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花风急赛清明。小儿擎。走倾城。一纸身躯、便欲上天行。
柳花风急赛清明。小儿擎。走倾城。一纸身躯、便欲上天行。
千丈游丝收不住,才跌地,倏无声。凭谁牵弄再飞鸣。
千丈游丝收不住,才跌地,倏无声。凭谁牵弄再飞鸣。
御风轻。几人惊。江南二月听呼鹰。赵瑟秦筝天外响,弹不尽、海东青。
御风轻。几人惊。江南二月听呼鹰。赵瑟秦筝天外响,弹不尽、海东青。

jiāngchéngzifēngyuān--wěi

liǔhuāfēngsàiqīngmíngxiǎoérqíngzǒuqīngchéngzhǐshēn便biànshàngtiānxíng

qiānzhàngyóushōuzhùcáidiēshūshēngpíngshuíqiānnòngzàifēimíng

fēngqīngrénjīngjiāngnánèryuètīngyīngzhàoqínzhēngtiānwàixiǎngdànjǐnhǎidōngqīng

吴伟业

吴伟业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237篇诗文

猜您喜欢
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è)王坟上草离离¹,秋日荒凉石兽危²
译文:秋日的岳飞墓,只有茂盛的野草和庄严屹立的石兽。
注释:¹离离:野草茂盛的样子。²石兽危:石兽庄严屹立。石兽,指墓前的石马之类。危,高耸屹立的样子。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南渡君臣¹轻社稷(jì)²,中原父老望旌(jīng)³
译文:南渡君臣轻视国家,可中原父兽还在盼望着南宋大军的到来。
注释:¹南渡君臣:指以宋高宗赵构为代表的统治集团。北宋亡后,高宗渡过长江,迁于南方,建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渡。²社稷:指国家。社,土地神。稷,谷神。³望旌旗:意为盼望南宋大军到来。旌旗,代指军队。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英雄已死嗟(jiē)何及¹,天下中分遂不支²
译文:英雄被害,后悔叹息已来不及,从此国家被分割为南北两半,而南宋的半壁江山也不能支持,终于灭亡。
注释:¹嗟何及:后悔叹息已来不及。²天下中分遂不支:意为从此国家被分割为南北两半,而南宋的半壁江山也不能支持,终于灭亡。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译文:不要向西湖吟唱此诗,面对这样的景致无从吟起。

  这是一支悲愤的悼歌。岳飞的惨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悲剧。岳飞虽然冤死,但他的英名却永远留在历代人民的心中。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追封岳飞为鄂王,旷世冤案得以昭雪,离岳飞被害已62年。岳墓建在风景秀丽的西湖岸边,岳飞虽封王建墓,但由于连年战乱,陵园荒芜,景象凄凉。这首诗以反映这样的现实入笔。

  首联以离离墓草渲染岳墓秋日的荒凉,冷硬屹立的石兽,更增添了几分悲思。接下来用南北君民作对比,谴责南宋当局苟安享乐、不思北进,同情中原父老忍受煎熬,遥望南师。颈联哀叹有望承担中兴重任的英雄岳飞悲惨死去,使天下南北中分以至南宋最终被蒙古人灭亡。作者在尾联悲痛地吟道:“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满含湖光依旧,河山易主的深沉的感慨。

  作者以赵宋后裔的身份为冤死于赵宋王朝的岳飞,由衷地唱出这支哀痛伤惋的悼歌,分外感人。

yuèèwáng

zhàomèng yuándài 

èwángfénshàngcǎo qiūhuāngliángshíshòuwēi 
nánjūnchénqīngshè zhōngyuánlǎowàngjīng 
yīngxióngjiē tiānxiàzhōngfēnsuìzhī 
xiàng西 shuǐguāngshānshèngbēi 

鲁酒若琥珀,汶鱼紫锦鳞。
鲁酒¹若琥珀,汶鱼²紫锦鳞(lín)
译文:鲁地的酒色如琥珀,汶水鱼紫鳞似锦。
注释:¹鲁酒:鲁地的酒。²汶鱼:一种产于汶水的河鱼,肉白,味美。汶鱼是汶河流域所产的赤鳞鱼,古时用作贡品献给帝王。汶:汶水。
山东豪吏有俊气,手携此物赠远人。
山东豪吏(lì)¹有俊气,手携此物赠远人²
译文:山东小吏豪爽俊逸.提来这两样东西送给客人。
注释:¹豪吏:有豪气的官吏,这里称美中都小吏。²远人:远来的客人,指李白自已。
意气相倾两相顾,斗酒双鱼表情素。
意气相倾两相顾,斗酒双鱼表情素。
译文:二人意气相投,两相顾惜,两条鱼一杯酒以表情意。
双鳃呀呷鳍鬣张,拨剌银盘欲飞去。
双鳃呀呷¹(qí)(liè)²张,拨剌(là)³银盘欲飞去。
译文:鱼儿吞吐双鳃,振起鳍鬣,跋刺一声,要从银盘中跳去。
注释:¹呀呷:吞吐开合貌,形容鱼的两腮翕动。²鳍鬣:鱼的背鳍为鳍,胸鳍为鬣。³拨剌:鱼掉尾声。
呼儿拂几霜刃挥,红肌花落白雪霏。
呼儿拂几¹霜刃²挥,红肌花落白雪³霏。
译文:唤儿擦净几案挥刀割肉,红的如同花落,白的好似雪飞。
注释:¹几:桌案。²霜刃:闪亮的利刃。³白雪:李白诗意本于此,谓剖开的鱼红者如花,白者如雪。
为君下箸一餐饱,醉著金鞍上马归。
为君下箸(zhù)¹一餐饱,醉著²金鞍上马归。
译文:为你下箸吃足了酒,著鞍上马,醉蒙蒙地归去。
注释:¹箸:筷子。²著:登。

  这首诗记述诗人在浪迹江湖的旅途中,收到中都一小吏赠送的酒、鱼,便豪兴大发,烹鱼煮酒,二人对酌,直到酒酣饭饱,才“醉著金鞍上马归”。

  “鲁酒若琥珀,汶鱼紫锦鳞,”是盛赞中都小吏礼物的珍贵。以“斗酒诗百篇”而著称的“谪仙人”李白,对山东名酒素有特殊的感情,曾经为此写下热情洋溢的诗句:“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中都小吏带来的美酒也是光“若琥珀”,这就使李白愈感谢小吏的情意。

  中都小吏能以名贵的贡品金赤鳞赠送李白,可见其情深意长。李白在诗的头两句首先从光彩色泽上对鲁酒,汶鱼进行点染,说明礼物的名贵,为下文抒写小吏对诗人的挚情做好铺垫。“山东豪吏有俊气,手携此物赠远人”直抒胸臆,热情赞美中都小吏高尚的心灵,赞美小吏对李白这异乡“远人”的深情厚谊。第三句中诗人不用“小吏”而用“豪吏”,既是对小吏的尊重,又暗示出李白对中都小吏位虽卑,德却高的赞赏,换句话说,“小吏”德本高位却卑,说明封建社会的黑暗。

  “意气相倾两相顾,斗酒双鱼表情素。”在这两句诗中,直接吟咏彼此之间的真挚的友谊。中都小吏和诗人的“两相顾”,因为二人的意气之“相倾”。而二人“意气相倾”的力量支点又都在于有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崇高心灵。正由于有了这共通的价值观,因此中都小吏对“赐金放还”的李白不但不鄙弃,相反,还“意气相倾”地“携斗酒双鱼于逆旅”来拜访。也正由于有了相通的心灵,因此李白对小吏那不附炎趋势的高尚品格才愈加钦佩,“斗酒双鱼表情素”一句是对“意气相倾两相顾”的补充,“斗酒双鱼”原本是中都小吏为“表情素”赠予诗人的礼物,但在“恨相逢之晚”的氛围中,诗人却将“斗酒双鱼”“借花献佛”般地反赠小吏,表达了诗人对小吏由衷敬慕的“情素”。

  “双鳃呀呷鳍鬣张,跋刺银盘欲飞去”两句。是写赤鳞鱼出水后的神态:赤鳞鱼发着呀呷的声音,鳍鬣都大张开来,在盘中激烈地翻滚着几欲飞走。“呼儿拂几霜刃挥,红肥花落白雪霏”两句,重在描写宰鱼,做鱼的过程,意思是招呼孩子擦净桌案挥刀宰鱼,雪白肥嫩的鱼肉呈现在眼前。这里“呼”、“拂”、“挥”三个动词给人以欢快之感,使诗句的内在节奏感迅速加快;而“红”、“花”、“白”三种鲜亮的色彩,也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这些充满动感和色彩感的字词的巧妙间用,显示出李白及其家人酬谢中都小吏时轻松快捷的心情。

  结句“为君下筯一餐饱,醉著金鞍上马归”,意思是希望小吏开怀畅饮,之后再上马酣然归去。这首诗歌虽然不象《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诗作一样著名,但在李白描写友情的诗歌中仍不失为一首佳作。它体现了诗人对下层百姓的深挚友情。

  李白自离长安后,饱览世态之炎凉,倍尝势力小人的鄙视。困窘之时,素昧平生的中都小吏能毅然冲破世俗樊篱,“携斗酒双鱼于逆旅”拜访李白,更显其心灵之美。同时通过揭露小吏的位卑与心灵的高洁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控诉摧残人才的封建社会。另外,此诗写鱼酒活灵活现,跃然纸上,而李白豪爽坦诚、热情待人的音容笑貌,也宛然可接。

  “意气相倾两相顾”,也显示了一代大诗人与下层社会一小吏意气相投的真挚友谊及心心相印的心灵之美。

参考资料:
1、 蔡毅.中国历代饮酒诗赏析: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年06月第1版:72-73
食肉何曾尽虎头,卅年书剑海天秋。
食肉何曾尽虎头,卅(sà)¹年书剑海天秋。
译文:身居高位者何曾都有虎头之相?为何读书三十年依旧一事无成、如海天之秋一样凄凉。
注释:¹卅:数字三十的中文代用字。
文章幸未逢黄祖,襆被今犹窘马周。
文章幸未逢黄祖,襆(fú)¹今天窘马周。
译文:庆幸没有遇到黄祖这样残害读书人的武夫,如今的行装却也窘迫的天如当年的马周。
注释:¹襆被:指用包袱裹束衣被,意为整理行装。
自是汝才难用世,岂真吾相不当侯。
自是汝才¹难用世,岂真吾相不当侯。
译文:自认为是才能没有得到施展,难道真的是没长着封侯的面相?
注释:¹才:才能。
须知少日拏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须知少日拏(ná)¹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译文:要知道,少年时就立下上揽云霄之志,曾许诺要做人世间第一流人物。
注释:¹拏:拿。

  清朝诗人作诗尤爱用典,这首也是如此。

  首联前一句用“虎头食肉”之典,古人认为虎头这种相貌特征是荣华富贵之相,这里诗人说自己虽有虎头之相,但无富贵之命。“书剑”代指学业事业,海天之秋,则是一幅凄凉之况,三十年依旧一事无成。

  颔联又用了两个典故。前一句的黄祖,是三国时期的江夏太守,那时候人们都看重名士,一般不会杀有名气的读书人,但黄祖却把名士祢衡给杀了。所以诗人的意思是说自己没有遇到这样粗暴的武夫,或许其中也有自比名士的意义。

  后一句则是很明显自比马周了,马周十分受唐太宗李世民赏识,有“四请马周”的美谈,当然是李世民派人去的。马周入朝之后,节节高升,官至中书令、太子右庶子,代理礼部尚书,不过早年他却非常窘迫,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颈联则是直抒胸臆,感叹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命中注定不能封侯拜相。这里也用到了一个典故,汉代李广百战而不能封侯,恨道:岂吾相不当侯邪?难道我这个相貌天生不能封侯吗?言外之意是自己已经有了封侯的功绩,但没有封侯的结果,这是外界因素,而不是自身因素。

  尾联则是想起自己少年曾立下的大志,上文已经释义。整首诗就是一首典型怀才不遇的情感,是作者落榜之后的愤懑。

锦织江边翠竹,绒穿海上明珠。月淡时风清处,都隔断落红尘土。一片闲云任卷舒,挂尽朝云暮雨。
锦织江边翠竹,绒(róng)穿海上明珠。月淡时风清处,都隔断落红尘土。一片闲云任卷舒,挂尽朝云暮(mù)¹
译文:这帘儿是湘江岸的翠竹加锦丝绦织就,这帘儿是南海中的明珠用红绒线穿成。无论是在淡月下掩映,还是在清风中立身,它都不沾飞花,隔断红尘。它像一片自由的彩云,无牵无挂,能屈能伸,涉历了多少朝云暮雨,却不着一点印痕。
注释:朱帘秀:元初著名的青楼女演员,朱姓,行四,以演杂剧著称。朱帘秀为其艺名,亦作“珠帘秀”。其与当时的文人名士交往密切,除胡祗遹外,王恽、卢挚、冯子振、关汉卿都作有散曲赠她。¹朝云暮雨:战国宋玉在《高唐赋序》中述楚怀王梦巫山女子伴寝,自称“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因以作为男女交合的喻称。

  切合姓名咏物志感,是诗词曲赠人之作的常法。如苏东坡《减字木兰花》赠徐君猷侍儿胜之:“天然宅院,赛了千千并万万。说与贤知,表德元来是胜之。今来十四,海里猴儿奴子是。要赌休痴,六只骰儿六点儿。”“赛了千千并万万”、“海里猴儿”(双陆胜采名)、“六只骰儿六点儿”(掷骰胜采)都含“胜之”的意思。该篇即围绕“朱帘秀”三字生发,从珠帘的禀质、环境、阅历及所显示的风神步步写来,贴切于物而影合于人。

  曲中的暗示、双关,意味悠长。如“锦织江边翠竹,绒穿海上明珠”,以“江边翠竹”之秀、“海上明珠”之贵配上锦织绒穿的精致,合映出朱帘秀的色艺双全;“月淡时风清处,都隔断落红尘土”,既暗点朱帘秀寄身“风月场”的处境,又表现出她的脱俗厌嚣,纤尘不染。末二句从王勃《滕王阁序》“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的句境化出,又兼具“高唐云雨”典故的风情意味,显示了朱帘秀婉娩风流,而又勘破情关的秀慧形象。从一挂帘子开掘出这样多的浪漫色彩,足见作者的艺术功力。

参考资料:
1、 天下阅读网.沉醉东风·赠妓朱帘秀

chénzuìdōngfēng··zèngzhūliánxiù--zhī

jǐnzhījiāngbiāncuìzhúróng穿chuānhǎishàngmíngzhūyuèdànshífēngqīngchùdōuduànluòhóngchénpiànxiányúnrènjuǎnshūguàjǐncháoyún

平章宅里一栏花,临到开时不在家。
平章宅(zhái)¹里一栏花,临到开时不在家。
译文:宰相的家中有一栏牡丹花,待到开花时主人却不在家。
注释:和:即唱和,古代诗人相互间应答酬谢所作的诗词。令狐相公:即令狐楚。相公指宰相,令狐楚曾任宰相,故称。令狐楚入相在宪宗元和十四年。牡丹:是时京师盛行赏牡丹之风俗,“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当时人多以此为诗料。¹平章宅:平章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或“同平章事”的简称,亦指宰相。中唐之后,凡任宰相,均加此衔。
莫道两京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
莫道两京¹非远别,春明门²外即天涯³
译文:不要说长安和洛阳不算遥远,出了春明门处处皆是天涯。
注释:¹两京:指当时的上都长安和东都洛阳,此处因旧习以西京称长安东京称洛阳,合而称两京。²春明门:唐代长安城外郭东面正中的城门。³天涯:天边,意极遥远。唐代诗人王建罢官后,卜居长安西南“百里”之遥的原上,曾赋诗“长安无旧识,百里是天涯。”(《原上新居十三首》其三)。

  此诗是刘禹锡以牡丹为题的唱和诗作。诗人以牡丹入题,借物抒怀,写别牡丹而实叹别京国,一句“春明门外即天涯”道尽沉浮感慨。

  诗作前句与令狐楚唱和,从其诗意点明了临到开放主人却不在的创作背景,平铺直叙不起一字波澜。值得体会的,是诗人借别牡丹写别家别京城的写作手法,以牡丹的鲜明形象寄托了家和京国的含义在其中,字在牡丹而意属别离,使得诗意委婉清新。

  而紧随话锋突转:“莫道两京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莫道”两字戳破“两京非远别”之谬,用否定的句式表达出作者强烈的情感。“春明门”则以小处着眼,以出春明门这离京赴东都的必经之门代指离京去国。“即”字是言离京一步便是天涯,情感强烈,笔法夸张。从“一栏花”之小,到“天涯”之大;以“春明门”之近,到“天涯”之远。作者用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句式、借代夸张的修辞手法十分精炼的表达了离京的深深感慨。前句委婉清新,后句却尽意抒怀,前后情感强度反差也使诗中情感愈加鲜明,更是将离京之凄楚眷怀诉说的淋漓尽致。全诗借牡丹为题,言在牡丹,韵系离愁,道尽去京国赴天涯的沉浮感慨,是一篇借物抒怀之佳作。

  刘禹锡唱和之作较令狐楚诗情感更强烈,能言令狐楚所未能言,此宜结合作者生平体会。刘禹锡因“永贞革新”失败连贬远州司马,又受尽谗言所害,一生多数时间都是远离京国的逐放生涯。故而尽管是写令狐楚离京,刘禹锡唱和为友不平,又何尝不是杂糅了刘禹锡对自己坎坷仕途的感慨,此诗非是为一人而不平。

参考资料:
1、 吴在庆.名家精注精评本刘禹锡集.江苏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86-187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