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恨君知否。问何年、香消南国,美人黄土。结绮新妆看未竟,莫报诸军飞渡。
此恨君知否。问何年、香消南国,美人黄土。结绮新妆看未竟,莫报诸军飞渡。
待领略、倾城一顾。若使金瓯常怕缺,纵繁华、千载成虚负。
待领略、倾城一顾。若使金瓯常怕缺,纵繁华、千载成虚负。
琼树曲,倩谁谱。
琼树曲,倩谁谱。
重来庚信哀难诉。是耶非、乌衣朱雀,旧时门户。如此江山刚换得,才子几篇词赋。
重来庚信哀难诉。是耶非、乌衣朱雀,旧时门户。如此江山刚换得,才子几篇词赋。
吊不尽、人间今古。试上雨花台上望,但寒烟衰草秋无数。
吊不尽、人间今古。试上雨花台上望,但寒烟衰草秋无数。
听嘹唳,雁行度。
听嘹唳,雁行度。

jīnqiūdēnghuātái--zhēnguān

hènjūnzhīfǒuwènniánxiāngxiāonánguóměirénhuángjiéxīnzhuāngkànwèijìngbàozhūjūnfēi

dàilǐnglüèqīngchéngruò使shǐjīnōuchángquēzòngfánhuáqiānzàichéng

qióngshùqiànshuí

zhòngláigēngxìnāinánshìfēizhūquèjiùshíménjiāngshāngānghuàncáizipiān

diàojǐnrénjiānjīnshìshànghuātáishàngwàngdànhányānshuāicǎoqiūshù

tīngliáoyànxíng

顾贞观

顾贞观

顾贞观(1637-1714)清代文学家。原名华文,字远平、华峰,亦作华封,号梁汾,江苏无锡人。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顾贞观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 227篇诗文

猜您喜欢
柳营,月明,听传过将军令。高楼鼓角戒严更,卧护得边声静。横槊吟情,投壶歌兴,有前人旧典型。战争,惯经,草木也知名姓。
柳营¹,月明,听传过将军令。高楼鼓角戒严更²,卧护得边声静³。横槊(shuò)吟情,投壶歌兴,有前人旧典型。战争,惯经,草木也知名姓。
译文:军营纪律严明,月光明亮,军帐中依次传过了将军的命令。高楼上响起更鼓和号角,半夜还在戒严。在将军的守护下,边塞上一片宁静。将军文武双全,扔开酒壶就唱歌,真有古人的风采。战争,经历惯了,就连花草树木都知道了将军的名字。
注释:朝天子:曲牌名。亦名(谒金门)。属南曲南吕宫,北曲中吕宫。出自昆曲《浣纱记·打围》,京剧中为大唢呐混牌子,常用于打围,出征,行军等场面,如《盗御马》梁九公围猎时所用。全曲落羽音。¹柳营:细柳营之省。后因以“细柳营”为军纪严明、战斗力强的代称。²严重更:警戒夜行的更鼓。³边声静:边塞上的各种声音,如风声、马鸣声、笳鼓声之类都静悄悄的,表示边境很宁静,没有战事。⁴横槊吟情:形容文武双全的大将风度。⁵投壶歌兴:投壶是我国古代宴会时的一种娱乐。⁶典型:模范,样板。⁷草木:花草树木。
《虎韬》,《豹韬》,一览胸中了。时时佛拭旧弓刀,却恨封侯早。夜月铙歌,春风牙纛,看团花锦战袍。鬓毛,木雕,谁便道冯唐老。
《虎韬(tāo)》,《豹韬》¹,一览胸中了。时时佛拭旧弓刀,却恨封侯早。夜月铙歌²,春风牙纛(dào)³,看团花锦战袍。鬓(bìn)毛,木雕,谁便道冯唐老。
译文:《虎韬》,《豹韬》,全都已经胸有成竹了。时时刻刻都在擦拭着旧的弓箭和大刀,只恨自己封侯的时间过早。夜月之下的军歌嘹亮,春风吹动着大旗,将军只能静静的看着那带有彩色花纹的战袍。两鬓的头发,所经历的,只有冯唐才可以这样。
注释:¹虎韬、豹韬:古代的兵书,相传是周代的吕尚(姜太公)所作,全书六卷,分为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²铙歌:乐府鼓吹曲的一部。用于鼓励士气及宴享功臣。³牙纛:将军的大旗。也作“牙旗”。⁴木雕:疑为“未凋”,形近而讹。雕,同“凋”,言其两鬓未白。⁵冯唐:文帝时,为中郎署长,时年已老。曾在文帝面前为云中守魏尚辩解,指出“赏轻罚重”之失,文帝乃复以魏尚为云中守,并任用他为车骑都尉。景帝时,以唐为楚泪。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时唐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事见《史记·冯唐传》。苏轼《江城子》:“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第一首小令中,作者先以“柳营,月明,听传过将军令”交代了自己写作的时间、地点以及主人的身份。“柳营”也即汉代周亚夫屯军所在的细柳营,汉文帝曾经因为没有军令而被挡在营门之外,赞叹日“真将军矣”,因此“柳营”后来就成了军纪严明的军营的代称。刘时中用在此处,显然是要称赞这位设宴的万户在治军上的成绩。

  “高楼”“卧护”两句,进一步围绕将军治军的严明展开。夜半时分,明月高悬,鼓角随时准备奏响,打更之声间作,这一派威严肃穆的景象透露出万户所辖军队的不凡气度。“卧护”一句,写将军终日勤于军事,抱病守边,使得边疆战事不起,百姓得以平安度日。这一句本是要表达对将军功绩的推崇和赞美,若把握不当,容易给人以谀美之嫌疑,但作者巧妙地引人了“高楼”“鼓角”等意象,将称誉之情融合到景色的渲染中,从而自然地带出了作品的主题,可谓不落俗套。

  “横槊呤情,投壶歌兴”句,乃是以“前人旧典型”来进一步衬托将军的才华功业。“横槊”化用的是三国曹操典故,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曾称赞其“横契赋诗,固一世之雄”;“投壶“的典故则出自宋代名将岳飞,据《宋史·岳飞传》记载,岳飞“雅歌投壶,恂恂如书生”。曹、岳二人,都是历史上文武双全的政治家和将领,作者以万户和此二人并列,对将军的文韬武略可谓推崇至极。

  “战争,惯经”,以一个“惯”字点出将军身经百战的经历,是对将军往昔经历的回忆。而“草木也知名姓”,化用的其实是唐代张万福的故事,《唐书·张万福传》载:“德宗以万福为濠州刺史,召见谓日:‘朕以为江淮草木亦知卿威名。”’作者在这里将镇守边疆的将军和主镇一州的刺史相提并论,十分巧妙得体,渲染出了万户威名赫赫、声震南北的气势。

  第二首小令着重刻画将军的心理,生动传神。《虎韬》《豹韬》,与《文韬》《武韬》《龙韬》《犬韬》合称为“六韬”,据传都是姜太公所作,后世用以泛指兵书。“一览胸中了”一句,称赞万户的饱读兵书、胸中富有韬略。

  但接下来,作者没有继续一味称颂赞美,而是开始刻画将军的苦闷心理。他先写将军现在的尴尬处境,虽然通晓兵书、善于作战,曾经立下赫赫战功,现在却只能“时时拂拭旧弓刀”,再也无缘上场作战。至于原因,则以一句“却恨封侯早”带过,十分巧妙。封侯拜相,出入朝堂,原本是许多人一生追求而不得的目标,但这位万户却因为其实现太早而心生抱怨。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位将军为国为民、不计个人得失的精神境界。

  “夜月铙歌,春风牙纛,看团花锦战袍”,这一句具体描写将军封侯后的怅惘情状,戎马半生、曾经在战场上纵横驰骋的将军如今失却了意气,只能于春风之中,夜月之下,细细地端详自己的“团花锦战袍”,沉浸在对往日边疆生活的追忆中。此情此景,连置身在外的读者都有一种怅惘、失落之感,将军本人心情的沉重,更是不必明言了。

  “鬓毛,木雕,谁便道冯唐老”,这一句运用的是西汉冯唐的典故,冯唐是西汉文帝时的名臣,曾经为云中守魏尚辩护,使其官复原职,后来由中郎署长攫升为车骑都尉。但汉景帝时期,这位知人善任、敢于犯颜进谏的重臣却被罢免,一直闲居家中。等到武帝即位,想重新启用这位旧臣时,冯唐已经九十多岁,不能再上朝效力了。自此,“冯唐易老”便成了功名不就、试图蹉跎的代名词。此处,“谁便道”三字是作者对万户的勉励之语,诚挚动人,想来老将军听到后也必定被冯唐自勉的精神鼓舞吧!

  这两首小令,一则称扬将军往日功业,一则刻画将军此刻心理,虽是常语,却用得贴切自然,颇能翻出新意,丝毫不见做作俗滥。

参考资料:
1、 陈思思,于湘婉.元曲鉴赏大全集 下: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年09月:第543-544页
宠佳丽。算九衢红粉皆难比。天然嫩脸修蛾,不假施朱描翠。盈盈秋水。恣雅态、欲语先娇媚。每相逢、月夕花朝,自有怜才深意。
宠佳丽。算九衢(qú)¹红粉皆难比。天然嫩脸修蛾(é)²,不假施朱描翠。盈盈秋水。恣雅态、欲语先娇媚。每相逢、月夕花朝,自有怜才深意。
译文:我宠爱的一位佳丽,算来全汴京城的红粉美人都很难比得上她。她天生拥有娇嫩的脸庞和修长的蛾眉,不用涂抹腮红描画眉毛。她的眼睛宛如蕴含着盈盈秋水。她的姿态娇纵而优雅,还没说话就先表现出了娇媚的模样。每次相见,花前月下,自然是浓情蜜意。
注释:¹九衢:指汴京城。²修蛾:细长的眉毛。
绸缪凤枕鸳被。深深处、琼枝玉树相倚。困极欢余,芙蓉帐暖,别是恼人情味。风流事、难逢双美。况已断、香云为盟誓。且相将、共乐平生,未肯轻分连理。
(chóu)(móu)¹凤枕鸳被。深深处、琼枝玉树²相倚。困极欢馀,芙蓉帐暖,别是恼人³情味。风流事、难逢双美。况已断、香云为盟誓。且相将、共乐平生,未肯轻分连理
译文:在幽深的室内,枕着绣着凤凰的枕头,盖着绣着鸳鸯的被子,我们情意绵绵。身体相互倚靠。欢爱之后困得厉害,芙蓉帐里温暖宜人,自有一番挑逗人的情味。这样风流的事情,才子佳人难得能够相遇。更何况,我们已经剪掉头发并宣誓永不分离。还是一起共同快乐地度过平生,不要轻易分开。
注释:¹绸缪:缠绵的样子,绵绵。²琼枝玉树:指身体。³恼人:挑逗人。⁴双美:才子佳人。⁵连理:连理枝,比喻恩爱夫妻。

wèichíbēishuāngdiào--liǔyǒng

chǒngjiāsuànjiǔhóngfěnjiēnántiānránnènliǎnxiūéjiǎshīzhūmiáocuìyíngyíngqiūshuǐtàixiānjiāomèiměixiāngféngyuèhuācháoyǒuliáncáishēnchóumóufèngzhěnyuānbèishēnshēnchùqióngzhīshùxiāngkùnhuānróngzhàngnuǎnbiéshìnǎorénqíngwèifēngliúshìnánféngshuāngměikuàngduànxiāngyúnwèiméngshìqiěxiāngjiānggòngpíngshēngwèikěnqīngfēnlián

平原人有善治伛者,自云:“不善,人百一人耳。”
平原¹人有善治伛(yǔ)²者,自云:“不善³,人百一人耳。”
译文:平原郡有个善于治疗驼背的人。他到处自我吹嘘说:“治不好的,一百个人里不过一个人。”
注释:¹平原:汉平原郡,今山东西部一带。²伛:背弯,驼背。³不善:指治不好,不容易治的。⁴人百一人:一百个人里只有一个人。
有人曲度八尺,直度六尺,乃厚货求治。
有人曲度¹八尺,直度六尺,乃厚货²求治。
译文:有个驼背的人,顺着弯曲的身体量长八尺,从头到脚垂直量高六尺,特地带着很多钱,请求治疗。
注释:¹度:长。²厚货:很多钱,大价钱。
曰:“君且卧。”欲上背踏之。
曰:“君且卧。”欲上背踏之。
译文:善于治驼背的人说:“请您俯卧。”说着就要上背去踩。
伛者曰:“将杀我。 ”
伛者曰:“将杀我。 ”
译文:驼背的人一见惊恐万分,叫道:“这不是要我的命吗?”
曰:趣令君直,焉知死事。”
曰:“趣(cù)¹令君直,焉知死事。”
译文:善治驼背的人说:“我只管尽快弄直你的驼背,不管死活。”
注释:¹趣:古同“促”,催促;急促。
寓山之胜,不能以寓山收,盖缘身在山中也。子瞻于匡庐道之矣。此亭不暱于山,故能尽有山,几叠楼台,嵌入苍崖翠壁。时有云气往来缥缈,掖层霄而上。仰面贪看,恍然置身天际,若并不知有亭也。倏然回目,乃在一水中激石穿林,泠泠传响,非但可以乐饥,且涤十年尘土肠胃。夫置屿于池,置亭于屿,如大海一沤然。而众妙都焉,安得不动高人之欣赏乎!
寓山之胜,不能以寓山收,盖¹缘身在山中也。子瞻²于匡庐³道之矣。此亭不暱(nì)于山,故能尽有山,几叠楼台,嵌入苍崖翠壁。时有云气往来缥缈,掖(yè)层霄而上。仰面贪看,恍然置身天际,若并不知有亭也。倏(shū)然回目,乃在一水中激石穿林,泠(líng)泠传响,非但可以乐饥,且涤(dí)十年尘土肠胃。夫置屿(yǔ)于池,置亭于屿,如大海一沤然。而众妙都焉,安得不动高人之欣赏乎!
译文:寓山园林的美景不能以寓山结束,大概因为身处在寓山之中吧。苏轼在庐山中就悟出了这个道理。这个亭不靠近山,所以(在亭上)能尽览山色。几层楼台,牢固地建立在深绿色的陡崖峭壁上,常常有云气若隐若现地飘浮,好像被云霄挟持着向上浮动。仰起头使劲看,仿佛自己遨游天宇,几乎不觉身在亭间。突然回头看,好像在一片湍流中。水流拍打着石头,穿过树林,发出泠泠的响声,不仅可以忘饥渴,而且能洗涤十年尘土肠胃。在池中设立小岛,在小岛上设立亭阁,好像大海中一个气泡,众多的妙趣都汇聚在这里,怎么能不使品德高尚的人欣赏呢!
注释:¹盖:大概。²子瞻:指苏轼。³匡庐:江西庐山。⁴暱:同昵,亲近之义。这里指挨近,靠拢。⁵掖:挽扶,挟持。
故园一千里,孤帆数日程,倚篷窗自叹飘泊命。城头鼓声,江心浪声,山顶钟声。一夜梦难成,三处愁相并。
故园一千里,孤帆数日程,倚篷(péng)窗自叹飘泊(bó)¹命。城头鼓声,江心浪声,山顶钟声。一夜梦难成,三处愁相并²
译文:故乡远在千里之外,帆船也要行驶数天。独自倚靠在篷窗叹息,生来是漂泊的命。城头上响起报时的鼓声,江心的波涛澎湃作声,山顶寺庙里传来钟声。一声声归梦难成,三处声音三处愁,愁与愁一一相并。
注释: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¹飘泊:流离无定。²三处愁相并:三处,指城头,江心和山顶。钟鼓之声容易引起人们光阴蹉跎之感。浪声容易使人联想起险恶的仕途人间:“常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这首小令前三句点明主旨,分别从空间和时间,极言家乡路途遥远。中间三句皆是作者的眼前之景,无不映照着他那颗伤感的旅人之心。最后两句写各种声音交织一起化作离愁,致使作者一夜无眠。全曲缠绵悱恻,呜咽低回,读来令人哀愁如缕,感叹不已。

  “故园一千里,孤帆数日程”,小令开篇即直写故乡的遥远和行旅的孤寂,从而引出第三句“倚篷窗自叹飘泊命”的深沉喟叹,“城头鼓声,江心窗声,山顶钟声”三句,表面上全是写景,然一片孤寂烦闷之情,却寓于这“鼓声”、“窗声”、“钟声”之中。这是一种以动写静的手法,独自一人在孤舟之中,又是夜深的江上,孤独寂寞之情是可想而知的。静极时,便越发显得这“鼓声”、“窗声”、“钟声”的响亮。反过来,这声音也越发显得夜深江上的寂静。此情此景搅起了游子的无限身世之感与思乡之情,以至再也按捺不住这一腔愁绪,便冲口而出“一夜梦难成,三处愁相并”。

  全篇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渲染寂寞悲凉的气氛,表达了失意惆怅的情怀。四、五、六三句,语气平淡而意蕴隽永。“城头鼓声”,暗示时光流逝,使人易生光阴蹉跎的感慨,“江心窗声”,象征人生旅途的险恶,使人感发“世途风波恶,人间行路难”的浩叹;“山顶钟声”,则显然和唐代诗人张继所听到的寒山寺夜半钟鸣一样,使人深感客中的凄凉和惆怅。这三种声音,构成一部情调悲凉的交响乐章,发人遐想。另外,曲词的语言朴实而凝炼,工整而有节奏感。

参考资料:
1、 黄梅,肖妍,暴希明编著.元曲精华评析:解放军出版社,2007.01:319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