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春草妙难寻,泥落空梁苦用心。
池塘春草妙难寻,泥落空梁苦用心。
若比大江流日夜,哀丝豪竹在知音。
若比大江流日夜,哀丝豪竹在知音。
自许诗堪老,原知死更传。山川书剑过,歌哭日星悬。
自许诗堪老,原知死更传。山川书剑过,歌哭日星悬。
发岂风尘白,心犹道路怜。千秋江汉月,寂寞亦娟娟。
发岂风尘白,心犹道路怜。千秋江汉月,寂寞亦娟娟。
满目虽多事,扁舟亦可怜。逢人皆乞食,访道不成仙。
满目虽多事,扁舟亦可怜。逢人皆乞食,访道不成仙。
兀傲开元老,峥嵘大历年。落花漫新句,风雨暮江前。
兀傲开元老,峥嵘大历年。落花漫新句,风雨暮江前。
北院槐树阴,日光午未杲。南院阴不到,杲杲达昏晓。
北院槐树阴,日光午未杲。南院阴不到,杲杲达昏晓。
同时所种花,南黄北青了。青者岂不喜,阴多露亦少。
同时所种花,南黄北青了。青者岂不喜,阴多露亦少。
黄者岂不怜,脉炼气深老。不信待他日,花开看谁好。
黄者岂不怜,脉炼气深老。不信待他日,花开看谁好。
人生立功名,岂在迟与早。
人生立功名,岂在迟与早。
空翠波光入酒杯,天风环佩亦仙才。杜陵眼老旌旗失,蛮徼云深关塞开。
空翠波光入酒杯,天风环佩亦仙才。杜陵眼老旌旗失,蛮徼云深关塞开。
万里星辰依北极,百年草木上春台。君看一带山河影,浩荡蓬壶月照来。
万里星辰依北极,百年草木上春台。君看一带山河影,浩荡蓬壶月照来。
献赋初心在,参谋百计违。艰难留草履,涕泪说戎衣。
献赋初心在,参谋百计违。艰难留草履,涕泪说戎衣。
谏草无人见,朝班有梦归。十年秦蜀路,又逐楚云飞。
谏草无人见,朝班有梦归。十年秦蜀路,又逐楚云飞。
此老愁心极,千秋一擅场。不成为稷契,终得掩曹扬。
此老愁心极,千秋一擅场。不成为稷契,终得掩曹扬。
流落才招取,遭逢事感伤。安排诗作史,有意果苍苍?
流落才招取,遭逢事感伤。安排诗作史,有意果苍苍?
老屋柴门树打头,
老屋柴门树打头,
青山屋后水自流。
青山屋后水自流。
受书十日九逃学,
受书十日九逃学,
恨不先生命牧牛。
恨不先生命牧牛。
三百诗人岂有诗,都成绝唱沁心脾。
三百诗人岂有诗,都成绝唱沁心脾。
今人不讲源头水,只问支流派是谁。
今人不讲源头水,只问支流派是谁。
涂脂传粉画长眉,按拍循腔疾复迟。
涂脂传粉画长眉,按拍循腔疾复迟。
学过邯郸多少步,可怜挨户卖歌儿。
学过邯郸多少步,可怜挨户卖歌儿。
心源探到古人初,征实翻空总自如。
心源探到古人初,征实翻空总自如。
好把臭皮囊洗净,神仙楼阁在高虚。
好把臭皮囊洗净,神仙楼阁在高虚。
豫章出地势轮囷,细草孤花亦可人。
豫章出地势轮囷,细草孤花亦可人。
独有五通仙杜老,各还命脉各精神。
独有五通仙杜老,各还命脉各精神。
学韩学杜学髯苏,自是排场与众殊。
学韩学杜学髯苏,自是排场与众殊。
若使自家无曲子,等闲铙鼓与笙芋。
若使自家无曲子,等闲铙鼓与笙芋。
池塘春草妙难寻,泥落空梁苦用心。
池塘春草妙难寻,泥落空梁苦用心。
若比大江流日夜,哀丝豪竹在知音。
若比大江流日夜,哀丝豪竹在知音。
文章妙绝有邱迟,一纸书中百首诗。
文章妙绝有邱迟,一纸书中百首诗。
正在将军旗鼓处,忽然花杂草长时。
正在将军旗鼓处,忽然花杂草长时。
读书万卷真须破,念佛千声好是空。
读书万卷真须破,念佛千声好是空。
多少英雄齐下泪,一生缠死笔头中。
多少英雄齐下泪,一生缠死笔头中。
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
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
溪涧焉能留得住,终须大海作波涛。
溪涧焉能留得住,终须大海作波涛。
此诗由唐宣宗李忱与香严闲禅师的联句点化而来。李忱即帝位之前,因武宗嫉之,曾遁迹为僧。一日与禅师在庐山观瀑,禅师有意试探李忱心志,提出共作连句而先咏二句曰:“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李忱应声续作二句:“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无意之间披露出自己不甘寂寞、思有作为的心怀,后来果践位做了皇帝。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借这组联句,仅改数字,而境界大不相同。首句“穿天透地”象征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意志,气魄宏大,远胜原句。次句改“到底”二字,表明坚持不懈的决心。这两句还显示出瀑布的动势和高度:瀑布从高高的悬崖上凌空倾泻而下,穿透了天空和地面,化作了一泓深潭,一道溪涧,它作出这一壮举该要冒多大风险,要付出多少辛劳啊!然而,为了奔赴目的地,它却勇往直前,奋不顾身,不辞辛劳。瀑布跌落潭底后,从底处抬头仰望,只见一道宽大的银练垂落而下,迸珠溅玉,这时,方才更加觉察到它的落差是那样惊人,他的出处是那样高峻。末两句诗,则进一层表现出瀑布非凡的气魄和志向。瀑布的水漫出深潭,注入潭边的溪涧,化作了淙淙流淌的溪水,然而,这山中溪涧哪里能长期挽留住它哩,纵经千回百折,它也要流进大江长河,汇入浩瀚的大海。“归”字改作“须”字,隐喻太平军须农民群众的“大海”成就伟业,比“归”字更有深意。作为一位站在历史潮头、代表着当时中国农民阶级先进思想的革命家,他深信历史终将肯定自己的行动是“出处高”的,是正义的。平庸安逸的生活岂能束缚他前进的脚步,他终要率领父老弟兄们揭竿而起,冲出山乡僻壤,汇合成农民起义的大军,像汹涌的大海的怒涛,翻天覆地,摧毁腐朽的满清封建王朝!这首诗,文辞流畅,语意双关,明则句句写瀑布,实则处处写自己,充分显示出这位农民领袖高尚的情操、坚定的信念和雄伟的抱负,气势豪放,格调高昂,在历代咏瀑布诗中,实属立意高、新、深的上乘之作,即与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两首托物咏志的诗《题菊花》、《菊花》相比,也毫不逊色。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