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郁山上松,呀呀林中乌。松有荫孙枝,乌非反哺雏。
郁郁山上松,呀呀林中乌。松有荫孙枝,乌非反哺雏。
我生堕地时,太婆七十五。明年阿弟生,弟兄日争乳。
我生堕地时,太婆七十五。明年阿弟生,弟兄日争乳。
太婆向母怀,伸手抱儿去。从此不离开,一日百摩抚。
太婆向母怀,伸手抱儿去。从此不离开,一日百摩抚。
亲手裁绕罗,为儿制衣裳。糖霜和面雪,为儿作餦餭。
亲手裁绕罗,为儿制衣裳。糖霜和面雪,为儿作餦餭。
发乱为梳头,脚腻为暖汤。东市买脂粉,靧面日生香。
发乱为梳头,脚腻为暖汤。东市买脂粉,靧面日生香。
头上盘云髻,耳后明月珰。红裙绛罗襦,事事女儿妆。
头上盘云髻,耳后明月珰。红裙绛罗襦,事事女儿妆。
牙牙初学语,教诵《月光光》。一读一背诵,清如新炙簧。
牙牙初学语,教诵《月光光》。一读一背诵,清如新炙簧。
三岁甫学步,送儿上学堂。知儿故畏怯,戒师莫严庄。
三岁甫学步,送儿上学堂。知儿故畏怯,戒师莫严庄。
将出牵衣送,未归踦闾望。问讯日百回,赤足足奔忙。
将出牵衣送,未归踦闾望。问讯日百回,赤足足奔忙。
春秋多佳日,亲戚尽团聚。双手擎掌珠,百口百称誉。
春秋多佳日,亲戚尽团聚。双手擎掌珠,百口百称誉。
我家七十人,诸子爱渠祖。诸妇爱渠娘,诸孙爱渠父。
我家七十人,诸子爱渠祖。诸妇爱渠娘,诸孙爱渠父。
因裙便惜带,将缣难比素。老人性偏爱,不顾人笑侮。
因裙便惜带,将缣难比素。老人性偏爱,不顾人笑侮。
邻里向我笑,老人爱不差。果然好相貌,艳艳如莲花。
邻里向我笑,老人爱不差。果然好相貌,艳艳如莲花。
诸母背我骂,健犊行破车。上树不停脚,偷芋信手爬。
诸母背我骂,健犊行破车。上树不停脚,偷芋信手爬。
昨日探鹊巢,一跌败两牙。噀血喷满壁,盘礴画龙蛇。
昨日探鹊巢,一跌败两牙。噀血喷满壁,盘礴画龙蛇。
兄妹昵我言,向婆乞金钱。真倾紫荷囊,滚地金铃圆。
兄妹昵我言,向婆乞金钱。真倾紫荷囊,滚地金铃圆。
爷娘附我耳,幼婆要加餐。金盘脍鲤鱼,果为儿下咽。
爷娘附我耳,幼婆要加餐。金盘脍鲤鱼,果为儿下咽。
伯叔牵我手,心知不相干。故故摩儿顶,要图老人欢。
伯叔牵我手,心知不相干。故故摩儿顶,要图老人欢。
儿年九岁时,阿爷报登科。剑儿大父傍,一语三摩挲。
儿年九岁时,阿爷报登科。剑儿大父傍,一语三摩挲。
此儿生属猴,聪明较猴多。雏鸡比老鸡,异时知如何?
此儿生属猴,聪明较猴多。雏鸡比老鸡,异时知如何?
我病又老耄,情知不坚牢。风吹儿不长,那见儿扶摇。
我病又老耄,情知不坚牢。风吹儿不长,那见儿扶摇。
待儿胜冠时,看儿能夺标。他年上我墓,相携著宫袍。
待儿胜冠时,看儿能夺标。他年上我墓,相携著宫袍。
前行张罗伞,后行鸣鼓箫。猪鸡与花果,一一分肩挑。
前行张罗伞,后行鸣鼓箫。猪鸡与花果,一一分肩挑。
爆竹响墓背,墓前纸钱烧。手捧紫泥封,云是夫人诰。
爆竹响墓背,墓前纸钱烧。手捧紫泥封,云是夫人诰。
子孙共罗拜,焚香向神告。儿今幸胜贵,颇如母所料。
子孙共罗拜,焚香向神告。儿今幸胜贵,颇如母所料。
世言鬼无知,我定开口笑。大父回顾儿,此言儿熟记。
世言鬼无知,我定开口笑。大父回顾儿,此言儿熟记。
一年记一年,儿齿加长矣。儿是孩提心,那知太婆事。
一年记一年,儿齿加长矣。儿是孩提心,那知太婆事。
但就儿所见,依稀记一二。太婆每出人,笼东拄一杖。
但就儿所见,依稀记一二。太婆每出人,笼东拄一杖。
后来杖挂壁,时见垂帷帐。夜夜携儿眠,呼娘搔背䖹。
后来杖挂壁,时见垂帷帐。夜夜携儿眠,呼娘搔背䖹。
展转千挞腰,殷殷春雷响。佛前灯尚明,窗隙见月上。
展转千挞腰,殷殷春雷响。佛前灯尚明,窗隙见月上。
大父搴帘来,欢笑时鼓掌。琐屑及乡邻,讥诃到官长。
大父搴帘来,欢笑时鼓掌。琐屑及乡邻,讥诃到官长。
每将野人语,眩作鬼魅状。太婆悄不应,便知婆欲睡。
每将野人语,眩作鬼魅状。太婆悄不应,便知婆欲睡。
户枢徐徐关,移踵车轮曳。明朝阿娘来,奉匜为盥洗。
户枢徐徐关,移踵车轮曳。明朝阿娘来,奉匜为盥洗。
欲饭爷捧盘,欲羹娘进匕。大父出迎医,覼缕讲脉理。
欲饭爷捧盘,欲羹娘进匕。大父出迎医,覼缕讲脉理。
咀嚼分尝药,斟酌共量水。自儿有知识,日日见此事。
咀嚼分尝药,斟酌共量水。自儿有知识,日日见此事。
几年举场忙,几年绝域使。忽忽三十年,光阴迅弹指。
几年举场忙,几年绝域使。忽忽三十年,光阴迅弹指。
今日来拜墓,儿既须满嘴。儿今年四十,大父七十九。
今日来拜墓,儿既须满嘴。儿今年四十,大父七十九。
所喜颇聪强,容颜类如旧。周山看松柏,不要携杖走。
所喜颇聪强,容颜类如旧。周山看松柏,不要携杖走。
拜跪不须扶,未觉躬伛偻。挂珠碧霞犀,犹是母所授。
拜跪不须扶,未觉躬伛偻。挂珠碧霞犀,犹是母所授。
绣补炫锦鸡,新自粤西购。一手搴颔髭,一手振袍袖。
绣补炫锦鸡,新自粤西购。一手搴颔髭,一手振袍袖。
打鼓唱迎神,红毡齐泥首。上头艺红香,中间酌黄酒。
打鼓唱迎神,红毡齐泥首。上头艺红香,中间酌黄酒。
青箬苞黍粽,紫丝络莲藕。大父在前跪,诸孙跪在后。
青箬苞黍粽,紫丝络莲藕。大父在前跪,诸孙跪在后。
森森排竹笋,依依伏杨柳。新妇外曾孙,是婆定昏媾。
森森排竹笋,依依伏杨柳。新妇外曾孙,是婆定昏媾。
阿端年始冠,昨年已取妇。随兄擎腰扇,阿和亦十五。
阿端年始冠,昨年已取妇。随兄擎腰扇,阿和亦十五。
长樛次当孙,此皆我儿女。青青秀才衣,两弟名谁某。
长樛次当孙,此皆我儿女。青青秀才衣,两弟名谁某。
少者新簪花,捧觞前拜手。次第别后先,提抱集贱幼。
少者新簪花,捧觞前拜手。次第别后先,提抱集贱幼。
一家尽偕来,只恨不见母。母在婆最怜,刻不离左右。
一家尽偕来,只恨不见母。母在婆最怜,刻不离左右。
今日母魂灵,得依太婆否?树静风不停,草长春不留。
今日母魂灵,得依太婆否?树静风不停,草长春不留。
世人尽痴心,乞年拜北斗。百年那可求,所愿得中寿。
世人尽痴心,乞年拜北斗。百年那可求,所愿得中寿。
谓儿报婆恩,此事难开口。求母如婆年,儿亦奉养久。
谓儿报婆恩,此事难开口。求母如婆年,儿亦奉养久。
儿今便有孙,不得母爱怜。爱怜尚不得,那论贤不贤。
儿今便有孙,不得母爱怜。爱怜尚不得,那论贤不贤。
上羡大父福,下伤吾母年。吁嗟无母人,悠悠者苍天!
上羡大父福,下伤吾母年。吁嗟无母人,悠悠者苍天!

bàicéngtàirén--huángzūnxiàn

shānshàngsōngyayalínzhōngsōngyǒuyīnsūnzhīfēifǎnchú

shēngduòshítàishímíngniánāshēngxiōngzhēng

tàixiàng怀huáishēnshǒubàoércóngkāibǎi

qīnshǒucáiràoluówèiérzhìshangtángshuāngmiànxuěwèiérzuòzhānghuáng

luànwèishūtóujiǎowèinuǎntāngdōngshìmǎizhīfěnhuìmiànshēngxiāng

tóushàngpányúněrhòumíngyuèdānghóngqúnjiàngluóshìshìérzhuāng

chūxuéjiàosòngyuèguāngguāngbèisòngqīngxīnzhìhuáng

sānsuìxuésòngérshàngxuétángzhīérwèiqièjièshīyánzhuāng

jiāngchūqiānsòngwèiguīwàngwènxùnbǎihuíchìbēnmáng

chūnqiūduōjiāqīnjǐntuánshuāngshǒuqíngzhǎngzhūbǎikǒubǎichēng

jiāshírénzhūziàizhūàiniángzhūsūnài

yīnqún便biàndàijiāngjiānnánlǎorénxìngpiānàirénxiào

línxiàngxiàolǎorénàichàguǒránhǎoxiāngmàoyànyànliánhuā

zhūbèijiànxíngchēshàngshùtíngjiǎotōuxìnshǒu

zuótànquècháodiēbàiliǎngxùnxuèpēnmǎnpánhuàlóngshé

xiōngmèiyánxiàngjīnqiánzhēnqīngnánggǔnjīnlíngyuán

niángěryòuyàojiācānjīnpánkuàiguǒwèiérxiàyàn

shūqiānshǒuxīnzhīxiānggànérdǐngyàolǎorénhuān

érniánjiǔsuìshíābàodēngjiànérbàngsān

érshēngshǔhóucōngmíngjiàohóuduōchúlǎoshízhī

bìngyòulǎomàoqíngzhījiānláofēngchuīérzhǎngjiànéryáo

dàiérshèngguānshíkànérnéngduóbiāoniánshàngxiāngxiézhegōngpáo

qiánxíngzhāngluósǎnhòuxíngmíngxiāozhūhuāguǒfēnjiāntiāo

bàozhúxiǎngbèiqiánzhǐqiánshāoshǒupěngfēngyúnshìréngào

zisūngòngluóbàifénxiāngxiàngshéngàoérjīnxìngshèngguìsuǒliào

shìyánguǐzhīdìngkāikǒuxiàohuíéryánérshú

niánniánér齿chǐjiāzhǎngérshìháixīnzhītàishì

dànjiùérsuǒjiànèrtàiměichūrénlóngdōngzhǔzhàng

hòuláizhàngguàshíjiànchuíwéizhàngxiéérmiánniángsāobèiyáng

zhǎnzhuǎnqiānyāoyīnyīnchūnléixiǎngqiándēngshàngmíngchuāngjiànyuèshàng

qiānliánláihuānxiàoshízhǎngsuǒxièxiānglíndàoguānzhǎng

měijiāngrénxuànzuòguǐmèizhuàngtàiqiāoyīng便biànzhīshuì

shūguānzhǒngchēlúnmíngcháoāniángláifèngwèiguàn

fànpěngpángēngniángjìnchūyíngluójiǎngmài

juéfēnchángyàozhēnzhuógòngliàngshuǐéryǒuzhīshíjiànshì

niánchǎngmángniánjué使shǐsānshíniánguāngyīnxùndànzhǐ

jīnláibàiérmǎnzuǐérjīnniánshíshíjiǔ

suǒcōngqiángróngyánlèijiùzhōushānkànsōngbǎiyàoxiézhàngzǒu

bàiguìwèijuégōnglóuguàzhūxiáyóushìsuǒshòu

xiùxuànjǐnxīnyuè西gòushǒuqiānhànshǒuzhènpáoxiù

chàngyíngshénhóngzhānshǒushàngtóuhóngxiāngzhōngjiānzhuóhuángjiǔ

qīngruòbāoshǔzòngluòliánǒuzàiqiánguìzhūsūnguìzàihòu

sēnsēnpáizhúsǔnyángliǔxīnwàicéngsūnshìdìnghūngòu

āduānniánshǐguānzuóniánsuíxiōngqíngyāoshànāshí

zhǎngjiūdāngsūnjiēérqīngqīngxiùcáiliǎngmíngshuímǒu

shǎozhěxīnzānhuāpěngshāngqiánbàishǒubiéhòuxiānbàojiànyòu

jiājǐnxiéláizhǐhènjiànzàizuìliánzuǒyòu

jīnhúnlíngtàifǒushùjìngfēngtíngcǎozhǎngchūnliú

shìrénjǐnchīxīnniánbàiběidòubǎiniánqiúsuǒyuànzhōng寿shòu

wèiérbàoēnshìnánkāikǒuqiúniánérfèngyǎngjiǔ

érjīn便biànyǒusūnàiliánàiliánshànglùnxiánxián

shàngxiànxiàshāngniánjiērényōuyōuzhěcāngtiān

黄遵宪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667篇诗文

猜您喜欢
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
妇病连年累岁,传呼¹丈人前²一言。
译文:被病魔拖累的妻子,把丈夫叫到跟前,
注释:¹传呼:呼唤。丈人,古时对年高男子的尊称,此指丈夫。²前,上前。
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
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言¹(piān)²
译文:有一句应当说的话,还没有说珠泪就不断地流了下来。
注释:¹一言:言其,多么。²翩翩,接连不断的样子。
“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
“属(zhǔ)¹²君两三孤子³,莫我儿饥且寒,
译文:她说:“我把几个孩子就托付给你了,不要叫孩子饿着冻着,
注释:¹属:同“嘱”,嘱托。²累:牵累、拖累。³孤子:孤儿。⁴莫我儿:不要让我的孩子。
有过慎莫笪笞,行当折摇,思复念之!”
有过¹慎莫笪(dá)(chī)²,行当³折摇,思复念之!”
译文:有了过错不要打他们。我就要死了,你要常常想着我的话。”
注释:¹过:错、过错。²笪笞:两种打人用的竹器;这里作动词用,鞭打之意。³行当:即将,将要。⁴折摇:犹“折夭”,夭折。
乱曰:抱时无衣,襦复无里。
¹曰:抱时无衣,襦(rú)²复无里³
译文:孩子母亲死去了,孩子父亲找不到长衣,唯有的短衣又是单的,难以御寒。
注释:¹乱:古时乐曲的尾声,即乐章的最后一段。²襦:短袄。³里:夹里,衬里。
闭门塞牖,舍孤儿到市。
闭门塞牖(yǒu)¹,舍²孤儿到市。
译文:只得关门堵窗,留儿在家,独自上市。
注释:¹牖:窗户。²舍:丢开、抛开。一说,此“舍”字当从上读,“即徘徊空舍之‘舍’。‘牖舍’连文,看似重复,但正是汉魏古诗朴拙处”(游国恩《中国文学史》)。
道逢亲交,泣坐不能起。
道逢亲交¹,泣坐不能起。
译文:他遇上朋友就哭泣,泪水不止。
注释:¹亲交:亲属朋友。
从乞求与孤儿买饵,对交啼泣,泪不可止:“我欲不伤悲不能已。”
从乞求¹与孤儿买饵²,对交³啼泣,泪不可止:“我欲不伤悲不能已。”
译文:他求朋友为孩子买糕饼,哭着对朋友说:“我是想不哭啊,但控制不住啊!”
注释:¹从乞求:拉着(亲交)请求。从,牵、拉。²饵:指食物。³交:即上“亲交”。
探怀中钱持授交。
¹怀中钱持授²交。
译文:他掏出怀中的钱交给朋友。
注释:¹探:掏、摸。²持授:交给。
入门见孤儿,啼索其母抱。
入门¹见孤儿,啼索其母抱。
译文:回到家,孩子们哭着找母亲抱。
注释:¹入门:指回家。
徘徊空舍中,“行复尔耳,弃置勿复道!”
(pái)(huái)空舍中,“行¹²³耳,弃置勿复道!”
译文:他徘徊在空荡荡的屋中:“这样下去,孩子也会像妈妈一样死去!我不想再说下去了。”
注释:¹行:即将。²复:又要。³尔:如此,这样。⁴弃置:丢开。

  此诗的前九句写病妇临终时对丈夫的嘱咐。首二句“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从病妇方面落墨,单刀直入,直叙其事。病妇久病不愈,自知将不久于人世,所以她要把丈夫叫到床前,留下临终遗言了。“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病妇还没有来得及开口,已是潸然泪下,泣不成声了。临终托言,已不堪悲,未语先泣,更见酸楚。这几句酿足气氛,先声夺人,读者已然可从那“翩翩”长调中,想见病妇内心之深痛了,可又想进一步了解她悄焉动容、魂牵梦萦的是什么。写到这里,诗人笔锋从诀别之凄惨场面,转入诀别之悲切言辞:“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有过慎莫笪笞,行当折摇,思复念之!”寥寥五句,而慈母爱子之情,尽在其中。其中“累”字,并含有将入幽冥之自伤、拖累夫君之自歉,平平写来,凄然欲绝。“饥”字、“寒”字,虽指来日,而往日的饥寒,亦可以想见。而“行当”二字,更见得长期贫苦的生活,孤儿已是极为虚弱,倘再使其饥而且寒,他们也很快就会天折的啊!这一切,自然在病妇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创伤,永诀之时,便交织成忧虑与惊恐,发而为嘱托之辞了。两个“莫”字的紧承,语气之强烈、专注,直如命令;而在这迫切请求之下,又可看到那款款深情的脉脉流动。即将经受幽显隔绝、无缘重见之苦,也就愈加系念留在人间的幼男娇女,“思复念之”,唠叨再三,更将殷殷嘱望之情,溢于言表。一个人临终之时,什么都可放下,唯独自己的孩子,却委实难割难舍。这既是母爱深沉的表现,也是劳动妇女善良品质的自然流露,情真语真,字字皆泪,令人歔欷感叹不已。

  病妇死后,家境如何?“乱曰”以下,从病妇丈夫方面落笔,先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饥寒交迫的悲惨画图:寒风凛冽,孤儿啼泣。父亲欲抱孩子上市觅食,却找不到长衣,唯有的短衣又是单的,难以御寒。只得关门堵窗,留儿在家,独自上市。“抱时无衣,襦复无里”句,就寒而言,直笔写穷,映衬前文。母亲生前无使饥寒的愿望,已经落空一半,而另一半也未必见妙。“闭门塞牖,舍孤儿到市”。关门堵窗,或可挡风避寒,防止禽兽伤害孩子。母爱由言语泄出,诀别之辞何等切切;父爱则由行动导出,关切之情何等拳拳!着一“舍”字,父亲那欲离不忍,欲携不得,忧郁徘徊、悲伤绝望的动态心态,跃然纸上!“舍”也,实为不舍,实出无奈,下文因而逗出:“道逢亲交,泣坐不能起。从乞求与孤儿买饵。”父求人为儿买饵(糕饼之类),正是为了抽身回家伴儿,这又从侧面暗示了不“舍”。一般说来,男儿有泪不轻弹,而父亲路遇亲友,竟呜咽不止,久坐不起,若非伤心至甚,安能如此!“对交涕泣,泪不可止”二句,同意反复,一唱三叹,将悲伤之情,更进一层。怜念子女、自伤孤孑、悼怀亡妻,诸多情结,尽在这一把辛酸泪中。

  主妇一死,留下孱弱儿女一堆、债务一摊,对一个家庭来说,不啻是梁崩柱摧,不能不涕泪俱下,肝肠寸断。悲伤已极,却以“欲不伤悲”逼出“不能已”之本旨,一抑一扬,诗意翻跌,令人为之愁肠百结、纡曲难伸。“探怀中钱持授交”,为此段结束之句,由哭诉悲伤转为乞友买饵,一句之中连续三个动作,宛然可感父亲“怀中钱”那温热的气息,以及“持”的凝重、“授”的郑重。父亲道逢亲交,涕泪未尽,匆匆赶回家中,所见又是什么呢:“入门见孤儿,啼索其母抱。”父泣子啼,雪上加霜,触目惊心。此中之“啼”,缘于饥,缘于寒,更缘于思母。一个“索”字,将孤儿号啕四顾、牵衣顿足,急要母亲的神态宛然画出。“徘徊空舍中”句,既写出了父亲疾首蹙额、徒呼苍天的凄惶之态,也反映了室内饥寒交迫,家徒四壁之状。“空”者,空在无食无物,也空在无母无妻。儿啼屋空,由听觉而视觉,将悲剧气氛烘托得浓而又浓。末句突然一转,向苍天发出的绝望呼叫,戛然结束全文。此句意为孩子的命运将同妈妈相似,还是抛开这一切,别再提了!语极凄切。其实,“行复尔耳”之结局,父亲未喊出,读者已然可从诗中描写的场面中得出了。而“弃置勿复道”句,更是抚今思昔,百感丛集,“勿复道”,正是道而无用,言而愈悲之故。从“对交啼泣”,向亲友哭诉,到欲说还休,气结难言,令人产生更有深悲一万重之感受,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全诗至此,大幕急落,黯然收束。至于结局,前已有病妇托孤、父求买饵、孤儿索母这一幕幕经过充分酝酿的情节,后已有“行复尔耳”之悲号,答案尽在其中,无须作者再拉开帷布了。

  这首诗通过托孤、买饵和索母等细节,描写了一个穷苦人家的悲惨遭遇。他们的语言行为、动态心态,皆如一出情节生动的短剧。全诗沉痛凄惋,真切动人,这正是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特色的突出表现。

参考资料:
1、 徐 枫 等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2 :95-97 .

bìngxíng

míng liǎnghàn 

bìngliánniánlěisuì chuánzhàngrénqiányán 
dāngyánwèiyán zhīlèixiàpiānpiān 
 zhǔlěijūnliǎngsān érqiěhán 
yǒuguòshènchī xíngdāngzhéyáo niànzhī  
luànyuē bàoshí  
ménsāiyǒu shěérdàoshì 
dàoféngqīnjiāo zuònéng 
cóngqiúérmáiěr duìjiāo lèizhǐ  shāngbēinéng  
tànhuái怀zhōngqiánchíshòujiāo 
ménjiànér suǒbào 
páihuáikōngshězhōng  xíngěrěr zhìdào  
有美不自蔽,安能守孤根。
有美¹不自蔽,安能守孤根。
译文:姿容艳美,既不自藏;岂容独处,无人欣赏。
注释:¹美:指木芙蓉。
盈盈湘西岸,秋至风霜繁。
(yíng)¹湘西²岸,秋至风霜繁。
译文:亭亭玉立,潇水西畔;秋季来临,风紧霜繁。
注释:¹盈盈:姿态美好的样子。²湘西:潇水西岸。
丽影别寒水,浓芳委前轩。
丽影盈寒水,浓芳委¹前轩²
译文:艳丽倩影,告别寒江;移植廊前,散发芳香。
注释:¹委:放置,指栽培。²轩:有窗的长廓或小室。
芰荷谅难杂,反此生高原。
(jì)¹谅难杂,反此生高原²
译文:它与荷花,混杂实难;与之不同,故生高岸。
注释:¹芰荷:荷花。²高原:高地。

  《湘岸移木芙蓉植龙兴精舍》一诗,写作时间与植桂诗大致相同,心态也相拟,只是写法上略有不同,如果说植桂诗更多地表现了自己的孤悲之感的话,此诗则以自爱、自慰之情为主。

  诗人创作此诗,心态上有两个特征。一是孤寂无依,世无知音之感。当时诗人刚贬谪永州,政治地位一落千丈。作为被贬官员,行动很不自由,处境与囚徒相差无几。所以他常自称为“罪臣”、“楚囚”。心理常惶恐不已,彻夜难眠。再加上昔日志同道合的朋友都远贬荒凉遥远之地,贬官的身份也不便与他人接触。因而,伴随他的只是孤独、寂寞和无奈。另外一种心态特征是:怀才不遇又矢志不移。柳宗元的才能是全面的,为多数人所了解的,柳宗元主要是散文家和诗人。但被贬之前,柳宗元的理想绝不是做文人,而且有点不屑于做文人。在《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中说道:“意欲施之事实,以辅时及物为道。”信中他向自己好友表白了昔日的理想。他的《冉溪》诗中“少时陈力希公候,许国不复为身谋”的句子,更是直接说明了他的理想是辅助时政,建政立业,为此而不怕牺牲。事实上,他也确有非凡的政治才能,三十四岁成为朝廷要臣足以说明了这点。永贞革新的失败,他失去了政治上有所作为的机会,但他并没有放弃,这一性格很类似流放中的屈原。在贬永时期,他关注着时局的变化,民生的疾苦,常与朋友以书信的形式讨论历史、政治和为官之道,希望被朝廷起用,再度施展政治才能。为了理想,他提携后进,培养人才,积蓄力量,正如《冉溪》诗中写道:“却学寿张樊敬侯,种漆西园待成器。”这些大概是柳宗元在不自由状态下最大的所为吧。了解了柳宗元这样的心态,就很容易把握此诗的深层次的含义。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就是采用拟人化手法,把自己的心态物化成木芙蓉,木芙蓉自然成了他感情的载体、心灵的镜子和与读者沟通的渠道。诗中的木芙蓉具有鲜明的诗人的色彩:她孤寂、独自长在湘水西岸,任秋风疾吹,繁霜严打,无人爱怜顾惜;她完美,“盈盈”,是婀娜多姿的体形,“丽影”是艳丽动人的身姿,“浓香”是沁人的芳香,可谓集众美于一身;她自信,“有美不自蔽,安能守孤根”,这种自信来自于“有美”。这种美与其说是木芙蓉的姿态、丽影和浓芳,不如说是诗人的才华、理想。因此,即使在孤独、冷落,被人诋毁、抛弃的处境里,他也没有沮丧、消沉和自暴自弃。他坚信自己总会有被人赏识的时候;他很有原则,处于世上,就只能像木芙蓉一样,扎根高高的陆地,绝不与浮于水上的摇摆不定的芰荷同处。诗人对木芙蓉作了淋漓尽致的描绘,倾注了强烈的感情。这样做的用意很明显,高文先生道明了诗人的用意:“此诗写木芙蓉美丽而孤独,深受风霜欺凌,诗人同情它的遭遇而移栽于住所轩前。乃以木芙蓉自比,怜花亦即自怜”。诗人爱花,护花,实为自爱自慰。这也正是中国古代文人抚平内心创伤,驱走孤独幽愁的常见方式。

xiāngànróngzhílóngxìngjīngshě--liǔzōngyuán

yǒuměiānnéngshǒugēn

yíngyíngxiāng西ànqiūzhìfēngshuāngfán

yǐngbiéhánshuǐnóngfāngwěiqiánxuān

liàngnánfǎnshēnggāoyuán

李廙为尚书左丞,有清德。其妹,刘晏妻也。晏方秉权,尝诣宅,延至室。晏见其门帘甚弊,乃令人潜度广狭,后以粗竹织成,不加缘饰,将以赠廙。三携至门,不敢发言而去。
李廙(yì)¹尚书左丞²,有清德。其妹,刘晏(yàn)妻也。晏方秉³权,尝诣宅,延至室。晏见其门帘甚弊(bì),乃令人潜广狭,后以粗竹织成,不加缘饰¹⁰,将以赠廙。三携至门,不敢发言而去¹¹
译文:李廙担任尚书左丞时,有清廉的美德。他的妹妹是刘晏的妻子,刘晏当时正掌管大权,他曾经拜访李廙,李廙请他到家里坐。刘晏看到李廙的门的帘子十分破旧,就命令手下偷偷地测量门的长和宽,然后用没打磨过的竹子编成帘子,不加修饰,将要把它送给李廙。刘晏多次带着门帘去李廙家,都不敢提这件事就离开了。
注释:¹为:担任。²尚书左丞:官职名称。²方:正。³秉:执掌。⁴诣:拜访。⁵延:邀请。⁶弊:破旧。⁷潜:偷偷地。⁸度:量。⁹以:把(它)。¹⁰缘饰:修饰。¹¹去:离开。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黄金榜¹上,偶失龙头²望。明代³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暂不(zì)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¹⁰
译文:在黄金榜上,我只不过是偶然失去皇帝的题名。圣明的时代失去了如我一般的贤能之士,未来又会走向何处?既然没有得到好的机遇,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地游乐呢!何必为功名患得患失?做一个风流才子为歌姬谱写词章,即使身着白衣,也不亚于公卿将相。
注释:鹤冲天:词牌名。柳永大作,调见柳永《乐章集》。双调八十四字,仄韵格。另有词牌《喜迁莺》、《风光好》的别名也叫鹤冲天,“黄金榜上”词注“正宫”。¹黄金榜:指录取进士的金字题名榜。²龙头:旧时称状元为龙头。³明代:圣明的时代。一作“千古”。⁴遗贤:抛弃了贤能之士,指自己为仕途所弃。⁵如何向:向何处。⁶风云:际会风云,指得到好的遭遇。⁷暂不:怎不。⁸恣:放纵,随心所欲。⁹得丧:得失。¹⁰白衣卿相:指自己才华出众,虽不入仕途,也有卿相一般尊贵。白衣:古代未仕之士著白衣。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烟花¹巷陌²,依约丹青屏障³。幸有意中人,堪(kān)寻访。且恁(nèn)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xiǎng)。忍把浮名¹⁰,换了浅斟(zhēn)低唱!
译文:在歌姬居住的街巷里,有摆放着丹青画屏的绣房。幸运的是那里住着我的意中人,值得我细细地追求寻访。与她们依偎,享受这风流的生活,才是我平生最大的欢乐。青春不过是片刻时间,我宁愿把功名,换成手中浅浅的一杯酒和耳畔低徊婉转的歌唱。
注释:¹烟花:指妓女。²巷陌:指街巷。³丹青屏障:彩绘的屏风。丹青:绘画的颜料,这里借指画。⁴堪:能,可以。⁵恁:如此。⁶偎红倚翠:指狎妓。宋陶谷《清异录·释族》载,南唐后主李煜微行娼家,自题为“浅斟低唱,偎红倚翠大师,鸳鸯寺主”。⁷平生:一生。⁸饷:片刻,极言青年时期的短暂。⁹忍:忍心,狠心。¹⁰浮名:指功名。

  这首词反映了柳永的反叛性格,也带来了他人生路上一大波折。据传说,柳永善作俗词,而宋仁宗颇好雅词。有一次,宋仁宗临轩放榜时想起柳永这首词中那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就说道:“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就这样黜落了他。从此,柳永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而长期地流连于坊曲之间、花柳丛中寻找生活的方向、精神的寄托。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考科举求功名,他并不满足于登进士第,而是把夺取殿试头名状元作为目标。落榜只认为“偶然”,“见遗”只说是“暂”,由此可见柳永狂傲自负的性格。他自称“明代遗贤”是讽刺仁宗朝号称清明盛世,却不能做到“野无遗贤”。但既然已落第,下一步该怎么办呢?“风云际会”,施展抱负是封建时代士子的奋斗目标,既然“未遂风云便”,理想落空了,于是他就转向了另一个极端,“暂不恣狂荡”,表示要无拘无束地过那种为一般封建士人所不齿的流连坊曲的狂荡生活。“偎红倚翠”、“浅斟低唱”,是对“狂荡”的具体说明。柳永这样写,是恃才负气的表现,也是表示抗暂的一种方式。科举落第,使他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只有以极端对极端才能求得平衡。所以,他故意要造成惊世骇俗的效果以保持自己心理上的优势。柳永的“狂荡”之中仍然有着严肃的一面,狂荡以傲世,严肃以自律,这才是“才子词人”、“白衣卿相”的真面目。柳永把他内心深处的矛盾想法抒写出来,说明落第这件事情给他带来了多么深重的苦恼和多么烦杂的困扰,也说明他为了摆脱这种苦恼和困扰曾经进行了多么痛苦的挣扎。写到最后,柳永得出结论:“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谓青春短暂,怎忍虚掷,为“浮名”而牺牲赏心乐事。所以,只要快乐就行,“浮名”算不了什么。

参考资料:
1、 周汝昌 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年4月版 :第374-375页 .

chōngtiān ·huángjīnbǎngshàng

liǔyǒng sòngdài 

huángjīnbǎngshàng ǒushīlóngtóuwàng míngdàizànxián xiàng wèisuìfēngyúnbiàn便 zhēngkuángdàng lùnsàng cáirén shìbáiqīngxiàng 
yānhuāxiàng yuēdānqīngpíngzhàng xìngyǒuzhōngrén kānxúnfǎng访 qiěnènwēihóngcuì fēngliúshì píngshēngchàng qīngchūndōuxiǎng rěnmíng huànleqiǎnzhēnchàng 
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羔裘(qiú)¹如濡(rú)²,洵(xún)³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译文:穿着柔软光泽的羔羊皮袄,为人忠信正直又美好。他是这样一个人啊,舍弃生命也不改变节操。
注释:¹羔裘:羔羊皮裘,古大夫的朝服。²濡:润泽,形容羔裘柔软而有光泽。³洵:信,诚然,的确。⁴侯:美。⁵其:语助词。⁶舍命:舍弃生命。⁷渝:改变。
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羔裘豹饰¹,孔武²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³
译文:穿着豹皮装饰袖口的羔皮袄,高大有力为人豪。他是这样一个人啊,国家的司直能够主持正义。
注释:¹豹饰:用豹皮装饰皮袄的袖口。²孔武:特别勇武。孔,甚;很。³司直:负责正人过失的官吏。
羔裘晏兮,三英粲兮。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羔裘晏(yàn)¹兮,三英²(càn)³兮。彼其之子,邦之彦(yàn)兮。
译文:羔羊皮袄既光洁又鲜艳,三道豹皮装饰得真漂亮。他是这样一个人啊,称得上是国家的贤能俊才。
注释:¹晏:鲜艳或鲜明的样子。²三英:装饰袖口的三道豹皮镶边。³粲:光耀。⁴彦:美士,指贤能之人。

  这首诗的主旨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是讽刺现实之作,一说是赞美正直官吏之诗。全诗三章,每章四句。从表现手法说,属赋体。诗人以衣喻人,从羊羔皮制的朝服的质地、装饰,联想到穿朝服的官员的品德、才能,极其自然,也极为高明。

  《郑风·羔裘》这首诗,起笔描述羔裘的外在美,作者具体而微地描写了羊皮袍子的皮毛质地是如何的润泽光滑,袍子上的豹皮装饰是如何的鲜艳漂亮。然后才赞美穿此羔裘的人的内在美,写外在美的目的是通过对羊皮袍子的仔细形容,和对其中寓意的深刻揭示,借以赞美穿羊皮袍子的官员有正直美好能舍命为公的气节,有威武勇毅能支持正义的品格。总而言之,人衣相配,美德毕现,这位官员才德出众,不愧是国家的贤俊。外在美、气质美和品行美、形象美高度统一。这样理解符合认为此诗主旨为赞美优秀官吏的说法。

  这首诗,从表现手法说,属赋体。作者以衣喻人,从羊羔皮制的朝服的质地、装饰,联想到穿朝服的官员的品德、才能,极其自然,也极为高明。因为衣裳总是人穿的,从衣裳联想到人品,再自然不过了。至于一个人的品质、德性要说得很生动、形象,就不那么容易,而此诗作者的聪明之处,也在这里。他用看得见的衣服的外表,来比喻看不见、感得到的较为抽象的品行德性,手法是极为高明的。比如,从皮袍子上的豹皮装饰,联想到穿这件衣服的人的威武有力就十分贴切,,极为形象。但作为一首讽刺诗来说,有些过于含蓄,以至千百年来聚讼不已。

参考资料:
1、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162-164
2、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59-161

gāoqiú

shījīng·guófēng·zhèngfēng xiānqín 

gāoqiú xúnzhíqiěhóu zhī shěmìng 
gāoqiúbàoshì kǒngyǒu zhī bāngzhīzhí 
gāoqiúyàn sānyīngcàn zhī bāngzhīyà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