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译文
伊伯庸之末胄兮,谅皇直之屈原。
我的始祖是古帝高阳氏啊,楚怀王与我同根相连。
我秉受正气而生啊,生辰合道起了美名。
我的名字与天地相齐啊,光辉灿烂如同群星。
我吸天地精华吐出浊气啊,身处浊世也决不苟合求容。
我行为忠诚刚直不阿啊,于是遭谗害被弃置不用。
君王听信假话贬斥忠良啊,不理睬我反顺从邪恶奸佞。
我心怀愤恨满腔怒火啊,我心遭压抑失去平衡。
心神恍惚啊君王不与我同心,孤独冷落啊君王不同我亲近。
我辞别君王心灰意冷啊,低吟悲歌在泽畔水滨。
先贤遭祸身危难啊,依然竭尽忠信一片诚心。
众谗人嘁嘁喳喳抑人扬己啊,君王何不昭示我的真情!
当初我们曾在庙堂约好啊,如今却听信谗言中途变心。
我怀揣兰蕙和衡芷啊,却被抛弃荒野不用。
怀念故土高山声声哀叹啊,思恋祖国家乡满怀愁情。
我本想找机会自能竭尽忠心啊,怎奈道路堵塞幽暗不通。
面目黧黑人憔悴啊,身老力衰没精神。
阵阵冷风吹动我的裙裳啊,浓浓寒露打湿我的衣裙。
奔赴湍急的长江和湘水啊,顺随波涛向下漂行。
我慢步徘徊在山窝啊,山风阵阵回旋凶猛。
驾起我的车啊向玄石山奔驰,让我的马儿啊在洞庭山慢步徐行。
黎明我从苍梧山出发啊,傍晚我投宿在石城山顶。
荷花车盖菱花车啊,紫贝楼台白玉厅。
薜荔为装饰美玉做卧席啊,五彩的上衣,洁白的裙裳。
登上逢龙山向下眺望啊,离开故都道路多么漫长。
想起那郢都的风物习俗啊,一夜之间九转愁肠。
波高流急茫茫一片啊,浪涛翻滚奔向东方。
心惆怅止不住的思念啊,精神郁闷一天天倍觉神伤。
霜露一片白茫茫啊,秋风急吹萧萧响。
身随水流不回返啊,灵魂远逝愁难当。
尾声:
就像那奔腾的江水,轰轰隆响啊。风卷大波浪翻滚,浩浩荡荡啊。
大风鼓荡,波浪起伏,撞击巨石啊。
打着旋涡,盘旋冲击,水流终究被阻挡啊。
时逢浊世遭凶险,终获罪愆啊。留下清词丽句美篇,传于来世后人观。
灵怀其不吾知兮,灵怀其不吾闻。
我要向怀王的先祖倾诉心曲啊,我要向怀王的神灵诉说冤情。
怀王本不与我志同道合啊,又听信那小人的阿谀奉承。
我说的话上合天地啊,四时之神也可以作证。
让日月长照监察啊,让北斗来质对证明。
我的话可请师旷来考察啊,可令法官皋陶一起来听。
通过卜兆我起名叫正则啊,根据卦象我的表字叫灵均。
我小时候已有大节美行啊,长大后更加坚定而纯正。
从不随波逐流胡作妄行啊,我身心正直,意志坚定。
决不违反正道追求邪曲啊,委屈自己的意志苟合求容。
我的行为端正纯洁如玉啊,继承先王治国的正道传统。
众小人花言巧语蒙蔽君王啊,致使国家处于危险黑暗之中。
就像车行中途突然回转啊,马儿受惊狂奔驰骋。
车夫不能控制啊,必然轭断辕毁车倾。
勒口断折惊马飞驰啊,直到傍晚无人敢停。
宽阔的大道空无一人啊,脱缰的野马千里奔行。
我横遭陷害被贬落啊,不能再获得君王的信用。
我不顾念自身的卑贱啊,我哀伤的是祖国不能强盛。
我走出城门可依然忠心耿耿啊,希望君王一旦醒悟召我回朝廷。
仆夫为我愤愤不平啊,可怜我屡受迫害和不幸。
放逐九年不召还我啊,真想与彭咸一起游水戏浪。
可羡师延投水免遭刑罚啊,我也要举身自沉汨罗江。
沿着曲折的江水宛转漂流啊,船触石岸掉头就横走。
波声隆隆回波浪卷啊,顺水驶向浅滩的浊流。
乘着夏水顺流而下啊,多想遇回水使我转回头。
船儿飞驰并肩齐进啊,我随波逐浪一天天远去。
摇起船桨把大江横渡啊,渡过湘水奔向南方极远之处。
我站在江岸高歌长吟啊,心中愁苦止不住声声叹息。
神情恍惚忘了归去啊,精神高高飞行在天际。
心怀忧愁思恋故乡啊,灵魂依依不舍孤独远去。
尾声:
我思念故国啊,心中犹豫迟疑。
暮色苍苍啊,心中一片忧苦。
离开郢都东去啊,我是思恋谁?
小人太多啊,使我落到这地步。
河水滔滔东流啊,真愿像它那样无虑无忧。
回望郢都的道路啊,我再也不能踏上归途。
惟郁郁之忧毒兮,志坎壈而不违。
我憔悴痛苦一夜到天明啊,从清晨到傍晚难排悲伤。
可怜独居空室的孤儿啊,哀伤小鸟栖息在老树枯杨。
失伴的雌鸟在高墙上悲啼啊,鸠鸟在桑树上声声鸣唱。
黑猿离开了茂密的山林啊,孤零零被丢弃在远方。
征夫在大道上奔波不息啊,家中妻子含恨相思盼望。
我坚守诚信之道决不背离啊,我的感情就如束帛纯洁无伤。
我的美德与日月齐辉啊,我的文采与美玉争光。
可伤身遭压迫不能振发啊,情思受到压抑不得高扬。
香气郁郁终于消散啊,身败名灭不显不彰。
离开君王奔向远方啊,忠贞获罪自取祸殃。
就好像关龙逄被杀掉了头啊,也似王子比干遇害被开膛。
我担心祖国危在旦夕啊,反与小人结仇遭恨怨。
我思虑国家纲纪遭破坏啊,自己反倒获罪招患难。
小人就像青蝇变白为黑啊,晋国骊姬挑拨亲情进谗言。
我怕亲近君王遭遇灾祸啊,所以我退身隐伏荒野泽畔。
佞臣贼子吵吵嚷嚷啊,朝无贤良一片混乱。
我不惜触犯君王忠言直谏啊,反倒蒙受罪过被君王猜疑。
蘼芜杜若被堆积不用啊,藁本被浸在小水沟里。
芬芳的白芷泡在臭水井啊,鸡骇犀被丢进草筐竹器。
用棠谿利剑去割蓬蒿野草啊,用干将宝剑当厨刀砍肉剖皮。
豹皮口袋装满泽泻恶草啊,用大杵捣碎美玉和氏璧。
时世浑浊美丑不清啊,世道混乱好坏不明。
我想慢慢地等待时机啊,又担心年纪已老等不及。
想要委屈心志随流从俗啊,可总是七上八下心有忧惧。
宁愿浮身沅水漂流而去啊,进长江入湘水天涯浪迹。
尾声:
车行山中声声响,我心中悲伤啊。征夫惴惴心不安,他的归宿在何方啊。
荒原山野苦奔波,杳无人迹草木莽莽啊。乘上骏马奔驰啊,寻求贤君舒泄我的情肠。
死后尸骨也要埋故乡,此心此情向谁讲啊。永别了,我要远去,乘舟湘水漂流远方。
志隐隐而郁怫兮,愁独哀而冤结。
愁肠百转心乱如麻啊,止不住的泪水滚滚流淌。
心中愤懑慨然长叹思念不止啊,我要向上天申诉为我作证明。
五岳八方的神灵齐来考察啊,可向九鬿六宗众神灵讯问。
我指着众星列宿发誓啊,我向五方天帝倾诉我的衷情。
北斗可证明我中正不偏啊,太一帝为我辨别善恶奸忠。
遵循天地阴阳之正道啊,坚持大地的中和之行。
驾御青龙蜿蜒飞行啊,系着长长的绚丽彩虹。
彗星紧紧跟随一道光明啊,乘坐着朱雀鵕鸡向上飞行。
我遨游在清凉的高空啊,我身披长长的五彩云衣。
手持玉花和红色大旗啊,身佩光耀闪闪的明月珠。
高举起云旗遮天蔽日啊,竖起五色旄缨的金黄旗。
我品行纯正没有瑕疵啊,我继承了先父的美好风仪。
可叹从前与君不能配合啊,只好南下横渡汨罗江。
乘着滚滚波涛向南行进啊,顺着长江湘水追波逐浪。
奔向那浩渺的大水浪涛啊,越过急流险滩登上山岛。
高耸的大山挡住我的视线啊,浓云一片眼前一片晦暗。
群山高峻连绵不断啊,山势峥嵘直逼面前。
大雪纷纷覆盖山林啊,乌云密布低沉翻卷。
山高谷狭幽深险峻啊,怪石嶙嶙遮住阳光。
可怜远离故乡心里怨恨啊,我离开故国日子已经很长。
走出郢都东门进入大河啊,我登上高岸把夏口眺望。
掉转船头把湘水渡过啊,我一阵阵耳鸣精神恍惚忧伤。
波涛连天打着旋涡翻滚啊,大水浩茫奔流一片汪洋。
道路漫长遥远没有尽头啊,周围一片纷乱没有标志。
依靠着日月北极来指引啊,才一下消除心头的忧思。
江水深远望不到头啊,一片浩渺不辨东西。
顺风随波漂南荡北啊,大雾弥漫如夜似漆。
太阳遥遥向西落下啊,路途迢迢忧心难舒。
我本想一醉解千愁啊,可愁思绵绵难消除。
尾声:
旋风盘旋尘土飞扬啊,草木随风凋落枝枯叶飞。
遭难遇祸不可挽救啊,悲吟长叹止不住的泪水。
赋诗抒怀希望免祸啊,随水日益远去故国难回。
览屈氏之离骚兮,心哀哀而怫郁。
我大声疾呼而无人应啊,看那仆人也都憔悴伤怀。
我要整治奸佞匡正邪恶啊,要涤荡卑浊的世风流俗。
我要扫荡污秽以除谗佞啊,要铲除无礼的贪残之徒。
我怀抱美好手持蕙草啊,我身佩江离芳香浓郁。
我手持申椒和杜若啊,头戴切云冠高耸巍峨。
登上高山四面眺望啊,看到园圃中香芷行行。
在长满兰草的水边和蕙林游玩啊,一回眸又见一片玉石林千姿百态。
美玉鲜花闪耀着明亮的光辉啊,散发出醉人的浓香纯真美好。
我系结上柔嫩的桂树枝啊,再联缀上荃草香蕙和辛夷。
如此芳香的花草不被佩戴啊,反把它抛弃在丛林堆积枯死。
我要跟随王子乔奔走前后啊。又想学申徒狄投渊洁身自好。
又想像许由伯夷清高纯洁啊,像介子推隐身深山无所贪求。
可怜晋国申生被谗遭祸啊,可叹楚国卞和抱玉泣血。
吴国子胥死后挖去两眼啊,王子比干横遭剖心之祸。
我欲卑躬屈膝顺从世俗啊,可心中作痛不忍放弃美德。
方与圆形状不同不能相合啊,钩绳用处不同因而曲直有别。
我欲稍等片刻美好时光啊,可是日色昏昏残阳将西落。
时光一天天地慢慢流逝啊,年岁却匆匆地一天天度过。
我想苟合求容以迎合时俗啊,可是心里总是拒绝不愿行。
我欲等待时政清明风气变啊,可雾气愈来愈浓如尘蔽空。
想像雄鸠那样进献微末诚信啊,谗谄小人又百般阻挠蒙蔽圣听。
想默默地随风俯仰顺从流俗啊,心中又犹豫不甘堕落丧失操行。
心里不快愁肠百结啊,心绪繁乱忧思深长。
我在山野摘取芳草薜荔啊,采集香草撚支在小洲上。
我北望高山叹息流涕啊,止不住的悲泣长思难忘。
怎不怀忧令人志消神伤啊,太阳渐渐昏暗沉落西方。
尾声:
江湘滔滔不断东流啊,鼓浪扬波飞流而去。
辗转反侧忧愁难眠啊,怨情难消长恨难驱。
生不逢时有何办法啊,心中忧愁泪落如雨。
悲余心之悁悁兮,哀故邦之逢殃。
离开郢都九年不能归啊,我孑然一身走向南方。
想起楚国的污浊世风啊,我心绪烦乱不能忍受。
沿着山野我呼唤清平啊,山弯弯里我慢步行走。
我在平坦的山窝里巡行啊,四周一片空虚寂寞无声。
我身靠着山岩悲痛流涕啊,我心中忧苦憔悴无欢情。
登上高高山顶久立长望啊,看一看故乡望一望南郢。
山峦绵绵一眼望不到头啊,路途遥遥归期无奈难定。
耳听神鸟玄鹤引颈晨鸣啊,看见它站立在峨峨山顶。
孤独愤闷我要排解哀思啊,游江中芳洲纵情歌唱。
三青鸟从南方翩翩飞来啊,看它神态想要飞向北方。
我想让三青鸟为我捎信啊,它疾速飞去我难寄衷肠。
我想改变志向和节操啊,可心乱如麻忠诚难忘。
表面上我自由自在地游览啊,可内心忧痛含悲满怀哀伤。
暂且求得片刻时光把忧思忘却啊,可忧愁烦乱又渐渐堵满心房。
我希望鼓瑟吹笙舒解忧愤啊,可心中愁思百结难遣难忘。
悲吟《离骚》抒怀明志啊,心中忧苦难尽诉于《九章》。
我止不住的抽泣声声悲啼啊,拭不干的涕泪满面交流成行。
把明珠丢进泥里令人伤心啊,把鱼眼当做宝珠严严收藏。
把骡子和骏马混同一样啊,无才无德之徒杂集一堂。
恶草葛藟爬满桂树枝干啊,恶鸟鸱鸮落在木兰树上。
贪愚小人在朝堂高谈阔论啊,高士贤良却放逐山野蛮荒。
厌弃古乐虞舜的箫《韶》啊,却把流行的《激楚》欣赏。
传国九鼎沉入江淮啊,反把土锅摆在殿堂。
人心怀有淳朴的古风啊,但世风日下难保久长。
我转身登上向南的道路啊,就像征夫昼夜辛苦奔忙。
我思念着回郢的道路啊,一步三回首难舍难忘。
禁不住的涕泣交流啊,老泪纵横滚滚流淌。
尾声:
登上高山远望,心中无限悲伤啊。看那草木茂盛,眼泪流水般流淌啊。
思念故乡回头北望,禁不住泪水浪浪啊。摧折我的意志信念,与世俗随声应响啊。
可自念我孤单一人,我找谁侍奉君王啊?我的仆人慌恐愁苦,像流水般的散亡啊。
昔皇考之嘉志兮,喜登能而亮贤。
他情性纯洁身无污秽啊,行为无过失姿质美盛。
远逐奸佞和谄谀小人啊,斥退谗夫和嬖爱近臣。
亲近诚厚的忠正之士啊,招纳贤良和明智之人。
他心胸开阔不可度量啊,性情恬逸深渊般沉静。
邪僻的言行难以侵入啊,永葆忠诚之志不变更
把乱政的侍妾从后宫中赶出啊,把贤女宓妃从洛水迎进宫中。
把谗夫佞贼从朝廷逐出啊,把吕望管仲从民间选进朝中。
让山野之中没有怨恨之士啊,使江边泽畔没有隐居的贤能。
把三苗之类的奸佞通通放逐啊,让伊尹皋陶样的贤臣充满朝廷。
如今善恶不分里外颠倒啊,反把裙裳当成上衣。
亲近宋万之流置于高位啊,反把周公邵公放逐废弃。
弃千里马不用让它拉车负重啊,却乘驾驴骡让它飞奔驰骋。
把蔡国美女贬逐赶出帷帐啊,反纳戎狄丑妇让她着彩披凤。
勇士庆忌囚禁在地牢啊,却让懦夫陈不占解围出征。
摔碎伯牙名琴号钟啊,反把小筝弹奏拨弄。
把石头珍藏在金匮里啊,却把美玉抛弃在院中。
韩信身披铠甲只当小卒啊,反让小兵为大将率兵攻城。
把芳草莞芎遗弃在水泽啊,匏瓢藏在竹器让虫蛀尽。
麒麟奔窜在水泊大泽啊,熊罴成群在御苑安然徘徊。
把芳枝玉花摧残折尽啊,却栽植多刺的枳棘和木柴。
挖掉香草荃蕙和射干啊,却把藜藿蘘荷恶草败叶栽。
可惜今世与从前多么悬殊啊,想想先前看看现今真不相同。
有人沉沦世俗不能显达啊,有人清明自励不为世容。
可怜我生不逢时啊,独受苦难遭罪过。
我虽忠直地表明心志啊,但与君心相违遭排斥。
我真诚爱惜芬芳香气啊,君王反说这是腐臭气息。
怀揣椒聊香气四溢啊,竟逢乱世身遭打击。
尾声:
圣君已经逝世,一去不回返啊。山中幽暗危险,郢都路遥远啊。
谗人花言巧语,可向谁诉说啊,行人前途茫茫,又能向谁言啊。
边走边吟边长叹,一声声悲叹不断啊。忧愁凄苦满心怀,穷愁潦倒悲无限啊。
冥冥深林兮,树木郁郁。
高山起伏峥嵘险峻啊,峻岭绵绵遮天蔽日。
可怜我心中无限愁苦啊,我两眼模糊泪下如雨。
疾风萧萧摇动草木啊,浓云团团翻滚飘浮。
可怜我一生毫无欢乐啊,忧愁困苦在野岭荒山。
白天我在长长山坡游荡啊,夜晚我辗转反侧独宿孤眠。
我披头散发一头散乱啊,我劳苦憔悴病病恹恹。
我神魂不定匆匆南行啊,我泪水不止沾湿衣衫。
心中忧愁凄苦向谁诉说啊,我只好噤声闭口不语不言。
离开郢都我的故里家乡啊,渡过湘江沅水漂泊远迁。
念我的祖国横遭危难啊,宗庙无人祭祀香火断。
哀怜祖宗事业无人继承啊,心中惶惶恐惧自伤自怜。
暂且在山峡行走游荡啊,信步周游在大江岸畔。
面临江水放声长啸啊,徘徊徜徉纵日游观。
作《离骚》隐约谏戒君王啊,盼君王顿然醒悟更张改弦。
召还我的车驾回郢都啊,重修先王的旧规常典。
道路遥远实难回还啊,可伤我一片思君之心不断。
君王背离三皇五帝的常法啊,断绝《洪范》的纲纪法宪。
抛弃圆规矩尺而违背法度啊,丢开衡称而任意称重量短。
执持法纪的人被弃置不用啊,阿谀谗谄小人陪侍在君前。
甘棠枯死在野草丛中啊,蒺藜荆棘却种满庭院。
美女西施被贬出宫中啊,丑妇仳倠反侍立堂前。
乌获得宠与君王同车共乘啊,燕公养马操劳在马厩圈栏。
蒯瞆忤逆不义反进宗庙啊,皋陶贤明却弃逐荒野山间。
见是非如此颠倒使我长叹啊,想进身献忠心又迟疑难决断。
还是乘浮白水远走高飞吧,趁此退身永别这龌龊世间。
尾声:
徜徉在垆山坡池水深深啊,徘徊在汉水边涕泪涟涟。
子期伯牙已死谁把琴音弹奏啊,纤阿不把车驾,怎能把技艺献?
倍增哀伤凄然长叹,心肠痛断啊,回望高山悲痛泣下,泪洒江天。
悲余性之不可改兮,屡惩艾而不迻。
我披服众芳艳丽鲜明与众不同啊,我志愿高远巍然充塞天地。
愿像仙人王乔乘云驾雾啊,驾起红云飞行遨游在太空。
愿与天地同寿长命无期啊,与日月同辉齐放光明。
登上昆仑山北向天门啊,众仙人齐来拜见接迎。
在北极挑选忠正的鬼神啊,与我从玄阙山同登天庭。
掉转我的车驾向西行啊,高举虹旗直驱玉门山顶。
驾起六龙奔驰在三危仙山啊,召西方众神灵齐会九曲水滨。
让我的车驾绕过西山啊,横度飞泉谷向南奔行。
穿越都广山野一直向南啊,经过海神祝融的驻地朱冥。
回转车驾绕过大火山啊,我在咸池两次驻马暂停。
穿过鸿蒙之气向东去啊,到东海扶桑树上拴六龙。
我遍行天下周游四海啊,我上天下地奔走飞行。
召九天神灵聚会天中啊,高树彩旗指挥四方神灵。
乘驾鸾风向上飞行啊,紧紧跟随玄鹤和鹪明。
孔鸟飞舞来往迎送啊,群鹤飞集在北极之星。
排开帝宫和天苑啊,登上悬圃目炫销魂。
系结玉枝增加佩饰啊,太阳隐没再升起长庚。
乘惊雷追逐奔逸的闪电啊,把害人的百鬼锁在北极星。
驱赶风伯让他前面开路啊,再把玄帝暂囚禁在虞渊中。
迎着高风在高空徘徊啊,我要把北方周游遍行。
我向颛顼帝陈述衷情啊,再到空桑山考问玄冥。
转过车头再驰向崇山啊,再至苍梧山向舜帝奏明。
驾起杨木轻舟来至会稽啊,向伍子胥问道在五湖之中。
看见楚国窳败的政治和恶俗啊,我自沉沅湘坚守峻洁的操行。
望故乡一片昏暗不明啊,世道混乱污浊方兴未尽。
怀抱兰草白茝一派芳香啊,反遭奸人嫉妒被摧残凋零。
君王张设绛帷多么鲜明美好啊,然政风衰颓正好自蔽圣聪。
明亮亮的太阳西山隐没啊,余光闪耀还想高照当空。
暂且趁此时光游戏片刻啊,可愁思如故难得欢情。
尾声:
就像那水中蛟龙,腾云驾雾飞升啊,在浓云里浮游,
纷然如雾一片蒙蒙啊。
蜿蜒纵横如水流,雷鸣电闪,飞向高空啊。
飞上天空,弃去污浊乘清风,进入帝宫啊。
摆龙尾振双翅,乘风驾雨,遨游太空啊。
上片第一、二句为第一层。
首句画出了一幅凄美的“千里暮春图”,把读者带入了一片充满悲哀的广阔空间;第二句“故国春心断”的“春心”,是被春景所引发的一种美好的意愿。不过要注意“春心”这个词,古人常常把它和“伤”、“损”一类的词连用,更是充满了理想幻灭的悲伤与迷惘。这两句直白悲凉心境,其中流露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心和幻灭之感。
上片第三、四句为第二层。
此两句就写出了这样一幅开阔雄豪的画面。不过应该注意到:结合开头两句来看,这幅画面应该不是眼前所见,而是故乡夜潮景象在作者心中的留影。它在开阔中有苍凉,雄豪中有孤寂,奔放中有执著,而且还叠加了一个复仇幽灵的幻象,因此并不完全是现实的再现,而是心灵对现实景象的折射。那月下的海面和潮头的幽灵已经有一种悲壮之美,而“依旧”的百折不挠又有一种誓不屈服之意。这两句以一种开阔豪放之致使这首词从低回走向高昂,为开拓下片作引线。“皑”、“来”相叶,“月”与“夜潮”相应,有境界。
下片第一、二句为第三层。
这两句宜视为午夜心潮澎湃的内容,主观上对山川、人物的看法。所谓“山川城郭都非故”,只能是王氏感情激动的叹息;王氏认定,人世间人情陡变,有反清的思潮涌起。“故”、“误”相叶,使所抒之情进一步展开。
下片第三、四句为四层——结束语。
“人间孤愤最难平”,是全词抒情的顶点,其内涵指其他人倾向于革命,而作者却着意维护满清。作者从拥戴满清看问题,那是他所谓的“国是”。他愤恨时代潮流前进,因而他只能向隅而泣。末句视为疑问句,自有无穷感慨在内。钱塘江潮落又潮生,是永恒的,王氏为“国是”忧心如焚。“平”、“生”相叶,也正道王氏平生的心潮。
这首词描写离愁别恨。
上片写离愁。“彩舟载得离愁动,无端更借樵风送”二句,想象十分丰富,构思奇特,它突破了向来以山、水、烟、柳等外界景物来愈愁的手法,把难于捉摸、无踪无影的抽象愁情写得好像有了体积、有了重量。这里,“彩舟”指行人乘坐之舟。长亭离宴,南浦分手,一片哀愁。现在,兰舟已缓缓地离开了码头,随着兰舟的渐渐远去,哀愁不但没有减轻,所而愈加凝重。他的心头仍是那样的悲哀,以致觉得这载人的舟上,已经载满了使人、使舟都不堪负担的离愁同行,无法摆脱,无法疾驶。后来李清照《武陵春》中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恐怕就是受此词的影响。“无端更借樵风送”紧承上句,船借着顺风飞快地远航而去,那伫立在岸边送行人的倩影,很快就不见了。词人五内俱伤,哀感无端,不由地对天公产生了奇特的怨责:为何偏在这个时候,没来由刮来一阵无情的顺风,把有情人最后相望的一丝安慰也吹得干干净净呢!这句中,“无端”即无缘无故之意。“樵风”,典出《会稽记》。郑宏年轻时上山砍柴,碰到了一位神人。他向神人请求若耶溪上“旦,南风;暮,北风”,以利于运柴,后果如所愿。故“樵风”即有顺风之意。
“波渺夕阳迟,销魂不樵持。”二句变上面的郁结蟠曲为凌空飞舞,由疏转密,情中布景,词人展望前程。天低水阔,烟波茫茫。一抹夕阳的余晖,在沉沉的暮霭中看去是那般的凄凉、毫无生机与情趣。独立在这苍茫的夕阳下的舟中,那孤舟中的离人怎能不有“销魂不樵持”的悲叹呢!这两句景中含情,情中有景,真所谓情景相生,互相映衬,相得益彰了。词人“不樵持”的不仅因为那“波渺”、那“夕阳迟”暮,而且更有那浓浓的“离情”和那不解人意的“樵风”。因此,“销魂不樵持”一句便是上片的总结,由此过渡到下片。
下片是对孤独凄凉处境及其心态的描写。“良宵谁与共,赖有窗间梦”这二句由上片的白日的离愁而转写别夜的落寞惆怅及其凄凉。词人明知这别后无人共度良宵,而又故作设问,进一步凸现了心头的凄凉、处境的寂寞冷清及其对爱情的忠贞不二。词人现在只有独卧窗下,在神思魂萦的梦境中才能和心上人再次相见。这里一个“赖”字,说明词人要把梦中的欢聚作为樵己孤独心灵的唯一感情依托。这一问一答,有力地表现了词人别后孤独凄凉落寞的心态。
“可奈梦回时,一番新别离”二句紧承上句而来。词人只有在梦中与情人相见,但梦毕竟是虚幻的、短暂的。梦中的欢聚,只不过是词人苦思冥想而成的一种超现实的精神现象反映而已。梦中的欢会虽然是热烈的、缠绵温馨的,无奈梦毕竟是要醒的。待到梦醒之后,那番梦中相会的欢乐却又导致了“一番别离”的痛苦!词人越是将梦中的欢会写得热烈缠绵,就越反衬出现实生活的悲凉、痛苦。
这首词上片联想奇特,怨责无端;下片文心跌宕,一波三折,写有情人分别后思想感情的变化,摇曳多姿,极其细腻传神,这也是贺词的艺术风格之一。
这首词的标题是“五月雨”五月雨也就是梅子黄时雨,柳宗元诗云:“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词中所写,正是这种景象。
上片写景,在那黄莺儿啼叫的地方,满天正飘洒着雨丝,“疏雨”是间歇的雨,“摇荡”形容雨丝飘洒的状态,正所谓“雨丝风片”,再加上间断的莺啼,再准确不过地写出了梅雨的特点。极目远眺,平野之上没有行人,只见残剩的红花缀在绿树上,经过雨的冲洗,显得格外鲜亮。“极目平芜人尽去”,可能取欧阳修《踏莎行》“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的意境。雨天行人稀少,树是那样绿,花是那样红,词人的观察总是十分细腻、具体的。
下片写情,主要写词人的感受。江南梅雨季节,湿度大,衣物易生霉,本来古代上层家庭就好在室内薰香,此时此地更要点燃炉香来除湿。所以说: “费得炉烟无数”此亦从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化出。梅雨季节,江南正处于冷暖空气交会地带,故而多雨,并且气温多变,早晚甚至还会感到轻微的寒意,词中说“只有轻寒难度”,正是指的这种气候,“难度”则属于诗人的感受了。最后两句由雨写到转晴,忽雨忽晴也止是梅雨季节的特点,诗人强调的是由雨转晴完全在不知不觉之间,“疏雨”似乎一直在下着,然而忽然看见西楼边上露出了花影,天已放晴了。阳光照射下,才有花影。这花影摇曳着,摆弄着阳光。时间已接近傍晚,花影随着太阳光线移动,就好像在催促着薄暮的到来。这里“弄”字“催”字都用得很巧妙。在词中“弄”是一个很有表现力的动词,与张先《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有异曲同工之妙。张词写月光照射下,花影在轻轻摇动,于寂静中显出动态,所以王国维《人间词话》说:“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这首词取法这一 “弄”字,也用得相当精彩,不说“花弄影’,而说“花影弄晴”,晴是阳光给人的感觉,就是说花影摇动引起光线的明暗变化,这样就有了新的创造。而接言的“催薄暮”,用一个动词“催”字,赋予花影以感情的色彩。薄暮是自然到来的,在花影轻摇中阳光渐渐移去,给人的感觉似乎是催促傍晚的到来,感觉十分细腻,表达则十分精彩。
前人评陈子龙词“婉丽、清艳”、“情深一往,情韵凄清”。他的词属于“婉约”派,这一派认为词的本质就应该是婉转缠绵、含而不露的。在陈子龙的词中一些细腻曲折的表达,确实体现了这种特点。但他所处的时代和他本人的归宿,却是与柔情蜜意、轻歌曼舞的生活不甚相容的,所以前人又特别强调他的“艳”不是浓得化不开的艳,而是“清艳”。情韵更不是“婉媚”,而是“凄清”。在他存世的数十首词中,大都是抒写节候变化和自然风物的,其中也颇多批评时事的寓意和忧时伤世感情的曲折表达,至于本篇,主要用赋体写成。既然找不到什么寄托的根据,我们且将它作为一篇描写节候风物的佳作来欣赏吧。
第一段写才人际遇变化。开头两句,取倒笔写入宫;三四两句写入宫后的心气;五六两句用顺笔写出宫,境情变迁,心兴升降,尽舍其中。扬蛾,形容入宫心兴。被选入宫,心情兴奋,自以为可以依仗颜如鲜花,获得君王的宠幸,哪知道还有色衰之日呢!第四句暗示了后来的变化,正如诗人在《妾薄命》一诗中所云,“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果然,“一辞玉阶下,去若朝云没”。诗人没写出宫的原因,但在三四句中已透露了些许信息。粗看两句诗简括,而简括中,内容丰富,是色衰失宠,还是遭谗被弃,抑或自请出宫,有许多潜台词,留给读者想象和补充。
诗人写到此处,自然不能结束全诗。那么接下来按题意要求似乎应当写才人嫁给厮养卒之后的境况,但诗人没有这样写,而是写她追忆宫中的生活,好像背离了题意,其实这正是诗人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的超凡之处。
先说写回忆深宫生活的四句诗意。宫中生活可回忆的东西很多,但诗人只用了一个“梦”,而且是“梦秋月”,其中的含意耐人寻味。梦为心声。诗人正是抓住这一特点,描写了才人的苦闷,概括了所有的生活内容。“梦秋月”,才人希望八月十五月下君王驾幸,可见她平常是很少见到君王的。从“君王不可见”的意思看,又感到此番希望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分明是多年深宫生活使她得出的结论。得不到君王宠幸的苦闷,希望和失望交织一起,为实现心愿的思虑等等,所有一切精神痛苦,都包容在结句“惆怅至明发”之中了。
再说诗人写这段回忆的用意之妙。首先,回忆深宫生活是对厮养卒妇目前生活的反衬。才人为什么回忆深宫的生活呢?想必是目前生活艰难或失意(嫁为厮养卒妇自然比不上当王妃);遇到不顺心而回忆过去,这是很自然的心理活动,诗人顺乎自然,以深宫的精神痛苦反衬目前的生活艰难,一语两面,这是一种“虚里摹神”(马位《秋窗随笔》)的表现手法,意在留下“画外之音”,让读者去想象和体味。
其次,这段回忆又寄寓了诗人被黜后复杂的心绪。此诗明显地含有寓意,因为它是李白被黜之作。诗人取古乐府直接表述内容的题目,是为了“借此发兴,叙其睽遇之始末耳”(萧士赟语》)。李白的一生,从总的说是积极入世的,他想走“功成身退”之路,即通过自己的声誉,获得君王的青睐,登上高位,实现政治抱负,然后飘然隐退,不慕荣利。天宝初年,好容易获得征召进宫供职,但却遭到了高力士之辈的谗毁,日子不长就被迫离开了长安。在政治上遭受如此挫折之后,他对唐王朝的腐朽有了进一步认识,但在失望的同时,仍然怀念长安,希望重新被征召,再展抱负。此诗就隐寓了他那复杂的心理矛盾。政治上失意,但又不甘于寂寞,陷于出世和入世的矛盾苦恼之中,从而写出了这首诗。才人既不满意于做厮养卒妇,又不满意于宫廷的冷落,但又流露出对君王的眷顾之情,这正是李白被黜后的心理反映。可以说,诗人借才人之口寄寓了心中难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