迤𨓦中州二水回,参差杰阁五云开。银钩透壁诗人去,铁笛裂岩仙客来。
迤𨓦中州二水回,参差杰阁五云开。银钩透壁诗人去,铁笛裂岩仙客来。
竹度蝉风凉白帢,松翻鹤露泻清杯。何时夜半梅花月,溪上吟篷带雪推。
竹度蝉风凉白帢,松翻鹤露泻清杯。何时夜半梅花月,溪上吟篷带雪推。
张以宁

张以宁

(1301—1370)元明间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学者称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知县,坐事免官,滞留江淮十年。后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师克元都,复授侍讲学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于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303篇诗文

猜您喜欢
渭水东流去,何时到雍州?
(wèi)¹东流去,何时到雍(yōng)²
译文:长长的渭水东流不休,什么时候能流到雍州?
注释:¹渭水:源出渭州鸟鼠山,东流至陕西境入黄河。秦川:今陕西中部地区,此处指长安。²雍州:唐初改隋之京兆郡为雍州,治所在长安。唐代开元元年,复改雍州为京兆府。此处借指长安。
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
¹添两行泪,寄向故园²流。
译文:请带上我的两行热泪,向着遥远的故乡奔流!
注释:¹凭:请求。²故园:指诗人在长安的高冠别业。

  这首诗中的感情是“思秦川”,即思乡,而触发这种感情的缘由则是“见渭水”。全诗通过写渭水来寄托自己的情思。

  诗的一开始就以“渭水东流去”点出题目“见渭水”;而“东流”又暗含诗人“西行”之意。因渭水东流,经过自己的家乡秦川一带,对于远离家乡的诗人来说,自然要触动对家乡的思念,故有第二句“思秦川”——“何时到雍州”。这句不直写自己思乡,而是通过流水来写,不直说自己何时归故乡,而说渭水“何时到雍州”,语意极委婉。而且,这里不用直陈语气,却用反问语气,与白居易《亿江南》词中“何时更重游”,与韦庄《浣溪沙》词中“几时携手入长安”等等诗句一样,都表现出一种痴情的期待和盼望,从而把思乡之情表达得更为深沉。通过这种委婉深沉的含蓄的语气把“思秦川”的“思”传达出来。“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两句承接上文,以自己的所为写“思”。诗人本不能返回故乡,却将两行热泪洒向河水,让河水带回故乡。寄去的是热泪,寄托的却是深情。如果说“渭水东流去”的“流”,仅仅是水流,是诗人之所见,是触起乡思的一个外界因素,那么,“寄向故园流”的“流”就不只是水流,它所流去的已不只是河从而是诗人的一片深情,因而就已不只是所“见”,而是所“思”了。诗人急切地询问“何时到雍州”的原因在这里也就找到了答案,即诗人要让河水带去自己对故乡的怀念。

  全诗写西行途中因“见”而“思”的一个片断,看来很偶然,但出于诗人内心情思十分深厚,任何事物部可以触发它;而每经触发,它都会十分强烈地奔泻出来,因而又是必然的。诗中就是通过这一刹那所思表现了对故因的一片深情。这首诗的语言朴素自然,不假修饰,是从诗人心中流出,显得极为真挚深沉。

参考资料:
1、 刘开扬.岑参诗选: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40
2、 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175-177

西guòwèizhōujiànwèishuǐqínchuān

cénshēn tángdài 

wèishuǐdōngliú shídàoyōngzhōu 
píngtiānliǎnghánglèi xiàngyuánliú 
桂树青青百里疆,鹧鸪啼彻午阴凉。
桂树青青百里疆,鹧(zhè)(gū)¹啼彻午阴凉。
译文:繁盛翠绿的桂树有百里之广,晌午时分鹧鸪在桂树荫下啼叫。
注释:南剑:州、路名。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改剑州置州,因利州路有剑州,相对而得名。治所在南平(今南平市)。辖境相当今福建南平市及将乐、顺昌、沙县、尤溪等县地。¹鹧鸪:一种鸟,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
延平津上峰如削,剑去江空水自长。
延平津¹上峰如削,剑去江空水自长。
译文:延平津边上的山峰像被劈开一样陡峭,高耸入云。乘船离开这里后,江面空旷,江水漂流,像是没有来过一样。
注释:¹延平津:古代津渡名,今在福建省南平市东南。

nánjiàndàozhōng--liángnéng

guìshùqīngqīngbǎijiāngzhèchèyīnliáng

yánpíngjīnshàngfēngxuējiànjiāngkōngshuǐzhǎng

鸡亭故侬去,九里新侬还。
鸡亭¹故侬(nóng)²去,九里³新侬还。
译文:在金鸡亭送走了故人,便有新人从九里而来。
注释:¹鸡亭:浙江景宁沙湾十景之金鸡亭。寻阳也应有鸡亭。²故侬:故人。³九里:应是地名或亭名。⁴新侬:新人。
送一却迎两,无有暂时闲。
送一¹却迎两²,无有暂时³闲。
译文:送走故人又迎来两位新人,一时间没有片刻休息。
注释:¹送一:送走一个。²却迎两:却迎来两个。³暂时:一时,短时间。
一月主人笑几回,相逢相识且衔杯。
一月主人笑几回,相逢相识且衔(xián)¹
译文:这个月不知道开怀大笑了多少次,每一次和客人相逢相识都十分的开心,于是每每用大酒杯大口的喝酒。
注释:¹衔杯:口含酒杯。指饮酒。
眼看春色如流水,今日残花昨日开。
眼看春色如流水,今日残花昨日开。
译文:眼看着春色就像流水一般一去不返,今天看到的惨败花朵其实是昨天才开的花蕾。
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
一把青秧(yāng)¹趁手青²,轻烟³漠漠雨冥(míng)
译文:将一把青色的秧苗,插入水中。那秧苗瞬间变得青葱。就好似农夫的手,将它染绿。天空中,飘洒着朦胧如烟的细雨。
注释:¹青秧:绿色的秧苗。²趁手青:插秧下田,随手就青。趁手:顺手、就手。趁,随即。³轻烟:淡淡的烟雾。⁴漠漠:烟雾迷漫的广大无边的样子。⁵雨冥冥:天气阴沉沉的,将要下雨。冥冥(mǐng):形容天气昏暗。
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
东风¹染尽²三千顷(qǐng),白鹭(lù)³飞来无处停。
译文:和煦的春风,吹绿了无边无际的稻田。白鹭飞来,望着那无涯的青翠,竟找不到落脚的地。
注释:¹东风:春风。²染尽:这里形容春风把田里的稻苗全部吹绿,好像用绿色染过似的。染:这里指东风把秧苗吹成青色。²三千顷:形容稻田面积广阔。顷,地积单位,一顷等于一百亩。³白鹭:水鸟名,羽毛洁白,腿长,能入水捕食鱼虾。

  首句“一把青秧趁手青”,写插下的秧苗迅速返青,说明春天孕育着强大的生命力。前一个“青”做形容词,后一个“青”做动词。第二句“轻烟漠漠雨冥冥”,写春天的季节特点:薄雾弥漫,细雨朦朦,这正是万物生长的好时机。这样的天气特点,是江南水乡春天常见的景象,有鲜明的地区色彩。第三句“东风染尽三千顷”写春风吹绿了广阔的田野。这里用“东风”代替春风,并用“染尽”强调春风的力量。到底染尽了什么?诗人不说,也不需说,读者自然会想到和煦的春风把一望无际的稻田都吹绿了,大地好像用绿色染过似的,到处都充满了无限的生机。第四句“白鹭飞来无处停”以白鹭飞来没有落脚的地方作结,反衬禾苗长得密密麻麻,热情歌颂农民的辛勤劳动改变了大地的面貌。

  天上细雨霏霏,地上绿茵一片,农民们正在弯着腰插秧,田野上白鹭飞翔,这就是诗人描绘的一幅江南田园风光图,而这幅图画中突出一个“青”字,展示了春风春雨的力量。诗歌画面鲜明,语言优美,情趣盎然。

héngtángchūnxiǎo

liáng sòngdài 

qīngyāngchènshǒuqīng qīngyānmíngmíng 
dōngfēngrǎnjìnsānqiānqǐng báifēiláichùtí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