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英匣中剑,三尺秋水明。
英英匣中剑,三尺秋水明。
上有七星文,时作龙夜鸣。
上有七星文,时作龙夜鸣。
铸此双雌雄,云是欧冶生。
铸此双雌雄,云是欧冶生。
鹈膏久不施,绣涩玄痂成。
鹈膏久不施,绣涩玄痂成。
愿借赤凤雏,衔上白玉京。
愿借赤凤雏,衔上白玉京。
为国斩佞臣,坐见泰阶平。
为国斩佞臣,坐见泰阶平。

èrshǒu--sònglián

yīngyīngxiázhōngjiànsānchǐqiūshuǐmíng

shàngyǒuxīngwénshízuòlóngmíng

zhùshuāngxióngyúnshìōushēng

gāojiǔshīxiùxuánjiāchéng

yuànjièchìfèngchúxiánshàngbáijīng

wèiguózhǎnnìngchénzuòjiàntàijiēpíng

宋濂

宋濂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浦江(今浙江浦江县)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 193篇诗文

猜您喜欢
绵绵圣学已千年,两字良知是口传。
绵绵圣学已千年,两字良知是口传。
译文:圣贤的学问已经绵延传承了千年之久,“良知”这两个字便是口口相传的根本。
欲识浑沦无斧凿,须从规矩出方圆。
欲识浑沦¹无斧凿,须从规口出方圆。
译文:想要了解整个世界自然而然的大道理,还得良知这样从身边最小处的道理出发。
注释:¹浑沦:指宇宙形成前的迷蒙状态。
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
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
译文:这个小道理包含在日常的生活行为里,其本质却是早在圣贤道出之前就存在了。
握手临歧更可语?慇勤莫愧别离筵。
握手临歧¹更可语?慇(yīn)勤莫愧别离筵(yán)²
译文:我们即将分别之前还有什么话可以说?姑且劝勉大家不要辜负了践行的酒席吧。
注释:¹临歧:赠别之辞。²筵:筵席。

biézhūshēng--wángshǒurén

miánmiánshèngxuéqiānniánliǎngliángzhīshìkǒuchuánshíhúnlúnzáocóngguīchūfāngyuán

yòngchángxíngnèizhízàoxiāntiānwèihuàqiánshǒulíngèngyīnqínkuìbiéyán

章台柳,近垂旒,低拂往来冠盖。朦胧春色满皇州,瑞烟浮。
章台¹柳,近垂旒(liǘ)²,低拂往来冠盖³。朦胧春色满皇州,瑞烟浮。
注释:¹章台:汉代长安的街名,歌台舞榭所在地,多柳。²近垂旒:好像垂下的飘带一样。旒:旗子上的飘带。³冠盖:官员的冠服和车盖。⁴皇州:皇城,帝京。⁵瑞烟:祥云。这里一派彩色的云烟笼罩于京城。
直与路边江畔别,免被离人攀折。最怜京兆画蛾眉,叶纤时。
直与路边江畔别,免被离人攀折。最怜京兆¹画蛾(é)眉,叶纤时²
注释:¹京兆:指张敞为其妻画眉,见牛峤《菩萨蛮·玉钗风动春幡急》中注。²叶纤时:指画眉细长而深,如柳叶状。

liǔhányān··zhāngtáiliǔ--máowén

zhāngtáiliǔjìnchuíliúwǎngláiguāngàiménglóngchūnmǎnhuángzhōuruìyān

zhíbiānjiāngpànbiémiǎnbèirénpānzhézuìliánjīngzhàohuàéméixiānshí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曾经¹沧海难为²水,除却³巫山不是云。
译文:经历过波澜壮阔的大海,别处的水再也不值得一观。陶醉过巫山的云雨的梦幻,别处的风景就不称之为云雨了。
注释:¹曾经:曾经到临。经:经临,经过。²难为:这里指“不足为观”“不值得一观”的意思。³除却:除了,离开。这句意思为:相形之下,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取次¹花丛²懒回顾,半缘³修道半缘君
译文: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
注释:¹取次:草草,仓促,随意。²花丛:这里并非指自然界的花丛,乃借喻美貌女子众多的地方,暗指青楼妓馆。³半缘:此指“一半是因为……”。⁴修道:指修炼道家之术。此处阐明的是修道之人讲究清心寡欲。⁵君:此指曾经心仪的恋人。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表面上是说看过“沧海水”、 “巫山云”之后,其它地方的水和云已经很难再入诗人的眼底了,实际上隐喻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好是世间无与伦比的——除爱妻之外,再没有能让诗人动心的女子了。诗人借“沧海水”、 “巫山云”这世间绝美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爱妻坚贞不渝的感情,表现了夫妻昔日的美好感情。“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意境深远、意蕴颇丰,情感炽烈却又含蓄蕴藉,成为人们喜欢借用的一副联语,后来不仅用来表达爱情深厚坚贞永固,还常被人们用来形容阅历丰富而眼界极高。这首诗也从客观上进一步提升了人们对沧海之水巫山之云的认识。

  “难为水”、“不是云”,情语也。这固然是元稹对妻子的偏爱之词,但像他们那样的夫妻感情,也确乎是很少有的。元稹在《遣悲怀》诗中有生动描述。因而第三句说自己信步经过“花丛”,懒于顾视,表示他对女色绝无眷恋之心了。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第三句以花喻人,即使走进百花盛开、清馨四溢的花丛里,也懒于回首无心去欣赏那些映入眼帘的盛开的花朵,表示对女色绝无再留恋眷顾之心。第四句承上“懒回顾”的原委,含蓄地说:一、他对世事看破红尘修道的缘故;二、因为失去心爱的人,再不会动心于其他的芳草繁花,这是悲痛无法解脱的感情上的一种寄托;“修道”也可以理解为修身、修德、治学的一种自我操守。“半缘修道”、“半缘君”所表现的忧思之情,完全是一致的,这样写更觉意蕴深厚。

  元稹这首绝句,不但取譬极高,抒情强烈,而且用笔极妙。前两句以极至的比喻写怀旧悼亡之情,“沧海”、“巫山”,词意豪壮,有悲歌传响、江河奔腾之势。后面,“懒回顾”、“半缘君”,顿使语势舒缓下来,转为曲婉深沉的抒情。张弛自如,变化有致,形成一种跌宕起伏的旋律。而就全诗情调而言,它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创造了唐人悼亡绝句中的绝胜境界。“曾经沧海”二句尤其为人称诵。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959-960页

shǒu ·

yuánzhěn tángdài 

céngjīngcānghǎinánwéishuǐ chúquèshānshìyún 
huācónglǎnhuí bànyuánxiūdàobànyuánjūn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积雨¹空林²烟火迟³,蒸藜(lí)炊黍(shǔ)饷东菑(zī)
译文:连日雨后,树木稀疏的村落里炊烟冉冉升起。烧好的粗茶淡饭是送给村东耕耘的人。
注释:辋(wǎng)川庄:即王维在辋川的宅第,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¹积雨:久雨。²空林:疏林。³烟火迟:因久雨林野润湿,故烟火缓升。⁴藜:一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⁵黍:谷物名,古时为主食。⁶饷东菑:给在东边田里干活的人送饭。饷:送饭食到田头。菑:已经开垦了一年的田地,此泛指农田。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漠漠¹水田飞白鹭(lù),阴阴²夏木³(zhuàn)黄鹂
译文:广阔平坦的水田上一行白鹭掠空而飞;田野边繁茂的树林中传来黄鹂宛转的啼声。
注释:¹漠漠:形容广阔无际。²阴阴:幽暗的样子。³夏木:高大的树木,犹乔木。夏:大。⁴啭:小鸟婉转的鸣叫。鸟的宛转啼声。⁵黄鹂:黄莺。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山中习静¹观朝(zhāo)槿(jǐn)²,松下清斋³折露葵
译文:我在山中修身养性,观赏朝槿晨开晚谢;在松下吃着素食,和露折葵不沾荤腥。
注释:¹习静:谓习养静寂的心性。亦指过幽静生活。²槿:植物名。其花朝开夕谢。古人常以此物悟人生枯荣无常之理。其花早开晚谢。故以此悟人生荣枯无常之理。³清斋:谓素食,长斋。⁴露葵:经霜的葵菜。葵为古代重要蔬菜,有“百菜之主”之称。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野老¹与人争席罢²,海鸥³何事更相疑。
译文:我已经是一个从追名逐利的官场中退出来的人,而鸥鸟为什么还要猜疑我呢?
注释:¹野老:村野老人,此指作者自己。²争席罢:指自己要隐退山林,与世无争。³海鸥:这里借海鸥喻人事。⁴何事:一作“何处”。

  《积雨辋川庄作》是王维田园诗的代表作,被选入清代蘅塘退士孙洙编的《唐诗三百首》。

  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旧唐书·王维传》记载:“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在这首七律中,诗人把自己优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愜,情景交融的意境。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藜:一种草本植物,嫩叶新苗皆可食。菑:已开垦一年的土地,这里泛指田亩。首联是说,连日雨后,树木稀疏的村落里炊烟冉冉升起。烧好的粗茶淡饭是送给村东耕耘的人。

  首联写田家生活,是诗人山上静观所见:正是连雨时节,天阴地湿,空气潮润,静谧的丛林上空,炊烟缓缓升起来,山下农家正烧火做饭呢。女人家蒸藜炊黍,把饭菜准备好,便提携着送往东菑——东面田头,男人们一清早就去那里劳作了。诗人视野所及,先写空林烟火,一个“迟”字,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再写农家早炊、饷田以致田头野餐,展现一系列人物活动的画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气息,使人想见农妇田夫那怡然自乐的心情。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颔联是说,广阔平坦的水田上一行白鹭掠空而飞;田野边繁茂的树林中传来黄鹂婉转的啼声。

  颔联写自然景色,同样是诗人静观所得:看吧,广漠空濛、布满积水的平畴上,白鹭翩翩起飞,意态是那样娴静潇洒;听啊,远近高低,蔚然深秀的密林中,黄鹂互相唱和,歌喉是那样的甜美。辋川之夏,百鸟飞鸣,诗人只选了形态和习性迥然不同的黄鹂、白鹭,联系着它们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绘: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婉转。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华意盎然。所谓“诗中有画”,这便是很好的例证。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朝槿:即木槿,落叶灌木,夏秋之际开花,朝开暮谢,古人以为人生无常的象征。露葵:即绿葵,一种绿色蔬菜,可以煮来佐餐。颈联是说,我在山中修身养性,观赏朝槿晨开暮谢;在松下吃着蔬食,和露折葵不沾荤腥。

  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参木槿而悟人生短暂,采露葵以供清斋蔬食。这情调,在一般世人看来,未免过分寂寞寡淡了吧?然而早已厌倦尘世喧嚣的诗人,却从中领略到极大的兴味,比起那纷纷扰扰、尔虞我诈的名利场,何啻天壤云泥!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诗人在这里借用了《庄子·寓言》和《列子·黄帝》中的两个典故,快慰地宣称自己早已去心机绝俗念,随缘任遇,与世无争,再也不被人猜忌,足可以免除尘世烦恼,悠悠然耽于山林之乐了。这两个充满老庄色彩的典故,一正用,一反用,两相结合,十分恰切地表现了作者远离尘嚣、澹泊自然的心境,而这种心境,正是上联所写“清斋”“习静”的结果。

  这首七律,形象鲜明,兴味深远,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是王维田园诗的代表作。从前有人把它推为全唐七律的压卷,说成“空古准今”的极致,固然是出于封建士大夫的偏好;而有人认为“淡雅幽寂,莫过右丞《积雨》”,赞赏这首诗深邃的意境和超迈的风格,艺术见解还是不错的。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89-90
2、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72-174

wǎngchuānzhuāngzuò

wángwéi tángdài 

kōnglínyānhuǒchí zhēngchuīshǔxiǎngdōng 
shuǐtiánfēibái yīnyīnxiàzhuànhuáng 
shānzhōngjìngguānzhāojǐn槿 sōngxiàqīngzhāizhékuí 
lǎorénzhēng hǎiōushìgèngxiāng 
柳带榆钱,又还过、清明寒食。天一笑、满园罗绮,满城箫笛。花树得晴红欲染,远山过雨青如滴。问江南池馆有谁来?江南客。
柳带榆(yú)¹,又还过、清明寒食²。天一笑、满园罗绮(qǐ)³,满城箫笛。天树得晴红欲染,远山过雨青如滴。问江南池馆有谁来?江南客
译文:柳树已是长条如带,榆荚也结实如古钱 。清明、寒食两节已过。天晴了,满园游玩的仕女,满城笙歌。阳光照耀,满树红花红得艳丽;雨后远山,座座青翠欲滴。向江南问讯:谁会来这乌衣园探寻?是我这个江南的客人。
注释:¹柳带榆钱。指柳条飘拂,榆荚成串。²清明寒食:“清明”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一“气”。“寒食”是令名,在清明节前一两日,以禁火做饭,故名。³罗绮:此以衣代人,指游女。⁴江南客:自指并兼指其兄。
乌衣巷,今犹昔。乌衣事,今难觅。但年年燕子,晚烟斜日。抖擞一春尘土债,悲凉万古英雄迹。且芳尊随分趁芳时,休虚掷。
乌衣巷(xiàng)¹,今犹昔。乌衣事,今难觅(mì)。但年年燕子,晚烟斜日。抖擞一春尘土债(zhài)²,悲凉万古英雄迹。且芳尊随分³趁芳时,休虚掷(zhì)
译文:乌衣巷的模样还似往昔。可乌衣巷中的往事今日已难寻觅。只有春来秋去的燕子年年来此地,看到的也不过是苍茫暮色中残阳渐坠西。我来这里游赏本想除去为官经历上的烦意,眼前所见,倒为古今沧桑生出无数悲切和忧郁。且端着酒杯让我随意畅饮,莫虚度了这天气晴朗和花红柳绿的光阴。
注释:¹乌衣事:指东晋王导和谢安住在这里,衣冠来往、车马喧闹的历史事迹。²尘土债:指自己仕宦的官务。这两句是说,本来想借游园以摆脱繁杂的官场事务,谁知来到园中却勾引起人世沧桑的无限悲凉。³随分:犹云随便。

  这首词为感愤时事之作。全词绘景、吊古、抒情,逐层叙写,一气贯穿,自然浑成。

  上片侧重写景,景中含情,其中“满园罗绮,满城箫笛”的热闹场景与“花树得晴红欲染,远山过雨青如滴”的美好景致,皆足以动人游兴,让人兴奋,但却与宦途不顺的吴氏兄弟的郁闷心情不相协调,反而引出了他们的客居之愁。前两句写乌衣园及金陵城内游人如织的赏春盛事,后两句对仗工整,将此时节的美丽风景描绘得尤为绘声绘色。“问江南、池馆有谁来?江南客。”在这乌衣园内的池阁馆榭间游玩的是些什么人呢?其中就有我这来自江南的游客。上片结句以一问答引出自己客中游园的身份,乐尽悲续,引起下片的身世之慨。

  下片转入怀古抒情,郁闷之情贯穿全篇。“乌衣巷,今犹昔。乌衣事,今难觅。”两句以“乌衣”并提,但巷犹昔,事难觅,对比十分鲜明。王谢的德行已成历史,不复存在,所以难觅。来到此地,只见小巷依然,触景生情。“但年年燕子,晚烟斜日。”只有春来秋去的燕子年年来此凭吊一番, “晚烟斜日”景象何其萧条。燕子当年经历过乌衣园的繁盛,如今又看到它的冷落,作者的今昔之感借燕子作了具体呈现。这里化用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诗句,但用意不同。刘诗旨在奚落、讽刺,这里是景仰、怀念。“抖擞一春尘土债,悲凉万古英雄迹。”语出辛弃疾《沁园春·和吴子似县尉》词中“直须抖擞尘埃”句。“这里“尘土债”与“英雄迹”对照,显示了自己及其兄多少沉沦下僚、尘驱物役的苦闷和愤慨;“英雄”二字显示出兄弟二人不同于那些“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的世俗之人,他们悲愤的是壮志难酬,追求的是干一番惊天动地的英雄事业。此二句将怀古之情拍合到自身的宦海沉浮之感中。“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多少英雄业绩俱已成为过眼烟云,又不禁心生悲凉。这两句把这种思想感情的曲折表现。“且芳尊随分趁芳时,休虚掷。”感情并非消极低沉,而是故作反语,表现自己济时报国的“英雄”事业难以实现的悲愤。这正言若反手法的运用,使得全词的感情更显沉郁凄劲。

  词有沉郁顿挫之致,感情的抒发由隐到显,诼弗展开。含蕴深远。颇耐人寻昧。笔调洒脱凝重,与辛词风格相近。

参考资料:
1、 施蛰存,陈如江.宋词经典: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01:第361页
2、 夏于全.唐诗宋词 第十九卷 宋词: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6.1:第274页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