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李世绩,姊病亲煮粥,粥火燎须须为秃。又不见闵子骞,大雪被芦裘,一言悟父母复留。
君不见李世绩,姊病亲煮粥,粥火燎须须为秃。又不见闵子骞,大雪被芦裘,一言悟父母复留。
水南茂才具二美,白首穷经辟雍里。冻雾空嗟岭豹藏,春雷不见江龙起。
水南茂才具二美,白首穷经辟雍里。冻雾空嗟岭豹藏,春雷不见江龙起。
孝思之楼江水傍,四时礿祀烝且尝。岂惟急难等原涉,还誇逊产同王商。
孝思之楼江水傍,四时礿祀烝且尝。岂惟急难等原涉,还誇逊产同王商。
白鸡梦醒丹旌湿,精舍玄猿终夜泣。凭将都士挽歌辞,裒作它年聘君集。
白鸡梦醒丹旌湿,精舍玄猿终夜泣。凭将都士挽歌辞,裒作它年聘君集。
边贡

边贡

边贡(1476 ~1532)字庭实,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边贡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 1173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
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
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
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
耽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
耽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
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飙。
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飙。

guāndìnghòuzèng--

zuò西wèiliángwèizhéyāolǎozǒuqiěxiāoyáo

dānjiǔwēikuángtuōshèngcháoshānguīxìngjǐnhuíshǒuxiàngfēngbiāo

昨夜西风烂漫秋,今朝东岸独垂钩。
昨夜西风烂漫秋,今朝东岸独垂钩。
译文:昨夜吹的西风送来了秋的烂漫景色,今天我在东岸独自垂钓。
紫袍不识衰衣客,曾对君王十二旒。
紫袍¹不识衰衣客²,曾对君王十二旒(liú)³
译文:您不认识我这一介布衣啊,我也曾经拜谒过皇上的面容。
注释:¹紫袍:代指为官的陈文惠。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二引《桐江诗话》:杨朴,字契先。一日秋晴,戏钓于道傍溪涧中。值漕台陈文惠出巡按,从者呵之,契先竟不顾。文惠怒,命从者摄至前路邮亭中诘之。契先丐毫楮供状,乃作绝句云云。²蓑衣客:指杨朴自己。³十二旒:这里指当朝皇帝宋真宗。旒:古人头戴冠前后垂悬的玉串,天子之冕为十二旒。

shàngchénwénhuì--yáng

zuó西fēnglànmànqiūjīncháodōngànchuígōu

páoshíshuāicéngduìjūnwángshíèrliú

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
江干¹多是钓人²居,柳陌³(líng)塘一带疏。
译文:江边上居住的大部分是以捕鱼为生的人,在杨柳依依的路边和菱角飘香的塘堤上房屋稀稀疏疏的分布着。
注释:¹江干:江边。²钓人:渔人。³柳陌:两边长满柳树的道路。
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
好是日斜¹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lú)鱼。
译文:最好的时候就是太阳西落风停下来的时候,半个江边的树都被染成了红色,渔民们泊船上岸,提着一天辛苦劳累打来的鲈鱼,散落在江树下叫卖。
注释:¹日斜: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这首诗描写真州景物风情,表现了真州景物的美丽、真州风俗人情的淳朴。

  清新自然是这两首诗的特点。诗中景物淡远幽雅,特别是前一首写渔村的景物,为前人之诗所少见,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而这些景物都好似是诗人触目所见,信手拈来,十分自然。而所表现的诗情画意也是十分自然,宛如一幅天然的渔家生活图画。

  其次是含蓄而有意味。作者虽在描写景物风情,实际上是把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评价含而不露地隐藏其中。前一句描写渔村景物和渔人生活,含而不露地表现了作者对渔村美丽景物和渔人自食其力生活的赞赏。后一句描写真州农村的耕作和习俗,也含而不露地表现了作者对真州农民勤劳和淳朴人情的喜爱。含蓄的写法,使两首诗情外有味,读者若不细心思考品嚼,很难理解作者实际情感,自然也难于见得其诗之妙了。

  清人评曰:“第四句乃此诗精彩佳妙所在,为一篇之主,前三句凑泊成趣,为一篇之客,此诗请客之法也。但主客要照应相配。四句色色俱精,一气呵成,如天造地设,所谓运斤成风,欲求斧凿之痕,了不可得。”

zhēnzhōujué

wángshìzhēn qīngdài 

jiānggānduōshìdiàorén liǔlíngtángdàishū 
hǎoshìxiéfēngdìnghòu bànjiānghóngshùmài 

西风半夜惊罗扇。蛩声入梦传幽怨。碧藕试初凉。露痕啼粉香。
西风半夜惊罗扇。蛩(qióng)¹声入梦传幽怨。碧藕试初凉。露痕啼粉香。
注释:¹蛩:蟋蟀。
清冰凝簟竹。不许双鸳宿。又是五更钟。鸦啼金井桐。
清冰凝簟(diàn)竹。不许双鸳宿。又是五更钟。鸦啼金井¹桐。
注释:¹金井:妆饰讲究的井台。
西风蛩声,入梦幽怨,秋已悄然而至。碧藕试凉,清冰凝簟,气候已截然不同于夏夜。何况五更钟响,井桐鸦啼,在在皆是秋声。季节移人之感,为此词造出一种特有的气氛。
乱云如兽出山前,细雨和风满渭川。
乱云如兽¹出山前,细雨和风满渭(wèi)²
译文:乱云就像猛兽奔涌出山前,细雨和风洒遍了渭河河川。
注释:¹乱云如兽:空中的积云,下雨前变幻无穷,有的像奇异的怪兽。²渭川:渭河,是黄河的支流,它发源于甘肃省,流入陕西省,经过咸阳城外后会径水,在陕西、河南交界处入黄河。
尽日空濛无所见,雁行斜去字联联。
尽日¹空濛(méng)²无所见,雁行³斜去字联联
译文:终日阴雨濛濛什么也不见,几行归去的雁就好像字联。
注释:¹尽日:整日,整天。²空濛:迷檬,迷茫,这里指雨丝不断,远眺景物迷茫。³雁行:指雁群。行,列,排。⁴字联联:指雁群一会变“人”字形飞行,一会变“一”字飞行。

  这是一首描写雨天景象的小诗。这首诗诗设喻新巧、描写别致,一联想丰富。全诗四句,全是眼望所见的景物,因此,“眼望”便是全诗的线索。空前的云涌是指眼望见,雨洒渭川是远望所见;天边归雁是极目远眺所见。这些使诗人有所思,有所感,诗人触景生情,借周围的景物扦发自己久居他乡的愁苦,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现实衰微的慨叹。

  晚唐社会,由于统治阶级的腐朽,军阀的连年混战,国势衰微,日趋末落,经济崩溃,民生涂炭。笼革朝野上下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气氛。再加上诗人一生颇不得志,为了求官,辗转他乡,一直到六十岁才中进士。他在流离奔走中,亲眼看到社会的凋弊,了解了人民的苦难。这些自然在他的心目中留下无限的悲楚的记忆,思绪中凝聚着不可排遣的忧虑。这悲楚,这忧虑自然会遣于笔端,写进诗中。这首诗,虽句句写诗,然而从诗人对景象的描写中处处能见到诗人所思,诗人所虑。

  诗的第一句“乱云如兽出山前”,写的是雨前。诗人用一“乱”字,用“如兽”的比喻来描绘乌云的变化和狂奔的速度,形象而通真。第二句是写雨。雨虽不大,是“细雨”,然而是“和风”而来,因此弥漫了整个渭水两岸。诗人用一个“满”字具体写出了渭水两岸细雨迷蒙的景象。紧接着,第三句用了“尽日”二字写下雨时问之长,用“空漂无所见”写雨景迷茫,写诗人内心的空荡。这个“无所见”,是指没有一样具有生气的景物,没有一样令人欢心的事。一切全是灰濛濛的,灰濛濛的天,灰濛濛的地。此时此景,诗人自己的心境便可想而知了。而最后“雁行斜去字联联”一句则更能反衬出诗人感情的凄苦,烘托出周围气氛的凄凉。在单调的灰濛濛的天空,来了一行归雁,又传来声声的雁鸣,这是一幅凄凉的景象。这样,这首小诗就不只是一首写景诗了,诗中蕴藏着丰富的情感。由此可见,诗人借景抒情,设喻描绘的技巧是高明的。

参考资料:
1、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82-184
2、 尚作恩 等.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274-276

dēngxiányángxiànlóuwàng

wéizhuāng tángdài 

luànyúnshòuchūshānqián fēngmǎnwèichuān 
jìnkōngméngsuǒjiàn yànxíngxiéliánliá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