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对苍山阅岁华,人间何地著生涯。翻书忽到无言处,陋巷春风自一家。
静对苍山阅岁华,人间何地著生涯。翻书忽到无言处,陋巷春风自一家。
程敏政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1165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一点青灯人千里。锦字凭谁寄?雁来稀,花落东君也憔悴。投至望君回,滴尽多少关山泪。
一点青灯¹人千里。锦字²凭谁寄?雁来稀³,花落东君也憔悴。投至望君回,滴尽多少关山泪。
译文:伴着一盏孤灯,给远在千里之外的丈夫写信。雁来稀少,相思之情难传递。花开花落,岁月流逝,有情的春之神也会变得憔悴。等到丈夫回来,不知要流尽多少相思的眼泪。
注释:潘妃曲:双调曲牌名。又名《步步娇》,小令兼用,与南曲小异。¹青灯:油灯。青,指灯焰的颜色。²锦字:指书信。³雁来稀:喻传信人稀少,纵有相思之情,也无从向远人表达。⁴东君:掌管春天的神。⁵投至:临别,等到。⁶关山:化用表达离情的《关山月》乐曲名,实言其相隔遥远。

  这首曲子真切地描写了一位妻子在青灯下给千里之外的丈夫写信,但苦于书信难以送达,因此忧伤憔悴的情景,写得形象、生动。曲子用典丰富,但并不晦涩,使整篇作品的意蕴更丰富,更有内涵。

  起首“一点青灯人千里”,寥寥七字,包含的故事和情感容量却颇大。首先,由“人千里”三字可看出“离别”的主题;其次,离别的双方是一人远离,一人居留;再次,从“一点青灯”可知整首曲子是从居留者的角度来写的,抒发的也是居留者的思念;最后,“千里”极言二人相距之远,而“一点”又暗示独居者的寂寞,离愁别恨尽在其中。

  沉浸于愁苦和思念之中,青灯下的人忍不住发问:“锦字凭谁寄?”“锦字”二字,以简省的笔墨交代出离别双方的关系。前秦苏惠曾织成回文锦书,寄给丈夫窦滔,以述真情,后人便以“回文锦”“锦字”等代称思妇寄给远方夫君的信物。可见,此曲描述的是夫妻之间的离别。“凭谁寄”即意味着无人可寄,因为“雁来稀”,寄书的大雁稀少,无从凭寄。

  二人相隔遥远,又音信难通,独对青灯的妻子自然越发孤寂痛苦。“花落”一句,同样于简洁的文字中包含着丰富意蕴。“东君也憔悴”,以春光的流逝喻离别的伤感,其中暗含女主人公对年华易逝的慨叹。“花落”既是实景,也喻示女子青春的陨落,更指向离别的时日之久,以及相见之日的遥遥无期。对女主人公而言,等待是痛苦的,这不仅是因为她必须忍耐一个人的孤凄,也不仅是因为归期的不可知,更是因为她一生最美好的时光正一点一滴在等待中虚耗。这样一来,作者对于离情的刻画便已相当深入。

  “投至望君回。滴尽多少关山泪”,女主人公将眼光投向未来,设想二人相见之日到来之前,她还将流下多少眼泪。“多少”二字,既说明与重见之日相隔的时日之长,也体现出女子思念之深,这份思念不会随着时日的推移而变淡,也不会因为与夫君隔着重重“关山”而消散。“关山”与首句“千里”相呼应,使整首小令首尾相连,结构完整,空间和时间的阻隔也被巧妙地融为一体,读来浑然如一,不落痕迹。

参考资料:
1、 陈思思,于湘婉.元曲鉴赏大全集 上: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9:第24页
把自己太看高了,便不能长进;把自己太看低了,便不能振兴。
把自己太看高了,便不能长进;把自己太看低了,便不能振兴¹
译文:若是将自己看得太高,便不会再求进步;而把自己估得太低,便会失去振作的信心。
注释:¹振兴:使振发兴举,增强活力。
疏梅带雨开,瘦竹随风摆,雨和风着意好,为我安排。临风自惜残香洒,冒雨谁从滴翠来。清虚界,任风敲雨筛;掩柴扉,谢他梅竹伴我冷书斋。
疏梅带雨开,瘦竹随风摆,雨和风着意好,为我安排。临风自惜残香洒¹,冒雨谁从滴翠来²。清虚界,任风敲雨筛;掩柴扉(fēi),谢他梅竹伴我冷书斋。
注释:¹临风自惜残香洒:迎着清风心里怜惜花瓣被雨打落在地。²冒雨谁从滴翠来:谁会冒雨穿过竹林到我这儿来呢?
这首曲子描写雨中庭院里的景色。院子里幽静清凉,清风吹拂,细雨飘洒,只有梅花和翠竹相伴,主人公尽情享受着这种清静,独自品味着这份孤独。作者在曲中创造出一种超然脱俗的意境。

róng··chuāngxiǎoyǒng--shěnjìn

shūméidàikāishòuzhúsuífēngbǎifēngzhehǎowèiānpáilínfēngcánxiāngmàoshuícóngcuìláiqīngjièrènfēngqiāoshāiyǎncháifēixièméizhúbànlěngshūzhāi

曲尘犹沁伤心水,歌蝉暗惊春换。露藻清啼,烟梦淡碧,先结湖山秋怨。波帘翠卷。叹霞薄轻绡,汜人重见。傍柳追凉,暂疏怀袖负纨扇。
曲尘¹犹沁伤心水²,歌蝉³暗惊春换。露藻(zǎo)清啼,烟梦淡碧,先结湖山秋怨。波帘翠卷。叹霞薄轻绡,汜(sì)重见。傍柳追凉,暂疏怀袖负纨(wán)
译文:包着酒曲的纱布中不断沁出漉酒,岸边树上的蝉鸣声,暗示着春天已不知不觉过去了。在大自然的湖光水色之中,远山树林似烟似梦,近处岸边草色淡碧。湖面平静如帘,天上的彩霞薄似轻绡,天涯之人重见此美景。天气渐热,在湖上泛舟多时,荡舟至岸边柳荫下遮阳,朋友相聚敞怀宽袖,反执团扇去热。
注释:江湖:指“江湖诗派”。¹曲尘:《古今词统》卷十四:“曲尘”,指酵母菌。²伤心水:湖水。³歌蝉:鸣蝉。⁴露藻:洒满露珠的萍藻。⁵汜人:鲛宫神女。⁶负纨扇:天气渐凉。
南花清斗素靥,画船应不载,坡静诗卷。泛酒芳筩,题名蠹壁,重集湘鸿江燕。平芜未剪。怕一夕西风,镜心红变。望极愁生,暮天菱唱远。
南花¹清斗素靥(yè)²,画船应不载,坡静诗卷。泛酒芳筩(tǒng)³,题名蠹壁,重集湘鸿江燕。平芜未剪。怕一夕西风,镜心红变。望极愁生,暮天菱唱远。
译文:同舟都是朋友,所谈风花雪月,船上就不再备诗词文集。竹杯中满溢着芳香的醇酒,诗兴大发,弃舟登岸即兴在破败的断壁上面题诗,是一次“江湖诗派”的隆重聚会。如今草木葱茏一派春末夏初的繁茂风光,只怕西风骤起,一夜之间红叶就会飘满湖面。夕阳西下,渔家女儿随船渐行渐远,滋生出一股无名的愁思。
注释:¹南花:茉莉,一说指岭南梅花。²靥:脸面上的酒窝。³芳筩:酒杯。⁴湘鸿江燕:江湖诸友。⁵平芜:杂草丛生的平原旷野。⁶镜心:湖心。⁷极:一本作“眼”。⁸菱唱:即菱歌。采菱时所唱歌曲。

  在词的上片,“曲尘”两句言词人与诸友泛舟西湖,饮酒作乐,包着酒曲的纱布中不断“沁”出漉酒来,岸边树上的蝉鸣声,暗示着春天已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露藻”三句中,此言词人沐浴在大自然的湖光水色之中,远山树林似烟似梦,近处岸边草色淡碧,酒中无乐即以清唱助兴。然而眼中山水虽美,天时循环,总会到秋尽冬至的萧瑟季节,故眼前美景亦转为秋怨,词人不可能无残老之悲。“波帘”三句,“汜人”,指浪迹天涯之人,词人自称也。此言湖面平静如帘,山色倒映其中像被湖水摄进去的绿色画卷,天上的彩霞薄似轻绡,词人感叹:这种美景终于又被我见到了。“傍柳”两句,言时近夏日,天气渐热,他们在湖上泛舟多时,这时就荡舟至岸边柳荫下遮阳。朋友相聚毫无顾忌,所以都敞怀宽袖,反执团扇去热。

  下片,“南花”三句,言同舟都是诗文朋友,所谈无非风花雪月,船上就不再备诗词文集了。“泛酒”三句,言竹杯中满溢着芳香的醇酒(即漉酒),大家喝得酒酣耳热,遂诗兴大发,弃舟登岸即兴在破败的断壁上面题诗。这真又是一次“江湖诗派”的隆重聚会啊。“平芜”三句,言如今一眼望去草木葱茏一派春末夏初的繁茂风光,但只怕西风骤起,一夜之间红叶就会飘满湖面。这三句与上片“暗惊春换”等句相呼应,但尚在春末却愁起秋风箫瑟之时,词人忧郁凄苦之心于此可见。“望极”两句,复归眼前景作结。言己极目远眺湖面景色尽收眼底。夕阳西下,渔家女儿唱着《采菱曲》等民歌随船渐行渐远,而词人的心中随着歌声的渐消,又滋生出一股无名的愁思。

  全词紧扣“与友泛湖”,将描述湖光山水,与友饮酒赋诗及游湖感触尽融于一词之中。

参考资料:
1、 刘永济.《微睇室说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05月第1版:第74页

tiān··huìjiāngzhūyǒufàn--wényīng

chényóuqìnshāngxīnshuǐchánànjīngchūnhuànzǎoqīngyānmèngdànxiānjiéshānqiūyuànliáncuìjuǎntànxiábáoqīngxiāorénzhòngjiànbàngliǔzhuīliángzànshū怀huáixiùwánshàn

nánhuāqīngdòuhuàchuányīngzàijìngshījuǎnfànjiǔfāngtóngmíngzhòngxiāng鸿hóngjiāngyànpíngwèijiǎn西fēngjìngxīnhóngbiànwàngchóushēngtiānlíngchàngyuǎn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一点灯残鲁酒¹醒,已携孤剑事²离程³
译文:灯光微弱,近乎熄灭,酒醒了,自己背着孤剑准备离开。
注释:¹鲁酒:人们邀请客人饮酒,常谦称自己的酒为“鲁酒”,表示酒很薄。²事:服侍、侍奉。这里指相伴左右,相随。³离程:离别朋友之后的征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愁看飞雪闻鸡唱¹,独向长空背雁²行。
译文:惆怅的看着漫天飞舞的白雪,听着农家里的鸡鸣,独自一人朝着与返乡的大雁相反的方向前行。
注释:¹鸡唱,犹言鸡鸣、鸡啼。此处有“鸡唱”,原因是因为下文的“近关”,不然在茫茫胡天是听不到鸡唱的。²雁:诗人去北边大漠时应是深秋时节,诗人北行,雁南飞,故曰背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白草¹近关²微有路³,浊河连底冻无声。
译文:晨霜犹在,草呈白色,光线尚暗,道路还看不分明;时间较早,气温低,浑浊的河流也因天寒而早已被冻住了,没有声响。
注释:¹白草:应为牧草,似莠yǒu而细,无芒,其干熟时正白色,牛马所嗜。西北边疆生长的常见草类。²关:应为云伽关。³微有路:微,不显露,这里为什么“有路”?原因是这里与云伽关靠近,因常有人出入,但“微”又说明这地方 虽然近关,但也还有较长的一段距离,诗人还得加紧赶路。⁴浊河:一为黄河之兼称,一为水浑浊之河流,一为晋西北紫河。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此中来往本迢(tiáo)(dì)¹,况是驱羸(léi)²客塞城³
译文:这其中的来往本来就路途遥远,何况是驱赶着我这瘦弱之人,客居这边塞之城。
注释:¹迢递:遥远的样子。²羸:瘦弱。客:旅居他乡。³塞城:边塞之城。当时诗人是去唐朝的单于大都护府,单于大都护府也称单于牙帐,它的前身是云中都护府,是唐代中央政府设在版图内最北的军政机构之一,位于今天的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

zǎo

luó tángdài 

diǎndēngcánjiǔxǐng xiéjiànshìchéng 
chóukànfēixuěwénchàng xiàngchángkōngbèiyànxíng 
báicǎojìnguānwēiyǒu zhuóliándòngshēng 
zhōngláiwǎngběntiáo kuàngshìléisàiché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