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俱神峻,岧峣泰岱偏。半岩回骏马,绝顶俯云烟。
五岳俱神峻,岧峣泰岱偏。半岩回骏马,绝顶俯云烟。
一览小天下,三更见日躔。蓬莱疑只尺,直恐碍飞仙。
一览小天下,三更见日躔。蓬莱疑只尺,直恐碍飞仙。

dēngyuè--wángtíngxiāng

yuèshénjùntiáoyáotàidàipiānbànyánhuíjùnjuédǐngyúnyān

lǎnxiǎotiānxiàsāngèngjiànchánpéngláizhǐchǐzhíkǒngàifēixiān

王廷相

王廷相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 177篇诗文

猜您喜欢
采莲湖上画船儿,垂钓滩头白鹭鸶。雨中楼阁烟中寺,笑王维作画师。蓬莱倒影参差。薰风来至,荷香净时。清洁煞避暑的西施。
采莲湖上画船儿,垂钓滩头白鹭(lù)(sī)¹。雨中楼阁烟中寺,笑王维鹭画师。蓬莱倒影参(cēn)(cī)²。薰(xūn)³来至,荷香净时。清洁煞避暑的西施。
译文:西湖上漂荡着采莲的画船儿,滩头上立着正在捕鱼的白鹭鸶。那烟雨中的古寺阁楼,真可以讥笑王维画师都画不出这种美景。蓬莱仙境在湖中落下参差的倒影。和暖的风吹来,带来阵阵荷花清香。夏天的西湖,真是清洁宁静让人心净的美丽地方!
注释:¹白鹭鸶:即白鹭。²参差:长短、高低不齐的样子。³薰风: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

  “采莲湖上画船儿”一曲写西湖夏景。与第一首春景写法不同,它以描写自然风光为主。盛暑已不是游赏的最佳时节,不写游人,正是注意到了景物的季候特点,同时也使这首小令在全组曲中显出自己特殊的艺术风貌。

  第一、二、三、五句都是眼前景物的形象描绘,它是作者从不同视角观察到的形态不同、风趣各异的西湖景物之侧面。这里形成四幅远近高低、结构成立体的空间图景,加上六、七句所写看不见而可触到嗅到的凉爽的熏风和纯净的荷香弥漫其中,给人心醉神迷之感。这四句,描绘的画面是各异其趣的,但它们又统一在一个基调上,那就是优美宁静,与春景的热闹喧腾迥乎不同。画中其实并非无人,然而都隐在自然景物之中了。宁静即生凉爽,虽在盛夏,亦觉不出炎气的熏蒸,有的只是清洁和和谐。因此说西湖是“清洁煞避暑的西施”。

  而第四句“笑王维作画师”,插在前后都是写景的句子中,似乎不够协调,但正因为前后都是一般的写景,显得有些平板,加进这一句,便使曲中有如异峰突起,产生了奇特的审美效应。这正是最见作者匠心处。

参考资料:
1、 曾永义.黑暗时代的自由颂——元人散曲.北京:线装书局,2012:191-192
2、 赵兴勤 赵韡 译注.元曲三百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161-164
3、 蒋星煜 等.元曲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249-251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¹如青铜根如石。
译文:孔明庙前有一株古老的柏树,枝干色如青铜根柢固如盘石。
注释:¹柯:枝柯。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霜皮¹溜雨²四十围³,黛(dài)色参天二千尺。
译文:树皮洁白润滑树干有四十围,青黑色朝天耸立足有二千尺。
注释:¹霜皮:一作苍皮,形容皮色的苍白。²溜雨:形容皮的光滑。³四十围:四十人合抱。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译文:刘备孔明君臣遇合与时既往,至今树木犹在仍被人们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译文:柏树高耸云雾飘来气接巫峡,月出寒光高照寒气直通岷山。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¹武侯同閟(bì)²
译文:想昔日小路环绕我的草堂东,先生庙与武侯祠在一个閟宫。
注释:¹先主:指刘备。²閟宫:即祠庙。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
崔嵬(wéi)枝干郊原古,窈窕¹丹青户牖(yǒu)空。
译文:柏树枝干崔嵬郊原增生古致,庙宇深邃漆绘连绵门窗宽空。
注释:¹窈窕:深邃貌。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落落¹盘踞(jù)虽得地,冥(míng)²孤高多烈风。
译文:古柏独立高耸虽然盘踞得地,但是位高孤傲必定多招烈风。
注释:¹落落:独立不苟合。²冥冥:高空的颜色。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译文:它得到扶持自然是神明伟力,它正直伟岸原于造物者之功。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
译文:大厦如若倾倒要有梁栋支撑,古柏重如丘山万牛也难拉动。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翦伐谁能送?
不露文章¹世已惊,未辞翦(jiǎn)伐谁能送²
译文:它不露花纹彩理使世人震惊,它不辞砍伐又有谁能够采送?
注释:¹不露文章:指古柏没有花叶之美。²送:移送。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luán)凤。
译文:它虽有苦心也难免蝼蚁侵蚀,树叶芳香曾经招来往宿鸾凤。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志士幽人莫怨嗟(jiē):古来材大难为用。
译文:天下志士幽人请你不要怨叹,自古以来大材一贯难得重用。

  这首诗借古柏以自咏怀抱,正意全在未一段,此诗对偶句特多,凡押三韵,每韵八句,自成段落,格式与《洗兵马》极相似。

  全诗比兴为体,一贯到底;咏物兴怀,浑然一体。句句写柏,句句喻人。言在柏,而意在人。前八联十六句通过对古柏的赞誉,表现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抒发了自己愿意像诸葛武侯一样报效朝廷的理想。在这里,句句写古柏,句句喻诸葛,句句又隐含着诗人自己。古柏的高大坚强,雄劲飞动,古朴厚重,正是诗人敬仰的武侯的品格,也是诗人对自己才华的心肯。

  在杜甫看来,诸葛武侯之所以能够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建立不朽功业,是因为君臣相知、相济。“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这看似写景、叙事,实在抒情,是在背后抒发自己不能为当时朝廷理解重用,满腹的学问不能发挥,难以报效朝廷的感叹。

  如果说前八联还只是在赞赏武侯的同时暗含着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悲哀和感叹,那么后四联八句则在曲尽体物之妙的基础上直抒胸臆,将古柏与自己紧紧连在一起,句句写古柏,又句句写自己,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材大难用的愤慨。以大厦将倾暗喻国家的危机,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然而大木重于丘山,万牛都因不能拉动而回首去看,暗指国家危亡之际贤能却得不到任用,这与武侯和刘备的君臣际会正是天壤之别。

  诗人感叹自己虽然像古柏一样朴实无华,不以花叶之美炫俗,英采自然外露,使世人惊异,愿意不辞剪伐,陈力于庙堂,但没有人能把它送去。古柏心苦,却不免为蝼蚁所伤;柏叶余香,乃为鸾凤所喜。而自己的怀才不遇正是像这古柏一样。诗人最后终于发出了“古来材大难为用”的浩叹。

  诗的前六句为第一段,以古柏兴起,赞其高大,君臣际会。“云来”十句为第二段,由夔州古柏,想到成都先主庙的古柏,其中“落落”两句,既写树,又写人,树人相融。“大厦”八句为第三段,因物及人,大发感想。最后一句语意双关,抒发诗人宏图不展的怨愤和大材不为用之感慨。

bǎixíng

 tángdài 

kǒngmíngmiàoqiányǒulǎobǎi qīngtónggēnshí 
shuāngliūshíwéi dàicāntiānèrqiānchǐ 
jūnchénshíhuì shùyóuwéirénài 
yúnláijiēxiácháng yuèchūhántōngxuěshānbái 
zuóràojǐntíngdōng xiānzhǔhóutónggōng 
cuīwéizhīgànjiāoyuán yǎotiǎodānqīngyǒukōng 
luòluòpánsuī míngmínggāoduōlièfēng 
chíshìshénmíng zhèngzhíyuányīnzàohuàgōng 
shàqīngyàoliángdòng wànniúhuíshǒuqiūshānzhòng 
wénzhāngshìjīng wèijiǎnshuínéngsòng 
xīnmiǎnrónglóu xiāngzhōngjīng宿luánfèng 
zhìshìyōurényuànjiē láicáinánwéiyòng 
龙蟠虎踞金陵郡,古来六代豪华盛。缥凤不来游,台空江自流。下临全楚地,包举中原势。可惜草连天,晴郊狐兔眠。
龙蟠虎踞金陵郡,古来六代豪华盛。缥凤不来游,台空江自流。下临全楚地,包举中原势。可惜草连天,晴郊狐兔眠。

  宋廷南迁,围绕定都问题,有过一段时期的争论。

  建炎三年(1129)二月,帝在镇江。当时金军正拟渡江南下,帝召从臣问计,王渊以杭州有重江之险,主张逃往杭州。高宗畏敌如虎,此话正中下怀。张邵上疏曰:“今纵未能遽争中原,宜进都金陵,因江、淮、蜀、汉、闽、广之资,以图恢复。”帝不听,去了杭州。绍兴六年(1136)七月,张浚上奏曰:“东南形胜莫重于建康(即金陵),实为中兴根本,且使人主居此,北望中原,常怀愤惕,不敢暇逸。而临安(即杭州)僻在一隅,内则易生玩肆,外则不足以号召远近,系中原之心。请临建康,抚三军,以图恢复。”这一回因形势好转,即于次年移跸金陵。但八年回杭州。张守谏曰:“建康自六朝为帝王都,气象雄伟,且据都会以经理中原,依险阻以捍御强敌。陛下席未及暖,今又巡幸,百司六军有勤动之苦,民力邦用有烦费之忧。愿少安于此,以系中原民心。”然而高宗正一心与金人议和不以收复北方失地为大业,执意定都杭州。同年,宋金签订了“绍兴和议”,自此南宋都定临安。(见《宋史纪事本末》卷六十三《南迁定都》)康与之此词,正即作于这一历史时期。名曰“怀古”,实是“伤今”,是针对当时南宋小朝廷奉行逃跑和妥协政策而发的扼腕之叹。

  上阕思接千载,写历史长河中的金陵。金陵群山屏障,大江横陈,是东南形胜之地,自三国吴孙权建都于此,历东晋、宋、齐、梁、陈,六朝为帝王之宅,豪华竞逐,盛极一时。起二句,即概述那一段灿烂辉煌的往事,以先声夺人。“龙蟠虎踞”四字用典,汉末诸葛亮出使东吴,睹金陵(时称秣陵)山阜,有“钟山龙蟠,石头虎踞”之见,见《太平御览。州郡部。叙京都》引晋张勃《吴录》。南京山川雄伟人事繁华,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然而,宇宙无穷,山川长在;盈虚有数,人事不居。三百馀年在永恒的历史面前只是弹指一瞬。随着政权更迭,国都无移,金陵的繁华已成古迹。“缥凤”二句,情绪陡落千丈,与后蜀欧阳炯《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之所谓“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北宋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之所谓六朝旧事随流水”同一感慨。由字面可看出,明显是化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缥凤,淡清色的凤鸟。凤凰台,故址在今南京花盝冈。南朝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有三鸟翔集于此,状如孔雀,五色文彩,鸣声谐和,众鸟群至,遂筑此台以纪其瑞。见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江南东道·升州·江宁县》。由于李白诗为人们所熟知,而读者不难联想而及同诗中“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等名句,局部返观为整体,十个字带出了一连串意境,当年“豪华”之盛,今日萧瑟之衰,种种画面遂一而过。且“龙蟠虎踞”云云以“山”起,“台空江流”云云以“水结”针缕亦极周到。

  题面“金陵怀古”之意,上阕四句已足。然词人之用心原不在“发思古之幽情”,为“怀古”而“怀古”,“怀古”的目的是为了“伤今”,故下阕即转入此旨。“下临”二句,视通万里,置金陵于有利战略地位。“全楚地”,语见唐刘长卿《长沙馆中与郭夏对雨》诗“云横全楚地”,泛指长江中游地区。春秋战国时,此系楚国的腹地,故云。“包举”,包抄而攻取。二句说金陵为长江下游的战略要地,与长江中游诸重镇共同构结成包抄中原的态势。按当时军事方略,南宋如欲北伐收复中原失地,可于长江中、下游两路出兵,一路自鄂州(今武汉市一带)出荆襄,直趋河路;一路自金陵等地出淮南,迂回山东。倘若更置一军自汉中出,攻取关陕,三路进击,则尤佳。词人能够高度评价金陵在北伐事业中所占据的重要战略地位,见识卓越前引张邵、张浚、张守之奏议,与康与之此词,或为政治家之言论,或为文学家之笔墨,都代表着当时的军心、民心。南宋爱国词,与民族、人民的愿望息息相通。行文至此,词情再度振起。可是,“事无两样人心别”(辛弃疾《虞美人。同父见和再用前韵》),以高宗为首的南宋统治集团只知向金人屈膝求和,不知利用民众力量。他们龟缩在浙东一隅,视长江天险为第二道院墙,不去利用金陵的战略位置。

  面对这一冷酷的现实,词人的激情不禁再一次跌到冰点。“可惜草连天,晴郊狐兔眠!”一声长吁,包含着多么沉重的失望与痛苦啊。作为南宋臣民,词人不可能直言不讳地去批揭那龙喉下的逆鳞,然而他已经形象地告诉后人,南宋统治者的胆识,在六朝之下!东晋以迄梁陈,文治武功虽不甚景气,毕竟尚有勇气定都金陵,与北方抗衡,未至于躲得那么远呢。

  此词的特点是,上下八句,两两相形,共分为四个层次,呈现为“扬——抑——扬——抑”的大起大落,这种章法与词人怀古伤今时起伏的心潮吻合无间。

  由起句的“龙蟠虎踞”到收句的“狐卧兔眠”,两组意象遥遥相对,亦是匠心所在。其意盖从北周庚信《哀江南赋》“昔之虎踞龙盘,加以黄旗紫气,莫不随狐兔而窟穴,与风尘而殄瘁”云云化出,更为简洁。龙虎地而无有龙腾虎掷的形象,却成为狐兔之乐园,此情此景,本身即是莫大的讽刺,不必更着一字,读者已随词人作喟然之浩叹矣。

mánlìng··jīnlíng怀huái--kāngzhī

lóngpánjīnlíngjùnláiliùdàiháohuáshèngpiāofèngláiyóutáikōngjiāngliúxiàlínquánchǔbāozhōngyuánshìcǎoliántiānqíngjiāomián

又是乌西匿,初看雁北翔。
又是乌西匿(nì)¹,初看雁北翔²
译文:太阳落山,又是一天过去。今年第一次看到大雁北飞。
注释:南歌子: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隋唐以来曲多以“子”名,“子”有小的含义,大体属于小曲。¹乌西匿:指太阳落山。乌这里是太阳的代称。²雁北翔:大雁北飞,暗指春天到来。
好与报檀郎:春来宵渐短,莫思量。
好与¹报檀郎:春来宵渐短²,莫思量³
译文:多么希望把这个消息告诉情郎。春天来了,夜晚开始渐渐变短。还是不要思念的好。
注释:¹好与:叮嘱之辞。²宵渐短:仲春时节日夜均分,过此之后日渐长而夜渐短,故有此说。³思量:想念。

  这首小词只有短短的二十三个字,却十分细腻地刻画出一个思妇内心复杂的情感。

  首先,在“乌西匿”和“雁北翔”的自然景色之中,隐藏有一种对光阴流逝的忧愁恐惧。“乌西匿”是太阳落山,它点出白天已经过去,夜晚已经到来;“雁北翔”是大雁北飞,大雁北飞说明冬季已经过去,春天将会到来。

  其次,这首词以春天的到来为背景。可是现在虽然是春光明媚、春宵帐暖,但这个女子的爱人却不在她身旁,则其孤独寂寞可想而知。这又是思妇心中悲伤痛苦的另一个原因。

  第三,古人认为大雁可以给远方的人传书,因此这“雁北翔”的兴发感动之中也包含有传书的联想,所以才引出了下面一句“好与报檀郎”。思妇看到大自然中“乌西匿”和“雁北翔”的景象而引起了内心的兴发感动,因而要大雁给她的心上人带去两句话:“春来宵渐短,莫思量。”

  自己因相思而痛苦时想到对方也在为相思而痛苦,自己正在遭受想思的煎熬却希望对方不要受到这种痛苦的煎熬,这是一种忘我的关怀与体贴。结尾这短短八个字,写得深厚缠绵,把思妇心中那些不尽的情意和感情都包含在这里边了。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王国维词新释辑评[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6:215-222.

nánzi··yòushì西--wángguówéi

yòushì西chūkànyànběixiáng

hǎobàotánlángchūnláixiāojiànduǎnliàng

桥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天教称放翁。
桥如虹¹,水如空。一叶²飘然烟雨中。天教称放翁³
译文:水乡的虹桥,水面开阔,水天相映。一叶扁舟在烟雨中自由出没,是“天”让我称“放翁”,放纵于山水之中。
注释:¹桥如虹:指虹桥,一作红桥。距三山别业约二里。²一叶:指小船。³称放翁:陆游自号放翁。
侧船篷,使江风。蟹舍参差渔市东。到时闻暮钟。
侧船篷¹,使江风。蟹(xiè)²参差³渔市东。到时闻暮钟。
译文:侧放船篷,让江风驱使而动,渔市东侧渔民茅棚高低不齐的排列着。等到傍晚的时候,只听远处晚钟悠悠。
注释:¹侧船篷:船篷侧放,作帆使用。²蟹舍:搭在湖中或江上的小茅屋,渔家暂时居住。³参差:高低不齐。

chángxiāng ·qiáohóng

yóu sòngdài 

qiáohóng shuǐkōng piāorányānzhōng tiānjiàochēngfàngwēng 
chuánpéng shǐ使jiāngfēng xièshècēnshídōng dàoshíwénzhō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