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劫烧成灰火,临平葑湖拨不开。
昆明劫烧成灰火,临平葑湖拨不开。
黄泥万顷下无底,海眼一丝通往来。
黄泥万顷下无底,海眼一丝通往来。
南徐江边海鰌走,江神顿足黄龙吼。
南徐江边海鰌走,江神顿足黄龙吼。
便翻银汉濯泥沙,要使妖蛇先授首。
便翻银汉濯泥沙,要使妖蛇先授首。

huángtiāndàng--zhāngxiàn

kūnmíngjiéshāochénghuīhuǒlínpíngfēngkāi

huángwànqǐngxiàhǎiyǎntōngwǎnglái

nánjiāngbiānhǎiqiūzǒujiāngshéndùnhuánglónghǒu

便biànfānyínhànzhuóshāyào使shǐyāoshéxiānshòushǒu

张宪

张宪

张宪(约公元1341年前后在世)字思廉,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元惠宗至正初前后在世。少时,负才不羁,慕鲁连子为人,不治产业,誓不娶、不归乡里,故年逾四十而犹独居。至正甲午(1354),以布衣上书辩章三旦公,公奇之,列置三军之上。出奇料敌,言一一中表。为某官,非其志,弗就。乙未(1355)春,冦复陷常、湖,又以书干苗部总兵,不能听,辄去。后还富春山,混迹僧人中。晚为张士诚所招,署太尉府参谋;迁枢密院都事。元亡,变姓名为佛家奴,周游四方,不娶妻,不返乡里。后到杭州,寄食报国寺,终日书不离手,以老终身。宪著有《玉笥集》十卷,常携此集自随,卧则以之藉首。《四库总目提要》评称其作“磊落肮脏,豪气坌涌。” ▶ 205篇诗文

猜您喜欢
路自中峰上,盘回出薜萝。
路自中峰上,盘回出薜萝。
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
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
古木丛青霭,遥天浸白波。
古木丛青霭,遥天浸白波。
下方城郭近,钟磬杂笙歌。
下方城郭近,钟磬杂笙歌。

shèngguǒ

chǔ tángdài 

zhōngfēngshàng pánhuíchūluó 
dàojiāngjìn ànyuèshānduō 
cóngqīngǎi yáotiānjìnbái 
xiàfāngchéngguōjìn zhōngqìngshēng 
井络天开,剑岭云横控西夏。地胜异、锦里风流,蚕市繁华,簇簇歌台舞榭。雅俗多游赏,轻裘俊、靓妆艳冶。当春昼,摸石江边,浣花溪畔景如画。
井络¹天开,剑岭²云横控西夏³。地胜异、锦里风流,蚕市繁华,簇(cù)簇歌台舞榭(xiè)。雅俗多游赏,轻裘俊、靓(liàng)妆艳冶。当春昼,摸石江边,浣(huàn)花溪⁷畔景如画。
译文:益州地处井宿之分野,此地的大小剑山似高耸入云,山势险要,为控制西夏国的一道天然屏障。锦官城地势优越独特,城内风物奇异美妙,丝织业繁荣,到处都有演奏乐曲、表演歌舞的场所,歌曲声和喧闹声不绝于耳。城内游赏的人很多,或雅或俗,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一些富家子弟,衣着华丽;而那些装扮靓丽的女子,更是市丽娇媚。成都三月时有江边摸石之游,浣花溪畔的景色如画。
注释:一寸金:词牌名,为柳永所创制,上片九句四仄韵,下片十句四仄韵。¹井络:井为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井络指井宿的区域,既专指岷山,又泛指蜀地。²剑岭:亦称剑峰,即古蜀剑山。³西夏:古代由党项族拓拔氏于公元1038年建立的大夏国,宋人称之谓西夏。共传十主,其盛时据有今宁夏、陕西北部、甘肃西北部以及青海东北部、内蒙古西部一带。⁴锦里:地名,位于成都南,后以之代称成都,又称锦官城。⁵蚕市:古蜀以蚕市著称,丝织业繁荣。旧俗每年春时,州城及属县循环一十五处有蚕市。详见宋黄休复《茅亭客话》。⁶摸石:成都风俗活动。⁷浣花溪:锦江支流,又称濯锦江、百花潭,位于成都西。溪边有唐代大诗人杜甫故居浣花草堂。
梦应三刀,桥名万里,中和政多暇。仗汉节、揽辔澄清。高掩武侯勋业,文翁风化。台鼎须贤久,方镇静、又思命驾。空遗爱,两蜀三川,异日成嘉话。
梦应三刀¹,桥名万里²,中和³政多暇(xiá)。仗汉节、揽辔(pèi)澄清。高掩武侯(xūn)业,文翁风化。台鼎须贤久,方镇静、又思命驾。空遗爱¹⁰,两蜀三川¹¹,异日成嘉话。
译文:锦官城有著名的万里桥,自从益州太守赴任以来,政治清明,四境无事,人民安居乐业,使万物都处于和谐状态。太守上任没多久,便使蜀地局面稳定,政通人和,其功勋之高胜过诸葛武侯,而且还像文翁一样,教育感化民众。太守您在这里刚刚使四方安定,但宰辅等待贤才已久,你又被另授重任。离开蜀地回到朝廷,他日会成为一段佳话。
注释:¹梦应三刀:《晋书·王溶传》:“溶夜梦悬三刀于卧室梁上,须臾又益一刀,溶惊觉,意甚恶之。主簿李毅再拜贺日:‘三刀为州字,又益一者,明府其临益州乎?’及贼张弘杀益州刺史皇甫晏,果迁溶为益州刺史。”²桥名万里:万里桥位于成都南锦江之上。³中和: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儒家认为能“致中和”,则天地万物皆能各得其所,达于和谐境界。政多暇,谓当政者能“致中和”。社会则安宁和谐。政事因而宽松多暇。这是对当时成都当政者的赞扬。⁴仗汉节:犹奉朝廷派遣。汉节本指汉天子所授符节,这里指朝廷任命的文书、印信。⁵揽辔澄清:《后汉书·范滂传》:“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⁶武侯:指三国时辅刘备建蜀国的诸葛亮。⁷文翁:为汉景帝时蜀地郡守。⁸台鼎:指宰辅。即所谓三公。意为如星有三台,鼎有三足,故称。⁹命驾:命人驾车,谓即动身。¹⁰遗爱:指遗留仁爱于后世。旧多用作对地方长官卸职的颂词。¹¹两蜀三川:两蜀指东蜀、西蜀;三川,指蜀境三水系。

  此词是写给蜀地地方官员的投献之作,虽有“贡谀”的成分,但其以赋体形式极力铺陈,景物风情的描绘、对句和典故的运用都很出色。

  上片着重描绘蜀地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词作开头,以“控西夏”三字托一组四字对句——“井络天开,剑岭云横”,突出了两蜀地势的雄伟和地理位置的重要。“井络”“剑岭”暗扣蜀地,“天开”“云横”“控西夏”,写得颇有气势。“地胜异”以下,集中笔力转写成都风物的奇丽独特。 “簇簇歌台舞榭”六字又托起一组四字对句——“锦里风流,蚕市繁华”,具体铺写成都市井的繁华景象。“锦里”“蚕市”都是成都的古称,以之名成都,显得明丽而典雅。接下来两句写人物活动。“雅俗多游赏,轻裘俊、靓妆市冶。”游人如织,熙熙攘攘,那些衣饰华美的俊男靓女,本身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末句又以“景如画”三字托起“摸石江边,浣花溪畔”两个四字对句,直接点出蜀地风景如画。

  下片极赞蜀地某地方官的文治武功。 “梦应三刀,桥名万里”用王浚迁为益州刺史和诸葛亮送费棉出使吴国的典故,暗指某官员升调为成都地方长官。“中和政多暇”,推许他中正和平,政事闲暇。“仗汉节”三句,颂扬他奉命来成都为官,胸怀刷新政治的抱负和举措,甚至盖过了诸葛亮的治蜀功勋和文翁在蜀地教育感化的业绩。“台鼎须贤久”两句,意思是说朝廷非常需要如此有才干的人,所以用不了多久,他就会升调台鼎的高位。“空遗爱”三句,写他的治绩会在蜀地百姓中传为佳话。整个下片多用典故,显得词格高峻,有煌煌大气。不过“揽辔澄清,高掩武侯勋业”,未免过誉之嫌。

参考资料:
1、 顾之京,姚守梅,耿小博编著;叶嘉莹主编 ,母庚才 ,顾之京副主编.柳永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5.01:180~182

cùnjīnxiǎoshídiào--liǔyǒng

jǐngluòtiānkāijiànlǐngyúnhéngkòng西xiàshèngjǐnfēngliúcánshìfánhuátáixièduōyóushǎngqīngqiújùnjìngzhuāngyàndāngchūnzhòushíjiāngbiānhuànhuāpànjǐnghuàmèngyīngsāndāoqiáomíngwànzhōngzhèngduōxiázhànghànjiélǎnpèichéngqīnggāoyǎnhóuxūnwénwēngfēnghuàtáidǐngxiánjiǔfāngzhènjìngyòumìngjiàkōngàiliǎngshǔsānchuānchéngjiāhuà

雨合飞危砌,天开卷晓窗。
雨合飞危砌,天开卷晓窗。
齐平联郭柳,带绕抱城江。
齐平联郭柳,带绕抱城江。

  “宿云”为夜晚的云气,宿云亭是重庆市开州区盛山的一景观,作者以此寄寓自己,抒发情怀。

  “雨合飞危砌”。“合”乃聚集,雨合就是雨大之意,风雨交加。“飞”表明雨在风中飘舞的形态。“危砌”就是高墙,这里指宿云亭,有修建在地势陡峭险峻的危壁上的含义。它描写的是这一场很大的风雨,雨中夹风,风急送雨,风雨交集,笼罩在烟雨朦胧中。表明了此亭的险峻和多雨雾浓的气候特征。

  “天开卷晓窗”。“天开”云开雾散。“卷”拉开、卷起的动作。“晓”天亮。本句说明雨后天晴,天空亮堂,卷帘开窗,描绘的是古朴民风。显示城中的居民们拉卷起窗台上的帘子,让窗外的光线照进来,给予室内明亮,引申意义为老百姓渴望当政者带来光明。

  “齐平联郭柳”。“齐平”整齐,平正。“联”是连接成一片。“郭”指远处围着城的墙。它指雨停风住,烟雾缭绕的云雾正在渐行散开,俯瞰河边的开州府,遥见城墙和护城河边上的杨柳。隐含着杨柳作为城市绿化和风景树的生态景观。

  “带绕抱城江”。“带”是长条物,飘带或彩带。“绕”意弯曲迂回,指的是东河(清江)和南河(澎溪河)。“抱”环抱的意思。“江”指江河,以及长江。把婉亭曲折的河水比作绸带,将城市环抱,两条大河在山脚下(城池)汇集,向东流入长江(虽然曲折坎坷无所畏惧,溪河注江,最后归大海,寓意为大家团结齐心,终究会日子越过越好)。

  韦处厚紧扣开州府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特征,从而把山、水以及城联系起来,似乎看到掩映在波光粼粼水中生机苍翠画面,尽享人在画中,画在人中的诗、情、画意。吟诵品味,其乐无穷,我油然而生对千年古诗的感悟:

  诗人登山赋诗,寄情于山水之间,文字凝练,内容丰富,讲究对仗、押韵,取材、立意和表现手法清新自然,从这儿可窥探他整个山水诗的文人风骨及艺术风貌。同时,反映到他爱国忧民、深入实地、体察社情,站得高、看得远,顺应自然、随遇而安、不气不馁的内涵和心态;彰显出他寻幽览胜、乐而忘忧,豁达开明、胸襟坦荡,蕴含哲思、旨趣深遂的气度和魅力;体现了他无论身居何处,不畏艰难、斗志昂扬、气势宏大、志气非凡,简直有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之韵致和意境。

shèngshānshíèrshī宿yúntíng--wéichùhòu

fēiwēitiānkāijuǎnxiǎochuāngpíngliánguōliǔdàiràobàochéngjiāng

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是在九江之间,出入必以飘风暴雨。是多怪神,状如人而载蛇。《山海经》
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常。澧(lǐ)(yuán)¹之风,交潇湘之常,是在九江之间,出入必以飘风暴雨。是多怪神,状如人而载蛇。《山海经》
译文:洞庭山,天帝的两个女儿住在这里,她们俩常常在江湖之上游玩。从澧水和沅水吹来的清风,在幽清的湘水渊潭上交会,这里正是九条江水汇合的中间,她俩出入时都有旋风急雨相伴随。洞庭山中还住着很多怪神,形貌像人而身上绕着蛇。
注释:¹澧沅:澧河,沅江,都是水名。
有虞二妃者,帝尧之二女,长曰娥皇,次曰女英。尧以妻舜于妫汭。舜既为天子,娥皇为后,女英为妃。舜死于苍梧,二妃死于江湘之间,俗谓之湘君。《列女传》
有虞二妃者,帝尧之二女,长曰娥皇,次曰女英。尧以妻舜于妫(guī)(ruì)¹。舜既为天子,娥皇为后,女英为妃。舜死于苍梧,二妃死于江湘之间,俗谓之湘君。《列女传》
译文:有虞氏的两位妃子是尧的两个女儿,长女叫娥皇,次女叫女英,尧将自己的两个女儿许配给舜,舜成为天子后,娥皇成为王后,女英成为妃子。后来舜在苍梧去世,娥皇和女英也分别投入江湘,殉情而去。后来大家称她们为湘君。
注释:¹妫汭:指妫水隈曲之处,传说舜居于此。
烛花摇影,冷透疏衾刚欲醒。待不思量,不许孤眠不断肠。
烛花摇影¹,冷透疏衾(qīn)²刚欲醒。待不思量³,不许孤眠不断肠。
译文:孤灯明灭,冷夜孤枕,欲睡还醒,不能思量,思量就会断肠。
注释:¹烛花摇影:谓烛影晃动。²疏衾:单薄的被子。³“待不”句:谓打算不去思念对方。
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银汉难通,稳耐风波愿始从。
茫茫碧落¹,天上人间情一诺²。银汉³难通,稳耐风波
译文:天上人间,阴阳两隔,即使一诺千金也换不回原来的生活。渴盼能够相逢重聚,即使要忍耐着银河里的风波,也甘愿从头开始。
注释:¹碧落:青天。“碧落”是道家所称东方第一层天,因碧霞满空而称“碧落”。²一诺:指说话守信用。³银汉:银河。⁴耐:忍受。⁵风波:喻指患难。⁶愿:愿望。⁷始:才。⁸从:遂愿。

  这首《减字木兰花》仿佛是以“七夕”为背景的怀人之作。

  “烛花摇影,冷透疏衾刚欲醒。”开篇即是烛影摇曳、似梦还醒的迷茫凄冷景象。 “烛花摇影”是一个很典型的诗词意象。宋代词人方千里《还京乐》中有句“怅画烛摇影,易积银盘红泪”,这是繁丽绮艳的花间风格。宋人洪咨夔《浣溪沙》也有句: “烛摇斜吹泪空煎。”在纳兰词中,“灯”的意象多次出现。这大概是因为“灯”在凄冷孤独之夜能给人带来温暖和光明,有一种安恬的家的氛围。而孤独的人对青灯,则别有怀抱,心中有说不尽的万千思绪。事实上,纳兰容若在前面的许多悼亡词中,都写到了一个生活细节:“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共银釭。”妻子去世前半个月,还扶病剪灯花,以致那剪刀声在纳兰耳畔久久萦回。这个剪烛花的细节或许可以成为“烛花摇影”的解读契机。“冷透疏衾”, “疏衾”是指因一个人孤身而眠而显得宽松疏阔的被衾。“冷透”二字自是人的主观感受,因孤寂而生寒意。一个“透”字则说明心中悲凉至极。

  “待不思量,不许孤眠不断肠。”烛花摇影,香消被冷。此时岂不思量,可曾相忘。这“待不思量”似是出自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不许孤眠不断肠”也似从这首词中“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中而来。只是这里纳兰容若用的反语,其时正是思绪纷纭,孤眠断肠。

  “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这一句纳兰容若化用白居易的《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意境甚是阔大,笔下也甚见骨力。接着,纳兰却以“天上人间情一诺”,极言对爱情的忠贞守信。这一句可以引起读者许多联想。这里的“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从正面表达了纳兰容若对于爱情诺言的态度,就是:“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一生死不渝的爱情誓言。

  “银汉难通,稳耐风波愿始从。”这结句显然是一个坚韧的承诺。“银汉难通”说吗了茫茫银河难渡,正是用的七夕牛女相会的典故。“稳耐风波愿始从”,银河茫茫难渡,只有忍耐着那些风波、磨难才会如愿以偿。

  汤显祖在《牡丹亭》序中说: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纵使银河有重重阻隔,纵使银汉遥迢,岁月浩瀚,而生命却如此短暂,纳兰的这首词也恰好告诉人们爱情只有坚忍承受一切患难与波折,才会终生相随,不离不弃。

参考资料:
1、 孟斜阳.《忆来何事最销魂:纳兰容若的词与情》.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185-187

jiǎnlánhuā··zhúhuāyáoyǐng--lánxìng

zhúhuāyáoyǐnglěngtòushūqīngāngxǐngdàiliàngmiánduàncháng

mángmángluòtiānshàngrénjiānqíngnuòyínhànnántōngwěnnàifēngyuànshǐcó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