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日不得醉,相看独柰何。狂心知尔甚,青眼向人多。
终日不得醉,相看独柰何。狂心知尔甚,青眼向人多。
席已移星月,衣犹挂薜萝。兴来歌楚调,雪色满江河。
席已移星月,衣犹挂薜萝。兴来歌楚调,雪色满江河。
宗臣

宗臣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 647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一轮飞镜¹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líng)²,洗秋空银汉³无山,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suō)。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yān),不醉如何?
译文:那一轮悬挂高空的明镜,是谁打磨的呢?它照遍了整个山河。秋天的露珠清凉凄清,水洗过般的明净夜空里,银河平静无波。此夜的月光,较平常更盛,人可以清晰无碍地看到,桂树的影子在舞动。我不由得引吭高歌,问嫦娥仙子,在这美好的夜晚,何不纵情一醉?
注释:折桂令:此调又名《百字折桂令》、《天香引》、《秋风一枝》、《蟾宫曲》。此调为元人小令曲名。¹飞镜:比喻中秋之月。²玉露泠泠:月光清凉、凄清的样子。³银汉:天河。⁴桂:指传说中月中的桂树。⁵婆娑:形容桂树的影子舞动。⁶嫦娥:传说中月官里的仙女。⁷恹恹:精神萎靡的样子。

  月亮因其朦胧、晦暗、可阐释性强,历来是文人墨客们乐于歌颂的对象。这一看上去单调、简明的意象,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也蕴涵着不同的意义和形象。清夜良辰,对月兴叹,文学家们往往会敏锐地觉察到月亮的圆缺不定,同时感到自身的渺小。这时,不同的境遇和心态就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抒发。这首双调《折桂令·中秋》即是一首借月抒情之作。

  这首散曲作者着力描绘了中秋之夜月光格外的澄澈空灵。通过对澄澈月光的反复渲染,创造出异常清幽宁静的意境与氛围,最后才以对嫦娥发问的形式,抒发了中秋之夜,意欲一醉方休的情致。而其结构则是触景生情,前半写景,后半抒情,转、合融一,用典不露痕迹。凡此皆别具一格。

  首句“一轮飞镜谁磨”即是写月。天空中这一轮飞镜般的明月,是谁将它打磨得这般圆滑清亮?比喻和语言虽简单,但不失优雅。这一句反问好像作者在宁静的夜晚,独自一人与月相望后,发出的轻声探问。

  “照彻乾坤,印透山河”,明亮的月光仿佛照彻了乾坤大地,印透了大好河山。这句紧承上句反问而来,写“飞镜”的实际效果,也是作者直观感受的延伸。张养浩没有直视月亮的光芒,而是描绘它遍洒在大地、河川、山林上之后的效果。月光与日光不同,不会给人强烈、充满穿透力的印象。月光是阴柔、幽媚之美的代表,“照彻”“印透”是月光无孔不人的渗透、无声无息的轻抚。

  “玉露泠冷,洗秋空银汉无山,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四句,写秋夜里清澈透亮的白露,被此时特有的中秋明月映衬得更加洁白、优美。透明的清白色遍洒在整个秋夜的天空里,洗净了平日银河山浪般的星光。中秋之夜的月,较平常更盛,所以说“比常夜清光更多”。月光通透、明达,照在了庭院中的桂树上。澹澹清夜,树影婆娑,明月清光,相与无碍,共同构成了一幅幽静、空灵的图画。

  “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最后四句又是反问。作者引吭高歌,对月起舞,只想问问那月中的嫦娥,这般良夜美景,如此动人心弦,此时此地,何不纵情一醉?这四句表现作者月夜赏景中澎湃的情感。嫦娥是明月的代表,也是美丽和孤独的象征。

  张养浩自叹不如嫦娥一样,可以长生长在,看尽世间浮华。但他可以亲身体验人间苦辣酸甜,因此又比嫦娥幸福。这种现世世界的情感与自然世界的永恒之间的矛盾,又一次激起了作者无限悲伤的情绪,所以说“不醉如何”。

  总体来说,《折桂令》一曲所描写的月亮既不同于“秦时明月汉时关”,又不同于“月有阴晴圆缺”,更不同于“对影成三人”,但又确确实实继承了先辈文人对月这一意象的阐释,独具空灵、幽远的艺术特色。

参考资料:
1、 陈思思,于湘婉编著. 元曲鉴赏大全集 下[M].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416-417.

zhéguìlìng ·zhōngqiū

zhāngyǎnghào yuándài 

lúnfēijìngshuí zhàochèqiánkūn yìntòushān línglíng qiūkōngyínhàn chángqīngguānggèngduō jìnàiguìyǐngsuō lǎogāo wèiwènchángé liángyānyān zuì 
青衫十载蟾宫客,黑绶三年凤岭头。
青衫¹十载蟾宫²客,黑绶(shòu)³三年凤岭头。
译文:回想你寒窗苦读十余年,成为蟾宫折桂的仕人, 后来又为官三年,在凤岭头做了级别不高的官吏。
注释:¹青衫:古时学子所穿之服。²蟾宫:源见“蟾宫折桂”。唐以来称科举及第为蟾宫折桂,因以“蟾宫”指科举考试。³黑绶:古代小官之印常系黑色绶带,故用以指级别不高的官吏。
循吏声名武阳令,故家风味富平侯。
循吏¹声名武阳令,故家风味富平侯。
译文:但你效法古代的循吏为官清正,不仅拥有和武阳令张允济一样的优秀政绩,也有如同汉朝望族张安世一般的风度神韵。
注释:¹循吏:正史中记述那些重农宣教、清正廉洁、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的州县级地方官的固定体例。
江边休叹双凫去,天上行看一网收。
江边休叹双凫(fú)¹去,天上行看一网收。
译文:在江边莫要叹羡东汉的王乔使鞋子化为双凫,在天一上网罗后化为两只鞋的美好故事。
注释:¹双凫:指地方官。
八簉鵷班立仙仗,莫忘回首顾沙鸥。
八簉(zào)(yuān)¹立仙仗,莫忘回首顾沙鸥。
译文:如今你奉职入京,和众多朝官大臣一起立于天子仪仗旁,可莫忘了回头提携身似沙鸥的我啊。
注释:¹鵷班:指朝官的行列。
山又水,行尽吴头楚尾。兄弟灯前家万里,相看如梦寐。
山又水¹,行尽吴头楚尾²。兄弟灯前家万里,相看如梦寐(mèi)³
译文:越过一座座山,穿过一条条河,走遍这古代吴国和楚国交界的地方,兄弟俩默默地对坐在灯前,想到万里之远的家乡,互相对望着犹如在梦中一样。
注释:¹山又水:万水千山,指路程艰远。²吴头楚尾:指如今的江西省北部,因为其地在春秋时为吴、楚两国交界处,故称“吴头楚尾”。³梦寐:此借指兄弟团聚。
君似成蹊桃李,入我草堂松桂。莫厌岁寒无气味,余生今已矣。
君似成蹊(xī)桃李¹,入我草堂松桂²。莫厌岁寒³无气味,余生今已矣。
译文:你本来才华出众,名实相符,犹如桃李芬芳吸引众人来观赏,而今却服随我忍受寂寞与荒凉。不要怕寒冬来临,没有了芳香,我的生命历程已快走完,即将自由解放。
注释:¹成蹊桃李:谓实至名归,无须凭借官职地位而得到人们的尊重。²草堂松桂:代指隐居。³岁寒:一年的严寒时节。⁴无气味:大乘佛教。

  全词以兄弟相见为脉络,充满对知命的赞扬,同时也感伤叹喟,表现了兄弟情深。

  上片叙述知命不远万里前来贬所看望词人,兄弟秉烛相对,恍若梦寐,流露出抑制不住的惊喜之情。“山又水,行尽吴头楚尾。”这两句是说,你携着我的妻儿一路跋山涉水,穿越那古代吴、楚两国的边界,千里迢迢来看我,真是不容易啊。开首两句极言路途之坎坷遥远,对弟弟不因自己遭贬而稍移兄弟之情,不远万里前来看望自己流露出深深的感激之情。“吴头楚尾”的说法含蓄别致,足见词人在遣词造句上的讲究。“兄弟灯前家万里,相看如梦寐。”兄弟二人别后在离家万里的黔州重逢,且在作者遭贬之际,当两人秉烛相对时,真像在梦中一样。此情此景,真不是是两人所曾预料到的。这两句流露出词人对兄弟重逢的惊喜之情。“他乡遇故知”本是人生一大喜事,更不必说是手足情深了。而且此时的词人无故遭贬,思想极度苦闷孤独,所以当看到兄弟妻儿出现在自己眼前时,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下片触景生情,向兄弟敞开心扉,对未来的生活表现出悲观失望的情绪。“君似成蹊桃李,入我草堂松桂。”成蹊桃李,这里借用来称赞其弟黄叔达。两句是说:如今的你品行高洁、才华出众,如同那虽不夸耀自己却艳丽芬芳的桃李一样,备受时人赏识和推重;哪像我,仿佛那幽居深山草堂的松桂。词人以“松桂”自喻,表现了其遭远谪的处境,而且因“松”为“岁寒三友”之一,“桂”花虽不艳,其香却馥郁,它们都有君子才美不外现之品,以之喻己,于萧瑟中亦含少许自许和不平。“莫厌岁寒无气味,余生今已矣。”如今的两人,处境和精神面貌都迥然不同,一个春风得意,一个心如槁灰;一个如阳春的桃李,一个如寒冬的松桂。作者希望弟弟不要嫌自己心灰意懒,情绪低落,因为他对将来的前途已不抱什么希望了。词人在莫名其妙地以“诬毁”先朝之罪被贬谪黔州后,自言“身如槁木,心如死灰”,号其所居为“槁木寮”、“死灰庵”,可见其心境之消沉落寞。如今面对自己的亲兄弟,满腹悲愤和辛酸涌上了心头,故能敞开心扉,流露出深深的悲观情绪。

  这首词语短情深,生动地展现了两位患难与共的同胞兄弟的深挚情意,其中蕴涵着深深的人生沧桑之感,读来颇能引发共鸣。作者运用其作诗的遒劲笔法,放笔直抒天伦情谊,质朴浑厚,为宋词中之少见。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783-784
2、 丁敏翔.宋词鉴赏大全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85

jīnmén··shìzhīmìng--huángtíngjiān

shānyòushuǐxíngjǐntóuchǔwěixiōngdēngqiánjiāwànxiāngkànmèngmèi

jūnshìchéngtáocǎotángsōngguìyànsuìhánwèishēngjīn

清溪西畔小桥东,落月纷纷水映红。
清溪西畔(pàn)小桥东,落月纷纷水映红。
译文:在清溪的西岸和小桥东边,红梅飘落水面,在将落的月亮照耀下,映出胭脂一片。
五夜客愁花片里,一年春事角声中。
五夜¹客愁花片里,一年春事角声²中。
译文:落花之中,客子终夜愁苦难眠,一年的春耕农事,就在这令人凄恻的角声中开篇。
注释:¹五夜:即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汉代宫中漏刻夜尽,自鼓鸣时起,至钟鸣时终,卫士依次轮值,甲夜毕传乙夜,相传一到五更结束为止。在这时指终夜。²角声:宫、商、角、徵、羽五音之一。
歌残玉树人何在,舞破山香曲未终。
歌残玉树¹人何在,舞破山香²曲未终。
译文:那位唱腻了《玉树后庭花》的陈后主今在何处?狂舞《山香》的乐曲也似乎仍未奏完。
注释:¹玉树:即陈后主所创新曲《玉树后庭花》。²山香:舞曲名,见《羯鼓录》。
却忆孤山醉归路,马蹄香雪衬东风。
却忆孤山¹醉归路,马蹄香雪²衬东风。
译文:今夜我忽然回想隐居孤山时,酒醉归来,马蹄踏着香雪般的梅花迎东风奔驰向前。
注释:¹孤山:在杭州西湖。²香雪:指花。

luòméi--yóumào

qīng西pànxiǎoqiáodōngluòyuèfēnfēnshuǐyìnghóng

chóuhuāpiànniánchūnshìjiǎoshēngzhōng

cánshùrénzàishānxiāngwèizhōng

quèshānzuìguīxiāngxuěchèndōngfēng

惜余年老而日衰兮,岁忽忽而不反。
¹余年老而日衰兮,岁忽忽²而不反³
译文:叹我年老身体日渐衰弱,岁月匆匆一去不复回返。
注释:¹惜:哀叹。²忽忽:匆匆,迅速。³反:通“返”。
登苍天而高举兮,历众山而日远。
登苍天而高举兮,历众山而日远¹
译文:登上苍天我要高高飞翔,越过群山离家日益遥远。
注释:¹日远:指离别家乡日益遥远。
观江河之纡曲兮,离四海之沾濡。
观江河之纡(yū)¹兮,离²四海之沾濡(rú)³
译文:观看长江黄河迂回曲折,遭遇四海风浪沾湿衣衫。
注释:¹纡曲:纡回曲折。²离:通“罹”,遭遇。³沾濡:沾湿。
攀北极而一息兮,吸沆瀣以充虚。
攀北极¹而一息兮,吸沆(hàng)(xiè)²以充虚³
译文:攀上北极星我稍稍休息,吸引清和之气充肠疗饥。
注释:¹北极:指北极星。²沆瀣:夜间的水气。王夫之《楚辞通释》:“沆瀣,北方清气。”³充虚:充饥。
飞朱鸟使先驱兮,驾太一之象舆。
飞朱鸟¹使先驱兮,驾太一²之象舆(yú)³
译文:命令朱鸟高飞前面导引,乘坐太一象车稳稳行移。
注释:¹朱鸟:即朱雀,星宿名,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之总称。²太一:指天神中最尊贵的神。³象舆:用象牙装饰的车。
苍龙蚴虬于左骖兮,白虎骋而为右騑。
苍龙¹(yòu)(qiú)²于左骖(cān)³兮,白虎骋而为右騑(fēi)
译文:左苍龙行蜿蜒驾为左骖,右白虎奔驰骋驾在右翼。
注释:¹苍龙:即青龙,星宿名。²蚴虬:行动之貌。³左骖:驾在车两旁的两马叫骖,此指左边的骖马。⁴白虎:星宿名,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之总称。⁵右騑:即右骖,右边的骖马。
建日月以为盖兮,载玉女于后车。
建日月以为盖¹兮,载玉女²于后车。
译文:让圆圆的日月且做车盖,叫婀娜的玉女车后随移。
注释:¹盖:指车盖。王逸《楚辞章句》云:“言己乃立日月之光以为车盖。”²玉女:即女宿,二十八宿之一,为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之第三宿。“前朱雀,后玄武”,此以女宿指代玄武,故称“载玉女于后车”。
驰骛于杳冥之中兮,休息虖昆仑之墟。
驰骛(wù)¹于杳冥²之中兮,休息虖昆仑³之墟。
译文:在旷远幽暗的空中奔驰,在高峻的昆仑山上休息。
注释:¹驰骛:奔走。²杳冥:旷远之处。³昆仑:山名。
乐穷极而不厌兮,愿从容虖神明。
乐穷极¹而不厌兮,愿从容虖(hū)神明²
译文:欢乐达到极点毫不厌倦,愿意伴随神仙从容游戏。
注释:¹穷极:极端,顶点。²神明:指神仙。
涉丹水而驼骋兮,右大夏之遗风。
涉丹水¹而驼(tuó)(chěng)²兮,右大夏³之遗风。
译文:渡过丹水继续向前驰骋,观看右边大夏遗风古迹。
注释:¹丹水:神话中水名。王夫之《楚辞通释》云:“丹水,出昆仑之南,坤维地户也。”²驼骋:奔驰。³大夏:王逸《章句》:“大夏,外国名也,经西南。言己复渡丹水而驰骋,顾见大夏之俗,思念楚国也。”
黄鹄之一举兮,知山川之纡曲。
黄鹄(hú)¹之一举兮,知山川之纡曲。
译文:黄鹄展翅高高飞在天上,方知高山大河纡曲回肠。
注释:¹黄鹄:大鸟,仙人所乘,一举千里。
再举兮,睹天地之圜方。
再举兮,睹天地之圜(huán)¹
译文:黄鹄直上云霄凌空飞翔,这才看清了天圆与地方。
注释:¹圜方:圆与方。
临中国之众人兮,讬回飙乎尚羊。
临中国¹之众人兮,讬回飙(biāo)²乎尚羊³
译文:俯视中原大地芸芸众生,腾驾旋风空中徘徊游荡。
注释:¹中国:指中原。²回飙:回风,旋风。³尚羊:通“徜徉”,安闲漫步。
乃至少原之野兮,赤松王乔皆在旁。
乃至少原¹之野兮,赤松王乔²皆在旁。
译文:到达了少原的荒郊野外,看到赤松王乔在少原旁。
注释:¹少原:神话中地名,仙人所居。²赤松王乔:即赤松子、王子乔,古代传说中的两个仙人。
二子拥瑟而调均兮,余因称乎清商。
二子拥瑟而调均¹兮,余因称²乎清商³
译文:二位仙人拥瑟调理丝弦,令我赞叹一曲清商悠扬。
注释:¹调均:调弦。均,古代的一种乐器。²称:称赞。³清商:歌曲曲调名。
澹然而自乐兮,吸众气而翱翔。
(dàn)¹而自乐兮,吸众气²而翱翔。
译文:心神安适自得终日快乐,吸饮天地六气自由翱翔。
注释:¹澹然:安适自得的样子。²众气:六气。王夫之《楚辞通释》:“呼吸六气以翱翔。”
念我长生而久仙兮,不如反余之故乡。
念我长生而久仙兮,不如反余之故乡。
译文:想那长生不老永为神仙,还不如回到久别的故乡。
黄鹄后时而寄处兮,鸱枭群而制之。
黄鹄后时¹而寄处²兮,鸱(chī)(xiāo)³群而制之。
译文:黄鹄没能及时远寄仙界,反遭猫头鹰的群起伤害。
注释:¹后时:延后时间,失时,不及时。²寄处:寄居栖身。³鸱枭:鸱鴞,今俗谓猫头鹰。
神龙失水而陆居兮,为蝼蚁之所裁。
神龙失水而陆居兮,为蝼蚁¹之所裁²
译文:神龙落在陆地失去大海,会被蝼蛄蚂蚁欺凌侵害。
注释:¹蝼蚁:蝼蛄和蚂蚁。²裁:制裁,侵害。王逸《章句》:“言贤者不居庙堂,则为俗人所侵害也。”
夫黄鹄神龙犹如此兮,况贤者之逢乱世哉。
夫黄鹄神龙犹如此兮,况贤者之逢乱世哉。
译文:那黄鹄神龙尚且如此啊,何况贤者遭逢混乱时代!
寿冉冉而日衰兮,固儃回而不息。
寿冉冉¹而日衰兮,固儃(chán)(huái)²而不息。
译文:年纪渐老身体日益衰弱,时光如水流逝永不停息。
注释:¹冉冉:渐渐。²儃回:运转。王逸注:“儃回,运转也。”
俗流从而不止兮,众枉聚而矫直。
俗流从而不止兮,众枉¹聚而矫直²
译文:世俗人不停地随波逐流,众邪恶聚一起矫改正直。
注释:¹众枉:群小。许多邪曲小人。枉:邪曲。²矫直:矫直为枉。矫:矫正。
或偷合而苟进兮,或隐居而深藏。
或偷合¹而苟进²兮,或隐居而深藏。
译文:有的人苟且聚合求升迁,有的人隐居深藏在高山。
注释:¹偷合:苟且聚合。²苟进:不择手段追求爵禄。
苦称量之不审兮,同权概而就衡。
苦称¹²之不审³兮,同权概而就衡
译文:最苦恼称量事物不明察,最怨恨轻重不分同衡权。
注释:¹称:指称物之轻重。²量:指量物之多少。³审:明察。⁴权概:衡器。权:称秤。概:斗概,平斗之器。尺度。⁵衡:衡量。
或推迻而苟容兮,或直言之谔谔。
或推迻¹而苟容²兮,或直言之谔(è)³
译文:有人随风使舵苟合谄媚,有人刚正无私直言敢谏。
注释:¹推迻:可推可移,无固定之说。迻同“移”。²苟容:苟且容忍。³谔谔:直言貌。
伤诚是之不察兮,并纫茅丝以为索。
伤诚是¹之不察兮,并纫²茅丝³以为索。
译文:伤国君竟如此善恶不分,搓绳索不分茅草和丝线。
注释:¹诚是:确实是。真实情况也。²并纫:合并搓捻。³茅丝:茅草丝线。
方世俗之幽昏兮,眩白黑之美恶。
方世俗之幽昏¹兮,眩²白黑之美恶。
译文:当今世俗人都幽昧昏暗,混淆是非黑白美恶不辨。
注释:¹幽昏:黑暗不明。²眩:迷惑。
放山渊之龟玉兮,相与贵夫砾石。
¹山渊之龟玉兮,相与贵夫砾(lì)²石。
译文:抛弃山中美玉渊中神龟,反把破石块当宝齐称赞。
注释:¹放:放弃,抛弃。²砾:小石,碎石。
梅伯数谏而至醢兮,来革顺志而用国。
梅伯¹数谏而至醢兮,来革²顺志而用国³
译文:梅伯屡屡劝谏终遭菹醢,来革阿谀顺从掌握大权。
注释:¹梅伯:殷纣王时诸侯,因为直谏为纣所杀。²来革:殷纣之佞臣。³用国:弄国,滥用国家之特权。
悲仁人之尽节兮,反为小人之所贼。
悲仁人之尽节兮,反为小人之所贼¹
译文:悲痛仁人志士尽忠尽节,反被无耻小人陷害暗算。
注释:¹贼:害。
比干忠谏而剖心兮,箕子被发而佯狂。
比干¹忠谏而剖心兮,箕(jī)²被发而佯³狂。
译文:比干忠言直谏却被剖心,箕子披散头发佯装疯狂。
注释:¹比干:殷纣王大臣,因直言敢谏被纣王剖心而死。²箕子:殷纣王大臣,见比干被剖心,便装疯逃亡。³佯:假装。
水背流而源竭兮,木去根而不长。
水背流¹而源竭兮,木去根而不长。
译文:河水背离源头就会枯竭,树木脱离树根不能生长。
注释:¹背流:背源而流。
非重躯以虑难兮,惜伤身之无功。
非重躯¹以虑难²兮,惜伤身之无功。
译文:不是看重性命害怕祸难,是痛惜虽伤身无功报偿。
注释:¹重躯:重视身躯,爱惜性命。²虑难:忧虑磨难。怕难也。
已矣哉!
已矣哉!
译文:算了吧!
独不见夫鸾凤之高翔兮,乃集大皇之野。
独不见夫鸾凤之高翔兮,乃集¹大皇²之野。
译文:独不见那鸾凤高高飞翔,群集在旷远的原野蛮荒。
注释:¹集:群鸟在木上。²大皇:我意,广大辉煌也。
循四极而回周兮,见盛德而后下。
循四极而回周¹兮,见盛德²而后下。
译文:回旋飞行四方纵观天下,看见大德之人才肯下降。
注释:¹回周:回游周览。²盛德:大德。指英明的君主。
彼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
彼圣人之神德¹兮,远浊世而自藏。
译文:那圣人具有超凡的品德,能远离浊世把自己珍藏。
注释:¹神德:超凡神圣的品德。
使麒麟可得羁而系兮,又何以异虖犬羊?
使麒麟可得羁而系兮,又何以异虖犬羊?
译文:假使麒麟被关在笼子里,他又有何不同于犬和羊!
译文
译文
叹我年老身体日渐衰弱,岁月匆匆一去不复回返。
叹我年老身体日渐衰弱,岁月匆匆一去不复回返。
登上苍天我要高高飞翔,越过群山离家日益遥远。
登上苍天我要高高飞翔,越过群山离家日益遥远。
观看长江黄河迂回曲折,遭遇四海风浪沾湿衣衫。
观看长江黄河迂回曲折,遭遇四海风浪沾湿衣衫。
攀上北极星我稍稍休息,吸引清和之气充肠疗饥。
攀上北极星我稍稍休息,吸引清和之气充肠疗饥。
命令朱鸟高飞前面导引,乘坐太一象车稳稳行移。
命令朱鸟高飞前面导引,乘坐太一象车稳稳行移。
左苍龙行蜿蜒驾为左骖,右白虎奔驰骋驾在右翼。
左苍龙行蜿蜒驾为左骖,右白虎奔驰骋驾在右翼。
让圆圆的日月且做车盖,叫婀娜的玉女车后随移。
让圆圆的日月且做车盖,叫婀娜的玉女车后随移。
在旷远幽暗的空中奔驰,在高峻的昆仑山上休息。
在旷远幽暗的空中奔驰,在高峻的昆仑山上休息。
欢乐达到极点毫不厌倦,愿意伴随神仙从容游戏。
欢乐达到极点毫不厌倦,愿意伴随神仙从容游戏。
渡过丹水继续向前驰骋,观看右边大夏遗风古迹。
渡过丹水继续向前驰骋,观看右边大夏遗风古迹。
黄鹄展翅高高飞在天上,方知高山大河纡曲回肠。
黄鹄展翅高高飞在天上,方知高山大河纡曲回肠。
黄鹄直上云霄凌空飞翔,这才看清了天圆与地方。
黄鹄直上云霄凌空飞翔,这才看清了天圆与地方。
俯视中原大地芸芸众生,腾驾旋风空中徘徊游荡。
俯视中原大地芸芸众生,腾驾旋风空中徘徊游荡。
到达了少原的荒郊野外,看到赤松王乔在少原旁。
到达了少原的荒郊野外,看到赤松王乔在少原旁。
二位仙人拥瑟调理丝弦,令我赞叹一曲清商悠扬。
二位仙人拥瑟调理丝弦,令我赞叹一曲清商悠扬。
心神安适自得终日快乐,吸饮天地六气自由翱翔。
心神安适自得终日快乐,吸饮天地六气自由翱翔。
想那长生不老永为神仙,还不如回到久别的故乡。
想那长生不老永为神仙,还不如回到久别的故乡。
黄鹄没能及时远寄仙界,反遭猫头鹰的群起伤害。
黄鹄没能及时远寄仙界,反遭猫头鹰的群起伤害。
神龙落在陆地失去大海,会被蝼蛄蚂蚁欺凌侵害。
神龙落在陆地失去大海,会被蝼蛄蚂蚁欺凌侵害。
那黄鹄神龙尚且如此啊,何况贤者遭逢混乱时代!
那黄鹄神龙尚且如此啊,何况贤者遭逢混乱时代!
年纪渐老身体日益衰弱,时光如水流逝永不停息。
年纪渐老身体日益衰弱,时光如水流逝永不停息。
世俗人不停地随波逐流,众邪恶聚一起矫改正直。
世俗人不停地随波逐流,众邪恶聚一起矫改正直。
有的人苟且聚合求升迁,有的人隐居深藏在高山。
有的人苟且聚合求升迁,有的人隐居深藏在高山。
最苦恼称量事物不明察,最怨恨轻重不分同衡权。
最苦恼称量事物不明察,最怨恨轻重不分同衡权。
有人随风使舵苟合谄媚,有人刚正无私直言敢谏。
有人随风使舵苟合谄媚,有人刚正无私直言敢谏。
伤国君竟如此善恶不分,搓绳索不分茅草和丝线。
伤国君竟如此善恶不分,搓绳索不分茅草和丝线。
当今世俗人都幽昧昏暗,混淆是非黑白美恶不辨。
当今世俗人都幽昧昏暗,混淆是非黑白美恶不辨。
抛弃山中美玉渊中神龟,反把破石块当宝齐称赞。
抛弃山中美玉渊中神龟,反把破石块当宝齐称赞。
梅伯屡屡劝谏终遭菹醢,来革阿谀顺从掌握大权。
梅伯屡屡劝谏终遭菹醢,来革阿谀顺从掌握大权。
悲痛仁人志士尽忠尽节,反被无耻小人陷害暗算。
悲痛仁人志士尽忠尽节,反被无耻小人陷害暗算。
比干忠言直谏却被剖心,箕子披散头发佯装疯狂。
比干忠言直谏却被剖心,箕子披散头发佯装疯狂。
河水背离源头就会枯竭,树木脱离树根不能生长。
河水背离源头就会枯竭,树木脱离树根不能生长。
不是看重性命害怕祸难,是痛惜虽伤身无功报偿。
不是看重性命害怕祸难,是痛惜虽伤身无功报偿。
算了吧!
算了吧!
独不见那鸾凤高高飞翔,群集在旷远的原野蛮荒。
独不见那鸾凤高高飞翔,群集在旷远的原野蛮荒。
回旋飞行四方纵观天下,看见大德之人才肯下降。
回旋飞行四方纵观天下,看见大德之人才肯下降。
那圣人具有超凡的品德,能远离浊世把自己珍藏。
那圣人具有超凡的品德,能远离浊世把自己珍藏。
假使麒麟被关在笼子里,他又有何不同于犬和羊!
假使麒麟被关在笼子里,他又有何不同于犬和羊!

  《惜誓》一诗,旨在代屈原立辞,抒写屈原被放逐而离别国都的悲愤和欲高蹈远游却牵念故乡的情怀,同时寄寓了作者自己被疏离而将远去的愤慨。《惜誓》在思想内容上,主要体现为爱国情感、愤世心绪和见疏哀怨;在艺术表现上,主要体现为骚体诗风、瑰玮境界和奔放气势。《惜誓》反映了贾谊早先模仿屈骚创作骚体辞赋的风貌,虽然难与屈骚的成就伦比,却也深得屈骚遗风;还反映了汉人早先模仿屈骚创作骚体辞赋的风貌,开创了汉人拟骚诗的传统。

  贾谊写《惜誓》当是他人性本质的体现。《惜誓》当是他借怜惜屈原不得志而誓死之篇来表达他的看法和态度。从篇中可以看出,他对屈原之死的事实表示了惋惜之情,对其本人表达了尊敬之心,但又毫不保留地表达出"以死抗争社会来表达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做法并非是唯一正确的选择的态度。其价值不仅在作品本身,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了所谓君子生存得志敬业、失志隐身和绝望自杀三种选择之外更多的思考。在诗中,作者提出了明哲保身、明辨是非、当留则留、当退则退的新主张,这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新方法。这些新思想、新主张和新思路值得后人学习和思考,它是贾谊《惜誓》作品的真正价值所在,更是君子生存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所在。它既是社会问题,更是人生问题。

  关于《惜誓》的意思,王逸说:“惜者,哀也。誓者,信也,约也。言哀惜怀王与己信约而背之也。”认为是贾谊代屈原抒情和叙事。此篇和《吊屈原赋》一样,揭露了世俗之幽昏,黑白之颠倒,强调神德之人,应当远浊世而自藏,不要受制于小人,徒伤身而无功。

  《惜誓》一诗的美学思想表现为四个方面:以生命为中心、神游太空、神游昆仑、思今忆古以明君子之道。全篇善用比兴手法表现抒发悲愤之情的主题,与屈原作品的“引类譬喻”,是一脉相承的。

参考资料:
1、 王春才.贾谊《惜誓》美学[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37-41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