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项王军壁¹(gāi)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²,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³;骏马名骓(zhuī),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què),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译文:项羽的军队驻守在垓下,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没了,刘邦的汉军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又层层包围上来。夜晚,听到汉军的四周都在唱着楚地的歌谣,项羽大惊失色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不然,为什么汉军中楚人这么多呢?”项羽连夜起来,到军帐中喝酒。回想过去,有美丽的虞姬,受宠爱,常陪在身边,有宝马骓,常骑在胯下。而今……于是项羽就慷慨悲歌,自己作诗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马不驰啊怎么办,虞姬啊虞姬你怎么办!”唱了一遍又一遍,虞姬也同他一起唱。项羽泪流数行,身边侍卫也都哭了,谁也不能抬头看项羽了。
注释:¹壁:修筑阵地;驻守。²四面皆楚歌:四面八方都响起用楚方言所唱的歌曲。喻指楚人多已降汉。³幸从:得到宠爱,跟随在项羽身边。⁴骓:毛色黑白相间的马。这里是以毛色为马命名。⁵数阕:好几遍。乐曲终止叫阕。⁶美人和之:虞姬应和着项羽的歌声一起唱。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huī)¹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²溃围³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fǔ),田父绐(dài)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duó)¹⁰不得脱¹¹,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¹²七十余战,所当者¹³破,所击者服,未尝¹⁴败北¹⁵,遂霸有天下。然今卒¹⁶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¹⁷决死,愿为诸君快战¹⁸,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yì)¹⁹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²⁰。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²¹山东²²为三处²³。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mǐ)²⁴,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²⁵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chēn)²⁶而叱(chì)²⁷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²⁸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²⁹曰:“如大王言!”
译文:于是项羽跨上战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随,当晚从南面突出重围,纵马奔逃。天亮的时候,汉军才察觉,就命令骑兵将领灌婴率领五千骑兵追击项羽。项羽渡过淮河,能跟上项羽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了。项羽走到阴陵时,迷路了,向一农夫问路,老农骗他说:“往左拐。”项羽往左走,就陷入了一片低洼地里,所以又被汉军追上了。项羽又率兵向东走,到了东城的时候,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了,而追击的汉军骑兵有几千人。项羽自己估计这回不能逃脱了,对手下骑兵说:“我从起兵打仗到现在已经八年了,亲身经历七十余次战斗,所抵挡的敌人都被打垮,所攻击的敌人都被降服,从没有失败过,所以才称霸天下。但是今天却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我灭亡,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啊。我今天当然是要决一死战,愿为大家痛快地打一仗,定要打胜三次,为各位突出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帅旗,让各位知道这是上天要亡我,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于是就把他的随从分为四队,朝着四个方向。汉军层层包围他们,项羽对他的骑兵说:“我再为你们斩他一将。”命令四队骑兵一起向下冲击,约定在山的东面分三处集合。于是项羽大声呼喝向下直冲,汉军都溃败逃散,果然斩杀了汉军一员大将。这时赤泉侯杨喜担任骑兵将领,负责追击项羽,项羽瞪眼对他大喝,赤泉侯杨喜连人带马惊慌失措,倒退了好几里。项羽同他的骑兵在约定的三处会合。汉军不知道项羽在哪一处,便把军队分成三部分,重新包围上来。项羽就冲出来,又斩了汉军的一个都尉,杀死百余人。再一次集合他的骑兵,发现只不过损失了两个人,便问他的随骑道:“怎么样?”骑兵们都佩服地说:“真像您说的那样!”
注释:¹麾下:部下。²直夜:当夜。直,介词,当……得时候。³溃围:突破重围。⁴平明:天亮的时候。⁵骑能属者:能跟从而来的骑兵。 属,随从。⁶阴陵:秦时地名,在今安徽定远县西北。⁷田父:农夫。⁸绐:古同“诒”,欺骗、诈骗。⁹东城:秦时地名,在今安徽定远县东南。¹⁰度:揣测,估计。¹¹脱:脱身。¹²身:亲身参加。¹³所当者:所遇到的敌方。¹⁴尝:曾。¹⁵败北:战败,败走。¹⁶卒:最终。¹⁷固:必,一定。¹⁸快战:痛痛快快地打一仗。¹⁹刈:割,砍。²⁰四向:向着四面。²¹期:约定。²²山东:山的东面。²³为三处:意谓分三处集合。²⁴披靡:如草随风而倒,形容惊溃散乱的样子。²⁵赤泉侯:汉将杨喜,因破项羽有功,封赤泉侯。赤泉:地名,在今河南淅川西。²⁶瞋目:瞪大眼睛。²⁷叱:大声呵斥。²⁸辟易:倒退。²⁹伏:同“服”,心服。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¹。乌江亭长²(yǐ)³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¹⁰,指王翳(yì)¹¹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¹²。”乃自刎而死。
译文:于是项羽就想东渡乌江。乌江的亭长撑船靠岸等待项羽,他对项羽说:“江东虽小,也还有方圆千里的土地,几十万的民众,也足够称王的了,请大王急速过江。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即使追到这,也没有船只可渡。”项羽笑道:“上天要亡我,我还渡江干什么?况且我项羽当初带领江东的子弟八千人渡过乌江向西挺进,现在无一人生还,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爱我而拥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见他们呢?或者即使他们不说,我项羽难道不感到内心有愧吗?”接着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忠厚的长者,我骑这匹马五年了,所向无敌,曾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赏给你吧!”于是命令骑马的都下马步行,手拿短小轻便的刀剑交战。仅项羽一人就杀死汉军几百人。项羽自己也负伤十多处。忽然回头看见了汉军骑兵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吕马童对面细看项羽,指项羽给王翳看,说道:“这个人就是项羽。”项羽便说道:“我听说汉王悬赏千两黄金征求我的脑袋,并封为万户侯,我就送你这点好处吧!”说完就自杀身亡了。
注释:¹乌江:即今安徽和县东北之乌江浦。²亭长:乡官。秦,汉时制度,十里一亭,设亭长一人。³舣:移船靠岸。⁴纵:即使。⁵王我:拥护我为王。⁶长者:性情谨厚的人。⁷创:创伤。⁸顾:回头看。⁹故人:旧相识。吕马童系项羽旧部,后背楚投汉。¹⁰面之:面对着项王。¹¹指王翳:把项王指给王翳看。¹²吾为若德:我给你个好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项羽的军队驻守在垓下,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没了,刘邦的汉军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又层层包围上来。夜晚,听到汉军的四周都在唱着楚地的歌谣,项羽大惊失色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不然,为什么汉军中楚人这么多呢?”项羽连夜起来,到军帐中喝酒。回想过去,有美丽的虞姬,受宠爱,常陪在身边,有宝马骓,常骑在胯下。而今……于是项羽就慷慨悲歌,自己作诗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马不驰啊怎么办,虞姬啊虞姬你怎么办!”唱了一遍又一遍,虞姬也同他一起唱。项羽泪流数行,身边侍卫也都哭了,谁也不能抬头看项羽了。

于是项羽跨上战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随,当晚从南面突出重围,纵马奔逃。天亮的时候,汉军才察觉,就命令骑兵将领灌婴率领五千骑兵追击项羽。项羽渡过淮河,能跟上项羽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了。项羽走到阴陵时,迷路了,向一农夫问路,老农骗他说:“往左拐。”项羽往左走,就陷入了一片低洼地里,所以又被汉军追上了。项羽又率兵向东走,到了东城的时候,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了,而追击的汉军骑兵有几千人。项羽自己估计这回不能逃脱了,对手下骑兵说:“我从起兵打仗到现在已经八年了,亲身经历七十余次战斗,所抵挡的敌人都被打垮,所攻击的敌人都被降服,从没有失败过,所以才称霸天下。但是今天却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我灭亡,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啊。我今天当然是要决一死战,愿为大家痛快地打一仗,定要打胜三次,为各位突出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帅旗,让各位知道这是上天要亡我,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于是就把他的随从分为四队,朝着四个方向。汉军层层包围他们,项羽对他的骑兵说:“我再为你们斩他一将。”命令四队骑兵一起向下冲击,约定在山的东面分三处集合。于是项羽大声呼喝向下直冲,汉军都溃败逃散,果然斩杀了汉军一员大将。这时赤泉侯杨喜担任骑兵将领,负责追击项羽,项羽瞪眼对他大喝,赤泉侯杨喜连人带马惊慌失措,倒退了好几里。项羽同他的骑兵在约定的三处会合。汉军不知道项羽在哪一处,便把军队分成三部分,重新包围上来。项羽就冲出来,又斩了汉军的一个都尉,杀死百余人。再一次集合他的骑兵,发现只不过损失了两个人,便问他的随骑道:“怎么样?”骑兵们都佩服地说:“真像您说的那样!”

于是项羽就想东渡乌江。乌江的亭长撑船靠岸等待项羽,他对项羽说:“江东虽小,也还有方圆千里的土地,几十万的民众,也足够称王的了,请大王急速过江。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即使追到这,也没有船只可渡。”项羽笑道:“上天要亡我,我还渡江干什么?况且我项羽当初带领江东的子弟八千人渡过乌江向西挺进,现在无一人生还,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爱我而拥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见他们呢?或者即使他们不说,我项羽难道不感到内心有愧吗?”接着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忠厚的长者,我骑这匹马五年了,所向无敌,曾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赏给你吧!”于是命令骑马的都下马步行,手拿短小轻便的刀剑交战。仅项羽一人就杀死汉军几百人。项羽自己也负伤十多处。忽然回头看见了汉军骑兵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吕马童对面细看项羽,指项羽给王翳看,说道:“这个人就是项羽。”项羽便说道:“我听说汉王悬赏千两黄金征求我的脑袋,并封为万户侯,我就送你这点好处吧!”说完就自杀身亡了。

注释

壁:修筑阵地;驻守。

四面皆楚歌:四面八方都响起用楚方言所唱的歌曲。喻指楚人多已降汉。

幸从:得到宠爱,跟随在项羽身边。

骓:毛色黑白相间的马。这里是以毛色为马命名。

数阕:好几遍。乐曲终止叫阕。

美人和之:虞姬应和着项羽的歌声一起唱。

麾下:部下。

直夜:当夜。直,介词,当……得时候。

溃围:突破重围。

平明:天亮的时候。

骑能属者:能跟从而来的骑兵。 属,随从。

阴陵:秦时地名,在今安徽定远县西北。

田父:农夫。

绐:古同“诒”,欺骗、诈骗。

东城:秦时地名,在今安徽定远县东南。

度:揣测,估计。

脱:脱身。

身:亲身参加。

所当者:所遇到的敌方。

尝:曾。

败北:战败,败走。

卒:最终。

固:必,一定。

快战:痛痛快快地打一仗。

刈:割,砍。

四向:向着四面。

期:约定。

山东:山的东面。

为三处:意谓分三处集合。

披靡:如草随风而倒,形容惊溃散乱的样子。

赤泉侯:汉将杨喜,因破项羽有功,封赤泉侯。赤泉:地名,在今河南淅川西。

瞋目:瞪大眼睛。

叱:大声呵斥。

辟易:倒退。

伏:同“服”,心服。

乌江:即今安徽和县东北之乌江浦。

亭长:乡官。秦,汉时制度,十里一亭,设亭长一人。

舣:移船靠岸。

纵:即使。

王我:拥护我为王。

长者:性情谨厚的人。

创:创伤。

顾:回头看。

故人:旧相识。吕马童系项羽旧部,后背楚投汉。

面之:面对着项王。

指王翳:把项王指给王翳看。

吾为若德:我给你个好处。

创作背景

  公元前203年(高祖四年)八月,梁地的彭越对楚兵发起骚扰断其粮道,项羽率领军队狙击了彭越后返回。这时候钟离昧正被汉军围困,汉军因为害怕项羽都开始逃窜。这时齐王韩信开始率领军队对楚军发起攻击,项羽开始感到害怕。于是,双方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鸿沟和议”,以战国时魏国所修建的运河:鸿沟为界,划分下。九月,西楚霸王项羽率十万楚军绕南路、向固陵方向的迂回线路向楚地撤军。刘邦也欲西返。

  但是,正当刘邦打算率军西返之时,张良、陈平却建议撕毁鸿沟和议,趁楚军疲师东返之机自其背后发动偷袭。张、陈二人认为:“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建议“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

  刘邦于是采纳二人建议,遂背约,向楚军突然发起战略追击作战。大军追至夏南时,刘邦约集韩信、彭越南下,共同合围楚军。由于韩信及彭越未如约出兵合击楚军,结果刘邦在固陵被项羽打败。刘邦慌忙率军退入陈下,并筑起堡垒坚守不出,而楚军又一次合围了刘邦。坚守壁垒的刘邦向张良询问:“诸侯不从约,为之奈何?”张良回答:“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52篇诗文

猜您喜欢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宋人有善为不龟(jūn)¹手之药者,世世以洴(píng)²澼(pì)³(kuàng)为事。客闻之,世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yù)技百金,世与之。”客得之,以说(yuè)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jiàng)。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¹⁰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¹¹也,或¹²¹³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译文:宋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游客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游客得到药方,来取悦吴王。越国发兵入侵吴国,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皲裂,药方是相同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
注释:¹龟:通作“皲”,皮肤受冻开裂。²洴:浮。³澼:在水中漂洗。⁴絖:古同“纩”,丝绵。⁵方:药方。⁶鬻:卖,出售。⁷说:同“悦”,取悦。⁸难:发难,这里指越国对吴国有军事行动。⁹将:统率部队。¹⁰裂:划分出。¹¹一:同一,一样的。¹²或:无定代词,这里指有的人。¹³以:凭借,其后省去宾语“不龟手之药”。
老人今年八十几,口中零落残牙齿。
老人今年八十几,口中零落残牙齿。
译文:老人今年八十几岁了,口中的牙齿稀稀落落只剩下几颗了。
注释:诮:责备。
天阴伛偻带嗽行,犹向岩前种松子。
天阴伛(yǔ)(lǚ)¹带嗽行,犹向岩前种松子。
译文:天阴了,弯着腰弓着背咳嗽着向前走,还要去山中岩前种松子。
注释:¹伛偻:弯腰曲背。

qiàoshānzhōngsǒu

shījiān tángdài 

lǎorénjīnniánshí kǒuzhōnglíngluòcánchǐ齿 
tiānyīndàisòuxíng yóuxiàngyánqiánzhòngsōng 
兄弟共行游,驱车出西城。
兄弟¹共行游,驱车出西城²
译文:好兄弟几个一块出来,把车子赶到西城门外。
注释:玄武陂(bēi):建安十三年(208),曹操为了训练水师,在邺城西南开辟玄武池。陂,堤岸。¹兄弟:指曹丕、曹植等人。²西城:指邺城之西门。
野田广开辟,川渠互相经。
野田广开辟,川渠互相经¹
译文:广阔的田野已被开垦,无数的水渠成队成排。
注释:¹互相经:互相交通。经,经过。此为交叉之意。
黍稷何郁郁,流波激悲声。
(shǔ)(jì)¹何郁郁²,流波激³悲声
译文:谷子和高粱多么繁茂,淙淙的渠水真有气派。
注释:¹黍稷:泛指农作物。黍,黄小米。稷,高粱。²郁郁:茂密的样子。³激:水流因受阻而腾涌、飞溅。⁴悲声:动听的响声。
菱芡覆绿水,芙蓉发丹荣。
菱芡(qiàn)¹覆绿水,芙蓉²发丹荣³
译文:菱角鸡头米盖着绿水,芙蓉的红花笑逐颜开。
注释:¹菱芡:水生植物菱角和鸡头,皆可食用。²芙蓉:荷花。³丹荣:红花。
柳垂重荫绿,向我池边生。
柳垂重荫¹绿,向我池边生。
译文:柳枝披垂立一道绿墙,轻轻把池子环抱起来。
注释:¹荫:树荫。
乘渚望长洲,群鸟讙哗鸣。
¹²望长洲³,群鸟讙(huān)哗鸣。
译文:登上了小渚远望大洲,听一片鸟鸣心头畅快。
注释:¹乘:登上。²渚: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³洲:水中的陆地。⁴讙:喧哗。
萍藻泛滥浮,澹澹随风倾。
萍藻¹泛滥²浮,澹(dàn)³随风倾
译文:浮萍和水藻池中飘满,风吹着它们东倒西歪。
注释:¹萍藻:水生植物浮萍和藻类植物。²泛滥:广阔的样子。一作滥泛。³澹澹:水波摇动的样子。⁴倾:倒。
忘忧共容与,畅此千秋情。
忘忧共容与¹,畅此千秋情²
译文:观此景叫人闲适无愁,长久的美情难以忘怀。
注释:¹容与:舒缓安适的样子。²千秋情:永恒的友谊,此或仅指兄弟手足之情。

  这是一首记游写景之作。此诗用直叙的方法,写诗人同弟弟行游玄武池时所看到的景物和愉悦忘忧的心态。

  “兄弟共行游,驱车出西城”两句点明出城行游一事和行游的地点。人在野外观赏景物时,一般都是由宏观到微观。“野田广开辟,川渠互相经”两句写在邺城西面宏观看到野外宽广开阔的田地和纵横交织的河渠。接下去,从宏观到微观。“黍稷何郁郁”一句由“野田广开辟”一句而来,写田野里庄稼茂盛。“流波激悲声”一句由“川渠互相经”一句而来,写流水发出动听的声响。“菱芡覆绿水”以下八句,由写田野、河渠转向写玄武池的各种景物:菱芡、荷花、垂柳、萍藻,叶绿花红,枝繁叶茂;池中绿水随风动荡,长洲上的群鸟在欢快歌唱。在诗人笔下,玄武池之美景令人神往:田野广阔,庄稼茂盛;池水交错,波涛汹涌;绿水红花,柳荫照水;萍藻泛滥,众鸟喧哗。形象鲜明,有声有色,生动具体,写出了玄武池的美丽和勃勃生机。如此之美景,足以使人忘记忧伤,沉浸在欢畅之中。最后“忘忧共容与,畅此千秋情”两句,由景及情,自然地收束了全诗。

  此诗虽属游宴诗,但同建安时期的其他游宴诗相比,却有不同。它没有涉及宴乐,而是用自然的语言集中描写田园景物,具有后来田园诗的意味。

参考资料:
1、 张可礼 宿美丽 编选.曹操曹丕曹植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68-70
三章既沛秦川雨,入关又纵阿房炬,汉王真龙项王虎。
三章既沛(pèi)¹秦川²雨,入关又纵阿房炬,汉王真龙项王虎。
注释:¹沛:水多,此为沐浴的意思。²秦川:指陕西、甘肃秦岭以北的平原地带。
玉玦三提王不语,鼎上杯羹弃翁姥,项王真龙汉王鼠。
玉玦三提王不语,鼎上杯羹(gēng)弃翁姥(mǔ)¹,项王真龙汉王鼠。
注释:¹鼎上杯羹弃翁姥: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担心长期对峙下去对他不利,于是抓了刘邦的父亲,扬言刘邦不投降就杀了他父亲炖成肉羹吃,刘邦听说后说:“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即幸分我一杯羹。”
垓下美人泣楚歌,定陶美人泣楚舞,真龙亦鼠虎亦鼠。
垓下美人泣楚歌,定陶美人¹泣楚舞,真龙亦鼠虎亦鼠。
注释:¹定陶美人:刘邦的宠姬戚夫人是山东定陶人,故称。

  中国文人喜欢在诗中臧否人物。王象春这首诗,就对项羽、刘邦这两位大人物作了一番评说。

  项羽、刘邦当初并不是什么大人物,不过都是有野心的人。照司马迁的记载,他俩都见过秦始皇。项羽见了说:“彼可取而代也!”刘邦见了说:“大丈夫当如此也!”虽然一个藐视,一个艳羡,目标却都是自己想当皇帝。后来果然为了天下,龙争虎斗,打得个昏天黑地,野心得遂,小人物也就进入了“大人物”的圈子。在这场争夺中,刘邦胜了,项羽败了。在以成败论英雄的中国,自然会为胜者送上无量赞歌,对失败者则大抵少有好话,能像司马迁那样把项羽列入《本纪》,还有不少赞许之辞,就算很不容易了。王象春从功业的成就来观察,以为刘邦能去秦苛法,约法三章,如天降甘霖,深得民心,可谓真龙;项羽勇可称虎,但入关后只知掮枪绰棒、纵火劫掠,不懂收拾人心,只是一介莽夫,终较刘邦逊色。

  这一评论虽很简洁,但未有新意。不过,王象春的刘项比较论还有后面两层意思,读来就颇不俗了。

  一层是从人格上比较。鸿门宴上,范增三房玉玦,暗示项羽起伏兵杀掉刘邦以除后患,但“项王默然不应”。他堂堂做人,宁可一刀一枪在战场决胜负,不愿意在背后搞阴谋诡计。刘邦不同,当项羽把刘邦他爹绑在砧板上,威胁刘邦退军时,刘邦竟完全不以老子的安危为念,嬉皮笑脸地对项羽说:我们曾约为兄弟,我老子就是你老子。如果你想把你老子煮来吃,请分一碗肉羹给我尝尝。完全是一副泼皮无赖的样子。两相比较,论人格,王象春以为“项王真龙汉王鼠”。中外历史上,政治家都是玩弄诡计的高手,翻云覆雨、朝令夕改、弄虚作假、背信弃义,是家常便饭。成功了,这一切都可以当作灵活的手腕儿载入经典。如果失败,自然另作别论。项羽勇猛,不擅诡计,终于失败,但王象春以为项羽的人格高于刘邦。这样的评论,就有点意思了。做人,总要讲点人格,如果不讲人格,整日玩弄些阴谋阳谋,虽然得了天下,可称枭雄,也难得到人们心底的尊敬。

  再一层是从人性的层面作比较。他选择的切入点是刘、项同自己心爱女人的关系。男女的情爱,应当是人性的至洁至纯。汤显祖《牡丹亭》题词中所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正是说的从情爱之深浅可以窥探人性的真伪。一个人如果为物欲、权欲所迷,便不会有真正的男女情爱。即或他们养小妾、包二奶也曾信誓旦旦,一朝同物欲、权欲的利益相左,山盟海誓的女人便被弃如敝屣,成为他们的攫取私欲的牺牲。“垓下美人泣楚歌”是说虞姬的故事。这个故事在京剧《霸王别姬》中项王不舍,虞姬自尽,被梅兰芳演得缠绵悱恻。但在《史记》中只说项王“悲歌忼慨”,“美人和之”,然后项王“泣下数行”。“虞兮虞兮奈若何”——译成白话,就是“虞啊虞啊,怎么来安顿你呢?”怎么安顿?没见记述,只说他带着八百从骑突围走了,看来是把虞姬丢下没管。后来的《楚汉春秋》说虞姬有和歌道:“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看来是出于假托,就像京戏里写虞姬自刎在先,项王突围在后一样,不过是后人以为应当如此罢了。“定陶美人泣楚舞”,是说刘邦的宠姬戚夫人的。戚夫人是定陶人,恃宠固位是这类女人的毛病,戚夫人也不能免,所以缠着刘邦要把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刘邦也曾答应过,但因张良设计,为太子找了几个出色的保护人,使刘邦不敢另行废立。于是,对戚夫人说,太子羽翼已成,动不了了。吕后真是你的主子了。刘邦是否真是因为有了商山四皓辅佐太子,就不敢有所动作,姑置勿论。他的这一举动是否有利汉室也暂不讨论,但明知吕后狠辣,戚姬命运堪忧,却不做任何安排,只是说:你为我跳楚舞,我为你唱楚歌。戚夫人“嘘唏流涕”他也不管,自顾自走了,那薄情也同项羽差不多了。后来戚夫人母子都惨死于吕后之手,刘邦是不能辞其咎的。从人性的角度看刘、项,王象春以为二人都是“鼠”。

shūxiàngwángmiào--wángxiàngchūn

sānzhāngpèiqínchuānguānyòuzòngāfánghànwángzhēnlóngxiàngwáng

juésānwángdǐngshàngbēigēngwēnglǎoxiàngwángzhēnlónghànwángshǔ

gāixiàměirénchǔdìngtáoměirénchǔzhēnlóngshǔshǔ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父耕(gēng)原上田,子劚(zhú)¹山下荒。
译文:父亲在山上耕田,儿子在山下开荒。
注释:¹斸:一作“锄”,大锄,名词用作动词,挖掘。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六月禾¹未秀²,官家³已修仓。
译文:六月的季节,田中稻谷还没有抽穗,而官家收税仓库早已修好等待征敛。
注释:¹禾:禾苗,特指稻苗。²秀:谷物吐穗扬花。³官家:旧时对官吏、尊贵者及有权势者的尊称,又指对皇帝的称呼。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并不仅仅是写一家父子的事件,而是高度概括了千千万万个农民的家庭,所谓“夜半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正是农家普遍的情事;而“原上田”、“山下荒”也并不特指某山某原,而泛指已耕的熟田和待垦的荒地,从耕田写到开荒,简洁有力地刻划出农家一年到头的辛苦,几乎没有空闲可言。十个字具有高度的涵盖力,增加了诗意的典型性,几乎成为封建社会农村生活的一个缩影。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一句在揭露讽刺的时候,不发议论而重在摆事实,发人深省。“六月禾未秀”不单指庄稼未成熟。按正常的情况,四五月稻苗就该扬花(“秀”),“六月”应已收割。而“禾未秀”,当是遇到了旱情,暗示着歉收。而按唐时两税法,六月正是应该交纳夏税的时节,所以“官家已修仓”本身就暗示着对农民劳动成果的窥伺和即将予以剥夺,而这种窥伺出现在“六月禾未秀”之际,更觉意味深长。“禾未秀”而仓“已修”,一“未”一“已”,二字呼应。

  题前摄景,洗炼概括,融情入事,其中任何一种手法都可以收到言简意长的效果。而此诗恰当地同时运用这三种手法,艺术效果也就更加显著。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686-687

tiánjiā

nièzhōng tángdài 

gēngyuánshàngtián zhúshānxiàhuāng 
liùyuèwèixiù guānjiāxiūcā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