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爱山看不足,支颐远望西山麓。今年身似不羁鹤,竟理飞帆挈行襆。
平生爱山看不足,支颐远望西山麓。今年身似不羁鹤,竟理飞帆挈行襆。
山中佳处推石公,俯视群峰皆婢仆。怪奇自是惊心魂,秀丽真能扑眉目。
山中佳处推石公,俯视群峰皆婢仆。怪奇自是惊心魂,秀丽真能扑眉目。
橘林璀灿步障锦,云峦宛转屏风绿。天风不起镜流平,展尽生绡三百幅。
橘林璀灿步障锦,云峦宛转屏风绿。天风不起镜流平,展尽生绡三百幅。
老僧知我非生人,炒栗煮茶频见肃。枇杷花开雪满路,点缀衣巾犹馥馥。
老僧知我非生人,炒栗煮茶频见肃。枇杷花开雪满路,点缀衣巾犹馥馥。
危桥夭矫曲洞幽,别束行縢恣探逐。洞里仙人不我瞋,遍启窗棂驱蝙蝠。
危桥夭矫曲洞幽,别束行縢恣探逐。洞里仙人不我瞋,遍启窗棂驱蝙蝠。
数堆石髓堪采吃,味美胜餐玄圃玉。从今解笑嵇叔夜,俗骨尘缘无此福。
数堆石髓堪采吃,味美胜餐玄圃玉。从今解笑嵇叔夜,俗骨尘缘无此福。
归来恍惚梦中游,欲记旋忘什五六。明春约君共长往,拂石更题招隐曲。
归来恍惚梦中游,欲记旋忘什五六。明春约君共长往,拂石更题招隐曲。

gōngshēnsuǒdòngtíngyóu稿gǎozhī--wāngwǎn

píngshēngàishānkànzhīyuǎnwàng西shānjīnniánshēnshìjìngfēifānqièxíng

shānzhōngjiāchùtuīshígōngshìqúnfēngjiēguàishìjīngxīnhúnxiùzhēnnéngméi

líncuǐcànzhàngjǐnyúnluánwǎnzhuǎnpíngfēng绿tiānfēngjìngliúpíngzhǎnjǐnshēngxiāosānbǎi

lǎosēngzhīfēishēngrénchǎozhǔchápínjiànhuākāixuěmǎndiǎnzhuìjīnyóu

wēiqiáoyāojiǎodòngyōubiéshùxíngténgtànzhúdòngxiānrénchēnbiànchuānglíngbiān

shùduīshísuǐkāncǎichīwèiměishèngcānxuáncóngjīnjiěxiàoshūchényuán

guīláihuǎngmèngzhōngyóuxuánwàngshénliùmíngchūnyuējūngòngzhǎngwǎngshígèngzhāoyǐn

汪琬

汪琬

汪琬(1624—1691年),字苕文,号钝庵,初号玉遮山樵,晚号尧峰,小字液仙。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初官吏学者、散文家,与侯方域、魏禧,合称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顺治十二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鸿博,历官户部主事、刑部郎中、编修,有《尧峰诗文钞》、《钝翁前后类稿、续稿》。 ▶ 51篇诗文

猜您喜欢
筠竹千年老不死,长伴神娥盖江水。
(yún)¹千年老不死,长伴神娥²盖江水。
译文:千年的斑竹林还是那么青翠,长伴着神娥,覆盖着青碧的流水。
注释:湘妃:舜的两个妃子,死后成为湘神,称为湘夫人。¹筠竹:斑竹。²神娥:即湘妃,一作“秦娥”。
蛮娘吟弄满寒空,九山静绿泪花红。
蛮娘¹吟弄满寒空,九山²静绿泪花红。
译文:田家少女的歌声正在秋野飘荡,山陵的竹叶上却染着点点红泪。
注释:¹蛮娘:湘中村女。²九山:九嶷山,又名苍梧山。
离鸾别凤烟梧中,巫云蜀雨遥相通。
离鸾(luán)别凤¹烟梧²中,巫云蜀雨³遥相通。
译文:遥远的苍梧弥漫着凄凄别情,巫山蜀山的云雨只能在梦中相通。
注释:¹离鸾别凤:指舜葬于苍梧,二妃死于湘水中,并未合葬。²烟梧:烟波浩渺的苍梧山。³巫云蜀雨:借用楚襄王与巫山神女幽会比喻舜与二妃相往来。
幽愁秋气上青枫,凉夜波间吟古龙。
幽愁秋气上青枫(fēng)¹,凉夜波间吟古龙²
译文:幽怨的秋思吹上青苍的枫树林,凉夜的波间古龙在悲凄地长吟。
注释:¹青枫:一作“清峰”。²吟古龙:即古龙吟。指松树形状如龙,被风吹,发出的声响。

  此诗正如标题所揭示的那样,写的是神话传说中湘妃的不幸遭遇,以及她对爱情的坚贞不渝,是一首爱情的赞歌,在写法上别具一格:不写生前的传说,而写死后的情感;不写悲剧的本身,而写悲剧的后果;不写悲剧的过程,而写悲剧的气氛。由此而创造出另一个自然世界与情感世界,使读者有如闻如见的亲身感受。

  一开篇诗人就以饱蘸情感和具有丰富想象的诗笔写道:“筠竹千年老不死,长伴神娥盖江水。”其中,“千年”、“长伴”、“老不死”说明时间的久长而爱情之花永不凋谢。二妃本来因痛哭而死,但“死”并非爱情的终结,相反,真正的爱情将永世长存,其凭证便是永远年轻的“筠竹”。此竹不仅永世永生伴随着“神娥”,而且由于滋生繁茂,甚至覆盖了整个湘江的流水。用语貌似夸张,实写爱情的巨大能量。这里,诗人从最具神话色彩的斑竹写起,是因为斑竹是湘妃洒泪而成,是爱情生死不渝的历史凭证,所以最能显示出这一故事的神髓。接着的“蛮娘吟弄满寒空,九山静绿泪花红”二句由写湘妃转入写虞舜葬地。前句以动喻静,通过耳之所闻来形容九疑山之高大宽广及其深邃寂静。“蛮娘”、“吟弄”、“九山”、“静绿”等意境使人自然联想到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的诗句:“九疑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之后的“离鸾别凤烟梧中,巫云蜀雨遥相通”二句承前,写湘妃与舜两地睽隔,只能在梦中相见。舜葬苍梧,妃死湘水,两地相距虽不甚远,但峰峦隔阻,还有云山雾障。在此无可奈何之际,只有象巫山神女那样,梦中能得一见了。其中,“遥相通”说明二人心心相印、情感相通。结尾的“幽愁秋气上青枫,凉夜波间吟古龙”二句转写湘妃。此诗以咏湘妃为主,所以结句与开篇相照应,极写湘妃死后的悲痛与孤寂。“巫云蜀雨”虽可一面,但大量时间却忍受着死别的熬煎。其难以排遣的愁怨仿佛云雾烟霭一般,凝聚于洞庭湖宽广的空间。当秋日来临之际。更增添了其悲痛的气氛,有如《九辩》中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幽愁秋气上青枫”一句的情感容量便包含了《招魂》中的“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凉夜波间吟古龙”一句运用“龙”这一意象创造了悲剧气氛。其中,“凉夜”乘“秋”而言,凉,既是体肤之感觉,又是心理的感受与环境的悲凉。

  全诗仿《楚辞》而作,歌咏古事,构思精巧,动静结合,画面灵动,极幽清凄迷,描绘出一幅清幽而又绚丽的画面,通过写生离死别的爱情来寄托诗人的审美意识和对“湘妃”这一悲剧的认知。在用词上,“寒空”、“幽愁”、“秋气”、“凉夜”等具有冷色调的词汇既突出清幽的情境,又为这首浪漫的诗作添上扼腕的叹息。

参考资料:
1、 闵泽平 编著.李贺全集.武汉:崇文书局,2015年:355-357
2、 宋绪连,初旭 主编.三李诗鉴赏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05月第1版:692-694
3、 唐·李贺 著;张强,田金霞 解评.李贺集.太原:三晋出版社,2008年06月第2版:52-53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庄子·应帝王》
南海之帝为儵(shū)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hùn)(dùn)。儵与忽忽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¹善。儵与忽谋²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³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庄子·应帝王》
译文:南海的帝王叫儵,北海的帝王叫忽,中央的帝王叫浑沌,儵和忽时常在浑沌的境内相遇,浑沌对他们很好。儵和忽商量报答浑沌的深厚情谊,说:“人都有七窍,用来看、听、饮食、呼吸,唯独他没有,我们试着给他凿出来。”于是每天凿出一窍,到了第七天浑沌就死了。
注释:¹甚:很,极。²谋:商议。³尝试:试探。
峰奇石奇松更奇,云飞水飞山亦飞。
峰奇石奇松更奇,云飞¹水飞山亦²飞。
译文:山峰奇特,石子奇形怪状,松树更是奇异。云在空中漂浮游动,水也在流动,似乎感觉到山也在移动着。
注释:文殊院:寺院名。¹飞:飞动。²亦:也。
华山忽向江南峙,十丈花开一万围。
华山忽向江南峙(zhì)¹,十丈花开一万围²
译文:华山面对着江南耸立着,花开得特别多,可以用十丈和一万围来表示。
注释:¹峙:直立,耸立。²围:量词,两只胳膊合拢来的长度。

huángshānjuédǐngwénshūyuàn

wèiyuán qīngdài 

fēngshísōnggèng yúnfēishuǐfēishānfēi 
huàshānxiàngjiāngnánzhì shízhànghuākāiwànwéi 
刃血攻聊已越年,竟凭儒术罢戈鋋。
刃血攻聊¹已越年²,竟凭儒术³罢戈(gē)(chán)
译文:当年的“聊城之战”整整持续了一年齐军都未攻下,最后竟然只用攻心之术就大败燕军。
注释:¹刃血攻聊:指战国时期破燕复齐战争的最后一场战役“聊城之战”。²已越年:聊城之战中,由于守聊燕军拼死抵抗,齐军久攻不下,战争持续一年之久。³儒术:指鲁仲连采取攻心战术通过和平方式使燕军投降。
田单漫逞烧牛计,一箭终输鲁仲连。
田单¹漫逞(chěng)烧牛计²,一箭³终输鲁仲连
译文:田单使用“火牛阵”抵御燕军攻打,最后却因鲁仲连的一封劝降书而军心涣散,不得不撤兵。
注释:田¹田单:齐国将领,破燕复齐战争的军事统帅。²烧牛计:指破燕复齐的经典战役“火牛阵”。³一箭:鲁仲连把劝降书绑在箭上射进聊城,瓦解守聊燕军的士气,使之最终放弃聊城撤兵。⁴鲁仲连:战国时期齐国著名的贤士。
这是一首咏古的七言绝句,作者以战国时期乐毅伐齐直至破燕复齐战争的历史事件为题材,说明了鲁仲连采取攻心战术和平解决战争的明智手段较之田单穷兵黩武的战术更胜一筹,赞颂了鲁仲连高度的战争智慧。

liáochéng--wāngzūn

rènxuègōngliáoyuèniánjìngpíngshùchán

tiándānmànchěngshāoniújiànzhōngshūzhònglián

少昊以金德王,母曰皇娥,旋宫而夜织,或乘桴木而昼游,经历穷桑苍茫之浦。时有神童,容貌绝俗,称为白帝子,即太白之星,降于桑际,与皇娥宴戏,奏便娟之乐,游漾忘归。
少昊以金德王,母曰皇娥,旋宫而夜织,或乘桴(fú)¹而昼游,经历穷桑苍茫之浦。时有神童,容貌绝俗,称为白帝子,即太白之星,降于桑际,与皇娥宴戏,奏便娟之乐,游漾忘归。
译文:少昊以金德而统治天下,他的母亲叫皇娥,原是天上的织女,在美玉建造的宫殿里经常彻夜织布,疲倦时常常轻摇木筏到银河里徜祥。有一次,当她来到穷桑的旷远而迷茫的水域时,遇到一位容貌俊美的神童,自称是白帝之子,就是太白星,降到穷桑之地。这位太白星化身成的英俊少年在穷桑与皇娥相遇,彼此一见钟情,常在一起游戏玩耍,演奏美好的音乐,在漾水游玩而忘记回家。
注释:¹桴木:木筏。
帝子与皇娥泛于海上,以桂枝为表,结熏茅为旌,刻玉为鸠,置于表端,言鸠知四时之候。故《春秋传》曰,司至是也。今之相风,此之遗象也。
帝子与皇娥泛于海上,以桂枝为表,结熏茅为旌,刻玉为鸠,置于表端,言鸠知四时之候。故《春秋传》曰,司至是也。今之相风,此之遗象也。
译文:白帝之子与皇娥泛舟海上,用桂枝做船桅用熏茅做旌旗,将玉刻成鸠的样子,放在船桅的顶端,认为鸠知道四时的变化。所以《春秋传》说,管理节气的官到了。现在仍保留的这种风俗,正是从这里遗留下来的。
帝子与皇娥并坐,抚桐峰梓瑟。皇娥倚瑟而清歌,白帝子答歌。
帝子与皇娥并坐,抚桐峰梓(zǐ)(sè)¹。皇娥倚瑟而清歌,白帝子答歌。
译文:白帝之子与皇城并肩坐着,抚桐峰梓瑟。皇娥依靠着瑟而唱歌,白帝之子对歌。
注释:¹梓瑟:梓木制的瑟。
及皇娥生少昊,号曰穷桑氏,一号金天氏。时有五凤,随方之色,集于帝庭,因曰凤鸟氏。
及皇娥生少昊,号曰穷桑氏,一号金天氏。时有五凤,随方之色,集于帝庭,因曰凤鸟氏。
译文:(经过一段浪漫的恋爱,皇娥便怀孕了。) 后来生下了一个儿子,叫穷桑氏,又叫金天氏。当时有五只凤凰,随着不同方位变换不同的颜色,集合在白帝的宫廷,因此又叫作凤鸟氏。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