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折
第一折
(外扮孛学老同卜儿、搽旦上)(孛老云)发若银丝两鬓秋,老来腰曲便低头。月过十五光明少,人过中年万事休。老汉姓刘,排行第二,人都叫我做刘二公,乃东京人氏。婆婆姓陈。别无甚么儿男,止生了这个女孩儿,小字月仙。人材十分,大有颜色,不曾许聘于人。招了个女婿,姓赵是赵元。那厮不成半器,好酒贪杯,不理家当,营生也不做,每日只是吃酒。我这女孩儿,好生憎嫌他。近日闻东京有个臧府尹,他看上俺女孩儿,我女儿一心也要嫁他。争奈有这赵元!婆婆、孩儿,怎生做个计较,可也是好?(卜儿云)老的也,赵元这厮,每日则是吃酒,不理家业,久后可怎么是了?(搽旦云)父亲,我守着那糟头,也不是常法。依着您孩儿说,俺如今直至长街上酒店里,寻着赵元,打上一顿,问他明要一纸休书。与便与,不与呵,直拖到府尹衙门中,好歹要了休书。休了我,可嫁与臧府尹。父亲意下如何?(李老云)孩儿说的是。咱三口儿至长街上酒店里寻赵元,走一遭去。(同下)(外扮店家上,云)买卖归来汗未消,上床犹自想来朝。为甚当家头先白,晓夜思量计万条。自家是店小二,在这东京居住。无别营生,开着个小酒店儿。但是南来北往经商客旅,常在我这店中饮酒。今日清早晨,开了这店门,挑起望杆,烧的这镟锅儿热着,看有甚么人来?(正末扮赵元带酒上,云)自家赵元,是这东京汴梁人也。在这本处刘二公家为婿,浑家小字月仙。我平生好吃几杯酒,浑家与他父亲,好生憎嫌我,数番家打骂,索我休离。想我为人在世,若不是这几杯酒,怎生解的这心间愁闷。今日无甚事,长街市上酒店里饮几杯闷酒去来、(唱)
(外扮孛学老同卜儿、搽旦上)(孛老云)发若银丝两鬓秋,老来腰曲便低头。月过十五光明少,人过中年万事休。老汉姓刘,排行第二,人都叫我做刘二公,乃东京人氏。婆婆姓陈。别无甚么儿男,止生了这个女孩儿,小字月仙。人材十分,大有颜色,不曾许聘于人。招了个女婿,姓赵是赵元。那厮不成半器,好酒贪杯,不理家当,营生也不做,每日只是吃酒。我这女孩儿,好生憎嫌他。近日闻东京有个臧府尹,他看上俺女孩儿,我女儿一心也要嫁他。争奈有这赵元!婆婆、孩儿,怎生做个计较,可也是好?(卜儿云)老的也,赵元这厮,每日则是吃酒,不理家业,久后可怎么是了?(搽旦云)父亲,我守着那糟头,也不是常法。依着您孩儿说,俺如今直至长街上酒店里,寻着赵元,打上一顿,问他明要一纸休书。与便与,不与呵,直拖到府尹衙门中,好歹要了休书。休了我,可嫁与臧府尹。父亲意下如何?(李老云)孩儿说的是。咱三口儿至长街上酒店里寻赵元,走一遭去。(同下)(外扮店家上,云)买卖归来汗未消,上床犹自想来朝。为甚当家头先白,晓夜思量计万条。自家是店小二,在这东京居住。无别营生,开着个小酒店儿。但是南来北往经商客旅,常在我这店中饮酒。今日清早晨,开了这店门,挑起望杆,烧的这镟锅儿热着,看有甚么人来?(正末扮赵元带酒上,云)自家赵元,是这东京汴梁人也。在这本处刘二公家为婿,浑家小字月仙。我平生好吃几杯酒,浑家与他父亲,好生憎嫌我,数番家打骂,索我休离。想我为人在世,若不是这几杯酒,怎生解的这心间愁闷。今日无甚事,长街市上酒店里饮几杯闷酒去来、(唱)
【仙吕】【点绛唇】东倒西歪,后合前仰,离席上。这酒兴颠狂,醉魂儿望家往。
【仙吕】【点绛唇】东倒西歪,后合前仰,离席上。这酒兴颠狂,醉魂儿望家往。
【混江龙】我这里猛然观望,风吹青旆唤高阳。吃了这发醅醇糯,胜如那玉液琼浆。喜的是两袖清风和月偃,一壶春色透瓶香。花前饮酒,月下掀髯;蓬头垢面,鼓腹讴歌;茅舍中酒瓮边刺登哩登唱。三杯肚里,由你万古传扬。
【混江龙】我这里猛然观望,风吹青旆唤高阳。吃了这发醅醇糯,胜如那玉液琼浆。喜的是两袖清风和月偃,一壶春色透瓶香。花前饮酒,月下掀髯;蓬头垢面,鼓腹讴歌;茅舍中酒瓮边刺登哩登唱。三杯肚里,由你万古传扬。
(云)可早来到也。店小二哥,打二百钱酒,你慢慢的荡来我饮者。(店小二云)理会的。有酒,有酒,官人请坐。(做打酒科,云)官人,这是二百钱的酒。(正末云)将来我饮几杯,看有甚么人来。(李老同卜儿、搽旦上,云)心忙来路远,事急出家门。孩儿也,我问人来,赵元在这酒店里吃酒哩,我试看者。(做见科)(孛老云)赵元,你好也!每日营生不做,好酒贪杯,不成半器,你又在酒店中饮酒哩!(搽旦云)赵元,你这个不理正事,每日吃酒,不干营生,恋酒贪杯,几时是了?兀的不定害杀我也!(正末唱)
(云)可早来到也。店小二哥,打二百钱酒,你慢慢的荡来我饮者。(店小二云)理会的。有酒,有酒,官人请坐。(做打酒科,云)官人,这是二百钱的酒。(正末云)将来我饮几杯,看有甚么人来。(李老同卜儿、搽旦上,云)心忙来路远,事急出家门。孩儿也,我问人来,赵元在这酒店里吃酒哩,我试看者。(做见科)(孛老云)赵元,你好也!每日营生不做,好酒贪杯,不成半器,你又在酒店中饮酒哩!(搽旦云)赵元,你这个不理正事,每日吃酒,不干营生,恋酒贪杯,几时是了?兀的不定害杀我也!(正末唱)
【油葫芦】你道我恋酒贪杯厮定当;(孛老云)你这等不成半器,我打这个糟弟子孩儿(正末唱)你畅好村莽撞。(卜儿云)老的,打这弟子孩儿。(孛老云)婆婆,我知道,我打他怕甚么!(正末唱)可知道你名儿唤做一窝狼。(擦旦云)村弟子孩人,每日家酒里眠,酒里卧,不着家里,撇的我冷冷清清。你吃这酒;有何好处?(正末唱)你不见桃花未曾来腮上,可又早阑珊了竹叶尊前唱。(搽旦云)父亲,和这等东西,有甚么好话?讲出甚么理来?狗口里吐不出象牙。向前打这贪酒不干营生糟丑生贼弟子孩儿。(孛老云)孩儿你说的是,我打这弟子孩儿。(打科)(正末唱)嗤嗤把头发揪,(搽旦云)父亲拳撞脚踢,与他个烂羊头。(孛老云)我踢这不成半器的畜生。(正末唱)连连的使脚撞,(李老云)我耳根拳打这狗弟子孩儿。(正末唱)耳根上一迷里直拳抢,(搽旦云)你穿的这尸皮,不是我做的?我扯碎你的。(正末唱)他恶狠狠都扯破我衣裳。
【油葫芦】你道我恋酒贪杯厮定当;(孛老云)你这等不成半器,我打这个糟弟子孩儿(正末唱)你畅好村莽撞。(卜儿云)老的,打这弟子孩儿。(孛老云)婆婆,我知道,我打他怕甚么!(正末唱)可知道你名儿唤做一窝狼。(擦旦云)村弟子孩人,每日家酒里眠,酒里卧,不着家里,撇的我冷冷清清。你吃这酒;有何好处?(正末唱)你不见桃花未曾来腮上,可又早阑珊了竹叶尊前唱。(搽旦云)父亲,和这等东西,有甚么好话?讲出甚么理来?狗口里吐不出象牙。向前打这贪酒不干营生糟丑生贼弟子孩儿。(孛老云)孩儿你说的是,我打这弟子孩儿。(打科)(正末唱)嗤嗤把头发揪,(搽旦云)父亲拳撞脚踢,与他个烂羊头。(孛老云)我踢这不成半器的畜生。(正末唱)连连的使脚撞,(李老云)我耳根拳打这狗弟子孩儿。(正末唱)耳根上一迷里直拳抢,(搽旦云)你穿的这尸皮,不是我做的?我扯碎你的。(正末唱)他恶狠狠都扯破我衣裳。
(卜儿云)你每日生理不干,只是吃酒,几时是了也?(正末云)我吃酒。干你甚么事?(搽旦云)好也,你还强嘴哩!每日家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倒街卧巷。今番务要和你见个好歹。父亲,容不的他!(正末唱)
(卜儿云)你每日生理不干,只是吃酒,几时是了也?(正末云)我吃酒。干你甚么事?(搽旦云)好也,你还强嘴哩!每日家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倒街卧巷。今番务要和你见个好歹。父亲,容不的他!(正末唱)
【天下乐】舍弃了今番做了一场,打骂你孩儿有甚勾当?又不曾游手好闲惹下祸殃。(搽旦云)你个乱箭射的,冷枪戳的,碎针儿签的!你若惹下勾当,告到官中,敢把你皮也剥了,脚节骨都撧折了。你每日只是恋酒贪杯,养活不的我,将休书来!(正末唱)动不动要手模,是不是取招状,(搽旦云)你这个糟短命,跳跳而死的,有几文钱喝了酒。我要打扮,胭脂粉也挣不出来。你是个男子汉,不于生理则吃酒,我可要你怎的?要你伴着?(正末唱)欺负杀受饥寒田舍郎!
【天下乐】舍弃了今番做了一场,打骂你孩儿有甚勾当?又不曾游手好闲惹下祸殃。(搽旦云)你个乱箭射的,冷枪戳的,碎针儿签的!你若惹下勾当,告到官中,敢把你皮也剥了,脚节骨都撧折了。你每日只是恋酒贪杯,养活不的我,将休书来!(正末唱)动不动要手模,是不是取招状,(搽旦云)你这个糟短命,跳跳而死的,有几文钱喝了酒。我要打扮,胭脂粉也挣不出来。你是个男子汉,不于生理则吃酒,我可要你怎的?要你伴着?(正末唱)欺负杀受饥寒田舍郎!
(李老云)赵元,我着你不要吃酒,你怎么这两三日又吃酒,不来家?(正末云)父亲,这三日吃酒,有些人情,所以吃酒,不妨事。(搽旦云,)谎嘴,有甚么人情?狗请你吃酒来!父亲休听他。(正末云)父亲,听您孩儿说一遍者。(唱)
(李老云)赵元,我着你不要吃酒,你怎么这两三日又吃酒,不来家?(正末云)父亲,这三日吃酒,有些人情,所以吃酒,不妨事。(搽旦云,)谎嘴,有甚么人情?狗请你吃酒来!父亲休听他。(正末云)父亲,听您孩儿说一遍者。(唱)
【那吒令】前日是瞎王三上梁,(孛老云)昨日在那里吃酒来?(正末唱)昨日是村李胡赛羊,(孛老云)今日又醉了,可是那里吃酒来?(正末唱)今日是酒刘洪贵降。(搽旦云)好朋友都是伙不上台盘的狗油东西。(李老云)你这厮,每日则吃酒,不做生理,怎么是好?(正末唱)我本待不出来,他每都来相访,怎当他相领相将?
【那吒令】前日是瞎王三上梁,(孛老云)昨日在那里吃酒来?(正末唱)昨日是村李胡赛羊,(孛老云)今日又醉了,可是那里吃酒来?(正末唱)今日是酒刘洪贵降。(搽旦云)好朋友都是伙不上台盘的狗油东西。(李老云)你这厮,每日则吃酒,不做生理,怎么是好?(正末唱)我本待不出来,他每都来相访,怎当他相领相将?
(搽旦云)你这个辱没门户败家的村弟子孩儿,你每日贪杯恋酒,冻妻饿妇,则吃这酒,有甚好处?(正末云)这酒有好处。(搽旦云)这黄汤则是强嘴,有甚好处?你说!你说!(正末唱)
(搽旦云)你这个辱没门户败家的村弟子孩儿,你每日贪杯恋酒,冻妻饿妇,则吃这酒,有甚好处?(正末云)这酒有好处。(搽旦云)这黄汤则是强嘴,有甚好处?你说!你说!(正末唱)
【鹊踏枝】有酒后聚的亲房,有酒后会的贤良。(搽旦云)呸!你不识羞。每日伴着些狐朋狗党,那个是好的?为这酒有甚么好处?(正末唱)岂不闻俗语常言;酒解愁肠。(卜儿云)你吃了酒,又惹是非,累及俺一家儿。(正未唱)我有酒后宽洪海量,没酒时腹热肠慌。
【鹊踏枝】有酒后聚的亲房,有酒后会的贤良。(搽旦云)呸!你不识羞。每日伴着些狐朋狗党,那个是好的?为这酒有甚么好处?(正末唱)岂不闻俗语常言;酒解愁肠。(卜儿云)你吃了酒,又惹是非,累及俺一家儿。(正未唱)我有酒后宽洪海量,没酒时腹热肠慌。
(搽旦云)糟驴马,糟畜生,糟狗骨头,久后直当糟杀了!别人吃也有个时候,你没有早晚。父亲不要和他干罢,你着他断了酒者。(孛老云)孩儿说的是。赵元,你近前来,今日便与我断了酒罢。若不断了这酒,一百黄桑棒,打也打杀你。(正末云)教我断酒?不问甚么营生,我都做的,惟有这酒断不的。(搽旦云)呸!害酒痨也不这等的很。(孛老云)不肯断酒,你做甚么生理那?(正末云)诸般生理都做的,只是这酒断不的。(唱)
(搽旦云)糟驴马,糟畜生,糟狗骨头,久后直当糟杀了!别人吃也有个时候,你没有早晚。父亲不要和他干罢,你着他断了酒者。(孛老云)孩儿说的是。赵元,你近前来,今日便与我断了酒罢。若不断了这酒,一百黄桑棒,打也打杀你。(正末云)教我断酒?不问甚么营生,我都做的,惟有这酒断不的。(搽旦云)呸!害酒痨也不这等的很。(孛老云)不肯断酒,你做甚么生理那?(正末云)诸般生理都做的,只是这酒断不的。(唱)
【寄生草】者末为经纪,做货郎。使牛做豆将田耩,搽灰抹粉学搬唱,剃头削发为和尚。(搽旦云)我不和你撒赖撒痴的,断了酒者!(正末唱)教我断消愁解闷瓮头香,(搽旦云)断了者,断了者!(正未云)断不的,断不的!(唱)情愿去云阳闹市伸着脖项。
【寄生草】者末为经纪,做货郎。使牛做豆将田耩,搽灰抹粉学搬唱,剃头削发为和尚。(搽旦云)我不和你撒赖撒痴的,断了酒者!(正末唱)教我断消愁解闷瓮头香,(搽旦云)断了者,断了者!(正未云)断不的,断不的!(唱)情愿去云阳闹市伸着脖项。
(搽旦云)便与我断了酒,断一年也罢。(正末云)教我断一年断不的。一年四季饮酒,皆有好处,断不的这酒。(孛老云)这四季怎生断不的?你说。(正末云)我说这四季断不的。(孛老云)你说这春景断酒呵,可是怎生?(正末云)春里断呵,(唱)
(搽旦云)便与我断了酒,断一年也罢。(正末云)教我断一年断不的。一年四季饮酒,皆有好处,断不的这酒。(孛老云)这四季怎生断不的?你说。(正末云)我说这四季断不的。(孛老云)你说这春景断酒呵,可是怎生?(正末云)春里断呵,(唱)
【醉中天】春暖群芳放,(李老云)夏里断呵?(正末云)夏里断呵,(唱)夏暑芰荷香。(孛老云)秋里断呵?(正末云)秋里断呵,(唱)金井梧桐败叶黄,(孛老云)冬里断呵?(正末云)冬里断呵,(唱)怎当那瑞雪飞头上?(云)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唱)人生死则在一时半晌,你教我断了金波绿酿,却不等闲的虚度时光?
【醉中天】春暖群芳放,(李老云)夏里断呵?(正末云)夏里断呵,(唱)夏暑芰荷香。(孛老云)秋里断呵?(正末云)秋里断呵,(唱)金井梧桐败叶黄,(孛老云)冬里断呵?(正末云)冬里断呵,(唱)怎当那瑞雪飞头上?(云)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唱)人生死则在一时半晌,你教我断了金波绿酿,却不等闲的虚度时光?
(搽旦云)偌多花言巧语,看起来则是好酒,正是个不久长的糟弟子孩儿。父亲,既然他不肯断酒呵,不要他在城市中住。教他村里庄儿上去住,须没有酒吃。(孛老云)孩儿说的是。赵元;你吃这酒,早晚带累我。不要你在城市中住,则今日便与我村里庄儿上住去。你好歹断了这酒者。(搽旦云)你若不断酒,我饭也不与你吃,饿的你扁扁的,快往庄儿上去!(正末云)你教我村里住,须没酒吃,更是断不的。(李老云)可是怎生断不的?(正末唱)
(搽旦云)偌多花言巧语,看起来则是好酒,正是个不久长的糟弟子孩儿。父亲,既然他不肯断酒呵,不要他在城市中住。教他村里庄儿上去住,须没有酒吃。(孛老云)孩儿说的是。赵元;你吃这酒,早晚带累我。不要你在城市中住,则今日便与我村里庄儿上住去。你好歹断了这酒者。(搽旦云)你若不断酒,我饭也不与你吃,饿的你扁扁的,快往庄儿上去!(正末云)你教我村里住,须没酒吃,更是断不的。(李老云)可是怎生断不的?(正末唱)
【金盏儿】你教我住村舍伴芒郎,养皮袋住村坊。每日价风吹日炙将田耩,和那沙三赵四受风霜。怎能够百年浑是醉,三万六千场。(云)父亲,有两件断不的这酒。(孛老云)可是那两件?(正末唱)常言道野花攒地出,我则怕村酒透瓶香。
【金盏儿】你教我住村舍伴芒郎,养皮袋住村坊。每日价风吹日炙将田耩,和那沙三赵四受风霜。怎能够百年浑是醉,三万六千场。(云)父亲,有两件断不的这酒。(孛老云)可是那两件?(正末唱)常言道野花攒地出,我则怕村酒透瓶香。
(搽旦云)父亲,似这等贪酒恋杯,不干生理,叫花头,短命弟子孩儿,我也难与他为妻。则这等,他也不肯休我,拖的他见府尹大人去来,当官休了,我也气长,那其间好嫁别人。(李老云)孩儿说的是。我和你见官府去来。(做正末同下)(净扮臧府尹引张千上,云)官人清似水,外郎白似面。水面打二时,糊涂做一片。自家是这本处府尹,姓臧,臧府尹便是。此处有一妇人,姓刘名月仙,我几番待要娶他为妻,他也有心待嫁我,争奈他有夫主。早晚寻他些风流罪过,害了性命,我娶了那女人为妻,便是我平生愿足。今日升厅,看有甚么人来告状。(孛老、卜儿、搽旦拖正末上)(孛老云)冤屈,冤屈!(净问云)外面甚么人叫冤屈?张千,与我拿将过来。(张千云)理会的。(唤入科,云)当面。(众跪科)(净云)兀那老的,有甚么冤枉事?你说。(孛老云)大人可怜见,我这女婿赵元,不干生理,冻妻饿妇,每日只是吃酒。我女孩儿情愿问他要休书。(净云)老的请起来。如今断开了,你要了休书,是必休与了别人。(孛老云)大人可怜见,与老汉做主者。(净云)且住者,则除是这般。着这厮递送公文书,到西京河南府去。上司明有文案,误了一日假限杖四十,误了两日假限杖八十,误了三日处新。这厮是贪酒的人,我若着他去,也无活的人。若去了这厮,我娶他浑家可不好?张千,与我问六房吏典,今次上西京递送公文该谁去哩?(张千云)相公,张千门来,该本处赵元去哩。(净云)既然这等,赵元,你近前,你的妻我也难断你休也。今次该你上西京河南府递送公文书。上司明有文案,误一日杖四十,误两日杖八十,误三日处斩。则今日便行。(正末云)今次该别人去,不该小人去。(净云)正该你去。(搽旦云)既然该你递送文书,赵元,你做与了我休书者!你去了死活不干我事。离了我眼.倒是个干净。(正末做踌躇科)(唱)-【游四门】他待将好花分付与富家郎,夫妇两分张。目下申文书难回向,眼见的一身亡,他却待配鸾凰。
(搽旦云)父亲,似这等贪酒恋杯,不干生理,叫花头,短命弟子孩儿,我也难与他为妻。则这等,他也不肯休我,拖的他见府尹大人去来,当官休了,我也气长,那其间好嫁别人。(李老云)孩儿说的是。我和你见官府去来。(做正末同下)(净扮臧府尹引张千上,云)官人清似水,外郎白似面。水面打二时,糊涂做一片。自家是这本处府尹,姓臧,臧府尹便是。此处有一妇人,姓刘名月仙,我几番待要娶他为妻,他也有心待嫁我,争奈他有夫主。早晚寻他些风流罪过,害了性命,我娶了那女人为妻,便是我平生愿足。今日升厅,看有甚么人来告状。(孛老、卜儿、搽旦拖正末上)(孛老云)冤屈,冤屈!(净问云)外面甚么人叫冤屈?张千,与我拿将过来。(张千云)理会的。(唤入科,云)当面。(众跪科)(净云)兀那老的,有甚么冤枉事?你说。(孛老云)大人可怜见,我这女婿赵元,不干生理,冻妻饿妇,每日只是吃酒。我女孩儿情愿问他要休书。(净云)老的请起来。如今断开了,你要了休书,是必休与了别人。(孛老云)大人可怜见,与老汉做主者。(净云)且住者,则除是这般。着这厮递送公文书,到西京河南府去。上司明有文案,误了一日假限杖四十,误了两日假限杖八十,误了三日处新。这厮是贪酒的人,我若着他去,也无活的人。若去了这厮,我娶他浑家可不好?张千,与我问六房吏典,今次上西京递送公文该谁去哩?(张千云)相公,张千门来,该本处赵元去哩。(净云)既然这等,赵元,你近前,你的妻我也难断你休也。今次该你上西京河南府递送公文书。上司明有文案,误一日杖四十,误两日杖八十,误三日处斩。则今日便行。(正末云)今次该别人去,不该小人去。(净云)正该你去。(搽旦云)既然该你递送文书,赵元,你做与了我休书者!你去了死活不干我事。离了我眼.倒是个干净。(正末做踌躇科)(唱)-【游四门】他待将好花分付与富家郎,夫妇两分张。目下申文书难回向,眼见的一身亡,他却待配鸾凰。
(净云)休误了限期,快送公文去。你要写休书,早与他,不要讨打吃。(正末唱)
(净云)休误了限期,快送公文去。你要写休书,早与他,不要讨打吃。(正末唱)
【柳叶儿】赤紧的司公厮向,走将来雪上加霜。唬的我悠悠的魂飘荡,何处呈词状?若写呵免灾殃,不写呵更待何妨!
【柳叶儿】赤紧的司公厮向,走将来雪上加霜。唬的我悠悠的魂飘荡,何处呈词状?若写呵免灾殃,不写呵更待何妨!
(云)罢、罢、罢,我写与你。(唱)
(云)罢、罢、罢,我写与你。(唱)
【赏花时】则为一貌非俗离故乡,二四的司公能主张。则他三个人狠心肠,做夫妻四年向上,五十次告官房。
【赏花时】则为一貌非俗离故乡,二四的司公能主张。则他三个人狠心肠,做夫妻四年向上,五十次告官房。
(搽旦云)你与我休书。你在路上车碾马踏,恶人开剥死了。不干我事。我放心的嫁人去也。(正末唱)
(搽旦云)你与我休书。你在路上车碾马踏,恶人开剥死了。不干我事。我放心的嫁人去也。(正末唱)
【幺篇】六合内经你不良,把我七代先灵信口伤。八下胡论告恶商量,做夫妻久想,莫要十指望便身亡。
【幺篇】六合内经你不良,把我七代先灵信口伤。八下胡论告恶商量,做夫妻久想,莫要十指望便身亡。
【赚煞】十倍儿养家心,不怕久后旁人讲。八番家攞街拽巷,七世亲娘休过当,尚自六亲见也惭惶。五更头搭手思量,动不动惊四邻告社长。我待横三杯在路傍,都无二十日身丧,我这一灵儿不离了酒糟房。(下)
【赚煞】十倍儿养家心,不怕久后旁人讲。八番家攞街拽巷,七世亲娘休过当,尚自六亲见也惭惶。五更头搭手思量,动不动惊四邻告社长。我待横三杯在路傍,都无二十日身丧,我这一灵儿不离了酒糟房。(下)
(净云)赵元着我差将去了,眼见的无那活的人也。大姐,我选吉日良时,便来问亲也。你可休嫁了别人。张千将马来,我且回私宅中去来。(下)(孛老云)孩儿也,你问赵元休书也索了。赵元此一去,眼见无活的人也,你便嫁那府尹去。孩儿,你身边有钱么?(搽旦云)父亲要怎么?(孛老云)我买两个小筐儿,我去都府门前挑筐儿拾马粪去也。(同卜儿、搽旦下)
(净云)赵元着我差将去了,眼见的无那活的人也。大姐,我选吉日良时,便来问亲也。你可休嫁了别人。张千将马来,我且回私宅中去来。(下)(孛老云)孩儿也,你问赵元休书也索了。赵元此一去,眼见无活的人也,你便嫁那府尹去。孩儿,你身边有钱么?(搽旦云)父亲要怎么?(孛老云)我买两个小筐儿,我去都府门前挑筐儿拾马粪去也。(同卜儿、搽旦下)
第二折
第二折
(酒保上,云)曲律竿头悬草稕,绿杨影里拨琵琶。高阳公子休空过,不比寻常卖酒家。自家是个卖酒的,在这汴京城外草桥店,开着个酒店。时遇冬天,纷纷扬扬下着大雪,天气好生寒冷。今日清早晨,开开这酒店,且挑起这望竿,烧的镟锅热热的,看有甚么人来吃酒。(驾引楚昭辅、石守信扮秀才上,云)建业兴隆起异谋,兵书戎策定戈矛。坐间若无良臣辅,怎得乾加四百州。朕乃宋太祖皇帝是也。自登基以来,四海晏然,八方无事。今引近臣楚昭辅、石守信,俺三人打扮做白衣秀士,私行于郊外,朕遣赵光普留守京师。时遇冬天,纷纷扬扬下着这般大雪,您同朕,慢慢行将去来。(楚云)主公,这一会儿风雪又大,俺且去那酒店中,一来权且避这风雪,二来就饮几杯村酒如何?(驾云)既然如此,俺且入这酒店中避风雪去者。(做入店坐定科,楚云)酒保,打二百钱酒来。(酒保云)理会的。三位秀才请坐,我打酒来。(做打酒上,云)三位秀才,兀的不是二百钱的酒。你慢慢的饮一杯。(石云)将酒来,赵秀才满饮一杯。(驾云)二位秀才请波!(楚云)赵秀才满饮一杯。(驾饮科,云)你二位请坐饮一杯。(石云)俺二人也饮一杯。(驾云)咱三人慢慢的饮者,看有甚么人来?(正末迎风上,云)自家赵元。谁想本处司公臧府尹,强娶我浑家为妻,着我京都递送公文。误了一日假限,仗四十;误了两日假限,仗八十;误了三日假限,处斩。不觉的违了半月期程,眼见的无那活的人也。时遇冬天,纷纷扬扬下着国家祥端,好大风雪也呵!(唱)
(酒保上,云)曲律竿头悬草稕,绿杨影里拨琵琶。高阳公子休空过,不比寻常卖酒家。自家是个卖酒的,在这汴京城外草桥店,开着个酒店。时遇冬天,纷纷扬扬下着大雪,天气好生寒冷。今日清早晨,开开这酒店,且挑起这望竿,烧的镟锅热热的,看有甚么人来吃酒。(驾引楚昭辅、石守信扮秀才上,云)建业兴隆起异谋,兵书戎策定戈矛。坐间若无良臣辅,怎得乾加四百州。朕乃宋太祖皇帝是也。自登基以来,四海晏然,八方无事。今引近臣楚昭辅、石守信,俺三人打扮做白衣秀士,私行于郊外,朕遣赵光普留守京师。时遇冬天,纷纷扬扬下着这般大雪,您同朕,慢慢行将去来。(楚云)主公,这一会儿风雪又大,俺且去那酒店中,一来权且避这风雪,二来就饮几杯村酒如何?(驾云)既然如此,俺且入这酒店中避风雪去者。(做入店坐定科,楚云)酒保,打二百钱酒来。(酒保云)理会的。三位秀才请坐,我打酒来。(做打酒上,云)三位秀才,兀的不是二百钱的酒。你慢慢的饮一杯。(石云)将酒来,赵秀才满饮一杯。(驾云)二位秀才请波!(楚云)赵秀才满饮一杯。(驾饮科,云)你二位请坐饮一杯。(石云)俺二人也饮一杯。(驾云)咱三人慢慢的饮者,看有甚么人来?(正末迎风上,云)自家赵元。谁想本处司公臧府尹,强娶我浑家为妻,着我京都递送公文。误了一日假限,仗四十;误了两日假限,仗八十;误了三日假限,处斩。不觉的违了半月期程,眼见的无那活的人也。时遇冬天,纷纷扬扬下着国家祥端,好大风雪也呵!(唱)
【南吕】【一枝本】荡着风把柳絮迎,冒着雪把梨花拂。雪遮得千树老,风剪得力枝枯。这般风雪程途,雪迷了天涯路。风又紧,雪又扑。恰更似杴瀽筛扬。恰便似撏绵扯絮。
【南吕】【一枝本】荡着风把柳絮迎,冒着雪把梨花拂。雪遮得千树老,风剪得力枝枯。这般风雪程途,雪迷了天涯路。风又紧,雪又扑。恰更似杴瀽筛扬。恰便似撏绵扯絮。
【梁州第七】假若韩退之蓝关外不前骏马,孟浩然灞陵桥不肯骑驴。冻的我战兢兢手脚难停住。更那堪天寒日短,旷野消疏。关山寂寞,风雪交杂。浑身上单夹衣服,舞东风乱糁珍珠。抬起头似出窟顽蛇,缩着肩似水淹老鼠,躬着腰人样虾蛆。几时到帝都?刮天刮地狂风鼓,谁曾受这番苦?见三疋金鞍拴在老桑树,多敢是国戚皇族。
【梁州第七】假若韩退之蓝关外不前骏马,孟浩然灞陵桥不肯骑驴。冻的我战兢兢手脚难停住。更那堪天寒日短,旷野消疏。关山寂寞,风雪交杂。浑身上单夹衣服,舞东风乱糁珍珠。抬起头似出窟顽蛇,缩着肩似水淹老鼠,躬着腰人样虾蛆。几时到帝都?刮天刮地狂风鼓,谁曾受这番苦?见三疋金鞍拴在老桑树,多敢是国戚皇族。
(云)来到这酒店,门首有三匹马,想有人在里面,我也进去权时避避风雪者。(做入酒店科)(驾云)你二人再饮一杯。(楚云)俺二人再饮一杯。(正末云)我且近火炉边向火者。我闻的好酒香。卖酒的!(酒保云)客官要酒?(正末云)打二百钱酒来。(酒保云)官人,兀的二百钱的酒。(正末云)酒也,连日不见你,谁想今日在这里又相会,好美哉也!(唱)
(云)来到这酒店,门首有三匹马,想有人在里面,我也进去权时避避风雪者。(做入酒店科)(驾云)你二人再饮一杯。(楚云)俺二人再饮一杯。(正末云)我且近火炉边向火者。我闻的好酒香。卖酒的!(酒保云)客官要酒?(正末云)打二百钱酒来。(酒保云)官人,兀的二百钱的酒。(正末云)酒也,连日不见你,谁想今日在这里又相会,好美哉也!(唱)
【牧羊关】见酒后忙参拜,饮酒后再取覆,共这酒故人今日完聚。酒呵,则到永不相逢,不想今番重聚。为酒上遭风雪,为酒上践程途。这酒浸头和你重相遇,酒爹爹安乐否?
【牧羊关】见酒后忙参拜,饮酒后再取覆,共这酒故人今日完聚。酒呵,则到永不相逢,不想今番重聚。为酒上遭风雪,为酒上践程途。这酒浸头和你重相遇,酒爹爹安乐否?
(斟酒科,云)我先浇奠者:一愿皇上万岁!二愿臣宰安康!三愿风调雨顺,天下黎民乐业!(驾云)民间有此贤哉之人?虽是容貌鄙陋,心意宽豁,此人有圣贤之道。(正末做见三人科)祗揖哩,秀才。我且与三位秀才敬奉一杯。(正末递酒科)(驾云)不敢,不敢,那壁哥哥先请。(正末云)秀才满饮一杯。(驾饮科)(正末云)二位秀才也饮一杯。(楚云)那壁哥哥请。(正末云)二位秀才满饮此杯。(二人饮科)(驾云)那壁哥哥满饮一杯。小生三人有何德能,动劳那壁哥哥?请饮过此杯酒者。(正末唱)
(斟酒科,云)我先浇奠者:一愿皇上万岁!二愿臣宰安康!三愿风调雨顺,天下黎民乐业!(驾云)民间有此贤哉之人?虽是容貌鄙陋,心意宽豁,此人有圣贤之道。(正末做见三人科)祗揖哩,秀才。我且与三位秀才敬奉一杯。(正末递酒科)(驾云)不敢,不敢,那壁哥哥先请。(正末云)秀才满饮一杯。(驾饮科)(正末云)二位秀才也饮一杯。(楚云)那壁哥哥请。(正末云)二位秀才满饮此杯。(二人饮科)(驾云)那壁哥哥满饮一杯。小生三人有何德能,动劳那壁哥哥?请饮过此杯酒者。(正末唱)
【隔尾】小人则是个随驴把马乔男女,你须是说古论文士大夫。这六点儿运人不曾把人做。我虽是愚浊的匹夫,不会讲先王礼数,(驾云)君子饮过这一杯酒者。(正末唱)我这里氵虢氵虢的咽喉中咽下去。(驾云)那壁哥哥,你慢慢的饮几杯,俺三人酒够了,俺先回去来。(做起身科)(酒保云)这三个秀才好无礼也,你吃了我酒,钱也不还,你往那里去?(驾云)俺身边无钱,改日还你。(酒保云)你吃了酒不还钱,我不放你去。打这三个无知的人!(做厮打科)(正末听科)是好奇怪也!(唱)
【隔尾】小人则是个随驴把马乔男女,你须是说古论文士大夫。这六点儿运人不曾把人做。我虽是愚浊的匹夫,不会讲先王礼数,(驾云)君子饮过这一杯酒者。(正末唱)我这里氵虢氵虢的咽喉中咽下去。(驾云)那壁哥哥,你慢慢的饮几杯,俺三人酒够了,俺先回去来。(做起身科)(酒保云)这三个秀才好无礼也,你吃了我酒,钱也不还,你往那里去?(驾云)俺身边无钱,改日还你。(酒保云)你吃了酒不还钱,我不放你去。打这三个无知的人!(做厮打科)(正末听科)是好奇怪也!(唱)
【感皇恩】我恰待自饮芳醑,是谁人喝叫喧呼?(酒保云)你这三个穷酸,怎生吃了酒不还钱?(正末唱)则听的絮叨叨不住的骂寒儒。(楚云)俺三人不曾带钱来,改日还你。(酒保扯住驾云)快还钱来,你若不还,不道肯轻饶了你哩?(正末唱)不住的推来抢去,则管扯拽揪捽。可知道李太白,留剑饮,典琴沽。
【感皇恩】我恰待自饮芳醑,是谁人喝叫喧呼?(酒保云)你这三个穷酸,怎生吃了酒不还钱?(正末唱)则听的絮叨叨不住的骂寒儒。(楚云)俺三人不曾带钱来,改日还你。(酒保扯住驾云)快还钱来,你若不还,不道肯轻饶了你哩?(正末唱)不住的推来抢去,则管扯拽揪捽。可知道李太白,留剑饮,典琴沽。
(酒保又扯住,云)你三人好模好样的,不还我酒钱?(正末唱)
(酒保又扯住,云)你三人好模好样的,不还我酒钱?(正末唱)
【采茶歌】一个扯着衣服,一个更醉模糊,早难道满身花影倩人扶?三位儒人休恐惧,我替还酒债出青蚨。
【采茶歌】一个扯着衣服,一个更醉模糊,早难道满身花影倩人扶?三位儒人休恐惧,我替还酒债出青蚨。
(云)酒保,为何扯他三位?(酒保云)他三个吃了二百文钱的酒,不肯还钱。(正末云)你放了他三个,他乃是国家白衣卿相。这酒钱我替他还你,可是如何?(酒保云)你既然替他还钱,也罢,我放了他。(正末取钱还科,云)兀的二百文钱。(酒保接科)(正末云)三位秀才,咱一处再饮一杯酒者。(驾云)敢问那壁君子姓甚名谁?何处人氏?有何贵干到于此处?(正末悲科,云)小人姓赵,是赵元。(哭科)(驾云)你为何这等发悲?其中必有暗昧,你慢慢的说一遍,我试听者。(正末云)三位秀才不知,听我慢慢的说一遍。小人东京人氏,姓赵是赵元,在本处刘二公家为女婿。有妻是刘月仙,生的有些颜色,十分的不贤惠,将小人千般毁骂,万般憎嫌。更有丈人文母十分狠毒,将小人时常打骂。小人当朝一日,文人、丈母并妻月仙,拖到本处司公臧府尹衙门中,强要休书。不想赃官要娶小人浑家为妻,故意要作弄小人性命,差小人来西京递送公文书。误了一日,杖四十;误了两日,杖八十;误了三日,处斩,不觉早误半月日期也!小人眼见的无那活的人也,因此上啼哭。不想酒店得遇三位秀才。(驾云)晦!不想此人有此暗昧之事。赵元,我也姓赵,你也姓赵,我有心待认义作做个兄弟,你意下如何?(正末云)小人是个驴前马后之人,怎敢认义那壁秀才也?(驾云)你那大人、丈母怎生般利害?东京府尹怎生要娶你浑家为妻?你慢慢说一遍。(正末唱)
(云)酒保,为何扯他三位?(酒保云)他三个吃了二百文钱的酒,不肯还钱。(正末云)你放了他三个,他乃是国家白衣卿相。这酒钱我替他还你,可是如何?(酒保云)你既然替他还钱,也罢,我放了他。(正末取钱还科,云)兀的二百文钱。(酒保接科)(正末云)三位秀才,咱一处再饮一杯酒者。(驾云)敢问那壁君子姓甚名谁?何处人氏?有何贵干到于此处?(正末悲科,云)小人姓赵,是赵元。(哭科)(驾云)你为何这等发悲?其中必有暗昧,你慢慢的说一遍,我试听者。(正末云)三位秀才不知,听我慢慢的说一遍。小人东京人氏,姓赵是赵元,在本处刘二公家为女婿。有妻是刘月仙,生的有些颜色,十分的不贤惠,将小人千般毁骂,万般憎嫌。更有丈人文母十分狠毒,将小人时常打骂。小人当朝一日,文人、丈母并妻月仙,拖到本处司公臧府尹衙门中,强要休书。不想赃官要娶小人浑家为妻,故意要作弄小人性命,差小人来西京递送公文书。误了一日,杖四十;误了两日,杖八十;误了三日,处斩,不觉早误半月日期也!小人眼见的无那活的人也,因此上啼哭。不想酒店得遇三位秀才。(驾云)晦!不想此人有此暗昧之事。赵元,我也姓赵,你也姓赵,我有心待认义作做个兄弟,你意下如何?(正末云)小人是个驴前马后之人,怎敢认义那壁秀才也?(驾云)你那大人、丈母怎生般利害?东京府尹怎生要娶你浑家为妻?你慢慢说一遍。(正末唱)
【红芍药】丈人丈母狠心毒,更那堪司公府尹糊涂。(驾云)你浑家怎不贤惠?(正末唱)果然这美女累其夫,他可待似水如鱼,好模样,歹做出,不睹事,要休书。(驾云)你那东京府尹,怎敢强娶你浑家?(正末唱)他倚官强拆散俺妻夫,真乃是牛马襟裾。"
【红芍药】丈人丈母狠心毒,更那堪司公府尹糊涂。(驾云)你浑家怎不贤惠?(正末唱)果然这美女累其夫,他可待似水如鱼,好模样,歹做出,不睹事,要休书。(驾云)你那东京府尹,怎敢强娶你浑家?(正末唱)他倚官强拆散俺妻夫,真乃是牛马襟裾。"
(驾云)你不好去大衙门里告他?却在背后啼天哭地,成何用也?(正末唱)
(驾云)你不好去大衙门里告他?却在背后啼天哭地,成何用也?(正末唱)
【菩萨梁州】我须是鳏寡孤独,对谁人分诉,衔冤负屈?(驾云)你这等啼哭也无用也。(正末唱)因此上气填胸雨泪如珠。(驾云)赵元,我救你这一命,你意下如何?(正末云)哥哥,你怎生救我?(驾云)你放心,我与上京丞相赵光普一面之交。我欲待写书去,途中无纸。楚昭辅,你袖中将的霜毫笔来,你扳着赵元臂膊,石守信扶着兄弟,我在你臂膊上写两行字,画一个押字。若赵丞相见了时,你必然不死也。(楚、石二人扶正末科)(正末唱)一个举霜毫,一个扳臂膊,一个把咱扶着,道两行字便是我生天疏。(楚云)这两行字书、若到上京见了赵丞相,你必不死也。(正末唱)却教我无事还乡故,这好事要人做。不想二百长钱买了命处,胜似纸天书。
【菩萨梁州】我须是鳏寡孤独,对谁人分诉,衔冤负屈?(驾云)你这等啼哭也无用也。(正末唱)因此上气填胸雨泪如珠。(驾云)赵元,我救你这一命,你意下如何?(正末云)哥哥,你怎生救我?(驾云)你放心,我与上京丞相赵光普一面之交。我欲待写书去,途中无纸。楚昭辅,你袖中将的霜毫笔来,你扳着赵元臂膊,石守信扶着兄弟,我在你臂膊上写两行字,画一个押字。若赵丞相见了时,你必然不死也。(楚、石二人扶正末科)(正末唱)一个举霜毫,一个扳臂膊,一个把咱扶着,道两行字便是我生天疏。(楚云)这两行字书、若到上京见了赵丞相,你必不死也。(正末唱)却教我无事还乡故,这好事要人做。不想二百长钱买了命处,胜似纸天书。
(云)小人既得了哥书信,若到上京见了赵光普丞相,见了这花押,必然饶了这性命也。小人便索长行。(驾云)你慢慢的去者。他看了你臂膊上花押,你必不死也。(正末云)罢,罢,罢!(唱)
(云)小人既得了哥书信,若到上京见了赵光普丞相,见了这花押,必然饶了这性命也。小人便索长行。(驾云)你慢慢的去者。他看了你臂膊上花押,你必不死也。(正末云)罢,罢,罢!(唱)
【尾声】谁想今番横死身躯得恩顾,遥指云中雁寄书,两只脚不停住。这忧愁,这凄楚,这烦恼,这思虑,怎声扬,忒负屈。赵光普你执掌权枢,怎知俺冒风雪射粮军于受苦?(下)
【尾声】谁想今番横死身躯得恩顾,遥指云中雁寄书,两只脚不停住。这忧愁,这凄楚,这烦恼,这思虑,怎声扬,忒负屈。赵光普你执掌权枢,怎知俺冒风雪射粮军于受苦?(下)
(驾云)赵元去了也。谁想民间有这等贤哉之人!若到上京见了赵光普,见了寡人花押信字,必然饶了此人,就除为东京府尹,走马赴任。寡人若到西京,必拿赵元仇人报冤,有何不可?你二人跟着我慢慢私行去来。酒店之中问事情,偶然相会话平生。赵元此去寻光普,升为府尹坐东京。(同下)(酒保云)吃酒的客官去了也。天已晚了,收拾门户,回我家中去来。(下)
(驾云)赵元去了也。谁想民间有这等贤哉之人!若到上京见了赵光普,见了寡人花押信字,必然饶了此人,就除为东京府尹,走马赴任。寡人若到西京,必拿赵元仇人报冤,有何不可?你二人跟着我慢慢私行去来。酒店之中问事情,偶然相会话平生。赵元此去寻光普,升为府尹坐东京。(同下)(酒保云)吃酒的客官去了也。天已晚了,收拾门户,回我家中去来。(下)
第三折
第三折
(赵光普引祗从上,云)两朵肩花擎日月,一双袍袖理乾坤。休言天下王都管,半由天子半由臣。某姓赵,名光普,字则平。辅佐主公,官拜丞相,到太师韩国公之职,乃开国功臣也。圣主常夜半幸某第,立风雪中。小官惶恐出迎,设重裀席地,炽炭烧肉。小官夫人行酒,上以嫂呼之,遂定下江南之计。每决大事,启文观书,乃《论语》也,此时称小官以半部《论语》治一天下。雷德骧尝诋毁某,上日:"鼎铛尚有耳,汝不闻赵普吾一社稷臣乎?"今主公同楚昭辅、石守信随处私行,以小官为留守。一今东京官吏,申将文书到此上京,误了一日杖四十,误了两日杖八十,误了三日处斩。不知何人失误半月假限,罪当处斩。祗侯人门首看者.若有人来时,报复我知道。(祗候云)理会的。(正末上.云)赵元也,误了假限,疾快行动些。一天好大雪也呵。(唱)
(赵光普引祗从上,云)两朵肩花擎日月,一双袍袖理乾坤。休言天下王都管,半由天子半由臣。某姓赵,名光普,字则平。辅佐主公,官拜丞相,到太师韩国公之职,乃开国功臣也。圣主常夜半幸某第,立风雪中。小官惶恐出迎,设重裀席地,炽炭烧肉。小官夫人行酒,上以嫂呼之,遂定下江南之计。每决大事,启文观书,乃《论语》也,此时称小官以半部《论语》治一天下。雷德骧尝诋毁某,上日:"鼎铛尚有耳,汝不闻赵普吾一社稷臣乎?"今主公同楚昭辅、石守信随处私行,以小官为留守。一今东京官吏,申将文书到此上京,误了一日杖四十,误了两日杖八十,误了三日处斩。不知何人失误半月假限,罪当处斩。祗侯人门首看者.若有人来时,报复我知道。(祗候云)理会的。(正末上.云)赵元也,误了假限,疾快行动些。一天好大雪也呵。(唱)
【中吕】【粉蝶儿】六出花飞,碧大也乐云不退,抱双肩紧把头低。醉魂消,洒才醒.四肢无力。眼见得命掩泉泥,这场灾怎生冲避?
【中吕】【粉蝶儿】六出花飞,碧大也乐云不退,抱双肩紧把头低。醉魂消,洒才醒.四肢无力。眼见得命掩泉泥,这场灾怎生冲避?
【醉春风】送了我也竹叶瓮头春,花枝心爱妻。则为恋香醪寻着永别离,到今日悔,悔,悔!也是我前世前缘,自作自受,怨天怨地。
【醉春风】送了我也竹叶瓮头春,花枝心爱妻。则为恋香醪寻着永别离,到今日悔,悔,悔!也是我前世前缘,自作自受,怨天怨地。
(云)可早来到丞相府门首也。我来到这仪门首。我试看者。(做见祗候人摆着科)(正末云)兀的不唬杀我也!(唱)
(云)可早来到丞相府门首也。我来到这仪门首。我试看者。(做见祗候人摆着科)(正末云)兀的不唬杀我也!(唱)
【迎仙客】狼虎股排着从人,雁翅般列着公吏。这无常略来人不知,我又不会脱身术,又不会插翅飞。止不过泪若扒推,这的是自寻的无头罪。
【迎仙客】狼虎股排着从人,雁翅般列着公吏。这无常略来人不知,我又不会脱身术,又不会插翅飞。止不过泪若扒推,这的是自寻的无头罪。
(云)祗候哥哥,报复一声,有东京申送文书来到。(祗候云)你这厮寻死也,这早晚才来!你则在门首,我报复去。(做报科,云)告的大人得知。有东京申解文书开到。(光普云)这厮好胆也,教他过来!(祗候云)理会的。教你过去哩。(正末做见科)(光普云)兀那厮,你是那里解送文书的人?(正末云)大人!小的是东京差来的。(光普云)兀那该房吏典,这厮误了多少时假限?该甚罪?(吏典云)误了一日杖四十,误了两日杖八十,误了三日处斩。这厮误了半月假期也。(光普云)既然如此,收了所送文书。左右人推转这厮斩了者!(祗候云)理会的。(做拿正末科)(正本云)大人爷爷,有你哥哥的信,我带着哩。(光普云)带着甚么?左右拿回来。(正禾云)们。人说一遍者。(唱)
(云)祗候哥哥,报复一声,有东京申送文书来到。(祗候云)你这厮寻死也,这早晚才来!你则在门首,我报复去。(做报科,云)告的大人得知。有东京申解文书开到。(光普云)这厮好胆也,教他过来!(祗候云)理会的。教你过去哩。(正末做见科)(光普云)兀那厮,你是那里解送文书的人?(正末云)大人!小的是东京差来的。(光普云)兀那该房吏典,这厮误了多少时假限?该甚罪?(吏典云)误了一日杖四十,误了两日杖八十,误了三日处斩。这厮误了半月假期也。(光普云)既然如此,收了所送文书。左右人推转这厮斩了者!(祗候云)理会的。(做拿正末科)(正本云)大人爷爷,有你哥哥的信,我带着哩。(光普云)带着甚么?左右拿回来。(正禾云)们。人说一遍者。(唱)
【上小楼】有你哥哥信息,小人阶前分细。怏怏疾疾,端端的的,诉说真实。(光普云)你说我听,若说的是呵,万事罢论;说的不是呵,必不轻恕!(正末唱)若赵元,说的来,差之毫厘,情愿便命归泉世。
【上小楼】有你哥哥信息,小人阶前分细。怏怏疾疾,端端的的,诉说真实。(光普云)你说我听,若说的是呵,万事罢论;说的不是呵,必不轻恕!(正末唱)若赵元,说的来,差之毫厘,情愿便命归泉世。
(光普云)你在那里见俺哥哥来?有几个人跟随?你说一遍,我试听者。(正末云)小人在于酒店中相遇着来。(唱)
(光普云)你在那里见俺哥哥来?有几个人跟随?你说一遍,我试听者。(正末云)小人在于酒店中相遇着来。(唱)
【幺篇】一行三个人,殷勤劝一杯。不承望少下酒钱,店主人家唱叫扬疾。(光普云)你可怎么劝来?(正末唱)我替还了二百钱,别无思议,出此上认为兄弟。
【幺篇】一行三个人,殷勤劝一杯。不承望少下酒钱,店主人家唱叫扬疾。(光普云)你可怎么劝来?(正末唱)我替还了二百钱,别无思议,出此上认为兄弟。
(光普云)你从头至尾,你慢慢的说一遍。(正末云)小人申解文书,来到草桥店酒肆中,见三个秀才吃酒.无钱还他,被店主人吵闹要钱,小人替还了。那三个秀才,问我姓氏名谁。小人道姓赵,他道我也姓赵,他认义我做兄弟,我拜他做哥哥,因此上修了一封书。他道是大人的哥哥哩,若见了我的书信,我必然不死也。(光普云)书信在那里?将来我看。(正末舒臂膊科,云)兀的不是?因途中无纸,就写在臂膊上了。(光普云)左右与我扶起来者。(祗候云)扶起来了。(光普看科,云)左右人一壁厢将朝衣来。(抵候云)理会的。兀的不是朝衣?(光普云)扶起来,着穿朝灭,交椅上坐着。早知御弟前来,只合远接;接待不着,勿令见罪。(正末惊科,云)兀的不唬杀我也!(唱)
(光普云)你从头至尾,你慢慢的说一遍。(正末云)小人申解文书,来到草桥店酒肆中,见三个秀才吃酒.无钱还他,被店主人吵闹要钱,小人替还了。那三个秀才,问我姓氏名谁。小人道姓赵,他道我也姓赵,他认义我做兄弟,我拜他做哥哥,因此上修了一封书。他道是大人的哥哥哩,若见了我的书信,我必然不死也。(光普云)书信在那里?将来我看。(正末舒臂膊科,云)兀的不是?因途中无纸,就写在臂膊上了。(光普云)左右与我扶起来者。(祗候云)扶起来了。(光普看科,云)左右人一壁厢将朝衣来。(抵候云)理会的。兀的不是朝衣?(光普云)扶起来,着穿朝灭,交椅上坐着。早知御弟前来,只合远接;接待不着,勿令见罪。(正末惊科,云)兀的不唬杀我也!(唱)
【十二月】纳我在交椅上坐地,拿着我手脚身躯。地铺着绣褥,香喷着金猊。唤大夫是甚脉息?则我这病眼难医。
【十二月】纳我在交椅上坐地,拿着我手脚身躯。地铺着绣褥,香喷着金猊。唤大夫是甚脉息?则我这病眼难医。
(光普云)小官不是也。(正末唱)
(光普云)小官不是也。(正末唱)
【尧民歌】几曾见悲田院土地拜钟馗,判官当厅问牙椎。神针法灸那般疾,恰便似蓝采和舞不迭看花回。冷笑微微,吾皇敕赐的,判断开封位。(光普云)御弟你听者:圣人命加你为东京府尹,即今走马到任,一壁厢便造文书。(正末云)教我做东京府尹?那衙门里有酒么?(光普云)作则要吃酒,则今日便索长行也。(正末唱)
【尧民歌】几曾见悲田院土地拜钟馗,判官当厅问牙椎。神针法灸那般疾,恰便似蓝采和舞不迭看花回。冷笑微微,吾皇敕赐的,判断开封位。(光普云)御弟你听者:圣人命加你为东京府尹,即今走马到任,一壁厢便造文书。(正末云)教我做东京府尹?那衙门里有酒么?(光普云)作则要吃酒,则今日便索长行也。(正末唱)
【耍孩儿】不会做官看取傍州例,五刑文书整理。便萧曹律令不曾习,有档案分令交支持。没酒的休入衙门里,除睡人间总不知。无萦系,问甚从人司吏,吃了后回席。
【耍孩儿】不会做官看取傍州例,五刑文书整理。便萧曹律令不曾习,有档案分令交支持。没酒的休入衙门里,除睡人间总不知。无萦系,问甚从人司吏,吃了后回席。
(光普云)你今日将着文书,到于东京衙门里开罢,那其间自有意思也。(正未唱)
(光普云)你今日将着文书,到于东京衙门里开罢,那其间自有意思也。(正未唱)
【二煞】饮酒如李太白,糊突似包待制。唤我做没底瓶,普天下人皆识。青云有路终须到,好酒无名誓不归。每日价醺醺醉,管甚么三推六问,不如那百盏充席。
【二煞】饮酒如李太白,糊突似包待制。唤我做没底瓶,普天下人皆识。青云有路终须到,好酒无名誓不归。每日价醺醺醉,管甚么三推六问,不如那百盏充席。
(光普云)你则今日便索长行,东京赴任去。(正末唱)
(光普云)你则今日便索长行,东京赴任去。(正末唱)
【尾声】问甚么秋泉竹叶青,九酝荷叶杯。不拣你与我沧浪水,也强似忍风雪饥寒半路里。(下)(光普云)此人去了也。谁想此人酒务中,遇见上皇,就臂膊上写了花押,认为兄弟,加为东京府尹,走马到任。圣人若回家,别有加官。今日无甚事,左右将马来,且回私宅中去来。圣人酒店逢知己,加做东京府尹官。(下)
【尾声】问甚么秋泉竹叶青,九酝荷叶杯。不拣你与我沧浪水,也强似忍风雪饥寒半路里。(下)(光普云)此人去了也。谁想此人酒务中,遇见上皇,就臂膊上写了花押,认为兄弟,加为东京府尹,走马到任。圣人若回家,别有加官。今日无甚事,左右将马来,且回私宅中去来。圣人酒店逢知己,加做东京府尹官。(下)
第四折
第四折
(外扮孛老、净扮府尹、搽旦同上)(孛老云)月过十五光明少,人过中年万事休。老汉乃刘二公是也。自从我这女孩儿,问赵元讨了休书,招下本处臧府尹。将赵元着他解送文书于上京,误了一日杖四十,误了两日杖八十,误了三日处斩。不期此人到京,见了大人,将他违限之罪,尽行饶了。不知他有甚么才能,奉大人命,就除为东京府尹,走马到任。有恩报恩,有仇报仇。你两个孩儿,怎生便做个计较?(搽旦云)他做了官,送人事来与我。(孛老云)臧府尹,你可怎么说?(净云)父亲,有甚么话说?当初我强要他媳妇,指望要害了他。今日做了府尹,我便绿豆皮儿请退。媳妇也还他,我受死去罢。(搽旦云)他做了官,我便是夫人了。想我这等贞烈,天下少有。(净云)正是那家有贤妻。(孛老云)孩儿,等他来时,咱三口儿牵羊担酒庆贺他,就陪话。咱且回房中去来。(同下)(驾同赵光普、石守信上)(驾云)寡人乃赵官家是也。自从寡人同楚昭辅、石守信三人,扮为白衣秀士,随处私行。到草桥店,纷纷扬扬下着大雪,到于店中饮酒。不期东京有一人,姓赵是赵元,也到店中饮酒。寡人带酒,与同二人欲要起身,被店主人家扯住,问寡人索要酒钱,无的还他。赵元替寡人还了二百文长钱。问其故,此人言说,有丈人丈母狠毒,妻儿乖劣,私通本处府尹,强要了休书,着他申送文书于上京。寡人得知其情由,就袖中取出斑管霜毫笔,就在赵元臂膊上,写了两行字,画了花押。赵普见了,烧了他一命,就加此人为东京府尹,走马赴任。寡人还京,再宣此人见一面。已差楚昭辅宣他去了,又差人去东京拿他丈人丈母并妻和本处府尹。寡人决断明白,这早晚敢待来也。(正末随楚昭辅上)(楚云)赵大人,今日主公宣唤,须穿行动些。左右人摆开头搭,摆列齐整者。便见圣人,走一遭去。(正末云)大人煞是劳动也。(唱)
(外扮孛老、净扮府尹、搽旦同上)(孛老云)月过十五光明少,人过中年万事休。老汉乃刘二公是也。自从我这女孩儿,问赵元讨了休书,招下本处臧府尹。将赵元着他解送文书于上京,误了一日杖四十,误了两日杖八十,误了三日处斩。不期此人到京,见了大人,将他违限之罪,尽行饶了。不知他有甚么才能,奉大人命,就除为东京府尹,走马到任。有恩报恩,有仇报仇。你两个孩儿,怎生便做个计较?(搽旦云)他做了官,送人事来与我。(孛老云)臧府尹,你可怎么说?(净云)父亲,有甚么话说?当初我强要他媳妇,指望要害了他。今日做了府尹,我便绿豆皮儿请退。媳妇也还他,我受死去罢。(搽旦云)他做了官,我便是夫人了。想我这等贞烈,天下少有。(净云)正是那家有贤妻。(孛老云)孩儿,等他来时,咱三口儿牵羊担酒庆贺他,就陪话。咱且回房中去来。(同下)(驾同赵光普、石守信上)(驾云)寡人乃赵官家是也。自从寡人同楚昭辅、石守信三人,扮为白衣秀士,随处私行。到草桥店,纷纷扬扬下着大雪,到于店中饮酒。不期东京有一人,姓赵是赵元,也到店中饮酒。寡人带酒,与同二人欲要起身,被店主人家扯住,问寡人索要酒钱,无的还他。赵元替寡人还了二百文长钱。问其故,此人言说,有丈人丈母狠毒,妻儿乖劣,私通本处府尹,强要了休书,着他申送文书于上京。寡人得知其情由,就袖中取出斑管霜毫笔,就在赵元臂膊上,写了两行字,画了花押。赵普见了,烧了他一命,就加此人为东京府尹,走马赴任。寡人还京,再宣此人见一面。已差楚昭辅宣他去了,又差人去东京拿他丈人丈母并妻和本处府尹。寡人决断明白,这早晚敢待来也。(正末随楚昭辅上)(楚云)赵大人,今日主公宣唤,须穿行动些。左右人摆开头搭,摆列齐整者。便见圣人,走一遭去。(正末云)大人煞是劳动也。(唱)
【双调】【新水令】要甚么两行祗从闹交参,怎如马头前酒瓶十担。这纱幞头直紫襕,怎如白缠带旧绸衫。又不会阔论高谈,休想我做官滥。(楚云)赵大人,今日见了主公,自有重赏加官,还入东京为府尹,相公意下如何?(正末云)大人,我去不的也。(楚云)如何去不的?(正末唱)
【双调】【新水令】要甚么两行祗从闹交参,怎如马头前酒瓶十担。这纱幞头直紫襕,怎如白缠带旧绸衫。又不会阔论高谈,休想我做官滥。(楚云)赵大人,今日见了主公,自有重赏加官,还入东京为府尹,相公意下如何?(正末云)大人,我去不的也。(楚云)如何去不的?(正末唱)
【乔牌儿】这言语没掂三,可知水深把杖儿探。对君王休把平人陷,赵元酒性腌。
【乔牌儿】这言语没掂三,可知水深把杖儿探。对君王休把平人陷,赵元酒性腌。
(楚云)相公,可早来到也。我先见圣人去。(做见科)(驾云)楚昭辅,赵元来了么?(楚云)来了也。(驾云)着他过来。(楚云)理会的。相公,主人有宣,把体面者。(正末云)理会的。(见科)(正末云)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驾云)赵元,你认的寡人么?那草桥店多承你美意,寡人今宣你来加官赐赏,你意下如何?(正末云)陛下,臣做不的官。(驾云)可是为何?(正末唱)
(楚云)相公,可早来到也。我先见圣人去。(做见科)(驾云)楚昭辅,赵元来了么?(楚云)来了也。(驾云)着他过来。(楚云)理会的。相公,主人有宣,把体面者。(正末云)理会的。(见科)(正末云)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驾云)赵元,你认的寡人么?那草桥店多承你美意,寡人今宣你来加官赐赏,你意下如何?(正末云)陛下,臣做不的官。(驾云)可是为何?(正末唱)
【甜水令】臣一心不恋高官,不图富贵,休将人赚,这烦恼怎生担?(驾云)寡人与你修盖宅舍,建立厅堂。(正末唱)也不索建立厅堂,修盖宅合,妆銮堆嵌,不如我住草舍茅庵。
【甜水令】臣一心不恋高官,不图富贵,休将人赚,这烦恼怎生担?(驾云)寡人与你修盖宅舍,建立厅堂。(正末唱)也不索建立厅堂,修盖宅合,妆銮堆嵌,不如我住草舍茅庵。
(云)陛下,臣不做官。(驾云)怎生不做官?(正末唱)
(云)陛下,臣不做官。(驾云)怎生不做官?(正末唱)
【折桂令】我怕的是闹垓垓虎窟龙潭,原来这龙有风云,虎有山岩。玉殿金阶,龙争虎斗,惹起奸谗。朝野里谁人似俺,衡懵懂愚浊痴憨。语语喃喃,峥峥巉巉,早难道宰相王侯,倒不如李四张三。(驾云)寡人加你为大官,受用到老,有何不可?(正末唱)
【折桂令】我怕的是闹垓垓虎窟龙潭,原来这龙有风云,虎有山岩。玉殿金阶,龙争虎斗,惹起奸谗。朝野里谁人似俺,衡懵懂愚浊痴憨。语语喃喃,峥峥巉巉,早难道宰相王侯,倒不如李四张三。(驾云)寡人加你为大官,受用到老,有何不可?(正末唱)
【七弟兄】微臣怎敢把大官参,我则知苦涩酸浑淡。清光滑辣任迷贪,下民易虐何曾滥?(驾云)寡人欲要封你为官,为何推托?公有主意也。(正末唱)
【七弟兄】微臣怎敢把大官参,我则知苦涩酸浑淡。清光滑辣任迷贪,下民易虐何曾滥?(驾云)寡人欲要封你为官,为何推托?公有主意也。(正末唱)
【梅花酒】呀!微臣最小胆,则待逐日醺酣,圣主台鉴,你两两三三。也不做明廉共按察,伯子共公男。自羞惭,官高后不心甘,禄重也自贪婪。(驾云)明廉按察,你又不做。似这等,你待做甚么官好?(正末唱)
【梅花酒】呀!微臣最小胆,则待逐日醺酣,圣主台鉴,你两两三三。也不做明廉共按察,伯子共公男。自羞惭,官高后不心甘,禄重也自贪婪。(驾云)明廉按察,你又不做。似这等,你待做甚么官好?(正末唱)
【收江南】我汴梁城则做酒都监,自斟自舞自清谈,无烦无恼口劳蓝。是非处没俺,这玉堂食怎如我瓮头甘?
【收江南】我汴梁城则做酒都监,自斟自舞自清谈,无烦无恼口劳蓝。是非处没俺,这玉堂食怎如我瓮头甘?
(驾云)赵元,你要见你那仇人么?(正末云)陛下,臣可知要见他。(驾云)近御人,与我拿将东京府尹和赵元丈人丈母并妻刘月仙来者。(楚云)理会的。一行过去当面。(做拿孛老、卜儿、搽旦、净跪科)(驾云)兀那厮,你知罪么?(净云)陛下,小臣不知罪。(驾云)你为何强娶平人妻女?(净云)小臣并然不敢.他强招臣为婿来。(驾云)这厮好无礼也!(正末唱)
(驾云)赵元,你要见你那仇人么?(正末云)陛下,臣可知要见他。(驾云)近御人,与我拿将东京府尹和赵元丈人丈母并妻刘月仙来者。(楚云)理会的。一行过去当面。(做拿孛老、卜儿、搽旦、净跪科)(驾云)兀那厮,你知罪么?(净云)陛下,小臣不知罪。(驾云)你为何强娶平人妻女?(净云)小臣并然不敢.他强招臣为婿来。(驾云)这厮好无礼也!(正末唱)
【雁儿落】姜太公颠倒敢,鲁义姑心中鉴。倚官府要了手模,你今日遭坑陷。
【雁儿落】姜太公颠倒敢,鲁义姑心中鉴。倚官府要了手模,你今日遭坑陷。
【得胜令】却不道风用担儿担,早难道蜻蜒把太山撼?你往日忒余滥,今番刀下斩。忍不住揪撏,风雪里将人赚。唬得脸如蓝,索休书却大胆。(驾云)住、住、住,你一行人听寡人下断:则为这刘二公不识亲疏,将女婿赶的别居。你妻更心生乖劣,狠毒心不辨贤愚。月仙女心怀歹意,夸伶俐索讨休书。误限次苦遭责断,实指望一命身卒。赵元苦恹恹不辞风雨,路迢迢不避崎岖。草桥店忽逢圣主,赦罪犯半点全无。赵元加你为府尹,赐彩缎罗绩真珠。刘二公两口儿罚同免罪,与赵元不可同居。月仙女杖断一百,因变乱败坏风俗。臧府尹贪淫坏法,依律令迭配流徒。今日个恩仇分别,一齐的万岁山呼。
【得胜令】却不道风用担儿担,早难道蜻蜒把太山撼?你往日忒余滥,今番刀下斩。忍不住揪撏,风雪里将人赚。唬得脸如蓝,索休书却大胆。(驾云)住、住、住,你一行人听寡人下断:则为这刘二公不识亲疏,将女婿赶的别居。你妻更心生乖劣,狠毒心不辨贤愚。月仙女心怀歹意,夸伶俐索讨休书。误限次苦遭责断,实指望一命身卒。赵元苦恹恹不辞风雨,路迢迢不避崎岖。草桥店忽逢圣主,赦罪犯半点全无。赵元加你为府尹,赐彩缎罗绩真珠。刘二公两口儿罚同免罪,与赵元不可同居。月仙女杖断一百,因变乱败坏风俗。臧府尹贪淫坏法,依律令迭配流徒。今日个恩仇分别,一齐的万岁山呼。
题目丈人丈母狠心肠
题目丈人丈母狠心肠
司公倚势要红妆
司公倚势要红妆
正名雪里公人大报冤
正名雪里公人大报冤
好酒赵元遇上皇
好酒赵元遇上皇
高文秀

高文秀

高文秀(生卒年不详),东平(今属山东省)人。元代戏曲作家。府学生员,早卒。 ▶ 5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丁丁¹漏水夜何²长,漫(màn)³轻云露月光。
译文:漏壶的滴水丁丁作响,秋夜为何如此漫长?无边无际的薄云间漏下淡淡的月光。
注释:¹丁丁:拟声词,形容漏水的声音。²何:何其,多么。³漫漫:形容轻云的形状变幻。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秋逼暗虫¹通夕²³,征衣未寄莫飞霜
译文:暗处的秋虫一整夜都在鸣叫着,给出征在外的丈夫准备的寒衣还未寄出,此时千万不要下霜。
注释:¹暗虫:暗处的秋虫。²通夕:整晚,通宵。³响:鸣叫。⁴征衣:出征将士之衣,泛指军服。⁵寄:寄送,寄达。⁶莫飞霜:千万不要下霜。

  计时的漏壶在静夜里响起“丁丁”的滴水声,一滴滴、一声声,仿佛都敲打在她心坎上。她听着,数着,心里着急地在想:“夜怎么这么长啊!”她百无聊赖地把目光投向天空,天幕上无边无际的轻云在缓慢地移动,月亮时而被遮住,时而又露了出来。思妇在失眠时的所见所闻,无不引动并加重着她的凄清孤寂的感情,并且写出了秋夜十分漫长、寂静、清冷的特点。

  在失眠的长夜里,暗处的秋虫通宵都在鸣叫着。听着听着,她突然想到该是给丈夫准备寒衣的时候了。诗歌三四两句琅琅上口,照应了诗题,暗示秋虫鸣叫时间之长,暗示了思妇(作者)对征人的关切和思念。第三句中的“通夕”二字明是写秋虫的鸣叫的时间之长,实际是暗示思妇通宵达旦未能成眠。“逼”字用得神妙,既“逼”出秋虫的叫声,衬出思妇难耐的寂寞,又“逼”得思妇转而想到丈夫没有寒衣,自然地引出了抒情的末一句。第四句“征衣未寄莫飞霜”是思妇内心的独白。她既是在向老天爷求告,又是在径直命令上天。无论是求告还是命令,都可以从这天真的出语中窥见她对丈夫的无限深情。

  这首诗采用了画龙点睛的写法。前三句虽然是以情取景,但若没有末一句的点题,读者既无法领会景中之情,也不可能知道全诗主要抒写什么感情,诗中的主人公又是谁。最后一句响起思妇情浓意深的一片心声,才揭开了全诗的主旨:原来诗人在《秋夜曲》中所要弹奏的,不是别的,而是思妇心上的那根悠思绵绵的情弦。

参考资料:
1、 李红. 唐代闺怨诗研究[D]. 暨南大学 2002
2、 张明非. 读唐代闺怨诗[J]. 古典文学知识. 1998(03)

qiū

zhāngzhòng tángdài 

dīngdīnglòushuǐcháng mànmànqīngyúnyuēguāng 
qiūànchóngtōngxiǎng zhēngwèifēishuāng 
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许可,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今将永别,特将四条教汝兄弟。
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许可,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今将永别,特将四条教汝兄弟。
译文:我作官做了三十多年,官职已经到了最高等级,可是学业一点也没有成就,德行一点儿也没有可赞许的地方,到岁数大了只有伤悲,不胜惊慌惭愧。现在将要与你们永别,特将以下四条教给你们兄弟。
一曰慎独而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一曰慎独而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译文:第一、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就能在处世时做到心安理得,心平气和。修身养性做人做学问的道路,最难的就是养心,养心中最难的,就是做到在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能够做到在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就可以问心无愧,就可以对得起天地良心和鬼神的质问。如果一个人在独处时没有做过一件问心有愧的事,那么他就会觉得十分安然,自己的心情也常常会是快乐满足宽慰平和的,(做到在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是人生中最好的自强不息的道路和寻找快乐的方法,也是做到保持自身的道德操守的基础。
二曰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怠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
二曰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怠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
译文:第二、主观上对人对事对物态度恭恭敬敬就能使身心强健。内心专一宁静浑然一体,外表衣着整齐态度严谨,这是对人对事对物态度恭恭敬敬的方法;一出门就像要去拜访一个尊贵的客人,就像普通学百姓在祭祀祖先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恭恭敬敬的样子,这是对人对事对物态度恭恭敬敬的气氛。想要凭借自己掌握的知识来安抚学百姓,必须做到一丝不苟恭恭敬敬这样学百姓才能信服,这是对人对事对物态度恭恭敬敬的效果。聪明的人和机智的人,因为他们都能够做到对人对事对物态度恭恭敬敬,所以总能够给别人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主观上对人对事对物态度庄重严谨恭恭敬敬,就会一天比一天壮大自己,主观上对人对事对物态度傲慢无礼肆意而为,就会一天比一天消亡自己。如果能做到无论对一个人还是一群人、无论对小事情还是大事情都态度恭恭敬敬,不敢有一丝一毫松懈怠慢的意思,那么自己身体和内心的强健,还用值得怀疑吗?
三曰求仁则人悦。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既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人达人之人,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三曰求仁则人悦。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既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人达人之人,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译文:第三、讲究仁爱就能使人心悦诚服。天底下人的生命,都是得到了天和地的机理才成就自我的性格,都是得到了天和地的气息才成就自我的形象,我(指曾国藩)和普通学百姓相比,对于生命生生不息的意义其实都是相同的。假如我(指曾国藩)只知道自私自利而不知道对学百姓讲究仁爱对事物加倍爱惜,那么就是违背甚至抛弃了生命生生不息的意义。至于那些享有丰厚俸禄的大官,高高地位于众人之上,就应该承担起拯救学百姓于溺水之时和拯救学百姓于饥饿之中的责任。读古书学习古人的思想,大概知道了古书中的意思,就应该有大力推行古书中自己已经领悟的古人正确思想的责任。孔子的儒家学派教育子弟,大都要求子弟要讲究仁爱,而讲究仁爱最根本的,就是要想成就自己首先就要成就他人,要想富贵自己首先就要富贵他人。能够成就他人富贵他人的人,人们哪会有不心悦诚服的归顺于他的呢?
四曰习劳则神钦。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神鬼所不许也,其能久乎?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见识。为天下计,则必已饥已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祇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
四曰习劳则神钦。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神鬼所不许也,其能久乎?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见识。为天下计,则必已饥已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祇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
译文:第四、努力工作、辛勤劳动就能使神明感到钦佩。一个人每一天所穿的衣服、所吃的食物,能做到与他白天所做的事情所用的力气相匹配的,就会得到旁人的认可和鬼神的赞许,这是因为他是在靠自己的本事吃饭。假如普通人家男人耕田女人织布,一年到头辛苦劳动,才有了几担谷和几匹布的收入,而富贵人家的学爷少爷却一年到头安逸淫乐,不做一件事情,而吃的都是山珍海味,穿的都是锦罗绸缎。喝醉了酒以后就像猪一样呼呼大睡,醒来后他一叫唤就有下人们对他唯唯喏喏,这是天底下最不公平的事情,连鬼神看见了都不会允许他(富贵人家)这样胡作非为,难道富贵人家就可以长期这样安逸淫乐享福吗?古代圣明的帝王和贤良的大臣,没有一个无时不刻不是把勤劳工作作为座右铭来激励自己。如果从个人安身立命的角度来说,就应该努力操练和学习技术本领,积极煅练自己的体魄,感觉到自己知识太少时就加倍努力去学习知识,时时刻刻做到居安思危,这样才能够做到通过增长自己的学识来增长自己的才干。而从为天底下学百姓着想的角度来说,就应该做到让普天下的百姓都吃饱饭、穿暖衣,不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让他们都接受教育,不再像水边的蒿草一样没有自己的主见,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背负的责任。大禹、墨子大都提倡对于个人生活应该非常节俭,而对于工作应该非常努力,辛勤劳动以使自己丰衣足食。勤苦劳动的人长寿,安逸享受的人短寿,勤劳的人因为经常参加社会劳动,学有才干而能够派上用场,安逸享受的人因为从不参加社会劳动,毫无才干而会被社会所淘汰,一个人努力工作辛勤劳动就能为社会创造财富给别人带来好处从而使神明都对他的行为感到钦佩敬仰,一个人贪图安逸享乐就不能为社会创造财富不能给别人带来好处从而使鬼神都对他的行为感到厌恶。
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译文:这四条是我从数十年的人生中积累的,你们兄弟们记住并且履行,而且要把它传给子子孙孙,这样,我们曾家就可以长盛不衰,每代都有人才。

zēngguófānjièshū

zēngguófān qīngdài 

    tōngsānshínián guānzhìpǐn érxuésuǒchéng xíng lǎoshāng shèngsǒnghuángcánnǎn jīnjiāngyǒngbié jiāngtiáojiàoxiōng 

    yuēshènérxīnān xiūzhīdào nányǎngxīn yǎngxīnzhīnán yòuzàishèn néngshèn nèixǐngjiù duìtiānzhìguǐshén rénnèikuìzhīshì tiānjūntàirán xīnchángkuàikuānpíng shìrénshēngqiángzhīdào xúnzhīfāng shǒushēnzhīxiān 

    èryuēzhǔjìngshēnqiáng nèiérzhuānjìngchún wàiérzhěngyán jìngzhīgōng chūménjiànbīn shǐ使mínchéng jìngzhīxiàng xiūānbǎixìng gōngértiānxiàpíng jìngzhīxiàoyàn cōngmíngruìzhì jiēyóuchū zhuāngjìngqiáng āntōu ruòrénzhòngguǎ shìxiǎo gōngjìng gǎndàimàn shēnzhīqiángjiàn yòu 

    sānyuēqiúrénrényuè fánrénzhīshēng jiētiānzhīchéngxìng tiānzhīchéngxíng mín běnnǎitóngchūyuán ruòdànzhīérzhīrénmínài shìběnyuánzhīdàobèiérshīzhī zhìzūnguānhòu gāorénshàng yǒuzhěngmínjiùmínzhī shūxué zhī yǒujuéhòuzhījuéhòujuézhī kǒngménjiàorén qiúrén érzuìqièzhě yàorén rénshù rénrénzhīrén rényǒuyuèérguīzhīzhě 

    yuēláoshénqīn rénsuǒzhuózhīsuǒjìnzhīshí suǒxíngzhīshìsuǒyòngzhīxiāngchèn pángrénwěizhī guǐshénzhī wéishí ruònóngzhīzhōngsuìqíndòng chéngshùshízhīshùchǐzhī érguìzhījiāzhōngsuì yíng érshízhēnxiū jǐnxiù hānhuàngāomián bǎinuò tiānxiàzuìpíngzhīshì shénguǐsuǒ néngjiǔ zhīshèngjūnxiánxiāng gàishíqínláo wéishēn cāo liànjīn kùnzhīmiǎnxíng cāoxīnwēi érhòuzēngzhìhuìérzhǎngjiànshí wéitiānxià  huò yǐnwéi  jiējiǎnfèngshēnérqínjiùmín qínshòu寿 yāo qínyǒucáiérjiànyòng láoérjiàn qínmínérshénqīnyǎng rénérshénguǐxīn 

    tiáowéishùshíniánrénshìzhī xiōngzhīxíngzhī bìngchuánzhīsūnsūn zēngjiāzhǎngshèngshuāi dàiyǒuréncái 

天迷迷,地密密。
天迷迷,地密密。
译文:天迷迷,地密密,公无出门。
熊虺食人魂,雪霜断人骨。
熊虺(huī)¹食人魂,雪霜断人骨。
译文:九头熊虺会吞噬人的灵魂,严霜大雪几乎会把人骨折断。
注释:¹熊虺:传说中食人魂魄的九头毒蛇。
嗾犬狺狺相索索,舐掌偏宜佩兰客。
(sǒu)¹犬狺狺²相索索³,舐掌偏宜佩兰客
译文:凶恶的狗呀,听谁使唤?闻嗅跳蹿,要把人掀翻。佩兰客,品高行端,可它们要舔舐足掌精髓,却偏把你挑选。
注释:¹嗾:唆使狗的声音。²狺狺:狗叫声。³索索:内心不安的样子。这里指狗向前闻嗅的模样。⁴佩兰客:指品德高尚的人。出自《楚辞·离骚》
帝遣乘轩灾自息,玉星点剑黄金轭。
¹遣乘轩²灾自息,玉星点剑³黄金轭(è)
译文:只有天帝指令它们乘轩升天,手持玉星宝剑,倚靠黄金横木,它们才会意足心满。
注释:¹帝:天帝。²乘轩:乘车,坐车。³玉星点剑:镶嵌玉石的宝剑。⁴轭:驾车时套在牲口脖子上的横木。
我虽跨马不得还,历阳湖波大如山。
我虽跨马不得还,历阳湖¹波大如山。
译文:我即使骑着马也无法回还,因为历阳湖波汹涌如大山。
注释:¹历阳湖:麻湖,在今天安徽和县。
毒虬相视振金环,狻猊猰貐吐馋涎。
毒虬(qiú)¹相视振金环,狻(suān)(ní)²(yà)(yǔ)³吐馋涎(xián)
译文:剧毒角龙抖动蛇身花纹,张开大嘴如血口大盘;狻猊以虎豹为餐,猰貐以人肉为食。它们狂乱地吐着谗涎,等待把佩兰客送到嘴边。
注释:¹虬:有角的龙。这里指巨大的毒蛇。²狻猊:狮子。³猰貐:传说中吃人的怪兽。
鲍焦一世披草眠,颜回廿九鬓毛斑。
鲍焦¹一世披草眠,颜回²廿九鬓(bìn)毛斑。
译文:鲍焦吐枣而死,是因为无能自食其力吗?颜回年少鬓白,是因为呕心沥血吗?
注释:¹鲍焦:周代隐士,传说中他非自己种的粮食不吃,非妻子制的衣服不穿。后来饿在山中,吃枣子,受人责问,于是呕吐而死。出自《风俗通》。²颜回:孔子的弟子。31岁就逝世了。
颜回非血衰,鲍焦不违天;
颜回非血衰,鲍焦不违天;
译文:颜回之死并非血气衰竭,鲍焦之死并非违背天意。
天畏遭衔啮,所以致之然。
天畏遭衔(xián)¹,所以致之然。
译文:天公无道,贤才早陨;之所以会这样,是昭昭上天遭到肆意吞噬。
注释:¹衔啮:咀嚼。
分明犹惧公不信,公看呵壁书问天。
分明犹惧公不信,公看呵壁书问天¹
译文:天道公明还怕你不信,那你就看看屈原。在先王庙,在公卿祠,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伟谲诡,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作《天问》,抒发情思。
注释:¹呵壁书问天:屈原遭谗言被流放后,见楚国先王庙公卿祠上画着天地山川神灵等奇崛的景象,于是,写下了《天问》,对壁呵责,抒写胸中的愁思和满腔的悲愤。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黄生¹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²以书,而告之曰:
译文:读书人黄允修来(向我)借书。我把书交授给他并且告诉他说:
注释:¹生:古时对读书人的通称。²授:交给,交付。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¹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²,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³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fú)之物而强(qiǎng)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zhuì)¹⁰焉摩玩¹¹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¹²为吾所有,必高束¹³焉,庋(guǐ)¹⁴藏焉,曰“姑¹⁵(sì)¹⁶异日¹⁷观”云尔¹⁸
译文:书不是借来的就不能(认认真真地)去读。你没听说过那些藏书的人(是怎样读书)吗?《七略》(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著作,分为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七部)、《四库》(唐朝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的藏书,有《经》、《史》、《子》、《集》四库。这里《七略》、《四库》都指内府藏书),是天子的藏书,然而天子中读书的人有几个呢?那些搬运起来使牛累得流汗,放在家里塞满了屋子的,是富贵人家的书,然而富贵人中读书的有几个呢?其余那些祖辈和父辈收藏(的书籍),子辈孙辈随便丢弃的就不用说了。不只读书是这样,天下的事物(也)都是这样。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却勉强向别人借来,(他)一定担心别人催着要还,因而就显出忧惧的样子,抚摸玩赏那东西久久不能停止,心想:“今天存放(在我这里),明天(就要给人)拿回去,我不能再看到它了。”如果(这东西)已经被我所拥有,(我)一定会(把它)捆扎好放在高处,保存起来,说一声“姑且等到另外的日子再看吧。”
注释:¹子:对人的尊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您”。²七略四库,天子之书:七略四库是天子的书。西汉末学者刘向整理校订内府藏书。刘向的儿子刘歆(xīn)继续做这个工作,写成《七略》。唐朝,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的藏书,有经、史、子、集四库。这里七略四库都指内府藏书。³汗:动词,使……流汗。⁴祖父:祖父和父亲。“祖父”相对“子孙”说。⁵弃者:丢弃的情况。⁶无论:不用说,不必说。⁷然:这样。⁸夫人:那人。指向别人借书的人。⁹强:勉强。¹⁰惴惴:忧惧的样子。¹¹摩玩:玩弄,抚弄。¹²业:业已、已经。¹³高束:捆扎起来放在高处。束,捆,扎。¹⁴庋:放置、保存。¹⁵姑:姑且,且。¹⁶俟:等待。¹⁷异日:另外的。¹⁸尔:语气词,罢了。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¹。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²,归而形诸梦³。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xǐng)。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yín)¹⁰灰丝¹¹时蒙卷(juàn)¹²。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¹³之岁月¹⁴为可惜也!
译文: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是家里贫穷,很难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藏书很多。(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在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我那种迫切(求书的心情就)像这样。所以(只要)有看过的书就记在心里。(我)做了官以后,薪俸花出去了,书籍买来了,屋里到处都堆放满了,蠹虫丝迹时常覆盖书册。这样以后我(才)感慨借书读的人是(那么)用心专一,而自己少年时候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的啊!
注释:¹难致:难以得到。²与:给。³形诸梦:形之于梦。在梦中现出那种情形。形,动词,现出。诸,等于“之于”。⁴切:迫切。⁵如是:这样。⁶故有所览辄省记:(因为迫切地要读书,又得不到书。)所以看过的就记在心里。省,记。⁷通籍:出仕,做官。做了官,名字就不属于“民籍”,取得了官的身份,所以说“通籍”。这是封建士大夫的常用语。籍,民籍。通,动词,表示从民籍到仕宦的提升。⁸俸:俸禄,官吏的薪水。⁹落落:堆积的样子。¹⁰素蟫:指书里蠹虫。¹¹灰丝:指虫丝。¹²卷轴:书册。古代还没有线装书的时期,书的形式是横幅长卷,有轴以便卷起来。后世沿用“卷轴”称书册。¹³少时:年轻时。¹⁴岁月:指时间。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今黄生贫类¹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²书与张氏之吝³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译文:如今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不过我把书公开,慷慨出借和姓张的吝惜书籍,(不肯出借,)似乎并不相同。这样看来,那么是我本来不幸遇到了姓张的,而姓黄的年轻人本来幸运遇到我吧?(黄生)懂得了(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运,那么他读书一定会专心,而且他还书也一定会很快。
注释:¹类:似、像。²公:动词,同别人共用。³吝:吝啬。⁴归:还。
为一说,使与书俱。
为一说,使与书俱。
译文:(我)写下这篇说,让(它)和书一起(交给黄生)。

  这篇散文阐明了借书与读书的关系,以时不待人、时不再来,勉励后学专心攻读。作者在交代写作缘起后,就提出“书非借不书读也”的观点,出人意表,引人深思。此观点看似偏颇,但读者读完全文后,方觉得其深刻,极有道理。作者先以藏书不读作为反证。皇家有《七略》之全四库之富,各类书籍应有尽有,“然天子读书者有几?”“贵人家,藏书满屋,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至于祖、父辈积书,子孙辈弃而不读,这种现象太多了。于是作者总结道,有读书之便而无借书之苦的人“读书者有几?”否定答案寓于反问之中。

  作者接着由书及物,作了类比,指出人的普遍心理是:借于他人,担心别人索回,因此不住地观摩玩赏;但一旦属于自己,就会束之高阁,借口来日再看。这种心理状态说明了“书非借不书读也”的道理。

  作者再以自己的经历来现身说法,更增强了说服力。自己幼时家贫借书困难,但“有所览,辄省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说明了“借者之用心专”的道理。后来做了官,有条件买书,却是素蟑灰丝,时蒙卷轴”,这进一步证明“书非借不书读”的观点。

  此文最显著的特点是采用对比的方法论述问题。如将藏书者不读书与借书者读书对比,将自己家贫无书之时与有书之时对比,将黄生与自己对比。作者于对比中阐明自己的见解,期望读书人应该珍惜读书的机会,从而发愤攻读,使学有所成。例如以“非夫人之物”与“若业为吾有”作对比;以“余幼好书,家贫难致”的勤学与“通籍后,俸去书来”的疏懒作对比;以“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作对比;以自身的“不幸”与黄生的有“幸”作对比,等等。这样,不仅书够鲜明地阐述观点,也书加深读者的理解,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而且,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袁枚是一位才子气颇重、任性适情的人。他列举天子与富贵人的例子,说明他敢于指责权贵、无视传统的个性。他珍惜少年时代借书苦读的岁月,并对晚辈谆谆告诫,说明他极具人情味。

参考资料:
1、 汤克勤主编,古文鉴赏辞典,崇文书局,2015.08,第468-470页
2、 江夏,肖毅编著,全日制学校初中语文课本 文言文评点译释 言文对照 课文评点 语词释义(第4版),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01,第60页

huángshēngjièshūshuō

yuánméi qīngdài 

    huángshēngyǔnxiūjièshū suíyuánzhǔrénshòushū érgàozhīyuē 

    shūfēijiènéng wéncángshūzhě lüè  tiānzhīshū rántiānshūzhěyǒu hànniúsāi guìjiāzhīshū ránguìrénshūzhěyǒu  sūnzhělùnyān fēishūwéirán tiānxiàjiērán fēirénzhīérqiǎngjiǎyān rén érzhuìzhuìyānwánzhī yuē  jīncún míng érjiànzhī  ruòwéisuǒyǒu gāoshùyān guǐcángyān yuē guān yúněr 

    yòuhàoshū jiāpínnánzhì yǒuzhāngshìcángshūshèn wǎngjiè  guīérxíngzhūmèng qièshì yǒusuǒlǎnzhéxǐng tōnghòu fèngshūlái luòluòmǎn yínhuīshíméngjuànzhóu ránhòutànjièzhězhīyòngxīnzhuān érshàoshízhīsuìyuèwéi 

    jīnhuángshēngpínlèi jièshūlèi wéizhīgōngshūzhāngshìzhīlìnshūruòxiānglèi ránxìngérzhāng shēngxìngér zhīxìngxìng shūzhuān érguīshū 

    wéishuō shǐ使shū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餴饎。岂弟君子,民之父母。
(jiǒng)¹(zhuó)²彼行(háng)(lǎo)³,挹(yì)彼注兹,可以餴(fēn)(chì)。岂(kǎi)(tì)君子,民之父母。
译文:远舀路边积水潭,把这水缸都装满,可以蒸菜也蒸饭。君子品德真高尚,好比百姓父母般。
注释:¹泂:远。²酌:古通“爵”,中国古代的一种酒器。³行潦:路边的积水。⁴挹:舀出。⁵注:灌入。⁶餴:蒸。⁷饎:旧训酒食,非。⁸岂弟:即“恺悌”,本义为和乐平易,恺者,大也;悌者,长也。君子之德长且大者,则为民父母”数语,则在此特训为恩德深长广大。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罍。岂弟君子,民之攸归。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罍(léi)¹。岂弟君子,民之攸²³
译文:远舀路边积水坑,舀来倒进我水缸,可把酒壶洗清爽。君子品德真高尚,百姓归附心向往。
注释:¹罍:古酒器,似壶而大。²攸:所。³归:归附。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溉。岂弟君子,民之攸塈。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¹溉。岂弟君子,民之攸塈(xì)²
译文:远舀路边积水洼,舀进水瓮抱回家,可以洗涤和抹擦。君子品德真高尚,百姓归附爱戴他。
注释:¹溉:洗。或谓通“概”,一种盛酒漆器。概,漆尊也。”²塈:毛传:“塈,息也。”

  对这首诗主旨的解说,各家之见颇有差异。《毛诗序》云:“《泂酌》,召康公戒成王也。言皇天亲有德,飨有道也。”扬雄《博士箴》(《艺文类聚·职官部》引)云:“公刘挹行潦而浊乱斯清,官操其业,士执其经。”陈乔枞《鲁诗遗说考》以之为鲁诗之说。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云:“三家以诗为公刘作,盖以戎狄浊乱之区而公刘居之,譬如行潦可谓浊矣,公刘挹而注之,则浊者不浊,清者自清。由公刘居豳之后,别田而养,立学以教,法度简易,人民相安,故亲之如父母。……其详则不得而闻矣。”其详既不得闻,三家诗之说的正误也就难以稽考了。而《毛诗序》之说,似乎更觉缥缈,此诗的文本自然有劝勉之意,但却很难讲有什么告戒之意。至于陈子展《诗经直解》所说“当是奴隶被迫自远地汲水者所作,此非奴才诗人之歌颂,而似奴隶歌手之讽刺”,似更迂远。相比较而言,高亨《诗经今注》所说“这是一首为周王或诸侯颂德的诗,集中歌颂他能爱人民,得到人民的拥护”,还是比较圆通的。

  诗分三章,均从远处流潦之水起兴。流潦之水本来浑浊,且又处于远方,本来很容易被人弃之不用,但如能“挹彼注兹”,舀过来倒进自己的水缸,就可以用来蒸煮食物,洗濯酒器,成为有用之物。这正如远土之民,只要君王施以仁义,便自然可以使他们感恩戴德,心悦诚服地前来归附。这里的关键是君王要有高尚敦厚的品德,真正成为“民之父母”。对此,方玉润有如下发挥:“此等诗总是欲在上之人当以父母斯民为心,盖必在上者有慈祥岂弟之念,而后在下者有亲附来归之诚。曰‘攸归’者,为民所归往也;日‘攸塈’者,为民所安息也。使君子不以‘父母’自居,外视其赤子,则小民又岂如赤子相依,乐从夫‘父母’?故词若褒美而意实劝戒。”(《诗经原始》)他说的“劝”意是可以感受到的,但他说的“戒”意是否真的存在于诗的文本中,令人怀疑,但从接受美学角度说,他的这种创造性“误读”还是很有意思的。

  此诗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起兴,且重章叠句,反覆歌咏。由此也可以看出《国风》对《大雅》艺术上的影响。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574-575

jiǒngzhuó

shījīng··shēngmínzhīshí xiānqín 

jiǒngzhuóxínglǎo zhù fēnchì kǎijūn mínzhī 

jiǒngzhuóxínglǎo zhù zhuóléi kǎijūn mínzhīyōuguī 

jiǒngzhuóxínglǎo zhù zhuógài kǎijūn mínzhīyōu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