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端随意长清标,疏叶生风剪剪飘。羸马城南看新笋,雨馀初散集贤朝。
笔端随意长清标,疏叶生风剪剪飘。羸马城南看新笋,雨馀初散集贤朝。

zhāihuàzhúsān--jiǔ

duānsuízhǎngqīngbiāoshūshēngfēngjiǎnjiǎnpiāoléichéngnánkànxīnsǔnchūsànxiáncháo

柯九思

柯九思

(1290—1343)元台州临海人,字敬仲,号丹丘生。依附怀王图帖睦尔(文宗)。文宗即位,授典瑞院都事,迁奎章阁鉴书博士。文宗死,流寓江南。博学能文,善楷书,工画墨竹,能以书法为之。又善鉴识鼎彝古器。 ▶ 263篇诗文

猜您喜欢
汉家天子镇寰瀛,塞北羌胡未罢兵。
汉家天子¹镇寰瀛²,塞北羌胡³未罢兵
注释:¹汉家天子:指汉元帝。²寰瀛:上天和大海,泛指天下。³羌胡:指北方的少数民族,主要指匈奴。⁴未罢兵:指汉元帝时期匈奴内部发生矛盾以致分裂。
猛将谋臣徒自贵,蛾眉一笑塞尘清。
猛将谋臣徒¹自贵,蛾眉²一笑塞尘清。
注释:¹徒:空,白白地。²蛾眉:指王嫱,即王昭君。
这是一首咏古的七言绝句,作者以“昭君出塞”的典故为题材,高度赞颂了王昭君为了促进民族团结融合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辛辣的讽刺了汉元帝朝廷中文贪武懦不能为国效力的政治状况。
玉纤弹处珍珠落,流多暗湿铅华薄。春露浥朝华,秋波浸晚霞。
玉纤¹弹处珍珠²落,流多暗湿铅华³薄。春露(yì)朝华,秋波浸铅霞。
译文:纤纤玉手弹开处,美人之眼泪零落,泪多多濡湿脸上薄薄的铅华粉。泪如春露润湿早晨的花儿,眼如秋波浸润晚霞。
注释:¹玉纤:纤纤玉手。²珍珠:喻眼泪。³铅华:化妆品,搽脸的粉。⁴春露:女子的眼泪。⁵浥:润湿。⁶秋波:女子的眼神。
风流心上物,本为风流出。看取薄情人,罗衣无此痕。
风流心上物,本为风流出。看取薄情人,罗衣无此痕。
译文:风流是心上的宝物,眼泪本为风流而洒。看那些薄情寡义之人,他们的罗衣上绝无泪痕。
蘋末转清商,溪声共夕凉。缓传杯、催唤红妆。慢绾乌云新浴罢,裙拂地、水沉香。
蘋末转清商¹,溪声共夕凉。缓传杯、催唤红妆。慢绾(wǎn)²乌云³新浴罢,裙拂地、水沉香。
译文:秋天的声音从叶下边生起,溪水流动的声响与黄昏一样充满寒意。我缓缓地端动着酒杯,频频催唤歌女。她沐浴后将乌黑的头发盘绕打成结,穿着的长裙拖地,一股水沉香的气息,布满了她的身体。
注释:苕溪:在湖州乌程(今浙江吴兴)南。牧之:指杜牧。《太平广记》记载:唐代诗人杜牧曾游湖州,路遇一绝色女子,以重币聘之,并与之曰:“十年不来,从他适。”十四年后杜牧始归,则该女子已嫁人三年,并生二子,杜牧赋诗一首:“自去寻芳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¹末转清商:叶上吹起了秋风。清商,秋风。(晋)潘岳《悼亡诗》:“清商应秋至,溽暑随节阑。”²绾:将头发盘绕打成结。³乌云:形容女子乌黑的头发。
歌短旧情长,重来惊鬓霜。怅绿阴、青子成双。说著前欢佯不睬,飏莲子、打鸳鸯。
歌短旧情长,重来惊鬓(bìn)¹。怅绿阴、青子成双²。说著前欢佯(yáng)³不睬,飏(yáng)莲子、打鸳鸯。
译文:她歌唱得短可我旧日情却深,此次重逢令我吃惊,她竟白了双鬓。恨那绿树长大会有树荫,叹息所爱之人如今已作他妇,且有子女。谈起以前的欢爱情事,假装出听不懂的模样,只是扬起莲子,向远处的鸳鸯打去。
注释:¹重来惊鬓霜:再次遇见旧情人,才惊讶地发现都有了白发。²怅绿阴、青子成双:指所爱女子已有归宿,且有子女。³佯:假装。⁴飏:飞扬。
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
种苗在东皋(gāo)¹,苗生满阡(qiān)²
译文:在东边高地上种植禾苗,禾苗生长茂盛遍布田野。
注释:¹东皋:水边向阳高地。也泛指田园、原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东皋”、“西畴”。²阡陌:原本田界,此泛指田地。
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
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
译文:虽然劳作辛苦有些疲倦,但家酿浊酒还满可解乏。
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
日暮有柴车¹,路暗光已夕。
译文:傍晚时分驾着车子回来,山路也渐渐地变得幽暗。
注释:¹有柴车:意谓驾着车子。柴车,简陋无饰的车子。
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
归人¹望烟火²,稚子候檐隙³
译文:望着前村已是袅袅炊烟,孩子们在家门等我回家。
注释:¹归人:作者自指。²烟火:炊烟。³檐隙:檐下。
问君亦何为,百年会有役。
问君亦何为,百年¹会有役²
译文:要问我这样做是为什么?人的一生总要从事劳作。
注释:¹百年:一生。²役:劳作。
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
但愿桑麻¹成,蚕月²得纺绩。
译文:我只希望桑麻农事兴旺,蚕事之月纺绩事务顺遂。
注释:¹桑麻:泛指农作物或农事。²蚕月:忙于蚕事的月份,纺绩也是蚕事的内容。
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
素心¹正如此,开径望三益²
译文:我不求闻达心愿就这样,望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
注释:¹素心:本心,素愿。²三益:谓直、谅、多闻。此即指志趣相投的友人。

  “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这两句叙事,显得很随意,是说在东皋种苗,长势如何如何。但就在随意的话语中,显出了一种满意的心情,他说这话好像是在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陶诗中有“带月荷锄归”,“浊酒”云云是常见的语句。看来他对“荷锄”并不感到是多大的重负,差不多习惯了。“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归去来兮辞》有“或巾柴车”的句子。这两句写得很自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农家的生活本来就是如此自然。“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归去来兮辞》有“稚子候门”的话。等着他的就是那么一个温暖的“归宿”,此时他的倦意会在无形中消释了。这四句写暮归,真是生动如画,画面浮动着一层安恬的、醉人的气氛。这就是陶渊明“田居”的一天,这一天过得如此充实、惬意。

  “问君亦何为?百年会有役。”这是设问,自问自答,如同陶诗“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句式。这与陶诗“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意思相似,表示了对劳动的重视。“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桑麻兴旺,蚕事顺遂,这是他的生活理想,正如陶诗所写:“耕织称其用,过此奚所须?”下面写道:“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素心”,也就是上面所说的心愿。后面这一段通过设问,揭示陶渊明劳动的体验、田居的用心,很是符合陶渊明的实际。

  今《文选·江淹拟古三十首》收有这首诗,并被当作《归园田居》的第六首。宋代大文豪苏轼就以此为陶诗,还特举“日暮”以下四句赞扬之,且写了《和陶归园田居六首》。而后世诸家以为此诗非陶渊明所作,当是江淹所作的拟陶诗。

参考资料:
1、 刘继才.陶渊明诗文译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43-54
2、 曹明纲.陶渊明鲍照谢灵运诗文选评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24-28
3、 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523-532
4、 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951-952

shī ·táozhēngjūnqiántián

jiāngyān nánběicháo 

zhòngmiáozàidōnggāo miáoshēngmǎnqiān 
suīyǒuchújuàn zhuójiǔliáoshì 
jīncháichē ànguāng 
guīrénwàngyānhuǒ zhìhòuyán 
wènjūnwéi bǎiniánhuìyǒu 
dànyuànsāngchéng cányuèfǎng 
xīnzhèng kāijìngwàngsān 
稍稍雨侵竹,翻翻鹊惊丛。
稍稍¹雨侵竹,翻翻²鹊惊丛。
译文:萧萧的夜雨随风袭入竹林,惊恐的鸦鹊翻飞于林丛之中。
注释:¹稍稍:萧森,阴晦。²翻翻:翩翩,鸟飞轻疾的样子。
美人隔湘浦,一夕生秋风。
美人¹隔湘浦(pǔ)²,一夕生秋风。
译文:思念的人儿被阻隔在河的对岸,整夜里刮着瑟瑟寒风。
注释:¹美人:此指吴武陵。²湘浦:潇水边。湘,这儿实为潇水。浦,水边。
积雾杳难极,沧波浩无穷。
积雾人(yǎo)¹难极²,沧³波浩无穷。
译文:浓浓云雾,茫然无际,苍苍潇水,波涛汹汹。
注释:¹人:幽暗深远。²极:穷尽,这儿指看到尽头。³沧:水青苍色。
相思岂云远,即席莫与同。
相思岂云¹远,即席²莫与同³
译文:所思念的人儿怎说得上遥远?只可惜在座席上不能与他同膝共咏。
注释:¹云:谓,说。这儿是说得上的意思。²即席:就席,在座席上。³莫与同:不能与他同坐。莫,没,不。
若人抱奇音,朱弦縆枯桐。
若人¹²奇音,朱弦縆(gēng)³枯桐
译文:这美人心中怀藏奇妙的乐曲,焦桐木上,紧绷的丝弦根根朱红。
注释:¹若人:伊人,此人。若,此。²抱:怀有。³縆:紧绷。这儿指琴弦紧紧地张在琴上。⁴枯桐:焦枯的桐木。这儿借指琴身。
清商激西颢,泛滟凌长空。
清商¹²西颢(hào)³,泛滟(yàn)长空。
译文:清商曲调在秋空中飞扬激荡,犹如闪动的浮光映射到苍穹。
注释:¹清商:古代以宫、商、角、徵、羽表示五阶声律,商音清越,故名清商。²激:激扬,飞荡。³西颢:秋天。古人以东南西北配春夏秋冬,西代表秋。又古人称西方为颢天。颢:白色。⁴泛滟:浮光闪动的样子。这儿比喻琴声美妙感人,使人心波动荡。⁵凌:直冲向上。
自得本无作,天成谅非功。
自得¹本无作²,天成³非功
译文:琴曲得自内心真情而非做作,天然而成岂有半点人为的加工。
注释:¹自得:自有所得,自己心中有所感受体会。得,心得感受。²作:造作,做作。³天成:天然而成,不借助人力。⁴谅:确实,真的。⁵功:人工。
希声閟大朴,聋俗何由聪。
希声¹(bì)²大朴³,聋俗何由
译文:但细微的心声被封闭在心里,耳聋的俗人又从哪儿能知情听懂?
注释:¹希声:细微的声音。希,细。²閟:关闭,封闭。³大朴:本质,本性。大,重大的,基本的。朴,未经加工成器的原材料,借指朴质的天性。⁴聋俗:愚昧不明事理的世俗之人。聋,听觉丧失或迟钝,喻愚昧无知。⁵何由:由何,从何。⁶聪:听觉灵敏,听得很清楚。
这首诗可以分为二层。第一层为开头八句,写诗人在初秋夜坐之时对吴武陵的思念之情,充满了关切和同情。这种思念之情由“一夕生秋风”而引起。凄雨侵竹,惊鸟翻飞,浓雾弥漫,烟波浩渺,勾勒出一片秋夜乍寒凄凉的景象,这衬托出诗人被贬谪的愁苦忧戚的心情,也暗示出朝廷的黑暗和政局的险恶。正直不屈的才士横遭打击和迫害,如鹊鸟在寒冷的风雨中栖居无所,惊惧难安。他们被贬谪到边荒,毫无出路,如浓雾烟波无穷无尽一样。这里,诗人一方面表达了自己的忧愤痛苦,一方面又表达了对吴武陵的惺惺相惜和深切同情。诗人由己及友,很自然地勾起了对吴武陵的思念,他们同病相怜,在初秋风雨之夜都会愁苦难当的。第二层为后面八句,写诗人对吴武陵琴艺和才华的高度赞赏,为人才被埋没而深表愤慨。首先,诗人写吴武陵的琴弦和琴身,十分华丽名贵,为下面写琴声的美妙作一铺垫。然后写琴音的清扬流荡,作者用浮光闪动上激秋空来比喻,十分新奇巧妙。琴声清越,可以上凌天空,使人体会到琴声的穿透力强,曲调高远。琴声激荡,如波光闪耀,粼粼夺目,使人体会到琴声中激情洋溢,而且音质清丽,曲调流畅。这两句又与秋天和潇江景物紧紧相扣,运用比喻不但贴切,而且自然。其次写琴曲的自得天成。这就是说,琴曲是吴武陵内心真情的流露,没有丝毫的造作和人为的刻意。吴武陵的志趣高远,才华横溢,已不言而喻。最后两句,诗人为吴武陵的才华被埋没而抱屈不平,深表愤疾。吴武陵琴声美妙清越,但对权贵来说,只是听不见的细微声音。吴武陵在被贬之后,刚直不屈,其本性朴质如初,毫无亏损,他心中流露的真情志趣,权贵们不仅不愿听赏,而且也是无法听懂无法理解的。权贵们正如聋子一样,对才士的情趣、忧愤、才华根本就感受不到。这里,柳宗元用辛辣的嘲讽表达了心中无比的愤慨,为朋友,也为自己。

chūqiūzuòzènglíng--liǔzōngyuán

shāoshāoqīnzhúfānfānquèjīngcóng

měirénxiāngshēngqiūfēng

yǎonáncānghàoqióng

xiāngyúnyuǎntóng

ruòrénbàoyīnzhūxiángēngtóng

qīngshāng西hàofànyànlíngzhǎngkōng

běnzuòtiānchéngliàngfēigōng

shēnglóngyóucō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