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江程春过半,渚青新长芦芽。李花几树间桃花。嫩黄烟际柳,远白水边沙。老子老来心似水,肯教愁绪如麻。扁舟来往似仙槎。还家今有日,那得更思家。
十日江程春过半,渚青新长芦芽。李花几树间桃花。嫩黄烟际柳,远白水边沙。老子老来心似水,肯教愁绪如麻。扁舟来往似仙槎。还家今有日,那得更思家。

línjiāngxiānzhōuzhōng--liángyín

shíjiāngchéngchūnguòbànzhǔqīngxīnzhǎnghuāshùjiāntáohuānènhuángyānliǔyuǎnbáishuǐbiānshālǎozilǎoláixīnshìshuǐkěnjiàochóubiǎnzhōuláiwǎngshìxiāncháháijiājīnyǒugèngjiā

梁寅

梁寅

梁寅(1303——1389),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人。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元末兵起,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 ▶ 258篇诗文

猜您喜欢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伤感,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bǐng)原少孤¹,数岁时,过²书舍³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¹⁰学,中心¹¹¹²¹³,故泣耳。”师恻(cè)¹⁴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¹⁵有志,吾徒¹⁶相教,不求资¹⁷也。”于是遂¹⁸就书¹⁹。一冬之间,诵²⁰《孝经》《论语》。
译文:邴原小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几岁时,经过书塾时就开始哭,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孩子,你为什么哭?”邴原回答说:“失去了父母的人容易悲伤,穷人容易感伤。凡是能够读书的人,都是一些有父母的孩子。我第一羡慕他们有父母亲,第二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到十分悲伤,所以就哭了。”塾师听了邴原的话,同情他说:“(你)想要读书,就去读吧!”邴原说:“(我)没有钱交学费。”,塾师于是对他说:“如果你真有这个志向,我就把你当成我的徒弟,不收你学费。”邴原从此就入了学读书。一个冬天过去了,邴原就会背《孝经》《论语》了。
注释:¹少孤:年少失去父亲。孤:幼年丧失父母。²过:经过。³书舍:书塾。⁴泣:小声哭。⁵书:学习。⁶凡:凡是。⁷亲:父母。⁸羡:羡慕。⁹其:他们,指代书舍里的学生。¹⁰得:能够。¹¹中心:内心里。¹²伤:悲哀。¹³感:伤感。¹⁴恻然:怜悯,同情。恻:心中悲伤。¹⁵苟:如果,要是。¹⁶徒:白白的,此处指不收费。¹⁷资:费用。¹⁸遂:就。¹⁹就书:上书塾(读书)。就:靠近,此处指就书,即上学。²⁰诵:背诵。
我们要好学,并且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
也应向文中老师学习,无私给予别人求学的帮助,尊重爱学习、有志向的人。

bǐngyuánxué--zàn

bǐngyuánshǎoshùsuìshíguòshūshěérshīyuētóngziyuányuēzhěshāngpínzhěgǎnshūzhěfánxuézhěyǒuqīnyuànèrxiànxuézhōngxīnshānggǎněrshīrányuēshūěr!!yuányuēqiánshīyuētóngzigǒuyǒuzhì,,xiāngjiào,,qiúshìsuìjiùshūdōngzhījiānsòngxiàojīnglùn

蓐食徇所务,驱牛向东阡。
(rù)¹²所务³,驱牛向东阡。
译文:天未亮就吃了饭,赶着牛去村东干。
注释:¹蓐食:坐在床席上吃早饭。²徇:从事,尽全力去做。³所务:所从事的农务。
鸡鸣村巷白,夜色归暮田。
鸡鸣村巷白,夜色归暮田。
译文:天刚亮就下了田,直至暮色归家园。
札札耒耜声,飞飞来乌鸢。
札札耒(lěi)(sì)¹声,飞飞来乌鸢²
译文:木犁翻土札札响,乌鸦老鹰飞不断。
注释:¹耒耜:耕地翻土的工具。这里泛指农具。²乌鸢:乌鸦和老鹰。这里泛指鸟类。
竭兹筋力事,持用穷岁年。
¹兹筋力事²,持用³岁年。
译文:竭尽筋力勤劳动,收点粮食过一年。
注释:¹竭:尽。兹:这个。²筋力事:指重体力劳动。³持用:拿来取用。⁴穷:过完,度过。
尽输助徭役,聊就空自眠。
尽输助徭役,聊就空自眠。
译文:粮食交尽出苦力,姑且回到空屋眠。
子孙日已长,世世还复然。
子孙日已长,世世还复然。
译文:子孙天天长大了,世世代代亦复然。
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
(lí)¹隔烟火²,农谈四邻夕。
译文:烟火人家篱笆隔,相聚黄昏来谈白。
注释:¹篱落:篱笆。²烟火:指人家。这两句是说,篱笆把一家家隔开,傍晚时左邻右舍聚在一起交谈。
庭际秋虫鸣,疏麻方寂历。
庭际¹秋虫²鸣,疏麻³寂历
译文:院边秋蝉叽叽叫,无风苎麻正寂寂。
注释:¹庭际:院落边。²虫:一作“蛩”。³疏麻:麻名。这里泛指一般的苎麻。⁴方:正。⁵寂历:寂静。
蚕丝尽输税,机杼空倚壁。
蚕丝尽输税¹,机杼(zhù)²空倚壁³
译文:收下蚕丝尽交税,空留布机斜倚壁。
注释:¹尽输税:全部拿去交了税。²机杼:指织布机。³空倚壁:空空的靠在墙边。
里胥夜经过,鸡黍事筵席。
里胥(xū)¹夜经过,鸡黍(shǔ)²(yán)席。
译文:乡村小吏夜到来,杀鸡煮饭备筵席。
注释:¹里胥:乡村小吏。²事:备办。
各言官长峻,文字多督责。
各言官长峻¹,文字²多督责³
译文:都说官长心真狠,常有文书来责督。
注释:¹各言长官峻:指来的里胥是一批,他们各自都说官长严厉。峻:严厉。²文字:指文书。³督责:督促,责备。
东乡后租期,车毂陷泥泽。
东乡后租期¹,车毂(gǔ)²陷泥泽。
译文:车陷泥潭不能出,东乡交租稍延误。
注释:¹后租期:延误了交税的期限。²毂:车轮中心贯轴的圆木,这里是指代车轮。车毂陷泥泽,是解释“后租期”乃因车轮陷进了泥潭里的缘故。
公门少推恕,鞭朴恣狼藉。
公门¹少推恕²,鞭朴³(zì)狼藉
译文:官府从来不宽恕,肆意鞭打血肉糊。
注释:¹公门:官府。²少推恕:很少酌情宽恕。³鞭朴:鞭打。⁴恣:肆意,指肆意鞭打。⁵狼藉:纵横散乱的样子。这里形容被打得血肉模糊。
努力慎经营,肌肤真可惜。
努力慎经营,肌肤真可惜¹
译文:千万备好田租赋,免得皮肉也受苦。
注释:¹可惜:可怜。
迎新在此岁,唯恐踵前迹。
迎新¹在此岁²,唯恐踵(zhǒng)前迹³
译文:交纳新税就在即,唯恐重蹈东乡路。
注释:¹迎新:迎接新谷登场。唐德宗时开始分秋夏两季征收赋税,规定夏税要在六月交毕,秋税要在十一月交毕。新谷登场也就是交秋税的时候到了。²在此岁:在这个时候。³踵前迹:指踏着前人的足迹。
古道饶蒺藜,萦回古城曲。
古道饶¹(jí)(lí),萦回古城曲²
译文:路上蒺藜满眼生,弯曲缠绕古城壁。
注释:¹饶:盛多。²曲:角落。
蓼花被堤岸,陂水寒更绿。
(liǎo)¹²堤岸,陂水寒更绿³
译文:蓼花覆盖塘堤岸,池中之水更清绿。
注释:¹蓼花: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在水边或湿地。²被:遮盖。³绿:一作“渌”,澄清。
是时收获竟,落日多樵牧。
是时收获竟,落日多樵牧。
译文:此时秋收已完毕,樵夫牧童日暮归。
风高榆柳疏,霜重梨枣熟。
风高榆柳疏,霜重梨枣熟。
译文:寒风劲吹柳叶稀,霜下梨枣已透熟。
行人迷去住,野鸟竞栖宿。
行人¹迷去住,野鸟竞栖宿。
译文:行路之人迷归路,野鸟竞相寻归宿。
注释:¹行人:指诗人自己。
田翁笑相念,昏黑慎原陆。
田翁笑相念¹,昏黑慎原陆²
译文:田家老人笑留我,黑夜原孤独谨慎。
注释:¹念:关心。²原陆:高而平的地面。
今年幸少丰,无厌饘与粥。
今年幸少丰,无厌饘(zhān)与粥。
译文:幸亏今年收成好,不用担心没得粥。

  《田家三首》是一组完整的诗篇。第一首诗写农民一年四季从早到晚,辛勤紧张地在地里劳动,到头来却无法维持生计,因为他们的劳动果实全都被官府以田赋和徭役的形式搜刮去了。他们不仅无法改变自己的处境,而且子子孙孙还得把这种悲惨的遭遇延续下去。第二首诗通过具体的事例真实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官吏为催租逼税而威胁恫吓直至私刑拷打农民的种种罪行,从而反映了广大农民在封建暴政下的痛苦生活。这首诗前六句写农民在完成夏税的征敛中被封建官府剥削一空的情景,次十句写里胥在催租时对农民的敲诈勒索和威胁恫吓的情景,后二句写农民听了里胥的一席威胁话语后所产生的恐惧心理。第三首诗前八句描绘的是秋收后农村的景象,后六句则是描绘诗人因迷路在农家借宿的经过。这首诗用非常朴素的语言刻画了一位淳朴可敬的田翁老人形象,反映了诗人和农民亲密无间的关系。

  这三首诗体现了一些共同的特色。一是叙事朴实生动,客观真实;二是语言质朴无华,几近口语,体现了田园诗的本色;三是运用生动的形象描写与对话描写,极富艺术感染力,忠实客观地表现了农村悲惨的生活图景,含蓄而又自然地流露出诗人对封建官吏的憎恶,对穷苦民众深切同情的民本思想和对自己遭贬永州、前途无望的愤慨。清人毛先舒说这组诗“叙事朴到”,这一评价是精当的。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522-524页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292-294页
一醉醒来春又残。野棠梨雨泪阑干。玉笙声里鸾空怨,罗幕香中燕未还。
一醉醒来春又残¹。野棠(táng)梨雨泪阑干²。玉笙(shēng)³声里鸾空怨,罗幕香中燕未还。
译文:昨夜里一番沉醉,今朝酒醒,又是春残时候,只见野棠梨上的宿雨,恰似离人的悲泪一样纵横。在悠扬的玉笙声里,孤鸾空自哀怨;罗幕中余香馥郁,去燕还没有归来。
注释:¹残:将尽。²泪阑干:眼泪纵横滴落的样子。³玉笙:笙的美称。⁴鸾:传说中的凤凰一类的鸟,在此指离鸾,孤鸾。古乐曲中有《孤鸾》曲,其曲哀怨,故说“鸾空怨”。
终易散,且长闲。莫教离恨损朱颜。谁堪共展鸳鸯锦,同过西楼此夜寒。
终易散,且长闲。莫教离恨损朱颜。谁堪共展鸳(yuān)(yāng)¹,同过西楼²此夜寒。
译文:词人在帘下百无聊赖地吹笙,想念着远别的情人,心中充满了哀怨。既然已经知道欢聚易散,不如暂且在悠闲中度日吧,莫让离愁别恨损害了青春美好的容颜。可是,春寒料峭,长夜漫漫,西楼怅卧,谁共晨夕?
注释:¹鸳鸯锦:指绣有鸳鸯图案的锦被,象征着男女的和合。²西楼:是词人青年时欢会之地。

  “一醉醒来春又残,野棠梨雨泪阑干。”这一句流露出来的感伤之情,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词人开篇写自己酒醉醒来,忽然发现春色已接近尾声了,海棠和梨花上面还残留着点点雨滴,好似眼泪一样。作者通过“一醉”引出醒来后所见,本来毫不相关的“酒醉”和“春残”被作者巧妙地联系起来,令人感觉他醉了很久,连节气的变化都已经忘记。作者在“春残”二字中间加了个“又”字,说明人对时光的荏苒毫无察觉。如晏几道词集自序中所写的那样:“感光阴之易迁,叹境缘之无实。”前一句写酒醒之后,满目尽是悲凉,仅仅剩下了春残的萧条。作者因自己酒醉而荒废了美好的春景感到自责。后一句以“海棠梨花”表春残,更有意境。古人将美人流泪喻为梨花带雨,作者运用此意,表达出内心的无限哀愁。

  “玉笙声里鸾空怨,罗幕香中燕未还。”在玉笙的曲子中,孤单的鸾鸟徒然哀怨,房中的帷幕依旧,却看不见那归巢的燕雀。“鸾鸟”也叫孤鸾,是指失去配偶的鸾鸟,这里也是作者的自喻。“燕未还”是指离别的恋人还未归还,作者通过这两句表达了深深的孤寂与凄情。

  “终易散,且长闲,莫教离恨损红颜。”这三句从表面上看是作者对人生的看破:明明知道离别容易相聚难,那就暂且放松思绪给自己以空间,莫要让那分别的苦痛纠缠自己的心绪。但紧接着通过结尾两句就能发现,作者自己也知道这是在自欺欺人,内心真正的感情是无法掩盖的。

  “谁堪共展鸳鸯锦,同过西楼此夜寒。”这句中“鸳鸯锦”是指夫妻共用的被子,这里代指男女之间的爱情。“西楼”是指男女共同欢愉的居所。通过想象“鸳鸯锦”和“西楼”所代表的美好时光,表达了作者无限的期待和思念:他依旧怀念当初共同度过的美好日子,期待有人能陪自己度过漫漫长夜。

参考资料:
1、 刘默,陈思思,黄桂月编著.宋词鉴赏大全集 上: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9:第100页

zhètiān··zuìxǐngláichūnyòucán--yàndào

zuìxǐngláichūnyòucántánglèilángànshēngshēngluánkōngyuànluóxiāngzhōngyànwèihái

zhōngsànqiězhǎngxiánjiàohènsǔnzhūyánshuíkāngòngzhǎnyuānyāngjǐntóngguò西lóuhán

昔者夫妇,有三番饼。夫妇共分,各食一饼,余一番在。共作要言:若有语者,要不与饼。既作要已,为一饼故,各不敢语。须臾有贼,人家偷盗取其财物。一切所有,尽毕贼手,夫妇二人以先要故,眼看不语。贼见不语,即其夫前,侵掠其妇。其夫眼见,亦复不语。妇便唤贼,语其夫言:“云何痴人为一饼故,见贼不唤?”其夫拍手笑言:“咄,婢,我定得饼,不复与尔!”世人闻之,不无嗤笑。
昔者夫妇,有三番¹饼。夫妇共分,各食一饼,余一番在。共作要言²:若有语³者,要不与饼。既作要已,为一饼故,各不敢语。须臾(yú)有贼,人家偷盗取其财物。一切所有,尽毕贼手,夫妇二人以先要故,眼看不语。贼见不语,即其夫前,侵掠其妇。其夫眼见,亦复不语。妇便唤贼,语其夫言:“云何痴人为一饼故,见贼不唤?”其夫拍手笑言:“咄(duō),婢,我定得饼,不复与尔!”世人闻之,不无嗤(chī)笑。
译文:以前有一对夫妇,有一天买了三块饼。夫妇俩各吃一块之后,还剩一块,俩人就互相约定:从现在开始,谁先开口讲话,谁就不能吃那块饼。约定之后,为了这块饼,都不敢再开口说话。没过多久,刚好来了一个贼,进他们屋里偷东西,拿走他们的财物;所有的东西,都被贼拿光了。可是夫妇二人因为原先有了约定的原故,虽然看见了,也没开口说什么。贼看见他们都不敢说话,就当着丈夫的面前,侮辱妇人。丈夫眼睁睁的看着,却还是不发一语。妻子急了,便大喊:“有贼!”又对她丈夫说:“你这是什么样的蠢人啊!竟然为了一块饼,连看见贼也不喊出声!”她丈夫拍着手大笑说:“哈哈!你这小女子,这饼该归我了,我才不给你吃!”世间人听了这事无不嗤笑。
注释:¹番:通“翻”,烙饼时要翻面才熟,所以一张饼也称一翻(番)。三番,即三张。²共作要言:互相订约道。要,约定。³语:讲话。⁴尽毕贼手:都被贼拿光了。毕,动词,被拿光。⁵以先要故:因为原先有了约定的原故。⁶侵掠:侵犯,这里指侮辱其妇。⁷咄:呼叱声,讲话前先唤起对方注意的喝声。⁸婢:对妇女的贱称或呢称。⁹定:定要。
朅来豪游子,势利祸之门。
(qiè)¹来豪游子,势利祸之门。
译文:那些外出豪游的人啊,追求势利开启祸患之门。
注释:¹朅:离去,去。
如何兰膏叹,感激自生冤。
如何兰膏¹叹,感激自生冤。
译文:何必叹息兰膏因材而尽,感动激发自己造成怨愤。
注释:¹兰膏:古代用泽兰子炼制的油脂。可以点灯,一种润发香油。
众趋明所避,时弃道犹存。
众趋明所避,时弃道犹存。
译文:众人所趋指明躲避所在,被时世抛弃而道义尚存。
云渊既已失,罗网与谁论。
云渊¹既已失,罗网与谁论。
译文:既然失去了白云和深渊,投入罗网跟谁说理评论?
注释:¹云渊:指鸟可高飞入云,鱼可潜藏入渊。
箕山有高节,湘水有清源。
(jī)山有高节,湘水有清源。
译文:箕山之下有许由的高节,湘水之中有屈原的清贞。
唯应白鸥鸟,可为洗心言。
唯应白鸥鸟,可为¹洗心²言。
译文:只应当交游海上的白鸥鸟,可对它们倾吐,荡涤心中杂念。
注释:¹为:一作“与”。²洗心:指荡涤心中杂念。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