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中原,慷慨平生,浊醪一杯。念高堂老母,桓釐志行,穷途游子,仲蔚蒿莱。
极目中原,慷慨平生,浊醪一杯。念高堂老母,桓釐志行,穷途游子,仲蔚蒿莱。
雅负经纶,文章小技,三尺遗孤何壮哉。辞家久,到燕南赵北,赤日黄埃。
雅负经纶,文章小技,三尺遗孤何壮哉。辞家久,到燕南赵北,赤日黄埃。
吾徒造物安排。且布袜青鞋归去来。有莼羹鲈鲙,能供蔬膳,鱼村蟹舍,可葺茅斋。
吾徒造物安排。且布袜青鞋归去来。有莼羹鲈鲙,能供蔬膳,鱼村蟹舍,可葺茅斋。
贫贱安亲,诗书养志,世上机云少弃才。成名后,把怀清筑起,百岁高台。
贫贱安亲,诗书养志,世上机云少弃才。成名后,把怀清筑起,百岁高台。

qìnyuánchūnzèngliǔjìngtíngyúnjiānzhāngqīngdiāocóngzhōngzhōunánháisuǒdiào寿shòu--wěi

zhōngyuánkāngkǎipíngshēngzhuóláobēiniàngāotánglǎohuánzhìxíngqióngyóuzizhòngwèihāolái

jīnglúnwénzhāngxiǎosānchǐzhuàngzāijiājiǔdàoyànnánzhàoběichìhuángāi

zàoānpáiqiěqīngxiéguīláiyǒuchúngēngkuàinénggōngshūshàncūnxièshěmáozhāi

pínjiànānqīnshīshūyǎngzhìshìshàngyúnshǎocáichéngmínghòu怀huáiqīngzhùbǎisuìgāotái

吴伟业

吴伟业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237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一雨池塘¹水面平,淡磨²明镜³照檐(yán)(yíng)
译文:骤雨过后,蓄满水的池塘平静无波;清澈的池水犹如一面明镜,映照出屋角檐楹。
注释:¹一雨池塘:一处雨后池塘。²淡磨:恬静安适。淡,安静。³明镜:如同明镜。⁴檐楹:这里指房屋。檐,房檐。楹,房屋前面的柱子。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东风忽起垂杨舞¹,更作²荷心³万点声。
译文:东风忽然吹起,下垂的柳条袅娜起舞,柳枝上的水珠洒向池中的荷叶,发出一片清脆悦耳的声音。
注释:¹舞:飘动。²更作:化作。³荷心:荷花。

  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雨后池塘图。

  首句展示的是雨后池上的静态美。第一句写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只淡淡地出一“平”字。如果只读这一句,会觉得它过于平常,但在这句之后紧接以“淡磨明镜照檐楹”,却境界顿出。“淡磨”二字颇可玩味。施者是雨,受者是池面,经雨洗涤过的池面,好比经人轻磨拂拭过的明镜,比中有比,比中有拟人,这就使“水如镜”这一浅俗的比喻有新鲜之感。不仅能使读者感受到雨后池上异常平静、明净的状态,并能进而联想到前此蒙蒙细雨随着微风轻拂池面的轻盈柔姿。“淡磨明镜照檐楹”,创造的正是非雨后池塘莫属的艺术境界。与此相适应,这两句语势平缓,无一字不清静,连略带动感、略为经意的“淡磨”二字,也一如字面,给读者以一种轻淡的心理感受,显得毫不着力。

  三四句由静而动,进一步写雨后池上的动态美。东风忽起,舞动池边的垂杨,吹落垂杨柔枝细叶上缀满的雨滴,洒落在池中舒展的荷叶上,发出一阵清脆细密的声响。这里,诗人笔下荡漾的东风、婆娑起舞的垂杨、荷心的万点声,无一不具有一种流动的韵致和盎然的生意,与前二句相比,别是一番情趣。与此相随,语势节奏也由平缓而转向急促,字字飞动起来。“忽起”二字,首先造成突兀之势,展示出景物瞬息间由静而动的变化,给人以强烈的动感;随后再用“更作”二字作呼应回旋,造成一种急促的旋律,从而把上述有形的与无形的、动态的和声响的景物联贯起来,组成一幅形声兼备的艺术画卷。

  雨后池上景物之美,诗人既写其静态,又写其动态,不仅显得丰富多姿,而且构成对比,收到以静显动,以动衬静,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首句平直叙起,次句从容承之,而以第三句为主,尽宛转变化工夫,再以第四句发之,本是约句的一般造法(见《唐音癸签》卷三引杨仲弘语)。诗人用这一方法巧妙安排,使语言结构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成因势置景、笔随景迁之妙。

hòuchíshàng

liúbān sòngdài 

chítángshuǐmiànpíng dànmíngjìngzhàoyányíng 
dōngfēngchuíyáng gèngzuòxīnwàndiǎnshēng 
天下不治,请陈佹诗:
天下不治,请陈佹诗¹
译文:天下不太平,请让我呈献奇异愤激的诗。
注释:¹佹(guǐ)诗:奇异激愤的诗。
天地易位,四时易乡。
天地易位¹,四时易乡(xiàng)²
译文:天地改变了位置,四季改变了次序。
注释:¹易位:改变了位置。²易乡:改变了方向。乡,同“向”。
列星殒坠,旦暮晦盲。
列星殒(yǔn)¹,旦暮晦(huì)²
译文:日月星辰坠落,白昼夜晚昏暗不明。
注释:¹殒坠:坠落。殒,同“陨”。²晦盲:昏暗不明。
幽闇登昭,日月下藏。
幽闇(àn)¹时昭²,日月³下藏
译文:奸邪小人时上显要位置,光明的君子隐遁伏潜。
注释:¹幽闇:指奸邪小人。²时昭:时上显要的位置。³日月:指光明的君子。⁴下藏:下隐潜藏。
公正无私,反见从横。
公正无私,反见从横¹
译文:公正无私,被诬为反复无常。
注释:¹从横:合纵连横,比喻反复无常。
志爱公利,重楼疏堂。
志爱公利,重楼疏堂¹
译文:一心为民,被诬为已营造楼台。
注释:¹重楼疏堂:高大的楼房、宽敞的厅堂。
无私罪人,憼革贰兵。
无私罪人¹,憼(jǐng)²³贰兵
译文:不因私怨而得罪了人,被诬为兴兵作乱。
注释:¹无私罪人:不因私怨而得罪了人,《荀子》杨倞注所谓“果于去恶也”。²憼:同“儆”,准备。³革:甲,指兵器。⁴戒兵,备兵。
道德纯备,谗口将将。
道德纯备,谗口将将¹
译文:道德完美无瑕,却招来无尽的谗言。
注释:¹将将:通“锵锵”,聚集的样子。
仁人绌约,敖暴擅强。
仁人绌(chù)¹,敖(áo)²暴擅强³
译文:仁人君子遭罢黜穷困潦倒,傲慢暴虐的小人专横擅权。
注释:¹绌约:黜退,穷困。²敖:通“傲”。³擅强:专横。
天下幽险,恐失世英。
天下幽险¹,恐失世英。
译文:天下如此昏暗,恐怕要失去一代圣贤。
注释:¹幽险:昏暗、凶险。
螭龙为蝘蜓,鸱枭为凤凰。
(chī)¹为蝘(yǎn)(tíng)²,鸱(chī)(xiāo)³为凤凰。
译文:把螭龙当作壁虎,把猫头鹰当作凤凰。
注释:¹螭龙:传说中的蛟龙。²蝘蜒:壁虎。³鸱枭:猫头鹰。
比干见刳,孔子拘匡。
比干¹见刳(kū)²,孔子拘匡³
译文:比干进谏纣王,被剖腹取心,孔子被围困在匡地。
注释:¹比干:商纣的叔父,进谏纣王,被剖腹取心。²刳:破开挖空。³匡:古地名,在今河北省长垣县,孔子曾在这里被匡人包围。
昭昭乎其知之明也,拂乎其遇时之不详也。
昭昭乎其知之明也,拂¹乎其遇时之不详也。
译文:他们的智慧多么光辉,志向不能实现是因为时代不吉祥。
注释:¹拂:违背。
郁郁乎其欲礼义之大行也,闇乎天下之晦盲也。
郁郁¹乎其欲礼义之大行也,闇乎天下之晦盲也。
译文:要实行的礼义多么光辉灿烂,但天下云一片黑暗。
注释:¹郁郁:文彩很盛的样子。按:此句“郁郁”二字原与上句“拂”字互易,今据《荀子》杨倞注改。
皓天不复,忧无疆也。
(hào)¹天不复²,忧无疆也。
译文:莽莽天宇不复光明,忧心忡忡无边无疆。
注释:¹皓:光明。²复:返。
千岁必反,古之常也。
千岁必反¹,古之常也。
译文:长久的动乱之后就会回归太平,这天理恒久不变。
注释:¹千岁必反:谓乱久必治。
弟子勉学,天不忘也。
弟子勉学,天不忘也。
译文:弟子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上天一定不会把我们遗忘。
圣人共手,时几将矣。
圣人共手,时几¹²矣。
译文:圣人请暂且拱手等候,好时机却将到来。
注释:¹几:近。²将:行,到来。
与愚以疑,愿闻反辞。
与愚以疑¹,愿闻反辞²
译文:我说的话可能让人难以相信,请让我反复陈说我的想法。
注释:¹与愚以疑:我讲了愚蠢的话让您疑惑。²反辞:反复叙说之辞,犹《楚辞》中的“乱曰”,即下文的“小歌”。
其小歌曰:念彼远方,何其塞矣。
其小歌曰:念彼远方¹,何其塞²矣。
译文:那道小歌这样唱道:我心中怀念着远方,那里的道路是多么闭塞。
注释:¹远方:指楚国。俞樾说:“不敢斥言楚国,故姑托远方言之。”²塞:蔽塞。
仁人绌约,暴人衍矣。
仁人绌约,暴人衍(yǎn)¹矣。
译文:仁人君子遭罢黜穷困潦倒,暴虐之人却数不胜数。
忠臣危殆,谗人服矣。
忠臣危殆(dài)¹,谗人服²矣。
译文:忠臣义士危在旦夕,奸佞小人志得意满。
注释:¹危殆:危险。²服:用。
琁玉瑶珠,不知佩也。
¹玉瑶珠,不知佩也。
译文:珍贵的美玉和珠宝,不知道佩戴。
注释:¹琁:同“璇”,美玉。
襍布与锦,不知异也。
(zá)布与锦,不知异也。
译文:精布和锦缎,不知道它们的区别。
闾娵子奢,莫之媒也。
(lǘ)(jū)¹子奢²,莫之媒也。
译文:俊美的闾娵和子奢,没有人为他们做媒。
注释:¹闾娵:战国时魏国美女。²子奢:当为“子都”,春秋时郑国美男子。
嫫母力父,是之喜也。
(mó)¹力父²,是之喜也³
译文:丑陋的嫫母和力父,却是人们喜欢的对象。
注释:¹嫫母:传说是黄帝时的丑女。²力父:未详,可能是丑男子。³是之喜也:能够受人喜欢。
以盲为明,以聋为聪;
以盲为明,以聋为聪;
译文:将眼盲当作目光敏锐,将耳聋当作听力超卓。
以危为安,以吉为凶。
以危为安,以吉为凶。
译文:将危险当作安全,将吉祥当作灾祸。
呜呼上天!曷维其同。
呜呼上天!曷维其同¹
译文:上天啊,怎么能和这些人同道!
注释:¹曷维其同:怎么能和这些人同道。

  《佹诗》见于《荀子·赋篇》。《赋篇》包括《礼》《知》《云》《蚕》《箴》五篇赋,后附《佹诗》。

  关于五篇赋同《佹诗》的关系,前人争议颇多,或以为六篇都是荀子晚年作的一组赋,或以为《佹诗》独立成篇,与前五篇不类,或以为《佹诗》与《小歌》也是并列的两首诗。我们认为,《荀子·赋篇》包括作于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两篇作品:前半五首是讔,作于齐宣王朝(前319--前301)初至齐稷下时;后半为赋,作于其初次适楚、又去而至赵国期间。至于《佹诗》后面的“小歌”,就是屈原《抽思》中的“少歌”,与“乱辞”的性质相同,当然是《佹诗》的组成部分而非独立成篇。  《佹诗》创作的时代背景,《战国策》上有明确记载:齐滑王末年,荀卿因上书齐相不被采纳,遂南适楚,客于春申君。由于谗人的离间,荀卿又不得不离楚去赵。到赵国不久,春申君又使人请荀卿返楚,于是荀卿为书谢春申君,信末附诗一首。《战国策·楚策四》所录送春申君的诗,正是这首《佹诗》的“小歌”,只是《楚策》系节录,略去了头六句,个别字句略有不同而已。可见这首诗是荀子屡遭谗言、政治上极不得意、心灵蒙受重创之下写的。

  诗的开篇就描绘大自然颠倒黑白、四时失序,令人可怖的情景。

  接着描写人类社会贤良受诬受困、奸佞猖狂肆虐。然后以比干、孔子为例,说明圣哲遇时不祥,古今一律,是规律性的社会现象。但作者又坚信,物极必反,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光明的天空必将呈现于人间。

  “小歌”部分,对前文所讲之意反覆叙说,饱含忧愤地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楚国统治者,揭露他们是非颠倒、黑白不分,“以盲为明,以聋为聪,以危为安,以吉为凶”。作者的谢绝之意,表露无遗,而寄意遥深,盖人穷反本也。

  写法上,比兴象征手法运用成熟而得体,意象生动,情感直率而真挚。句式整齐划一,读来朗朗上口,既有回环往复、整齐和谐之美,又带有浓厚的楚歌情调。其中的一段很像屈原《涉江》的乱辞。因此,它是荀子赋中最有艺术价值的作品。

  朱熹《楚辞后语》收录了这首诗,并为叙说,盖亦取其“出于幽忧穷蹙,怨慕凄凉之意”(《楚辞后语序》)。鲁迅先生在其所著《汉文学史纲要》中这样评论《佹诗》:“词甚切激,殆不下于屈原,岂身临楚邦,居移其气,终亦生牢愁之思乎?”明确指出了它可与屈原赋媲美的高度的思想艺术水平。

造物故豪纵,千里玉鸾飞。等闲更把,万斛琼粉盖颇黎。好卷垂虹千丈,只放冰壶一色,云海路应迷。老子旧游处,回首梦耶非。
造物故豪纵,千里玉鸾(luán)¹飞。等闲²更把,万斛(hú)琼粉³盖颇黎。好卷垂虹千丈,只放冰壶一色,云海路应迷。老子旧游处,回首梦耶非。
译文:造物主确实是性格豪放,放出无数玉鸾鸟在千里长空漫天飞舞。随随便便地,又拿上万斛的如同美玉粉末的雪覆盖了如同玻璃的结冰的江面。好好地把上千丈的下垂的彩虹卷起,只放上盛冰的玉壶这一种的颜色,这个雪花飘飞、银装素裹的世界仿佛是广阔无垠的云海,置身其中,应该会迷路吧?吴江是老夫昔日游览的地方,此时回想,让人纳闷它究竟是梦境还是现实呢?
注释:¹玉鸾:白色的鸾鸟。²等闲:轻易;随便。³琼粉:比喻雪花。⁴颇黎:亦作“颇璃”。玻璃。
谪仙人,鸥鸟伴,两忘机。掀髯把酒一笑,诗在片帆西。寄语烟波旧侣,闻道莼鲈正美,休裂芰荷衣。上界足官府,汗漫与君期。
(zhé)仙人,鸥鸟伴,两忘机。掀髯(rán)¹把酒一笑,诗在片帆西。寄语烟波旧侣,闻道莼(chún)²正美,休裂芰(jì)荷衣。上界足官府,汗漫³与君期。
译文:你这个被贬谪到人间的仙人,有鸥鸟相伴,两两消除了机巧之心。启口张须,手握酒杯,开怀一笑,诗情随着西边的孤舟渐行渐远。转告身处烟雾苍茫的水面上的你这个老朋友,我听说鲈鱼和莼菜正鲜美,不要裂毁菱叶与荷叶制成的衣服。天界之中官府充斥,和您约期漫游。
注释:¹掀髯:笑时启口张须貌。²莼鲈:指鲈鱼与莼菜。³汗漫:形容漫游之远。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
烈日秋霜¹,忠肝义胆,千载家谱(pǔ)²。得姓何年,细参³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jiāo)(dǎo)堪吐。
译文:辛氏家谱中记载的先祖们,无一不是刚毅正值、忠肝义胆。我们祖上从何年获得这个姓氏?又是怎样才得到这样的姓呢?我来细细参详,认真品味,以博取你听后一笑吧。我们辛家这个“辛”字,是由“艰辛”做成,含着“悲辛”滋味,而且总是与“辛酸、辛苦”的命运结成不解之缘啊!辛者,辣也,这是我们辛家人的传统个性,而有些人不堪其辛辣,就像吃到捣碎的胡椒肉桂,却欲呕吐。
注释:¹烈日秋霜:比喻为人刚毅正直。²家谱:这里指辛氏家谱。³细参:仔细品味。⁴椒桂:胡椒、肉桂。⁵捣残:捣碎。
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比著儿曹,累累却有,金印光垂组。付君此事,从今直上,休忆对床风雨。但赢得,靴纹绉面,记余戏语。
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比著儿曹¹,累累²却有,金印光垂组³。付君此事,从今直上,休忆对床风雨。但赢得,靴( xuē)纹绉(zhòu),记余戏语。
译文:如芳香甜美的荣华富贵,世间纵然有,但从来不到我们辛氏家门。比不得人家子弟们,腰间挂着一串串金光灿烂的金印,何等趾高气扬!谋取高官显爵、光宗耀祖之事,就交给你了。从今往后,你青云直上的时候,不必回想今天咱们兄弟之间的这场对床夜语;不过,官场有官场的一套,做大官就得扭曲辛家的刚直性格,那种逢人陪笑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呢。希望你能够记起今天我说的这些玩笑话啊。
注释:¹儿曹:儿辈,小孩。²累累:连续成串。³组:古代佩印用的绶。⁴对床风雨:指深挚的手足之情。⁵靴纹绉面:面容褶皱就像靴子的纹络一样。

  这首《永遇乐》是送茂嘉赴调。起头句掷地有声,仿佛一个家族精神的宣言。根据宋代的有关规定,地方官吏任期届满,都要进京听候调遣,如果没有特殊原因,另予调遣时,都会升官使用。所以这是一件喜事,是一次愉快的分别。因为这是送同族兄弟出去做官,稼轩颇有感触,便说起他们辛家门的“千载家谱”。“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词的一开头就掮出家谱,说辛家门先辈们都是具有忠肝义胆的人物,而且他们都禀性刚直严肃,如“烈日秋霜”,令人可畏而又可敬。“烈日秋霜”,比喻风节刚直,如《新唐书·段秀实传赞》:“虽千五百岁,其英烈言言,如严霜烈日,可畏而仰哉。”

  词的开头三句“自报家门”,倒不是虚夸,而是有史为证的。辛氏是一个古老家族,传说夏启封支子于莘,莘、辛声相近,后为辛氏。商有辛甲,一代名臣,屡谏纣王,直言无畏。辛家世代刚烈正直,忠诚不阿,如酷暑烈日、寒秋严霜,烈日、严霜与“辛”之间的共通点触发了下文。“戏赋辛字”,从自己姓辛这一点大发感慨与议论,以妙趣横生的戏语出之,而又意味深长。辛氏的家族史被词人以“一笑君听取”后的三句话来概括,句句不离“辛”字。辛家人的功业都是艰辛创立的。其间饱尝悲苦,命运总是艰苦辛酸。在概括的基础上,稼轩又对“辛”字所包含的辛辣之意加以发挥,椒桂的辛辣让一般人不堪忍受,就像个性辛辣之人让人避而远之。这里,与其说是对辛氏家族成员个性的一般概括,不如说是词人的夫子自道。他才大气高、刚直不阿,容易与世龃龉,不为人所容,正是这样的个性导致了仕途坎坷、屡遭弹劾。

  后句对家族历史命运的回顾自然引出下片与其他家族的比较,由其他家族的显赫引出官运、仕途的话题,进而回到词作送弟赴官的主题上。“芳甘浓美”因上片的“辛辣”而发,这一层表面的口感比较暗示了家族命运之迥异。看看别人世代显要、门第生辉,而这样的美事总轮不到辛家,自己就是一个仕途多舛的例证,所以希望就寄托在即将远行赴任的族弟身上了。唐人韦应物《示全真元常》诗云:“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苏轼苏辙兄弟读此诗很有感触。他们憧憬风雨夜兄弟对床而眠的生活,相约早日退隐,共享闲居之乐。作者用“对床”之典一方面流露出依依惜别的兄弟情谊,而另一方面却以一个坚决的“休忆”否定了对退隐、闲居的向往。光宗耀祖、改变家族命运的事业要靠远行之人来完成。他必须勇往直前,不能回顾流连。稼轩其他的送别之作多勉励人建功立业,匡救国家,而这一次至少从字面看是为光耀门楣。

  “靴纹绉面”,典出欧阳修《归田录》:北宋田元均任三司使,请托人情者不绝于门,他深为厌恶,却又只好强装笑脸,虚与应酬。曾对人说:“作三司使数年,强笑多矣,直笑得面似靴皮。”茂嘉赴调,稼轩祝贺他高升,自是送别词中应有之意。而用“靴纹绉面”之事,于祝辞里却有讽劝。实际上是说:官场有官场的一套,做大官就得扭曲辛家的刚直性格,那种逢人陪笑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呢。到头来也会后悔的。

  全词就像在写兄弟二人在聊家常,气氛亲切、坦诚,语言风趣优美,从开头到结尾都在围绕姓氏谈天说地,把“辛”这一普通姓氏解说得淋漓尽致,寓化于谐,明显地表现出作者通过填词来抒发感情,发表议论的这一进步倾向,这对于传统的词作来说,有点格格不入。但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表现手法,都不失为值得肯定的尝试。

参考资料:
1、 刘石主编;清华大学《宋词鉴赏大辞典》编写组.宋词鉴赏大辞典:中华书局,2011.08:第1020页
2、 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第1590-1591页
一年社日都忘了,忽见庭前燕子飞。
一年社日¹都忘了,忽见庭前燕子飞。
译文:一年一次的社日都忘记了,忽然看见庭前燕子翻飞。
注释:¹社日:社日是祭祀社神的日子。立春后第五戊日为春社,那时燕子归来觅旧日人家檐前筑巢。
禽鸟也知勤作室,衔泥带得落花归。
禽鸟也知勤作室,衔泥带得落花归。
译文:禽鸟也知道应该勤劳筑巢,带回筑巢的泥土里常常捎带着落花。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