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燕别华堂,堂深秋气凉。
秋燕别华堂,堂深秋气凉。
雕梁三四绕,欲别更彷徨。
雕梁三四绕,欲别更彷徨。
喃喃细语依檐额,自说生来半为客。
喃喃细语依檐额,自说生来半为客。
绣户朱门惯往来,青郊紫陌多相识。
绣户朱门惯往来,青郊紫陌多相识。
十年人事顿堪悲,王谢楼台非昔时。
十年人事顿堪悲,王谢楼台非昔时。
骨肉凋零毛羽敝,一生羞傍小家飞。
骨肉凋零毛羽敝,一生羞傍小家飞。
鸱鸮满眼难为伍,好风吹落潭潭府。
鸱鸮满眼难为伍,好风吹落潭潭府。
陋质深蒙顾盻恩,为君强作差池舞。
陋质深蒙顾盻恩,为君强作差池舞。
南塘犹有旧衔泥,此日辞君君莫疑。
南塘犹有旧衔泥,此日辞君君莫疑。
愿君努力加餐饭,明年花时复相见。
愿君努力加餐饭,明年花时复相见。

qiūyànyínbiétāngyuánshuàiguǎn--tiānyóu

qiūyànbiéhuátángtángshēnqiūliángdiāoliángsānràobiégèngfǎnghuáng

nánnányánéshuōshēngláibànwèixiùzhūménguànwǎngláiqīngjiāoduōxiāngshí

shíniánrénshìdùnkānbēiwángxièlóutáifēishíròudiāolíngmáoshēngxiūbàngxiǎojiāfēi

chīxiāomǎnyǎnnánwèihǎofēngchuīluòtántánlòuzhìshēnméngēnwèijūnqiángzuòchàchí

nántángyóuyǒujiùxiánjūnjūnyuànjūnjiācānfànmíngniánhuāshíxiāngjiàn

胡天游(元)

胡天游(元)

胡天游(1288—1368)元代诗人。名乘龙,以字行,自号松竹主人,又号傲轩。岳州平江人。7岁即有诗名,少时有进取之志,中年以后,隐居自乐,拟《述志赋》以明志。晚年值无末兵乱,生活困顿不堪,下田耕种,忍饥劳作。其诗多苍凉悲壮,略少修饰,论者以为可与虞集等人之作媲美。诗多于兵乱中散佚,今存《傲轩吟稿》1卷。 ▶ 89篇诗文

猜您喜欢
雨合飞危砌,天开卷晓窗。
雨合飞危砌,天开卷晓窗。
齐平联郭柳,带绕抱城江。
齐平联郭柳,带绕抱城江。

  “宿云”为夜晚的云气,宿云亭是重庆市开州区盛山的一景观,作者以此寄寓自己,抒发情怀。

  “雨合飞危砌”。“合”乃聚集,雨合就是雨大之意,风雨交加。“飞”表明雨在风中飘舞的形态。“危砌”就是高墙,这里指宿云亭,有修建在地势陡峭险峻的危壁上的含义。它描写的是这一场很大的风雨,雨中夹风,风急送雨,风雨交集,笼罩在烟雨朦胧中。表明了此亭的险峻和多雨雾浓的气候特征。

  “天开卷晓窗”。“天开”云开雾散。“卷”拉开、卷起的动作。“晓”天亮。本句说明雨后天晴,天空亮堂,卷帘开窗,描绘的是古朴民风。显示城中的居民们拉卷起窗台上的帘子,让窗外的光线照进来,给予室内明亮,引申意义为老百姓渴望当政者带来光明。

  “齐平联郭柳”。“齐平”整齐,平正。“联”是连接成一片。“郭”指远处围着城的墙。它指雨停风住,烟雾缭绕的云雾正在渐行散开,俯瞰河边的开州府,遥见城墙和护城河边上的杨柳。隐含着杨柳作为城市绿化和风景树的生态景观。

  “带绕抱城江”。“带”是长条物,飘带或彩带。“绕”意弯曲迂回,指的是东河(清江)和南河(澎溪河)。“抱”环抱的意思。“江”指江河,以及长江。把婉亭曲折的河水比作绸带,将城市环抱,两条大河在山脚下(城池)汇集,向东流入长江(虽然曲折坎坷无所畏惧,溪河注江,最后归大海,寓意为大家团结齐心,终究会日子越过越好)。

  韦处厚紧扣开州府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特征,从而把山、水以及城联系起来,似乎看到掩映在波光粼粼水中生机苍翠画面,尽享人在画中,画在人中的诗、情、画意。吟诵品味,其乐无穷,我油然而生对千年古诗的感悟:

  诗人登山赋诗,寄情于山水之间,文字凝练,内容丰富,讲究对仗、押韵,取材、立意和表现手法清新自然,从这儿可窥探他整个山水诗的文人风骨及艺术风貌。同时,反映到他爱国忧民、深入实地、体察社情,站得高、看得远,顺应自然、随遇而安、不气不馁的内涵和心态;彰显出他寻幽览胜、乐而忘忧,豁达开明、胸襟坦荡,蕴含哲思、旨趣深遂的气度和魅力;体现了他无论身居何处,不畏艰难、斗志昂扬、气势宏大、志气非凡,简直有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之韵致和意境。

shèngshānshíèrshī宿yúntíng--wéichùhòu

fēiwēitiānkāijuǎnxiǎochuāngpíngliánguōliǔdàiràobàochéngjiāng

湘西一杯酒,渺渺红叶换。江东千里云,落落黄犬叹。
湘西一杯酒,渺渺红叶换。江东千里云,落落黄犬叹。
人生七十稀,百里九十半。初期枉车马,近乃遗札翰。
人生七十千,百里九十半。初期¹枉车马,近乃遗札翰。
注释:¹初期:此指年轻之时。
小迟君不肯,一出我岂惮。虽微办鸡黍,岂乏具薪炭。
小迟君不肯,一出我岂惮。虽微办鸡黍,岂乏具薪炭。
古风久不作,我友当力赞。旧诗况琼玖,触目屡璀璨。
古风久不作,我友当力赞。旧诗况琼玖,触目屡璀璨。
中馨称兰佩,外饰匪玉冠。初年已飞腾,中道翻叹惋。
中馨称兰佩,外饰匪玉冠。初年已飞腾¹,中道翻²叹惋³
注释:¹飞腾:迅速上升。²翻:反而。³叹惋:嗟叹惋惜。
恐遗知己羞,遂许独力断。于兹树风声,何止评月旦。
恐遗知己羞,遂许独力断¹。于兹²树风声,何止评月旦³
注释:¹恐遗二句:意谓恐怕知心朋友们笑话,便独自决断,努力拼搏。²于兹:在此。³评月旦:即“月旦评”,谓品评人物。典出《后汉书·许劭传》:“初,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
君如渥洼种,可以羁絷绊。我异淇园姿,犹睎岁时贯。
君如渥洼¹种,可以羁絷绊²。我异淇园姿³,犹睎岁时贯。
注释:¹渥洼:wòwā,神马。《史记·乐书》:“尝得神马渥洼水中,复次为太一之歌。”²羁絷绊:原指拴住客人的马以挽留客人,后指延揽、挽留人材。羁,jī,马笼头。絷,zhí,拴住马足的绳索。³淇园姿:指代虚心有节姿态美盛的竹子。淇园是周时卫国的竹园,因常代竹。⁴睎:xī,希望。
君乎甚英爽,我也终浪漫。自应殊显晦,宁复待剖判。
君乎甚英爽¹,我也终浪漫²。自应殊显晦,宁复待剖判。
注释:¹英爽:英俊豪爽。²浪漫:富有诗意,充满幻想。
湖山冰玉明,楼阁丹青焕。叩舷或乘舟,曳杖或登岸。
湖山冰玉明,楼阁丹青焕。叩舷或乘舟,曳杖或登岸。
君行定有得,我去何可愞。与想悠然时,却忆苍然观。
君行定有得,我去何可愞。与想悠然时,却忆苍然观。
吴德夫去年秋天为作者写了一首送行诗,作者按原诗用韵次序写此诗作答。全诗四十句,这里节选了十二句,诗中作者自愧异于淇园竹,表达了诗人重人品节操和自谦的品格。

yùnchóuqiūsòngxíngzhīzuò--zhàofān

xiāng西bēijiǔmiǎomiǎohónghuànjiāngdōngqiānyúnluòluòhuángquǎntàn

rénshēngshíbǎijiǔshíbànchūwǎngchējìnnǎizháhàn

xiǎochíjūnkěnchūdànsuīwēibànshǔxīntàn

fēngjiǔzuòyǒudāngzànjiùshīkuàngqióngjiǔchùcuǐcàn

zhōngxīnchēnglánpèiwàishìfěiguānchūniánfēiténgzhōngdàofāntànwǎn

kǒngzhīxiūsuìduànshùfēngshēngzhǐpíngyuèdàn

jūnzhǒngzhíbànyuán姿yóusuìshíguàn

jūnshényīngshuǎngzhōnglàngmànyīngshūxiǎnhuìníngdàipōupàn

shānbīngmínglóudānqīnghuànkòuxiánhuòchéngzhōuzhànghuòdēngàn

jūnxíngdìngyǒunuòxiǎngyōuránshíquècāngránguān

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呜轧 一作:呜咽)
呜轧(yà)¹江楼²角一声,微阳³(liàn)落寒汀(tīng)
译文:江楼上响起了呜咽的号角声,残阳的余晖洒在寒冷的沙汀。
注释:¹呜轧:象声词,形容号角吹响时的声音。古时在城楼吹号角以报时。一作“呜咽”。²江楼:指黄州城楼。³微阳:黄昏时光线微弱的太阳。晋潘尼《上巳日帝会天渊池诗》:“谷风散凝,微阳戒始。”。⁴潋潋:波光闪烁的样子。这里借指阳光。⁵汀:水边平地。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不用凭栏¹苦回首,故乡²七十五长亭³
译文:不必倚靠栏杆苦苦回头眺望,这里到故乡有七十五个驿亭。
注释:¹凭栏 :身倚栏杆。²故乡:指长安。³长亭:古时于道路每隔十里设长亭,故亦称“ 十里长亭 ”。供行旅停息。近城者常为送别之处。

  此诗首句“呜轧江楼角一声”中的“一声”两字很有可玩味。本是暮角声声,断而复连,只写“一声”也就是第一声,这显然是强调它对诗中人影响很大。他一直高踞在城楼,俯临大江,凭栏回首,远眺通向乡关之路。正出神的时候,忽然一声角鸣,使他不由蓦然惊醒,这才发现天色已晚,夕阳已沉没水天之际。这就写出一种“苦回首”的情态。象声词“呜轧”,用在句首,正造成似晴空一声雷的感觉。

  由于写“一声”就产生一个特殊的情节,与“吹角当城片月孤”一类写景抒情诗句同中有异。呜咽的角声又造成一种凄凉气氛,那“潋潋”的江水,黯淡无光的夕阳,水中的汀洲,也都带有几分寒意。“微”、“寒”等字均著感情色彩,写出了望乡人的主观感受。

  暮色苍茫,最易牵惹乡思离情。诗人的故家在长安杜陵,长安在黄州西北。“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宋张舜民《卖花声》)“微阳潋潋落寒汀”,正是西望景色。而三句却作转语说:“不用凭栏苦回首”,似是自我劝解,因为“故乡七十五长亭”,即使回首又怎么能望尽这迢递关山?这是否定的语势,实际上形成唱叹,起着强化诗情的作用。这首诗是宦游思乡之作,赞许者都异口同声地称引其末句。

  按唐时计量,黄州距长安二千二百五十五里(《通典》卷一八三),驿站恰合“七十五”之数(古时三十里一驿,每驿有亭)。但这里的数字垛积还别有妙处,它以较大数目写出“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的家山遥远的情景,修辞别致;而只见归程,不见归人,意味深长。从音节(顿)方面看,由于运用数字,使末句形成“二三二”的特殊节奏(通常应为“二二三”),声音的拗折传达出凭栏者情绪的不平静,又是一层妙用。

  唐代有的诗人也喜堆垛数字,如骆宾王,却不免被讥为“算博士”。考其原因,是因为他运用的数字多是为了属对方便,过露痕迹,用得又太多太滥,也就容易惹人生厌。而此诗数字之设置,则是出于表达情感的需要,是艺术上的别出心裁,所以驱使而让人没有察觉,真可夸口“虽‘算博士’何妨”。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079-1080
2、 张盛荣 王晓祥.古今怀乡思亲诗词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119
3、 丁敏翔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下).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536

ānchénglóu

 tángdài 

jiānglóujiǎoshēng wēiyángliànliànluòhántīng  (zuò  )
yòngpínglánhuíshǒu xiāngshíchángtíng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石头城¹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²。指点六朝形胜³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jīng)旗,连云樯(qiáng)(lǔ),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译文:站在高高的石头城上,放眼望去,苍天的尽头与吴、楚两国连接在一起,一片空旷。昔日六朝胜地的繁华,如今已荡然无存,只有江河青山依旧。遥想当年,战火纷飞,硝烟不断,生灵涂炭,白骨遍野如雪。多少英雄豪杰都已经随着时间的长河席卷而去,只有浩瀚的长江依然奔腾不息,滚滚东流。
注释:¹石头城:即金陵城,在今南京清凉山。昔为六朝都城。²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放眼望去,天边连着吴楚,天地相接,一片空旷。吴楚,今江、浙一带地区。³六朝形胜: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地形优越壮美。⁴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这三句话写战争的激烈场面。旌旗,泛指旗帜。樯橹,桅杆和划船工具,这里代指船只。⁵江:长江。
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冷,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寂寞避暑离宫¹,东风辇(niǎn)路,芳草年年发²。落日无人松径冷,鬼火高低明灭³。歌舞尊(zūn)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译文:孤寂的行宫内院,东风吹过,昔日皇帝车架经常碾压的道路,早已是年年岁岁芳草萋萋。每当日落天黑的时候,松树林里空寂冷落,只见幽幽的冥火时隐时现。可在当年有多少如花似玉的歌妓舞女在这里青丝变成了白发,送走了一世的青春年华。如今淮河上明月依旧,六朝的繁华却早已消逝,给人留下的只有无限的伤感。
注释:¹避暑离宫:在离宫避暑。离宫,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宫室。²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东风吹到皇帝车架走的路,每年都长出青草。辇路,宫殿楼阁间的通道。³落日无人松径冷,鬼火高低明灭:日落以后,松树林里没有人,只见鬼火时隐时现。松径,松林间的小路。明灭,忽隐忽现,时隐时现。⁴尊:同“樽”,酒杯。⁵繁华:鲜花盛开,喻青春美丽。⁶暗换青青发:乌黑的头发变灰变白。⁷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这句话用刘禹锡《石头城》“淮水城头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说明淮河上明月依旧,六朝的繁华却早已消逝。秦淮,流过石头城的秦淮河。

  这首词步宋代苏轼《赤壁怀古》词韵而作,是一首登临怀古词。主要描写石头城的荒凉残败,借助对“六朝形胜”及其历史遗迹的吟咏,抒发了作者吊古伤怀的情感。同时指出,是由于战争,才破坏了石头城昔日的繁华。全词抚今追昔,格调苍凉,以一组富有悲剧意味的景象,写出风云易逝,青山常在的感慨。

  上片主要写白日登眺时的所见。

  开头三句为总写。“石头城上”点登临地点,人手擒题,落笔不凡。“天低”,写眺望之遥远;“吴楚”,写地域的辽阔,前边着一“望”字,说明石头城虽是六朝故都,但“六代繁华”已空无所有。这三句欲抑先扬,自然地过渡到六代繁华衰歇的叙写上去。

  “指点”二句,承“眼空无物”进一步描写“六代繁华”的衰歇。诸葛亮说:“钟阜龙皤,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见伏朝事迹》)这两句则说,昔日的“六朝形胜”已不复见。这样写,既见出了六朝繁华的衰歇,又进一步落实在“眼空无物”的“空”字上,运笔细密。

  “蔽日”五句,由今而昔,由实而虚,转入对六朝南北割据的描写。回首往事,六朝以来的统治者们,不论是梁陈还是宋元,为争取天下,他们都以长江为界,互相攻伐,不知有多少士兵化为白骨,也不知有多少英雄豪杰“消磨”了宝贵的青春。这五句,既反映了历代统治者互相攻伐的残酷,又揭示出“六代繁华”衰歇的原因,生动深刻,令人回味不已。

  下片主要是月夜抒怀。

  前五句复由昔而今,从王室衰落、宫廷荒芜方面更进一步描写“六代繁华”的衰歇。这五句是说,旧日帝王们避暑的离宫已寂然无人,“辇路”上年复一年长满了荒草,入夜后松径里便空无一人,“鬼火高低明灭”。作者抓住了几个生活片断,生动地反映出六朝宫殿已变成一片废墟和残破不堪的景象,字里行间,浸透着“黍离”之感。

  后五句抒发吊古伤怀之情。虽然自己生活在“歌舞尊前”,但功业未就,青春在不知不觉之间逝去,头发变白。回首千古往事,只有对着秦淮明月,暗暗“伤心”而已。

参考资料:
1、 张承编著,经典诗词品读,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09,第221页

niànjiāo ·dēngshítóuchéngdōngyùn

 yuándài 

shítóuchéngshàng wàngtiānchǔ yǎnkōng zhǐdiǎnliùcháoxíngshèng wéiyǒuqīngshān jīng liányúnqiáng báifēnxuě jiāngnánběi xiāoduōshǎoháojié 
shǔgōng dōngfēngniǎn fāngcǎoniánnián luòrénsōngjìnglěng guǐhuǒgāomíngmiè zūnqián fánhuájìng ànhuànqīngqīng shāngxīnqiān qínhuáipiànmíngyuè 
天津三月时,千门桃与李。
天津¹三月时,千门桃与李。
译文:三月时的天津桥上,家家户户出游人手中都拿着桃李之花。
注释:¹天津:浮桥名,故址在今洛阳西南洛水上。
朝为断肠花,暮逐东流水。
(zhāo)¹为断肠花,暮²逐东流水。
译文:早上还是美丽的花朵,到晚上便都凋谢了,扔入了流水之中。
注释:¹朝:早晨。²暮:傍晚。
前水复后水,古今相续流。
前水复后水,古今相续流。
译文:洛水之中,前水与后水,古今相续而流。
新人非旧人,年年桥上游。
新人非旧人,年年桥上游。
译文:但年年在天津桥上的游客,却古今不同。
鸡鸣海色动,谒帝罗公侯。
鸡鸣海色动,谒(yè)¹帝罗公侯。
译文:鸡鸣之时,天色已明,在洛阳宫中已站满了上朝的公侯权贵。
注释:¹谒:进见。
月落西上阳,余辉半城楼。
月落西上阳,余辉半城楼。
译文:月亮西落上阳宫时,余辉映着半个城楼。
衣冠照云日,朝下散皇州。
衣冠照云日,朝下散皇州。
译文:此时朝中众官纷纷下朝,衣冠鲜光,上耀云日。
鞍马如飞龙,黄金络马头。
鞍马如飞龙,黄金络马头。
译文:他们骑着高头大马,马头上的络髻金光闪闪。
行人皆辟易,志气横嵩丘。
行人皆辟易,志气横嵩(sōng)¹
译文:路上的行人纷纷退避,这些达官贵人趾高气扬的气势,直凌山岳。
注释:¹嵩丘:这里指高山。
入门上高堂,列鼎错珍羞。
入门上高堂,列鼎(dǐng)错珍羞¹
译文:回家之后,在高堂之上,珍馐满席。
注释:¹珍羞:珍美的肴馔。
香风引赵舞,清管随齐讴。
香风引赵舞,清管随齐讴。
译文:席上,美人的舞蹈引来阵阵香风,有歌女在伴着管弦唱歌。
七十紫鸳鸯,双双戏庭幽。
七十紫鸳鸯,双双戏庭幽。
译文:酒筵过后,便到庭中戏弄池中的鸳鸯。
行乐争昼夜,自言度千秋。
行乐争昼夜,自言度千秋。
译文:他们日夜行乐而不知疲,自以为这样的生活可以千载不变。
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尤。
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qiān)¹
译文:但是,功成不退,自古以来就多有悲惨的下场。
注释:¹愆尤:罪过,灾祸。
黄犬空叹息,绿珠成衅雠。
黄犬空叹息,绿珠成衅雠。
译文:如秦朝李斯,官居丞相,尚落得车裂咸阳的下场,空自叹息不能重过出上蔡东门,牵黄犬逐狡兔的生活。晋朝的石崇,因宠妾绿珠之故,与权贵结成怨仇,而破家灭身。
何如鸱夷子,散发棹扁舟。
何如鸱(chī)夷子¹,散发棹(zhào)(piān)舟。
译文:哪如春秋时越国的范蠡,功成身退,自称鸱夷子皮,翩然乘一叶之扁丹,逍遥于江湖。
注释:¹鸱夷子:典故名,典出源《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鸱夷子”即鸱夷子皮 。范蠡是越国的上卿,因献西施於吴王夫差 ,就中取事,破了吴国 。后见越王义薄,扁舟遨游五湖,自号“ 鸱夷子 ”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