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岭秋高大陆前,马陵寒影踏遥天。群峰不断浮云色,绝嶂长留落日悬。
西岭秋高大陆前,马陵寒影踏遥天。群峰不断浮云色,绝嶂长留落日悬。
地险关门衔急峡,山奇削壁挂飞泉。何人更遇青泥饭,有客空歌白石篇。
地险关门衔急峡,山奇削壁挂飞泉。何人更遇青泥饭,有客空歌白石篇。

dēnghuánglíngzhūshānshìtàixíngjuédǐngchùèr--pānlóng

西lǐngqiūgāoqiánlínghányǐngyáotiānqúnfēngduànyúnjuézhàngzhǎngliúluòxuán

xiǎnguānménxiánxiáshānxuēguàfēiquánréngèngqīngfànyǒukōngbáishípiān

李攀龙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113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花落春无语,春归鸟自啼。
花落春无语,春归¹鸟自啼。
译文:花瓣静静飘落,春天无声无息;鸟儿好像不知道春要归去,还在那里独自啼鸣。
注释:¹春归:春天去了。
多情是蜂蝶,飞过粉墙西。
多情是蜂蝶¹,飞过粉墙²西。
译文:只有小蜜蜂和蝴蝶甚是多情,飞过白色的墙壁去追寻春的足迹。
注释:¹蜂蝶:旧时常用以借指帮衬风月的人。²粉墙:白色的墙。

shūchuāngshì

zhūshūzhēn sòngdài 

huāluòchūn chūnguīniǎo 
duōqíngshìfēngdié fēiguòfěnqiáng西 
陌上风光浓处。第一寒梅先吐。待得春来也,香消减,态凝伫。百花休漫妒。
陌上风光浓处。第一寒梅先吐。待得春来也,香消减,态凝伫(zhù)¹。百花休漫²妒。
译文:凛凛寒冬,乡间小路上枝头梅花正开的浓烈,预示着春天将临。然而等到春暖花开时,它却清香消散,端庄自重。已经绽放的百花啊,也不要随意口出嫉妒之语。
注释:¹凝伫:形容寒梅庄重挺立。²漫:随意。
严冬腊月,乡间小路上一枝寒梅初绽,为人间带来春讯。然而当春回大地、百花竞艳时,她却香消态凝,端庄自重。词人劝百花休漫妒之语,包含着对凌寒开放的早梅的无限赞赏。

shíyànghuā··shàngfēngguāngnóngchù--xùn

shàngfēngguāngnóngchùhánméixiāndàichūnláixiāngxiāojiǎntàiníngzhùbǎihuāxiūmàn

器乏雕梁器,材非构厦材。
器乏雕(diāo)(liáng)¹器,材非构厦材。
注释:¹雕梁:梁,支撑屋顶的横木。指房屋的华丽的彩绘装饰。
但将千岁叶,常奉万年杯。
但将千岁¹叶,常奉万年杯。
注释:¹千岁:跟皇帝同一个家族的男性,如皇帝的叔伯、兄弟等。
赵彦昭这一首有名的五排,其妙处在于,诗人以雄劲的笔触,描写元日赐群臣柏叶的艺术概括。他通过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意匠经营,以及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fèngyuánqúnchénbǎiyīngzhì--zhàoyànzhāo

diāoliángcáifēigòushàcái

dànjiāngqiānsuìchángfèngwànniánbēi

五都矜财雄,三川养声利。
五都¹(jīn)²财雄,三川³养声利
译文:五大都市,自夸财富雄厚,三川一带,热衷于名利追逐。
注释:¹五都:西汉时以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为五都。²矜:自夸。³三川:秦郡名,治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县西南),其地有河、洛、伊三水,所以称三川。⁴养声利:追求名利。
百金不市死,明经有高位。
百金不市死¹,明经有高位。
译文:有钱的富豪,可以不受法律的制裁,明经的士人,能够得到高官厚禄。
注释:¹不市死:不死于市中。
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
京城十二衢(qú)¹,飞甍(méng)²各鳞次³
译文:京城里,大路四通八达,高耸韵屋脊,像鱼鳞一样密布。
注释:¹衢:大道。²飞甍:高耸的屋脊。³鳞次:像鱼鳞一样密布。
仕子彯华缨,游客竦轻辔。
仕子彯(piāo)¹华缨,游客竦(sǒng)²轻辔(pèi)³
译文:做官的,华美的帽缨随风飘动,闲游的,骑着快马在城中漫步。
注释:¹彯:长带摆动的样子。²竦:执。³轻辔:是指善跑的马。辔,辔头,御马索。
明星晨未晞,轩盖已云至。
明星晨未晞,轩盖¹已云至²
译文:凌晨时分,天上依旧繁星闪烁,官宦们的车驾,已如风云般涌入。
注释:¹轩盖:带篷盖的车,达官贵人所乘。²云至:云涌而来,极言其多。
宾御纷飒沓,鞍马光照地。
宾御¹纷飒(sà)(tà)²,鞍马光照地。
译文:宾客与仆从,随之纷至沓来,黑乎乎的土地上映照着鞍马的光芒闪闪。
注释:¹宾御:宾客和侍者。²飒沓:众多的样子。
寒暑在一时,繁华及春媚。
寒暑在一时¹,繁华及春媚。
译文:寒来暑往,似乎只是一瞬,百花纷纷争艳,只趁春光明媚之时。
注释:¹一时:一时间,刹时。
君平独寂寞,身世两相弃。
君平¹独寂寞,身世两相弃。
译文:唯独严君平,甘于寂寞不慕荣利,俗世不用他,他也不求入仕。
注释:¹君平:汉代蜀人严遵,字君平。他在成都以占卜为生,每日得百钱则闭门下帘读《老子》,一生不求仕进。

  “五都矜财雄,三川养声利。”诗人起笔便尖锐地指出,五都的人以财产雄厚而自尊自大,三川的人好追逐名利。诗人谴责的,不仅仅是五都和三川的人,他谴责的还有高门世族和达官贵人。接下来,这种谴责进一步深入:“百金不市死,明经有高位。”在门阀制度盛行的时代,无疑给他造成沉重的压抑之感。使得自己的抱负无法实现,因而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

  下面八句,对于靠明经而出仕、怀巨金而来游的仕子游客的生活,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京城金二衢,飞甍各鳞次。仕子彯华缨,游客竦轻辔。明星晨未晞,轩盖已云至。宾御纷飒沓,鞍马光照地。”大意是:京城里大路四通八达,高屋似鱼鳞一般密布。做官的帽子上摆动着华美的长缨,游者骑着快马来到京城。在明星未稀的清早,官宦们的车子已云涌而至,色彩斑斓,光照大地。诗人抓住这些具有典型性质的场面,用夸张铺陈的手法,极尽渲染描绘之能事,显示了京城的繁华奢靡和游乐之风的盛行。

  紧接着,诗的笔锋一转:“寒暑在一时,繁华及春媚。”寒暑的变化快,因此,如今的繁华兴盛、春光明媚也只是暂时的,散热曲折地透露出寄希望于未来的心绪。

  “君平独寂寞,身世两相弃。”唯有严君平不慕荣利,弃绝世俗,甘于寂寞。世不用他,他亦不去求仕进。在成都卖卜为生,每日得百钱则闭门下帘读《老子》,一生不求功名。诗人赞扬贫贱不移的严君平,又不乏自身的身世感慨,借此表达了对仕途不介于心的高旷胸怀和豁达的精神。

  这首诗在艺术上是高明的。首先,诗的语言华美而生动。诗中运用“飞甍”、“华缨”、“轻辔”等偏正词组形容达官贵人们的房屋、服饰、马匹,形象鲜明地显露出它们的奢华,用“鳞次”来描绘高屋密布,用“云至”来形容官宦们的车子纷纷而来,其多如云。准确的语言、生动的比喻,使诗句显示出华贵的色彩,将统治阶级醉死梦生的生活暴露无遗。

  其次,构思超越凡俗,详略描写恰到好处。诗的大部分极力铺叙渲染京城的豪华与奢侈,只用最后二句写君平的生活,便足以衬托出君平的的寂寞。矜财逐利和安贫乐道的鲜明对照,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参考资料:
1、 丁福林编著.谢灵运鲍照集:凤凰出版社,2009.01:204

yǒngshǐ

bàozhào nánběicháo 

jīncáixióng sānchuānyǎngshēng 
bǎijīnshì míngjīngyǒugāowèi 
jīngchéngshíèr fēiménglín 
shìpiāohuáyīng yóusǒngqīngpèi 
míngxīngchénwèi xuāngàiyúnzhì 
bīnfēn ānguāngzhào 
hánshǔzàishí fánhuáchūnmèi 
jūnpíng shēnshìliǎngxiāng 

狗吠何喧喧,有吏来在门。
狗吠何喧喧,有吏来在门。
译文:门外的狗叫声为什么大而杂?原来是有官吏急凶凶来到了我家门。
披衣出门应,府记欲得钱。
披衣出门应,府记¹欲得钱。
译文:我不敢怠慢,急忙披衣出门应酬官吏,他是郡府来的官吏,命令我把应纳的钱快快缴上。
注释:¹府记:官府的教令。
语穷乞请期,吏怒反见尤。
语穷乞(qǐ)请出¹,吏(lì)怒反见尤²
译文:我不断乞求:家里无钱粮,能否宽限几日?怎想官吏发怒,反而逼迫的更加凶狂。
注释:¹请出:请另定交款日出。²见尤:认为有过,加以遣责。
旋步顾家中,家中无可为。
旋步顾家中,家中无可为。
译文:我没有办法,只好转身顾家中,东寻西觅,但钱粮终无所获,实在无法可想。
思往从邻贷,邻人言已匮。
思往从邻贷,邻人言已匮(kuì)¹
译文:想一想只好去邻家借贷,谁想邻家告诉我:他自己也是一贫如洗。
注释:¹已匮:言钱已用完。
钱钱何难得,令我独憔悴。
钱钱何难得,令我独憔悴。
译文:钱钱钱呀,怎么如此难得?让我只有憔悴心伤。

  诗从“狗吠”落笔,引出“吏来”,猛然扯开了一场逼租逼税惨剧的序幕。首句劈空而至,来得突然、紧张,颇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何暄喧”既点明狗吠声大而杂,又暗示了悍吏唯恐“猎物”躲逃而“奇袭”的凶暴淫威。

  “披衣”写出了主人不敢怠慢地急匆匆去应酬的情状。“欲得钱” 挑明了 “吏来”的目的,可见来者不善。“府记” 二字既照应了标题,又交代了逼祖逼税的后台老板,直把矛头剌向官府,使作品的思想性更有深度。

  “穷”写出了主人为缓出交钱而磨破了嘴皮;“乞”勾画出主人哀求的可怜。粮穷尽,钱穷尽,语穷尽,都不能唤起悍吏的一丝怜悯,反而使悍吏且“怒”又“尤”。一方是“语穷乞请”,一方是 “怒反见尤”,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们很自然地想到杜甫 《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的诗句。

  “旋歩”四句写出主人哀求免交不行,缓出无望,而吏又岂能善罢甘休!主人只得转身环顾家中,东寻西觅,但粮钱终无所获。看来唯有的一线希望是向邻人借贷了,但在府记的贪财重赋下,邻居也同样赤贫如洗。“邻人言已匮”这一句看似寻常,实为崎崛。它写出了像主人这样粮钱匮尽的人家何止一户!这无疑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思想性,使主题更典型、更有普遍性。这种“点”——主人的赤贫,“面”——邻人的“已匮”,点面结合的表现手法,使得这首诗的思想性既有深度(点),又有广度(面)。

  “钱钱”的迭用,活画出主人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哀叹。大大加强了全诗的悲伤色彩,句中“独憔悴”中的“独”不当“独自”讲,而是“唯有”的意思,因为邻人也巳匮,可见不“独”。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主人对钱难得的感慨,唯有忧愁憔悴而已。诗到这里便戛然而止,这场悍吏敛钱的收场如何,也就不堪言状了。其弦外之音就留给读者去想象,令读者也和主人一起去“憔悴” 了。

  全诗仅截取了官差逼租敛税的一个片断,这是当时社会典型的尖锐阶级矛盾的真实写照,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凶残和劳动人民的贫困、怨愤。

  诗中主要采用了白描的技法,不以华丽的词藻着色,不设喻少修饰地以“叙述”来代替“描写”,把作者的主观感受和评价融化在客观的叙述中,让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这首诗的情节性是鲜明的,情节的发展层层深人。其轨迹是“狗吠”引出“吏来”——吏来逼出主人“出门应'——出门方知吏来“为得钱”——无钱只得“乞请出”——乞请出的结果招来吏“怒”且“尤”——为平息吏怒,只得“旋步顾”——“顾”的结果是“无可为”——“家中”无可为,只好“从邻贷”——“贷”的结果是邻“已匮”——邻已匮,只得独憔淬。诗的情节一环扣一环,步步进逼。其情节虽没有明显的髙潮,但于平淡中见深度。收到了用事实说话,事实胜于雄辩的出色效果。

参考资料:
1、 吕晴飞等 .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 .北京 :中国和平出版社 ,1990年 :105-106页 .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