(岁晏)严霜多,难以对付,更见缺少谋虑。这两句写意态的颓唐,但却是作者曲述自己心情的洒脱,因为在作者的心目中,所谓“达者”对待未来之事,是不应该戚戚于怀,多作预先的谋虑的。这两句是写“怀”。诗篇写秋是每联一句写景,一句写声,幽美中带点凄清,渐渐从不相干处写到切身之事;写怀又把切身的事排开,用达观的态度对待它,使人觉得作者所关心的倒是那些不相干的景物和天然的声籁,凄清之感又在洒脱的情趣中冲淡了。

  第二首,前四句写“秋”,后四句写“怀”。起两句:“茅堂索索秋风发,行绕空庭紫苔滑。”仍写秋风及雨后。“苔滑”,是雨后情况,它和“空”字结合,表现室中空寂,门庭行人很少,也即表现作者官冷孤居、过着寂寥的落寞生涯。第三四句:“蛙号池上晚来雨,鹊转南枝夜深月。”上句写雨再来,承接组诗中的第一首,表现出雨是连日不断,时间又从白天转到夜里;下句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意来写景。雨多池涨,兼以天冷,故蛙声虽多,是“号”而不是“鸣”,声带凄紧,不像夏天那样热闹有趣;雨余淡月照着树上的寒鹊,因栖息不安而转枝。这四句也是每联中一句写声,一句写景,凄清的气氛比组诗第一首更浓,但还是淡淡写来,不动激情。第五六句:“翻手覆手不可期,一死一生交道绝。”感慨世上交情淡薄,不易信赖。杜甫《贫交行》:“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史记·汲郑列传赞》:“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为诗意的出处。第七八句:“湖水无端浸白云,故人书断孤鸿没。”写得细微含蓄。从凄清、孤寂的处境中引起对友谊的渴求,首先感到的是世上真挚友谊的难得;这种情境又使作者更感到少数志同道合的“故人”的友谊的可贵,但这些“故人”又远隔他乡,不但无法相对倾谈,而且连代为传书的鸿雁的影子都看不到。四句中包含着复杂的思想感情的转折起伏,却写得若断若续,脉络不露,使人只能于言外得之;“湖水浸白云”,插以“无端”二字,便是埋怨它只浸云影而不能照出传书的鸿影,诗句就由写景化为抒情,做到寓情于景。前诗写怀,归于轻视物质上的困难,归于洒脱,兼具理趣和深情;这首诗写怀,归于重视别离中的友谊,归于绵邈,兼具理趣和深情。

参考资料:
1、 《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605-607页
凭觞静忆去年秋,桐落故溪头。诗成自写红叶,和恨寄东流。
凭觞静忆去年秋,桐落故溪头。诗成自写红叶,和恨寄东流。
人脉脉,水悠悠。几多愁。雁书不到,蝶梦无凭,漫倚高楼。
人脉脉,水悠悠。几多愁。雁书不到,蝶梦无凭,漫倚高楼。
此词描写孤独寂寞的相思之苦。开头两句,回忆去年秋天与情人在故溪头、桐树下相晤话别的情景。话别,是推断出来的,是根据下文的“恨”字说的,这恨,只能是离愁别恨。把相唔之处称作“故溪头”,也很有意思,加上一个“故”字,就把二人对年交往的情义包括进去了。接下来用“红叶题诗”的典故,是暗中把自己比喻幽闭的宫女,其孤独寂寞之情状依稀可见。过片三短句,写得很概括,但给读者留出的想象空间却很开阔。人是“漫倚高楼”,朝下面含情不语地凝望着悠悠的流水,此时此际,心中所忆、所想,所希冀、所企盼,均在不言之中。“水悠悠”之后接上“几多愁”,也许是巧合,这使读者联想到李后主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所以,三个短句的表现力是相当强的。接下来,“雁书不到,蝶梦无凭”,巧妙地天然属对,把见不到信、做不成梦的情况通过典故表达出来,这一方面可与上片的用典相呼应,避免了失之单调的弊病,另一方面,也使得词句呈现出丰满的形象性,避免了抽象地空喊孤独、空喊寂寞的弊病。最后以“漫倚高楼”作结束,交代了全词所写的“凭觞静忆”和倚楼凝望的所在之处,使得主人公的活动有了个落脚点,这也是很必要的。还有一点很有意思,全词以倚楼作结,但倚楼的行为并没有停止,词读完了,在读者的印象中,好像主人公仍然在倚楼沉思,并没有移步离开那儿。
右职移青绶,雄藩拜紫泥。江回玉垒下,气爽锦城西。
右职移青绶,雄藩拜紫泥。江回玉垒下,气爽锦城西。
皋鹤惊秋律,琴乌怨夜啼。离居同舍念,宿昔奉金闺。
皋鹤惊秋律,琴乌怨夜啼。离居同舍念,宿昔奉金闺。
擅长委婉含蓄地表达女子情怀,如献衷心:见好花颜色,争笑东风。双脸上,晚妆同。闭小楼深阁,春景重 重。三五夜,偏有恨,月明中。情未已,信曾通,满衣犹自染檀红。恨不如双燕,飞舞帘栊。春欲暮,残絮尽,柳条空。如此间景间情,曲曲折折、层层深入地揭示人物惜春怨别的内心感受。重视歌词的形式,也重视歌词的内容,只是他认为,曲子词主要是为上层社会游乐歌唱用资羽盖之欢的,词是艳曲,而文人词又不同于民间词。这种主张有进步意义,也有局限,但它却代表着部分词人的看法,他们的创作实践也与此基本一致。
孤骨夜难卧,吟虫相唧唧。
孤骨夜难卧,吟虫相唧唧。
老泣无涕洟,秋露为滴沥。
老泣无涕洟,秋露为滴沥。
去壮暂如剪,来衰纷似织。
去壮暂如剪,来衰纷似织。
触绪无新心,丛悲有馀忆。
触绪无新心,丛悲有馀忆。
讵忍逐南帆,江山践往昔。
讵忍逐南帆,江山践往昔。
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
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
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
疑怀无所凭,虚听多无端。
疑怀无所凭,虚听多无端。
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
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
一尺月透户,仡栗如剑飞。
一尺月透户,仡栗如剑飞。
老骨坐亦惊,病力所尚微。
老骨坐亦惊,病力所尚微。
虫苦贪夜色,鸟危巢焚辉。
虫苦贪夜色,鸟危巢焚辉。
孀娥理故丝,弧哭抽馀噫。
孀娥理故丝,弧哭抽馀噫。
浮年不可追,衰步多夕归。
浮年不可追,衰步多夕归。
秋至老更贫,破屋无门扉。
秋至老更贫,破屋无门扉。
一片月落床,四壁风入衣。
一片月落床,四壁风入衣。
疏梦不复远,弱心良易归。
疏梦不复远,弱心良易归。
商葩将去绿,缭绕争馀辉。
商葩将去绿,缭绕争馀辉。
野步踏事少,病谋向物违。
野步踏事少,病谋向物违。
幽幽草根虫,生意与我微。
幽幽草根虫,生意与我微。
竹风相戛语,幽闺暗中闻。
竹风相戛语,幽闺暗中闻。
鬼神满衰听,恍愡难自分。
鬼神满衰听,恍愡难自分。
商叶堕干雨,秋衣卧单云。
商叶堕干雨,秋衣卧单云。
病骨可剸物,酸呻亦成文。
病骨可剸物,酸呻亦成文。
瘦攒如此枯,壮落随西曛。
瘦攒如此枯,壮落随西曛。
袅袅一线命,徒言系絪缊。
袅袅一线命,徒言系絪缊。
老骨惧秋月,秋月刀剑棱。
老骨惧秋月,秋月刀剑棱。
纤威不可干,冷魂坐自凝。
纤威不可干,冷魂坐自凝。
羁雌巢空镜,仙飙荡浮冰。
羁雌巢空镜,仙飙荡浮冰。
惊步恐自翻,病大不敢凌。
惊步恐自翻,病大不敢凌。
单床寤皎皎,瘦卧心兢兢。
单床寤皎皎,瘦卧心兢兢。
洗河不见水,透浊为清澄。
洗河不见水,透浊为清澄。
诗壮昔空说,诗衰今何凭。
诗壮昔空说,诗衰今何凭。
老病多异虑,朝夕非一心。
老病多异虑,朝夕非一心。
商虫哭衰运,繁响不可寻。
商虫哭衰运,繁响不可寻。
秋草瘦如发,贞芳缀疏金。
秋草瘦如发,贞芳缀疏金。
晚鲜讵几时,驰景还易阴。
晚鲜讵几时,驰景还易阴。
弱习徒自耻,暮知欲何任。
弱习徒自耻,暮知欲何任。
露才一见馋,潜智早已深。
露才一见馋,潜智早已深。
防深不防露,此意古所箴。
防深不防露,此意古所箴。
岁暮景气干,秋风兵甲声。
岁暮景气干,秋风兵甲声。
织织劳无衣,喓喓徒自鸣。
织织劳无衣,喓喓徒自鸣。
商声耸中夜,蹇支废前行。
商声耸中夜,蹇支废前行。
青发如秋园,一剪不复生。
青发如秋园,一剪不复生。
少年如饿花,瞥见不复明。
少年如饿花,瞥见不复明。
君子山岳定,小人丝毫争。
君子山岳定,小人丝毫争。
多争多无寿,天道戒其盈。
多争多无寿,天道戒其盈。
冷露多瘁索,枯风饶吹嘘。
冷露多瘁索,枯风饶吹嘘。
秋深月清苦。虫老声粗疏。
秋深月清苦。虫老声粗疏。
赪珠枝累累,芳金蔓舒舒。
赪珠枝累累,芳金蔓舒舒。
草木亦趣时,寒荣似春馀。
草木亦趣时,寒荣似春馀。
自悲零落生,与我心何如。
自悲零落生,与我心何如。
老人朝夕异,生死每日中。
老人朝夕异,生死每日中。
坐随一啜安,卧与万景空。
坐随一啜安,卧与万景空。
视短不到门,听涩讵逐风。
视短不到门,听涩讵逐风。
还如刻削形,免有纤悉聪。
还如刻削形,免有纤悉聪。
浪浪谢初始,皎皎幸归终。
浪浪谢初始,皎皎幸归终。
孤隔文章友,亲密蒿莱翁。
孤隔文章友,亲密蒿莱翁。
岁绿闵似黄,秋节迸已穷。
岁绿闵似黄,秋节迸已穷。
四时既相迫,万虑自然丛。
四时既相迫,万虑自然丛。
南逸浩淼际,北贫硗确中。
南逸浩淼际,北贫硗确中。
曩怀沉遥江,衰思结秋嵩。
曩怀沉遥江,衰思结秋嵩。
锄食难满腹,叶衣多丑躬。
锄食难满腹,叶衣多丑躬。
尘缕不自整,古吟将谁通。
尘缕不自整,古吟将谁通。
幽竹啸鬼神,楚铁生虬龙。
幽竹啸鬼神,楚铁生虬龙。
志生多异感,运郁由邪衷。
志生多异感,运郁由邪衷。
常思书破衣,至死教初重。
常思书破衣,至死教初重。
习乐莫习声,习声多顽聋。
习乐莫习声,习声多顽聋。
明明胸中言,愿写为高崇。
明明胸中言,愿写为高崇。
幽苦日日甚,老力步步微。
幽苦日日甚,老力步步微。
常恐暂下床,至门不复归。
常恐暂下床,至门不复归。
饥者重一食,寒者重一衣。
饥者重一食,寒者重一衣。
泛广岂无涘,姿行亦有随。
泛广岂无涘,姿行亦有随。
语中失次第,身外生疮痍。
语中失次第,身外生疮痍。
桂蠧既潜污,桂花损贞姿。
桂蠧既潜污,桂花损贞姿。
詈言一失香,千古闻臭词。
詈言一失香,千古闻臭词。
将死始前悔,前悔不可追。
将死始前悔,前悔不可追。
哀哉轻薄行,终日与驷驰。
哀哉轻薄行,终日与驷驰。
流运闪欲尽,枯折皆相号。
流运闪欲尽,枯折皆相号。
棘枝风哭酸,桐叶霜颜高。
棘枝风哭酸,桐叶霜颜高。
老虫干铁鸣,惊兽孤玉咆。
老虫干铁鸣,惊兽孤玉咆。
商气洗声瘦,晚阴驱景芳。
商气洗声瘦,晚阴驱景芳。
集耳不可遏,噎神不可逃。
集耳不可遏,噎神不可逃。
蹇行散馀郁,幽坐谁与曹。
蹇行散馀郁,幽坐谁与曹。
抽壮无一线,剪怀盈千刀。
抽壮无一线,剪怀盈千刀。
清诗既名朓,金菊亦姓陶。
清诗既名朓,金菊亦姓陶。
收拾昔所弃,咨嗟今比毛。
收拾昔所弃,咨嗟今比毛。
幽幽岁晏言,零落不可操。
幽幽岁晏言,零落不可操。
霜气入病骨,老人身生冰。
霜气入病骨,老人身生冰。
衰毛暗相刺,冷痛不可胜。
衰毛暗相刺,冷痛不可胜。
鷕鷕伸至明,强强揽所凭。
鷕鷕伸至明,强强揽所凭。
瘦坐形欲折,晚饥心将崩。
瘦坐形欲折,晚饥心将崩。
劝药左右愚,言语如见憎。
劝药左右愚,言语如见憎。
耸耳噎神开,始知功用能。
耸耳噎神开,始知功用能。
日中视馀疮,暗锁闻绳蝇。
日中视馀疮,暗锁闻绳蝇。
彼齅一何酷,此味半点凝。
彼齅一何酷,此味半点凝。
潜毒尔无猒,馀生我堪矜。
潜毒尔无猒,馀生我堪矜。
冻飞幸不远,冬令反心惩。
冻飞幸不远,冬令反心惩。
出没各有时,寒热苦相凌。
出没各有时,寒热苦相凌。
仰谢调运翁,请命愿有征。
仰谢调运翁,请命愿有征。
黄河倒上天,众水有却来。
黄河倒上天,众水有却来。
人心不及水,一直去不回。
人心不及水,一直去不回。
一直亦有巧,不肯至蓬莱。
一直亦有巧,不肯至蓬莱。
一直不知疲,唯闻至省台。
一直不知疲,唯闻至省台。
忍古不失古,失古志易催。
忍古不失古,失古志易催。
失古剑亦折,失古琴亦哀。
失古剑亦折,失古琴亦哀。
夫子失古泪,当时落漼漼。
夫子失古泪,当时落漼漼。
诗老失古心,至今寒皑皑。
诗老失古心,至今寒皑皑。
古骨无浊肉,古衣如藓苔。
古骨无浊肉,古衣如藓苔。
劝君勉忍古,忍古销尘埃。
劝君勉忍古,忍古销尘埃。
詈言不见血,杀人何纷纷。
詈言不见血,杀人何纷纷。
声如穷家犬,吠窦何訚訚。
声如穷家犬,吠窦何訚訚。
詈痛幽鬼哭,詈侵黄金贫。
詈痛幽鬼哭,詈侵黄金贫。
言词岂用多,憔悴在一闻。
言词岂用多,憔悴在一闻。
古詈舌不死,至今书云云。
古詈舌不死,至今书云云。
今人咏古书,善恶宜自分。
今人咏古书,善恶宜自分。
秦火不爇舌,秦火空蓺文。
秦火不爇舌,秦火空蓺文。
所以詈更生,至今横絪缊。
所以詈更生,至今横絪缊。
 
 

  孟郊老年居住洛阳,在河南尹幕中充当下属僚吏,贫病交加,愁苦不堪。《秋怀十五首》就是在洛阳写的一组嗟老伤病叹愁的诗歌,而以第二首写得最好。在这首诗中,诗人饱蘸一生的辛酸苦涩,抒写了他晚境的凄凉哀怨,反映出封建制度对人才的摧残和世态人情的冷酷。

  第二首诗从秋月写起,既是兴起,也是比喻寄托。古人客居异乡,一轮明月往往是倾吐乡思的旅伴,“无心可猜”的良友。而此刻,诗人却感觉连秋月竟也是脸色冰冷,寒气森森;与月为伴的“老客”——诗人自己,也已一生壮志消磨殆尽,景况凄凉。“老客”二字包含着他毕生奔波仕途的失意遭遇,而一个“单”字,更透露着人孤势单的无限感慨。“冷露”二句,用语精警形象突出,虚实双关,寓意深长。字面明写住房破陋,寒夜难眠;实际上,诗人是悲泣梦想的破灭,是为一生壮志、人格被消损的种种往事而感到寒心。这是此二句寓意所在。这两句在语言提炼上是下足功力的。如“滴”字,写露喻泣,使诗人抑郁忍悲之情跃然而出;又如“梳”字,写风喻忆,令读者如见诗人辗转痛心之状,都是妥贴而形象的字眼。

  “席上”二句写病和愁。“印病文”喻病卧已久,“转愁盘”谓愁思不断。“疑虑”二句,意思是说还是不要作无根据的猜想,也不要听没来由的瞎说。这纯是自我宽慰,是一种无聊而无奈的开解。最后,提取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形象,也是诗人自况的形象:取喻于枯桐。桐木是制琴的美材,寄托着诗人苦吟一生而穷困一生的失意和悲哀。

  史评孟郊“为诗有理致”,“然思苦奇涩”(《新唐书·孟郊传》)。前人评价孟诗,也多嫌其气度窄,格局小。金代元好问说:“东野(孟郊字)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论诗三十首》)即持这种贬薄态度。这些评价并不公允。倒是讥笑孟诗为“寒虫号”的苏轼,说了几句实在话:“我憎孟郊诗,复作孟郊语。饥肠自鸣唤,空壁转饥鼠。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读孟郊诗二首》)孟诗确实存在狭窄气弱的缺点,但其抒写穷愁境遇的作品,不乏真实动人的成功之作,这首《秋怀》之二,即其代表。

363738394041下一页尾页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