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归田已是迟,田家乐处有谁知。
四十归田已是迟,田家乐处有谁知。
莺花作主今朝事,鸡黍邀宾隔岁期。
莺花作主今朝事,鸡黍邀宾隔岁期。
李开先

李开先

(1502—1568)明山东章丘人,字伯华,号中麓。嘉靖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官至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罢归,治田产,蓄声伎,家居近三十年。征歌度曲,为新声小令,诗歌豪放,尤工词曲,不循格律,诙谐调笑,信手放笔。自谓藏曲最富,有“词山曲海”之目。曾刻元乔梦符、张小山小令。作传奇《宝剑记》,又有《登坛记》,今佚。又有《词谑》、《闲居集》。 ▶ 38篇诗文

猜您喜欢
周子横山隐,开门临城隅。
周子横山¹隐,开门临城隅(yú)
译文:周先生隐居在丹阳横山,开门就看到秀丽的丹阳。
注释:¹横山:又名横望山,在安徽时涂县北六十里。四望皆横,故名横山。其南有丹阳湖。
连峰入户牖,胜概凌方壶。
连峰入户牖(yǒu),胜概凌方壶¹
译文:连绵的山峦围绕周围,壮观的景色胜过仙乡。
注释:¹方壶:方丈,海中三神山之一。
时作白纻词,放歌丹阳湖。
时作白纻(zhù)词,放歌丹阳湖¹
译文:有空就写诗作曲,来了情绪就在丹阳湖上高唱《白纻词》。
注释:¹丹阳湖:在今安徽时涂县东南,周围三百馀里。
水色傲溟渤,川光秀菰蒲。
水色傲溟(míng)渤,川光秀菰(gū)¹蒲。
译文:丹阳湖水清秀荡漾,远胜过东海浩荡的感觉,水光山色与菰蒲草共显娇娆。
注释:¹菰:即菰菜,俗称茭白。
当其得意时,心与天壤俱。
时其得意时,心与天壤俱。
译文:当你得意之时,心灵与天地融合在一体。
闲云随舒卷,安识身有无。
闲云随舒卷,安识身有无。
译文:任天上云卷云舒,看世界人来人往,哪里还感觉到自己的存在?身不在,痛苦何在?
抱石耻献玉,沉泉笑探珠。
抱石¹耻献玉,沉泉笑探珠。
译文:你身怀美玉而不露,心有高才而不显。
注释:¹“抱石”句:用卞和事。
羽化如可作,相携上清都。
羽化¹如可作,相携上清都。
译文:如果我们学道成功,就一起携手游览仙山琼阁。
注释:¹羽化:谓成仙,即“变化飞升”之意。

zèngdānyánghéngshānzhōuchùshìwéizhǎng--bái

zhōuzihéngshānyǐnkāiménlínchéng

liánfēngyǒushènggàilíngfāng

shízuòbáizhùfàngdānyáng

shuǐàomíngchuānguāngxiù

dāngshíxīntiānrǎng

xiányúnsuíshūjuǎnānshíshēnyǒu

bàoshíchǐxiànchénquánxiàotànzhū

huàzuòxiāngxiéshàngqīngdōu

公父文伯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绩,文伯曰:“以歜之家而主犹绩,惧干季孙之怒也。其以歜为不能事主乎?”其母叹曰:“鲁其亡乎?使僮子备官而未之闻耶?居,吾语女。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
公父文伯¹退朝,朝²其母³,其母方绩,文伯曰:“以歜(chù)之家而主犹绩,惧干季孙之怒也。其以歜为不能事主乎?”其母叹曰:“鲁其亡乎?使僮(tóng)备官¹⁰而未之闻耶?居¹¹,吾语女。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jí)¹²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
译文:公父文伯退朝之后,去看望他的母亲,他的母亲正在放线,文伯说:“象我公父歜这样的人家还要主母亲自放线,这恐怕会让季孙恼怒。他会觉得我公父歜不愿意孝敬母亲吧?”他的母亲叹了一口气说:“鲁国要灭亡了吧?让你这样的顽童充数做官却不把做官之道讲给你听?坐下来,我讲给你听。过去圣贤的国王为老百姓安置居所,选择贫瘠之地让百姓定居下来,使百姓劳作,发挥他们的才能,因此(君主)就能够长久地统治天下。老百姓要劳作才会思考,要思考才能(找到)改善生活(的好办法);闲散安逸会导致人们过度享乐,人们过度享乐就会忘记美好的品行;忘记美好的品行就会产生邪念。居住在沃土之地的百姓劳动水平不高,是因为过度享乐啊。居住在贫瘠土地上的百姓,没有不讲道义的,是因为他们勤劳啊。
注释:¹公父文伯:鲁大夫.季悼子的孙子,公父穆伯的儿子。²朝:古时候去见君王叫朝,谒见尊敬的人也可以叫朝。³母:公父文伯的母亲,即敬姜。⁴绩:纺麻。⁵歜:文伯自称其名。⁶主:主母。⁷干:犯。⁸季孙:即季康子。当时担任鲁国的正卿,是季悼子的曾孙。季氏是鲁是的大族,敬姜是季康子从叔祖母,所以文伯这样说。⁹僮子:即童子。¹⁰备官:充任官职。¹¹居:坐下。¹²瘠土:不肥沃的土地。
是故天子大采朝日,与三公九卿,祖识地德,日中考政,与百官之政事。师尹惟旅牧相,宣序民事。少采夕月,与大史司载纠虔天刑。日入,监九御,使洁奉禘郊之粢盛,而後即安。诸侯朝修天子之业命,昼考其国职,夕省其典刑,夜儆百工,使无慆淫,而後即安。卿大夫朝考其职,昼讲其庶政,夕序其业,夜庀其家事,而後即安。士朝受业,昼而讲贯,夕而习复,夜而计过,无憾,而後即安。自庶人以下,明而动,晦而休,无日以怠。王后亲织玄紞,公侯之夫人,加之纮、綖。卿之内子为大带,命妇成祭服。列士之妻,加之以朝服。自庶士以下,皆衣其夫。社而赋事,蒸而献功,男女效绩,愆则有辟。古之制也!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训也!自上以下,谁敢淫心舍力?
是故天子大采¹朝日²,与三公九卿,祖³地德,日中考政,与百官之政事。师尹¹⁰,宣序¹¹民事。少采¹²夕月¹³,与大史司载纠虔天刑。日入,监九御,使洁奉禘郊之粢盛,而後即安。诸侯朝修天子之业命,昼考其国职,夕省其典刑,夜儆(jǐng)百工,使无慆(tāo)淫,而後即安。卿大夫朝考其职,昼讲其庶政,夕序其业,夜庀(pǐ)¹⁴其家事,而後即安。士朝受业,昼而讲贯,夕而习复,夜而计过,无憾,而後即安。自庶人以下,明而动,晦而休,无日以怠。王后亲织玄紞(dǎn),公侯之夫人,加之纮、綖。卿之内子为大带,命妇成祭服。列士¹⁵之妻,加之以朝服。自庶士以下,皆衣其夫。社¹⁶而赋事,蒸¹⁷而献功,男女效绩,愆¹⁸则有辟。古之制也!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训也!自上以下,谁敢淫心舍力?
译文:因此天子穿着五彩花纹的衣服隆重地祭祀太阳,让叁公九卿,熟习知悉农业生产,中午考察政务,交代百官要做的事务。京都县邑各级官员在牧、相的领导下,安排事务使百姓得到治理。天子穿着三采花纹的衣服祭祀月亮,和太史、司载详细记录天象;日落便督促嫔妃们,让她们清洁并准备好禘祭、郊祭的各种谷物及器皿,然后才休息。诸侯们清早听取天子布置事务和训导,白天完成他们所负责的日常政务,傍晚反复检查有关典章和法规,夜晚警告众官,告诫他们不要过度享乐,然后才休息。卿大夫清早统筹安排政务,白天与属僚商量处理政务,傍晚梳理一遍当天的事务,夜晚处理他的家事,然后才休息。贵族青年清早接受早课,白天讲习所学知识,傍晚复习,夜晚反省自己有无过错直到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然后才休息。从平民以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一天懈怠的。王后亲子编织冠冕上用来系瑱的黑色丝带,公侯的夫人还要编织系于颌下的帽带以及覆盖帽子的装饰品。卿的妻子做腰带,所有贵妇人都要亲自做祭祀服装。各种士人的妻子,还要做朝服。普通百姓,都要给丈夫做衣服穿。春分之后祭祀土地接着开始耕种,冬季祭祀时献上谷物和牲畜,男女(都在冬祭上)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事功),有过失就要避开不能参加祭祀。这是上古传下来的制度!君王操心,小人出力,这是先王的遗训啊。自上而下,谁敢挖空心思偷懒呢?
注释:¹大采:五采。²朝日:天子以春分朝日。³祖:熟习。⁴识:知。⁵地德:古人认为地能生产百物,养育人民,这便是地之德。⁶师尹:大夫官。⁷惟:表并列,与,和。⁸旅:众士。⁹牧:州牧。¹⁰相:国相。¹¹宣序:全面安排。¹²少采:三采。¹³夕月:天子每年秋分之夜祭祀月亮的仪式。¹⁴庀:治理。¹⁵列士:士的总称,周代分元士,中士,庶士三种。¹⁶社:春社,每年春分时祭祀土地神。¹⁷烝:特指冬天的祭祀。¹⁸愆:罪过,过失。
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吾冀而朝夕修我,曰:‘必无废先人。’尔今曰:‘胡不自安?’以是承君之官,余惧穆伯之绝祀也?”
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¹?吾冀而²朝夕修³我,曰:‘必无废先人。’尔今曰:‘胡不自安?’以是承君之官,余惧穆伯之绝祀也?”
译文:如今我守了寡,你又做官,早晚做事,尚且担心丢弃了祖宗的基业。倘若懈怠懒惰,那怎么躲避得了罪责呢!我希望你早晚提醒我说:‘一定不要废弃先人的传统。’你今天却说:‘为什么不自己图安逸啊?’以你这样的态度承担君王的官职,我恐怕你父亲穆伯要绝后了啊。”
注释:¹辟:刑法。²而:你。³修:勉励。
仲尼闻之曰:“弟子志之,季氏之妇不淫矣!”
仲尼闻之曰:“弟子志之,季氏之妇不淫¹矣!”
译文:仲尼听说这件事后说:“弟子们记住,季家的老夫人不图安逸!”
注释:¹淫:贪图安逸。
敬姜絮絮叨叨一番长论,无非是希望自己做高官的儿子忠于职守,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一定要谨记勤俭节约,不要贪图安逸,因为她老人家认为贪图安逸会触发人们内心的贪欲,贪欲最终会葬送儿子的前程乃至生命,读之如醍醐灌顶,振聋发聩。目前消费至上成为主流的生活观,每虑及此,即忧心忡忡,有钱的尽情消费,没钱的只好望“物”兴叹,兴叹之余难免忧愤,如何和谐?我还是觉得应该提倡过简朴的生活,先不讲从简入奢易,从奢入简难的大道理,但求生活适度舒适足矣,过度消费,劳命伤财,颇为不值。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千家笑语漏(lòu)¹迟迟²,忧患潜(qián)³从物外知
译文:时间慢慢地流逝,千家万户一片欢歌笑语;从时间流逝、外物变迁中感觉某种忧患正悄悄地袭来。
注释:¹漏:漏壶,古代计时仪器。²迟迟:指时间过得很慢。³潜:暗中,悄悄地。⁴物外知:从时间流逝、外物变迁中感觉出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悄立市桥¹人不识(shí)²,一星如月看多时。
译文:可惜人们无法理解我的担忧,只能独自一人静悄悄地站在市桥上,仰望夜空,把一颗星星当作月亮观看了很久。
注释:¹市桥:指作者家乡市镇中的桥。江南城镇多傍水为街,市中多桥。²识:在这里是认识的意思。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诗人思绪纷纷。上句尽情渲染了除夕夜千家万户的欢迎气氛。“千家笑语”四字紧扣题目“除夕”,描写了除夕之夜千家万户守岁迎春,欢歌笑语的气氛。人们感觉时间流逝得太快了,以至于不知不觉已到了深夜。诗人此时思绪连绵,独生忧患。“忧患”与“千家笑语”的气氛很不协调,而在这里却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封建社会里,由于贫富悬殊,除夕之夜,几家欢乐几家愁。诗人与家人团聚,本可以过愉快的除夕,但诗人却忧虑重重,这充分表现了诗人“众人皆醉吾独醒”的孤高情操和幽愤多思的性格。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这两句写诗人心中忧闷而产生的独特行为。上句的“悄立”二字,写诗人一人静悄悄地站在市桥上,用外形的静谧暗示内心的不平静。“人不识”三字,写出并不是人们不认识诗人,而是感叹那些欢歌笑语的人们不了解他心中的忧患。因而诗人感到更加孤独。下句是“悄立”的“延伸”,诗人心中的忧患无法排解,便独立一人到市桥上,长久伫立,凝视天上的一颗亮星。周围的一切仿佛都不存在,似乎已经超然物外,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看多时”含蓄地回答了诗人“忧患”的内容。诗人感到星移斗转,岁月如桥下的流水,一去不返,联想自己,少负盛名,却怀才不遇,即将而立之年,功不成,名不就,穷途潦倒,贫病交加,愤激悲伤之情,一齐涌上心头。

  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是:诗人没有正面着墨去写忧思,而只是描写诗人在除夕之夜家家团聚、笑语声声的时刻悄立市桥上的特殊行为,从气氛的渲染和诗人默然无声凝视长空的形象给人一种感染。这样写,看似平淡,但含蓄深厚,把诗人的忧愁郁闷的’心情表达得更为深沉,更加强烈,也更有艺术表现力。

  这首诗的特色是言近旨远,意象鲜明,贴近生活,而又诗意含蓄,寄情远大,诉说的是对整个现实、人生的忧虑与感愤。

参考资料:
1、 朱枝富.悲愤愁怨: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第246页
2、 代汉林.律诗绝句精品鉴赏: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03:第481页

guǐchúǒuchéng

huángjǐngrén qīngdài 

qiānjiāxiàolòuchíchí yōuhuànqiáncóngwàizhī 
qiǎoshìqiáorénshí xīngyuèkànduōshí 

《论语》曰:“大哉!尧之为君也。荡荡乎民无能名焉。”传曰:“有年五十击壤于路者,观者曰:‘大哉!尧德乎!’击壤者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何等力!”此言荡荡无能名之效也。言荡荡,可也;乃欲言民无能名,增之也。四海之大,万民之众,无能名尧之德者,殆不实也。《论衡》
《论语》曰:“大哉!尧之为君也。荡荡乎民无能名焉。”传曰:“有年五十击壤¹于路者,观者曰:‘大哉!尧德乎!’击壤者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何等力!”此言荡荡无能名之效也。言荡荡,可也;乃欲言民无能名,增之也。四海之大,万民之众,无能名尧之德者,殆(dài)²不实也。《论衡》
译文:《论语·泰伯》说:“尧作为君主,太伟大了!他的德行浩大无边,百姓不知道改怎么称赞他。”传书上说:“有个五十岁的老人在路上玩击壤的游戏,旁观的人说:‘尧的功德真伟大!’玩击壤的老头则说:‘我太阳升起就劳动,太阳落山才休息,凿井喝水,耕田吃饭,这里边尧有什么样的力量!’”这种说法是要证明尧的功德浩大无边,没有一个人能说得出来。说他功德广大,可以;要说百姓不知道怎么称赞他,是夸大。四海浩大,万民众多,竟没有一个人能说出尧的功德,恐怕不是事实。
注释:击¹壤:一项古老的投掷游戏。²殆:近于;几乎。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秋到边城角声¹哀,烽火²照高台³。悲歌击筑,凭高酹(lèi),此兴悠哉。
译文:秋意来到边城,声声号角哀鸣,平安烽火映照着高兴亭。击筑高歌,站在高处把酒洒向国土,引起了收复关中的无限兴致。
注释:¹角声:行军打仗用的鼓角之声。²烽火:古代边防措施,于高峰处建台,镇守士卒于敌炬,白昼举烟,夜间置火,警视军民作好防御和迎敌准备。后又有每日处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此指报前线无事的平安烽火。³高台:本处指高兴亭。⁴筑:古代的一中弦乐器。⁵酹酒:把酒洒在地上的祭祀仪式。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bà)¹烟柳,曲江²池馆,应³待人来。
译文:谁能像多情的南山明月,把层层的暮云都推开?灞桥边的如烟翠柳,曲江池畔的美丽楼台,应该在月下伫立,等待着我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
注释:¹灞桥:在今陕西西安城东。唐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为唐代长安名胜。²曲江:池名,在今陕西西安东南。为唐代以来的游览胜地。³应:应该。⁴人:指宋军,也包括作者。

  一个“望”字把诗人爱国情怀和等待胜利在望的心情表达无疑。7月16日夜晚,长安南山头,诗人登高远望,皎洁的月轮正在升起光华。

  词的上片写秋天来到边城,鼓角声充满悲哀,首句一个“哀”字充分表达了词人对国土沦丧的惋惜和悲哀。下片从上片的“凭高”和“此兴台哉”过渡,全面表达了“高兴”的“兴”。整首词由“哀”到“兴”,反映了作者的乐观主义精神和爱国壮志。

  从角声烽火写起,烽火指平安火,高台指高兴亭。《唐六典》说:“镇戍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陆游《辛丑正月三日雪》诗自注:“予从戎日,尝大雪中登兴元城上高兴亭,待平安火至”。又《感旧》自注:“平安火并南山来,至山南城下。”又《频夜梦至南郑小益之间慨然感怀》:“客枕梦游何处所,梁州西北上危台。暮云不隔平安火,一点遥从骆谷来。”都可以和这首词句互证。高歌击筑,凭高洒酒,引起收复关中成功在望的无限高兴,从而让读者体会到上面所写的角声之哀歌声之悲,不是什么忧郁哀愁的低调,而是慷慨悲壮的旋律。“此兴”的“兴”,兼切亭名。

  下片从上片的“凭高”和“此兴台哉”过渡,全面表达了“高兴”的“兴”。作者把无情的自然物色的南山之月,赋予人的感情,并加倍地写成为谁也不及它的多情。多情就在于它和作者热爱祖国河山之情一脉相通,它为了让作者清楚地看到长安南山的面目,把层层云幕都推开了。这里,也点明了七月十六日夜晚,在南郑以东的长安南山头,皎洁的月轮正在升起光华。然后进一步联想到灞桥烟柳、曲江池台那些美丽的长安风景区,肯定会多情地等待收复关中的宋朝军队的到来。应,应该。这里用“应”字,特别强调肯定语气。

  人,指宋军,也包括作者。词中没有直接说到收复失地的战争,而是以大胆的想象,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上至“明月”、“暮云”,下至“烟柳”、“池馆”,都在期待宋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的情景,来暗示作者所主张的抗金战争的前景。这种想象是在上片豪情壮志抒发的基础上,自然引发而出,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情调。

参考资料:
1、 钱仲联 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 :1378-1379 .

qiūmèi ·yuèshíliùwǎndēnggāoxìngtíngwàngchángānnánshān

yóu sòngdài 

qiūdàobiānchéngjiǎoshēngāi fēnghuǒzhàogāotái bēizhù pínggāolèijiǔ xìngyōuzāi 
duōqíngshuínánshànyuè yúnkāi qiáoyānliǔ jiāngchíguǎn yīngdàirénlái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