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开洪蒙奠清浊,汇为湖江峙为岳。四方环列独崧尊,气压中州势磅礴。
剖开洪蒙奠清浊,汇为湖江峙为岳。四方环列独崧尊,气压中州势磅礴。
众峰摩云排玉笋,晓翠夕霏纷错落。储祥蕴秀产英贤,捍患禦灾司善恶。
众峰摩云排玉笋,晓翠夕霏纷错落。储祥蕴秀产英贤,捍患禦灾司善恶。
累朝褒崇载祀典,宝幡天香照林壑。重门秘殿俨深邃,孔盖长旂下寥廓。
累朝褒崇载祀典,宝幡天香照林壑。重门秘殿俨深邃,孔盖长旂下寥廓。
怜斯县小壤田瘠,加以旱乾沟浍涸。我斋致祷竭寸忱,讵意昭孚类期约。
怜斯县小壤田瘠,加以旱乾沟浍涸。我斋致祷竭寸忱,讵意昭孚类期约。
飞廉霹雳咸听命,甘澍既倾炎暑却。顿令凶荒转丰稔,复使愁忧成笑乐。
飞廉霹雳咸听命,甘澍既倾炎暑却。顿令凶荒转丰稔,复使愁忧成笑乐。
微衷曷以答神贶,跽荐溪泉羞杜若。宇宙升平庙貌新,万古千秋镇伊洛。
微衷曷以答神贶,跽荐溪泉羞杜若。宇宙升平庙貌新,万古千秋镇伊洛。
李昌祺

李昌祺

李昌祺(1376~1452)明代小说家。名祯,字昌祺、一字维卿,以字行世,号侨庵、白衣山人、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 404篇诗文

猜您喜欢
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¹将战。大司马²固谏(jiàn)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hóng)³。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¹⁰,门官¹¹歼焉。
译文:楚军攻打宋国以援救郑国。宋襄公将要迎战,大司马公孙固劝阻说,“上天遗弃商朝已经很久了,君王要振兴它,不可,这样做是得不到宽恕的。”襄公不听。冬季,十一月初一日,宋襄公与楚国人在泓水边上作战。宋军已经排成战斗的行列,楚国人没有全部渡过泓水。子鱼说:“对方人多,我方人少,趁着他们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攻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楚军全部渡河,但尚未排好阵势,(子鱼)再次报告(宋襄公)。宋襄公说:“还不行。”(楚军)摆好阵势(宋军)才攻击楚军。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伤,国君的卫士被杀绝了。
注释:¹宋公:宋襄公,名兹父。前638年,宋伐楚,楚救郑,这年冬天宋楚两军交战于泓。²大司马:掌管军政、军赋的官职,这里指公孙固。³泓:泓水,在今河南省柘(zhè这)城县西。⁴既:已经。⁵济:渡过。⁶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此指目夷,字子鱼。⁷告:报告。⁸陈:通“阵”,这里作动词,即摆好阵势。⁹败绩:大败。¹⁰股:大腿。¹¹门官:国君的卫士。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国人皆咎¹公。公曰:“君子不重(chóng)伤,不禽²二毛³。古之为军也,不以阻(ài)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qíng)之人,隘(ài)¹⁰而不列,天赞¹¹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gǒu)¹²,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¹³?明耻¹⁴教战¹⁵,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¹⁶,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¹⁷焉。三军¹⁸以利用¹⁹也,金鼓²⁰以声气²¹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chán)²²可也。”
译文:国人都责备宋襄公。襄公说:“君子不再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不俘虏头发斑白的老人。古代用兵的道理,不凭借险隘的地形阻击敌人。我虽然是亡国者的后代,(也)不攻击没有排成阵势的敌人。”子鱼说:“主公不懂得作战。面对强大的敌人,(敌人)因地势险阻而未成阵势,这是上天帮助我们;阻碍并攻击他们,不也可以吗?还有什么害怕的呢?而且现在强大的,都是我们的敌人。即使是年纪很大的人,能俘虏就抓回来,还管什么头发斑白的敌人?教导士兵作战,使他们知道退缩就是耻辱来鼓舞战斗的勇气,教战士掌握战斗的方法,就是为了杀死敌人。(敌人)受伤却还没有死,为什么不能再杀伤他们?如果怜惜(他们,不愿)再去伤害受伤的敌人,不如一开始就不伤害他们;怜惜头发斑白的敌人,不如(对敌人)屈服。军队凭借有利的时机而行动,锣鼓用来鼓舞士兵的勇气。利用有利的时机,当(敌人)遇到险阻,(我们)可以进攻。声气充沛盛大,增强士兵的战斗意志,攻击未成列的敌人是可以的。”
注释:¹咎:怪罪,归罪,指责。重再次。²禽:通“擒”,俘虏。³二毛:头发斑白的人,指代老人。⁴阻:迫也。⁵隘:险也。⁶寡人:国君自称。⁷亡国之余:亡国者的后代。宋襄公是商朝的后代,商亡于周。⁸鼓:击鼓(进军)名词做动词。⁹勍敌:强敌,劲敌。勍:强而有力。¹⁰隘:这里作动词,处在险隘之地。¹¹赞:助。¹²胡耇:年纪很大的人。胡:年老。¹³何有于二毛:意思是还管什么头发花白的敌人。¹⁴明耻:使认识什么是耻辱。¹⁵教战:教授作战的技能。¹⁶爱重伤:怜悯受伤的敌人。¹⁷服:(对敌人)屈服。¹⁸三军:春秋时,诸侯大国有三军,即上军,中军,下军。这里泛指军队。¹⁹用:施用,这里指作战。²⁰金鼓:古时作战,击鼓进兵,鸣金收兵。金:金属响器。²¹声气:振作士气。²²儳: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

  在此篇文章中,体现了宋襄公是个目光短浅的君主。既然要讲仁慈,为何要与人为敌呢?既然为敌了,却偏又讲起仁慈来了。实在是前后矛盾。若要对敌人讲仁慈,必先得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方可讲得,否则不但受了伤,丢了性命便是连讲仁慈的本钱也丧失了啊。再不,就必须消敌于无形,我不为人人之敌,人人亦不以我为敌,那才是最大的仁慈!宋襄公对敌人的仁慈,也正是对自己的残忍,子鱼在此之间,倒显得很倒霉,辅佐了这样一个‘妇人之仁’的君主了,作者主要描绘的是一个迂腐,愚昧的君主。

参考资料:
1、 陈振鹏.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
2、 程帆.古文观止鉴赏辞典: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
3、 杨振中.走进文言文: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
4、 朱庆.现代文品读·文言诗文点击: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桃李风前多妩媚,杨柳更温柔。唤取笙歌烂熳游。且莫管闲愁。
桃李风前多妩媚,杨柳更温柔。唤取笙(shēng)歌烂熳(màn)¹游。且莫管闲愁。
译文:桃花和李花在春风中摇曳着妩媚的身姿,随风舒展的柳条比桃花和李花还要柔美。叫人取来笙,唱着歌随意游玩,暂且不管人世间的无端愁思。
注释:¹烂熳:亦作“烂漫”。
好趁春晴连夜赏,雨便一春休。草草杯盘不要收。才晓便扶头。
好趁春晴连夜赏,雨便一春休。草草杯盘不要收。才晓便扶头¹
译文:趁着天晴连夜赏春景,就怕一场雨后春天就结束了。杂乱的杯盘不要收下去,才刚到早上就已经喝醉了。
注释:¹扶头:指饮酒。
这首词是写春游的。它以抒情的笔调,明快的语言,描写了春光明媚以及作者及时行乐的思想情趣,轻松活泼,饶有趣味。开头二句写春光明媚怡人。在这里,作者取了桃李和杨柳加以描写。桃李临风起舞,妩媚动人。杨柳的长条袅娜于春风之中,故作者说“杨柳更温柔”。句中“妩媚”、“温柔”带有极强的感情色彩,也表现了作者对明媚春光的热爱。如果说以上两句侧重“春”字,而接下去四句侧写“游”字。其中前两句是把歌儿舞女换来尽情游赏,“且莫管闲愁”,全身心投入到游乐活动中去;而后两句则说趁着天气晴好,连夜赏花,表达了作者惜春爱花之意。前四句词使用“烂熳游”与“管闲愁”等词语,集中而突出地把作者游兴之高描叙了出来。结尾二句写醉酒。言其杯盘草草,尚未收起,又准备来日侵晓再饮扶头酒,以便长醉不长醒,暗示其有借酒消愁之意,和上片“且莫管闲愁”相照应,说明作者看似玩得潇洒,其实并未忘世,内心仍然很凄苦,和一般人不同的是,能够及时行乐,借以超越苦痛而已。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ráo)¹
译文:日出三竿高,春雾已消散,江边停泊着蜀客的行船。
注释:¹兰桡:船桨的美称。
凭寄狂夫书一纸,家住成都万里桥。
凭寄狂夫¹书一纸,家住成都万里桥²
译文:托他给我的丈夫捎一封信,他就住在成都的万里桥畔。
注释:¹狂夫:女子对丈夫的称呼。²万里桥:故址在今成都南门锦江上。
“日出三竿”一首,写女子对丈夫的思念。诗中的“兰桡”和“狂夫”属于文人用典,与竹枝词的风格不合,有卖弄典故之嫌。“狂夫”一词源自《诗经》,作为妇女称呼自己丈夫的谦辞,曾被唐代诗人大量使用。这里既是用典又是时俗,加上诗中女子给远在成都那个商业兴盛、水陆繁忙之地万里桥的丈夫捎信时思念、嗔怒交织的口吻,生动地表现出女主人公对丈夫怨爱交加的情感。
参考资料:
1、 吴在庆 编选.刘禹锡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30-136
2、 梁守中.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36-41
天地开辟,日月重光。
天地开辟,日月重光¹
译文:天地开辟啊曹魏代汉,如同日月重新放射出光芒。
注释:¹重光:重新见到光明。
遭逢际会,奉辞遐方。(奉辞 一作:毕力)
遭逢际会,奉辞¹遐方²
译文:陛下赐给我绝佳的机会啊,让我奉命前往辽东镇压叛乱。
注释:¹奉辞:奉君主之命。²遐方:远方。此句指奉命讨伐辽东。
将扫逋秽,还过故乡。
将扫逋秽¹,还过故乡。
译文:本次征讨路上也经过了我的家乡,我定当奉皇命扫除叛乱,拿下辽东。
注释:¹逋秽:贬称流寇。
肃清万里,总齐八荒。
肃清万里,总齐八荒¹
译文:扫除万里江山的不臣之徒,整顿、治理这八荒之地。
注释:¹总齐八荒:意为整顿、治理所有的地方。“八荒”,犹言八方。
告成归老,待罪舞阳。
告成归老,待罪¹舞阳²
译文:大功告成后我将请辞告老,在舞阳安稳度日。
注释:¹待罪:旧时官吏常怕因失职而获罪,使以待罪为自己供职的谦词。²舞阳:当时司马懿被封为舞阳侯。舞阳在今河南舞阳东南。

--

tiānkāiyuèzhòngguāngzāofénghuìfèngxiáfāngjiāngsǎohuìháiguòxiāng

qīngwànzǒnghuānggàochéngguīlǎodàizuìyáng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一语天然¹万古新,豪华²落尽见真淳(chún)³
译文:陶渊明的语言平淡、自然天成,摒弃纤丽浮华的敷饰,露出真朴淳厚的美质,令人读来万古常新。
注释:¹天然:形容诗的语言平易,自然天真。²豪华:指华丽的词藻。³真淳:真实淳朴。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南窗白日羲(xī)皇上¹,未害渊明是晋人。
译文:陶渊明自谓自己是上古时代的人,但并未妨碍他仍然是个晋人。
注释:¹羲皇上:羲皇上人,指上古时代的人。
这首诗是元好问评晋代诗人陶渊明。出于对当时诗坛雕琢粉饰、矫揉造作诗风的反感,元好问评论晋代诗人陶渊明时前两句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崇尚陶渊明诗歌自然天成而无人工痕迹,清新真淳而无雕琢之弊。陶渊明的诗句自然质朴不假修饰,剥尽铅华腻粉,独见真率之情志,具有真淳隽永、万古常新的永恒魅力,是元好问心仪的诗的最高境界。如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归田园居》等都体现了陶渊明崇尚自然的人生旨趣和艺术特征。

lùnshīsānshíshǒu ·

yuánhàowèn jīncháo 

tiānránwànxīn háohuáluòjìnjiànzhēnchún 
nánchuāngbáihuángshàng wèihàiyuānmíngshìjìnré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