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伴老僧居翠微,老僧应共白云飞。
云伴老僧居翠微,老僧应共白云飞。
杖藜西去东去,日暮僧归云亦归。
杖藜西去东去,日暮僧归云亦归。

nánfēngguīyúnān--sòng

yúnbànlǎosēngcuìwēilǎosēngyīnggòngbáiyúnfēi

zhàng西dōngsēngguīyúnguī

宋无

宋无

元平江路人,字子虚。世祖至元末,举茂才,以奉亲辞。工诗。比对精切,造诣新奇。有《翠寒集》等。 ▶ 28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蓼虫避葵堇,习苦不言非。
(liǎo)¹避葵(kuí)(jǐn)²,习苦不言非。
译文:蓼虫已经习惯了辛辣的水蓼,看见甜美的葵堇,反而要逃跑。
注释:放歌行:《放歌行》为古乐府使用的旧题,常用来表现自叹失意或激励奋发的内容。¹蓼虫:蓼草上生长的小虫。蓼,指泽蓼,一种草本植物,叶味辛辣。²葵堇:又名堇葵,一种野菜,味甜。见《楚辞·七谏》:“蓼虫不徒乎葵藿”。
小人自龌龊,安知旷士怀。
小人自龌(wò)(chuò)¹,安知旷(kuàng)²怀。
译文:小人总是限于狭猫的境界,又怎么能理解旷士的高尚怀抱。
注释:¹龌龊:拘局的样子,指局限于狭隘的境界。²旷士:旷达之士,不拘于世俗之见的人。
鸡鸣洛城里,禁门平旦开。
鸡鸣洛城¹里,禁门²平旦³开。
译文:天刚放亮,洛阳城中雄鸡啼晨,宫门洞开,大小官吏前来早朝。
注释:¹洛城:洛阳城,这里是泛指京城。²禁门:皇宫的门。天子居住的地方叫禁中,门设禁卫,警戒森严,所以叫禁门。³平旦: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冠盖纵横至,车骑四方来。
冠盖¹纵横至²,车骑四方来。
译文:达官贵人从四面八方聚来,轻车骏马奔驰在条条官道。
注释:¹冠盖:冠冕与车盖。指戴高冠乘篷车的达官贵人。²纵横至:纷纷而来。纵横,是纷纭杂乱的样子。
素带曳长飙,华缨结远埃。
素带¹(yè)²长飙(biāo)³,华缨(yīng)结远埃。
译文:宽大的衣带在风中飘舞,五彩的冠缨被飞尘笼罩。
注释:¹素带:古时大夫所用的衣带。²曳:引、拉动。³长飙:暴风。⁴华缨:华美的冠缨,一种用彩线做成的帽带。
日中安能止,钟鸣犹未归。
日中¹安能止,钟鸣²犹未归。
译文:日上中天,公务仍然不会停止,夜幕降临,晚钟已敲也无人回家。
注释:¹日中:中午。²钟鸣:钟鸣漏尽,指深夜戒严之后。
夷世不可逢,贤君信爱才。
(yí)¹不可逢,贤君信²爱才。
译文:如今这太平盛世,不易再逢,君王贤明爱才,也很难遇到。
注释:¹夷世:太平之世。²信:诚然,确实。
明虑自天断,不受外嫌猜。
明虑自天¹断,不受外嫌猜。
译文:清明的谋虑,出自君王的独断,外来的猜嫌之辞,都无法动摇。
注释:¹天:指君王。
一言分珪爵,片善辞草莱。
一言分珪(guī)¹(jué)²,片善辞草莱(lái)³
译文:说对了一句话,就能封官进爵,有一点儿特长或好的品格,就可以辞别田野,从此做官,步步升高。
注释:¹珪:一种上圆下方的玉板,古代封官时赐硅作为符信。²爵:爵位,官阶。³草莱:田野。
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台。
岂伊¹白璧赐²,将起黄金台³
译文:当今君王,为招纳天下贤士,岂只是把白璧颁赏,还要把黄金台来建造。
注释:¹岂伊:哪里。伊,是语助词。²白璧赐:赏赐白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赵孝成王一见虞卿即赏赐黄金百镒、白璧一双。³黄金台:在今北京附近。燕昭王筑黄金台,上置千金,以招天下贤士。
今君有何疾,临路独迟回。
今君¹有何疾,临路独迟回²
译文:可是今天,您究竟为什么面临坦荡的仕途,反而迟疑不前,把好机会失掉?
注释:¹君:指旷士。²迟回:迟疑不前。

  此诗前四句开门见山亮出矛盾,将龌龊小人与高怀旷士分列两句,形成对照。“小人自龌龊”构成全诗主脑,是后文穷形极相描绘的张本。在这两句写实诗前用“蓼虫避葵堇,习苦不言非”两句来起兴,既有含义,又增添了文学情趣。蓼虫习惯了辛辣苦味,不喜欢堇葵的甘甜。这两句不仅是兴,而且也是比。其比的含义,前人或谓是指小人不知旷士之怀,犹如蓼虫不知葵堇之美;或谓是指旷士习惯于辛苦生涯,不以辛苦为非。细绎诗意,当以后说为是,因为“避”、“不言非”等语,并无贬义,而以苦为乐,从来就是豁达放旷之士的本色;只有小人,才是趋甘避苦之徒。

  从“鸡鸣人城里”至“钟鸣犹未归”八句是此诗第二层,写“小人”的龌龊行为。“鸡鸣”“平旦”“日中”“钟鸣”是贯串八句的时间线索。其人物则是“冠盖”,他们的一天,从“平旦”起,天子的“禁门”刚刚打开,就蜂拥而至了。“纵横至”、“四方来”,来势汹涌如潮水,笔端带有揶揄调侃之意。乘他们车马驰骤之际,诗人迅速为他们的风尘尊容勾勒了一幅生动无比的漫画:“素带曳长飙,华缨结远埃。”这些颇有身分的人,他们的素带在急驰的大风中乱飘,华丽的帽缨上结聚了远道而来的尘埃。这幅画有色彩,有动态,有细节,形象传神,耐人品味。句中未著一字褒贬,却“写尽富贵人尘俗之状”(沈德潜《古诗源》),把角逐名利场者的丑态刻划得入木三分,不愧为神来之笔。他们到处奔竞,“日中”不可能会停止钻营。就连夜深“钟鸣”后他们犹未回家。一个“犹”字,有多少惊讶、感叹、挖苦之意。后汉安帝《禁夜行诏》云:“钟鸣漏尽,人阳城中不得有行者。”这里说“钟鸣未归”,可见奔竞日盛,古风荡然无存。

  “夷世不可逢”以下是此诗第三层,记录了奔竞小人对道旁旷士的谈话,他们对旷士说道:现在是千载难逢的太平盛世,君王也是真正爱才的贤君。他英明的考虑出于自己的判断,不受任何外来影响而猜疑动摇。这些正经话出自小人之口,就显得肉麻阿谀与不伦不类,因而具有极大的讽刺性。接着,小人们又向旷士津津乐道地夸说起了进入仕途的容易和当官的好处。这四句是说才能之士只要有一言之美,片善之长,就会受贤君青睐,被封官赐爵,辞别田野,登上朝堂。而贤君爱才,岂但只赏赐白璧,还将仿效燕昭王筑黄金台来重金招聘你们呢。这四句虽是小人们的劝诱、夸说之辞,但也是他们一心只想升官发财的灵魂大曝光,写得真是笔锋辛辣,利如刀锥。“今君有何疾,临路独迟回?”最后,小人以嘲弄的口吻诘问旷士:你到底有什么毛病,竟面对阳关大道还独自徘徊不前?全诗至此顿住。对于无耻小人的挑衅,诗人没有也不屑回答,但不回答并不等于没有答案。读者若试着掩卷思索,就会发现,答案已在开头“小人自龌龊,安知旷士怀”之中了。这一结回应开头,使通篇皆活,旷士形象虽未著墨,但在对照中自显出其迥异小人的品格。这个结尾让应受嘲弄的人去厚颜嘲弄别人,真是幽默滑稽而有波澜,可谓味蕴言外,冷峻隽永。

  《代放歌行》在《乐府诗集》中属《相和歌辞·瑟调曲》。《歌录》曰:“《孤生子行》,亦曰《放歌行》。”《孤生子行》,又题作《孤儿行》,在乐府古辞中写的是孤儿备受兄嫂折磨,难与久居的内容。鲍照的拟作,旧瓶装新酒,用以揭露黑暗,抨击时政,大大拓宽和加深了这一乐府旧题的表现力。在这个方面,也同样显示了诗人非凡的艺术勇气和独辟蹊径的创新精神。

参考资料:
1、 吴小如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741-743
春欲尽,日迟迟,牡丹时。罗幌卷,翠帘垂。彩笺书,红粉泪,两心知。
春欲尽,日迟迟¹,牡丹时。罗幌(huǎng)²卷,翠帘³垂。彩笺(jiān)书,红粉泪,两心知。
译文:春天就要结束了,天还是长长的难熬,牡丹又绽开了她的娇娆。罗帐高高地卷着,翠绿的绣帘垂地轻飘。我重读了旧时的书信,红粉脸上泪痕条条,你和我的相爱,我们相互知晓。
注释:¹迟迟:日长而天暖。²罗幌:罗绸制的帷幕。幌,帷幔。³翠帘:绿色的帘幕。翠,一作“绣”。⁴红粉:这里指粉红的脸颊。
人不在,燕空归,负佳期。香烬落,枕函欹。月分明,花淡薄,惹相思。
人不在,燕空归¹,负²佳期。香烬(jìn)落,枕函³(qī)。月分明,花淡薄,惹相思。
译文:你不在我的眼前,我就像春燕空归旧巢,白白地空守佳节良宵。香炷的灰烬又落了,相思的无眠揉约了枕套。今夜的月光分外的亮,月光下只见花儿稀少。明月更惹起我对你的思念,愿这相思如月在你床前照耀。
注释:¹空归:空空归来。²负:辜负。³枕函:枕套子。⁴欹:倾斜貌。⁵淡薄:稀疏,稀少。

  旧体诗、词大体上有齐言与长短句之别。但词中也有少数齐言者,这首词基本上一句一意,句子间不免省略叙写与过渡的词语,出现若干空白。这就需要比勘揣摹,发挥联想,方能对词意有充分的体味。

  此词的题材是最常见的暮春思妇之闺怨。但用《三字令》这一特殊词调,在表现上显得格外别致。

  “春欲尽,日迟迟,牡丹时。”三句,是说暮春的白昼一日长似一日,正是牡丹花开的时候。遣词上容易使读者联想到《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和白居易“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买花》)等诗句。然而此词的女主人公在这样绵长的春日,却无心参加赏花士女之行列,独自闷闷在家。“罗幌卷,翠帘垂。”就表现出这样的意态,同时词意就自然由外景描写转入闺房之内。一“卷”一“垂”,又正好暗示女主人公的内心矛盾。她深锁春光而犯愁,原来她正看这一封信——彩笺书,流着泪。从“两心知”一句看,这信与其是她自己写就的情书,无宁看作是远方寄来的尺素。否则,便应是“忆君君不知”了。然而,书来正意味着人不来。那人一去或许经年,须知“红粉”楼中正计日。

  过片紧承此意,“人不在”三字,形容女子的孤单;“燕空归”,似乎暗示来信徒增幽怨,又有以双飞燕反衬孤独处境之意。想必来信中有许多托词,但不能改变一个铁的事实:“负佳期”。想当初离别,必有盟誓“两心知”。而到今日,又苦留后约将人误。这里词语虽简单,怨思却甚深。“香烬落”,极见境之清寥;“枕函欹”,又极见人之无聊。此时心情,知之者其唯“枕函”乎!以下写景,又由室内推移室外,时间已由上片的白昼推移到夜晚。“月分明,花澹薄”,这是花好月圆之夜。花的“澹薄”是沐浴月光之故。但这花好月圆,却不能慰藉孤栖者的愁怀,反而徒增感伤。以景写哀,倍增其哀。同一美好之花、月,分形以“澹薄”、“分明”的对比词语,拨换字面,颇增情致。

  这词在歌筳演唱该是很富情味的。它出句短促而整齐,断而不见、乱,真有明珠走盘之清脆感、节奏感。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245-246

sānlìng··chūnjǐn--ōuyángjiǒng

chūnjǐnchíchídānshíluóhuǎngjuǎncuìliánchuícǎijiānshūhóngfěnlèiliǎngxīnzhī

rénzàiyànkōngguījiāxiāngjìnluòzhěnhányuèfēnmínghuādànbáoxiāng

诗情放,剑气豪。英雄不把穷通较。江中斩蛟,云间射雕,席上挥毫。他得志笑闲人,他失脚闲人笑。
诗情放,剑气豪。英雄不把穷通¹²。江中斩蛟(jiāo)³,云间射雕,席上挥毫。他得志笑闲人,他失脚闲人笑。
译文:诗情汹涌奔放,剑气豪迈惊鸿,英雄不会过分去计较人生际遇的困厄与显达。勇猛威武能下水剑斩蛟龙为民除害,武艺高强可以射落云间大雕,才思敏捷酒席上能即兴挥毫赋诗。可怜那些帮闲者得志的时候嘲笑别人,失意的时候也将会被天下人耻笑。
注释:庆东原:双调曲牌,又名【庆东园】、【郓城春】,定格句式为三三七、四四四、三三,八句六韵。首二句及末二句宜对仗,中间三个四字句宜作“鼎足对”。先辈:已故的前辈。¹穷通:指人生际遇的困厄与显达。²较:计较。³江中斩蛟:晋周处曾人入水斩蛟,为民除害。⁴云间射雕:北齐斛律光在随世宗狩猎时,曾射落大雕,被赞为云中射雕手。⁵席上挥毫:指酒席上即兴创作,才思敏捷。⁶闲人:食客,即所谓帮闲者。⁷失脚:此指失意、蹉跎。

  这首曲赞扬了一位性格豪放、才华横溢的英雄:他具有文韬武略,从不计较穷通得失,入水他能斩杀怪蛟,举手他能射落大雕,筵席上他潇酒挥毫,诗文惊动四座,和那些势利小人迥然不同。

  曲子开篇便气势宏大,韵调轩昂:“诗情放,剑气豪,英雄不把穷通较。”作者首先写出了一位英雄人物的胸怀气魄,他能咏诗,会舞剑,可谓是文武双全;此外,他从不计较个人一时的穷困失意或显达得意,思想境界也是不同凡响。

  接下来的四五六句鼎足相对,用三个意象,具体描写这位英雄的文武之才:“江中斩蛟,云间射雕,席上挥毫。”他能像勇猛威武的周处那样,无畏地在江上斩杀蛟龙,和北齐的斛律光一样箭法高强,射中云中的大雕,更有超凡的文才,能在大庭广众挥毫写诗作文。至此,一位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已经塑造出来了。

  末尾两句“他得志笑闲人,他失脚闲人笑”是作者对世俗小人的嘲讽,他们得志时嘲笑别人,等到他失脚后别人都笑他。作者塑造一个英雄的形象,目的就是为了讽刺现实生活中的势利小人。那种人一发达就嘲笑别人无能,他却没有想到,当他任途失意甚至身败名裂之时,却被天下人耻笑。这结尾两句,对比强烈,力透纸背。

  作者在这首曲子里着意刻画了一位性格豪放,不计穷通得失的旷达之士,武功超凡,文才出众。这与张可久经常描写的隐士稍有不同。这说明张可久心中理想人物,未必全是纵情诗酒、放浪山水型的隐逸之士。这首曲子写出了英雄人物应有的气度和胸怀,感情豪迈旷达,笔力雄健奔放,文辞间尽显英雄本色,在《小山乐府》中独树一帜。

参考资料:
1、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 元曲鉴赏辞典珍藏本 中[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2,1184.-1185.
2、 于明善主编. 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M]. 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15 ,301-302.

qìngdōngyuán ·zhìyuǎnxiānbèiyùn

zhāngjiǔ yuándài 

shīqíngfàng jiànháo yīngxióngqióngtōngjiào jiāngzhōngzhǎnjiāo yúnjiānshèdiāo shànghuīháo zhìxiàoxiánrén shījiǎoxiánrénxiào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¹
译文:我与主人素不相识,偶尔来此一坐,是为了观赏林木山泉。
注释:袁氏别业:即袁姓人家的园林。别业,本宅外另建的园林游戏处所,即别墅、别馆,一般都坐落在风景优美的地方。诗人偶然到此一游,还在人家的墙壁上写了这首诗。¹林泉:树林和山泉。
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莫谩(màn)¹愁沽²酒,囊(náng)³中自有钱。
译文:今天用不着为买酒而发愁,我的口袋里正巧装满了铜钱。
注释:¹谩:空,原意是欺骗,这里指担心。²沽:买。³囊:口袋。

  这首留题记游的即兴之作,颇能表现诗人潇洒坦荡的性情。诗的首句写诗人访问袁氏别业,其实与别业的主人并不认识;次句写诗人不仅贸然来访,而且还选了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后两句写诗人劝主人不要为买酒招待客人担心,客人口袋里自有买酒的钱。全诗清新脱俗,别有风味。

  诗人并非专程访友,只是随性游春至此,因为风景优美,虽然主人不相识,仍然停留下来,“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不是一个开朗、洒脱、好交友、好结客的人,是不会这样行事的。

  既然留下来了,对着周遭美景,不可枯坐,要饮酒赏春,诗人心里这样想着,嘴上也就说了出来,“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主人你可不要发愁、唠叨说你没钱买酒呀,我的荷包里自有钱。只要你能陪着我,咱们来痛快地喝上一杯,如何?”这真是心无城府,豪放、洒脱、大方。

  拥有这样的天真,这样的豪爽,无怪乎老贺归乡,最先迎上来的是一群儿童,“笑问客从何处来”。比起苏轼“却戴葛巾从杖履,直将和气接儿童”(参寥《东坡先生挽词》),别是一番景象。

  这首诗是作者豁达性格的一个突出表现。诗人与别墅主人素不相识,仅为林木泉石所吸引便来此游览,从侧面暗示出林园之可观。接下来诗人自言自语,拂去主人对他的担心,道出自己饮酒玩赏的雅兴。诗人对别业不着一字,却处处显露别墅身影,于此之中,诗人自身形象也呼之欲出。诗歌写得活泼清新,富于情趣。

参考资料:
1、 (宋)谢枋得,(清)王相编选.崇文国学经典普及文库 千家诗.湖北:崇文书局,2015.06:163
2、 王星注评.国学经典丛书 千家诗.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07:22-23

yuánshìbié

zhīzhāng tángdài 

zhǔrénxiāngshí ǒuzuòwèilínquán 
mánchóujiǔ nángzhōngyǒuqián 
胡角引北风,蓟门白于水。
胡角引北风,蓟(jì)门白于水¹。天含青海道,城头月千里²
注释:¹胡角引北风,蓟门白于水:蓟门,今河北有蓟县,汉唐时为边城。²天含青海道,城头月千里:青海,唐时属吐谷浑。
天含青海道,城头月千里。
露下旗濛(méng)濛,寒金鸣夜刻¹。蕃(fán)甲锁蛇鳞,马嘶(sī)青冢(zhǒng)²
注释:¹露下旗蒙蒙,寒金鸣夜刻:寒金,刁斗也。夜刻,夜更也。²蕃甲鏁蛇鳞,马嘶青冢白:蕃甲,兵甲多也。蕃,众多。
露下旗濛濛,寒金鸣夜刻。
秋静见旄(máo)头,沙远席羁(jī)¹。帐北天应尽,河声出塞流²
注释:¹秋静见旄头,沙逺席覉愁:旄头,星名,为冀州之分野。 席覉,席箕,一名塞芦。马草也,生 北方。古诗:"千里席箕草。"²帐北天应尽,河声出塞流:帐北,军帐以北。
蕃甲锁蛇鳞,马嘶青冢白。
蕃甲锁蛇鳞,马嘶青冢白。
秋静见旄头,沙远席羁愁。
秋静见旄头,沙远席羁愁。
帐北天应尽,河声出塞流。
帐北天应尽,河声出塞流。

sàixià

 tángdài 

jiǎoyǐnběifēng ménbáishuǐ 
tiānhánqīnghǎidào chéngtóuyuèqiān 
xiàméngméng hánjīnmíng 
fānjiǎsuǒshélín qīngzhǒngbái 
qiūjìngjiànmáotóu shāyuǎnchóu 
zhàngběitiānyīngjìn shēngchūsàiliú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