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张灯酒正豪,帐前骏马缩寒毛。
堂上张灯酒正豪,帐前骏马缩寒毛。
忽闻羽檄传来急,上马酕醄弄宝刀。
忽闻羽檄传来急,上马酕醄弄宝刀。
李开先

李开先

(1502—1568)明山东章丘人,字伯华,号中麓。嘉靖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官至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罢归,治田产,蓄声伎,家居近三十年。征歌度曲,为新声小令,诗歌豪放,尤工词曲,不循格律,诙谐调笑,信手放笔。自谓藏曲最富,有“词山曲海”之目。曾刻元乔梦符、张小山小令。作传奇《宝剑记》,又有《登坛记》,今佚。又有《词谑》、《闲居集》。 ▶ 38篇诗文

猜您喜欢
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我有万古宅,嵩(sōng)¹玉女峰²
译文:我有万古不坏的仙宅,那就是嵩山之阳的玉女峰。
注释:¹嵩阳:嵩山之南。²玉女峰:嵩山支脉太皇山二十四峰之一,因峰北有石如女,故名。
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
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
译文:那挂在东溪松间的一片明月,一直留在我的心中。
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
¹去掇(duō)²仙草,菖(chāng)(pú)³花紫茸(róng)
译文:杨先生您又要去那里采集仙草,去攫食紫花的昌蒲保持青春的面容。
注释:¹尔:你,指杨山人。²掇:拾取。³菖蒲:多年生水生草本,有香气,根可入药,初夏开黄花,果实红色。相传嵩山石上菖蒲,一寸九节,服了可长生不老。⁴茸:草初生貌。这里形容蒲花。
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
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¹
译文:年底时我将到嵩山之阳拜访您,您可能正在青天上乘着白龙来相迎。
注释:¹骑白龙:飞升成仙之意。用东汉瞿武故事。据《广博物志》载:东汉瞿武七岁便专服黄精紫芝,入峨眉山修道,由天竺真人授以仙诀,乘白龙成仙。

  这是一首送别诗,但从头至尾不写离愁别恨,而主要是描写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写嵩山景色的部分,清幽高远;写杨山人归山后的生活,恬静安适。通篇紧扣诗题,通过色彩鲜明的画面,把送别之意、惜别之情表达出来。借用前人的话说,就是用景语代替情语。

  全诗可分三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写嵩山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嵩山以及对昔日遁迹山林、寻仙访道生活的眷念之情。首联写峰峦,起句豪迈。一个“我”字颇有“万物皆备于我”的气概。李白当年访道嵩山,未必就栖身于玉女峰,这里选用“玉女”的峰名,是为了与上句的“万古宅”相对应。“万古宅”就暗含仙人居所的意思,使神异的气氛更加浓厚,也更加令人向往。三、四句展示的境界更加美丽神奇。月不可留,而要“长留”,并且使它处在最恰当、最美好的位置上。晶莹的月亮悬挂在苍翠挺拔的松树之上,下面是长流不断的溪水。它不只生动地显现了嵩山秀丽的景色,而且寄托着隐居者高洁的情怀。

  五、六句为第二层,写杨山人归山后的活动。诗人想象杨山人归去后将采摘仙草,而嵩山玉女峰一带就散布着开满紫花的菖蒲。这种菖蒲“一寸九节,服之长生”(《神仙传》),正可满足他求仙的欲望。这联上句写人,下句写山。人之于山,犹鱼之于水,显然有“得其所哉”的寓意。“尔”字又和前面的“我”字呼应,渲染出浓郁的别离气氛。

  末二句为第三层,诗人向好友表示“岁晚或相访”要和他一起去过求仙访道、啸傲山林的生活。结句把这种思想情绪化为具体的形象:仿佛在湛蓝的天空中,一条白龙在向前蜿蜒游动,龙身上骑坐着风度潇洒的诗人,他那仙风道骨与“青天”“白龙”相表里,构成了美丽和谐的意境。这种骑龙相访的神奇画面,显得豪放飘逸。

  此诗所写的“景”,既为外在的景物,也为内在的感情,是“情与景偕,思与境共”的统一体。例如描绘嵩山秀丽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它的爱慕之情,就寓有怀念杨山人和向往栖隐生活的思想感情在内。三者迭合在一起,惜别的情意,就显得十分浓烈。惜别而不感伤,一往情深,而又表现得超奇旷达,这样的送别诗是非常罕见的。它构思新奇,如镜花水月,亦真亦幻,不受通常的时空观念的束缚,不为常人的思想感情所左右,更不因袭模仿,落入前人的窠臼,表现了诗作者惊人的创造力。

  李白写诗还常常运用夸张的艺术手腕使描绘的对象理想化、神奇化,以引起读者想象与思慕的情趣。这在此诗中有典型的表现。例如,“宅”为常见事物,并无新奇之处,可是在前面加上“万古”二字,就变得神奇、空灵而耐人寻味了。又如一轮明月挂在溪边的松树上,景物固然迷人,但若仅仅如此,诗味并不很多。诗人别出心裁,在前面冠以“长留”二字,突出意志的力量,这样人和物都发生了“超凡入圣”的变化,涂上一层神奇瑰丽的色彩,从而引人遐想,逗人情思。唐人张碧曾用“天与俱高,青且无际”(《唐诗纪事》)评价李白的诗,这八个字形象地表现了李白诗歌神奇超迈而又质朴自然的特色,是很恰当的评判。

参考资料:
1、 刘开扬.李白诗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33-134
2、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310-311

sòngyángshānrénguīsōngshān

bái tángdài 

yǒuwànzhái sōngyángfēng 
chángliúpiànyuè guàzàidōngsōng 
ěrduōxiāncǎo chānghuāróng 
suìwǎnhuòxiāngfǎng访 qīngtiānbáilóng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精卫¹(xián)²微木³,将以填沧海。
译文: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沧海。
注释:¹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²衔:用嘴含。³微木:细木。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刑天¹舞干戚(qī),猛志²固常在。
译文: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
注释:¹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争权,失败后被砍去了头,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当嘴,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²猛志:勇猛的斗志。。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同物¹既无虑,化去²不复悔。
译文: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
注释:¹同物:精卫既然淹死而化为鸟,就和其它的鸟相同,即使再死也不过从鸟化为另一种物,所以没有什么忧虑。²化去:刑天已被杀死,化为异物,但他对以往和天帝争神之事并不悔恨。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辰 一作:晨)
¹设在昔心²,良辰³(jù)可待。(辰 一作:晨)
译文:当年的雄心壮志还在,可是美好的时光又哪会再来呢?
注释:¹徒:徒然、白白地。²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³良辰:实现壮志的好日子。⁴讵:岂。

  陶渊明一生酷爱自由,反抗精神是陶诗重要的主题,这首诗赞叹神话形象精卫、刑天,即是此精神的体现。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起笔二句,概括了精卫的神话故事,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北山经》云:“发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精卫为复溺死之仇,竟口衔微木,要填平东海。精卫之形,不过为一小鸟,精卫之志则大矣。“精卫衔微木”之“衔”字、“微”字,可以细心体会。“衔”字为《山海经》原文所有,“微”字则出诸诗人之想象,两字皆传神之笔,“微木”又与下句“沧海”对举。精卫口中所衔的细微之木,与那莽苍之东海,形成强烈对照。越凸出精卫复仇之艰难、不易,便越凸出其决心之大,直盖过沧海。从下字用心之深,足见诗人所受感动之深。“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此二句,概括了刑天的神话故事,亦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海外西经》云:“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干,盾也;戚,斧也。刑天为复断首之仇,挥舞斧盾,誓与天帝血战到底,尤可贵者,其勇猛凌厉之志,本是始终存在而不可磨灭的。“刑天舞干戚”之“舞”字,“猛志固常在”之“猛”字,皆传神之笔。渊明《咏荆轲》“凌厉越万里”之“凌厉”二字,正是“猛”字之极好诠释。体会以上四句,“猛志固常在”,实一笔挽合精卫、刑天而言,是对精卫、刑天精神之高度概括。“猛志”一语,渊明颇爱用之,亦最能表现渊明个性之一面。《杂诗·忆我少壮时》“猛志逸四海”,是自述少壮之志。此诗作于晚年,“猛志固常在”,可以说是借托精卫、刑天,自道晚年怀抱。下面二句,乃申发此句之意蕴。“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同物”,言同为有生命之物,指精卫、刑天之原形。“化去”,言物化,指精卫、刑天死而化为异物。“既无虑”实与“不复悔”对举。此二句,上句言其生时,下句言其死后,精卫、刑天生前既无所惧,死后亦无所悔也。此二句,正是“猛志固常在”之充分发挥。渊明诗意绵密如此。“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结笔二句,叹惋精卫、刑天徒存昔日之猛志,然复仇雪恨之时机,终未能等待得到。诗情之波澜,至此由豪情万丈转为悲慨深沉,引人深长思之。猛志之常在,虽使人感佩;而时机之不遇,亦复使人悲惜。这其实是一种深刻的悲剧精神。

  渊明此诗称叹精卫、刑天之事,取其虽死无悔、猛志常在之一段精神,而加以高扬,这并不是无所寄托的。《读山海经》十三首为一组联章诗,第一首咏隐居耕读之乐,第二首至第十二首咏《山海经》、《穆天子传》所记神异事物,末首则咏齐桓公不听管仲遗言,任用佞臣,贻害己身的史事。因此,此组诗当系作于刘裕篡晋之后。故诗中“常在”的“猛志”,当然可以包括渊明少壮时代之济世怀抱,但首先应包括着对刘裕篡晋之痛愤,与复仇雪恨之悲愿。渊明《咏荆轲》等写复仇之事的诗皆可与此首并读而参玩。

  即使在《山海经》的神话世界里,精卫、刑天复仇的愿望,似亦未能如愿以偿。但是,其中的反抗精神,却并非是无价值的,这种精神,其实是中国先民勇敢坚韧的品格之体现。渊明在诗中高扬此反抗精神,“猛志固常在”,表彰此种精神之不可磨灭;“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则将此精神悲剧化,使之倍加深沉。悲尤且壮,这就使渊明此诗,获得了深切的悲剧美特质。

参考资料:
1、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 Journal of 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 2008年01期
2、 名作欣赏 , Masterpieces Review, 2007年02期

shānhǎijīngshísānshǒu ·shí

táoyuānmíng wèijìn 

jīngwèixiánwēi jiāngtiáncānghǎi 
xíngtiāngān měngzhìchángzài 
tóng huàhuǐ 
shèzàixīn liángchéndài  (chénzuò chén )
海棠何事忽摧隤?今日繁花为底开?
海棠何事忽摧隤¹?今日繁花为底²开?
注释:¹隤:通“颓”。²底:何。
应是北堂增寿考,一阳旋复占先梅。
应是北堂¹增寿考²,一阳旋复³占先梅。
注释:¹北堂:母亲的代称,已见于小说前面薛宝钗给林黛玉的诗。²寿考,长寿,“考”是老的意思。³一阳旋复:冬至阴极阳回。占先梅,说海棠比梅花抢先了一步开。

  《红楼梦》八十回以后为续补文字,非曹雪芹所作。《赏海棠花妖诗》出自第九十四回,共有三首。这首《赏海棠花妖诗·海棠何事忽摧隤》就是其中之一,为贾宝玉所作。小说中,怡红院里的海棠本来枯萎了几棵,忽然冬日开花,贾赦、贾政说是花妖作怪,贾母说是喜兆,命人备酒赏花。贾宝玉等人“彼此都要讨老太太的喜欢”,就做了诗。

  八十回之前,曹雪芹让海棠在晴雯死时枯萎了,这象征着大观园女儿的命运。这里,续书者让海棠花也像气候的“阴极阳回”那样能够死而复生,这也是一种象征,它与原本该“一败涂地”的贾府后来衰而复兴一样,都反映了续书者的创作思想与坚持“按迹循踪”的曹雪芹是不同的。续书者在小说中宁可“失真”,也要顽强地表现自己维护传统制度和这个大家庭利益的主观愿望。

  贾母说:“我不大懂诗,听去倒是兰儿的好,环儿做的不好。”这是因为她喜欢听吉利话。其实三首诗都做得很蹩脚。别人还可以,连贾宝玉也写得如此笨拙,毫无诗意,这与小说前面的描写是不符合的。而且,这个“古今不肖无双”的传统叛逆者,在这里却成了一个善于说好话、能迎合长辈心理的孝子,这种转变也很惊人。

天地空搔首,频抽白玉簪。
天地空搔(sāo)¹,频抽白玉簪(zān)²
译文:站在楼头望着残破的天地,忧国忧民一筹莫展竟使人焦虑得不断地在抽拔着头上的白玉簪。
注释:¹空搔首:一筹莫展,搔头也无法解决问题。²白玉簪:戴朝冠时用来插定发、冠的器物。
皇舆三极北,身事五湖南。
皇舆(yú)¹三极北²,身事五湖³南。
译文:想到君王乃是在这三极以北,而我却飘泊在五湖之南,难以报效国家。
注释:¹皇舆:国君所乘的高大车子,多借指王朝或国君。²三极北:东西南三极之北。地有四极,长安在北面,故称。³五湖:指洞庭、青草、具区、兆滆、彭蠡五个湖泊。五湖南,写自身所在,远离京都,难以报效国家。
恋阙劳肝肺,论材愧杞楠。
恋阙(quē)¹劳肝肺²,论³材愧杞楠
译文:依恋君主,思念之心极其苦切,但论才能则又觉得有愧于那可作栋梁的杞楠。
注释:¹恋阙:心恋京都,即依恋君主。阙:皇宫门前两边供嘹望的楼,此指皇帝居处,借指朝廷。²劳肝肺:五内俱劳,形容思念之心极其苦切。³论:一作“抡”。⁴愧杞楠:愧对栋梁之才。杞楠:都是高大乔木,材质坚硬,此指栋梁之才。
乱离难自救,终是老湘潭。
乱离¹难自救,终²是老³湘潭
译文:在乱离之中如今已经不能自救,我恐怕还是要老死在这边远的湘潭。
注释:¹乱离:因动乱而飘泊。²终:终究。³老:老死。⁴湘潭:县名,属潭州,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今湖南省湘潭市。这里泛指湖南。
这首诗于唐代宗大历四、五年(公元769—760)漂泊长沙时所作。代宗永泰、大历(765—766)之际,安史之乱虽已平息,唐帝国却再也无法恢复昔日盛世。河北地区为安史余孽的蕃将集团所控制,成了国中之国。吐蕃仍占有河湟,威胁京师。唐朝腹地的东西川、荆南等地,诸将拥兵自重,时有争斗。杜甫虽是在野之身,无官守,无言责,面对这样的情势,忧国情殷,不能自已,时发于诗。杜甫于大历四年正月中旬自岳州南行,经青草湖,潭州(今湖南长沙市)投奔老友衡州(今湖南衡阳市)刺史韦之晋,而到达衡州时韦之晋已改任潭州刺吏,于是又折回潭州。四月,韦之晋病没,四月初八夜,长沙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臧玢之乱”,杜甫连夜逃难,这年夏秋他又在湘潭度过,时年老多病,处境困难,登楼远望,有感于家国之忧,于是赋成了这首悲怆的《楼上》。
参考资料:
1、 政协湘潭市委员会.湘潭历代诗词选 上:湘潭大学出版社,2013:第3页
2、 凌朝汉.洗石集: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第345页
3、 陶道恕.杜甫诗歌赏析集:巴蜀书社,1993:第565页
乐游古园崒森爽,烟绵碧草萋萋长。
乐游古园崒(zú)¹森爽²,烟绵³碧草萋萋长。
译文:古老的乐游园地势高出树木参天,连绵的碧草生长得很茂盛。
注释:乐游园:即乐游原,在长安城南,汉宣帝时建,始称乐游苑,地势最高,四望宽敞,为唐代游赏胜地。¹崒:山高危貌。²森爽:萧疏貌,是说乐游园上的树木参天。正因树木不密集才见得其高。³绵:延绵,笼罩。
公子华筵势最高,秦川对酒平如掌。
公子¹华筵(yán)²最高,秦川对酒平如掌³
译文:杨长史的筵席设在园中最高处,对饮美酒俯视秦川,秦川平坦得像手掌。
注释:¹公子:指筵席主人杨长史。²势:地势。³“秦川”句:《三秦记》:长安正南秦岭,岭根水流为秦川,又名樊川。这里当指长安周围的平原,因居高俯视而觉其平坦如掌。《长安志》载:“乐游原居京城之最高,四望宽敞,京城之内,俯视如掌。”
长生木瓢示真率,更调鞍马狂欢赏。
长生木瓢(piáo)¹示真率²,更调(tiáo)³(ān)马狂欢赏。
译文:主人用长生木瓢盛酒,表明他的真率,贺酒之后又让客人骑上鞍马狂欢游赏。
注释:¹长生木瓢:长生木做的瓢,《西京杂记》载上林苑有长生木。²示真率:主人用长生木瓢盛酒,表明他的真率。³调:戏弄。
青春波浪芙蓉园,白日雷霆夹城仗。
青春¹波浪芙蓉园²,白日雷霆(tíng)³夹城仗。
译文:春季的芙蓉园内碧波荡漾,晴日当空雷霆骤响,原来是天子出游时声势浩大的仪仗。
注释:¹青春:犹言青青,河水碧绿。²芙蓉园:在乐游园西南,中有芙蓉池。³雷霆:指宫廷仪仗队的赫赫声势。
阊阖晴开詄荡荡,曲江翠幕排银牓。
(chāng)(hé)¹晴开詄(dié)荡荡²,曲江³翠幕银牓(bǎng)
译文:曲江岸边官殿巍峨,门户大开多么壮阔,游宴的帐幕如绚丽的烟霞势排银牓。
注释:¹阊阖:天门。这里借指宫城的正门。²詄荡荡:阔大之意。³曲江:在乐游园西南,今西安市东南十里。⁴翠幕:贵族游宴时搭建的帐幕。⁵排:指压倒性的气势。⁶银牓:宫殿门端所悬金碧辉煌的匾额。
拂水低徊舞袖翻,缘云清切歌声上。
拂水低徊(huái)舞袖翻,缘云清切歌声上¹
译文:画船上的美人舞袖低回轻拂水面,歌女们嘹亮的清音,宛转随云到青天上。
注释:¹“拂水”两句:写芙蓉园和曲江的皇家歌舞。“缘云”句,形容歌声嘹亮,攀援云层而上达青天。
却忆年年人醉时,只今未醉已先悲。
却忆年年人醉时,只今¹未醉已先悲。
译文:回想以前,每年的今天我都喝得酣醉,今日还没有喝醉而心已先悲。
注释:¹只今:如今。
数茎白发那抛得?百罚深杯亦不辞。
数茎(jīng)白发那抛得?百罚¹深杯²亦不辞。
译文:年岁渐老,稀疏的白发哪里肯放过我,即便罚我多次喝下满杯酒也不推辞!
注释:¹百罚:多次罚酒。²深杯:满杯。
圣朝亦知贱士丑,一物自荷皇天慈。
圣朝¹亦知贱士²丑,一物³自荷皇天慈。
译文:身居圣朝却长期贫贱我已自知丑陋,眼前一草一木尚且蒙受皇天的恩慈。
注释:¹圣朝:有道之邦。这里指当时的朝廷。²贱士:杜甫自称。³一物:仇兆鳌注释为酒,沈德潜以为是杜甫自谓。当释为一草一木、万事万物。⁴荷:承载。
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
此身饮罢无归处¹,独立苍茫³自咏诗。
译文:酒宴已散众人皆去只有我无处可归,独自站在苍茫的暮色中吟出了这首诗。
注释:¹无归处:包含复杂内涵。一是仕途不得志,满腔抱负无所托,二是没有志同道合者。²苍茫:暮色貌。融合全诗则含有前途渺茫的身世之感、对国家政治的忧虞之感以及念天地悠悠的历史深沉感。

  此诗写陪宴所见,由筵饮游赏的生活琐事,联系到贵戚专宠的国家大事,由个人身世之慨发展到时世之叹。全诗画面繁复,情感郁结,气势磅礴,包蕴深远,显示了杜甫“沉郁顿挫”诗风的逐渐形成。

  此诗从设宴园中叙起,写景由近而远。头两句写乐游园上的景色。次两句写乐游园周围景色。既见地势高敞,又见胸襟开阔,其心旷神怡的程度,只有王维的《辋川集·临湖亭》“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当轩对樽酒,四面芙蓉开”差可比拟,而笔力则更加雄浑。

  正因为座上俯视,可见全城:“秦川对酒平如掌”,便引出下面“长生句至“缘云”句一段从所见宫阙园苑远景生出的有关皇帝此时此刻也在真宴游玩的想象。《两京新记》载:“开元二十年筑夹城,入芙蓉园:自大明宫夹亘罗城复道,经通化门观,以达兴庆宫;次经春明、延喜门,至曲江芙蓉园。”这一段提到南苑芙蓉园,提到夹城复道中如雷霆般轰鸣的车马仗经过时的声响,提到大开的天门阊阖,等等,可见指的是皇帝带着他的宠幸这时正赶着前往南苑诸胜去寻高作乐。

  “酌瓢”“调马”是就皇帝而言。唐玄宗崇道祖,信神仙,求长生,偶尔也会在大内用“长生木瓢”酌饮以“示真率”(即《朝享太庙赋》中二丞相颂扬玄宗“浇讹散,淳朴登”的意思,恐怕平日真有这么一番欺人自欺的做作),可是一旦遇到良辰美景,便再也按捺不住他那强烈的凡人情欲,而“更调鞍马狂高赏”,到南苑诸胜散心去了。

  这诗先叙杨长史设宴于地势高敞的乐游园,全城景物尽收眼底。次述因眺望所见而生出种种有关皇帝游幸情事的想象,并以含混的言辞加以表现。因为相隔很远,虽见到一些动静,到底只能凭想象揣度,并非亲眼得见,难能坐实皇帝一定在内,就是明明知道皇帝正在南苑寻高作乐,即使不像王维那样找出冠冕堂皇的理由来为他辩护,说这只是“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重物华”(《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也不能大肆张扬他跟爱宠们在吃喝玩乐啊,想说又不敢说,这就不免支吾其词,含混不清了。一想到了皇帝,势必会勾引起应诏、召试以来的无穷心事,倾泻出来,便是末段中那深沉的慨叹和徙倚无依的身世之感。诗人的思路是清晰的,前后段诗意的过渡也很自然,只是前人未能悟透,讲解起来,不是这里就是那里,显得疙疙瘩瘩了。

  此诗画面的繁复和跳跃、情感的郁结与变化,造成了纵深横阔的效果,显示了杜甫独特诗风的逐渐形成。旅食京华的十年,杜甫留下了一百一十多首诗,包括《前出塞》《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这样既具有广阔深沉的生活内容又充满杰出想象力的作品,所以《乐游园歌》并不能代表这一时期杜甫创作的最高成就。但是这首诗在杜甫七古长篇中第一次展现出了“沉郁顿挫”的特征,在很多方面显现出诗人诗艺逐渐成熟的痕迹。

参考资料:
1、 陈贻焮.杜甫评传(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73-176
2、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244-245

yóuyuán

 tángdài 

yóuyuánsēnshuǎng yānmiáncǎozhǎng 
gōnghuáyánshìzuìgāo qínchuānduìjiǔpíngzhǎng 
chángshēngpiáoshìzhēnshuài gèngtiáoānkuánghuānshǎng 
qīngchūnlàngróngyuán báiléitíngjiāchéngzhàng 
chāngqíngkāidiédàngdàng jiāngcuìpáiyínbǎng 
shuǐhuáixiùfān yuányúnqīngqièshēngshàng 
quèniánniánrénzuìshí zhǐjīnwèizuìxiānbēi 
shùjīngbáipāo bǎishēnbēi 
shèngcháozhījiànshìchǒu huángtiān 
shēnyǐnguīchù cāngmángyǒngshī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