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肯栽培木一章,黄泥亭子白茅堂。
谁肯栽培木一章,黄泥亭子白茅堂。
新蒲新柳三年大,便与儿孙作屋梁。
新蒲新柳三年大,便与儿孙作屋梁。
九边烂数等雕虫,远志真看小草同。
九边烂数等雕虫,远志真看小草同。
枉说健儿身在手,青灯夜雪阻山东。
枉说健儿身在手,青灯夜雪阻山东。
佛言劫火遇皆销,何物千年怒若潮。
佛言劫火遇皆销,何物千年怒若潮。
经济文章磨白昼,幽光狂慧复中宵。
经济文章磨白昼,幽光狂慧复中宵。
来何汹涌须挥剑,去尚缠绵可付箫。
来何汹涌须挥剑,去尚缠绵可付箫。
心药心灵总心病,寓言决欲就灯烧。
心药心灵总心病,寓言决欲就灯烧。

  诗人由于观心而未能得到平静,于是他更欲以焚毁诗文作品来求得解脱,诗中既有无限的悔恨,也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强烈谴责。

  佛家以为自然界的生灭,须经历成、住、坏、空四个阶段,在坏劫中,世界发生大火,能使天地万物化为灰烬,即称为“劫火”,劫火可销毁一切,但诗人心中那种莫可名状的思想却如怒潮汹涌不能平息。尽管自己力图以佛家的观心寂灭之理去抑制它,但也无济于事。经邦济国的文章消耗了他白昼的生命,而种种奇异的思绪又乘着夜间涌上心来。它们来势汹涌,无法按捺,激励起自己仗剑报国的雄心壮志;一旦退去,犹留下缠绵不尽的余思,像是箫声的余音绕梁,有待诗歌去表现。 这六句其实只是写自己的心态,一种不能遏制的思想在他心中激荡,长久地折磨着他。无论什么医治心病的灵丹妙药,或是什么聪慧灵敏的智慧都无法使他解脱,造成了他心灵的疾病。“心药”二字本也出自佛典,《秘藏宝钥》中说:“九种心药,拂外尘而遮迷。”“心药”即指佛家的教法,意谓可以以此来医治种种心中的烦恼,这里也泛指诗人谋求心绪平静的疗救之方。而“心灵”则指诗人的慧心,《隋书·经籍志》上说:“诗者,所以导达心灵,歌咏情志者也。”故也借以指抒写心灵的诗文创作。

  这些创作只是令诗人思绪万端,烦闷不已,因而他决心将此付之一炬。以“寓言”指自己的诗文,正因为这些文字中有着深刻的寓意,凝聚着自己的思想。 诗所以题为“忏心”,是因为诗人在此表示了深深的悔恨,然与其说他悔恨自己心潮的起伏不宁,毋宁说他愤恨这人世的不平与弊病。诗虽然写的仅是自我的心理状态,而其中自有强烈的愤懑与悲怆。如果我们也像作者那样追问:“何物千年怒若潮?”其答案自然可以追溯到诗人对现实的感愤上去。可知定盦从“观心”到“忏心”是一条充满着苦涩的思想之路,他意欲逃禅,而那灾难深重的社会现实令他频频回首,不能忘情于世,这些诗便是他矛盾心理的自我表露。

参考资料:
1、 王镇远《亦狂亦侠亦温文:龚自珍的诗文与时代》
西郊落花天下奇,古人但赋伤春诗。
西郊落花天下奇,古人但赋伤春诗。
西郊车马一朝尽,定庵先生沽酒来赏之。
西郊车马一朝尽,定庵先生沽酒来赏之。
先生探春人不觉,先生送春人又嗤。
先生探春人不觉,先生送春人又嗤。
呼朋亦得三四子,出城失色神皆痴。
呼朋亦得三四子,出城失色神皆痴。
如钱塘潮夜澎湃,如昆阳战晨披靡;
如钱塘潮夜澎湃,如昆阳战晨披靡;
如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齐向此地倾胭脂。
如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齐向此地倾胭脂。
奇龙怪凤爱漂泊,琴高之鲤何反欲上天为?
奇龙怪凤爱漂泊,琴高之鲤何反欲上天为?
玉皇宫中空若洗,三十六界无一青蛾眉。
玉皇宫中空若洗,三十六界无一青蛾眉。
又如先生平生之忧患,恍惚怪诞百出无穷期。
又如先生平生之忧患,恍惚怪诞百出无穷期。
先生读书尽三藏,最喜维摩卷里多清词。
先生读书尽三藏,最喜维摩卷里多清词。
又闻净土落花深四寸,瞑目观赏尤神驰。
又闻净土落花深四寸,瞑目观赏尤神驰。
西方净国未可到,下笔绮语何漓漓!
西方净国未可到,下笔绮语何漓漓!
安得树有不尽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长是落花时。
安得树有不尽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长是落花时。

这是一首诗人用灵魂来表现的一阕“落花”的赞歌。全诗描写气势磅礴,感情强烈,笔力遒劲。作者运笔有如鬼斧神工,极尽夸饰渲染之能事,以丰富而奇特的想象,缤纷而璀璨的画面,绚丽而斑斓的色彩。诗人在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艺术手法,透过落花随风而逝、漫天飞舞、纷纷扬扬的壮美景观,从而展示了诗人在不为世用、不为时重的挫折中,既失意苦闷而又不甘沉沦、不愿退伏的心路历程。他一反传统对落花的倾注深情、极致赞美,正是诗人对新的生命价值的追求、对个人感情的尊重的个性意识的流露。而这一切,又被艺术地、诗化地表现出来,透出一种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倔强精神。

  全诗以新奇的艺术构思、巧妙的寓意把瑰丽的生命力量与崇高的理想相互结合起来,极写生命陨落的辉煌、生命力迸发的尽致。生命虽极辉煌而毕竟陨落,虽陨落而曾经辉煌,这就揭示了生命的瑰丽璀璨与生命的凋谢陨灭、青春的美丽与青春的易逝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规律,深深地寄托了诗人失意之中的悲哀与无奈。

  而正是这种深层的悲哀与无奈激发了诗人内在的傲岸不羁的个性意识的觉醒,以疏狂痴想之姿态向“落花”的传统意蕴即陈旧的传统思想文化意识发出挑战,并积极探求个体生命与人生理想的真正价值所在,以期能为国家贡献自已的国量。正因如此,这一阕“奇思古艳”(谭嗣同)的“落花”狂想曲,才真的是大放异彩,震撼人心。艺术上的成功使得这首诗成了艺苑奇珍。

  全诗共分为三大部分,诗的开头八句是第一部分,主要写诗人春日郊游,观赏落花,并且深深被那奇丽壮美的景象吸引、陶醉的情景。

  “西郊落花天下奇,古人但赋伤春诗。”诗的开头这两旬就显得落笔不凡,作者盛赞北京西郊的落花景象是天下奇观,慨叹古人只写些伤春之词,却没有一首赞美的诗篇。接着,诗人以调侃的笔调表达了不同流俗的情趣。

  “西郊车马一朝尽,定庵先生沽酒来赏之。先生探春人不觉,先生送春人又嗤。呼朋亦得三四子,出城失色神皆痴。”“定庵先生”是作者自称。花落了,来赏花的车马也就没有了,可诗人却偏偏在这个时候买了酒,找来三四个朋友来欣赏落花。一般人只知道欣赏盛开的繁花,谁能想到那落花景象是何等绮丽,何等壮观!“出城失色神皆痴”一句,既生动地勾画了诗人和朋友们看到落花景象后那种如醉如痴的惊异神态,又为后面具体描绘落花景象作了铺垫。

  诗的中间十句是第二部分。这部分是全诗的核心,笔墨最为精彩。诗人用一连串出人意想的比喻描写落花:“如钱塘潮夜澎湃,如昆阳战晨披靡;如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齐向此地倾胭脂。”

  钱塘潮为杭州奇观,宋朝周密的《武林旧事》记载,潮水暴涨的时候,“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昆阳战,指的是公元23年刘秀在昆阳以三千精锐一举击败王莽四十万大军的战役。诗人把落花的情景比作奔腾汹涌的钱塘江潮,又比作大破敌军的昆阳之战,气势是多么磅礴,形象是多么生动!落瓣缤纷、淡粉轻红,诗人又把它比作八万四千个天女洗完了脸,一齐倾倒下来的胭脂水,构想异常奇特,色彩非常鲜明!这样的诗句,让人好象看到那风吹落花,花逐清风,往来倏忽,上下翻飞的情景。

  把落花景象比作钱塘江潮,比作激战;进而又比作天女倾倒下来的胭脂水、漂泊的奇龙怪凤、仙人乘坐的鲤鱼。最后“又如先生平生之忧患,恍惚怪诞百出无穷期”一句,将特定环境中的景物与漫长时间中的感受相比,十分新奇。诗人正是以这一系列独造的比喻构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来强烈地感染读者。比喻不仅新颖奇特,而且一个接着一个,一连串的比喻,不仅写出了落花景象的艳丽色彩和磅礴气势,而且也把那种稍纵即逝、流转变幻的奇妙之美极为形象地传达了出来。

  琴高,是一个有道仙人,修炼得道,骑着巨大的红鳞鲤鱼飞上天空。玉皇宫,即道教中玉皇大帝的宫殿,诗中喻指海棠树。三十六界,即道教所说的三十六层天,诗中喻指山野各处。蛾眉,指女人。

  诗人把神话故事用作比喻融进诗句里,更深一层增加了落花景象的神异色彩和神秘感。在诗人笔下,那纷纷扬扬的落花,随风飘零,一会儿象东飘西泊的奇龙怪凤;一会儿象仙人琴高骑着红鳞鲤鱼飞上天空。看那树,花已落尽,就象玉皇宫殿水洗一空;看地,地上没有一点青色,到处覆盖着落花,满眼都是红色。诗人的想象力不断升腾,绝妙的把落花景象比作自己平生所遭遇的忧患,模糊、隐约、离奇、怪诞,层出不穷。

  这一部分在写法上也独具匠心,连续十句都是别具特色的比喻,比喻的手法非常灵活,前四句是用明喻,中间四旬用借喻,后面两句又用明喻,句式和韵律上也有相应的变化,避免了单调呆板。

  诗的最后八句,是第三部分。在这部分中,诗人熔铸佛经故事和佛典词句来抒写他的激情:“先生读书尽三藏,最喜维摩卷里多清词。又闻净土落花深四寸,暝目观赏尤神驰。西方净国未可到,下笔绮语何漓漓。安得树有不尽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长是落花时。”

  三藏,是佛教典籍经藏、律藏、论藏的总称。维摩卷,指《维摩诘所说经》,天女散花的故事就出自这本佛经。清词:清丽的词句。这里的“净土”、“西方净国,”是指佛国。绮语,佛家的说法,在佛家看来,绮丽的言辞是一种罪恶。“雨”字用作动词,花落如雨下。

  在这部分诗中,诗人感情的溪水在曲折流淌,从眼前的落花景象联想到《维摩诘经》里天女散花的故事;这故事又引起他对佛国仙境的落花奇景“瞑目观赏”,心驰神往;最后,他又从佛国想到人间,澎湃的激情变为意味深长的感叹。“安得树有不尽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长是落花时”,既表达了诗人对佛国落花奇景的留恋与向往,也表达了他对人间落花景象的追求和渴望。

  这不是一般的即景之作。联系诗人所处的时代和诗人的思想,让人轻易的从中体会到浪漫主义歌唱所包含的现实内容。

  这首诗第一个显著特色就是诗人不仅把红消香断的残春景象写得生意盎然,丝毫没有零落凄清之感,而且并不停留在对自然景物的深情咏唱上,而是通过对落花的赞美表达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这样,不仅使一系列的景物描绘焕发出奇光异彩,而且整个诗篇也显得更加内蕴深厚,耐人寻味。反过来说,如果全诗的主旨只是为了赞美落花,那么即使写得再美,也会显得单薄浅露,给读者的感染势必淡漠得多。

  此诗另外一个显著特色是譬喻奇警、想象异常丰富。诗中运用的比喻、写景状物,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手法,但是这首诗的比喻却用得格外新颖奇特。

鸾笺偷写伊名字,琴语依稀。
鸾笺偷写伊名字,琴语依稀。
筝语依稀。花影无媒忽进帏。
筝语依稀。花影无媒忽进帏。
兰因絮果从头问,吟也凄迷。
兰因絮果从头问,吟也凄迷。
掐也凄迷。梦向楼心灯火归。
掐也凄迷。梦向楼心灯火归。
其一
其一
秋心如海复如潮,但有秋魂不可招。
秋心如海复如潮,但有秋魂不可招。
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当腰。
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当腰。
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
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
斗大明星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
斗大明星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
其二
其二
忽筮一官来阙下,众中俯仰不材身。
忽筮一官来阙下,众中俯仰不材身。
新知触眼春云过,老辈填胸夜雨沦。
新知触眼春云过,老辈填胸夜雨沦。
天问有灵难置对,阴符无效勿虚陈。
天问有灵难置对,阴符无效勿虚陈。
晓来客籍差夸富,无数湘南剑外民。
晓来客籍差夸富,无数湘南剑外民。
其三
其三
我所思兮在何所,胸中灵气欲成云。
我所思兮在何所,胸中灵气欲成云。
槎通碧汉无多路,土蚀寒花又此坟。
槎通碧汉无多路,土蚀寒花又此坟。
某水某山埋姓氏,一钗一佩断知闻。
某水某山埋姓氏,一钗一佩断知闻。
起看历历楼台外,窈窕秋星或是君。
起看历历楼台外,窈窕秋星或是君。
凤姐:一夜北风紧,
凤姐:一夜北风紧,
李纨:开门雪尚飘。 入泥怜洁白,
李纨:开门雪尚飘。 入泥怜洁白,
香菱:匝地惜琼瑶。 有意荣枯草,
香菱:匝地惜琼瑶。 有意荣枯草,
探春:无心饰苇苕。 价高村酿熟,
探春:无心饰苇苕。 价高村酿熟,
李绮:年稔府粱饶。 葭动灰飞管,
李绮:年稔府粱饶。 葭动灰飞管,
李纹:阳回斗转杓。 寒山已失翠,
李纹:阳回斗转杓。 寒山已失翠,
岫烟:冻浦不闻潮。 易挂疏枝柳,
岫烟:冻浦不闻潮。 易挂疏枝柳,
湘云:难堆破叶蕉。 麝煤融宝鼎,
湘云:难堆破叶蕉。 麝煤融宝鼎,
宝琴:绮袖笼金貂。 光夺窗前镜,
宝琴:绮袖笼金貂。 光夺窗前镜,
黛玉:香粘壁上椒。 斜风仍故故,
黛玉:香粘壁上椒。 斜风仍故故,
宝玉:清梦转聊聊。 何处梅花笛?
宝玉:清梦转聊聊。 何处梅花笛?
宝钗:谁家碧玉箫?鳌愁坤轴陷,
宝钗:谁家碧玉箫?鳌愁坤轴陷,
湘云:龙斗阵云销。 野岸回孤棹,
湘云:龙斗阵云销。 野岸回孤棹,
宝琴:吟鞭指灞桥。 赐裘怜抚戍,
宝琴:吟鞭指灞桥。 赐裘怜抚戍,
湘云:加絮念征徭。 坳垤审夷险,
湘云:加絮念征徭。 坳垤审夷险,
宝钗:枝柯怕动摇。 皑皑轻趁步,
宝钗:枝柯怕动摇。 皑皑轻趁步,
黛玉:剪剪舞随腰。 煮芋成新赏,
黛玉:剪剪舞随腰。 煮芋成新赏,
宝玉:撒盐是旧谣。 苇蓑犹泊钓,
宝玉:撒盐是旧谣。 苇蓑犹泊钓,
宝琴:林斧不闻樵。 伏象千峰凸,
宝琴:林斧不闻樵。 伏象千峰凸,
湘云:盘蛇一径遥。 花缘经冷绪,
湘云:盘蛇一径遥。 花缘经冷绪,
探春:色岂畏霜凋。 深院惊寒雀,
探春:色岂畏霜凋。 深院惊寒雀,
岫烟:空山泣老鹗。 阶墀随上下,
岫烟:空山泣老鹗。 阶墀随上下,
湘云:池水任浮漂。 照耀临清晓,
湘云:池水任浮漂。 照耀临清晓,
黛玉:缤纷入永宵。 诚忘三尺冷,
黛玉:缤纷入永宵。 诚忘三尺冷,
湘云:瑞释九重焦。 僵卧谁相问,
湘云:瑞释九重焦。 僵卧谁相问,
宝琴:狂游客喜招。 天机断缟带,
宝琴:狂游客喜招。 天机断缟带,
湘云:海市失鲛绡。
湘云:海市失鲛绡。
黛玉:寂寞对台榭,
黛玉:寂寞对台榭,
湘云:清贫怀箪瓢。
湘云:清贫怀箪瓢。
宝琴:烹茶水渐沸,
宝琴:烹茶水渐沸,
湘云:煮酒叶难烧。
湘云:煮酒叶难烧。
黛玉:没帚山僧扫,
黛玉:没帚山僧扫,
宝琴:埋琴稚子挑。
宝琴:埋琴稚子挑。
湘云:石楼闲睡鹤,
湘云:石楼闲睡鹤,
黛玉:锦罽暖亲猫。
黛玉:锦罽暖亲猫。
宝琴:月窟翻银浪,
宝琴:月窟翻银浪,
湘云:霞城隐赤标。
湘云:霞城隐赤标。
黛玉:沁梅香可嚼,
黛玉:沁梅香可嚼,
宝钗:淋竹醉堪调。
宝钗:淋竹醉堪调。
宝琴:或湿鸳鸯带,
宝琴:或湿鸳鸯带,
湘云:时凝翡翠翘。
湘云:时凝翡翠翘。
黛玉:无风仍脉脉,
黛玉:无风仍脉脉,
宝琴:不雨亦潇潇。
宝琴:不雨亦潇潇。
李纨:欲志今朝乐,
李纨:欲志今朝乐,
李绮:凭诗祝舜尧。
李绮:凭诗祝舜尧。
风萧萧兮秋气深,美人千里兮独沉吟。
风萧萧兮秋气深,美人千里兮独沉吟。
望故乡兮何处,依栏杆兮涕沾襟。
望故乡兮何处,依栏杆兮涕沾襟。
势败休云贵,
势败休云贵,
家亡莫论亲。
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
偶因济刘氏,
巧得遇恩人。
巧得遇恩人。
一语末了, 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吓了一跳。丫鬟们出去瞧时,帘外丫鬟嚷道:“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了。”众丫鬟笑道:“好一个齐整风筝!不知是谁家的,铰断了线。咱们拿下他来。”宝玉等听了,也都出来看时,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嫣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他送过去罢。”紫鹃笑道:“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有这个不成?二爷也太死心眼儿了!我不管,我且拿起来。”探春道:“紫鹃也太小器了,你们一般有的,这会子拾人走了的,也不嫌个忌讳?”黛玉笑道:“可是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放晦气。”
一语末了, 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吓了一跳。丫鬟们出去瞧时,帘外丫鬟嚷道:“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了。”众丫鬟笑道:“好一个齐整风筝!不知是谁家的,铰断了线。咱们拿下他来。”宝玉等听了,也都出来看时,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嫣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他送过去罢。”紫鹃笑道:“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有这个不成?二爷也太死心眼儿了!我不管,我且拿起来。”探春道:“紫鹃也太小器了,你们一般有的,这会子拾人走了的,也不嫌个忌讳?”黛玉笑道:“可是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放晦气。”
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来:也有美人儿的,也有沙雁儿的。丫头们搬高墩,捆剪子股儿,一面拨起籰子来。宝钗等都立在院门前,命丫头们在院外敞地下放去。宝琴笑道:“你这个不好看,不如三姐姐的一个软翅子大凤凰好。”宝钗回头向翠墨笑道:“你去把你们的拿来也放放。”
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来:也有美人儿的,也有沙雁儿的。丫头们搬高墩,捆剪子股儿,一面拨起籰子来。宝钗等都立在院门前,命丫头们在院外敞地下放去。宝琴笑道:“你这个不好看,不如三姐姐的一个软翅子大凤凰好。”宝钗回头向翠墨笑道:“你去把你们的拿来也放放。”
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小丫头子家去,说:“把昨儿赖大娘送我的那个大鱼取来。”小丫头子去了半天,空手回来,笑道:“秦雯姑娘昨儿放走了。”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 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宝玉道:“再把大螃蟹拿来罢。”丫头去了,同了几个人,扛了一个美人并籰子来,回说:“袭姑娘说:昨儿把螃蟹给了三爷了,这一个是林大娘才送来的,放这一个罢。”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叫:“放起来!”
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小丫头子家去,说:“把昨儿赖大娘送我的那个大鱼取来。”小丫头子去了半天,空手回来,笑道:“秦雯姑娘昨儿放走了。”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 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宝玉道:“再把大螃蟹拿来罢。”丫头去了,同了几个人,扛了一个美人并籰子来,回说:“袭姑娘说:昨儿把螃蟹给了三爷了,这一个是林大娘才送来的,放这一个罢。”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叫:“放起来!”
此时探春的也取了来,丫头们在那山坡上已放起来。宝琴叫丫头放起一个大蝙蝠来,宝钗也放起个一连七个大雁来,独有宝玉的美人,再放不起来。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就落下来,急的头上的汗都出来了。众人都笑他,他便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我一顿脚跺个稀烂。”黛玉笑道:“那是顶线不好,拿去叫人换好了,就好放了再取一个来放吧。”
此时探春的也取了来,丫头们在那山坡上已放起来。宝琴叫丫头放起一个大蝙蝠来,宝钗也放起个一连七个大雁来,独有宝玉的美人,再放不起来。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就落下来,急的头上的汗都出来了。众人都笑他,他便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我一顿脚跺个稀烂。”黛玉笑道:“那是顶线不好,拿去叫人换好了,就好放了再取一个来放吧。”
宝玉等大家都仰面看天上这几个风筝起在空中。一时风紧,众丫鬟都用娟子垫着手放。黛玉见风力紧了,过去将籰子一松,只听“豁喇喇”一阵响,登时线尽,风筝随风去了。黛玉因让众人来放。众人都说:“林姑娘的病根儿都放了去了,咱们大家都放了吧。”于是丫头们拿过一把剪子来,饺断了线,那风筝都飘飘飖飖随风而去。一时只有鸡蛋大小,一展眼只剩下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众人仰面说道:“有趣,有趣!”说着,有丫头来清吃饭,大家方散。
宝玉等大家都仰面看天上这几个风筝起在空中。一时风紧,众丫鬟都用娟子垫着手放。黛玉见风力紧了,过去将籰子一松,只听“豁喇喇”一阵响,登时线尽,风筝随风去了。黛玉因让众人来放。众人都说:“林姑娘的病根儿都放了去了,咱们大家都放了吧。”于是丫头们拿过一把剪子来,饺断了线,那风筝都飘飘飖飖随风而去。一时只有鸡蛋大小,一展眼只剩下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众人仰面说道:“有趣,有趣!”说着,有丫头来清吃饭,大家方散。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