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山铁骑角弓长,閒日原头射白狼。青海无波春雁下,草生碛里见牛羊。
阴山铁骑角弓长,閒日原头射白狼。青海无波春雁下,草生碛里见牛羊。

huángshūshìèrshǒu--cháng

yīnshāntiějiǎogōngzhǎngxiányuántóushèbáilángqīnghǎichūnyànxiàcǎoshēngjiànniúyáng

马祖常

马祖常

马祖常(1279~1338)元代色目人,著名诗人。字伯庸,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马祖常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 243篇诗文

猜您喜欢
洞庭白波木叶稀,燕鸿始入吴云飞。
洞庭白波木叶稀,燕鸿始入吴云飞。
译文:洞庭湖的秋天,白浪连天,树木叶落稀疏,北方的鸿雁开始飞入吴地。
吴云寒,燕鸿苦。
吴云寒,燕鸿苦。
译文:吴云寒冻,鸿雁号苦。
风号沙宿潇湘浦,节士悲秋泪如雨。
风号沙宿潇湘浦(pǔ),节士悲秋泪如雨¹
译文:北风呼啸,鸿雁夜宿潇湘沙浦,王节士悲秋泪如雨飞。
注释:¹“节士”句:节士,有节操之士。《淮南子·缪称》:春女思,秋士悲,而知物化矣。全句谓节士悲秋,泪流如雨。
白日当天心,照之可以事明主。
白日当天心,照之可以事明主。
译文:白日正在天心,照耀宇宙,照亮了你对明主的忠诚之心。
壮士愤,雄风生。
壮士愤,雄风¹生。
译文:壮士愤慨不已,雄风顿时横生。
注释:¹雄风:强劲之风。
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安得倚(yǐ)天剑¹,跨海斩长鲸(jīng)
译文:怎样才能手挥倚天剑,跨海斩除长鲸?
注释:¹倚天剑:极言剑之长。

  也许是因为李白喜欢皎洁的缘故,他的诗里使用最多的色彩词就是“白”。在他的富有创造性的笔下,几乎什么都可以成为白的。“白玉”“白石”“白云”“白雪”“白霜”“白浪”“白日”“白鸥”,自不待言;“洞庭白波木叶稀,燕鸿始入吴云飞。”(《临江王节士歌》)李白就这样用他的诗笔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天地。把燕鸿比喻自己,白波比喻皎洁,蕴含不与别人同流合污之意。

  “吴云寒,燕鸿苦”,虽说吴云寒冻,鸿燕号苦。实则暗寓仕途不通,得罪京城权贵而遭排挤,暗暗叫苦之意。

  “风号沙宿潇湘浦,节士悲秋泪如雨”,描绘出一幅节士悲秋、泪流如雨的凄冷景色图。

  “白日当天心,照之可以事明主。壮士愤,雄风生。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该诗以“跨海斩长鲸”一句将临江节士的威猛与豪迈刻画得淋漓尽致。

  整体来看,此诗写节士悲秋,激情递发,思欲报国。前六句写肃杀之秋景及节士悲秋。“白日”以下六句写节士因悲秋而思欲报国。“白日当天心,照之可以报明主”,意谓报国之心,白日可鉴。后四句写节士发奋报国,立志灭敌。

línjiāngwángjiéshì--bái

dòngtíngbáiyàn鸿hóngshǐyúnfēi

yúnhányàn鸿hóng

fēnghàoshā宿xiāoxiāngjiéshìbēiqiūlèi

báidāngtiānxīnzhàozhīshìmíngzhǔ

zhuàngshìfènxióngfēngshēng

āntiānjiànkuàhǎizhǎnzhǎngjīng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
(líng)¹透浮萍²绿³锦池,夏莺千啭(zhuàn)弄蔷(qiáng)
译文:翠菱掩露青萍绿透一池锦水,夏莺歌喉婉转嬉弄蔷薇花枝。
注释:¹菱: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叶子略呈三角形,叶柄有气囊,夏天开花,白色。²浮萍:浮生在水面上的一种草本植物。叶扁平,呈椭圆形或倒卵形,表面绿色,背面紫红色,叶下生须根,花白色。³绿:此处作动词用,使动用法。⁴锦池:即题中的“齐安郡后池”。⁵啭:指鸟婉转地鸣叫。⁶蔷薇:植物名。落叶灌木,茎细长,蔓生,枝上密生小刺,羽状复叶,小叶倒卵形或长圆形,花白色或淡红色,有芳香,可供观赏。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尽日¹无人看微雨,鸳(yuān)(yāng)²相对浴红衣³
译文:整日无人来观赏这细雨景色,只有鸳鸯相对洗浴红色羽衣。
注释:¹尽日:犹终日,整天。²鸳鸯:鸟名。似野鸭,体形较小,为中国特产珍禽之一。旧传雌雄偶居不离,古称“匹鸟”。³红衣:指鸳鸯的彩色羽毛。宋祖可《菩萨蛮》词:“鸳鸯如解语,对浴红衣去。”

  这是一首画面优美、引人入胜的小诗。它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座幽静无人的园林,在蒙蒙丝雨的笼罩下,有露出水面的菱叶、铺满池中的浮萍,有穿叶弄花的鸣莺、花枝离披的蔷薇,还有双双相对的浴水鸳鸯。诗人把这些生机盎然、杂呈眼底的景物,加以剪裁,组合成诗,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清幽而妍丽的画图。诗的首句“菱透浮萍绿锦池”和末句“鸳鸯相对浴红衣”,描画的都是池面景,点明题中的“后池”。次句“夏莺千啭弄蔷薇”,描画的是岸边景。这是池面景的陪衬,而从这幅池塘夏色图的布局来看,又是必不可少的。至于第三句“尽日无人看微雨”,虽然淡淡写来,却是极为关键的一句,它为整幅画染上一层幽寂、迷朦的色彩。句中的“看”字,则暗暗托出观景之人。四句诗安排得错落有致,而又融会为一个整体,具有悦目赏心的美感。

  这首诗之使人产生美感,还因为它的设色多彩而又协调。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指出“摛表五色,贵在时见”,并举“《雅》咏棠华,或黄或白,《骚》述秋兰,绿叶紫茎”为例。这首绝句在色彩的点染上,交错使用了明笔与暗笔。“绿锦池”、“浴红衣”,明点绿、红两色:“菱”、“浮萍”、“莺”、“蔷薇”,则通过物体暗示绿、黄两色。出水的菱叶和水面的浮萍都是翠绿色,夏莺的羽毛是嫩黄色,而初夏开放的蔷薇花也多半是黄色。就整个画面的配色来看,第一句在池面重叠覆盖上菱叶和浮萍,好似织成了一片绿锦。第二句则为这片绿锦绣上了黄鸟、黄花。不过,这样的色彩配合也许素净有余而明艳不足,因此,诗的末句特以鸳鸯的红衣为画面增添光泽,从而使画面更为醒目。

  这首诗还运用了以动表静、以声响显示幽寂的手法。它所要表现的本是一个极其静寂的环境,但诗中不仅有禽鸟浴水、弄花的动景,而且还让蔷薇丛中传出一片莺声。这样写,并没有破坏环境的静寂,反而显得更静寂。这是因为,动与静、声与寂,看似相反,其实相成。王籍《入若耶溪》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句,正道破了这一奥秘。

  这首诗通篇写景,但并不是一首单纯的写景诗,景中自有人在,自有情在。三、四两句是全篇关目。第三句不仅展示一个“尽日无人”的环境,而且隐然还有一位尽日看雨之人,其百无聊赖的情状是可以想见的。句中说“看微雨”,其实,丝雨纷纷,无可寓目,可寓目的应是菱叶、浮萍、池水、鸣莺、蔷薇。而其人最后心目所注却是池面鸳鸯的相对戏水。这对鸳鸯更映衬出看雨人的孤独必然使他见景生情,生发许多联想、遐想。可与这首诗参读的有焦循《秋江曲》:“早看鸳鸯飞,暮看鸳鸯宿。鸳鸯有时飞,鸳鸯有时宿。”两诗妙处都在不道破注视鸳鸯的人此时所想何事,所怀何情,而篇外之意却不言自见。对照两诗,杜牧的这首诗可能更空灵含蓄,更有若即若离之妙。

参考资料:
1、 陈邦炎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078-1079

ānjùnhòuchíjué

 tángdài 

língtòupíng绿jǐnchí xiàyīngqiānzhuànnòngqiángwēi 
jìnrénkànwēi yuānyāngxiāngduìhóng 
人生只合梁园住,快活煞几个白头父。指他家五辈风流,睡足胭脂坡雨。
人生只合梁园¹住,快活煞(shà)几个白头父。指他家五辈风流,睡足白(yān)(zhī)²雨。
译文:人生能居住在开封古城,真是一大幸事,你看那几位白发老头,谈笑风生,快乐何似。他们中有的人祖上五代都生活在此,过惯了京城的安稳日子。
注释:夷门:战国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的东城门,后遂成为开封城的别称。¹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的园囿,位于今开封市东南。²白脂坡:唐代长安地名。
〔幺〕说宣和锦片繁华,辇路看元宵去。马行街直转州桥,相国寺灯楼几处。
〔幺〕说宣和¹锦片繁华,辇(niǎn)²看元宵去。马行街³直转州桥,相国寺灯楼几处。
译文:老头儿们闲话起宋徽宗宣和年间,汴京城花团锦簇,繁华之至。正月十五日元宵之夜,人们都涌上御街去观赏灯市。从马行街直转至州桥,处处火树银花,耀如白日;更有几处灯楼格外壮观,坐落在那著名的大相国寺。
注释:¹宣和:宋徽宗年号,即1119年至1125年。²辇路:天子车驾常经之路。此指汴京御街。³马行街:宋代汴京(今河南开封)地名。⁴州桥:又名汴桥、天汉桥,在汴京御街南,正对皇宫。⁵相国寺:原为北齐建国寺,宋太宗朝重建,为汴京著名建筑,其中庭两庑可容万人。

  起句“人生只合梁园住”,是模仿唐人张祜的“人生只合扬州死”(《纵游淮南》)的故作奇语。接着,以“几个白头父”的闲谈和回忆,来支持这一结论。这其实就同唐诗的“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一样,表面上是抚今追昔,实质上却充满了年光飞逝的沧桑之感。

  上片出现了“胭脂坡”的地名,这原是唐代长安城中的一处所在。作者移入“夷门”,正是为了影射出此地在北宋时期作为全国都城的事实。同样,“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而曲中强调“他家五辈风流”,这“风流”无疑是属于宋代汴京的全盛时期。换句话说:“白头父”们是在演说和追念前朝,他们虽不是遗民,但父祖辈对于故国的爱国情感却一代代传了下来。这在元代是忌讳的,所以曲中的“快活煞”三字,只是作者使用的障眼法。

  白头父谈话的主题是“说宣和”,而且着眼于其时的“锦片繁华”。作为具有典型性的例证表现,是正月十五元宵节的观灯。北宋汴京的元宵灯市,是天下闻名的,其时张灯结彩,火树银花,金吾不禁,连大内前的御街,也任由百姓和行人来往观赏。“辇路”、“马行街”、“州桥”、“相国寺”……“白头父”们如数家珍,表现出强烈的缅怀和神往。“宣和”是“靖康”前的年号,也就是宋徽宗在禅位做太上皇前的最后几年,下距北宋的灭亡已近在咫尺。老父们对他荒政失国的过失未予责备,却津津乐道他在元宵灯节的与民同乐,并以此作为“人生只合梁园住”的一则论据,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元代汉族百姓的民族情绪。“锦片繁华”在作者的时代已成为历史陈迹,诗人“夷门怀古”的用意与心情,可以想见。

参考资料:
1、 天下阅读网.鹦鹉曲·夷门怀古

yīng··mén怀huái--féngzizhèn

rénshēngzhǐliángyuánzhùkuàihuóshābáitóuzhǐjiābèifēngliúshuìyānzhī

yāoshuōxuānjǐnpiànfánhuániǎnkànyuánxiāoxíngjiēzhízhuǎnzhōuqiáoxiāngguódēnglóuchù

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
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
译文:在一个月凉风静的夜晚,归家的旅客在岩石的前面停船。
注释:丁卯桥:地名。
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译文:在桥边,远处传来阵阵狗叫声,庭院空着,人都在沉睡着。
紫蒲低水槛,红叶半江船。
紫蒲¹响水槛(jiàn)²,红叶半江船。
译文:紫色的菖蒲出水很高,使水边的栏杆都显得响了;深秋时节红叶飘零,落了很多在船上。
注释:¹紫蒲:紫色的菖蒲。²水槛:临水的栏杆。
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
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qǐng)田。
译文:本来就有回家的打算,家里还有二顷的田。

guīdīngmǎoqiáocūnshě--hún

yuèliángfēngjìngguīyánqiánqiáoxiǎngquǎnyáofèitíngkōngrénsànmián

shuǐkǎnhóngbànjiāngchuányǒuháijiānánèrqǐngtián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晨起临风一惆(chóu)(chàng),通川湓(pén)水¹断相闻。
译文:早晨起来面对微风只觉忧伤,通州湓水断绝了我们之间的联系。
注释:¹湓水:又名湓水、湓浦。今名龙开河 ,是位于江西九江的一支河流。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回梦见君。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回梦见君。
译文:不知你因为什么事在思念我,致使我昨夜三次梦见你。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