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 - 古诗词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
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
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
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
再放夜郎毋乃太难堪
再放夜郎毋乃太难堪
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
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
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
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
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
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
凡你醉处,你说过,皆非他乡
凡你醉处,你说过,皆非他乡
失踪,是天才唯一的下场
失踪,是天才唯一的下场
身后事,究竟你遁向何处?
身后事,究竟你遁向何处?
猿啼不住,杜二也苦劝你不住
猿啼不住,杜二也苦劝你不住
一回头囚窗下竟已白头
一回头囚窗下竟已白头
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了
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了
匡山给雾锁了,无路可入
匡山给雾锁了,无路可入
仍炉火示纯青,就半粒丹砂
仍炉火示纯青,就半粒丹砂
怎追蹑葛洪袖里的流霞?
怎追蹑葛洪袖里的流霞?
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故乡
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故乡
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
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
而无论出门向西哭,向东哭
而无论出门向西哭,向东哭
长安却早已陷落
长安却早已陷落
二十四万里的归程
二十四万里的归程
也不必惊动大鹏了,也无须招鹤
也不必惊动大鹏了,也无须招鹤
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
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
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
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
诡绿的闪光愈转愈快
诡绿的闪光愈转愈快
接你回传说里去
接你回传说里去
1980.4.27
1980.4.27
小时候,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大陆在那头。

  《乡我》是余光中诗集《白玉苦瓜》中的一首,和《民歌》《乡我四韵》《罗二娃子》等,同是余光中以民歌风抒发乡我的经典之作。诗中通过“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这几个时序语贯串全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实物,把抽象的乡我具体化,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流露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全诗语言浅白真率,情感深切。

  《乡我》对一个抽象的、很难作出描绘却被大量描绘所覆盖的主题作出了新的诠释。在意象上,选用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生活中常见的物象,赋予其丰富的内涵,使原本不相干的四个物象,在乡我这一特定情感的维系之下,反复咏叹。余光中本人曾说,这首诗是“蛮写实的”:小时候上寄宿学校,要与妈妈通信;婚后赴美读书,坐轮船返台;后来母亲去世,永失母爱。诗的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后一句想到祖国大陆这样“大母亲”,于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开朗,就有了“乡我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一句。

  内容上,按时间顺序,从“幼子恋母”到“青年相思”,到成年后的“生死之隔”,再到对祖国大陆的感情,不断发展的情感,逐渐上升,凝聚了诗人自幼及老的整个人生历程中的沧桑体验。不同阶段的乡我,凝聚两端的分别是:我——母亲;我——新娘;我(生)——母亲(死);我(游子)——大陆(祖国)。乡我的对象,由具体的“乡”,到抽象的民族的“乡”,从地域之乡,到历史之乡和文化之乡。使“乡我”逐渐沉淀出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力。

  诗形上,四段文字在字数、句式上基本一致:“……(时间状语),乡我是……(作为意象的具象化的‘乡我’的载体),我在这头,……(具体的‘乡我’的对象)在那头”。一气呵成,回环往复,似乎是情感的一唱三叹,余音缭绕,历久弥笃。

  诗歌在语言上纯净、清淡,浅白真率而又意味隽永。“小小”、“窄窄”、“矮矮”、“浅浅”等叠音的形容词,用来修饰中心意象,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

  这首诗在艺术风格上,一反诗人早年“现代时期”那种刻意锤字炼句、苦心经营意象和矛盾语法、追求陌生化效果以作惊人之语,在晦涩中求深奥的特点,转而追求恬淡、圆融的美学风格。以简代繁,以淡取胜,也算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参考资料:
1、 王步高主编.大学语文 全编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03:488-489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