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译文:看到秋风吹起,木叶飘落,便想到《楚辞》中的洞庭湖水。
注释:河北:黄河以北。
常山¹临代郡(jùn)²,亭障³绕黄河。
译文:到了关山代郡一带,黄河沿岸修筑着很多堡垒。
注释:¹常山:关名,位干今河北唐县西北。²代郡:位于今河北蔚县东北。³亭障:亦作“亭鄣”,古代边塞要地设置的堡垒。
心悲异方乐,肠断陇头歌。
心悲异方乐¹,肠断陇(lǒng)头歌²
译文:异域的音乐让人心中悲凉,陇头的歌曲令人愁断肠。
注释:¹异方乐:即异域的音乐。²陇头歌:乐府横吹曲名,内容多写征人的艰辛。
薄暮临征马,失道北山阿。
薄暮临¹征马²,失道³北山阿
译文:傍晚的时候,面对着远行的马,迷失在山的拐处。
注释:¹临:面对。²征马:远行的马,或说指战马。³失道:迷路。⁴山阿:山的拐弯处。

  诗的首二句写眼前秋景仿佛洞庭之畔,流露出思乡之情;次二句一转至现实的北方黄河之景;五、六两句进一步写“心悲”、“肠断”的内在感受;最后二句以薄暮失道来描写诗人迷茫怅惘、恍惚痛苦的情形。全诗层层深入,写情真切,笼罩着慷慨悲凉的气氛,颇具苍劲、雄健的风格。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二句,清沈德潜《古诗源》认为“起调甚高”,议论是不错的。因为它从眼前所见的秋风吹起,木叶纷落于黄河波上,即刻联想到有似昔日的南国风景,就径直领出旧土之思的发端,并且暗用屈子《楚辞·九歌·湘夫人》“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意境,平添出一层烟雾般轻蒙柔曼的忧郁情味来,使之拥载了更丰厚的涵纳,以供人体味怀想。当然,这种辽远地域空间和漫长古今时间的类比,除了承传的历史文化背景影响外,主要的还在于主体自身现实人生经历与情感趋向的规范,所以才能够将原本隔断的二端重行汇铸为一个统一的有机审美整体,就寻常的客观物象间注入强烈主观选择意识。

  后面六句即顺势直下,由空间场景描写导出时间推移的概念,层层依次展开。“常山”、“代郡”历来是边防要地,因此王褒沿途北渡,所见亭障相属,一派森严戒备的紧张景象,确也反映出那战事繁频,兵连祸结的现实状况。

  接着的第五、六两句写沿途所闻,以“异方乐”共“陇头歌”对举,一为曲调,一为歌辞。“陇头歌”的名目,多是用于表现戍卒征夫离愁别恨的内容,格调悲慨苍凉。王褒此际风尘仆仆于萧条秋野上,满目荒凉,又值暮色四起,忽地传来了阵阵吟歌,呜咽入耳,不能不使之悲从中来,陡地牵动起家国沦亡的万千思绪,平生遭际尽翻上心头,直觉天地茫茫竟无从归属,念之“肠断”。这里的“异方乐”一语,含意颇深,原因其系胡人所造,非汉地土风雅乐,故云。但另一层的意思,却是谓魏、周之类的北朝政权,都是异族入主中原,自不同于我炎汉正朔。

  这样,自然而然地归结到尾句上来:“薄暮驱征马,失道北山阿”,此处袭用了《战国策·魏策》旧典,魏王欲攻赵,季梁劝说道:“今者臣来,见人于太行,乃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虽良,此非楚之道也。’曰:‘吾用多。’臣曰:‘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善御。’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指出魏王以攻赵求成霸业,则“犹至楚而北行也”。并融入魏阮籍《咏怀诗》之五:“北临太行道,失路将如何”的句意,叹息自己的人生失路。当初忍辱借生,以至易节仕异族,现在蹉跎岁晚,生年无多,则悔又何及,也只有留下无穷的伤悲苦痛罢了。至此,方将开首的寓意点明,回旋应呼,不滞不懈。

  这首诗不事雕饰,造语清浅而寄兴遥深,尤其善于融化典故以写自我心意,更耐人寻味,增加了它的感染力。

参考资料:
1、 吕晴飞等编著.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中国和平出版社,1999.10:795

běi

wángbāo(nánběi) nánběicháo 

qiūfēngchuī huándòngtíng 
chángshānlíndàijùn tíngzhàngràohuáng 
xīnbēifāngyuè chángduànlǒngtóu 
línzhēng shīdàoběishānē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看到秋风吹起,木叶飘落,便想到《楚辞》中的洞庭湖水。

到了关山代郡一带,黄河沿岸修筑着很多堡垒。

异域的音乐让人心中悲凉,陇头的歌曲令人愁断肠。

傍晚的时候,面对着远行的马,迷失在山的拐处。

注释

河北:黄河以北。

常山:关名,位干今河北唐县西北。

代郡:位于今河北蔚县东北。

亭障:亦作“亭鄣”,古代边塞要地设置的堡垒。

异方乐:即异域的音乐。

陇头歌:乐府横吹曲名,内容多写征人的艰辛。

临:面对。

征马:远行的马,或说指战马。

失道:迷路。

山阿:山的拐弯处。

简析

  诗的首二句写眼前秋景仿佛洞庭之畔,流露出思乡之情;次二句一转至现实的北方黄河之景;五、六两句进一步写“心悲”、“肠断”的内在感受;最后二句以薄暮失道来描写诗人迷茫怅惘、恍惚痛苦的情形。全诗层层深入,写情真切,笼罩着慷慨悲凉的气氛,颇具苍劲、雄健的风格。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二句,清沈德潜《古诗源》认为“起调甚高”,议论是不错的。因为它从眼前所见的秋风吹起,木叶纷落于黄河波上,即刻联想到有似昔日的南国风景,就径直领出旧土之思的发端,并且暗用屈子《楚辞·九歌·湘夫人》“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意境,平添出一层烟雾般轻蒙柔曼的忧郁情味来,使之拥载了更丰厚的涵纳,以供人体味怀想。当然,这种辽远地域空间和漫长古今时间的类比,除了承传的历史文化背景影响外,主要的还在于主体自身现实人生经历与情感趋向的规范,所以才能够将原本隔断的二端重行汇铸为一个统一的有机审美整体,就寻常的客观物象间注入强烈主观选择意识。

  后面六句即顺势直下,由空间场景描写导出时间推移的概念,层层依次展开。“常山”、“代郡”历来是边防要地,因此王褒沿途北渡,所见亭障相属,一派森严戒备的紧张景象,确也反映出那战事繁频,兵连祸结的现实状况。

  接着的第五、六两句写沿途所闻,以“异方乐”共“陇头歌”对举,一为曲调,一为歌辞。“陇头歌”的名目,多是用于表现戍卒征夫离愁别恨的内容,格调悲慨苍凉。王褒此际风尘仆仆于萧条秋野上,满目荒凉,又值暮色四起,忽地传来了阵阵吟歌,呜咽入耳,不能不使之悲从中来,陡地牵动起家国沦亡的万千思绪,平生遭际尽翻上心头,直觉天地茫茫竟无从归属,念之“肠断”。这里的“异方乐”一语,含意颇深,原因其系胡人所造,非汉地土风雅乐,故云。但另一层的意思,却是谓魏、周之类的北朝政权,都是异族入主中原,自不同于我炎汉正朔。

  这样,自然而然地归结到尾句上来:“薄暮驱征马,失道北山阿”,此处袭用了《战国策·魏策》旧典,魏王欲攻赵,季梁劝说道:“今者臣来,见人于太行,乃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虽良,此非楚之道也。’曰:‘吾用多。’臣曰:‘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善御。’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指出魏王以攻赵求成霸业,则“犹至楚而北行也”。并融入魏阮籍《咏怀诗》之五:“北临太行道,失路将如何”的句意,叹息自己的人生失路。当初忍辱借生,以至易节仕异族,现在蹉跎岁晚,生年无多,则悔又何及,也只有留下无穷的伤悲苦痛罢了。至此,方将开首的寓意点明,回旋应呼,不滞不懈。

  这首诗不事雕饰,造语清浅而寄兴遥深,尤其善于融化典故以写自我心意,更耐人寻味,增加了它的感染力。

参考资料:
1、 吕晴飞等编著.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中国和平出版社,1999.10:795
创作背景

  王褒出身于江东望族,所谓世胄名家、累代宰辅。这首诗当为作者仕周时所作,叙写他渡黄河北上,路途的一些见闻感受,并不仅为一般的记行之章,而是于景光风物的描述间,寄寓着很深的慨叹。

参考资料:
1、 吕晴飞等编著.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中国和平出版社,1999.10:795
王褒(南北)

王褒(南北)

王褒(约513~576年),字子渊,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南北朝文学家。东晋宰相王导之后(第三子王洽一脉),曾祖王俭、祖王骞、父王规,俱有重名。妻子为梁武帝之弟鄱阳王萧恢之女。梁元帝时任吏部尚书、左仆射。明帝宇文毓笃好文学,王褒与庾信才名最高,二人特被亲待。加开府仪同三司。武帝宇文邕时为太子少保,迁小司空,后出为宜州刺史。建德年间去世,卒年六十四 。子王鼒嗣。 ▶ 1篇诗文

猜您喜欢
何物能令公怒喜?山要人来,人要山无意。恰似哀筝弦下齿,千情万意无时已。
何物能令公怒喜?山要人来,人要山无意。恰似哀筝¹(xián)下人²,千情万意无时已。
译文:有什么能使您又是开心又是生气呢?山要人来,人却没有那个意思。就好像那哀婉的古筝琴头架弦的齿状横木,千情万意时刻翻腾没有时候停歇。
注释:¹哀筝:哀婉的筝声。²弦下人:琴头架弦的人状横木。
自要溪堂韩作记,今代机云,好语花难比。老眼狂花空处起,银钩未见心先醉。
自要溪堂韩作记,今代机云¹,好语花难比。老眼狂花空处起,银钩(gōu)²未见心先醉。
译文:自从您给我写了《稼轩记》,如今我代替二陆完成这个,好的话语是鲜花难以比拟的。人老眼花,看见了花朵从空白处出现,字迹还没见到,人却已经心醉。
注释:¹机云:以二陆比二韩。²银钩:一种草书体,这里指字迹。

  上片写自己退隐的感受。既有喜也有怒,“怒”的是被迫闲居,“喜”的是离开朝廷是非地,这是后退一步的想法。起句破空而来,探寻什么事物能左右作者喜怒哀乐之情。这句词是从《世说新语》点化而来的。据《世说新语》引荆州民谣说:“髯参军,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原意是说王恂和郗超多智术,能操纵桓温的感情,使其喜、怒。而此处只是借以提出问题,引出下面的叙议。“山要”二句紧承“何物”二字,阐述其喜怒的原因。言山要人来此居住,而人却要山没有意念。如果山没有意念,则和作者之心相同,便能使作者喜欢;反之,则会使作者愤怒。用拟人手法,表达了作者天人合一、寄情山水的强烈感情。“恰似”二句写自己闲居以来的思想状况。言其像“哀筝弦下齿”随着人弹奏力度之不同便发出或低或昂或喜或悲的声调一样,自己也随着客观事物的千变万化而产生“千情万意”,无穷无尽,反复不已,使自己长期处于矛盾痛苦之中,令人愤怒之极。

  下片写对韩元吉的希望。换头写自己在带湖府第中建了一个“稼轩”,希望韩元吉能为它作篇序。韩愈有《郓州溪堂诗》,诗前有长序,记溪堂修建因由,并刻石于郓州,“溪堂韩作记”本意指此。洪迈曾为辛弃疾作《稼轩记》,韩元吉有无作记不见载籍,估计此处是因韩元吉与韩愈同姓,故连类而及,以便下文颂扬其文学才华。“今代”二句赞扬韩元吉文章写得好,元吉及其从兄可以和晋代著名诗人陆机与陆云相媲美。作者在《太常引·寿韩南涧尚书》词中说:“今代又尊韩,道吏部、文章泰山。”此处与之同意,都是称赞韩元吉文学成就之高。“老眼”二句写自己盼望心情之切。言其虽还没有见到韩元吉的佳作,自己已经沉醉其中,表达了作者对韩元吉的崇敬和喜悦之情,并对起句“喜怒”二字作出应有的回应,富有余味。由此词可看出辛词对题材的开拓,任何事情都可用词来表达,“词为艳科”的藩篱已不复存在。

  全词叙述了自己落职闲居后的生活和喜怒哀乐,表达了作者对韩元吉的要求和希望,可谓千情万意,百感交集,但乐观仍为其基调。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辛弃疾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6:277

diéliànhuā··nénglìnggōng--xīn

nénglìnggōngshānyàorénláirényàoshānqiàshìāizhēngxiánxià齿chǐqiānqíngwànshí

yàotánghánzuòjīndàiyúnhǎohuānánlǎoyǎnkuánghuākōngchùyíngōuwèijiànxīnxiānzuì

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
历稔(rěn)¹共追随,一旦辞群匹²
译文:多年来,我们一起共事,情好谊笃,如今即将与你们分别了,让人怎能不感伤。
注释:¹历稔:历年。稔:谷熟,谷一熟为一年。²群匹:群朋, 即诗题中的“故游”。
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
复如东注¹水,未有西归日。
译文:我这一去犹如东流的江水,不知何时才能回归。
注释:¹注:泻。
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夜雨如空阶(jiē)¹,晓灯²暗离室。
译文:夜晚湿冷的雨如,淅沥落在空旷的台阶上,室内三杯两盏淡酒,促膝话别,彻夜不眠,不知不觉间曙色已跃上窗头。
注释:¹空阶:没有行人,没有行人的夜,可知已是夜深人静。²晓灯:破晓时室内显得暗淡的光。
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促膝?
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促膝(xī)¹
译文:只好放下各自手中的杯盏,何时咱们还能像现在这样把酒尽欢。
注释:¹促膝:古人采用跪坐的姿势,对坐交谈时,彼此的能部相接近,叫“促膝”。

  此篇《艺文类聚》卷二十九、《文苑英华》卷二百八十六均题作《从镇江州与游故别》,余冠英选注《汉魏六朝诗选》、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等,均误作《从政江州与故游别》。

  考何逊从镇江州,共有两次:第一次在公元510年(天监九年)旧历六月,建安王萧伟出为都督江州诸军事、镇南将军、江州(今江西九江)刺史,何逊仍从掌书记。第二次在公元517年(天监十六年)旧历六月,庐陵王萧续出为江州剌史,何逊以记室复随府江州。不久即去世。

  据诗意推测,此诗当作于第一次从镇江州时。全诗极力渲染与朋友离别时依恋难舍的情景,深婉动人。

  建安王萧伟礼贤下士,“由是四方游士、当世知名者,莫不毕至。”伟又穿凿园林,穷极雕丽,“每与宾客游其中”(《梁书·萧伟传》)。公元507年(天监六年),何逊迁建安王水曹行参军,兼任记室,深得萧伟信任,日与游宴。今从镇江州,将与故游离别,自然无限惆怅。故开头两句便说:“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历稔”,多年也。“群匹”,即指故游诸人。共事多年,追随左右,情好谊笃,不忍遽别。

  时萧伟任扬州刺史(治所在今南京),何逊亦在刺史幕中。南京濒临长江。长江之水西天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正如古乐府《长歌行》所吟咏的那样:“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诗人不禁睹物起兴,发出深沉的喟叹:“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这尚是虚拟。

  而眼前实景更是伤人怀抱:室外夜色深沉,雨声淅沥。酷热的夏夜,如果来一阵滂沱暴雨,带来些许凉意,或许可以冲刷掉离人的愁思,减轻一点人们的痛苦。却偏偏不是!这缠绵夜雨,点点滴滴,打在人踪寂寥的空阶之上,“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空”字,增加了无限凄凉。而室内灯光朦胧,离筵草草,三杯两盏淡酒,怎抵它离恨别愁!促膝话别,彻夜不眠,完全忘记了时间,曙光暗淡了灯光,方知东方之既白。

  一个“晓”字,潜藏着无限离别深情。叶矫然说:“何仲言体物写景,造微入妙,佳句实开唐人三昧。”(《龙性堂诗话》初集)而“夜雨”两句,正是这样的佳句。茫茫夜色,点点细雨,淡淡灯光,给这故游夜别的场面笼罩上一片浓重的感伤色彩。难怪陆时雍评此二句曰:“惨甚!闲闲两语,景色自成。”又曰:“‘林密户稍阴,草滋苔欲暗’,细写得幽;‘薄云岩际出,残月波中上’,轻写得妙;‘解缆及朝风,落帆依暝浦’,平写得帖;‘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深写得苦。此皆直绘物情,不烦妆点。”(《古诗镜》卷二十二)故游不堪离恨苦,更何况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离别在即,于是面面相觑,悲不自胜,不禁为之罢席。

  “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促膝?”“同”字照应首句的“共”字,缠绵悱恻。而以设问作结,进一步抒发了“盛会难再”的深沉感慨,使人产生无限遐想。

  何逊的诗,题材比较狭窄,多为赠答酬唱、送别伤离之作。而他的可贵之处,是很少无病呻吟。像这首诗写离别,将寻常情事,眼前景物,信手拈来,自然清新,且情景交融,颇为动人,前后照应,耐人寻味。特别是“夜雨”两句,更是脍炙人口。唐人郑谷《文昌寓直》诗云:“何逊空阶夜雨平,朝来交直雨新晴。”于此可见其影响之深。

参考资料:
1、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1071-1072页

línxíngyóubié

xùn nánběicháo 

rěngòngzhuīsuí dànqún 
dōngzhùshuǐ wèiyǒu西guī 
kōngjiē xiǎodēngànshì 
xiāngbēijiǔ shítóng 
范仲淹夜寝时,必省日间之事。所为善,则熟寐;不善,则终夜不能安眠,必求所以改之者。
范仲淹¹夜寝²时,必省(xǐng)³日间之事。所为,则熟寐(mèi);不善,则终夜不能安眠,必求所以改之者。
译文:范仲淹晚上睡觉时,一定要反省自己白天做的事情。如果做的事情都是好事,就能睡个好觉;如果不是,则整夜都无法安眠,一定要找到原因从而及时改正。
久废南山田,叨陪东阁贤。
久废南山田¹,叨陪²东阁贤³
译文:很久没有回家了,也没有打理自家的庄园,而在京城这长时间,看来自己也不配让贤士们天天陪我了。
注释:¹南山田:浩然在观山下的田园,因岘山在北郭林间之南,故称南山。²叨陪:吞陪。叨,谦词。全诗校:“一作谬。”³东阁贤:说的是汉武帝朝时的宰相公孙弘,在自家院墙的东面开了一个门,并专门建了房舍,供招揽的贤士居住,这也是成语“东阁待贤”的出处。
欲随平子去,犹未献甘泉。
欲随平子¹去,犹未献甘泉²
译文:也想像张衡那样归田隐居。再最后一搏像扬雄那样,也写一篇赋自荐。
注释:¹平子:东汉张衡字平子,曾作《归田赋》。²甘泉:指扬雄的《甘泉赋》。
枕籍琴书满,褰帷远岫连。
枕籍(jiè)¹琴书满,褰(qiān)²(wéi)³远岫(xiù)连。
译文:看着满床的书和琴,却仕途无门,撩开帷幔,只见远处群山相连。
注释:¹籍:全诗校“一作席。”陶渊明《时运》“清琴横床,浊酒半壶。”庾信《拟咏怀》“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²褰:揭起。³帷:幔。⁴岫:《尔雅·释山》“山有穴曰岫”。
我来如昨日,庭树忽鸣蝉。
我来如昨日,庭树忽鸣蝉。
译文:时间飞逝,仿佛觉得自己是昨天才来京城,突然听见庭中树上传来阵阵蝉鸣。
促织惊寒女,秋风感长年。
促织¹惊寒女,秋风感长(zhǎng)²
译文:蟋蟀的声音使感到天气寒意的女子一惊,习习秋风中,不但感到了寒意,更感叹年华的流逝。
注释:¹促织:蟋蟀,《易通·系卦》“蟋蟀之虫,随阴迎阳,居壁向外,促妇女织续女工。”²长年:年长者。
授衣当九月,无褐竟谁怜。
授衣¹当九月,无褐(hè)竟谁怜。
译文:织布制衣都完成了,可是诗人却没得穿,无人相怜。
注释:¹授衣:《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zhǎngānzhǔrén--mènghàorán

jiǔfèinánshāntiándāopéidōngxiánsuípíngziyóuwèixiàngānquán

zhěnqínshūmǎnqiānwéiyuǎnxiùliánláizuótíngshùmíngchán

zhījīnghánqiūfēnggǎnzhǎngniánshòudāngjiǔyuèjìngshuílián

井边分水过寒厅,斩竹南溪仗友生。
井边分水过寒厅¹,斩竹南溪仗友生。
译文:将井水分引到我家需要几根竹子,想仰仗您,砍几根您家南溪边的竹子。
注释:¹寒厅:用以谦称自己的家。
来酿百壶春酒味,怒流三峡夜泉声。
来酿百壶春酒味,怒流三峡夜泉声。
译文:等引水成功,待我酿酒百壶,与您一道在三峡月夜之下享春酒、听水声。
能令官舍庖厨洁,未减君家风月清。
能令官舍庖(páo)¹洁,未减君家风月清。
译文:引水入厨既能让我厨房保持洁净,对您在竹间赏月的雅兴也没有减损。
注释:¹庖厨:厨房。
挥斧直须轻放手,却愁食实凤凰惊。
挥斧直须轻放手,却愁食实凤凰惊。
译文:挥斧砍竹时我一定动作轻巧,倒担心砍竹会惊扰到凤凰来您家竹林觅食。

cóngchénzhāngqiúzhú竿gānyǐnshuǐchú--huángtíngjiān

jǐngbiānfēnshuǐguòhántīngzhǎnzhúnánzhàngyǒushēng

láiniàngbǎichūnjiǔwèiliúsānxiáquánshēng

nénglìngguānshěpáochújiéwèijiǎnjūnjiāfēngyuèqīng

huīzhíqīngfàngshǒuquèchóushíshífènghuángjī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