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说筼筜谷,如今别有坡。为怜清节好,不厌绿阴多。
旧说筼筜谷,如今别有坡。为怜清节好,不厌绿阴多。
暖逼冬生笋,凉深夏近荷。中郎如到此,应更择良柯。
暖逼冬生笋,凉深夏近荷。中郎如到此,应更择良柯。
凌云翰

凌云翰

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 662篇诗文

猜您喜欢
望断南冈远水通,客樯来往酒旗风。
望断南冈远水通,客樯(qiáng)¹来往酒旗风。
译文:举目远眺,南冈尽头,河水悠悠。客船来往穿梭,和风中酒旗招展。
注释:山房:僧舍。¹客樯:这里指客船。
画桥依约垂杨外,映带残霞一抹红。
画桥依约垂杨外,映带残霞一抹红。
译文:隐隐约约的画桥,藏在依依的杨柳中;多情的夕阳,又给它涂上一抹桔红。

shíshānfángshì--shěnqiú

wàngduànnángāngyuǎnshuǐtōng

qiángláiwǎngjiǔfēng

huàqiáoyuēchuíyángwài

yìngdàicánxiáhóng

惊飙掠地冬将半,解鞍正值昏鸦乱。冰合大河流,茫茫一片愁。
惊飙(biāo)¹掠地冬将半,解鞍(ān)²正值昏鸦³乱。冰合大河流,茫茫一片愁。
译文:狂风席卷大地.冬天已过半。解下马鞍暂且停驻,正值黄昏,群鸦乱飞。黄河已成片成片地结冰,茫茫一片,恰如愁思不绝。
注释:¹惊飚:谓狂风。²解鞍:其意为解鞍下马,表示停下来。³昏鸦:即乌鸦。此指黄昏之时乌鸦乱飞.。⁴冰合句:谓大河已为冰封,河水不再流动。
烧痕空极望,鼓角高城上。明日近长安,客心愁未阑。
烧痕¹空极望,鼓角高城上²。明日近长安³,客心愁未阑(lán)
译文:放眼望去,唯余一片野火的痕迹。高高的城楼上,鼓角连天。明日即将抵京,可游子的愁思却依然没有尽头。
注释:¹烧痕:野火的痕迹。²鼓角句:鼓和号角,是古代军队使用的一种用来发号施令的鼓和号角。³长安:此代指北京城。⁴阑:残尽。

  上片勾画出一幅白日深冬归程图:“白日惊飙冬已半,解鞍正值昏鸦乱”,狂风卷折的冬日,归途昏鸦飞乱了天边的云霞,词人解鞍少驻初程。画面壮丽而又消沉,让人生出欲说难言的怅惘。“惊飚”将冬日寒风之凛冽与气候的恶劣一闻道出,精到而更有画面感。接下来的“冰合大河流,茫茫一片愁”两句,又更增添了眼前冬景的壮阔,将归程图拉伸至无限壮阔之处,有种“长河落日圆”的雄阔壮丽。

  下片归程图纵横延伸。“烧痕空极望,鼓角高城上”,放眼望去,苍茫的平原上是一片野火烧过的痕迹;极目仰望,已经依稀可以看到鼓角和城墙,看来已经离家不远了。“明日近长安,客心愁未阑”,虽然明天就要回到京城,但一路上的奔波劳苦,并没有因此而消失,可见纳兰这一路上有多辛苦了。结尾两句化自谢眺《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在全词有画龙点睛之效,这愁便是纳兰的经典式愁,言浅意深,引人深思。

  全词写景皆是昏暗凄然,景中含情,然景致壮阔处又别有一番风度。语句含悲,语调凄楚,字里行间萦绕着百转柔情,诉尽了词人真实的内心感受。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何灏等注析.纳兰词: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09:第61页

mán··báijīngbiāodōngbàn--lánxìng

jīngbiāolüèdōngjiāngbànjiěānzhèngzhíhūnluànbīngliúmángmángpiànchóu

shāohénkōngwàngjiǎogāochéngshàngmíngjìnzhǎngānxīnchóuwèilán

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
煮豆燃豆萁(qí)¹,萁在釜(fǔ)²下泣。
译文:烧豆秸去煮豆子,豆秸在锅下哭泣:
注释:¹萁:豆秸。²釜:锅。首两句出自曹植《七步诗》。
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
我烬(jìn)¹你熟了,正好办教席²
译文:我被烧成灰却煮熟了你,正好去办酒席!
注释:¹烬:物体燃烧后剩下的东西。此处作动词用,指燃烧成灰烬。²教席:宴请教师的酒席。

  首句与曹诗(指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全同,次句稍作改动,把“豆在釜中泣”,改为“萁在釜下泣”。这里以豆喻杨荫榆及其一伙,以“萁”喻横遭迫害的学生。对于杨荫榆这个代表着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势力的“豆”一般的人物,许广平在《欣慰的纪念·鲁迅先生与女师大事件》中一段生动的描绘:“而且那位校长,在人们的印象中就只见那系着白头绳的带子的人,穿着黑花缎的旗袍和斗篷,像一个阴影的移来移去。如果有人真个去请教时,据说又有事出去了。否则,她的卧室就在校舍的幽静的一角,学生们除了去开储藏室的门,是不会听到紧邻的她的房间的嘁嘁喳喳,低声媚笑的”。

  鲁迅说是“活剥”,但整首诗完全出现了一幅前所未有的崭新境界。后两句不仅意境深厚,含意深沉,而且讽刺挖苦,跃然纸上,使整首诗“活”了起来。开头“豆”“萁”相对,接后“烬”“熟”相对;前者说明两者的关系,没有萁,豆根本不会存在;后者说明两者的利害,毁了人家,成全了自己,这就是所谓的“教育家”。鲁迅以犀利的文笔,一语戳穿了“有尊长之心”的杨荫榆者流不过是以办教育为名,而行残害学生之实。它们是中国长期以来封建社会人肉筵席上的“食人者”。

  曹子建的《七步诗》讲的只是兄弟不合,毫无社会意义。汪懋祖用萁豆相煎的典故,妄图把本是杨荫榆对学生的迫害,反诬为学生逼杨荫榆,那么学生成了烧人的“萁”,杨荫榆倒成了被烧的“豆”了。这是对事实的肆意歪曲。鲁迅因此把《七步诗》改了一下,目的在为学生伸冤,但锋芒指向以杨荫榆为代表的营垒,充分表现出鲁迅“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的战斗精神。在《“碰壁”之后》里,鲁迅对杨荫榆借请客吃饭美其名日“解决种种重要问题”的阴谋诡诈有一段生动的描述:“我吸了两支烟,眼前也光明起来,幻出饭店里电灯的光彩,看见教育家在杯酒间谋害学生,看见杀人者于微笑后屠戮百姓。看见死尸在粪土中舞蹈,看见污秽洒满了风籁琴…”这就是杨荫榆“办教席”的实质。

  全诗文白相结合,前两句用文言来写,后两句用白话,组合得妙趣横生,故虽“活剥”曹植《七步诗》,却一改原诗的严肃而悲愤的风格,而显幽默恢谐,其中又有愤激之情。

参考资料:
1、 蔡景仙.近现代诗词鉴赏: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169-170页
2、 林伟.鲁迅诗歌注析: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39页
水色帘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
水色帘¹前流玉霜²,赵家飞燕³侍昭(zhāo)
译文:晶莹如水的珠帘里月光皎洁,晃动着美女的身姿,赵家飞燕在昭阳宫侍奉君王。
注释:¹水色帘:珠帘,因晶莹如水,故称。²流玉霜:谓月光皎洁如霜,流泻于地。玉霜:白色的霜。一说指女子美好的容貌。³赵家飞燕:即赵飞燕,为汉成帝妃子名,住在昭阳殿。⁴昭阳:汉宫殿名,成帝时赵飞燕居之。唐人宫怨诗中常用汉宫以指代唐代宫殿。
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
掌中舞¹罢箫声绝²,三十六宫³秋夜长
译文:欢乐歌舞后箫声中止,三十六宫清冷下来,宫女们感到秋夜的漫长。
注释:¹掌中舞:在人掌上跳舞。相传赵飞燕可作掌上舞蹈。²箫声绝:洞箫发出的旋律停了下来。³三十六宫:许多的宫殿。三十六,不是确数。⁴秋夜长:秋天夜晚时间长,也指人在寂寞之时,感到时间长。

  该诗以“飞燕”作意象,成功运用了对比反衬的艺术手法,首句写景题咏意象明丽、境界高远,极言帘之洁白非凡,见飞燕得宠之盛。末句言一人专宠,三十六宫尽皆失欢。“秋夜长”双关,既与首句“流玉霜”相应,又言从此无春意也。

  这首诗通过赵飞燕的前后生活对比,概括了宫女的一生,年轻时凭借姿色容貌得以受宠,但最后红颜凋落便过着凄冷的生活,老死宫中,任凭秋夜漫长独自煎熬。通过这种景色与时光的描写烘托宫女的凄凉冷落的生活,在孤独绝望中度过漫长的岁月。以汉代唐,这是唐朝诗歌常用的借代手法,作者不露锋芒,在平淡的话语间以诗借古讽今,有着婉而多讽的艺术魅力。徐诗语言通俗晓畅,但却并不代表其诗作缺少艺术加工,流于平淡,事实上他的诗歌能够在平易的语言中见得波澜,诗篇里可以见到工于余韵的高超技巧。虽用语浅近,却造意新颖,饱含诗味。

  诗歌以曾以歌舞技艺赢得皇上宠爱的赵飞燕最后也因年老色衰而被打入冷宫, 度过其凄凉、寂寞难耐的漫长余生。更不用说那些众多而普通的宫女,不仅难以得到皇上的青睐征幸而且连平时见一面都难得,等待其的只能是最后老死宫中的凄惨遭遇。“三十六宫秋夜长”一句隐隐地道出了宫女们的怨恨之情以及诗人对其的同情之心,显得颇为含蓄蕴藉。

  “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景物描绘既富有情致,又流畅明丽,成千古传颂的写景名句,至今为人所称道。此诗写的是宫中怨情,但却无一字议论和抒情,作者只是运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了“一人承宠,各院凄凉”的景象,便把宫女们深长的幽怨生动地表现了出来,颇为婉转含蓄。以夺人之爱的飞燕比衬,才更见婕妤之哀。其他宫殿与得宠者所居之昭阳殿形成比照,隐喻失宠与得宠,加深了诗歌的形象化。

  该诗立意新警,显然是以汉代唐,采用曲笔手法。

参考资料:
1、 王育红.唐代宫怨诗歌及其情感表达[J].重庆社会科学,2010,03
2、 苏伟伦编著.新编唐人绝句(图文版):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第141页
3、 周本淳.唐人绝句类选: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11月第1版:第137页
4、 王文坤.徐凝及其诗歌研究[D].辽宁大学,2014

hàngōng--níng

shuǐliánqiánliúshuāngzhàojiāfēiyànshìzhāoyáng

zhǎngzhōngxiāoshēngjuésānshíliùgōngqiūzhǎng

湖上清秋夜,扁舟泛碧波。
湖上清秋夜,扁(piān)¹泛碧波。
译文:秋天的夜晚,在湖上泛舟,碧波荡漾,波光潾潾。
注释:¹扁舟:小船。
紫箫吹不断,无奈月明何。
紫箫¹吹不断,无奈月明何。
译文:洞箫声声,如泣如诉,永不断绝;天上的明月依旧照在湖面上不为所动。
注释:¹紫箫:紫色的竹做的箫。古人多截紫竹为箫笛,因称箫笛为紫玉。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