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真元,超法界。锻炼精华,历劫常不坏。七朵金莲神通大。普度群迷,同赴蟠桃会。紫金丹,白玉块。处处圆明,朗朗常现在。一派清流通方外。遍体阳神,出入谁能赛。
大真元,超法界。锻炼精华,历劫常不坏。七朵金莲神通大。普度群迷,同赴蟠桃会。紫金丹,白玉块。处处圆明,朗朗常现在。一派清流通方外。遍体阳神,出入谁能赛。
高道宽

高道宽

(1195—1277)元应州怀仁人,字裕之。全真道士。宪宗二年授京兆道录。世祖中统二年迁提点陕西兴元道教兼领重阳万寿宫事。 ▶ 29篇诗文

猜您喜欢
香靥深深,姿姿媚媚,雅格奇容天与。自识伊来,便好看承,会得妖娆心素。临歧再约同欢,定是都把、平生相许。又恐恩情,易破难成,未免千般思虑。
香靥(yè)¹深深,姿姿媚(mèi)媚,雅格²奇容天与³。自识伊来,便好看承,会得妖娆(ráo)心素。临歧(qí)再约同欢,定是都把、平生相许。又恐恩情,易破难成,未免千般思虑。
译文:清香的脸蛋有深深的酒窝,姿态妩媚动人,这特殊容颜和高雅气质仿佛是老天赐予的。自认识她以来,得她殷勤看顾,也了解到她的情愫芳心。想在分别之时再约她一起欢聚,那么,我们肯定都会像恋人一样互许平生。可我又害怕恩情破碎容易,成全却很难,不由得思绪万千。
注释:击梧桐:词牌名,柳永所作此词为双调一百八字,见《乐章集》,注“中吕调”。前段十句四仄韵,后段九句四仄韵。¹靥:酒窝。²雅格:典雅格致。³天与:天生的。⁴好看承:好好看待,小心护持。⁵妖娆:娇艳美好。⁶临歧:当歧路而分手时。
近日书来,寒暄而已,苦没忉忉言语。便认得、听人教当,拟把前言轻负。见说兰台宋玉,多才多艺善词赋。试与问、朝朝暮暮。行云何处去。
近日书来,寒暄(xuān)而已,苦没忉(dāo)¹言语。便认得、听人教当²,拟把前言轻负。见说³兰台宋玉,多才多艺善词赋。试与问、朝朝暮暮。行云何处去。
译文:最近她写给我的信中,只是寒暄几句,没有那种絮絮叨叨亲切的言语。于是便想到了,她准是听了别人的教唆,想把曾经的海誓山盟辜负。听说在兰台公子宋玉多才多艺,善词着赋。试问,我们的爱情本当像楚王和巫山神女那样朝云暮雨,相爱相欢,可行云将往何处去呢?
注释:¹忉忉:絮絮叨叨,指那些亲昵的话语。²认得、听人教当:皆是使人认为的意思。³见说:听说。⁴兰台宋玉:宋玉《风赋》:“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官,宋玉、景差侍。”后人遂把“兰台”和宋玉连称,或称宋玉为“兰台公子”。⁵试与问:试问。此下二句用《高唐赋》典,巫山神女自称“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人便将“朝朝暮暮”形容爱人之间的感情极好,朝夕不离,犹云:本当朝朝暮暮相守,可你将往何处去呢?对对方的疏离表达怨望之情。

  这首词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了词人与一位风尘女子的感情经历。该词对怨情的抒发,不像唐人的闺怨诗那样,往往只写一点、一面或一个瞬间。《击梧桐》反映的是从相知到分离,再到相思的全过程,具有较强的叙事性。

  此词上片,回忆过去的相知和别离。首三句是词人见到这位女子时的情景,“香靥深深”,涂抹了香粉的脸蛋上有一对深深的酒窝;“姿姿媚媚”,姿容足以媚悦于人;“雅格奇容天与”,格调、容貌出众,是天所给予的,可见词人对于她是一见钟情。“自识伊来”三句,是对过去相知相爱的甜蜜的回忆,洋溢着幸福感。先概括地说,从一开始认识,便蒙她很好地照顾自己,然后着重地指出最突岀之点:“会得妖娆心素”,理解得了她一片娇媚的内心情愫。俗话说:千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而她的这片心意使他念念不忘。

  “临歧再约同欢”两句,是对过去分别时的回忆。当时的依恋之情,跃然纸上,充分地表现那对未来的美好的希望。在那岔道上,一对情侣时而泪眼相看,时而破涕为笑,时而海誓山盟。“又恐恩情”三句,是新别后的担忧,因为在烟花路上,谁能保证她的“同欢”之约、“相许”之言,不会一走了之?所以,词人对别时“再约同欢”的美梦,会产生“易破难成”的“千般思虑”。在这思虑当中,包含很多惆怅与忐忑。

  下片,抒写现在的怨恨和相思。首三句,表现得到恋人书信后的不满。一对情侣,如果是真心相爱的话,她分离后应该是非常痛苦,非常忧伤的,然而来信中只是冷淡地寒暄几句,没有那种绵绵关切的言语,使得词人心底的期盼落空,转而胡思乱想,“便认得、听人教当”,脑海中出现了这幅场景,被别人教唆,想把曾经的誓言都辜负,这反映了他的患得患失的心态。最后一句引用宋玉《高唐赋》中楚王和巫山神女的典故,词人希望他的爱情也同《高唐赋》里的那样,但现实生活中那位“行云”,她的行踪飘忽不定无法寻觅。

  全词以委婉的手法,将词人从相见、相知、相爱到离别的感情经历娓娓诉说,句句满含着对恋人的深情,也体现了他因用情产生对恋人变心的猜测与怨意。

参考资料:
1、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柳永词辞典鉴赏》.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年12月:第107页

tóng··xiāngshēnshēn--liǔyǒng

xiāngshēnshēn姿姿mèimèiróngtiānshílái便biànhǎokànchénghuìyāoráoxīnlínzàiyuētónghuāndìngshìdōupíngshēngxiāngyòukǒngēnqíngnánchéngwèimiǎnqiānbān

jìnshūláihánxuānérméidāodāoyán便biànrèntīngrénjiàodāngqiányánqīngjiànshuōlántáisòngduōcáiduōshànshìwèncháocháoxíngyúnchù

我劝髯张归去好,从来自己忘情。尘心消尽道心平。江南与塞北,何处不堪行。
我劝髯(rán)¹归去好,从来自己忘情。尘心消尽道心平。江南与塞北,何处不堪行。
译文:我劝张弼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不要担忧前路,安心回杭州吧。我心中没有波澜了。世俗之念我已经消除了,心已经平静淡泊了。不论是江南还是塞情,都可以居住、任职。
注释:¹髯张:张弼,字秉道,杭州人,苏轼的友人。
俎豆庚桑真过矣,凭君说与南荣。愿闻吴越报丰登。君王如有问,结袜赖王生。
(zǔ)¹庚桑²真过矣,凭君说与南荣。愿闻吴越³报丰登。君王如有问,结袜赖王生
译文:我真的不值得受杭州百姓的如此之厚的爱戴啊,还请你把这话转告杭州百姓。希望听到杭州传来丰收的消息。皇帝如果问起我在杭州的政绩,请说全赖百姓的爱戴。
注释:¹俎豆:俎和豆,古代祭祀、宴会时盛肉类等食品的两种器皿,亦泛指各种礼器。这里借指杭州人民对苏轼的爱戴。²庚桑:复姓,此处为庚桑楚,老子的弟子。庚桑楚治理地区受人民爱戴,而自认为无功。这里借指苏轼自己。由此说:“真过矣”南荣:庚桑楚的弟子。此处指杭州百姓。³吴越:杭州位于吴越一带,此处指杭州。⁴结袜赖王生:化用王生结袜典故。出自《汉书·张释之传》。西汉处士王生为成全张释之尊老礼贤的名声,曾有意在公卿集合时命廷尉张释之为自己结袜。此处谦称治理杭州之功并不属于自己。
水外轻阴,做弄得飞云,吹断晴絮。驻马桥西,还系旧时芳树。不见翠陌寻春,每问著、小桃无语。恨燕莺、不识闲情,却隔乱红飞去。
水外轻阴¹,做弄²得飞云,吹断晴絮³。驻马桥西,还(hái)(jì)旧时芳树。不见翠陌寻春,每问著(zhe)、小桃无语。恨燕莺、不识闲情,却隔乱红飞去
译文:晴天飞云、水边轻阴,在这美好境界的桥西停下了马,并且把马系在过去也曾经系过马的树上。故地昔日的芳树还在,还是那样翠绿,可是昔日故人不见了,眼前空无一人,只得漫问树梢小桃故人的消息,而小桃无语。而可恨的燕莺,不了解人的痛苦,更不那抚慰人的痛苦,却隔如雨乱红飞去。
注释:¹轻阴:淡云,薄云。²做弄:故意播弄。³吹断晴絮:风吹乱了阳光下的柳絮。⁴还:依然,仍然。⁵系:结,拴。⁶翠陌:绿草铺满的路。⁷著:助词。表示动作、状态的持续。同“着”。⁸乱红飞去:乱落的桃花随风飞去。乱红:乱落之桃花。
少年曾识春风意,到如今、怨怀难诉。魂惊冉冉江南远,烟草愁如许。此意待写翠笺,奈断肠、都无新句。问甚时、舞凤歌鸾,花里再看仙侣。
少年曾识春风意¹,到如今、怨怀难诉。魂惊冉(rǎn)²江南远,烟草愁如许³。此意待写翠笺(jiān),奈断肠、都无新句。问甚时、舞凤歌鸾(luán),花里再看仙侣。
译文:少年时的恋情失意,此时也无法诉说我的愁怨啊。已成惊弓之鸟、怕听空弦的声响的我已远离江南,笼罩着雾气的草都如同在诉说愁绪。我多想写下这时的心情,怎奈何愁绪断肠,写不出新句。试问何时才能再见故人,欢会相伴。
注释:¹春风意:指旧日恋情。²冉冉:形如时间渐渐流逝。³愁如诉:如同在诉说愁绪。⁴此意待写翠笺:想把此时的心情写进翠笺。⁵舞凤歌鸾:指欢会。

  这首词是写暮春时节,晴天白昼,游故地怀故人。

  上片开头三句是写景,晴天飞云、水边轻阴,给读者描绘出了一个美好的境界。“做弄得”是渐渐使得的意思。接着“驻马”、“旧时”点明故地重游,也是写人:词人在这美好境界的桥西停下了马,并且把马系在他过去也曾经还是那样翠绿,但是,昔日“翠陌寻春”的人不见了,而且眼前周围也没有人,只好漫问晴梢小桃故人消息,而小桃却是无语的。风景依旧,人事全非,令作者感到伤情。而可恨的燕莺,不了解词人的痛苦,更不抚慰词人的痛苦,却隔如雨乱红飞去。

  下片开头四句写感慨,好像是另笔,实际仍然是上片的“闲情”的发挥,并没有断了词意。接着两句,进一步写怨恨、写愁。前面系过马的晴上。“旧时”两字告诉读者,这是故地重游了。在故地见到昔日的芳晴还活着,只是说“怨恨”难于诉说,只是说“愁如许”,而此处则是到了“断肠”的地步了,到了要写“此意”“都无新句”的地步了,可见其怨恨之深,愁之深。最后两句以何时再见故人——仙侣作结,点明了题意。

  此词通篇白描手法,借景抒情,将词人重游故地却物是人非的感慨和怀念故人却无处寻觅的愁怨表现得淋漓尽致。

参考资料:
1、 严晓翠,余宁品.宋词三百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08
2、 熊依洪主编.宋元文学大观.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01:180-181

línglóngfàn ·shuǐwàiqīngyīn

gāoguānguó sòngdài 

shuǐwàiqīngyīn zuònòngfēiyún chuīduànqíng zhùqiáo西 háijiùshífāngshù jiàncuìxúnchūn měiwènzhe xiǎotáo hènyànyīng shíxiánqíng quèluànhóngfēi 
shàoniáncéngshíchūnfēng dàojīn yuànhuái怀nán húnjīngrǎnrǎnjiāngnányuǎn yāncǎochóu dàixiěcuìjiān nàiduàncháng dōuxīn wènshènshí fèngluán huāzàikànxiān 
金风玉露初凉夜,秋草窗前。浅醉闲眠。一枕江风梦不圆。
金风玉露初凉夜,秋草窗前。浅醉闲眠。一枕江风梦不圆。
长情短恨难凭寄,枉费红笺。试拂么弦。却恐琴心可暗传。
长情短恨难凭寄,枉费红笺。试拂么弦。却恐琴心可暗传。
这是一首描写爱恋思念之情的词。上片写思念的情状。开头两句是说,在这个金风玉露天气初凉的夜晚,只能独自一人站在窗前遥望天边那一钩新月,当此牛郎织女相逢之夕,自己却无缘与意中人相会。接下来,自己只好“浅醉闲眠”——这四个字写得很有情趣,醉不要太深,眠须得心情闲适。但这不过是一种故作轻松以自我解嘲的表现而已,其实,单相思的滋味并不好受。闲眠之际,希望能在梦中遇到意中人,但事与愿违,“一枕江风梦不圆”,江风吹来,凉意骤深,睡不稳,梦亦难成。下片写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意。先是想到写信,紧跟着又否定了,因为“浅情短恨难凭寄,枉费红笺”。接着又“试拂么弦”,拨动琴弦弹奏一曲,也想效仿司马相如之挑动卓文君,可是自己的意中人并不在近前,这琴心能不能暗中传送呢?看来,如何向对方表述心意,亦非易事。
参考资料:
1、 王双启.晏几道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7-01-01

cǎisāng ·jīnfēngchūliáng

yàndào sòngdài 

jīnfēngchūliáng qiūcǎochuāngqián qiǎnzuìxiánmián zhěnjiāngfēngmèngyuán 
chángqíngduǎnhènnánpíng wǎngfèihóngjiān shìyāoxián quèkǒngqínxīnànchuán 
有怀长不释,一语一酸辛。
有怀长不释,一语一酸辛。
译文:有桩心事久久未能忘怀;一提起来,就要心酸泪零。
此地暂胡马,终身只宋民。
此地¹暂胡马²,终身只宋民。
译文:胡人虽然暂时占领此地,我到死了还是宋朝臣民。
注释:¹此地:指苏州。²胡马:指元兵。
读书成底事,报国是何人。
读书成底事¹,报国是何人。
译文:读书半世,有甚功名成就?
注释:¹底事:什么事。
耻见干戈里,荒城梅又春。
(chǐ)见干戈(gē)¹里,荒城²梅又春。
译文:世乱如此,报国竟无一人!看到荒城梅花已经开放,使我惭愧白白又过一春!
注释:¹干戈:古代常用的两种兵器,此指战争。²荒城:指经过兵燹后的苏州。

yòuèrniánsuìdàn··èr--zhèngxiào

yǒu怀huáizhǎngshìsuānxīn

zànzhōngshēnzhǐsòngmín

shūchéngshìbàoguóshìrén

chǐjiàngànhuāngchéngméiyòuchū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