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摇微风,幽花泣轻露。清晨有佳气,力疾坐南户。
芳草摇微风,幽花泣轻露。清晨有佳气,力疾坐南户。
感怀聊晤歌,思远屡延伫。吾道未褊迫,谁能自劳苦。
感怀聊晤歌,思远屡延伫。吾道未褊迫,谁能自劳苦。
俯仰尘世中,炼修亦何补。所以王子乔,陋世自轻举。
俯仰尘世中,炼修亦何补。所以王子乔,陋世自轻举。
李孝光

李孝光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 349篇诗文

猜您喜欢
参横月落,客绪从谁托。望里家山云漠漠,似有红楼一角。
(shēn)横月落¹,客绪从谁托。望里家山云漠漠²,似有红楼³一角。
译文:月亮已落,夜色已深,心头的愁绪又能向谁诉说。透过微薄的月色,向家乡的方向放眼远望,一片寒烟萦绕,隐约中只能看见红楼的一角。
注释:¹参横月落:指落月与横斜的星显得参差不齐的样子。参:参宿,二十八宿之一,属西方土宿。中间三颗星俗称三星。²漠漠:这里指大面积分布的样子。³红楼:即家园中的楼阁。
不如意事年年,消磨绝塞风烟。输与五陵公子,此时梦绕花前。
不如意事年年,消磨绝塞(sài)¹风烟。输与五陵公子²,此时梦绕花前。
译文:不如意的事情年年都有,这塞外寒烟里,竞蹉跎了好些年岁。哪里比得上那京城之中的富家公子们,此时一定在楼中梦里笙歌,还没有醒来。
注释:¹绝塞:遥远的边塞。²五陵公子:京都富豪子弟。五陵:以西汉王朝在这里设立的五个陵邑而得名,古人以五陵代指京都繁华之地。

  上片侧重写景,“参横月落,客绪从谁托”,是写眼前的实景,月亮已落,参星横斜,正是天将破晓之际,纳兰已经要从汉儿村出发了。“客绪”是指一种行旅怀乡的愁思。这满心的情绪,真真是,又该从何说起。在这样的茫然无奈中,词人抛出了虚化的两句,“望里家山云漠漠,似有红楼一角”则是虚笔,太多执着的情绪容易让人产生幻觉,纳兰似乎也并不介意在这里用这种方式变现他思乡之情。红楼显然是想象之语,而在这里,“楼”并不是重点,红楼一角之下,定是有佳人倚栏,翘首企盼着词人的归期吧,此情悠悠,两心知。

  下片侧重写情。先说后两句,“输与五陵公子,此时梦绕花前”,单看这两句自然是无头无脑,不过连上前面两句,“不如意事年年,消磨绝塞风烟”就可以看出,纳兰这其实是在抱怨了。他感叹道自己年年都有不如意之事,要戍守塞外,在缕缕风烟中消磨时光。看来,纳兰自己的确是比不上此时正在游赏玩乐的京城贵族子弟们啊,他们恐怕此时正过着活色天香般的生活吧。词人拿远行在外孤寂无聊的自己,和在京师里过着悠闲生活的人们相比,在看似情绪平静的表面之下,他实在是忍不住满腹牢骚。短短四句,言浅而意深。

  这样一个结句,也是对上片落句的回照,在整首词里构成了一种前后勾连、回环往复的韵致,《清平乐》这样短小的词牌能写出这样回环往复的意味,可见纳兰情意之深切,也更让人觉得其中哀伤之情愈加的缠绵委婉。

参考资料:
1、 纳兰容若著.一生最爱纳兰词 全词彩插珍藏版:石油工业出版社,2014.11:第87页 ​

qīngpíngyuè ·hànércūn

lánxìng qīngdài 

shēnhéngyuèluò cóngshuítuō wàngjiāshānyún yǒuhónglóujiǎo 
shìniánnián xiāojuésàifēngyān shūlínggōng shímèngràohuāqián 
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
人间风日¹不到处,天上玉堂²森宝书³
译文:人间风吹不到日照不到之处,是天上的玉堂,森然罗列着宝书。
注释:¹风日:风景阳光。日:黄庭坚文集、山谷集作“公”。²玉堂:古代官署名,宋代以后称翰林院为玉堂。³森宝书:森然罗列着许多珍贵的书籍。森:众多茂盛的样子。这里指翰林院珍贵的书籍有很多。
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
想见东坡旧居士¹,挥毫百斛(hú)²泻明珠³
译文:我想见你这位东坡的旧居士,在挥笔为文好似飞泻百斛明珠。
注释:¹东坡旧居士:指苏轼。“东坡”原是黄州的一个地名。²斛:古代的重器,十斗为一斛。³泻明珠:说苏轼赋诗作文似明珠倾泻而出。
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霏霏雪不如。
我家江南摘云腴(yú)¹,落硙(wèi)²(fēi)³雪不如
译文:这是从我江南老家摘下的云腴茶,用石磨研磨细细雪花也比它不如。
注释:¹云腴:即指茶叶。高山云雾生长的茶叶肥美鲜嫩,称云腴。腴是肥美的意思。²落硙:把茶叶放在石磨里磨碎。硙:亦作“碨”,小石磨,研制茶叶的碾具。³霏霏:这里指茶的粉末纷飞。⁴雪不如:说茶的粉末极为洁白,雪也比不上它。
为公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
为公唤起黄州¹梦,独载扁舟向五湖²
译文:唤起你在黄州的旧梦,独驾小舟像范蠡那样泛游五湖。
注释:¹黄州:北宋元丰年间被贬之地。²五湖:太湖的别名。

  诗篇从对方所处的环境落笔。苏轼当时任翰林院学士,担负掌管机要、起草诏令的工作。玉堂语意双关,它既可以指神仙洞府,在宋代又是翰林院的别称。由于翰林学士可以接近皇帝,地位清贵,诗人便利用了玉堂的双重含义,把翰林院说成是不受人间风吹日晒的天上殿阁,那里宝书如林,森然罗列,一派清雅景象。开首这一联起得很有气派,先声夺人,为下面引出人物蓄足了势头。

  第二联转入对象本身。“想见东坡旧居士”一句,在“东坡居士”间加上一个“旧”字,不仅暗示人物的身份起了变化(由昔日的罪臣转为此时的清贵之官),也寓有点出旧情、唤起反思的用意,为诗篇结语埋下了伏笔。“挥毫百斛泻明珠”一句,则脱胎于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诗中的“诗成珠玉在挥毫”。杜诗表现的是早上朝见皇帝的场面,用“珠玉”比喻诗句,在夸赞对方才思中兼带有富贵气象,与诗歌题材相切合。所以作者这里也用“明珠”来指称苏轼在翰林院草拟的文字,加上“百斛”形容其多而且快,尤其是一个“泻”字,把那种奋笔疾书、挥洒自如的意态,刻画得极为传神,这也是化用前人诗意成功的范例。

  从第三联起,方转入赠茶的事情。既然是送茶而致的诗,自然说明这茶的佳处。茶树在高处接触云气而生长的叶子特别丰茂,所以用云腴称茶叶。宋人喝茶的习惯,是先将茶叶磨碎,再放到水里煮沸,不像现代的用开水泡茶。这两句说:从我老家江南摘下上好的茶叶,放到茶磨里精心研磨,细洁的叶片连雪花也比不上它。把茶叶形容得这样美,是为了显示他送茶的一番诚意,其中含有真挚的友情。但这还并不是该篇主旨所在,它只是诗中衬笔,是为了引出下文对朋友的规劝。

  结末一联才点出了题意。最后提醒苏轼,要适时进退,好自为之。作者语重心长地对朋友说:喝了我家乡的茶以后,也许会让您唤起黄州时的旧梦,独自驾着一叶扁舟,浮游于太湖之上了。最后一句用了春秋时期范蠡的典故。苏轼贬谪在黄州时,由于政治上失意,也曾萌生过“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的退隐思想。可是此时他应召还朝,荣膺重任,正处在春风得意之际,并深深卷入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漩涡。作者一方面为友人命运的转变而高兴,另一方面也为他担心,于是借着送茶的机会,委婉地劝告对方,不要忘记被贬黄州的旧事,在风云变幻的官场里,不如及早效法范蠡,来个功成身退。末了这一笔,披露了赠茶的根本用意,在诗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而这番用意又并非一本正经地说出来,只是从旧事的勾唤中轻轻点出,不仅可以避免教训的口吻,也显得情味悠长,发人深思。 整首诗词意畅达,不堆砌典故,不生造奇词拗句,在黄庭坚诗作中属于少见的清淡一路。但全诗由高雅的玉堂兴起,引出题赠对象,再进入送茶之事,而最终点明题意,这种千回百转、一波三折的构思方式,仍体现了黄庭坚诗的基本风格。

参考资料:
1、 陈伯海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514-516

shuāngjǐngchásòngzhān

huángtíngjiān sòngdài 

rénjiānfēngdàochù tiānshàngtángsēnbǎoshù 
xiǎngjiàndōngjiùshì huīháobǎixièmíngzhū 
jiājiāngnánzhāiyún luòwèifēifēixuě 
wèigōnghuànhuángzhōumèng zàipiānzhōuxiàng 
淡花瘦玉,依约神仙妆束,佩琼文。瑞露通宵贮,幽香尽日焚。
淡花瘦玉,依约¹神仙妆束,佩琼文²。瑞露通宵贮(zhù),幽香尽日焚(fén)
注释:¹依约:好像、仿佛。²佩琼文:佩带着有文采的玉石。
碧纱笼绦节,黄藕冠浓云。勿以吹箫伴,不同群。
碧纱笼绦(tāo)¹,黄藕冠浓云²。勿以吹箫伴³,不同群。
注释:¹绦节:作法术时所用的一种道具。²黄藕句:黄藕色的帽子戴在头发上。黄藕:道士帽子之色。浓云:喻头发。³吹箫伴:指箫史、弄玉。
这首词也写女道士之事。上片写女道士的妆束和她所处的幽静环境。“瑞露”、“幽香”,充满了仙气。下片头二句写其作法时的模样:碧纱绎节,黄冠浓云。尾二句写她可与真仙同群。
清江社雨初晴,秋香吹彻高堂晓。天然带得,酒星风骨,诗囊才调。沔水春深,屏山月淡,吟鞭俱到。算一生绕遍,瑶阶玉树,如君样、人间少。
清江社雨¹初晴,秋香²吹彻高堂晓。天然带得,酒星³风骨,诗堂(náng)才调。沔(miǎn)春深,屏山月淡,吟鞭(biān)俱到。算一生绕遍,瑶阶玉树,如君样、人间少。
译文:到得清江县,适逢社日大雨卒晴,带着花香气的秋风吹拂着晨日的高堂。这气息便自然带有酒星之风骨和诗囊之才情格调。诗人的脚步遍布浓浓春色中的沔水和淡淡月光下的屏山。就算用一生走遍落雪的石阶和覆雪的树木这样浪漫的地方,能像您这样的诗人也是很少的。
注释:¹社雨:谓社日之雨,此处指春社多雨之季节。秋香:秋日开放的花。³酒星:即酒旗星,古星名。此之谓善饮酒之人。⁴诗堂:装诗稿的袋子。⁵沔水:古时的汉水,指的现今的嘉陵江西源西汉水。⁶屏山:县名,属今四川省,其北有高山如屏,故名。⁷吟鞭:形容行吟的诗人。⁸瑶阶:玉砌的台阶。此处指积雪的石阶。⁹玉树:用珍宝制作的树。此处指白雪覆盖的树。
未放鹤归华表。伴仙翁、依然天杪。知他费几,雁边红粒,马边青草。待得清夷,彩衣花绶,哄堂一笑。且和平心事,等闲博个,千秋不老。
未放鹤归华表¹。伴仙翁、依然天杪(miǎo)²。知他费几,雁边红粒³,马边青草。待得清夷,彩衣花绶(shòu),哄堂一笑。且和平心事,等闲博个,千秋不老。
译文:没有把仙鹤放回华表,依然陪着仙翁在天际遨游。大雁能吃多少红米,马能吃多少青草?待等到风轻云淡的时候,功名利禄不过一笑耳。心事平和,很容易就能争取做到长寿不老!
注释:¹鹤归华表:用以感叹时过境迁,人事纷繁而变。²天杪:犹天际。³红粒:红米。⁴清夷:清净恬淡。⁵彩衣:五彩衣服,指官服。⁶花绶:织有花彩的丝带,以系官印。⁷博个:争取。

shuǐlóngyín··寿shòuzhǎng--yǒng

qīngjiāngshèchūqíngqiūxiāngchuīchègāotángxiǎotiānrándàijiǔxīngfēngshīnángcáidiàomiǎnshuǐchūnshēnpíngshānyuèdànyínbiāndàosuànshēngràobiànyáojiēshùjūnyàngrénjiānshǎo

wèifàngguīhuábiǎobànxiānwēngrántiānmiǎozhīfèiyànbiānhóngbiānqīngcǎodàiqīngcǎihuāshòuhōngtángxiàoqiěpíngxīnshìděngxiánqiānqiūlǎo

伫立长堤,淡荡晚风起。骤雨歇,极目萧疏,塞柳万株,掩映箭波千里。走舟车向此,人人奔名竞利。念荡子、终日驱驱,争觉乡关转迢递。
(zhù)¹长堤,淡荡²晚风起。骤雨歇,极目萧疏,塞柳万株,掩映箭波³千里。走舟车向此,人人奔名竞利。念荡子、终日驱驱,争觉乡关转迢(tiáo)(dì)
译文:久久的站立在长堤之上,轻柔的晚风吹拂着,但见骤雨刚过的边地天晚风凉,一片萧条冷落,毫无可观,唯有千万株柳树种在堤坝上,遮掩着奔腾不息的江河。人们都争相着往这里来,不管是什么途径,只是为了追名逐利。想到旅途之人终日不停的漂泊,这些追名逐利的人又怎么会察觉到在终日驱驰中已经渐渐远离了家乡。
注释:定风波,又名“卷春空”“定风波令”“”醉琼枝”“定风流”等。双调六十二字,前段五句三平韵两仄韵,后段六句四仄韵两平韵。另有双调六十三字,前段五句三平韵两仄韵,后段六句四仄韵两平韵;双调六十字,前段五句三平韵两仄韵,后段五句两平韵两仄韵;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两平韵两仄韵等变体。¹伫立:长时间站立。²淡荡:舒缓,恬静。多用来形容春天景色。³箭波:水波迅速,有如飞箭。⁴走舟车:水路旱程并进。⁵念荡子、终日驱驱:想到旅途之人不停地漂泊。⁶迢递:形容路途遥远。
何意。绣阁轻抛,锦字难逢,等闲度岁。奈泛泛旅迹,厌厌病绪,迩来谙尽,宦游滋味。此情怀、纵写香笺,凭谁与寄。算孟光、争得知我,继日添憔悴。
何意。绣阁轻抛,锦字难逢,等闲度岁。奈泛泛¹旅迹,厌厌病绪,迩(ěr)²(ān)尽,宦游滋味。此情怀、纵写香笺(jiān)³,凭谁与寄。算孟光、争得知我,继日添憔悴。
译文:轻率的离开绣阁(代指女方),很难收到妻子的来信,随便度过了一年,无奈的到处旅行,厌烦的情绪,近来尝遍了在外流动做小官的滋味,这些想法,我就是写成书信,又能寄给谁呢?即使孟光一样贤惠的女子,又怎么能知道我一天比一天愁苦,增添憔悴呢。
注释:¹泛泛:飘流浮行的样子。²迩来:从某时以来,从那以来。³香笺:加多种香料所制的诗笺或信笺。⁴孟光:东汉贤士梁鸿妻。举案齐眉的典故说的就是梁鸿、孟光。汉书生梁鸿读完太学回家务农,与县上孟财主的30岁女儿孟光结婚,婚后他们抛弃孟家的富裕生活,到山区隐居,后来帮皋伯通打短工。每次孟光给梁鸿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

  词的上片先写“伫立长堤”,纵目远眺,但见骤雨刚过的边地天晚风凉,一片萧条冷落,毫无可观,唯有塞柳掩映的急流流向千里之外的故土。开篇几句对萧条的边地风光的描绘,为全词定下了悲凉的感情基调。而随着词作的逐步展开,这种悲凉之感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滔滔滚滚,联翩直下。

  “走舟车向此,人人奔名竞利”,边地如此荒凉,人们却争相“走舟车向此”,“人人奔名竞利”,却为追名逐利。一可悲。

  荡子“终日驱驱”,不觉之间已然离故乡越来越远。词句由“念”领起,“争觉”一转,表达了这样的意思:想来荡子终日奔走,舟车劳顿,哪里还觉得家乡渐远!行行重行行,连家乡越来越远反也不觉得了。二可悲。

  过片“何意”二字,似将上片的内容化作一声悲叹,又在这声悲叹中继续抒写自己的思归之情:“绣阁轻抛,锦字难逢,等闲度岁。”没想到自己为了蜗角功名、蝇头微利竟付出了抛家别妻、温情不再、虚度光阴的沉重代价。三可悲。

  “奈”字一转,贯串以下四句:无奈受尽了羁旅漂泊之苦,尝够了辗转宦游的滋味,却也再无法摆脱名利的束缚。四可悲。

  “此情怀、纵写香笺,凭谁与寄。”词意再转:自己的种种情怀,纵然写在“香笺”上,又能寄给谁呢?孤寂、痛苦,却无一人可以倾诉。五可悲。

  “算孟光、争得知我,继日添憔悴。”语意更进一层:就算有孟光这样的贤妻,也未必能理解我,未必能理解我内心的苦衷。六可悲。

  这首词是柳永失意人生的咏叹,以悲情贯穿全篇,一步紧似一步、一层深似一层地写尽了下层文人士子仕宦之途的矛盾心理和悲剧命运。

参考资料:
1、 顾之京,姚守梅,耿小博编著.柳永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5.01:121-122

dìngfēng··zhùzhǎng--liǔyǒng

zhùzhǎngdàndàngwǎnfēngzhòuxiēxiāoshūsāiliǔwànzhūyǎnyìngjiànqiānzǒuzhōuchēxiàngrénrénbēnmíngjìngniàndàngzizhōngzhēngjuéxiāngguānzhuǎntiáo

xiùqīngpāojǐnnánféngděngxiánsuìnàifànfànyànyànbìngěrláiānjǐnhuànyóuwèiqíng怀huáizòngxiěxiāngjiānpíngshuísuànmèngguāngzhēngzhītiānqiáocuì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