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商有遗言,学而优则仕。学既非为人,仕复宁为己。
卜商有遗言,学而优则仕。学既非为人,仕复宁为己。
有玉求贾沽,无道谷亦耻。仰瞻夔龙朝,俯愧蓬蒿里。
有玉求贾沽,无道谷亦耻。仰瞻夔龙朝,俯愧蓬蒿里。
骎骎饶二毛,行行入四纪。马逸驾可覂,风回楫须止。
骎骎饶二毛,行行入四纪。马逸驾可覂,风回楫须止。
尔无操御中,颠覆何所恃。
尔无操御中,颠覆何所恃。

táoyuānmíngyǐnjiǔèrshíshǒushíjiǔ--zhùyǔnmíng

boshāngyǒuyánxuééryōushìxuéfēiwèirénshìníngwèi

yǒuqiújiǎdàochǐyǎngzhānkuílóngcháokuìpénghāo

qīnqīnráoèrmáoxíngxíngjiàfěngfēnghuízhǐ

ěrcāozhōngdiānsuǒshì

祝允明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55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
西门秦氏女,秀色¹如琼花²
译文:西门有秦氏之女,名女休,其色美如琼花。
注释:¹秀色:秀美的容色。²琼花:一种珍贵的花。叶柔而莹泽,花色微黄而有香。宋淳熙以后,多为聚八仙(八仙花)接木移植。当年隋炀帝开运河游扬州就是为了欣赏琼花。
手挥白杨刀,清昼杀雠家。
手挥白杨刀¹,清昼²杀雠(chóu)家。
译文:她为了祖宗亲之仇,手持白杨刀,大白天前去刺杀仇家。
注释:¹白杨刀:也称白阳刀,白羊子刀,古之名刀。刀,一作“刃”。²清昼:白天。
罗袖洒赤血,英声凌紫霞。
罗袖洒赤血,英声凌紫霞(xiá)¹
译文:她衣桩上洒满了仇人的鲜白,赢得了为亲人报仇的好名声。
注释:¹“英声”句:谓美好的名声传播遥远。英声,美好的名声。声,一作“气”。凌,升腾。紫霞,紫色的云霞。这里借指远处。
直上西山去,关吏相邀遮。
直上西山去,关吏(lì)相邀遮¹
译文:杀人之后,她逃至西山,被关吏所擒获。
注释:¹邀遮:拦挡,阻截。
婿为燕国王,身被诏狱加。
婿(xù)为燕国王,身被诏狱加¹
译文:她的夫婿是燕国王,今日她却被诏拿入狱。
注释:¹“身被”句:身受诏令关押。诏狱,奉诏令关押犯人的监狱。
犯刑若履虎,不畏落爪牙。
犯刑若履(lǚ)虎,不畏落爪牙¹
译文:虽然她明知犯刑如履虎尾,可是她却丝毫也不畏惧。
注释:¹“犯刑”二句:谓身犯刑律,就像践踏老虎尾巴,不怕落入老虎的爪牙。履虎:踩着了老虎尾巴,喻遇到了危险。
素颈未及断,摧眉伏泥沙。
素颈未及断,摧眉¹伏泥沙。
译文:正当她低眉伏于泥沙之上,行将就刑之时。
注释:¹摧眉:即低眉,低头。
金鸡忽放赦,大辟得宽赊。
金鸡忽放赦¹,大辟²得宽赊(shē)
译文:忽传来金鸡放赦的消息,赦免了她的死罪。
注释:¹放赦:释放赦免。²大辟:死刑。宽赊,宽大赦免。
何惭聂政姊,万古共惊嗟。
何惭聂政姊¹,万古共惊嗟(jiē)²
译文:她比古代的侠义之女聂政姊毫不逊色,她的事迹受到后人的热烈颂扬。
注释:¹聂政姊:刺客聂政之姊。²惊嗟:犹惊叹。

  此诗是拟左延年之同名诗作,写秦氏女报仇杀仇家的侠肝义胆。左延年原诗风格朴质,形式自由,多五言,也夹杂着三言、四言、六言、七言句,富有汉代民歌的特色。李白的这首拟作把它改成了工整的五言诗,不仅保持了故事的完整性及其精华部分,字数也压缩了一多半,更显得诗意盎然,而且人物的刻画鲜明细致,形象突出,确是以古为新的佳作。

  诗的开始两句简括地介绍主人公:“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它从左延年诗“始出上西门,遥望秦氏庐。秦氏有好女,自名为女休”化来,首先指出秦氏女的住地,第二句“秀色如琼花”是左诗所没有的,他只说“秦氏有好女”比较笼统,此处增添了这一句,便突出了她如花似玉般的形象,“如琼花”的比喻启人联想,给人以娇美动人的实感,言外还暗示出这样“如琼花”的弱女子为报父仇白昼杀人真是出人意表。

  接下去转入凝练简洁地复述故事:“手挥白杨刀,清昼杀仇家”。因为秦女休“杀仇家”的原因等等在左延年、傅玄的诗中介绍较详,此篇既是拟作就可以省略了。傅诗对她杀人报仇的原因表述得很清楚:“父母家有重怨,仇人暴且强。虽有男兄弟,志弱不能当。烈女念此痛,丹心为寸伤。”“仇人暴且强”明确说明:秦女的所作所为是正义的,不畏强暴是勇敢的。她不是无谓的杀人,而是由于对方“强且暴”,枉法肆虐,加之“虽有男兄弟,志弱不能当”,在这种形势下,她只好挺身而出了。

  五、六两句虚实结合,先刻画人物,然后以深挚赞叹的口吻把主人公“英声凌紫霞”的鲜明形象送到读者面前——“罗袖洒赤血”,平平五字,给人的印象极深。“罗袖”,点明妇女身份,一般来讲,她是与杀人溅血无缘的,可此时却出现了“洒赤血”的非常情况,则其人面对强暴,敢作敢为的“英气”就可以想见了。在这个基础上,再叙述秦女报仇以后直上西山为关吏阻拦,她自言为“燕王妇”,而且表示甘愿领罪,就是被加以“诏狱囚”的罪名也是“不畏落爪牙”的。这些绘影绘声的描叙,既增强了诗的故事性而且可以进一步突现人物坚强英烈的性格。“婿为燕国王”左延年诗作“平生为燕王妇”,都是民歌常用的夸张写法,它联想了汉乐府《陌上桑》中罗敷自夸夫婿的一段,在平实的叙述中强化了戏剧性,使诗平添了起伏跌宕之姿。

  以下四句交待秦女即将受刑,忽然传下赦书,绝处逢生,人心大快。左延年诗对此有细致的描写:“女休凄凄曳梏前。两徒夹我持刀,刀五尺余。刀未下,朣胧击鼓赦书下。”这里写了她上刑场前身带刑具(“曳梏”即脚镣)凄苦情态,乃至两个刽子手手持“五尺刀”即将行刑,在“刀未下”的紧急时刻,忽然传来放赦时的打鼓声。两相比照,互相补充,可以使诗意更为明晰。

  末二句用聂政姊来比秦女休,披露全诗主旨。诗人以强烈的感情肯定歌颂主人公“万古共惊嗟”,表现了李白素重豪侠的英勇及妇女对理想追求的愿望,加之诗的前后呼应,叙事具体,气势充沛,一气贯注,虽是拟作,却足以见出作者独具的思想特色及艺术成就。

参考资料:
1、 宋绪连 初旭.长三李诗鉴赏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170-172
荆山一片玲珑。分付冯夷,捧出波中。白羽香寒,琼衣露重,粉面冰融。知造化私加密宠,为风流洗尽娇红。月对芙蓉,人在帘栊。太华朝云,太液秋风。
(jīng)¹一片玲珑。分付²(féng)( yí)³,捧出波中。白羽香寒,琼(qióng)衣露重,粉面波融。知造化私加密宠,为风流洗尽娇红。月对芙蓉,人在帘栊(lóng)。太华朝云,太液秋风。
译文:你就像荆山的一块美玉,被水神从水波中捧出。肌肤像洁白的羽毛,散发出幽幽清香;精美的衣裳仿佛缀满了晨露闪闪发光;涂着脂粉的面庞,似那正在融化的波雪。造物主私下里肯定对你暗加宠爱,为了让你风流无限,把你清洗得如此娇美。皎洁月光洒在荷花丛里,你独自倚靠在窗边。让我想起华山美妙绝伦的朝霞,太液池中缓缓吹过的秋风。
注释:蟾宫曲:元曲牌名,属北曲双调,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六、四、四、四、四、四、七、七、四、四的10句,但是第五句以后可酌增四字句。或单用作小令,或用在双调套曲内。¹荆山:在湖北南漳县西,以产玉著称,名闻天下的“和氏璧”即产于此。²分付:交给。³冯夷:水神。⁴白羽:白色羽毛。⁵太华:即五岳之一的华山,在陕西华阴县南。华山以山顶池生千叶莲花得名,又峰顶若莲形,称“玉井莲”。⁶太液:皇家宫苑内的池沼。芙蓉即荷花,亦属莲。

  这是一首写人小令。首句切“玉”字,“荆山”“玲珑”都是玉的名称,“玲珑”还有表现美玉形象的意味。三句括出“冯夷” “波中”,为“玉”过渡到“莲”作准备,以下就几乎句句述莲了。“白羽”化用了杜诗,杜甫在《赠已上人》中有“江莲摇白羽”的句子。“白羽” “琼衣” “粉面”,无一不是对白莲花花姿的生动比喻,在诗人心目中,“玉莲”的基本特征应该是洁白的。“洗尽娇红”“月对芙蓉”,将”玉莲”之白发挥得淋漓尽致。

  末两句则直接扣合“五莲”或“白莲”,足见作者的巧思。然而,作品并非单纯地卖弄游戏技巧,而是尽力以玉莲花的粹美来比喻人物,表达了对张玉莲清雅脱俗、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的赞美。如“ 为风流洗尽娇红” “月对芙蓉,人在帘栊”,就明显地含有张玉莲身处青楼而守身自好的寓意。又如“太华朝云”,“太液秋风”,在影射人名的同时,借助仙家和皇家景物的意象,映示了玉莲的清逸和优雅。全曲造语婉丽,对仗工整,怜香惜玉之情溢于言表。

参考资料:
1、 (元)关汉卿著;方青羽著. 中侨彩图馆 元曲三百首彩图馆[M]. 2016,284.

chángōng··zèngmínglián--zài

jīngshānpiànlínglóngfēnféngpěngchūzhōngbáixiānghánqióngzhòngfěnmiànbīngróngzhīzàohuàjiāchǒngwèifēngliújǐnjiāohóngyuèduìróngrénzàiliánlóngtàihuácháoyúntàiqiūfēng

孤峤蟠烟,层涛蜕月,骊宫夜采铅水。汛远槎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红甆候火,还乍识、冰环玉指。一缕萦帘翠影,依稀海天云气。
孤峤(qiáo)蟠烟¹,层涛蜕月²,骊(lí)³夜采铅水。汛远槎(chá),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红甆(cí)候火,还乍识、冰环玉指。一缕萦帘翠影,依稀海天云气¹⁰
译文:孤独耸立的海中礁石上缭绕着浓烟,层层云涛蜕尽二淡月出现,鲛人趁着夜晚,到骊宫去采集清泪般的龙涎。风送竹筏随着海潮去远,夜深时龙涎和着蔷薇花的清露进行研炼,化作心字形篆香而令人凄然魂断。龙涎装入红甆盒后用文火烘焙,又巧妙地制城经营的指环。点燃时一缕翠烟萦绕在幕帘,仿佛是海气云天。
注释:¹孤峤蟠烟:孤峤指的就是传说中龙所蟠伏的海洋中大块的礁石;蟠烟,蟠绕的云烟,就是龙上罩护的云气。²层涛蜕月:波涛映月如闪动的龙鳞。³骊宫:谓骊龙所居之地。“骊”字盖指骊龙而言。⁴铅水:骊龙的涎水。黑龙称为骊龙,成语有“探骊得珠”。⁵汛远槎风:采香的人乘木筏(槎)随潮汛而去。⁶梦深薇露:龙涎香要用蔷薇水(香料)调制,这里把龙涎作为有情之物来写——对故乡的离梦渗透了蔷薇水。薇露:意指蔷薇水是一种制造龙涎香时所需要的重要香料。⁷断魂心字:“心字”原来正是一种篆香的形状。⁸红甆候火:红甆,指存放龙涎香之红色的甆盒。候火,指焙制时所需等候的慢火。⁹冰环玉指:香制成后的形状,有的像白玉环,有的像女子的纤纤细指。¹⁰依稀海天云气:焚香时,前面引的《岭南杂记》说龙涎香“能聚香烟,缕缕不散”,好像把故居的“海天云气”都带回来了。
几回殢娇半醉。翦春灯、夜寒花碎。更好故溪飞雪,小窗深闭。荀令如今顿老,总忘却、樽前旧风味。谩惜余熏,空篝素被。
几回殢(tì)¹半醉。剪春灯、夜寒花碎²。更好故溪飞雪、小窗深闭³。荀令如今顿老,总忘却、樽前旧风味。谩(màn)惜余熏,空篝(gōu)素被
译文:暗想从前,她不知道有多少次撒娇耍蛮,故意喝的半醉不醉,轻轻的把灯火往碎剪。更兼故乡的溪山,飘扬着轻雪漫漫,我们把小窗一关,那情味真是令人感到陶醉香甜。而今,我如同荀令老去,早已忘却昔年酒宴间那温馨与缠绵。徒然爱惜当年留下的余香,已然把素被放在空空的熏笼上,以此来熨贴一下伤透的心田。
注释:¹殢娇:困顿娇柔。这里开始回想焚香的女子。“殢”原为慵倦之意,此处意为半醉时的娇慵之态,自当为男子眼中所见女子之情态。²花碎:这花是灯花。³小窗深闭:在故乡,外面雪花纷飞,屋内却红袖添香,纤手挑灯,读书养性两相宜,确实是太好了。⁴荀令:指的是三国时代做过尚书令的荀彧,爱焚香。⁵谩惜余熏,空篝素被:篝,是指熏香所用的熏笼,香于笼中而熏的衣物。

  龙涎香是海洋中抹香鲸之肠内分泌物,并非龙吐涎之所化。抹香鲸是一种海上鲸鱼,长达五六丈,鼻孔位于头上,常露出水面喷水,想象为龙,据传有云气罩护。“孤峤蟠烟,层涛蜕月,骊宫夜采铅水”,叙写词人对于龙涎所产之地以及鲛人至海上采取龙涎之情景的想象。“蟠烟”二字所写的蟠绕的云烟,指的就是传说中之所谓“上有云气罩护”,而作者在“烟”字上用一“蟠”字,想到龙蛇之类的“蟠”伏。短短的四个字,作者已写出了他对于龙涎之产地和海峤的奇妙想象。次句“层涛蜕月”写鲛人至海上采取龙涎时之夜景。“蜕月”,使人引起对龙蛇的联想,意谓月光在层涛中的闪动,如同自层层波浪的蜕退中吐涌而出,又正似龙蛇之类鳞甲的蜕退。“蜕”字,即紧扣题目,又写出月光闪动的情景,是用得极奇妙而又极为恰当真切的一个字。而且此一“蜕”字,正好与上一句的“蟠”字遥遥相对,文法上极工整,同样强烈地暗示着对于神话中所传说的“龙”的想象。“骊宫夜采铅水”,“骊宫”为骊龙所居之地,遥应首句“蟠烟”的“孤峤”。“夜”指取龙涎时为夜晚,和前面所表示的“月”相应。而且用“铅水”以代龙涎,为读者提供了极为多义的暗示。龙涎乃是铅水,是一种白色的,有香气的铅水。

  至于就章法结构而言,则从首句“孤峤”之写地,次句“蜕月”之写夜,至第三句“采铅水”之写事,过渡自然,而不平淡。“汛远槎风”便写其和“骊宫”相去已远。下面“梦深薇露”,写此龙涎被采去以后之遭遇。然则此远离故土之龙涎当其在“薇露”之香气中共同研碾之时,怀念过去,梦想未来。故曰“梦深薇露”也。“化作断魂心字”,作者既将龙涎视为如此有情之物,于是此有情之龙涎遂于经过一番研碾之后化而为“断魂”之“心字”。“心字”原为龙涎香被制成之后所可能实有之形状,只是作者在“心字”前又加了“断魂”二字,更着重描写龙涎化为“心字”以后凄断的心魂。自“汛远槎风”之遥远的追忆,经过“梦深薇露”之磨碾的相思,到“化作”“心字”的凄断的心魂,想象之丰富,感受之深锐,则非常人所能揣度也。

  “红甆候火,还乍识、冰环玉指。一缕萦帘翠影,依稀海天云气”,写龙涎被焙制成的各种形状,和被焚时的情景。“冰环玉指”当指龙涎香制成的形状。王沂孙把“冰环”与“玉指”连言,如同写女子之纤手玉环,遂使读者顿生无数想象。前面还有着“乍识”二字,用得奇巧。一“乍”字但通出初睹佳人的惊喜之状,写出龙涎香之珍贵与味之精美。“一缕萦帘翠影,依稀海天云气”,真切地写出了龙涎香被焚时“翠烟浮空,结而不散”的实景,而且更在帘前一缕翠影的萦回中,暗示了无数磨难而不毁两情缱绻的相思,更在海天云气的依稀想象中,暗示了无限对当年海上的“孤峤蟠烟”的怀念。

  上阕在一缕香烟的萦回缥缈中,把对龙涎香制作的过程做了总结。下阕从“几回殢娇半醉”到“小窗深闭”,通过上阙龙涎香本身的叙写,而开始回忆起当年在焚香之背景中的一些可怀念的情事来。

  “几回”是怀想当年之事也。此着重写焚香一事。“剪春灯、夜寒花碎”,接写女子之动作,写一女子之剪灯花而已,春是“春”灯,花为碎花,便显出了无限娇柔旖旎之情调,“夜寒”则以窗外之寒冷反衬窗内之温馨。“更好故溪飞雪、小窗深闭”,窗外的严寒飞雪“深闭”的“小窗”中“殢娇半醉”之人的“剪春灯”此处写情写事,出语甚妙。“故溪”,原为当日故园家居时所经常享有之情事,又遥遥与前面的“几回”相呼应。龙涎香之所以可贵,原在其有着一种“翠烟浮空,结而不散”的特质,特别是在“密室无风处”。此处写人事是虚笔,实乃写龙涎香也。

  “荀令如今顿老,总忘却、樽前旧风味。”把前面所着意描写的焚香、剪灯等温馨旖旎的情事,蓦然一笔扫空,有无限悲欢今昔之感在于言外。“荀令”素爱熏香。“荀令如今顿老,总忘却、樽前旧风味”,王沂孙意为如今之荀令已经老去,无复当年爱熏香之风情况味矣。“顿”字,刻意描写光阴之消逝、年华之老去恍如石火、电光之疾速。“樽前”则正与前面之“殢娇半醉”相呼应,可见其温馨如彼之往事,固久已长逝无回,甚至在记忆中也难于追忆了。因而“总忘却”忘却不易,因此“谩惜余熏,空篝素被”,无限往事虽空而旧情难已。如今既已不复有熏香之事,是“篝”内已“空”矣。独留一丝怅然而已。

  然而此“余熏”虽然尚在,而往事则毕竟难回,故曰“谩惜余熏”也。王沂孙此词,于结尾之处,写一种难以挽回的悲哀,让人低回宛转、怅惘无穷,所写的主题虽然只是无生命、无感情的龙涎香,多借用典故,但在丰富的想象和精心地组织和安排下,让“物”有人情。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2212-2216

tiānxiāng ·yǒnglóngxiánxiāng

wángxùn sòngdài 

qiáopányān céngtāotuìyuè gōngcǎiqiānshuǐ xùnyuǎncháfēng mèngshēnwēi huàzuòduànhúnxīn hónghòuhuǒ háizhàshí bīnghuánzhǐ yíngliáncuìyǐng hǎitiānyún 
huíjiāobànzuì jiǎnchūndēng hánhuāsuì gènghǎofēixuě xiǎochuāngshēn xúnlìngjīndùnlǎo zǒngwàngquè zūnqiánjiùfēngwèi mánxūn kōnggōubèi 
九分恩爱九分忧,两处相思两处愁,十年迤逗十年受。几遍成几遍休,半点事半点惭羞。三秋恨三秋感旧,三春怨三春病酒,一世害一世风流。
九分恩爱九分忧,两处相思两处愁,十年迤(yǐ)(dòu)¹十年受。几遍成几遍休,半点事半点惭羞²。三秋恨三秋感旧,三春怨三春病酒,一世害一世风流。
译文:有九分厚的恩爱情意,就有九分深的忧思痛楚;有分处两地的牵挂思念,就有两人的相思情愁;有十年来的爱意倾诉,就有十年来的相思苦需要承受。这其间,有顺心的时候,也有反复的时候,想起那些不顺心的事,没有一样不叫人惭愧、内疚。真是怕过秋天,它惹人伤情,叫人生恨,令人感旧;同时也怕春天来临,它惹人生怨,为遣春情,只有借酒浇愁,可又不胜酒力,为此常常病倒,身体也越来越瘦。唉,有什么法子,人生就这么个风流性子,也只好自作自受。
注释:¹迤逗:撩拨,勾引。²惭羞:羞愧。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病眼少眠非守岁¹,老心多感又临春。
译文:双眼有疾导致彻夜难眠,并非是为了守岁;人老了心中就容易感伤,更何况又临近春节(天)。
注释:¹守岁:又称守岁火、照岁等,其由来已久,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新年前除夕夜晚守岁,民俗活动主要表现为点岁火、守岁火,即所有房子都遍燃灯烛,合家欢聚,迎接新年。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¹六十人。
译文:等到灯火燃烧殆尽、天亮后,我便是六十岁的人了。
注释:¹平头:用在数字前面、表示整数。

chú

bái tángdài 

bìngyǎnshǎomiánfēishǒusuì lǎoxīnduōgǎnyòulínchūn 
huǒxiāodēngjìntiānmínghòu biàn便shìpíngtóuliùshíré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