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闻老子言,骤雨不终日。天道信有常,如何亦难必。
吾闻老子言,骤雨不终日。天道信有常,如何亦难必。
方春常苦雨,入夏势转疾。滂沱每彻晨,滴沥又连夕。
方春常苦雨,入夏势转疾。滂沱每彻晨,滴沥又连夕。
幸尔暂开明,俄然复奔轶。田畴浩汤汤,浸与太湖一。
幸尔暂开明,俄然复奔轶。田畴浩汤汤,浸与太湖一。
吁嗟生民居,化作鼋鼍窟。旦夕不自谋,卒岁岂遑恤。
吁嗟生民居,化作鼋鼍窟。旦夕不自谋,卒岁岂遑恤。
岁行况在午,月宿乃离毕。挽日当谁能,补天恨无术。
岁行况在午,月宿乃离毕。挽日当谁能,补天恨无术。
安得万里风,吹使雨脚绝。青天净无云,红轮皎然出。
安得万里风,吹使雨脚绝。青天净无云,红轮皎然出。

èrshǒu--wángào

wénlǎoziyánzhòuzhōngtiāndàoxìnyǒuchángnán

fāngchūnchángxiàshìzhuǎnpāngtuóměichèchényòulián

xìngěrzànkāimíngéránbēntiánchóuhàotāngtāngjìntài

jiēshēngmínhuàzuòyuántuódànmóusuìhuáng

suìxíngkuàngzàiyuè宿nǎiwǎndāngshuínéngtiānhènshù

ānwànfēngchuī使shǐjiǎojuéqīngtiānjìngyúnhónglúnjiǎoránchū

王鏊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713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
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
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
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
耽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
耽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
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飙。
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飙。

guāndìnghòuzèng--

zuò西wèiliángwèizhéyāolǎozǒuqiěxiāoyáo

dānjiǔwēikuángtuōshèngcháoshānguīxìngjǐnhuíshǒuxiàngfēngbiāo

小园东,花共柳。红紫又一齐开了。引将蜂蝶燕和莺,成阵价、忙忙走。
小园东,花共柳。红紫又一齐开了。引将蜂蝶燕和莺,成阵价¹、忙忙走²
注释:¹成阵价:成群成片地。²忙忙走:飞来飞去。
花心偏向蜂儿有。莺共燕、吃他拖逗。蜂儿却入、花里藏身,胡蝶儿、你且退后。
花心偏向蜂儿有。莺共燕、吃¹他拖逗²。蜂儿却入、花里藏身,胡蝶儿、你且退后。
注释:¹吃:被。²拖逗:宋元时口语,惹引、勾引。

  这首词写春景。上阕第一句“小园东”起笔就直接点出地点,紧接着“花共柳,红紫又一齐开了”两句写树木花卉,展示一片浓郁春意。“引将蜂蝶燕和莺,成阵开,忙忙走”这三句借蜂、蝶、燕、莺,渲染出了春景之绚丽。

  这首词的下阕起首一句“花心偏向蜂儿有”具体描写了蝶戏花。“花心”两句赋生物以人的情态,生动有趣,“拖逗”两句,活画出莺、燕为花吸引却又无可奈何的神态。“蜂儿却入,花里藏身”这两句写蜜蜂采蜜,“藏身”二字,活灵活现。最后两句以蜜蜂口吻写,更有妙趣。

  上阕从蜂蝶莺燕绕花飞舞落笔,热闹生动、充满情趣;用口语、俗语入词,在以雅为主的词坛上别具一格,表现出另一种美学趣味。

hóngchuāngjiǒng··xiǎoyuándōng--liǔyǒng

xiǎoyuándōnghuāgòngliǔhóngyòukāileyǐnjiāngfēngdiéyànyīngchéngzhènjiàmángmángzǒu

huāxīnpiānxiàngfēngéryǒuyīnggòngyànchītuōdòufēngérquèhuācángshēndiéérqiě退tuìhòu

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
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
译文:梅花还带着雪,刚刚有些暖意,烟柳也才发青。
注释:姚使君:未详。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惠上人:未详。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
来窥童子¹(jì)²,得听法王³经。
译文:陪着姚使君来听童子的颂歌,佛家的经书。
注释:¹童子:经中尝称菩萨为童子,一因菩萨是法王真子,二因无淫欲之念,如世之童子。²偈:又作伽陀、偈陀,意译偈颂、颂。系与诗之形式相同。一般以四句为一偈。³法王:佛与法自在,称曰法王。
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
会理知无我¹,观空²厌有形。
译文:领会了佛理才窥道我是虚无的,领悟了空也就厌恶实体了。
注释:¹无我:我为“常一之体,有主宰之用“。但人身五蕴之假和合,无常一之我体;法者因缘生,也无常一之我体,故无人我,无法我。²观空:此处指”析空观“,于五音等法,观查分析,离其着心。
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迷心¹应觉悟,客思未遑(huáng)²
译文:我迷惑的心应当觉悟,游子的思绪却还没有平和下来。
注释:¹迷心:迷惑之心。²未遑宁:谓没有闲暇安息。遑,闲暇。
该诗首联以工稳的对仗将优雅清寒的早春景色描绘的淋漓尽致。精确的描写使“雪梅”“烟柳”顿现眼前。颔联“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点名游寺主题。同时也以梵行犹如童子,深得法王经旨来表示对惠上人的赞叹。颈联写出诗人参偈听经后的感受。领会了佛理,就知道了“无我”的妙义。《观止》卷七云:“为无智慧故,计言有我。以慧观之,实无有我。我在何处,头足支节,一一谛观,了不见我。”通过“析空观”,离开对五蕴所合之“我”的执着,自然对有形的物质之躯产生厌离心。经此一番领会观察,诗人表达了对觉悟的期盼,但又因客思难平,而显出淡淡的尴尬愁绪。虽然不能全然离尘入佛,但还是清晰的表明了诗人对清静佛门的向往之情。
参考资料:
1、 《禅诗精选》(姜子夫主编).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06-07页

péiyáoshǐ使jūnhuìshàngrénfáng

mènghàorán tángdài 

dàixuěméichūnuǎn hányānliǔshàngqīng 
láikuītóng tīngwángjīng 
huìzhī guānkōngyànyǒuxíng 
xīnyìngjué wèihuángníng 
绿云鬓上飞金雀,愁眉敛翠春烟薄。香阁掩芙蓉,画屏山几重。
绿云鬓(bìn)上飞金雀¹,愁眉敛(liǎn)²春烟薄。香阁掩芙蓉,画屏山春重。
译文:金雀钗在头上颤动如飞,黛眉紧蹙,满目愁容。袅袅香烟中隐约可见消瘦身影,空闺独守,唯对画屏重山。
注释:¹飞金雀:金雀钗在头上颤动如飞。²敛翠:凝聚秀色。
窗寒天欲曙,犹结同心苣。啼粉污罗衣,问郎何日归?
窗寒天欲曙(shǔ)¹,犹结同心苣²。啼粉³罗衣,问郎何日归?
译文:窗外已是黎明将至,同心苣我仍时时佩束在身,只是想到远行的丈夫,不禁罗衣泪湿,不知何时才能回?
注释:¹曙:晓;天刚亮。²同心苣:用苇秆扎成的火炬。喻思念之情。³啼粉:泪水夹着脂粉流下。⁴污:沾染。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河南¹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译文:河南乐羊子的妻子,已经不知道原来是姓什么的人家的女儿。
注释:¹河南:汉袭秦制,地方分郡县,郡上设部。郡,相当于地一级行政区。河南郡今河南省西北部。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 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羊子尝行路,氏遗金一饼,还以与妻¹。妻曰:“妾闻志士不饮‘ 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jiē)来之食²,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³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译文:羊子在路上行走时,曾经捡到一块别人丢失的金子,拿回家把金子给了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廉洁方正的人不接受‘嗟来之食’,何况是捡拾别人的失物、谋求私利来玷污自己的品德呢!”羊子听后十分惭愧,就把金子扔弃到野外,然后远出拜师求学去了。
注释:¹还以与妻:当读作“还,以与妻”(回家后,把它交给妻子)。 ²嗟来之食:在《礼记·檀弓》里本作“嗟!来食(喂,来吃吧)”,是富人叫饿肚子的人来吃饭时说的,有鄙夷饿者的味道。³污其行:这里是玷污自己行为的意思。⁴捐:丢弃,舍弃。现在,此义仅保存在成语中,如“为国捐躯”。
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一年来归,妻跪¹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²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zhù)³。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jī)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yì)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¹⁰?”羊子感其言¹¹,复还终业¹²,遂七年不返。
译文:一年后羊子回到家中,妻子跪起身问他回来的缘故。羊子说:“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没有别的特殊的事情。”妻子听后,就拿起刀来快步走到织机前说道:“这些丝织品都是从蚕茧中生出,又在织机上织成。 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达到一寸长,一寸一寸地积累,才能成丈成匹。现在如果割断这些正在织着的丝织品,那就无法成功(织出布匹),迟延荒废时光。你积累学问,就应当‘每天都学到自己不懂的东西’,以此成就自己的美德;如果中途就回来了,那同切断这丝织品又有什么不同呢?”羊子被他妻子的话感动了,重新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学业,并且七年没有回来。
注释:¹跪:古人席地而坐,跪时腰伸直,示敬之意。 ²无它:它”本指蛇,后来转化为“没什么”的意思。³成于机杼:今语要倒过来说,在织布机上织成。“机”,最早就是指织布机。杼,机上的梭子。⁴累寸不已:(倒装句,不以累寸),不停地一寸一寸地积累。⁵若:假若。楚地方言,今保留。⁶ 捐失:即失去,这是两个近义词组成的双音词。捐,也有“失”义。⁷ 稽废:稽延荒废。⁸积学:积累学识。⁹亡:通“无”,没有。¹⁰ 何异断斯织乎:也要倒着说,跟割断这块帛有什么不同。异:不同。¹¹ 感其言:(倒装句),被这番话感动。 ¹²复还终业:以下尚有“遂七年不反。妻常躬勤养姑,又远馈羊子”等句,然后转叙他事。
尝有它舍鸡谬入园中,姑盗杀而食之,妻对鸡不餐而泣。姑怪问其故。妻曰:“自伤居贫,使食有它肉。”姑竟弃之。后盗欲有犯妻者,乃先劫其姑。妻闻,操刀而出。盗人曰:“释汝刀从我者可全,不从我者,则杀汝姑。”妻仰天而叹,举刀刎颈而死。盗亦不杀其姑。太守闻之,即捕杀贼盗,而赐妻缣帛,以礼葬之,号曰“贞义”。
¹有它舍鸡谬(miù)入园中,姑盗杀而食之,妻对鸡不餐而泣。姑怪问其故。妻曰:“自伤居贫,使食有它肉。”姑竟弃之。后盗欲有犯妻者,乃先劫其姑。妻闻,操刀而出。盗人曰:“释汝刀从我者可全,不从我者,则杀汝姑。”妻仰天而叹,举刀刎(wěn)颈而死。盗亦不杀其姑。太守闻之,即捕杀贼盗,而赐妻缣(jiān)(bó),以礼葬之,号曰“贞义”。
译文:这期间,有一次邻家所养的鸡误闯入乐羊子的园中,婆婆偷偷抓来杀了做菜吃。到吃饭时,乐羊子妻却对着那盘鸡流泪,不吃饭。婆婆感到奇怪,问她原因,乐羊子妻说:“我是难过家里太穷,饭桌上吃的竟然是别人家的鸡。”婆婆听了(大感惭愧),就把鸡丢弃不食。 后来有盗贼想侵犯乐羊子的妻子,就先劫持其婆姑(婆婆,丈夫母亲)。妻子听到后,拿着刀跑出来,盗贼说:“你放下刀依从我,就保全你们的性命,如果不从我,我就杀了你婆婆。”妻子仰天叹息,举起刀子就刎颈(割脖子)自杀了。盗贼也没有杀她婆婆(就逃跑了)。太守知道了这件事后,抓捕那盗贼,就赐给乐羊妻子丝绸布帛,为她举行丧礼,赐予“贞义”的称号。
注释:¹尝:曾经。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它通过两个小故事,赞扬了羊子的妻的高洁品德和过人才识。乐羊子妻的两段话,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并且对不同民族,不同政见,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的人来说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她告诫人们:做人就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做事就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1.乐羊子妻不但不收丈夫拾来的金子,而且用“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典故说服丈夫,进一步指出因贪小利而失大节的危害,使乐羊子非常惭愧,知错就改并远寻师学。

  2.乐羊子妻“引刀趋机”以自己织布必须日积月累“遂成丈匹”的切身体会,说明求学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道理,最后归结到“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妻子这一番借织布来讲道理的话,使乐羊子深受感动,最后“复还终业”。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