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镂成荷叶。周折。赛金杯。酒鳞风动红光滟。香茜。莫思归。
碧玉镂成荷叶。周折。赛金杯。酒鳞风动红光滟。香茜。莫思归。

bēièrwēnzhùjiàotíngyún--yàn

lòuchéngzhōuzhésàijīnbēijiǔlínfēngdònghóngguāngyànxiāngqiànguī

俞彦

俞彦

[明](约公元一六一五年前后在世)字仲茅,上元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前后在世。万历二十九年(公元一六0一年)进士。历官光禄寺少卿。彦长于词,尤工小令,以淡雅见称。词集今失传,仅见于各种选本中。 ▶ 19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zǎo)¹是伤春梦雨²天,可堪³芳草更芊(qiān)
译文:忽然之间,已经是细雨飘飞的春天了,像少女一样纤纤婷立的芳草青美得让人难以忍受。
注释:¹蚤:“蚤”通“早”。²梦雨:春天如丝的细雨。³可堪:意思是不可堪,不能忍受。⁴芊芊:草木茂盛的样子。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内官¹初赐清明火²,上相³闲分白打钱
译文:宫中把新火赐给大臣,大臣们闲来无事以蹴鞠为乐。
注释:¹内官:国君左右的亲近臣僚。又指宦官太监。²初赐清明火:一种古代风俗,寒食禁火,把冬季保留下来的火种熄灭了。到了清明,又要重新钻木取火。³上相:泛指大臣。⁴白打钱:玩蹴鞠游戏,优胜者受赐金钱,种“白打钱”,一说白打钱指斗鸡。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紫陌¹乱嘶红叱(chì)²,绿杨高映画秋千³
译文:郊野的道路旁草木繁茂,一匹匹骏马奔驰而过,绿杨掩映的庭院中秋千正上下飞舞。
注释:¹紫陌:大路。“陌”本是指田间的小路,这里借指道路:“紫”是指道路两旁草木的颜色。²红叱拨:唐天宝中从西域进汗血马六匹分别以红、紫、青、黄、丁香、桃花叱拨为名,这里泛指骏马。³画秋千:装饰美丽的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游人记得承平¹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译文:游人还记得以前太平时候的盛事,暗自欣喜这风光与往年并无不同。
注释:¹承平:太平。

  这首诗语言清新,诗人通过写清明节时的人事和景物,来透露出诗人对盛世的怀念与对现实朝野状况的失望。

  首联描写自己独伤春,朝与野之人游春、赏春。开头诗人便暗用了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的诗意,抒发别有怀抱的诗人的伤春愁绪。诗人在春雨霏霏的阴沉灭气中,内心郁苦愁闷,更由芊芊芳草增添凄迷冷落之情。“蚤是”、“可堪”这两个虚词,构成语意表达的递进关系,将诗人内心的凄楚表现得深长而急切。但是,后面所描写的并不是诗人自己的情态举止,而是朝廷内外游人的赏春之乐。

  颔联描写宫中清明节的风俗和游乐。韩翃《寒食》诗有云:“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稠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人五侯家。”此诗“内官初赐清明火”句,即描写皇宫内清明节取榆柳火赏赐近臣的节俗。一个“初”字,暗示了此时动乱刚定,朝廷复行旧日礼制。“上更闲分白打钱”一句描写宫中蹴鞠游戏之乐,一个“闲”字,则交代了贵为朝廷宰更却无所作为的状态。

  颈联描写宫外游春繁盛的景象。在京师郊野的道路上,红色的骏马嘶鸣不已,游春的男子络绎不绝;在绿杨掩映的庭院中,女子们正在欢快地荡着秋千。这里的色彩鲜艳夺目,所见所闻热闹非凡,一“乱”字、一“高”字,都尽显出晚唐时代人们沉湎在纵恣冶游的“世纪末”的狂欢之中。

  尾联展现身处其间的游人的欣慰。他们觉得如今的热闹喧闹,就像是昔年的升平风光,又可以忘却动乱的痛苦记忆,无所顾忌地享受眼前的快乐。然而,所谓的“升平”却是表象,诗人正是透过这虚假的繁荣,感受到了国势岌岌可危的形势,深藏着浓重的现实忧愁。

  诗人用冷峻的目光,看似闲淡地刻画长安城清明时分热闹如昔、游人如织的欢快场面,实则暗含着深沉的讽刺、斥责之意,以“游人”之喜乐,愈加反衬出诗人“伤时伤世复伤心”的悲郁之情。

参考资料:
1、 高峰编选.温庭筠·韦庄集.江苏:凤凰出版社,2013:160

chángānqīngmíng

wéizhuāng tángdài 

zǎoshìshāngchūnmèngtiān kānfāngcǎogèngqiānqiān 
nèiguānchūqīngmínghuǒ shàngxiāngxiánfēnbáiqián 
luànhóngchì 绿yánggāoyìnghuàqiūqiān 
yóurénchéngpíngshì ànfēngguāngnián 
界围汇湘曲,青壁环澄流。
界围汇湘曲¹,青壁环澄(chéng)流。
译文:界围岩和湘江的江畔相汇,青青的山壁,环绕着清澈的江水。
注释:¹曲:水畔。
悬泉粲成帘,罗注无时休。
悬泉粲(càn)¹成帘,罗注²无时休。
译文:悬挂着的泉水,形成一面鲜明的水帘,排列下流,没有停止的时候。
注释:¹粲:鲜明。²罗注:排列下流。
韵磬叩凝碧,锵锵彻岩幽。
韵磬(qìng)¹(kòu)²³,锵(qiāng)彻岩幽。
译文:水帘好比一面音调和谐的玉磬,敲声锵锵,响彻岩谷。
注释:¹韵磐:声音和谐的磬。²叩:敲击。³凝:比拟。⁴碧:青绿的美玉。⁵锵锵:象磬声,比喻水帘声。
丹霞冠其巅,想像凌虚游。
丹霞冠¹其巅(diān),想像凌²虚游。
译文:红霞笼罩在岩顶上,使我忽然想象升上天空游览的景况。
注释:¹冠:笼罩。²凌:升上。虚:天空。
灵境不可状,鬼工谅难求。
灵境不可状,鬼工谅难求。
译文:奇妙的境界,简直不可形容,即使是神鬼的工力,谅必也难造成。
忽如朝玉皇,天冕垂前旒。
忽如朝玉皇,天冕¹垂前旒(liú)²
译文:忽然好像朝见玉皇,只见他的皇冠前面,垂着一排玉串。
注释:¹冕:古代帝薯的帽子。²旒:冕冠前后悬垂的玉串。
楚臣昔南逐,有意仍丹丘。
楚臣¹昔南逐,有意仍²丹丘³
译文:昔时屈原被逐南来,他有意依恋神仙之地,不思回国。
注释:¹楚臣:指屈原。²仍:依恋。³丹丘:神话中神仙之地。
今我始北旋,新诏释缧囚。
今我始北旋,新诏释缧(léi)¹囚。
译文:如今我幸获新诏释放,开始北归。
注释:¹缧:拘系犯人的大绳,这里指罪犯。
采真诚眷恋,许国无淹留。
采真¹诚眷恋,许国无淹留²
译文:在这里任情遨游,固然值得留恋,但我以身许国,必须迅速回朝效力,不容停留。
注释:¹采真:《庄子·天运》曰,古者谓是采真之游。成玄英疏:“谓是神采真实而无假伪,逍遥任适而随化遨游也。”²淹留:停留。
再来寄幽梦,遗贮催行舟。
再来寄幽梦,遗贮(zhù)¹催行舟。
译文:再来游玩,只有寄托在梦境了,行前站立良久,乘舟离去。
注释:¹遗贮:临行前久立。

  该诗是一首描述界围岩的风光的诗,全诗突出了界围岩的瀑布风光。其景象气象万千,奇丽无比,想象丰富,感情直抒胸臆。

  首先是开头四句,简单勾勒出界围岩的地理特征。“界围汇湘曲"凸显出湘江在这里盘旋不止,”青壁环澄流“则表明了碧水环绕青崖的美景。而后以“悬泉粲成帘,罗注无时休”,重点点出瀑布下注连绵不断,波澜壮阔的特点。

  接着则是描写瀑布的飞流之声,”韵磬叩凝碧,锵锵彻岩幽“两句声色俱备,水流声像磬玉相叩在碧潭,其锵锵的清脆之声响彻幽岩,清脆悦耳。斟酌该句,可见字词贴切。如“碧”而谓之“凝”,“凝碧”又冠以“叩”,而叩击碧玉般青石之声乃为“磬”音,此磬之“韵”清远激越,这是多种力量的聚合,其中又极力突出了个“叩”字,从而令人于听觉感受中去领略那瀑布与岩石撞击发出的音响。”丹霞冠其巅,想像凌虚游“,则是描写红色的云霞如冠帽戴在山顶,令人想飞上青天,凌虚游历。

  以上八句之景物描写实为佳句,却同时也为铺垫也,目的正是为了引出下方的诗句,以求得产生惊人的艺术效果。

  “灵境不可状,鬼工谅难求。忽如朝玉皇,天冕垂前旒”。许多名家正是将目光投向此句,这四句“骨力傲岸,撑柱全篇”,”忽如朝玉皇,天冕垂前旒“句正是将水帘比做玉皇的天冕前挂下来的流苏,“体物极工”。又以简单的一句”鬼工谅难求“来凸显出其景物的难以细述的美妙,其比喻贴切,简洁且形象。仔细想来,作者在此之前已作了若干铺垫,先写水帘之整体形貌,继写其成帘罗注之状,次写其叩石如磬般的声响,终写水帘上方云霞环绕之景观,而后才以“忽如”二字,于灵光一闪间将之与玉皇所戴冠冕前下垂的玉串联系起来,惊警动人,让人不禁拍案叫绝。

  惊句过后,则是发散想象,思及自身,有感而发。”采真诚眷恋,许国无淹留“,诗人联系了自己的遭遇,遥想当年像楚臣屈原一样被放逐到南方,曾有意要学仙成道。如今诗人却和屈子不可相提并论,如今即将是要回到北方去,皇上的诏书解除了羁绊和拘囚。因此诗人对采真求仙的眷恋,被以身为国的理想抱负所代替。于是以略带怅然的一句”再来寄幽梦,遗贮催行舟“来描写自身。即将返回长安,只好以幽幽的梦境相寄托,行舟既然催促,便唯有乘舟远去。该句虽是带有离别的伤感色彩,然联系诗人背景和句末的语气,仍可清晰看出,诗人大部分心情依旧是愉悦的。

  此外,诗人在选词设色上颇费经营,如“青壁"、“澄流”、“粲成帘”、“彻岩幽”、“凝碧”、“丹霞”,可以说是五色杂陈,而读来不觉繁乱,盖因其整体色调倾向于清寒一路,由此形成了气氛肃穆、境界幽寂的诗境。迸一步看,全诗避免偶句,以单句直行,从而产生一种劲气直达的力感。孙月峰评论说:“写景如谢,然多用单语,觉骨力更胜。“(《评点柳柳州集》卷四十二)讲的就是这种情况。

参考资料:
1、 吴文治,谢汉强,王春庭等.《柳宗元大辞典》.合肥市:黄山书社,2004.10:128
2、 尚永亮.《柳宗元集》.南京市:凤凰出版社,2007.09:49-50
百战一身在,相逢白发生。
百战¹一身在,相逢²白发生。
译文:总是在不停的征战,再次相逢时已添白发。
注释:¹百战:多次作战。²相逢:彼此遇见;会见。
何时得乡信,每日算归程。
何时¹得乡信,每日算归程。
译文: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收到家人的书信,每日都在计算归去的路程。
注释:¹何时: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走马登寒垄,驱羊入废城。
走马¹登寒垄(lǒng),驱羊入废城。
译文:快马登上寒冷的高丘,登高望远,只见羊群正被驱赶回荒凉城中。
注释:¹走马:骑马疾走;驰逐。
羌笳三两曲,人醉海西营。
羌笳三两曲,人醉海西营。
译文:身处偏远的海西军营,只能用羌笳为你吹奏几曲助兴,一醉方休。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蜀魄¹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译文:蜀主杜宇的魂魄化为啼血的杜鹃鸟,年年啼鸣,声声沥血。
注释:¹蜀魄:指杜鹃。相传蜀主名杜宇,号望帝 ,死化为鹃。春月昼夜悲鸣, 蜀人闻之,曰:“我望帝魂也。”故称。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贪夫¹(juàn)听空低首,远客²初闻已断肠。
译文:不管是厌倦了杜鹃的啼鸣,还是第一次听到子规的哀怨客居他乡的游子,无不低眉惆怅、寸断肝肠。
注释:¹贪夫:贪婪的人。²远客:远方的来客。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译文:春已残,花飘零。春景黯然失色,乱红如雨;春夜难寐,举头望月只见清光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译文:声声啼鸣不断催促人们,但又有谁能归去呢?只有乡郊的人们被你催促着去忙农事了。

ziguī--cáo

shǔcéngwèiwángqiānshēngwànxuèsòngniánfāngtānjuàntīngkōngshǒuyuǎnchūwénduàncháng

jǐnshuǐchūncánhuāshìchǔtiānmèngjuéyuèshuāngcuīguīcuīshuíguīwéiyǒudōngjiāonóngshìmáng

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
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
桂树夹道生,青龙对道隅。
桂树夹道生,青龙对道隅。
凤凰鸣啾啾,一母将九雏。
凤凰鸣啾啾,一母将九雏。
顾视世间人,为乐甚独殊。
顾视世间人,为乐甚独殊。
好妇出迎客,颜色正敷愉。
好妇出迎客,颜色正敷愉。
伸腰再拜跪,问客平安不。
伸腰再拜跪,问客平安不。
请客北堂上,坐客毡氍毹。
请客北堂上,坐客毡氍毹。
清白各异樽,酒上正华疏。
清白各异樽,酒上正华疏。
酌酒持与客,客言主人持。
酌酒持与客,客言主人持。
却略再拜跪,然后持一杯。
却略再拜跪,然后持一杯。
谈笑未及竟,左顾敕中厨。
谈笑未及竟,左顾敕中厨。
促令办粗饭,慎莫使稽留。
促令办粗饭,慎莫使稽留。
废礼送客出,盈盈府中趋。
废礼送客出,盈盈府中趋。
送客亦不远,足不过门枢。
送客亦不远,足不过门枢。
娶妇得如此,齐姜亦不如。
娶妇得如此,齐姜亦不如。
健妇持门户,亦胜一丈夫。
健妇持门户,亦胜一丈夫。

  此诗前八句乃幻想之辞,写天上情景,似与诗之主旨无关。汉乐府多用于宴间演奏,取悦宾客,颇有拼凑割裂现象。此数句又见于《步出夏门行》末段。但乐工拼凑之时,应不会毫无理由,信手胡来。张玉谷谓"起八句言天上物物成双,凤凰和鸣,唯有将雏之乐,以反兴世间好妇不幸无子,自出待客不得已来"(《古诗赏析》),并指出其于后面写"健妇"一段有互相映衬发明之作用,"似与下文气不属,却与下意境相关"(同上)。即可备一说。也有人认为此段是乐曲之"艳词"(前奏),亦属可能。诗描写"健妇",取材于一次她接待宾客的全过程:"迎客"、"问客",热情有礼;"请客"、"坐客",殷勤周到;然后酌酒与客、促令办饭等种种描述,不厌其烦:无一不反映出她举止得体,善主中馈。诗中之"客",恐怕不是一般的亲友作客者,而是来自中原之过客,故有送客"废礼"之疑惑, "齐姜不如"之赞美。此诗写女子而忽略其容貌体态,专一述其"健"(才干),可谓别具只眼,亦可见西北地区之民俗。描述看似琐屑,然笔笔紧扣"健"字刻绘,因而人物形象,益见鲜明。

  前八句写天上景物。若理解这几句,须先阐明其隐喻之义。“白榆”指玉衡星。“桂树”指桂星。纬书说“椒、桂生合刚阳。”注文说:“椒桂,阳星之精所生。”道,黄道。《汉书·天文志》:“中道者,黄道,一曰光道。……日之所行为中道,月、五星皆随之也。”古人认为太阳绕地而行,黄道是想象中的太阳轨道。青龙,东方七宿总名。凤凰即鹑火。纬书《春秋元命包》说:“火离为凤凰。”《史记·天官书》:“尾为九子。”《索隐》引宋均说:“属后宫场,故得兼子,子必九者,以尾有九星也。”(案闻一多说:尾本东官宿,当为龙尾。此云凤将九雏盖与南宫朱雀相乱。)

  这八句在表现上,颇有特点。其一,因名借物,赋以形态。某些星宿本以动、植物命名,诗人信手拈来,将它们化为动、植物物本身的形象;并且借“黄道”为通衢大道(古有所谓“天衢”的说法),将这些动、植物形象井然有序地系列在“大道”两旁,于是造成一种迥异于人间的“仙境”。诗人借物赋形是有选择的。“桂树”令人想到传说中的“月桂”,“龙”、“凤”是传说中天上的灵物。就是“白榆”也同寻常人间的榆柳不同。这些事物都是烘托“仙境”所不可少的。其二,这种神仙境界出于诗人的想象,是不存在的,然而,其中的一事一物都实有所指,犹如打灯谜,其用意不在字面,可谓之虚而能实。其三是想象奇妙。全部诗意都是从想象生发出来。否则,几个星宿的名称是构不成诗意的。这八句诗用的是诙谐风趣的笔调,所以虽采用了游仙诗的形式,却并非在着意写神仙事。这种将星宿经作动、植物和人作为诗的意象的写法,《陇西行》之前就有,象《小雅》的《大东》篇和《九歌》的《东君》。尽管《东群》写得颇为壮美,却也不还不能象本篇一样创造出完整意境。

  “好妇出迎客”以下二十四句颂美一位能独特门户的“健妇”,是《陇西行》歌辞的正题。诗因何而作,本事已无可稽考。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三十七引《乐府解题》说:“始言妇有容色,能应门承宾。次言善于主馈,终言送迎有礼。”这也只是就字面说的。

  写法上,有以下三点值得注意。

  第一是用笔工细。譬如写主人待客一节,先写“请客北堂上”指明客座应安设的方位,继写“坐客毡氍毹”,表示对客人的恭敬,其中也包含待客的规格。摆酒要摆出“清”“白”两样,虽说不上是丰盛,却是在避免单调,可以看出主人用心的周到。所有这些,都很能表现主人公的讲究礼数。有几个细节写得非常妙。如写主人公迎客时,说“伸腰再拜跪”,写在酒席前应酬,说“酌酒持与客,客言主人持。却略再拜跪,然后持一杯”,全是连续动作;这类句子,用于人物的刻画,能够曲尽其态。又如写主人用好酒待客,说“酒上正华疏”。倒在杯子里的酒涌出水平面形成一条条的花纹,正表明酒好。这种写法,应当说是比较形象比。象这样绘形绘色的笔墨,在乐府诗中是并不多见的。

  第二是叙事的严整有序。开首二句“好妇出迎客,颜色正敷愉”,简炼地画出主人公的容貌姿态。接着写她对客人施礼、寒暄,把客人让进堂屋,再写为客设座,再写摆酒陪客,再写酒罢备饭,最后送客尽礼,显得有极有章法。这样写,同诗中表现主人公的落落大方,处事的稳健练达是一致的。

  第三是文字质朴。质朴是乐府叙事篇章的共同特点,而本篇尤为突出,描叙一事一物,莫不从实处着笔;并且做到朴素而能生动传神。如“左顾”、“敕”、“促令”、“盈盈”、“趋”等字眼,都极富表现力。

  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典型呢?诗人由衷赞美说,古代的贤妇人齐姜同她相比也不免逊色,说她是胜过“丈夫”的“健妇”。在男尊女卑的社会,这种赞誉,可以说是非常之高了。这也正是她在封建社会的妇女中出格的地方。但诗中写她所有的行为都不仅没有超越,而且是严格遵循封建礼法的。这一点,则是主人公性格的核心。诗的写法,从始至终扣在一个“礼”字上。

lǒng西xíng ·tiānshàngsuǒyǒu

míng liǎnghàn 

tiānshàngsuǒyǒu zhòngbái 
guìshùjiādàoshēng qīnglóngduìdào 
fènghuángmíngjiūjiū jiāngjiǔchú 
shìshìjiānrén wéiyuèshènshū 
hǎochūyíng yánzhèng 
shēnyāozàibàiguì wènpíngānfǒu 
qǐngběitángshàng zuòzhānshū 
qīngbáizūn jiǔshàngzhènghuáshū 
zhuójiǔchí yánzhǔrénchí 
quèlüèzàibàiguì ránhòuchíbēi 
tánxiàowèijìng zuǒchìzhōngchú 
lìngbànfàn shènshǐ使liú 
fèisòngchū yíngyíngzhōng 
sòngyuǎn guòménshū 
 jiāng 
jiànchímén shèngzhà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