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映横塘柳映桥,冷烟疏雨暗亭皋。春城风景胜江郊。
波映横塘¹柳映桥,冷烟疏雨暗亭皋(gāo)²。春城风景胜江郊³
译文:波光粼粼的流水照映着横塘堤,河边的柳树掩映着小桥。天色将暮,使人感到稍许冷意,细细的雨丝洒落在水旁。此时的整个春城的风景远胜临江郊野的风光。
注释:¹横塘:即南京市西南的横塘。²亭皋:水边的平地。³江郊:临江的郊野。
花蕊暗随蜂作蜜,溪云还伴鹤归巢。草堂新竹两三梢。
花蕊暗随蜂作蜜,溪云还伴鹤归巢。草堂新竹两三梢。
译文:花蕊悄悄地随了蜜蜂去酿作了蜜,溪云有意陪伴着白鹤回巢。草堂边上又抽生了两三竿新竹。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词。

  起句两个“映”字,表现了作者敏锐的艺术观察力。池溏春水,碧波荡漾,烟柳垂荫,小桥、亭榭若隐若现。水塘之波,塘边之柳,塘上之桥,相映成趣。连用两“映”字,景色明媚,节奏复沓,极具清新风格。第二句写春雨,冷烟疏雨,就是烟雨,就是蒙蒙小雨。因为下雨,池边的亭榭,看上去也有些模糊了。这就使眼前的景色呈现出一种朦胧美。第三句紧承上二句,具有小结之意: “春城风景胜江郊”。江郊是临江地带。就是说,这里的景致超过了江郊。一个“胜”字,又深化了春景之美。

  下阕“花蕊暗随蜂作蜜,溪云还伴鹤归巢”,把“花”和“云”拟人化了,赋予浓郁的感情色彩。花蕊随蜂,溪云伴鹤,说明春意盎然,物随人意,已经很迷人了。再加上一个“暗”字、“还”字,更是传神妙笔,写尽了春光的魅力。所以,夏承焘先生评论此联谓: “花蕊一联,自然流转”是很有道理的。结句“草堂新竹两三梢”,一则扣合上片“春城风景胜江郊”,二则总收全词,好象词人在江边小路踏青,一路看去,最后惊喜地发现竹梢又长了二三节。夏承焘在《金元明清词选》中评论说:“结句轻轻即收,不著议论,而并具微婉。”

  这首词的艺术风格是清秀自然,宛转沉著。这首词好象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作者的情感通过描绘景物,同时把“情之所至,妙不自寻”的意境传递给读者了。值得再三玩味。

竹笋初生黄犊角,蕨芽已作小儿拳。
竹笋初生黄犊(dú)¹,蕨(jué)²已作小儿拳。
译文:刚刚破土而出的竹笋就像小黄牛的角,刚长出来的蕨菜像小孩的拳头一样卷曲。
注释:¹犊角:小牛的角。犊,小牛。²蕨芽:蕨菜的嫩芽。
试寻野菜炊春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试寻野菜炊春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译文:试着找寻野菜烹饪美味的春饭,这边是美好的江南二月春光。
小园岂是春来晚,四月花飞入酒杯。
小园岂是春来晚,四月花飞入酒杯。
译文:小园并不是春天来得太晚,四月暮春已过,却仍有繁花还在飞入酒杯。
注释:张承制:名字、生平不详。承制,官名,承帝命制诏诰。
都为主人尤好事,风光留住不教回。
都为主人尤好事¹,风光留住不教回。
译文:原来是小园主人的殷勤好事,让春光长留此地不叫她辞归。
注释:¹好事:指留春与待客。

  此这首诗内容平常,诗中描写四月小园春光已尽,只有飞花落入酒杯。前两句作者设一问,后二句作答,既写出了自己的惊喜,又赞美了主人的浪漫情怀,表达上则曲折含蓄,收意外之效。

  “小园岂是春来晚”,当头一句劈空而来,用诘问的句式提出一个看来很不合情理的问题:小园中的春色,为什么姗姗来迟?天下的名园多矣,但面临着春天的脚步,无论它们的占地是大还是小,布局是轩敞还是紧凑,风格是豪放还是细腻,都不会违背自然规律去拒绝春天的到来。诗中的小园就如此与众不同,而下句“四月花飞人酒杯”更落实了这一诘问:看吧,宾主手持酒杯,流连光景。繁花飞舞,飘游不定,乱入酒杯。这副美景,却是四月的景色,此时暮春已过,本应该落花丛残,然而小同之中却充满着浓浓的春意,其骀荡春色,动人心神:诗意至此,小园的晚来春色已经呼之欲出。而作者却将话题继续向前延伸。花时早晚,作者却一定要做这个解人。

  “都为主人尤好事,风光留住不教回”,诗写至此,才道明原委:原来是小园主人的殷勤好事,留住了春光,不让它从园中溜走。春光并没有来晚,是小园主人延长了它的停驻;春光也本无留意,小园主人却情真意切,留住春光不使归去。为什么要留住春光?难道不是热情好客的小园主人,想用这明媚的春光,似锦的繁花,来使宾客们感到更大的欢悦。主人的殷勤好客,至此呼之欲出。

  这首诗将写实与写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用花飞人酒杯的情景,写春意盎然的景色,如在目前;用对主人好事留住春光的虚写,表达出小园主人的好客之情,又显得含蓄自然。而小园主人高雅自许的精神气质,也透过诗句感染着读者:毕竟,肯花如此大的精力却只是为了将春光留住的人,就是对美具有深刻感悟的雅人高士。

参考资料:
1、 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02-103
2、 刘永生.宋诗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59
春风二月三月时,农夫在田居者稀。
春风二月三月时,农夫在田居者稀。
译文:在春天二三月时,农夫们在田地间农耕者多,在家闲居者少。
新阳晴暖动膏脉,野水泛滟生光辉。
新阳晴暖动膏脉¹,野水泛滟(yàn)²生光辉。
译文:在和暖的阳光的照耀下,肥沃的土壤开始萌动,似乎要长出茁壮的禾苗;田野中流动的溪水,浮光闪耀,波光粼粼。
注释:¹膏脉:肥沃的土壤。²泛滟:浮光闪耀的样子。
鸣鸠聒聒屋上啄,布谷翩翩桑下飞。
鸣鸠(jiū)(guō)¹屋上啄,布谷翩翩桑下飞。
译文:斑鸠在屋顶上聒聒鸣叫,布谷在桑条下翩翩飞舞。
注释:¹聒聒:象声词。
碧山远映丹杏发,青草暖眠黄犊肥。
碧山远映丹杏发,青草暖眠黄犊(dú)¹肥。
译文:远处的碧山上丹杏正在开出艳丽的花朵,在青草地的暖阳下正在睡眠的小牛犊是那样的健壮。
注释:¹黄犊:小牛。
田家此乐知者谁,吾独知之胡不归。
田家此乐知者谁,吾独知之胡不归。
译文:田家的此种乐趣有谁能够知道,只有我一个人知道我为什么还不归去到田园之中。
吾已买田清颍上,更欲临流作钓矶。
吾已买田清颍(yǐng)¹上,更欲临流作钓矶(jī)
译文:我已经在美丽的颍州买下了几亩田地,便想着什么时候能够面对溪流坐在岩石之上独享垂钓之乐。
注释:¹颍:指颍州。诗人于黄佑元年由扬州移知颍州,第二年七月改知应天府。
吾闻橘中之乐,不减商山。岂霜馀之不食,而四老人者游戏于其间。悟此世之泡幻,藏千里于一班。
吾闻橘中之乐¹,不减商山²。岂霜馀之不食,而四老人者³游戏于其间。悟此世之泡幻,藏千里于一班。
译文:我听说在橘林中游玩,自然少不了要说到商山(今陕西省商县东南)。怎能说霜后的橘子不能吃,秦末汉初东园公等四位老人不是就在橘林中游戏吗?感悟这人世间的泡影,把千里江山隐藏在一瓣橘子的斑点之中。
注释:¹橘中之乐:乃指一典故,语出《玄怪录.巴邛人》,巴邛人在自己的橘园中,发现有两个橘子特大,剖开后看到每个橘子里有两个白发红颜老人在其中游戏,以为橘中之乐,不减商山四皓,只可惜不能根深蒂固,以致被愚人摘下。他们随即从袖中抽出一草根,化为飞龙,四人乘龙高飞远去。作者由此得出结论,人生是虚幻的,世界之大,其实只是一个斑点,一片枣叶,可以纳入小小的芥子之中:“吾闻橘中之乐,不减商山。岂霜余之不食,而四老人者游戏于其间?悟此世之泡幻,藏千里于一班;举枣叶之有余,纳芥子其何艰!宜贤王之达观,寄逸想于人寰。”这是地地道道的佛家观点。尚在太守任上,苏轼已陷入佛家的泥潭中去了。²商山:位于陕西省丹凤县城西7.5公里丹江南岸。不仅以名夺人,更兼极富诗情画意,历来为人们所向往。³四老人者:四老人与商山有关,当指商山四皓。分别指的是秦末汉初(前200年左右)的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四位著名学者。他们不愿意当官,长期隐藏在商山,出山时都80有余,眉皓发白,故被称为“商山四皓”。后用“商山四皓”代指贤人。
举枣叶之有馀,纳芥子其何艰,宜贤王之达观,寄逸想于人寰。袅袅兮春风,泛天宇兮清闲。吹洞庭之白浪,涨北渚之苍湾。 携佳人而往游,勤雾鬓与风鬟,命黄头之千奴,卷震泽而与俱还。
举枣叶之有馀,纳芥子其何艰,宜贤王之达观,寄逸想于人寰。袅(niǎo)袅兮春风,泛天宇兮清闲。吹洞庭之白浪,涨北渚(zhǔ)之苍湾。 携佳人而往游,勤雾鬓与风鬟(huán),命黄头之千奴,卷震泽而与俱还。
译文:手举大枣的叶子很容易,汇集芥子却是多么困难。应该像贤德的安定王这样豁达开朗,把超脱的想象寄托于人世间。犹如袅袅的春风,清闲地飘荡在天宇之上。吹动洞庭的滔滔白浪,涨满了北方大河的苍湾。携着佳人—起去那里游览,让清风吹拂我们的鬓发和佳人的发髻。让黄色的骏马带领许多随从,卷起震撼湖泽的威力一起奔腾而来。
糅以二米之禾,藉以三脊之菅。忽云烝而冰解,旋珠零而涕潸。翠勺银罂,紫络青伦,随属车之鸱夷,款木门之铜镮。
(róu)以二米之禾,藉以三脊之菅。忽云烝而冰解,旋珠零而涕潸。翠勺银罂(yīng),紫络青伦,随属车之鸱(chī)¹,款木门之铜镮(huán)²
译文:掺糅上江米和大米的稻草,铺垫上三棱形的菅草。忽然间蒸气升腾冰水化解,随即酿出的酒犹如珍珠像泪水一样滴落下来。用翡翠色的勺子和银质的酒器,穿戴上装饰着紫色珠络的青色纶巾。随着运酒车上类似猫头鹰状的酒囊,叩敲木门上的铜环。
注释:¹鸱夷:一指革囊,一指盛酒器。根据语言环境定其义。²镮:通“环”。圆形有孔可以贯穿的东西:耳~。指~(戒指)。
分帝觞之馀沥,幸公子之破悭。我洗盏而起尝,散腰足之痹顽。尽三江于一吸,吞鱼龙之神奸,醉梦纷纭,始如髦蛮。
分帝觞(shāng)¹之馀沥,幸公子之破悭。我洗盏而起尝,散腰足之痹顽。尽三江于一吸,吞鱼龙之神奸,醉梦纷纭,始如髦(máo)²
译文:分享帝王酒觞里剩下的那一部分残酒,所幸的是公子德麟并不吝啬。我急忙洗净了酒杯起来品尝,驱散腰腿麻木憋痛的顽疾。好像三江的大水都在这一口豪饮之中,气吞大江中的鱼龙和神鬼。忽而如醉,忽而如梦,脑子里景色纷纭,开始有些疯疯癫癫。
注释:¹帝觞:帝王的酒器。²髦蛮:语出《诗·小雅·角弓》:“如蛮如髦。”古代泛指少数民族。
鼓包山之桂楫,扣林屋之琼关。卧松风之瑟缩,揭春溜之淙潺,追范蠡于渺茫,吊夫差之惸鳏。
鼓包山之桂楫(jí),扣林屋之琼关。卧松风之瑟缩,揭春溜之淙潺,追范蠡¹于渺茫,吊夫差²之惸(qióng)(guān)
译文:摇起用巴山上桂树做成的船桨,叩开林间琼楼仙屋的门。醉卧在凛冽松风中瑟瑟地缩紧身体,掬起春天里潺潺的清泉。追随着春秋时期越国的名士范蠡到渺茫的幻影之中,追忆和凭吊吴王夫差那孤单的身影。
注释:¹范蠡:春秋战国末期楚国人,后入越,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乘舟泛海而去,至齐,定居于陶(今山东定陶西北),经商积资巨万,称“陶朱公”。²夫差: 即姬夫差(?-前473) 春秋时期吴国君主(前496-前473)阖闾次子。曾大败越国,与晋争霸,适逢晋室内乱,夫差一度夺得霸主地位。后连年征战,民生凋敝,被越国所灭,夫差自杀。
属此觞于西子,洗亡国之愁颜。惊罗袜之尘飞,失舞袖之弓弯。觉而赋之,以授公子曰:乌乎噫嘻:吾言夸矣:公子其为我删之。
属此觞于西子¹,洗亡国之愁颜。惊罗袜之尘飞,失舞袖之弓弯。觉而赋之,以授公子曰:乌乎噫嘻:吾言夸矣:公子其为我删之。
译文:叮嘱不幸的西施姑娘用这杯酒,洗刷因亡国的愁怨而衰老的容颜。跌跌撞撞地赶路,衣服鞋袜惊起阵阵涤尘,失去了舞动袍袖、弯腰弓背的姿势。醒来后作了这篇赋,呈送给公子说: “哈哈!我的话夸张夸大了,敬请公子替我作些删改。”
注释:¹西子:即西施,原名施夷光,春秋末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天生丽质。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于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作用,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
疏帘摇曳日辉辉,直阁深严半掩扉。
疏帘¹摇曳(yè)日辉辉²,直阁³深严半掩扉。
译文:疏疏的竹帘在轻风中摇曳,太阳灿烂辉煌。我当值的楼阁多么庄严,阁门一半儿开开,一半儿掩上。
注释:禁林春直:春天在翰林院值班。禁林:内廷。春直,春日值班。直,值班。¹疏帘:薄而透明的帘幌之类。²日辉辉:形容阳光明亮闪烁的样子。³直阁:值班的馆阁。《宋会要》:“中书李昉、知制诰卢多逊,并宜学士院,盖其始也。”
一院有花春昼永,八方无事诏书稀。
一院有花春昼永,八方¹无事诏书²稀。
译文:看繁花开满庭院,春天的白昼分外悠长。海内处处都平定安泰,君王诏书很少传达四方。
注释:¹八方:即四方(东、南、西、北)四隅(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之总称。《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六合之内,八方之外,浸浮衍溢。”此代指国家。²诏书:皇帝下的命令、文书。
树头百啭鶑鶑语,梁上新来燕燕飞。
树头百啭(zhuàn)(yīng)¹语,梁上新来燕燕飞。
译文:树梢上黄莺婉啭地歌唱,新来的燕子在梁间欢乐飞翔。
注释:¹鶑鶑:即“莺莺”,与下文“燕燕”指自然界莺飞燕舞,一片明媚春光。
岂合此身居此地,妨贤尸禄自知非。
岂合¹此身居此地,妨贤尸禄²自知非。
译文:难道我真配待在这枢要地方?我深知自己白白享受着俸禄,妨碍了真正的贤才来作国家栋梁。
注释:¹岂合:难道应该。²妨贤尸禄:受禄而不尽职,妨害贤人晋升。这是诗者自谦的话。妨贤,阻抑贤人不得进用。典出《汉书·王尊传》: “趣自避退,毋久妨贤。”尸禄:尸位受禄。典出《汉书·鲍宣传》: “以苟容曲从为贤,以拱默尸禄为智。”颜师古注:“尸,主也。不忧其职,但主受禄而已。

  这首诗描写诗人作为太平宰相,在翰林院值班时所见春日熙熙、莺歌燕舞的融和景色。由此一院宁静和平的物象,引出对于“八方无事”的盛世的赞颂。即小见大,笔致清丽,歌咏承平光景而不落颂圣的俗套。

  此诗侧重于写景,用以表现馆阁宁静,国家安定和平的盛世气象,所以前六句都是景色的描绘。首联写馆阁春日辉照,帘幌轻明,静谧恬淡的气氛。颔联推而广之,由馆内而院中而天下,均是一派春光明媚,天下太平繁荣景象。颈联转为工笔描绘,用黄莺啼啭,燕子双飞,既写安宁美好景色,又扣紧“春”日。末以抒发感受作结,自责自愧,切合馆中大臣身份,又将诗意归总于“禁林春直”,同时也透露出作者以前朝元老人宋做官的谨小慎微小态。全诗起承转合,顺序井然,诗风清丽温婉,颇有馆阁气象。虽不无粉饰之辞,但也可反映宋初气象。

参考资料:
1、 王宏斌.诗说中国五千年 宋辽金元卷: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13-14
2、 许结.诗词精品 名家编注 宋诗 一:天地出版社,2004:1-2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
韦曲¹花无赖,家家恼煞²人。
译文:韦曲这里的花开得如此可爱,家家户户都是满园春色,让人心动至极。
注释:¹韦曲:在京城三十里,贵家园亭、侯王别墅,多在于此,乃行乐之胜地。²恼煞:亦作“恼杀”。犹言恼甚。煞,语助词,表示程度深。
绿尊须尽日,白发好禁春。
绿尊¹须尽日,白发好禁春。
译文:杯中美酒一定要整日痛饮才尽兴,头发花白了更要好好享受这美丽的春色。
注释:¹绿尊:亦作“緑樽”,酒杯。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
石角钩衣破,藤(téng)梢刺眼新。
译文:石角钩须了我的衣服,似乎是想要我住下,藤梢绿刺得眼使我眼前一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译文:感慨我什么时候也能够住在竹林里,头戴着隐士的黑头巾,过着悠闲淡泊的隐逸生活啊!
写这首诗时,杜甫尚未授官,安史之乱未起,虽有被遗弃的隐忧,但还没有完全失望,诗人还想通过友人的举荐或走“终南捷径”,以取得一官半职,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诗题中的郑驸马,即郑潜曜,玄宗女儿临晋公主丈夫。韦曲,在樊川(西安城南)。贵族家的园亭、侯门的别墅多在这个地方。杜甫陪郑驸马在此游玩,写下这首绘景咏怀诗。本诗的前四句写惜花志胜,后四句写寻幽寄慨。描绘了韦曲形胜之地的幽雅美景,抒发了绝尘归隐的情怀。在写作上,以俗语、反语的技法表现,是匠心独具之处。故赵访注说:“起用俗语,豪纵跌宕。”而杨伦评其写法说:“全是反言以见其佳胜。”
东君珂佩响珊珊,青驭多时下九关。
东君¹(kē)²响珊珊³,青驭(yù)多时下九关
译文:司春之神东君身上佩戴着的珂做的玉佩,发出轻盈舒缓的响声,东君的座驾带着淅淅沥沥的春雨,过了多时才到九关之下。
注释:¹东君:此处指司春之神。²珂佩:珂制的佩饰;比喻雨点。³珊珊:形容衣裙玉佩的声音,也指轻盈、舒缓的样子、美好的样子。⁴青驭:神话传说司春之神东君的座驾。⁵九关:此处指九重天门或九天之关。
方信玉霄千万里,春风犹未到人间。
方信玉霄(xiāo)¹千万里,春风犹未到人间。
译文:这才明白天界距离人间有着几千万里,春风此时还未到达人间。
注释:¹玉霄:天界。传说中天帝、神仙的居处。
一年社日都忘了,忽见庭前燕子飞。
一年社日¹都忘了,忽见庭前燕子飞。
译文:一年一次的社日都忘记了,忽然看见庭前燕子翻飞。
注释:¹社日:社日是祭祀社神的日子。立春后第五戊日为春社,那时燕子归来觅旧日人家檐前筑巢。
禽鸟也知勤作室,衔泥带得落花归。
禽鸟也知勤作室,衔泥带得落花归。
译文:禽鸟也知道应该勤劳筑巢,带回筑巢的泥土里常常捎带着落花。
昔闻颜光禄,攀龙宴京湖。
昔闻颜光禄¹,攀龙宴京湖。
译文:听说江宁以前有个光禄大夫颜延之,就在这北湖攀龙附凤,宴请群僚。
注释:¹颜光禄:颜延之,字延年。孝武登柞,以为金紫光禄大夫。
楼船入天镜,帐殿开云衢。
楼船入天镜,帐殿¹开云衢。
译文:楼船驶入这天镜一样的湖中,锦幔围成宫殿高入云霄。
注释:¹帐殿:天子行车野次,连帐以为殿也。沈约诗:“帐殿临春籞,帷宫绕芳荟。”左思《白发赋》:“开论云衢。”
君王歌大风,如乐丰沛都。
君王歌大风,如乐丰沛都。
译文:也唱起了《大入歌》,就像刘邦当年在沛都丰乡作乐一样。
延年献佳作,邈与诗人俱。
延年献佳作,邈与诗人俱。
译文:颜延之献上诗章,仿佛像个诗人一样。
我来不及此,独立钟山孤。
我来不及此,独立钟山¹孤。
译文:我是比不上他了,他像钟山一样孤傲突出。
注释:¹钟山:一名蒋山,在润州江宁县。
杨宰穆清风,芳声腾海隅。
杨宰穆清风,芳声腾海隅。
译文:杨县令文入清穆,高誉响彻东南海隅。
英僚满四座,粲若琼林敷。
英僚满四座,粲若琼林敷。
译文:僚幕英才高朋满坐,个个如同玉树临入,一片璀璨。
鹢首弄倒景,峨眉缀明珠。
鹢首弄倒景,峨眉缀明珠。
译文:画着鸟首的船在湖中显弄倒影,个个美女娥眉如水,鬓发叠挂明珠。
新弦采梨园,古舞娇吴歈。
新弦采梨园,古舞娇吴歈。
译文:乐队新曲新歌引人入胜,吴语昵侬和着古典舞蹈动人心魂。
曲度绕云汉,听者皆欢娱。
曲度绕云汉,听者皆欢娱。
译文:歌声高亢绕云,听众如痴如醉,皆大欢喜。
鸡栖何嘈嘈,沿月沸笙竽。
鸡栖何嘈嘈,沿月沸笙竽。
译文:声音喧闹,唧唧嘈嘈,笙竽的声音把江月摇碎了。
古之帝宫苑,今乃人樵苏。
古之帝宫苑,今乃人樵苏。
译文:这里曾经是帝王的宫殿,如今却是打柴割草的地方。
感此劝一觞,愿君覆瓢壶。
感此劝一觞,愿君覆瓢壶¹
译文:想到这,不禁使人感慨万分,老杨啊喝个底朝天吧。
注释:¹覆瓢壶:犹倾尊倒瓮之意。
荣盛当作乐,无令后贤吁。
荣盛当作乐,无令后贤吁。
译文:荣盛之时就应该及时行乐,别让后辈笑话咱们。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