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黑霜凝点客衣,寥天雁影乍南飞。一池水问干何事,万里风劳远送归。
月黑霜凝点客衣,寥天雁影乍南飞。一池水问干何事,万里风劳远送归。
测镜回看星贯索,解装待问石支机。旁人莫误三能望,遥指银潢望紫微。
测镜回看星贯索,解装待问石支机。旁人莫误三能望,遥指银潢望紫微。

jiǔyuèshuòchéngyóushànghǎiguīzhōuzhōngzuò--huángzūnxiàn

yuèhēishuāngníngdiǎnliáotiānyànyǐngzhànánfēichíshuǐwèngànshìwànfēngláoyuǎnsòngguī

jìnghuíkànxīngguànsuǒjiězhuāngdàiwènshízhīpángrénsānnéngwàngyáozhǐyínhuángwàngwēi

黄遵宪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667篇诗文

猜您喜欢
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
内马¹赐宫人²,银鞯(jiān)³麒麟
译文:宫禁中赐给宫女的马,镶银的鞍垫绣上漂亮的麒麟。
注释:¹内马:宫禁中的马。²宫人:宫女。一作“官人”。³鞯:马的鞍垫。⁴刺:绣。⁵麒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瑞兽。
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
午时¹盐坂上,蹭(cènɡ)(dènɡ)²(kè)³风尘。
译文:而中午在虞坂上拉盐车的骏马,却在风尘里遭受着艰难饥困。
注释:¹午时:一作“年时”。²蹭蹬:困顿,遭受挫折。³溘:依着、迎着之意。
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
结伴儿童裤褶(zhě)红,手提线索骂天公¹
译文:一群红裤小儿结伴一起放风筝,可是由于没有风,风筝飞不起来。于是手里提着风筝线大骂老天。
注释:¹天公:指天。
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
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
译文:人人都夸奖你(老天)春天来得早,可是你却欠我放风筝的大风。
杨花落,燕子横穿朱阁。苦恨春醪如水薄,闲愁无处着。
杨花落,燕子横穿朱阁。苦恨春醪¹如水薄,闲愁无处着。
注释:¹春醪:酒名。醪:浊酒。
绿野带红山落角,桃杏参差残萼。历历危樯沙外泊,东风晚来恶。
绿野带红山落角,桃杏参差残萼。历历危樯¹沙外泊,东风晚来恶。
注释:¹危樯:指舟船。

  这首词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作者的惜春情怀。上片写暮春季节,燕子穿阁,杨花飘落,而春醪味薄,难解闲愁。下片写桃杏凋残,绿野草长。晚来风急,又不知花落多少。

  全词含蓄细腻地表达了作者惜春伤春之情。宛转柔媚,新颖别致

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内苑春、不禁过青门,御沟涨、潜通南浦。东风静、细柳垂金缕。望凤阙、非烟非雾。好时代、朝野多欢,遍九陌、太平箫鼓。
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内苑¹春、不禁过青门²,御沟涨、潜通南浦³。东风静、细柳垂金缕。望凤阙(què)、非烟非雾。好时代、朝野多欢,遍九陌、太平箫鼓。
译文:梨花还染着夜月的银雾,海棠半含清晨的雨露,皇家宫苑关不住阳春,春光延伸到遥远的城门。御沟里涨满新水,暗暗地流向南浦。细柳垂丝丝金缕,东风平和静穆。望壮丽宫阔高耸入云,那并不是烟雾霏霏的仙境。清平时代,朝中和民间多么欢悦。帝城条条大路,喧响着箫声鼓乐。
注释:¹内苑:皇宫花园。²青门:汉长安东南门,后泛指京城城门。³浦:水边,这里泛指京城外面的江河。⁴凤阙:汉代宫阙名。⁵非烟非雾:指祥瑞之气。庆云是一种彩云,古人迷信,认为是祥瑞之气。⁶九陌:汉长安城中有八街、九陌。后来泛指都城大路。
乍莺儿百啭断续,燕子飞来飞去。近绿水、台榭映秋千,斗草聚、双双游女。饧香更、酒冷踏青路。会暗识、夭桃朱户。向晚骤、宝马雕鞍,醉襟惹、乱花飞絮。
¹莺儿百啭(zhuàn)²断续,燕子飞来飞去。近绿水、台榭(xiè)³映秋千,斗草聚、双双游女。饧(xíng)香更、酒冷踏青路。会暗识、夭桃朱户。向晚骤、宝马雕鞍(ān),醉襟(jīn)惹、乱花飞絮。
译文:黄莺儿歌声断续,小燕子飞来飞去。绿水中倒映着岸边台榭,秋千影随水波荡漾不伍。一对对游女,聚集着做斗草游戏,踏青路上洋溢着卖糖的香气,到处是携酒野宴的人,你也许会幸运地认识那人面桃花相映的朱门。少年跨着雕鞍宝马,向晚时在一起欢聚,酣醉中,衣襟上沽惹着片片落红、点点飞絮。
注释:¹乍:恰好,正是。²啭:鸟声宛转。³榭:建在高台上的宽敞屋宇。⁴斗草:古代的一种游戏,也叫“斗百草”。⁵饧:糖稀,软糖。⁶踏青:指春天郊游。⁷夭桃:茂盛而艳丽的桃花。
正轻寒轻暖漏永,半阴半晴云暮。禁火天、已是试新妆,岁华到、三分佳处。清明看、汉宫传蜡炬。散翠烟、飞入槐府。敛兵卫、阊阖门开,住传宣、又还休务。
正轻寒轻暖漏永¹,半阴半晴云暮。禁火²天、已是试新妆,岁华到、三分³佳处。清明看、汉宫传蜡炬。散翠烟、飞入槐府。敛兵卫、阊(chāng)(hé)门开,住传宣、又还休务
译文:正是轻寒轻暖宜人的长昼,云天半阴半晴的日暮,在这禁火时节,青年们已把新妆试著。岁华恰到最佳处,清明时看汉宫传送蜡烛,翠烟缕缕,飞进门前种槐的贵人府。兵卫全都撤除,皇宫敞开千门万户,不再听到传诏宣旨,停止了一切的公务。
注释:¹漏永:夜漫长。²禁火:古俗寒食日禁火三天。³三分:很,最。⁴槐府:贵人宅第,门前植槐。⁵敛:引申为撤离。⁶阊阖:宫之正门。⁷住传宣:停止传旨、宣官员上殿。⁸休务:停止公务。

  全词用赋的铺张扬厉之笔法极力铺叙京城清明时节的节序风光,粉饰出一片虚假的太平繁荣景象。词分上、中、下三片,上片写宫苑中的春景,由内及外;中片写郊外之游,具体描写莺歌燕舞、各色人物游冶欢乐的情形;下片写贵族宅院中的喜庆景象。

  上片写春到京城,将优美的春景,归结为“朝野多欢”、“箫鼓”盈衢的“太平气象”。“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首二句写景,收入了梨花、海棠、夜月、朝雨这一系列意象,色彩清丽,并未沾染上多少宫廷的富贵气息。“内苑春”四句写春意由皇宫内苑延向民间,渲染出一片春意融融的景象。“东风静”四句,描写东风拂柳的春日景象和皇宫楼阙的巍峨,烘托出帝王之家的祥和与高贵。东风和煦闲静,细柳静静地垂拂着金黄色的柳丝,远远望去,皇宫楼阙金碧辉煌,朦朦缥缈,却非烟非雾。“好时代”四句全是颂扬之词,粉饰出一片虚假的太平景象。

  中片写市井之繁华热闹。流莺宛转,燕子去来,近水台榭映秋千,成双游女戏斗草。卖场携酒,踏青祭扫,游人往返不绝,犹有留情于“夭桃朱户”人家者。仍归结为贵族子弟纵马豪饮的游冶逸兴。“乍莺儿百啭断续,燕子飞来飞去。”这二句写莺歌燕舞,既是对景物的描绘,也象征着太平盛世的祥和安宁。“近绿水”四句描写了荡秋千和斗百草两种游戏场面,姑娘们的嬉耍在无形之中为春天增添了不少美色。“饧香更”四句描写了踏青路上的热闹景象,暗示了这也正是青年男女们恋爱的季节。“向晚骤、宝马雕鞍,醉襟惹、乱花飞絮。”中片歇拍二句描写了富贵子弟的狂饮醉归,暗衬出一派醉生梦死的承平景象。

  下片借寒食清明习俗禁火,宫中以蜡烛分赐近臣,及弛禁开门,住宣休务等事,写皇上降恩,与百僚同乐,以此颂圣。“正轻寒轻暖漏永,半阴半晴云暮。”这二句交待了天气和节候特征,暗示天下风调雨顺,人心舒畅。“禁火天”描写了民间“试新妆”的喜气,呈现出一派万象更新的可喜气象。“清明看”四句,描写了宫廷传蜡烛“燃薪火”的盛况,进一步渲染了万象更新的盛世气象。“敛兵卫”四句描写了节日里皇宫朝廷的安宁气象,“敛兵卫”而洞开宫廷大门,具体印证了前面的“太平”;“又还休务”则是对“朝野多欢”的一个总的收束。全词也在这样一片太平祥和的氛围中戛然而止。

  统观全篇,是一种竭力罗列铺陈的赋体写法。比之于出自真情实感的抒情词作来,其文与价值或要逊色得多,但就当时文学现象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诗词体式“应制体”来看,也还是写得比较成功的,故得到一些评词者的赞许。全词铺叙勾勒,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处处照应;语言雅洁富丽,修饰精工自然,既具音律美,又具意境美。

参考资料:
1、 上疆邨民.宋词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70-171
2、 沙灵娜.宋词三百首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327-330

sāntái ·qīngmíngyìngzhì

wànyǒng sòngdài 

jiànhuāchūdàiyuè hǎitángbànhánzhāo nèiyuànchūn jìnguòqīngmén gōuzhǎng qiántōngnán dōngfēngjìng liǔchuíjīn wàngfèngquè fēiyānfēi hǎoshídài zhāoduōhuān biànjiǔ tàipíngxiāo 
zhàyīngérbǎizhuànduàn yànfēiláifēi jìn绿shuǐ táixièyìngqiūqiān dòucǎo shuāngshuāngyóu xíngxiānggèng jiǔlěngqīng huìànshí yāotáozhū xiàngwǎnzhòu bǎodiāoān zuìjīn luànhuāfēi 
zhèngqīnghánqīngnuǎnlòuyǒng bànyīnbànqíngyún jìnhuǒtiān shìshìxīnzhuāng suìhuádào sānfēnjiāchù qīngmíngkàn hàngōngchuán sàncuìyān fēihuái liǎnbīngwèi chāngménkāi zhùchuánxuān yòuháixiū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女曰鸡鸣,士曰昧(mèi)¹。子兴²视夜³,明星有烂。将翱(áo)将翔,弋(yì)(fú)与雁。
译文:女说:公鸡已鸣唱。男说:天还没有亮。不信推窗看天上,启明星已在闪光。宿巢鸟雀将翱翔,射鸭射雁去芦荡。
注释:¹昧旦:天色将明未明之际。²兴:起。³视夜:察看夜色。⁴明星:启明星,即金星。⁵将翱将翔:指已到了破晓时分,宿鸟将出巢飞翔。⁶弋凫:用生丝做绳,系在箭上射鸟。凫:野鸭。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弋言¹²之,与³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译文:野鸭大雁射下来,为你烹调做好菜。佳肴做成共饮酒,白头偕老永相爱。女弹琴来男鼓瑟,和谐美满在一块。
注释:¹言:语助词,下同。²加:射中。一说“加豆”,食器。³与:犹为。⁴宜:用适当地方法烹饪。译为烹饪。⁵御:用,弹奏。⁶静好:和睦安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知子之来¹之,杂佩²以赠之。知子之顺³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hào)之,杂佩以报之。
译文:知你对我真关怀呀,送你杂佩答你爱呀。知你对我体贴细呀,送你杂佩表谢意呀。知你爱我是真情呀,送你杂佩表同心呀。
注释:¹来:借为“赉”,慰劳。²杂佩:古人佩饰,上系珠、玉等,质料和形状不一,故称杂佩。³顺:柔顺。⁴问:慰问,问候。⁵好:爱恋。

  第一个镜头:鸡鸣晨催。起先,妻子的晨催,并不令丈夫十分惬意。公鸡初鸣,勤勉的妻子便起床准备开始一天的劳作,并告诉丈夫“鸡已打鸣”。“女曰鸡鸣”,妻子催得委婉,委婉的言辞含蕴不少爱怜之意;“士曰昧旦”,丈夫回得直白,直决的回答显露出明显的不快之意。他似乎确实很想睡,怕妻子连声再催,便辩解地补充说道:“不信你推窗看看天上,满天明星还闪着亮光。”妻子是执拗的,她想到丈夫是家庭生活的支柱,便提高嗓音提醒丈夫担负的生活职责:“宿巢的鸟雀将要满天飞翔了,整理好你的弓箭该去芦苇荡了。”口气是坚决的,话语却仍是柔顺的。钱钟书说:“‘子兴视夜’二句皆士答女之言;女谓鸡已叫旦,士谓尚未曙,命女观明星在天便知”(《管锥编》第一册)。此说符合生活实情;而士女的往覆对答,也使第一个镜头更富情趣。就女催起而士贪睡这一情境而言,《齐风·鸡鸣》与此仿佛,但人物的语气和行动与此不同。《鸡鸣》中女子的口气疾急决然,连声催促,警夫早起,莫误公事;男的却一再推脱搪塞,淹恋枕衾而纹丝不动。此篇女子的催声中饱含温柔缱绻之情,男的听到再催后作出了令妻子满意的积极反应。首章与次章之间的空白,可理解为对男子的举动作了暗场处理,这样就自然地进入下面的情节。

  第二个镜头:女子祈愿。妻子对丈夫的反应是满意的,而当他整好装束,迎着晨光出门打猎时,她反而对自己的性急产生了愧疚,便半是致歉半是慰解,面对丈夫发出了一连串的祈愿:一愿丈夫打猎箭箭能射中野鸭大雁;二愿日常生活天天能有美酒好菜;三愿妻主内来夫主外,家庭和睦,白首永相爱。丈夫能有如此勤勉贤惠、体贴温情的妻子,不能不充满幸福感和满足感。因此,下面紧接着出现一个激情热烈的赠佩表爱的场面,就在情理之中而不得不然的了。其实,诗人唱到这个琴瑟和谐的场面也为之激动,他情不自禁地在旁边感叹道:“琴瑟在御,莫不静好。”恰似女的弹琴,男的鼓瑟,夫妇和美谐调,生活多么美好。诗歌具有跳跃性,此篇的章节和诗句间的跳跃性更大。因而也给接受者留下了更为广宽的想像再创造的空间。关于这两句,张尔歧《蒿菴闲话》说:“此诗人凝想点缀之词,若作女子口中语,觉少味,盖诗人一面叙述,一面点缀,大类后世弦索曲子。”此解颇具创意,诗境也更饶情致,实为明通之言。

  第三个镜头:男子赠佩。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丈夫这一赠佩表爱的热烈举动,既出于诗人的艺术想像,也是诗歌情境的逻辑必然。深深感到妻子对自己的“来之”、“顺之”与“好之”,便解下杂佩“赠之”、“问之”与“报之”。一唱之不足而三叹之,易词申意而长言之。在急管繁弦之中洋溢着恩酣爱畅之情。至此,这幕情意融融的生活小剧也达到了艺术的高潮。末章六句构成三组叠句,每组叠句易词而申意,把这位猎手对妻子粗犷热烈的感情表现得淋漓酣畅。

  王质《诗总闻》说:“大率此诗妇人为主辞,故‘子兴视夜’以下皆妇人之词。”此说影响直至清代,故清人论“对答体”诗,大多追溯至《孔雀东南飞》而不及《诗经》。其实,《女曰鸡鸣》是首极富情趣的对话体诗,对话由短而长,节奏由慢而快,情感由平静而热烈,人物个性也由隐约而鲜明。

  此篇的诗旨,至此也可以不辨自明了。《毛诗序》谓“刺不说德也;陈古义以刺今,不说德而好色也”,过于穿凿。朱熹《诗集传》以为“此诗人述贤夫妇相警戒之词”,则似有顾头不顾尾之嫌。闻一多《风诗类钞》曰:“《女曰鸡鸣》,乐新婚也。”也有难概全篇之感。统观全篇,实是赞美青年夫妇和睦的生活、诚笃的感情和美好的人生心愿的诗作。

参考资料:
1、 《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163-164页

yuēmíng

shījīng·guófēng·zhèngfēng xiānqín 

yuēmíng shìyuēmèidàn xīngshì míngxīngyǒulàn jiāngáojiāngxiáng yàn 
yánjiāzhī zhī yányǐnjiǔ xiélǎo qínzài jìnghǎo 
zhīzhīláizhī pèizèngzhī zhīzhīshùnzhī pèiwènzhī zhīzhīhàozhī pèibàozhī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