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骈文题为《广绝交论》,是因为早在东汉,就有朱穆针对当时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社会现实,撰写了《绝交论》。此文以设为客主问答提起,由客历举古代众多友朋情谊相得之事,以示对朱穆倡议绝交的疑惑,然后以主人身分展开议论。首先认为客不达时变,是”贤达之素交,历万古而一遇”。以下即申论”叔世民讹,狙诈飙起论,”素交尽,利交兴论,而总其大略,归为”五术论,即论势交”、论贿交”、论谈交”、论穷交”、论量交”。尤以描述论势交”一节,写出权势者气焰之盛和趋附者奔骛之急切。继言论因此五交,是生三衅”,即:论败德殄义,禽兽相若”,论难固易携,仇讼所聚”,论名陷饕餮,贞介所羞”。于是绝交之理,弘之备至。末更举任昉一生社会交接为鉴,形容俗情的浇薄,以见交道之应绝。文中揭露当时世态人情的冷暖,穷形尽相,实为对浇薄世风的有力鞭挞。辞藻富赡,感情充沛,气势磅礴。
文章一开头,就借用论客人”之口,说出对朱穆《绝交论》的困惑,并引用自然界的多种现象和历史上的诸多事实,企图说明友朋的不可或缺和多多益善。作者(即论主人”)认为,应该断绝的,并非古时那种论寄通灵台之下,遗迹江湖之上;风雨急而不辍其音,霜雪零而不渝其色”的素交,而是近世诡诈飙起之后,那种追逐财势、自私可鄙的利交。然而素交早已随着岁月的流逝销声匿迹,代之而起的,唯有形形色色的利交。为了保持自身贞介的本性,唯一的办法就是绝交。
利交源出一脉,而形态各异。作者将它分解成五种表现形式:一曰势交,即追随权贵,阿谀拍马;二曰贿交,即贪图钱财,不顾名节;三曰谈交,即倾慕名士,附庸风雅;四曰穷交,即落魄失意之人暂时苟合;五曰量交,即凡事再三权衡,只求自利。总之,这论五交”犹如街市上做买卖的商贩,有利则成交,赔本绝对不干。论五交”的危害,并非局限于朋友之间,而是波及社会的各个层面,造成多种尖锐的社会矛盾,破坏性极大,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论三衅”:论一衅”是促成了仁义道德的丧失:论败德殄义,禽兽相若”。论二衅”是导致患难朋友境遇改善之后的反目成仇:论难固易携,仇讼所聚”。论三衅”是引发不知羞耻、大肆追名逐利的恶习:论名陷饕餮,贞介所羞”。此论三衅”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当时社会风俗中的种种弊病。
最后,作者将笔锋指向身边的人物,无情暴露并嘲笑任防昔日友人们的丑态。他痛苦愤懑,激情难遏,长叹道:论呜呼!世路险城,一至于此,太行、盂门,岂云崭绝!是以耿介之士,疾其若斯,裂裳裹足,弃之长骛。独立高山之顶,欢与麇鹿同群,嗷嗷然绝其雾浊,诚耻之也!诚畏之也!”道出了他倡言绝交的真正缘由,是为世道所逼,因为在淳风沦丧的年代,人世间根本不存在真挚纯洁的友谊。他呼唤真正的友情,衷心希望有朝一日利交尽,素交兴。
和通常说理文形式有所不同,此文以骈文写成,这是当时文坛风气使然。但它并无一般骈文过于追求形式美,矫揉造作而削弱文意表达的毛病,显得格调清新,泼辣爽利,感染力很强。
作者善于说理,或援引史实,或直斥现状,或分析道理,或描绘世态,正论反议,层层推进,条分缕析,归纳总结,从素交尽、利交兴的原因说起,转而扩大为利交的多种形式和弊病,最后又收拢至眼前的事实,从而将利交的丑陋和危害剖析得清晰透辟,自然认同必须绝交的观点。作者立论深邃,说理透彻,得益于他敏锐的社会观察能力和对生活、对朋友的满腔热诚。
作为骈文,此文对仗和用典尤为精妙。古人有言:论言对为易,事对为难。”(《文心雕龙·丽辞》)所谓事对,既讲求语言形式的骈偶,还必须注意典故的对仗。此文大量采用事对,似乎是不经意之中的随手剪裁,却往往是妙不可言的佳对。如论匠人辍成风之妙巧,伯子息流波之雅引;范、张款款于下泉,尹、班陶陶于永夕”,再如论约同要离焚妻子,誓殉荆卿湛七族”,又如论陆大夫宴喜西都,郭有道人伦东国”等等,均足以显示其非凡的语言功力。
此文虽重在议论说理,却经常采用辞赋惯用的排比铺张的笔法,增强文章的文学色彩。作者还巧妙地援引类似诗歌的起兴手法,以相关的事物暗喻、烘托并引发人事。如文章开头说到朋友的关系,就首先描绘了一系列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自然现象:论夫草虫鸣则阜螽跃,雕虎啸而清风起。故纲绲相感,雾涌云蒸,嘤鸣相召,星流电激。”以此强调人世间相依相存的朋友关系,自然妥帖。
文中比喻、夸张的运用,形象贴切,发人深思。比如讥讽人的僵化迂拙,以操琴捕鸟作比:论所谓抚弦徽音,未达燥湿变响;张罗沮泽,不睹鸿雁云飞。”再如说到董贤、石显等权贵们的嚣张和威势,夸饰为:论吐漱兴云雨,呼嗡下霜露;九域耸其风尘,四海叠其熏灼。”又如描绘论势交”朋友们的奔走钻营和信誓旦旦:论鸡人始唱,鹤盖成阴;高门旦开,流水接轸。皆愿摩顶至踵,隳胆抽肠。”凡此种种,都显示了作者圆熟的艺术技巧。
《广绝交论》痛快淋漓,慷慨激昂,揭露时弊,入木三分。据仕梁入周的刘瑶《梁典》载,任昉的旧友到溉论见此论,抵几于地,终身恨之”,足见它具有强大的威慑力。作者为炎凉世态、浇薄人情描绘了一幅真实的图画,深刻剖析并论证论五交三衅”,曾引发后世文人高士的强烈共鸣,有着不容低估的现实意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客人问主人道:“朱公叔之《绝交论》是对呢,还是不对呢?”主人道:“客人何以有此疑问?”客人道:“草地昆虫叫,土丘螽斯跳;斑斓猛虎啸,山中冷风起。天地感应,雾涌云飞;鸟鸣感召,流星闪电。因此王阳登朝,贡禹弹冠相庆;罕生逝世,子产戚然伤悲。心相通友情笃厚,言和谐芬芳如兰。志同道舍如胶似漆,意趣相投埙篪合弦。圣贤将此美德刻于金版,镂于盘盂,写入玉牒,镌于钟鼎。至于匠石鼻端斫垩之妙技,伯牙高山流水之雅曲,范式款款真情送友入黄泉,尹、班其乐陶陶彻夜共长谈,类似良朋络绎不绝,多如烟雨,精通历算之人无法知晓,善以心计之人也无法统计。而朱公叔乱常道,越古训,鞭挞诚直,断绝交游,将人比做鹰鹑,比做豺虎,我对此有疑问,请予以释解。”
主人哂然一笑道:“先生是所谓的只知抚弦弹琴发乐音,却不懂空气干湿对琴音的影响;只知张网于沼泽,却不见鸿雁已飞入云天。圣人心怀明道,阐发风教,如龙昂首,蠖弯腰,随路高低而屈伸。太平时代,赞美友谊之宏旨;动乱岁月,显示手足之情深。如五音变化,成就《九成》之妙曲。这是朱公叔得之于赤水的妙道,谋求于圣贤的良言。至于积累仁义,修养道德,有乐同欢,居忧共戚,灵犀一点,神交忘形,危难不住为良朋呼吁,逢险不变与挚友真情,这是贤达之素交,经历千古而难遏。到乱世民奸,欺诈成风,峡谷不能超其险,鬼神不能穷其变,轻如鸿毛之名竞争,薄如锥刃之利追逐,于是素交尽,利交兴,天下混乱,鸟兽不宁。利交根源相同,表现形式不一。简而言之,其术有五:
如受宠超过董、石,权势压倒梁、窦,一切由他专断。吐漱能生云雨,呼吸可降霜露。九州惧其扬起灰尘,四海怕其炙手可热。无不望影而逃,快如流星,闻声奔命,急如流水。鸡人刚一报晓,来访车盖成荫,大门早晨刚开,客人车水马龙。皆愿磨破头擦破脚,毁胆断肠,誓像要离焚烧妻子,像荆轲沉没七族那样表忠心。这叫势交,是利交的第一种。
如财富等同陶、白,巨资可比程、罗,个人独占铜矿,家财俗称金穴。出外并辔联骑,居家鸣钟奏乐。而穷巷之宾,蓬门之士,希望得到富人夜灯之余光,暖屋之微热,鱼贯雀跃,多如鳞集,欲分享饲禽之稻谷,沾舔玉杯之残酒。接受恩惠,进献忠心,用青松表示坚贞,指白水发下誓言。这叫贿交,是利交的第二种。
陆贾西安大宴宾客,郭泰洛阳侈谈人际。陆以宴乐权臣而名声大振,郭因与李膺同舟而慕其登仙。再加高谈阔论时收颏紧鼻,口沫横飞,骋黄马之剧谈,纵碧鸡之雄辩。说温暖则寒谷变热土,道严寒则春草叶凋落。好像官之升降由其目示意指,位之荣辱定其出口一言。于是有些公子王孙,纨绔子弟,学识不及通今博古之人,名声未入功臣之阁,攀龙附凤,乞求为其制造舆论,附寄骏马之尾,欲借助归雁之翼,飞黄腾达。这叫谈交,是利交的第三种。
春夏心情舒畅,秋冬心情抑郁,这是人之常情;患难相亲,欢快相离,这是物类本性。所以鱼因水干而吐沫相救,鸟因将死其鸣也哀。同病相怜,作《河上》之悲歌;内心恐惧,诵《谷风》之诗篇。结为“断金”之交,是因为景公更换晏婴“湫隘”之宅;建立刎颈之谊。是因为张耳拔擢陈余于贫贱之家。伍子胥洗清伯裾罪过而使其成了太宰;张耳扶持陈余而使其身登相位。这叫穷交,是利交的第四种。
奔走钻营之徒,浅薄苟且之辈,无不操权衡,执纤纩。衡,用以衡量权势轻重;纩,借以测试出气粗细。如称不能抬头,纩不能飘动,即使有颜渊、冉求的美德,卧龙、凤雏的才干,像曾参、子鱼那样高洁,似董仲舒、刘向的知识渊博,类司马相如、扬雄一般文采,也视若飞尘,等同泥塑。没人肯为之花费半粒大豆,少有肯为之拔一根毫毛。如果衡量其有权有势,即使是隐恶之共工,跋扈之庄跻,奸猾之盗贼,也为之匍匐献媚,按摩手足,吮舔痔疮,献金丹翠羽之物以表达心意,作柔弱谄媚之态以表达忠诚。那趋势附炎之徒车马所至之处,决非伯夷、柳下惠之舍;肉食者出入之所,定是张安世、霍光之家。衡后而动,丝毫不差,这叫量交,是利交的第五种。
总共五种利交,含义如同买卖。所以桓谭将其比作市场,林回将其喻为甜酒。寒署交替,盛衰相因,或先繁荣而后憔悴,或开始富而最后贫,或起初存而末尾亡,或古时俭朴而今奢华,循环往复,快如波澜。凡此种种,舍命求利之情皆同,舍命求利之术不一。由此观之,张耳、陈余后来反目之因,萧育、朱博结末破裂之由,明白可知。而翟公尚惊恐若失地门上刻字,警告宾客,为何见识如此之晚呢。
由这五种利交,产生了三种恶果:道德败坏,仁义灭绝,如同禽兽,这是其一。难安定,易离散,仇恨与争讼激增,这是其二。名声陷于贪婪,正直感到耻辱,这是其三。古人知道这三种恶果之病,害怕“五交”招来的祸患,所以王丹用荆条教子,朱穆以直言绝交,有意义啊,有意义啊。
近代乐安有个任防,是海内俊杰,早就为官挂印,享誉民间。其美文华采,与曹植、王仲宣并驾齐驱;英雄豪迈,同许劭、郭林宗比肩并列。像孟尝君那样爱客,如郑当时一般好贤。见贤才眉飞色舞,扼腕动情;遇英杰喜形于色,鼓掌相庆。是非由他论定,高下靠他品评。于是门前车马济济,锦裳如云,车盖换车盖,车轴碰车轴,经常宾客满坐。迈他门限,犹如登孔子之堂,进他门里,好似入李膺之室。受到任防顾盼,身价倍增;得到任防擢拔,便可扬眉吐气。官运亨通者肩挨肩,足履丹墀者脚印重叠。无人不想与之亲近,建立厚交,向往庄周对惠施那样敬重,希求左伯桃对羊角哀那样美德。待到任坊瞑目乐安,归葬扬州,灵帐高悬,门前便少吊唁之士;坟未长草,墓地便无驱车祭奠之人。任防个个小小孤儿,朝不保夕,流离遥远边陲,寄身险山恶水,平素那些挽手亲密之交,如金似兰之友,未有羊舌怜良朋遗孤之仁,哪敢想邻成分宅密友遗孀之德。
咳!世道险恶竞至于此,太行、孟门也不足以比喻小人凶险的心胸。所以正直之人如此痛恨,裂裳裹足,弃之远走,独立于高山之巅,高兴与麋鹿为伴,干干净净地与浊世决裂,它实在可耻,实在可怕。
注释
朱公叔:朱穆,东汉人,他因痛感世态炎凉,人情淡薄,作《绝交论》以刺时弊。
草虫、阜螽:都是虫名。据说草虫鸣叫,阜螽就会跳跃。郑玄注曰“异类相应”。这里喻指朋友感情的共鸣。
雕虎:老虎。因虎皮上有斑斓花纹,故称雕虎。《淮南子·天文训》:“虎啸而谷风至。”这里喻指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缊:同“氤氲”,这里指天地之气相互作用而化育万物。
易雾涌云蒸、星流电激:都是指异物感应的迅速。
王阳:名吉,字子阳。登:指登朝做官。
贡公:贡禹。
罕生:罕虎,字子皮。
国子:名侨,字子产。他们都是春秋时郑国人,也是知己。
琴瑟:比喻友谊和谐。
郁郁:香气浓郁。
兰茝:都是香草。
胶漆:比喻友谊牢不可破。
婉娈:亲密友爱的样子。
埙篪:皆为古时乐器。这里比喻和睦协作。
镂,镌(juān):都是雕刻的意思。
金版、玉牒:用金属或玉制成的片状物,可用来刻写。
盘盂、钟鼎:都是古代器物,多用青铜制作。古人把重要的事情刻在版、牒、盘、盂、钟、鼎之上,以期长久流传后世。这里指重视友谊的话早已记载在典籍之上。
匠人:指匠石。
辍:停止。
伯子:伯牙,春秋时人。
息:停止。
流波:即流水。
雅引:高雅的琴曲。
范张:指汉代的范式与张劭。
款款:诚恳的样子。
下泉:黄泉。范式、张劭为知友。
尹班:指汉代的尹敏和班彪。
陶陶:快乐舒畅的样子。
骆驿:同“络绎”,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烟霏雨散:形容众多。
巧历、心计:都是指精巧的,用心的计算。
朱益州:指朱穆,他死后追赠益州太守。
汩:扰乱。
彝叙:社会的伦理、秩序。
粤:同“越”,超过,逾越。
谟训:圣贤的谋略训诲。
捶:打击。
直切:指正直诚恳的友情。
绝:断绝。
交游:交往。
黔首:百姓。
鹰鹯:猛禽。
媲:比喻。
人灵:人类。
蒙:愚昧,自称的谦词。
猜:疑惑。
辨:分析,解释。
听然:张口而笑的样子。
抚弦徽音:指弹奏美妙的乐音。
达:通晓。
燥湿变响:天气的燥湿变化会影响乐音的变化。
张罗:张开罗网。
沮泽:沼泽地带。
云飞:高飞入云。
握:把握。
金镜:高明的哲理。
阐:阐明,发扬。
风烈:风化,文明。
龙骧:神龙腾跃。
蠖屈:尺蠖屈伏。
从道:随从世道。
污隆:指世道盛衰或政治兴替。
日月联璧:比喻太平景象。
亹亹:微妙。
弘致:宏大的成就。
云飞电薄:比喻世道衰乱。薄,迫,冲击。
棣华:即唐棣之华。唐棣,一种植物。华,花。
微旨:微妙的含义。
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
济:成,指构成。
九成:即九阙,九章。乐曲一终为一成。九成之妙曲,指古代韶乐,相传为舜所作。
朱生:即朱穆。
玄珠:黑色之珠。
赤水:传说中的河流。
谟:谋,效法。
神睿:神圣。
组织仁义:以仁义作为联系、交流的原则。
琢磨道德:彼此切磋砥砺,增进道德修养。
恤其陵夷:居忧共戚。恤,怜悯。陵夷,衰落。
寄通:寄托交往之谊。
灵台:指心。
遗迹:遗忘形迹。
风雨急:喻乱世。
辍:中止。
霜雪零:喻磨难。
渝:改变。
贤达:贤能通达之人。
素交:质朴纯洁的友谊。
逮:及,到。
叔世:末世,指政治、风俗败坏的社会。
讹:欺诈。
狙诈:诡诈,中伤。
飙起:狂风般卷起。
溪谷:山谷。
逾:超过。
究:弄清。
竞:争夺。
趋:追逐。
毛羽之轻、锥刀之末:都是比喻极其琐细轻微的利益。
利交:以求利为目的的交游。
天下蚩蚩:天下纷纷扰扰,乱七八糟。
鸟惊雷骇:形容利交的危险与可怕。
同源:根源相同。
较言:大略叙述。
钧:同“均”,相等,等同。
董:指董贤。
石:指石显。董、石军为西汉宠臣。
梁:指梁冀。
窦:指窦宪。
雕刻:雕制刻削。
百工:朝中百官。
炉捶:冶炼敲打。
万物:指天下百姓。
噏:同“吸”。
九域:九州。九域、四海,都是指全国。
耸:同“悚”。耸、叠,都是害怕的意思。
熏灼:烟熏火灼,形容气焰猖獗。
靡不:莫不。
望影:望见踪影。
星奔:如流星般奔驰。
藉响:听到响声。藉,依凭。
川骛:如川水般奔流。
鸡人:古代戴着鸡冠帽专门报晓的官吏。
鹤盖成阴:指车马相连,车盖相接成荫。鹤盖,以鹤为饰的车盖,借指官吏们所乘的车马。
高门:权豪显宦之家。
旦:早晨。
流水:形容车子一辆接一辆,连绵不绝。
轸:车子后部的横木。
摩顶至踵:从头顶到脚跟都摩伤。
隳胆抽肠:毁掉胆,抽掉肠,比喻尽心尽力,不惜牺牲。隳,毁坏。
约、誓:都是立誓、发誓的意思。
要离:春秋时人,为替吴王谋刺庆忌,曾烧死自己的妻子,以取信于庆忌,后乘其不备,拔剑刺杀之。
荆卿:战国时人,为燕太子丹行刺秦王,未遂而死,传说燕国竟诛灭了他的七族,以求见谅于秦王。
湛:同“沉”,灭掉。
势交:趋炎附势的交游。
埒:相等。
陶:指范蠡,春秋时越国大夫,极富智谋远见,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归隐至陶(今山东定陶),经商致富,称“陶朱公”。
白:指白圭,周时富人,十分阔绰。
赀:资财,钱财。
巨:大于。
程:指程郑,汉时临邛一带的大富。
罗:指罗褒,汉时成都富人,家资巨万。
擅:据有。
铜陵:铜山。汉文帝宠爱邓通,赐给铜山,让他铸钱,于是邓氏钱布天下。
金穴:郭况是汉光武帝郭皇后之弟,为大鸿胪,屡受赏赐,其富无比,京师称郭况家为“金穴”。
联骑:出门群马相伴。
里闬:里门。
鸣钟:钟鸣鼎食,古时富贵人家常击钟列鼎而食。
穷巷:陋巷。
宾:客人。
绳枢:用绳子代替枢纽门轴。
冀:期待,希望。
宵烛:夜间的灯烛。
末光:余光。
邀:希求。
润屋:富家。
微泽:小恩小惠。
鱼贯:如游鱼般首尾相接,逐一而行,这里形容宾客众多。
凫跃:如野鸭般踊跃而至,这里形容宾客活跃。
飒沓:群飞的样子。
鳞萃:鱼类聚集。
分:分享。
雁鹜之稻粱:富贵人家饲养鹅鸭之类家禽的稻粱。
沾:沾光。
玉斝:用玉装饰的酒器。
余沥:残余的酒滴。
衔:存在心里。
恩遇:恩惠知遇。
款诚:恳切忠诚的心意。
援:引。
示心:展示心意。
旌信:表明信诚。
贿交:贪图财物的交游。
陆大夫:指陆贾,汉高祖时为太中大夫。他曾在西都长安宴饮宾客,名气很大。
宴喜:宴乐。
郭有道:指郭泰,字林宗,东汉名士。他通晓典籍,喜欢谈论,曾以“有道”征,辞不就。游洛阳后归乡,与李膺同船而行,众宾客望之,以为神仙。
人伦:人际关系。
东国:东都洛阳。
籍甚:名气很大。
搢绅:官僚,士大夫。
颐蹙:收腮皱鼻,形容高谈阔论时的面部表情。颐,颊,腮。蹙,皱起。
涕唾流沫:形容侃侃而谈、唾沫飞溅的样子。
黄马、碧鸡:都是先秦名家学派关于“名”、“实”之辩的命题。这里泛指“剧谈”、“雄辩”所涉及的一些概念。
严苦:极其苦痛。
春丛零叶:春天的花丛会败叶飘零。
飞沈:起落升降。
顾指:以眼神的顾盼来指挥。
弱冠:刚刚成年。古代男子二十岁成人,行冠礼。
绮纨:有花纹的细绢,为富家子弟所服。
道:道艺,学问。
不挂:未达到。
通人:通晓古今的名流学者。
遒:强健有力。这里指声名大盛。
云阁:宫中高耸入云的台阁,即云台。后汉永平中,明帝追念功臣,绘二十八将之像于云台。
攀其鳞翼:指攀附权贵而向上爬。
丐其余论:拾取名人牙慧向人炫耀。
驵骥:骏马。
旄端:马尾末端。
轶:超过。
归鸿:回归的大雁。
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北。
谈交:攀附谈辩的交游。
阳:指顺利、成功、太平、光明等情况。
舒:舒畅,愉快。
阴:指挫折、失败、动荡、黑暗等情况。
惨:抑郁,悲伤。
生民大情:人之常情。
泉涸:泉水干枯。
呴:吐沫。
怜:怜悯,同情。
缀:连缀,编作。
昭:显示。
断金:比喻同心。
湫隘:低洼狭小,这里指居住条件简陋。
刎颈:刎颈之交,比喻生死同心。
苫盖:用茅草编成的屋顶,即草棚。
伍员:伍子胥。
濯溉:灌溉,喻指扶持,培养。
宰嚭:伯嚭,后官至太宰,故称。伯嚭奔吴,得到伍子胥举荐而荣显,然而日后他向吴王进谗,害死伍子胥。
张王:张耳,归顺项羽后,被封为常山王。
抚翼:扶持,庇护。
陈相:陈余,后来做了赵相。陈余受到张耳扶持而尊贵,发迹得势后反而打击张耳。
穷交:同遭穷困的交游。
驰骛之俗:奔走权门的风气。
浇薄之伦:轻薄寡义之辈。
操:拿着。
权:秤锤。
衡:秤杆。
秉:掌握。
纤:纤细。
纩:丝绵。
揣:量。
属:接触,检验。属纩就是用新绵置于临死之人鼻前,观其有无呼吸。
颜:颜回。
冉:冉求。均为孔子弟子。
龙翰凤雏:比喻才学出众。
曾:曾参,孔子弟子,事亲至孝。
史:史鱼,春秋时卫国大夫,为人正直。
兰薰雪白:比喻品德高尚。
舒:汉代大儒董仲舒。
向:汉代学者刘向。
金玉:比喻文章精美珍贵。
渊海:形容学识渊博浩瀚。
卿:司马相如,字长卿。
云:扬雄,字子云。都是西汉著名文学家。
黼黻:古代礼服上所绣的花纹。这里比喻辞藻华丽。
河汉:银河,比喻文章不同凡响。
游尘:浮动的尘埃。
遇:对待。
土梗:泥土塑成的偶像。
半菽:半颗豆子。
罕有落其一毛:指一毛不拔。
锱:古代重量单位,一两的四分之一。
铢:古代重量单位,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这里以锱铢比喻极其微小的重量。
彯撇:微动,飘拂。
共工:尧时四凶之一。
蒐慝:隐蔽的邪恶。
兜:尧时四凶之一。
掩义:掩盖道义。
南荆:楚国。这里指战国时楚国大盗庄。
跋扈:专横暴戾。
东陵:齐地,这里指战国时齐鲁之间的大盗跖。
匍匐:伏地爬行。
逶迤:斜行。
折枝:弯腰拜揖。
舐痔:用舌头舔痔疮。
翠羽:翠鸟羽毛。均为贵重难得的物品。
将其意:借助贵重之物表达自己心意。
脂韦:凝结的油脂和柔软的皮革,引申为圆滑阿谀之意。
便辟:逢迎谄媚。
导其诚:以圆滑阿谀手段表白忠诚。
轮盖:车轮、车盖,代指车辆。
夷:指伯夷。
惠:指柳下惠。均为古代著名高尚之士。
苞苴:裹鱼肉的草包,这里代指行贿。
张:指张安世。
霍:指霍光。均为汉代身居高位的显贵。
毫芒:毫毛麦芒,比喻细微。
寡忒:很少差错。
量交:度势利己的交游。
贾鬻:买卖。
桓谭:汉代学者。
阛阓:市场。
林回:殷之逃民。
醴:甜酒。
相袭:相因。
荣:兴盛。
悴:衰败。
约:节俭,贫穷。
泰:奢华,富裕。
殉利:不顾生命以求利。
道:术。
张、陈:张耳,陈余。两人初为刎颈之交,后张耳降汉,与韩信一起破赵,杀陈余。
萧、朱:汉代的萧育、朱博。两人原为好友,后萧育为九卿,而朱博已先登相位,于是彼此产生矛盾。
翟公:汉代人。
规规然:浅陋拘泥的样子。
勒:题写。
箴客:规诫宾客。
衅:瑕疵,弊端。
殄:灭绝。
固:指友谊牢固。
携:分离。
讼:争辩,诉讼。
饕餮:传说中的凶恶贪食的野兽,这里比喻贪得无厌的人。
贞介:指忠诚正直的人。
梗:弊病。
速尤:招致祸端。
王丹:东汉人。《后汉书·王丹传》载,其子有同门生丧亲,家在中山,欲往慰问,“丹怒而挞之,令寄缣以祠焉。”
槚楚:亦作“夏楚”,古代用槚木荆条制成的鞭挞刑具。
昌言:直言,明告。
示绝:表示绝交。
有旨:有深长意味。
任昉:字彦升,乐安博昌(今山东寿光县)人。梁武帝时任义兴、新安太守,为政清廉。他长于章奏,与沈约齐名,时人称为“任笔沈诗”。著有《文章缘起》,明人辑有《任彦升集》。
髦杰:即俊杰。
绾:系。
银黄:银印黄绶,指职位很高的官。
夙昭民誉:素来就颇得民众的赞誉。夙,平素。
遒文:刚劲的文章。
丽藻:华丽的词藻。
方驾:并驾齐驱。
曹、王:曹植、王粲。
英跱:杰出,卓立。
俊迈:英俊出众。
联横:并列,等同。
许、郭:许劭、郭泰,都是东汉名士。
田文:即“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以好客闻名天下。
郑庄:即西汉郑当时,字庄,以好客举贤闻名朝野。
盱衡:举眉扬目,惊喜兴奋的样子。
扼腕:握持手腕,激扬振奋的样子。
抵掌:拍手,鼓掌。
雌黄:本是可做颜料的矿物,古时用来涂改文字。这里指论定是非。
朱紫:正色和杂色,比喻人品高下。
月旦:品评人物。东汉许劭等常在每月初一品评乡里人物,因此后人就以“月旦”代指品评。
辐凑:车轮的辐条都集中于车轴,比喻众人聚集一处。
衣裳:代指人物。
云合:如云集合。
辎:有帷盖的车辆。
击:车轴头相互碰击,指车辆多。轊车轴头。
恒满:常满。
阃阈:门槛。
阙里:孔子的乡里,在今山东曲阜。
隩隅:房内角落。
龙门:山名,在山西河津县西北与陕西韩城县东北。传说鱼能跃上龙门便可成龙。
阪,山坡。
顾眄增其倍价:这是用《战国策》所载伯乐回首看马、马价倍增之典,比喻得到任昉的垂顾可使身价倍增。顾眄,回视。
剪拂:修剪拂拭。
长鸣:《战国策·楚策四》载,有骥拉盐车上太行,车重坡陡,不能上,“伯乐遇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纻衣以幂之。骥于是俯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这里比喻知遇之力。
彯组:官府绶带飘动。
云台:指宫殿。
摩肩:肩挨肩,形容人多拥挤。
趋走:奔赴。
丹墀:宫殿前的石阶,涂以红色。
叠迹:足迹重叠。
缔:结。
恩狎:恩爱亲密。
绸缪:情意缠绵。
惠、庄:指战国时惠施、庄周,他们交情深厚。
清尘:用以称尊贵的人,表示恭敬。
庶:希求。
羊、左:指春秋时羊角哀、左伯桃,他们是生死之交。《文选》李善注引《烈士传》说他们“闻楚王贤,往寻之。道遇雨雪,计不俱全”,于是左伯桃“并衣粮与角哀,入树中死”。
徽烈:美好的业绩。
瞑目:死亡。
东粤:指新安(郡治在今浙江淳安县西)。任昉死于新安太守任上。
归骸:归葬。
洛浦:洛水边上,实指扬州。南朝时,西晋京都洛阳已经沦陷。南朝人常把建康视作洛阳,把长江视作洛水。任昉归葬扬州,在长江边上。
帐:灵堂中所设的帐幔。
渍酒之彦:指东汉人徐稚。
宿草:隔年的草。
动轮之宾:坐车骑马来祭奠的人。
藐尔:弱小的样子。
诸孤:任昉的几个孤儿。
大海之南:泛指南方海边。
寄命:托身。
嶂疠之地:恶性疟疾流行的潮湿地区。嶂疠,同“瘴疠”,指潮湿地区流行的恶性疟疾等传染病。
把臂:握人手臂。
金兰:金坚兰芳,比喻友情深厚。
险:险恶。
太行、孟门:都是高山。
崭绝:险峻至极,无路可上。
耿介:正直。
疾:憎恶。
裂裳裹足:墨子奔去止楚攻宋,急于赶路,脚走破了,就撕下衣裳,裹足而行。
弃之:弃绝,决绝。
长骛:永远走开。
皦皦然:清白的样子。
雰浊:浊气。雰,同“氛”。
这篇骈文题为《广绝交论》,是因为早在东汉,就有朱穆针对当时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社会现实,撰写了《绝交论》。此文以设为客主问答提起,由客历举古代众多友朋情谊相得之事,以示对朱穆倡议绝交的疑惑,然后以主人身分展开议论。首先认为客不达时变,是”贤达之素交,历万古而一遇”。以下即申论”叔世民讹,狙诈飙起“,”素交尽,利交兴“,而总其大略,归为”五术“,即“势交”、“贿交”、“谈交”、“穷交”、“量交”。尤以描述“势交”一节,写出权势者气焰之盛和趋附者奔骛之急切。继言“因此五交,是生三衅”,即:“败德殄义,禽兽相若”,“难固易携,仇讼所聚”,“名陷饕餮,贞介所羞”。于是绝交之理,弘之备至。末更举任昉一生社会交接为鉴,形容俗情的浇薄,以见交道之应绝。文中揭露当时世态人情的冷暖,穷形尽相,实为对浇薄世风的有力鞭挞。辞藻富赡,感情充沛,气势磅礴。
文章一开头,就借用“客人”之口,说出对朱穆《绝交论》的困惑,并引用自然界的多种现象和历史上的诸多事实,企图说明友朋的不可或缺和多多益善。作者(即“主人”)认为,应该断绝的,并非古时那种“寄通灵台之下,遗迹江湖之上;风雨急而不辍其音,霜雪零而不渝其色”的素交,而是近世诡诈飙起之后,那种追逐财势、自私可鄙的利交。然而素交早已随着岁月的流逝销声匿迹,代之而起的,唯有形形色色的利交。为了保持自身贞介的本性,唯一的办法就是绝交。
利交源出一脉,而形态各异。作者将它分解成五种表现形式:一曰势交,即追随权贵,阿谀拍马;二曰贿交,即贪图钱财,不顾名节;三曰谈交,即倾慕名士,附庸风雅;四曰穷交,即落魄失意之人暂时苟合;五曰量交,即凡事再三权衡,只求自利。总之,这“五交”犹如街市上做买卖的商贩,有利则成交,赔本绝对不干。“五交”的危害,并非局限于朋友之间,而是波及社会的各个层面,造成多种尖锐的社会矛盾,破坏性极大,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三衅”:“一衅”是促成了仁义道德的丧失:“败德殄义,禽兽相若”。“二衅”是导致患难朋友境遇改善之后的反目成仇:“难固易携,仇讼所聚”。“三衅”是引发不知羞耻、大肆追名逐利的恶习:“名陷饕餮,贞介所羞”。此“三衅”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当时社会风俗中的种种弊病。
最后,作者将笔锋指向身边的人物,无情暴露并嘲笑任防昔日友人们的丑态。他痛苦愤懑,激情难遏,长叹道:“呜呼!世路险城,一至于此,太行、盂门,岂云崭绝!是以耿介之士,疾其若斯,裂裳裹足,弃之长骛。独立高山之顶,欢与麇鹿同群,嗷嗷然绝其雾浊,诚耻之也!诚畏之也!”道出了他倡言绝交的真正缘由,是为世道所逼,因为在淳风沦丧的年代,人世间根本不存在真挚纯洁的友谊。他呼唤真正的友情,衷心希望有朝一日利交尽,素交兴。
和通常说理文形式有所不同,此文以骈文写成,这是当时文坛风气使然。但它并无一般骈文过于追求形式美,矫揉造作而削弱文意表达的毛病,显得格调清新,泼辣爽利,感染力很强。
作者善于说理,或援引史实,或直斥现状,或分析道理,或描绘世态,正论反议,层层推进,条分缕析,归纳总结,从素交尽、利交兴的原因说起,转而扩大为利交的多种形式和弊病,最后又收拢至眼前的事实,从而将利交的丑陋和危害剖析得清晰透辟,自然认同必须绝交的观点。作者立论深邃,说理透彻,得益于他敏锐的社会观察能力和对生活、对朋友的满腔热诚。
作为骈文,此文对仗和用典尤为精妙。古人有言:“言对为易,事对为难。”(《文心雕龙·丽辞》)所谓事对,既讲求语言形式的骈偶,还必须注意典故的对仗。此文大量采用事对,似乎是不经意之中的随手剪裁,却往往是妙不可言的佳对。如“匠人辍成风之妙巧,伯子息流波之雅引;范、张款款于下泉,尹、班陶陶于永夕”,再如“约同要离焚妻子,誓殉荆卿湛七族”,又如“陆大夫宴喜西都,郭有道人伦东国”等等,均足以显示其非凡的语言功力。
此文虽重在议论说理,却经常采用辞赋惯用的排比铺张的笔法,增强文章的文学色彩。作者还巧妙地援引类似诗歌的起兴手法,以相关的事物暗喻、烘托并引发人事。如文章开头说到朋友的关系,就首先描绘了一系列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自然现象:“夫草虫鸣则阜螽跃,雕虎啸而清风起。故纲绲相感,雾涌云蒸,嘤鸣相召,星流电激。”以此强调人世间相依相存的朋友关系,自然妥帖。
文中比喻、夸张的运用,形象贴切,发人深思。比如讥讽人的僵化迂拙,以操琴捕鸟作比:“所谓抚弦徽音,未达燥湿变响;张罗沮泽,不睹鸿雁云飞。”再如说到董贤、石显等权贵们的嚣张和威势,夸饰为:“吐漱兴云雨,呼嗡下霜露;九域耸其风尘,四海叠其熏灼。”又如描绘“势交”朋友们的奔走钻营和信誓旦旦:“鸡人始唱,鹤盖成阴;高门旦开,流水接轸。皆愿摩顶至踵,隳胆抽肠。”凡此种种,都显示了作者圆熟的艺术技巧。
《广绝交论》痛快淋漓,慷慨激昂,揭露时弊,入木三分。据仕梁入周的刘瑶《梁典》载,任昉的旧友到溉“见此论,抵几于地,终身恨之”,足见它具有强大的威慑力。作者为炎凉世态、浇薄人情描绘了一幅真实的图画,深刻剖析并论证“五交三衅”,曾引发后世文人高士的强烈共鸣,有着不容低估的现实意义。
词以抒相女主人公的语气叙述其短暂而难忘的爱相故事。她从头到尾,絮絮诉说其无尽的懊悔。作者以追忆的方式从故事的开头说起,不过省略了许多枝节,直接写她与相人的初次相会。这次欢会就是他们的初次相遇。初遇即便“幽欢”,正表现了市民恋爱直捷而大胆的特点。这样的初遇,自然给女性留下特别难忘的印象,她一心认定“便只合,长相聚”。但事与愿违,初欢即又是永久的分离。
暮春时节所见到的是“乱花狂絮”,春事阑珊。春归的景象已经令人感伤,而恰恰这时又触动了对往日幽欢幸福与离别痛苦的回忆,愈加令人感伤了。“况值”两字用得极妙,一方面表示了由追忆回到现实的转换,另一方面又带出了见景伤相的原因。“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之“伊”为第三人称代词,既可指男性,也可指女性。柳永的俗词是供女艺人演唱的,故其中的“伊”一般都用以指男性,此词的“伊”亦指男性。女主人公将春归与相人的离去联系起来,美好的春光她的感受中好象是随他而去了。“直恐”两字使用得很恰当,事实上春归与人去是无内联系的,她所作的主观怀疑性的判断,将二者联系起来纯是相感的附着作用所致,说明思念之强烈。“一场寂寞凭谁诉”,词相的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场寂寞”是春归人去后最易感到的,但寂寞和苦恼的真正原因是无法向任何人诉说的,也不宜向人诉说,只有深深地埋藏自己内心深处。于是整个下片转入抒写自身懊悔的相绪。作者“算前言,总轻负”,是由于她的言而无信,或是损伤了他的感相,这些都未明白交代,但显然责任是女方;于是感到自责和内疚,轻易地辜负了他的相意。再讲“早知恁地难拚,悔不当时留住。”可以看出她当初未考虑到离别后相感上竟如此难于割舍。他不仅举措风流可爱,而且还品貌端正,远非一般浮滑轻薄之徒可比,实是难得的人物。而这个人“更别有、系人心处”,写说她才能体验到的好处,也是她“难拚”的最重要的原因。
结句“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非常形象地表现了这位妇女悔恨和思念的精神状态。攒眉即愁眉紧锁,是“思量”时忧愁的表相。意思是,每日都思量,而且总是忧思千次的,可想见其思念之深且切了。这两句的表述方式很别致,正言反说,语转曲而相益深。不思量已是攒眉千度了,则每日思量时又将如何,如此造语不但深刻,而且俏皮,十分传神。
这首诗咏怀石头城,表面看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抒情。诗人写了山、水、明月和城墙等荒凉景色,写景之中,深寓着诗人对六朝兴亡和人事变迁的慨叹,悲凉之气笼罩全诗。
诗一开始,就置读者于苍莽悲凉的氛围之中。
开头两句写江山如旧,而城已荒废。山围故国周遭在,首句写山。山围故国,故国即旧城,就是石头城,城外有山耸立江边,围绕如垣墙,所以说山围故国。周遭,环绕的意思。潮打空城寂寞回,这句写水。潮打空城,石头城西北有长江流过,江潮拍打石墙,但是,城已荒废,成了古迹,所以说潮打空城。这两句总写江山如旧,而石头城已荒芜,情调悲凉,感慨极深。
后两句写月照空城。淮水东边旧时月,旧时月,诗人特意标明旧时,是包含深意的。淮水,即秦淮河,横贯石头城,是六朝时代王公贵族们醉生梦死的游乐场所,这里曾经是彻夜笙歌、纸醉金迷、欢乐无尽的不夜城,那临照过六朝豪华之都的旧时月即是见证。然而曾几何时,富贵风流,转眼成空。如今只有那旧时月仍然从秦淮河东边升起,来照着这座空城,在夜深的时候,还过女墙来,依恋不舍地西落,这真是多情了。然而此情此景,却显得更加寂寞了。一个还字,意味深长。
李白《苏台览古》有句云:“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谓苏台已废,繁华已歇,惟有江月不改。其得力处在“只今惟有”四字。刘禹锡此诗也写江月,却并无“只今惟有”的限制词的强调,也无对怀古内容的明点。一切都被包含在“旧时月”、“还过”的含蓄语言之中,溶铸在具体意象之中,而诗境更浑厚、深远。
诗人把石头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写,放在带凉意的潮声中写,放到朦胧的月夜中写,这样尤能显示出故国的没落荒凉。只写山水明月,而六代繁荣富贵,俱归乌有。诗中句句是景,然而无景不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
诗人在朝廷昏暗、权贵荒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危机四伏的中唐时期,写下这首怀古之作,慨叹六朝之兴亡,显然是寓有引古鉴今的现实意义的。江城涛声依旧在,繁华世事不复再。诗人怀古抒情,希望君主能以前车之覆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