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¹,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译文:抛着红豆相思的血和泪滴也滴不尽,满画楼的是春柳春花,开也开不完。
注释:¹红豆:做相思之意。
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译文:在风雨中的黄昏后,纱窗内的我怎么也睡不踏实,因为我忘不了旧愁加上新愁。
咽不下玉粒金莼(chún)¹噎满喉;照不见菱(líng)花镜里形容瘦。
译文:吃不下去珍美的饭食菜肴,看不到菱花镜里面的容貌也已经消瘦。
注释:¹金莼:到江南,莼菜应市。莼菜,在我国很早就被视为珍贵食品。
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
展不开的眉头,挨不明的更漏。
译文:舒展不开的眉头,在更漏声中熬着等待不到天亮。
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译文:呀!恰巧像那远方遮不住等等隐隐约约的青山,悠悠的绿水流也流不断。

hóngdòu

cáoxuěqín qīngdài 

jìnxiāngxuèlèipāohóngdòu kāiwánchūnliǔchūnhuāmǎnhuàlóu 
shuìwěnshāchuāngfēnghuánghūnhòu wàngliǎoxīnchóujiùchóu 
yuānxiàjīnchúnmǎnhóu zhàojiànlínghuājìngxíngróngshǒu 
zhǎnkāideméitóu áimíngdegēnglòu 
ya qiàbiàn便zhēzhùdeqīngshānyǐnyǐn liúduànde绿shuǐyōuyōu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抛着红豆相思的血和泪滴也滴不尽,满画楼的是春柳春花,开也开不完。

在风雨中的黄昏后,纱窗内的我怎么也睡不踏实,因为我忘不了旧愁加上新愁。

吃不下去珍美的饭食菜肴,看不到菱花镜里面的容貌也已经消瘦。

舒展不开的眉头,在更漏声中熬着等待不到天亮。

呀!恰巧像那远方遮不住等等隐隐约约的青山,悠悠的绿水流也流不断。

注释

红豆:做相思之意。

金莼:到江南,莼菜应市。莼菜,在我国很早就被视为珍贵食品。

曹雪芹

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 129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东望黄鹤山,雄雄¹半空出。
译文:向东眺望黄鹤山,只见黄鹤山威势雄伟横出于半空之中。
注释:¹雄雄:气势雄伟。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译文:山的四面环绕着白云,红日倚靠在中间的山峰旁。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岩峦行穹(qióng)¹,峰嶂(zhàng)²亦冥密。
译文:山峦峭立高跨于空中,高峻的上峰深幽邃密。
注释:¹弯跨:跨于空中。²峰嶂:高峻的山峰。冥密:深幽茂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pō)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¹
译文:多次听说过许多仙人在这里学习飞身升天之术。
注释:¹飞术:仙术,求仙升天之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一朝峦蓬海¹,千载空石室。
译文:一朝成仙飞间蓬莱仙境,流下的石室千年以来空空荡荡。
注释:¹蓬海:即蓬莱仙山,因位于海中故称蓬海。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金灶¹生烟埃,玉潭秘清谧(mì)²
译文:丹灶早已生出尘埃,清澈的水潭也早已寂静无声,失去了先前的生气。
注释:¹金灶:即丹灶,道家炼取丹药之灶。²清谧:清静、安宁。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译文:地宅荒古长满了杂草,庭中苦寒,芝术之类的药草皆已老去。
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
(jiǎn)¹予羡攀跻²,因欲保闲逸。
译文:我很想登临此山,借以保有我的闲逸之致。
注释:¹蹇:句首语助辞。²跻:登。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译文:观览奇异遍及各个名山,所见却都不能与这座山匹敌。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译文:我寄心于山上青松,由此悟认不再会有客旅情怀了。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李白以夸张的手法渲染黄鹤山的雄伟气势。开头先写山的高大:“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雄雄”二字,极力形容黄鹤山的威势,只见整座山峰,凌空而上,直插云天。接二句又从侧面加以烘托,“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远看去,朵朵白云似乎从山的四周升腾而起,一轮红日仿佛就跟山中的高峰相互依偶着。波浪般起伏、参差不齐的山峦,一排排凌空横跨,宽阔无边;高高耸起的、屏障一般的山蜂,稠密而又显得幽深昏暗。

  前六句诗句,全由首句“东望”二字引出,其中有上望、纵望、侧望、环望。整个黄鹤山几乎全被诗人望遍了。可以看出,这首诗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正如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所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暗寓李白心峦往之,因此山曾有仙人居住过。“一朝峦蓬海,千载空石室”,人去楼空,仙去室寂。如今山上只剩下仙人当年炼丹的石室了。“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炼丹的“金灶”,已满是烟尘和埃垢;注满玉液之潭,如今已一无所有;整个黄鹤山似乎都被一种清幽寂静的静的气氛所笼罩,一切是那样的神秘。“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一片荒凉冷寂的画面展现于读者面前:古老的荒地,草木丛生;庭园里,灵芝之类的药草,已经苍老枯萎。

  从“颇闻列仙人”至“庭寒老芝术”是第二段,共八句。诗人扣紧有关黄鹤山的传说,描绘仙人飞升后的荒凉景象。写法仍从“望”字入笔,但却已经杂入许多虚无的幻想,浓化了全诗的气氛。

  从“蹇予羡攀跻”至篇终是第三段。这一段写由黄鹤山的奇伟和有关仙人的传说所引起的峦往之情。“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两句,毫无隐讳地抒写自己的仰慕与欣羡,诗人很愿攀援而上。诗人之所以产生这种感情,原因在于“保闲逸”,亦即保持平静的心理状态,过着闲逸的生活。“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两句,与一、二两段相呼应,说明,尽管诗人走遍了五岳名山,但黄鹤山却是无与伦比、无可匹敌的。

  总体来说,此诗经过实际的比较,诗人终于决定把黄鹤山做为自己感情寄托之所在,从此永远结束作客他乡,寄人篱下的生活:“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这里的“青松”代指黄鹤山,同时也象征看诗人坚韧不拔、冬夏常青的性格。“悟”,觉悟,醒悟。“客情”,暗指客居他乡的思想情感,也包括了诗人奔波流浪,怀才不遇的一生。

参考资料:
1、 裴 斐 .李白诗歌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88 :293-296 .

wànghuánglóu--bái

dōngwànghuángshānxióngxióngbànkōngchū

miànshēngbáiyúnzhōngfēnghóng

yánluánxíngqióngkuàfēngzhàngmíng

wénlièxiānrénxuéfēishù

cháoxiàngpénghǎiqiānzàikōngshíshì

jīnzàoshēngyānāitánqīng

cǎotínghánlǎozhīshù

jiǎnxiànpānyīnbǎoxián

guānbiànzhūyuèlǐng

jiéxīnqīngsōngyǒngqíng

点滴空阶疏雨。迢递严城更鼓。睡浅梦初成,又被东风吹去。无据。无据。斜汉垂垂欲曙。
点滴空阶¹疏雨。迢(tiáo)(dì)²严城³更鼓。睡浅梦初成,又被东风吹去。无据。无据。斜汉垂垂欲曙(shǔ)
译文:零星的雨点洒落在台阶上,传来远方城池上催更的鼓声。刚进入梦乡,却又被一阵寒风吹醒。梦刚开始就被这一阵风吹散。窗外天空中的银河已经低垂,天快亮了。
注释:¹空阶:无人行走之阶。²迢递:遥远貌。³严城:戒备森严的城池。唐代皇甫冉有“去树近严城”之句。⁴更鼓:旧时报更的鼓声。⁵无据:没有凭据,谓梦境无凭。⁶斜汉:天将明时银河偏斜,故称斜汉。⁷垂垂:低垂貌。⁸曙:天刚亮。

  这首小词写一夜失眠的感受,较注重构思与技巧。它是《人间词甲稿》里的第一首,当是王国维的早期之作。

  古诗写失眠比较直率,像《关睢》的“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像《古诗十九首》的“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都是直接说出来的。词人写失眠就不大喜欢直说,如温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不言失眠而失眠自见。王国维这首词,也采用了温庭筠那种委婉曲折的表现方法。

  “点滴”的“空阶疏雨”和“迢递”的“严城更鼓”都不是足以影响人睡眠的声音。然而在寂静的春夜里,这两种若有节奏的声音一近一远互相应和,不免使睡不着的人更加心烦意乱,从而也就更加难以入睡。这两句是写景,但景中已触合有人的感受。

  “睡浅梦初成,又被东风吹去”是说,好不容易才朦胧入梦了,可是一下子又从梦里惊醒。作者不直接说自己从梦中惊醒,而说梦被东风吹去。把抽象的、无形的梦说成似乎是有形的、可以被风吹动的东西,这又是一种故作曲折的技巧。“无据”,是“没有凭据”。这里所指的是“被东风吹去”的那个初成之梦,刚开始就结束了的梦。那么这是一个有关爱情的梦还是一个有关理想的梦。梦见的是“众中不惜搴帷问”的“天人”还是“摘得星辰顷满袖行”的“萦回岛屿”。诗人没有说,似乎也来不及去想。因为这时候窗外天空银河已经低垂,天很快就要亮了。

  这么短的一首小词,能用比较委婉曲折的表现手法,来写出彻夜失眼的感受,可见作者在构思与技巧上下了一番工夫。但若论感情的分量,则显然不如《乙稿》中同样写彻夜失眠的那一首“恨来迟,防醒易。梦里惊疑,何况服时际”(《苏幕遮·倦凭栏》)。当然,《苏幕透》是一首悼亡词。作者在经受了生离死别的巨大打击之后彻夜悲恸以至恍惚迷离,那种感情并不需要任何巧妙的修辞技巧。

  构思安排,只耍直接说出来就足以深深地感动读者了。另外“梦境无凭而梦亦难成”的这种构思其实也不是王国维的创造,它来自宋徽宗(燕山亭)词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正如一些学者曾指出过的,王国维有时喜欢套用或改造前人的句子。对于套用和改造的效果,我们当然要看具体的作品。但就这种做法来说,则显然也是一种对技巧和文采的刻意追求。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王国维论词虽然尚五代北宋词的“天工”,但他在自己的创作中却并不排斥,有时还在刻意追求“人巧”。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王国维词新释辑评[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6:1-3

mènglìng··diǎnkōngjiēshū--wángguówéi

diǎnkōngjiēshūtiáoyánchénggèngshuìqiǎnmèngchūchéngyòubèidōngfēngchuīxiéhànchuíchuíshǔ

池上无风有落晖,杨花晴后自飞飞。
池上无风有落晖(huī)¹,杨花²晴后自飞飞。
译文:池塘上没有什么风,只有那落日的余辉,杨花在天晴后又各自从池塘上飞起来了。
注释:¹晖:日光。²杨花:即柳絮。
为将纤质凌清镜,湿却无穷不得归。
为将纤(xiān)¹²清镜³,湿却无穷不得归。
译文:柳絮为了依靠它的纤质越过这清镜似的池塘,却满身湿透而不能够归去了。
注释:¹纤质:谓纤小的身躯。²凌:渡过,逾越。³清镜:指池水。⁴湿却:湿了。

  这是韩愈一首描写柳絮的诗。微风不兴,柳絮满天,夕阳之下,诗人坐在明澈如镜的池塘岸上,静心地看着柳絮怎样轻轻地飘落在水中,那纤细的绒毛又是怎样被水一点一点地润湿而再也不能飞起。这样的观察和描绘,说明诗人对大好春光是有无限情趣的。

  此诗通过对夕阳湖畔柳絮满天,杨花飘落水面,被水浸湿再也不能飞起来这个细节的描绘,体现出作者陶醉于旖旎的大自然风光的情趣。作品前以写景起兴,后转比拟,堪称鞭辟入里之作。

  此诗前以写景起兴,后转比拟。意在杨花不过为了飞到水面上照下自己,便落入水中,无复飞扬了。当然有昌黎自况。“为将纤质凌清镜,湿却无穹不得归.”一句抓住在池边欣赏柳絮的情景。杨花飞飞,装点暮春,时节必然,为何又要临水自照呢?人莫不如此,一身于天地间,自然有命,却偏要通过荣誉、权力、财富自见。郭象注《庄子》曰,圣人不对物。“不对物”则无我,无我则无须自见。

chíshàng

hán tángdài 

chíshàngfēngyǒuluòhuī yánghuāqínghòufēifēi 
wèijiāngxiānzhìlíngqīngjìng shī湿quèqióngguī 
公下世。此词,公之绝笔也
斜红叠翠¹。何许²花神³来献瑞(ruì)。粲(càn)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译文:红花多姿,绿叶茂密,是何处的花神前来呈献这一派祥瑞啊。(花草)那鲜明的衣服,真像是从织女那里割来了一织机的锦缎。
注释:¹红、翠:借代修辞,代指红花与绿叶。²何许:何处。³花神:掌管花的神。⁴献瑞:呈献祥瑞。⁵粲粲:鲜明的样子。⁶裳衣:古时衣指上衣,裳指下裙。后亦泛指衣服。⁷天孙:指传说中巧于纺织的仙女,即织女。⁸机:织机。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¹。不耐²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³。莫放春光造次
译文:拥有真正馨香、美妙资质的花草,不能忍受人世间的风吹与日晒。(我)尽力遮拦围护花草,不想让春天的风光这样匆忙地归去。
注释:¹妙质:美的资质、才德。²不耐:不能忍受。³遮围:遮拦,围护。⁴春光:春天的风光,景致。⁵造次:仓促,匆忙。⁶归:归去。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这是一首咏唱春日百花争艳的迷人景象的词作。写得艳丽浓郁,光采照人,真可谓字字珠玑,行行锦绣。但言语深处,隐然有伤感意。

  上阕仅用寥寥四句,便写出了一片花团锦簇、灿烂照眼的艳阳春光。“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中,前句使用代称手法,以“红”代花,以“翠”代叶,达到含蓄而不直露的效果;一个“斜”字,写出花朵娇柔多姿、毫不呆板之态,一个“叠”字,则强调了叶片争茂繁密的长势。后一句是对眼前花繁叶茂的美景充满惊奇地赞叹,“何许”,即何处;“献瑞”中的“瑞”是祥瑞、吉祥之义。春天到来,百花盛开,千朵万朵的红花在翠绿的枝叶映衬下明艳照眼,这是何处飞来的花神为点缀人间作出的精心奉献!“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二句,仍然着意写花态之美,前句采用了拟人手法,径直以穿衣着裳的“花神”指花;“粲粲”是鲜明的样子。后句中的“天孙”即织女星,《史记·天官书》中有“河鼓大星……其北织女。织女,天女孙也”的记载,在这里则指神话中精于织锦的织女。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花神们身上色泽鲜艳、光华夺目的衣裙,都是用从天上手艺最高的织女的织锦机上割下的锦绣制成。这般景象只应天上才有,人间能得几回看到!这是词人对令人陶醉的春光发出的由衷的赞叹。

  下阕四句写花的内在质地与对春光的爱惜。“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中,以纯“真”写花的香,以美“妙”写花的质,真可谓玉质天香,它们怎能经受得住浊世间的狂风吹与烈日晒的摧残!“着意遮围”之句承上启下,要小心翼翼地为百花遮风挡雨,不使它受伤害,只这样做还不行,要使百花常开不败,关键的是“莫放春光造次归”,一定要拉住春光,千万不要让它轻易随便地归去。这是词人发自心底的呼声,写尽了对盛开的充满生气、携着春光的繁花的缱绻之情。

  若沿袭自《诗经》、《楚辞》以来的传统来看,词人显然是以香花喻君子,“真香妙质”之句可见;而摧残香花的“风”、“日”则隐喻朝中奸佞的权臣。这便给予该词以深刻的社会含义。据该篇后记文字“绍兴壬申春,芗林瑞香盛开,赋此词。是年三月十有六日辛亥,公下世。此词,公之绝笔也”,可知这首词写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二年(1152)“瑞香盛开”的春天;因词人自号“芗林居士”,可见“芗林”系指其所居之处;是年三月十六日词人要执意挽留的“春光”尚未归去,而词人却辞世而长去了,这首留世词作,便成了他向世人向春光告别的绝笔了。

冷云间,夕阳楼外数峰闲。等闲不许俗人看,雨髻烟鬟。倚西风十二阑,休长叹。不多时暮霭风吹散,西山看我,我看西山。
冷云间,夕阳楼外数峰闲。等闲¹不许俗人看,雨髻(jì)烟鬟(huán)。倚西风十二阑,休长叹。不多时暮霭(ǎi)风吹散,西山看我,我看西山。
译文:隔着夕阳映照下的楼殿,在阴冷的浓云之间,西山露出冷清清的几座峰尖。那山头就像烟雨中的美人髻鬟,朦朦胧胧,不肯轻易让俗人看清它的真面。我在秋风中倚遍曲折的栏杆,又何必为之长叹。不多时晚风将夜雾驱散,西山注视着我,我也端详着它的容颜。
注释:大都西山:北京西山,属太行山脉之余段,为历史上的著名风景区。¹等闲:寻常。

  这首小令写的是赏看大都西山,文法曲折多致,寄托了作者的人生感受。

  “冷云间”三字起笔一总,营造了特殊条件下的西山景观。这一起语颇可借用《红楼梦》对凤姐“一夜北风紧”开笔的评价:“不见底下的,这正是会作诗的起法,不但好,而且留了写不尽的多少地步与后人。”“冷云”是阴云、浓云、令人心情沉重之云,写西山先写此云,便点现了出师不利的第一感。先以“冷云”占据画面,第二句的“夕阳”、“楼外”、“数峰闲”,就有依次破云而出的动感,弥漫着一种清冷寂寞的气氛,暗示了作者登楼远眺的孤独。虽则“数峰”露现于冷云之间,却不肯将庐山真面轻易示人,三、四两句,就在文气上推出了这一波折。这两句是倒装,“髻”、“鬟”均以美人的发式喻山,辛弃疾《水龙吟》“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已有成例。曲中是“雨髻烟鬟”,这就补充了“冷云”的来历,原来此时正值雨霁,夕阳固然露了脸,但云层之上的西山峰头依然缠结着雨意。“雨髻烟鬟”,将西山的巍伟及山顶云罩雾绕的朦胧景象,生动地表现出来了。诗人将“数峰”的朦胧,说成是“等闲不许俗人看”,为西山占重身份,也表现出自己是它的知音。所以他在西风中倚遍栏杆,执著等待,并不为眼前的遗憾景象而长叹。果然峰回路转,不多时暮霭吹散,掀去了雨雾的面纱。文笔至此也豁然开朗,“西山看我,我看西山”,令人想起前人“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贺新郎》)的快意境界。

  这首小令以看山的经历为表,寓寄了诗人对人生的观照与信念。这一点,我们不难从曲中的喻示中发现和领会。“冷云”代表了精神追求中的阻碍与迷障,但只要与理想信念心心相印,执著不渝,终究乌云遮不住太阳。西山“等闲不许俗人看”,而最终却与作者契合交融,“西山看我,我看西山”,其间诗人以脱俗孤高自许的用意,也是十分明显的。

  顺便一说,〔殿前欢〕末二句的颠倒语序、分说合观,并非作者的首创,阿里西瑛的“呵呵笑我,我笑呵呵”,贯云石的“功名戏我,我戏功名”,乔吉的“人多笑我,我笑人多”,张可久的“青山爱我,我爱青山”,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先例。而本曲中的“西山看我,我看西山”,物我交融,兴寄高远,可说是散曲创作继承发展中青出于蓝的例子。

参考资料:
1、 天下阅读网.殿前欢·大都西山

殿diànqiánhuān··dōu西shān--táng

lěngyúnjiānyánglóuwàishùfēngxiánděngxiánrénkànyānhuán西fēngshíèrlánxiūzhǎngtànduōshíǎifēngchuīsàn西shānkànkàn西shā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