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令明主坐销忧,百战功高独不侯。
能令明主坐销忧,百战功高独不侯。
冬冷春和俱入寇,三军岂但只防秋。
冬冷春和俱入寇,三军岂但只防秋。
李开先

李开先

(1502—1568)明山东章丘人,字伯华,号中麓。嘉靖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官至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罢归,治田产,蓄声伎,家居近三十年。征歌度曲,为新声小令,诗歌豪放,尤工词曲,不循格律,诙谐调笑,信手放笔。自谓藏曲最富,有“词山曲海”之目。曾刻元乔梦符、张小山小令。作传奇《宝剑记》,又有《登坛记》,今佚。又有《词谑》、《闲居集》。 ▶ 3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西山¹白雪三城²³,南浦(pǔ)清江万里桥
译文:西山白雪皑皑重兵三城戍守,南郊外的万里桥,跨过泱泱的锦江。
注释:¹西山:在成都西,主峰雪岭终年积雪。²三城:指松(今四川松潘县)、维(故城在今四川理县西)、保(故城在理县新保关西北)三州。城,一作“年”,一作“奇”。³戍:防守。三城为蜀边要镇,吐蕃时相侵犯,故驻军守之。南浦:南郊外水边地。⁴清江:指锦江。⁵万里桥:在成都城南。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海内风尘¹(zhū)²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译文:因海内战争不息几个兄弟音讯阻隔,我流落天涯潸然泪下身心飘摇。
注释:¹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²诸弟:杜甫四弟:颖、观、丰、占。只杜占随他入蜀,其他三弟都散居各地。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惟 通:唯)
惟将迟暮¹供多病²,未有涓(juān)³答圣朝。(惟 通:唯)
译文:惟将迟暮的年光,交与多病的身躯;至今无点滴功德,报答贤明的圣皇。
注释:¹迟暮:这时杜甫年五十。²供多病:交给多病之身了。供,付托。³涓埃:滴水、微尘,指毫末之微。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¹萧条。
译文:我骑马来到郊外时放眼远眺,无法忍受人世间之事日渐萧条。
注释:¹日:一作“自”。

  诗以“野望”为题 ,是诗人跃马出郊时感伤时局、怀念诸弟的自我写照。

  首两句写野望时所见西山和锦江。西山主峰终年积雪,因此以“白雪”形容。三城,在当时驻军严防吐蕃入侵,是蜀地要镇。

  中间四句是野望时触发的有关国家和个人的感怀。三四句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海内外处处烽火,诸弟流散,此时“一身遥”客西蜀,如在天之一万。诗人怀念家国,不禁“涕泪”横流。真情实感尽皆吐露不由人不感动。

  五六句又由“ 天万”“一身”引出残年“多病”,“未”贡微力,无补“圣朝”的内愧。杜甫时年五十,因此说已入“迟暮”之年。他叹息说:我只有将暮年付诸给“多病”之身,但“未有”丝毫贡献,报答“圣朝”,是很感惭愧的。

  杜甫虽流落西蜀,而报效李唐王朝之心,却始终未改,足见他的爱国意识是很强烈的。中间四句,由于连用对偶尔将诗人的家国之忧,身世之感,特别是报效李唐王朝之心,艺术地得到有效概括。

  七八句最后点出“野望”的方式和深沉的忧虑。“人事”,人世间的事。由于当时西山三城列兵防戍,蜀地百姓赋役负担沉重,杜甫深为民不堪命而对世事产生“日” 转“萧条”的隐忧。这是结句用意所在。诗人从草堂“跨马”,走“出”南“郊”,纵目四“望”。“ 南浦清江万里桥”是近望之景。“西山白雪三城戍 ”,是远望之景。他由“三城戍”引出成乱的感叹,由“万里桥”兴起出蜀之意。这是中间四句有关家国和个人忧念产生的原因。

  杜甫“跨马出郊 ”,“极目”四“望”,原本为了排遣郁闷 。但爱国爱民的感情,却驱迫他由“望 ”到的自然景观引出对国家大事、弟兄离别和个人经历的种种反思。一时间,报效国家、怀念骨肉和伤感疾病等等思想感情,集结心头。尤其为“迟暮”“多病”发愁,为“涓埃”未“答”抱愧。

  此诗前三联写野望时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即由向外观察转为向内审视。尾联才指出由外向到内向的原因。在艺术结构上,颇有控纵自如之妙。

参考资料:
1、 张忠纲.杜甫诗选:巴蜀书社,2004:174-175
2、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wàng

 tángdài 

西shānbáixuěsānchéngshù nánqīngjiāngwànqiáo 
hǎinèifēngchénzhū tiānlèishēnyáo 
wéijiāngchígōngduōbìng wèiyǒujuānāishèngcháo  (wéitōng wéi )
kuàchūjiāoshí kānrénshìxiāotiáo 
天将奇艳与寒梅。乍惊繁杏腊前开。暗想花神、巧作江南信,鲜染燕脂细翦裁。
天将奇艳与寒梅,乍惊繁杏腊前开。暗想花神、巧作江南信,鲜染燕脂细翦(jiǎn)裁。
译文:上天将奇艳的特质给了寒梅。它总是在腊月绽放,乍一看以为是繁盛的杏花提前开放。我暗想,这是花神给人们送来的江南信息,它仿佛用胭脂染过、用剪刀剪出来似的。
寿阳妆罢无端饮,凌晨酒入香腮。恨听烟坞深中,谁恁吹羌管、逐风来。绛雪纷纷落翠苔。
寿阳妆¹罢无端²饮,凌晨酒入香腮(sāi)。恨听烟烟坞(wù)³深中,谁恁吹羌(qiāng)管、逐风来。绛(jiàng)纷纷落翠苔。
译文:贴好了梅花妆,无休止的开始独酌,直至深夜酒醉腮红。在轻烟笼罩的深深的花坞中,听着随风传来的羌笛声,看那梅树上的花瓣纷纷落在绿色的苔藓上。
注释:¹寿阳妆:梅花妆。²无端:无休止的。³烟坞:烟气笼罩的花坞。⁴绛雪:红色的雪。指的是飘落的梅花瓣。
中兴诸将,谁是万人英?身草莽,人虽死,气填膺,尚如生。年少起河朔,弓两石,剑三尺,定襄汉,开虢洛,洗洞庭。北望帝京,狡兔依然在,良犬先烹。过旧时营垒,荆鄂有遗民。忆故将军,泪如倾。
中兴诸将,谁是万人英¹?身草莽(mǎng)²,人虽死,气填膺(yīng)³,尚如生。年莽起河朔(shuò),弓两石,剑三尺,定襄汉,开虢(guó)洛,洗洞庭。北望帝京,狡兔¹⁰依然在,良犬¹¹先烹。过旧时营垒¹²,荆鄂(è)有遗民。忆故将军,泪如倾。
译文:中兴赵宋王朝的众将,谁是万人敬仰的英雄?只有岳飞。他出生于贫寒人家,精神却鼓舞着民众,虽死犹生。他年少时崛起于河朔,曾拉开两担力的硬弓,佩带三尺龙泉剑。他平定襄阳、江汉,拓开虢州、洛阳一带的战场,清洗了洞庭湖的战乱。北望帝京,狡兔仍在,良犬却被先烹杀了。路过旧时的战场,身为荆鄂遗民,长忆已故岳将军,悲泪如倾。
注释:六州歌头:词牌名,双调一百四十三字,上片十九句八平韵八叶韵,下片二十句八平韵十叶韵。岳鄂王庙:即岳飞庙。岳飞,宋时抗金名将。¹万人英:万人之中的英豪。²身草莽:指岳飞家境贫寒,曾做过人家的庄客。³气填膺:谓忠义之气,填塞胸臆。膺,胸。⁴年莽起河朔:指岳飞年轻时就在中原黄河以北从军抗金,报效国家。⁵弓两石:指岳飞当时臂力过人,能开两石之弓。古代以一百二十斤为一石。⁶剑三尺:手提三尺宝剑。⁷定襄汉:指岳飞在高宗绍兴初年平定襄阳、汉阳等六郡,为恢复中原打下基础。⁸洗洞庭:指岳飞镇压了以杨么为首的聚集在洞庭湖的农民起义军。⁹望帝京:谓岳飞军队距汴京很近。帝京,即汴京。¹⁰狡兔:指北方金国侵略者。¹¹良犬:指岳飞。¹²营垒:指岳飞军营。
说当年事,知恨苦:不奉诏,伪耶真?臣有罪,陛下圣,可鉴临,一片心。万古分茅土,终不到,旧奸臣。人世夜,白日照,忽开明。衮佩冕圭百拜,九泉下、荣感君恩。看年年三月,满地野花春,卤簿迎神。
说当年事,知恨苦:不奉诏¹,伪耶真?臣有罪,陛下圣,可鉴临²,一片心。万古分茅土³,终不到,旧奸臣。人世夜,白日照,忽开明。衮(gǔn)(miǎn)百拜,九泉下、荣感君恩。看年年三月,满地野花春,卤(lǔ)簿迎神。
译文:话说当年岳飞蒙难,遗恨悲苦,朝廷指责他不遵奉诏书,是真是假?臣子有罪,假如陛下圣明,可以亲自鉴别考察,岳飞不愿班师回朝完全出于一片赤胆忠心。从来分封诸侯,终究轮不到旧时的奸臣。人世间的黑夜,一旦太阳普照,忽然变得明朗。岳飞终于身着王侯的礼服,接受百姓祭拜,九泉之下也应感到荣耀,感激君恩。且看每年的三月,满地野花的春天,人们祭祀迎神,以尊王侯的大礼,祭祀岳飞英灵。
注释:¹不奉诏:指秦桧等诬陷岳飞“受诏不救淮西罪”,赐死狱中。诏,皇帝的命令文书。²鉴临:审查,监视。³分茅土:古代皇帝分封诸侯时,用茅草包社坛某方之土授受封者,以示其为某方王侯。⁴衮:古代皇帝及上公的礼服。⁵佩:贵族身上佩带的玉器。⁶冕: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的礼帽,后专指皇冠。⁷圭:贵族上朝手中所持的玉制礼器。⁸九泉:指底层最深处,即阴间。⁹卤簿:本为帝王驾出时仪仗。汉以后,后妃、太子和大臣出行时皆有。此指每年三月在庙前迎神赛会。

  全词热烈赞扬了岳飞为南宋王朝的中兴所作的奉功伟绩和他“精忠报国”的爱国品质,表达了对迫害忠良的投降派的强烈鞭达;词人不光为英雄一哭,更是为了寄希望于当时的宁宗皇帝,激励和鼓舞长期受到压抑的主战派将领抗敌御侮的决心,实现社稷一统的宿愿。

  上片是追叙概述岳飞的生平事迹。开头两句以问代赞,点出岳飞是万人之中的英雄。下面“身草莽”四句,是说岳飞的浩气长存,精神永在,虽死犹生。从“年少起河朔”到“洗洞庭”,用洗炼的语言高度概括了岳飞的英雄事迹:早年从军,武艺高强,南征北战,屡建战功。“北望帝京”,是说岳飞时刻不忘收复中原失地。“狡兔依然在,良犬先烹”是写岳飞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悲惨命运。过去是打败了敌人之后才杀功臣,可如今敌人还在,岳飞就被杀害了,这历史的悲剧令人气愤。“过旧时营垒”以下四句,写出了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对岳飞的深挚怀念与无比热爱之情。

  下片抒写对岳飞被害的感慨和岳飞冤案得到昭雪后的盛况。“说当年事”,“知恨苦”,是以与岳飞谈话的口气,表露出对英雄不幸遭遇的无比同情。紧接着“不奉诏,伪耶真”的反问,有力驳斥了秦桧一伙强加给岳飞的罪名。“臣有罪”四句,是对支持秦桧杀害岳飞的宋高宗明褒实贬,言外之意是如果皇帝能明察忠奸真伪,就不会酿成岳飞惨死的千古奇冤了。“万古茅土”三句,是对古往今来奸臣下场的概括,断定当时的奸臣也绝没有好下场,表现出一种激愤之情。“人世夜”三句,是说茫茫黑夜必将被光明白日所代替,岳飞的冤案终于得以昭雪。下面三句就写想象中的岳飞冤案昭雪后无比荣耀的盛况,岳飞的勃勃英姿又焕然一新,重现世上。最后三句,写百姓对岳飞的怀念与祭奠,表达出人民也是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

  整首词写得大气磅礴,气势凛然,围绕凭吊的主旨,将一首长调写得气脉贯通,一气呵成,足见作者的功力。

参考资料:
1、 陆永品.唐宋词选讲: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1:154-156
2、 傅璇琮.唐宋词:泰山出版社,2007:165-166

liùzhōutóu··yuèèwángmiào--liúguò

zhōngxìngzhūjiāngshuíshìwànrényīngshēncǎomǎngrénsuītiányīngshàngshēngniánshǎoshuògōngliǎngshíjiànsānchǐdìngxiānghànkāiguóluòdòngtíngběiwàngjīngjiǎoránzàiliángquǎnxiānpēngguòjiùshíyínglěijīngèyǒumínjiāngjūnlèiqīng

shuōdāngniánshìzhīhènfèngzhàowěizhēnchényǒuzuìxiàshèngjiànlínpiànxīnwànfēnmáozhōngdàojiùjiānchénrénshìbáizhàokāimínggǔnpèimiǎnguībǎibàijiǔquánxiàrónggǎnjūnēnkànniánniánsānyuèmǎnhuāchūn簿yíngshén

贤愚相去,算其间能几。差以毫厘缪千里。细思量义利,舜跖之分,孳孳者,等是鸡鸣而起。
贤愚相去,算其间能几。差以毫厘缪(miù)千里。细思量义利,舜跖(zhí)之分,孳(zī)¹者,等是鸡鸣而起。
译文:人有贤愚之分,他们中间能差多少呢?不要小看了这个区别,可以说:差之毫釐,缪之千里之远。仔细地想想,义与利是舜与毫的分别。他们都鸡鸣即起,孳孳不倦地作事情。为善的就是舜的徒弟,为利的就是毫的徒弟。这两种人我们一定要分清楚。
注释:¹孳孳:勤勉不懈。
味甘终易坏,岁晚还知,君子之交淡如水。一饷聚飞蚊,其响如雷,深自觉、昨非今是。羡安乐窝中泰和汤,更剧饮,无过半醺而已。
味甘终易坏,岁晚还知,君子之交淡如水。一饷聚飞蚊,其响如雷,深自觉、昨非今是。羡安乐窝¹中泰和汤²,更剧饮,无过半醺(xūn)而已。
译文:醴的味道甘甜,但它终久容易坏;水没有味道,它就能长久保持本色不变。我到了老年还知道一个道理:君子交朋友淡如水。吃一餐饭的时候,聚集一大批飞蚊,它们的响声如雷。现在想起来觉得:昨天错了,今天对了。我很羡慕能在安乐窝里有沸水喝,即便是剧饮也不会醉,但只打算喝个半醉就行了。
注释:¹安乐窝:指住宅。²泰和汤:沸水。
这首词是开禧二年,宋王朝又任命辛弃疾为绍兴府知府兼浙江东路安抚使。但是辛弃疾在镇江任上遭受的打击,伤痕犹在,无意出山,便上疏辞掉了。十二月又任命为陵兴知府,并诏命于上任前先赴阙奏事。奏事后,又升任为兵部侍郎。侍郎仅次于尚书的职务,有一定的兵权。辛弃疾始终以统一祖国为已任,按道理讲,这个差事,他是乐于接受的。但他早已认清宋王朝的昏庸无能,韩侂胄专权肆虐,宋金两国的战争一触即发,而且战争必以宋军失败而告终。辛弃疾以国家为重,乐意奔赴前线,年老病重。到了开禧三年的八月大病在身,九月南宋小朝廷又诏命他为枢密院都承旨。可是诏书到达铅山前九月十日,这位民族英雄、南宋的大词家“大呼杀贼数声”含恨离开了人间,享年六十八岁。辛弃疾在病中对自己的一生作了一番回忆,他经历了农民起义,青年时代就踏入官场,迭经波折,有欢乐,有悲哀;观察了从皇帝、权臣,到一般官吏,更结识了数量可观的农民,从而对人的贤愚优劣有了个认识。总的说来,他认为人有贤愚之分,即好坏之分。他们中间“差以毫釐缪千里。”辛弃疾分清贤愚的界限,是以义利为标准,即以义为主的人是贤者,它的标准人物是舜,以利为主的人是愚者,它的标准人物是跖。下片总结了自己一生交友的经验教训,“君子之交淡如水。”对那些响声如雷的“飞蚊”才有了正确的认识。他沉痛地说:“昨非今是。”作者最后下决心不出山了,想在“安乐窝中”半醺“泰和汤”了此一生。没有想到这首词竟成了他的绝笔!
朱鹭,鱼以乌。路訾邪鹭何食?食茄下。不之食,不以吐,将以问诛者。
朱鹭,鱼以乌¹。路訾(zī)²鹭何食?食茄(jiā)³。不之食,不以吐,将以问诛者
译文:鹭鸟吃鱼,吃掉后又想吐。鹭鸟以什么为食呢?它在荷茎下进食。是要咽下去呢,还是要吐出来?这得去问击鹭鸟鼓的进谏者,他们究竟是要对皇帝吐露真情,直言进谏呢,还是把有些言语自己咽下去,不说给皇帝听呢?
注释:¹鱼以乌:指鹭鸟吃鱼,但吃掉鱼后又想吐。²路訾邪:表声音,无义。³食茄下:这句说的是鹭鸟在荷茎下进食。茄,荷茎。⁴问诛者:诛,一作“谏”。意思是问进谏者。
古代朝廷上树立一面大鼓,上面装饰有一只红色的鹭鸟。这面鼓,就是面谏皇帝时用的。朝臣向皇帝进谏时,就要先击鼓。此诗假借咏鼓,以勉励进谏者要敢于向皇帝尽情吐露忠言。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