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气渐闭密,百物尽零落。中林有贞姿,粲然独先觉。
冬气渐闭密,百物尽零落。中林有贞姿,粲然独先觉。
尺蠖递屈伸,天运不终剥。勿言霜露酷,熙阳已潜作。
尺蠖递屈伸,天运不终剥。勿言霜露酷,熙阳已潜作。
李孝光

李孝光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 349篇诗文

猜您喜欢
楼锁轻烟,水横斜照,遥山半隐愁碧。片帆岸远,行客路杳,簇一天寒色。楚梅映雪数枝艳,报青春消息。年华梦促,音信断、声远飞鸿南北。
楼锁轻烟¹,水横斜照²,遥山半隐³愁碧。片帆岸远,行客路杳(yǎo),簇(cù)一天寒色。楚梅映雪数枝艳,报青春消息。年华梦促,音信断、声远飞鸿南北¹⁰
译文:楼阁笼罩在春天的轻烟之中,夕阳斜照着江水,远山半隐在一片忧愁的碧色中。一片孤帆离岸远去,在外的旅客路途遥远,天空中聚集着消散不去的寒色。几枝南方的梅花在雪中鲜艳绽放,向人报示着春天的讯息。人生如梦一般的短促,书信断绝,南北分飞的大雁,哀鸣声远。
注释:倾杯乐:倾杯乐,词牌名,又名“倾杯”“古倾杯”。以柳永《倾杯乐·楼锁轻烟》为正体,双调一百四字,前段十句四仄韵,后段十一句五仄韵。¹楼锁轻烟:即轻烟锁楼,指楼阁笼罩在春天的轻烟之中。²斜照:斜阳,夕阳。³遥山半隐:远山隐约只现小一半的面容。⁴愁碧:山的绿色使人发愁。⁵行客:旅客。⁶簇:聚集。⁷楚梅:南方的梅花。⁸青春:春天。⁹年华梦促:人生如梦一般的短促。¹⁰飞鸿南北:鸿雁向南北而飞。
算伊别来无绪,翠消红减,双带长抛掷。但泪眼沉迷,看朱成碧。惹闲愁堆积。雨意云情,酒心花态,孤负高阳客。梦难极。和梦也、多时间隔。
算伊¹别来无绪²,翠消红减³,双带长抛掷(zhì)。但泪眼沉迷,看朱成碧。惹闲愁堆积。雨意云情,酒心花态,孤负高阳客。梦难极¹⁰。和梦也、多时间隔¹¹
译文:料想她也是自从分别后没什么心情,憔悴消瘦,衣服上的两根带子就抛去不用了。然而泪眼模糊,视线混乱。忧愁堆积起来。男女相爱之情,饮酒赏花之心,我都要辜负了。美好的梦难以昨晚,更甚者,连这短暂的梦境也多时没有了。
注释:¹伊:她,指所思念的人。²无绪:没有心情。³翠消红减:原指仡叶凋零,此处比喻女子因思念而消瘦。⁴双带:疑指衣带。则此句意为不整服饰。⁵沉迷:模糊。⁶看朱成碧:把红色看成绿色。李白《前有一樽酒行二首》之一:“催弦拂柱与君饮,看朱成碧颜始红。”⁷雨意云情:男女相爱之情。⁸酒心花态:对酒赏花时的情意。⁹高阳客:指酒徒,此为自指。¹⁰梦难极:梦难尽,指不能将好梦做完。¹¹多时问隔:长时间才有一次这样的梦。
买臣之贵也,不忍其去妻,筑室以居之,分衣食以活之,亦仁者之心也。
买臣¹之贵也,不忍其去妻²,筑室以居之³,分衣食以活之,亦仁者之心也。
译文:朱买臣地位变高的时候,没有痛恨他的前妻,建房子让她居住,分衣服食物让她生存,这也是仁爱之人的心意啊!
注释:越妇:指汉武帝时朱买臣的前妻,因朱买臣的家乡,春秋时属越国,故称越妇。¹买臣:朱买臣(?一前115),西汉人,武帝时曾任会稽太守。²去妻:前妻。³居之:让她居住。居,此处为使动用法。⁴活:养活。
一旦,去妻言于买臣之近侍曰:“吾秉箕帚于翁子左右者,有年矣。每念饥寒勤苦时节,见翁子之志,何尝不言通达后以匡国致君为己任,以安民济物为心期。而吾不幸离翁子左右者,亦有年矣,翁子果通达矣。天子疏爵以命之,衣锦以昼之,斯亦极矣。而向所言者,蔑然无闻。岂四方无事使之然耶?岂急于富贵未假度者耶?以吾观之,矜于一妇人,则可矣,其他未之见也。又安可食其食!”乃闭气而死。
一旦¹,去妻言于买臣之近侍²曰:“吾秉箕(jī)(zhǒu)³于翁子左右者,有年矣。每念饥寒勤苦时节,见翁子之志,何尝不言通达后以匡国致君为己任,以安民济物为心期¹⁰。而吾不幸离翁子左右者,亦有年矣,翁子果通达矣。天子疏爵(jué)¹¹以命¹²之,衣锦以昼之¹³,斯亦极矣¹⁴。而向¹⁵所言者,蔑(miè)¹⁶无闻¹⁷。岂四方无事使之然耶?岂急于富贵未假¹⁸(duó)¹⁹者耶?以吾观之,矜(jīn)于一妇人²⁰,则可矣,其他未之见也。又安可食其食²¹!”乃闭气而死²²
译文:一天,前妻对朱买臣的身边侍从说:“我在朱买臣的跟前做这做那,好多年了。每次想到忍饥挨冻勤勉苦读的时候,看见买臣的志向,何尝不曾说过官运亨通以后,把匡正国家、辅助国君作为自己的使命,把安抚平民救济百姓作为心愿。而我不幸离开买臣也好多年了,买臣果然官运亨通了。天子赐给爵位,任用他,让他衣锦还乡,这也达到顶点了。但他从前所说的话,了无声息再也听不到了。难道是天下没有处理的事情使他这样吗?抑或是急于求富贵而没有时间考虑呢?依我看来,他只是在一个妇人面前夸耀就满足了,其他的没有发现能做什么。又怎能吃他的食物呢?”于是自缢而死。
注释:¹一旦:一天。²近侍:身边的侍从。³秉箕帚:拿着扫帚、簸箕,指做洒扫庭除之事。意思是为人妻。⁴翁子:古代妇女称丈夫的父亲为翁,翁子是对丈夫的委婉称呼。⁵有年矣:有些年了,好多年了。⁶通达:做高官。⁷匡国:匡正国家。⁸致君:使君尊贵,即辅佐国君,使其成为圣明的君主。致,使。⁹济物:救济百姓。物,这里指人。¹⁰心期:心愿,志愿。¹¹疏爵:赐给爵位。疏,分、赐。¹²命:任用。¹³衣锦以昼之:意思是让他衣锦还乡。衣:穿。锦和绣同指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即官服。昼之,使他白天行走,比喻荣归故里。¹⁴斯亦极矣:这也达到顶点了。¹⁵向:过去,以前。¹⁶蔑然:泯灭、消失的样子。¹⁷无闻:指没有听到实现。¹⁸未假:不暇,没空闲。假,通“暇”。¹⁹度:思考。²⁰矜于一妇人:在一个女人面前夸耀自己。矜,夸耀。²¹又安可食其食:又怎么能吃他的食物呢?²²闭气而死:自缢而死。

  这篇小品文一共两段,第一段叙述朱买臣“贵”后对其前妻表示的“仁者之心”;第二段记述“越妇”之言,揭露朱买臣“匡国济民”是假,“急于富贵”是真,本质虚伪。全文借古讽今,言辞犀利,借朱买臣前妻之口,表达对封建官僚的讽刺之意,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朱买臣的故事在《汉书·朱买臣传》中是这样写的:朱买臣未得志时家中贫穷,不治产业,砍柴为生,讴歌道中,他的妻子感到没有面子,多次劝他,他更加高唱不止。他的妻子就离开他,改嫁别人。其后,朱买臣独自行歌道中,在山坟担柴。前妻与夫家上坟时看见买臣饥寒,给他饭吃。后来,朱买臣当上会稽太守,衣锦还乡,官府为迎接他差遣人打扫道路,他的前妻和她现在的丈夫也在其中。朱买臣收养了他们,一个月后,他的前妻上吊而死。在《汉书》中,这个故事是用赞美朱买臣不计前嫌、不忘旧情、感恩图报的笔调来叙述的;而他的前妻也只是一个见识短浅、不能吃苦的普通妇女。她是在惭愧悔恨中自杀的。罗隐在这篇短文中却反其意而用之,引申发挥,虚拟了朱买臣妻的表白,朱买臣成了被讽刺的对象,讽刺他一旦得到富贵就只贪图享受,不思匡国安民了;而他的前妻却是一个有见识、有气节的妇女。她不但敢于对近侍批判朱买臣,揭露他通达后不思“安民济物”,却“急于富贵”的虚伪本质;并且表现了不“食其食”“闭气而死”的可贵气节,从而揭露批判了晚唐时期的封建士大夫借口“匡国”“安民”,实则热衷功名利禄、言行不一的虚伪本质。

  这篇文章一事一议,借古讽今,具有很强的批判精神。作者善于运用委婉的判断语气和反问语气加强讽刺意味。文章短小精悍,文笔生动,言辞犀利,发人深思,正如鲁迅先生在《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中所说的那样,“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这正是罗隐小品文的主要特点。

参考资料:
1、 刘琦 编著.历代小品文名篇赏析.长春:吉林文艺出版社,2011:159-160
滁南幽谷抱千峰,高下山花远近红。
(chú)南幽谷¹抱千峰,高下山花远近红。
译文:滁州琅琊山中的幽谷被千万座山峰怀抱,山中的花卉高低错落,远近相映,点缀谷中到处都是红彤彤的。
注释:¹滁州幽谷:即在滁州城西约一里的大丰山北麓,是欧阳修发现的。这里的幽谷泉如今仍留存。
当日辛勤皆手植,而今开落任春风。
当日辛勤皆手植,而今开落任春风。
译文:这些花都是我当年辛勤种下的,而如今,我只能任凭它们在春风的吹拂下开开落落。
主人不觉悲华发,野老犹能说醉翁。
主人不觉悲华发,野老犹能说植翁¹
译文:幽谷的主人(即欧阳修自己)已在不知不觉中满头白发,当年与自己同乐的老田夫们记得当年的太守醉翁,还能谈谈他的往事。
注释:¹植翁:欧阳修在滁州时开始自号植翁。
谁与援琴亲写取,夜泉声在翠微中。
谁与¹援琴²亲写取,夜泉声在翠微³中。
译文:谁能替我抚上一曲瑶琴,作上一支新曲,把幽谷泉深夜在青山中淙淙流动的美妙声音记下来呢?
注释:¹与:即“与我”的省略,替我。²援琴:弹琴。³翠微:指青山。

chúzhōuyōu--ōuyángxiū

chúnányōubàoqiānfēnggāoxiàshānhuāyuǎnjìnhóng

dāngxīnqínjiēshǒuzhíérjīnkāiluòrènchūnfēng

zhǔrénjuébēihuálǎoyóunéngshuōzuìwēng

shuíyuánqínqīnxiěquánshēngzàicuìwēizhōng

扫断马蹄痕,衙回自闭门。
扫断马蹄痕,衙回自闭门。
译文:门前洒扫,看不到车轮马蹄的痕迹;从官署回来,自己要亲手把门关闭。
长枪江米熟,小树枣花春。
长枪¹江米²熟,小树枣花春。
译文:大锅里煮熟的,只是那普通的糯米;春天的庭院,只有小枣树花嫩又稀。
注释:¹长枪:长鎗,即长铛,有脚有耳的平底锅。²江米:糯米。
向壁悬如意,当帘阅角巾。
向壁(bì)悬如意¹,当帘阅角巾²
译文:百无聊赖,赏玩悬挂在墙上的如意;竹帘前闲坐,看取方巾牵动着乡思。
注释:¹如意:二尺长的铁器,古人用以指画方向和防身。²角巾:四方形有棱角的冠巾。私居时戴用。
犬书曾去洛,鹤病悔游秦。
犬书¹曾去洛,鹤病²悔游秦³
译文:像黄耳犬送书,我也有信寄往家去;怀念病中之妻,我后悔旅居来京师。
注释:¹犬书:谓家书。²鹤病:喻妻病。³游秦:宦游于长安。
土甑封茶叶,山杯锁竹根。
土甑(zèng)¹封茶叶,山杯锁竹根²
译文:遥想家中,茶叶被封藏在那瓦罐里;竹根酒杯被锁起,无人再把酒来吃。
注释:¹甑:瓦罐。²竹根:用竹根制成的酒杯。
不知船上月,谁棹满溪云?
不知船上月,谁棹(zhào)¹满溪云?
译文:不知道啊,在这明月朗照的小船上,谁人在举桨摇荡那彩云倒映的小溪?
注释:棹:划船工具,此指以棹划船。

  李贺当时住在长安崇义里,曾写了首《崇义里滞雨》,表达了壮志成空,愁恨不已之心情,加上穷困孤独,自己的心境也像是阴暗的里巷和淅沥不断的秋雨一样。这很能反映他担任奉礼郎时的处境和心境,与《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所要抒发和表达的情感相近。只不过后者更强调家山的美好和对故乡的怀念。诗人将昔日在家山品茶饮酒的悠闲自在景与眼前退衙回来闭门独坐的孤独以及“鹤病悔游秦”的病痛相互比照,旨在强调身在仕途无法实现理想抱负的喟叹。失落加上乡愁,更增添几分愁苦,也更加深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

  诗题中提到的“昌谷山居”即是诗人的故乡所在地。昌谷,位于今洛阳西南宜阳县境内。今日的宜阳,显得偏僻和贫穷,但在隋唐时期,此地则是江淮粮赋陆路和漕运的重要中转站。其中李贺居家的三乡驿(今名三乡乡),是当时从洛阳通往长安大道上的一座重要驿站。为唐代诸帝东巡必经之地,在此建有连昌宫、兰昌宫等行宫,武则天、唐玄宗都曾在此驻跸,其中的连昌宫更因元稹的《连昌宫词》而闻名千古。

  此诗的前半首,扣住“始为奉礼”行笔,总写居官羁旅无聊之情状。“扫断”、“雅回”两句,叙述官职卑微,门庭冷落;“长枪”、“小树”两句,写江米煮熟,食馔简单,除枣花外,室无珍玩。这四句,全无半点寒酸气却道尽窘迫。即是小官,又全无半点迎逢心思,自是门可罗雀;回到家里自己动手关门,没有仆人书童;特意说出煮的是江米,或许是在暗示除此之外别无其它;至于小树枣花,那不过是平凡窄小的院落里一棵普通的树罢了。如此这般,一个异地为官生活勉强郁郁不得志的年轻人形象跃然纸上。“向壁”、“当帘”两句,写闲对如意、角巾,言外寄托“归欤”之意。

  诗的后半首,转而写题上“忆昌谷山居”之意。忆家,故作家书,以付黄犬;忆亲人,因妻病而追悔至京求仕。“土甑封茶叶,山杯锁竹根”,可见主人不在;“不知船上月,谁棹满溪云”,月夜又有谁在船上摇荡着满溪的云影?用反诘句收结,意想飞驰,巧妙表现出“忆”的风韵,“末二尤得忆家神理”(《协律钩玄》卷一引董伯音语)。

  李贺很少用律体写诗,《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却用五言长律写成,诗韵用上平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通押,很有特色。

参考资料:
1、 吴企明 编选.李贺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41-43
伫立东风,断魂南国。花光媚、春醉琼楼,蟾彩迥、夜游香陌。忆当时、酒恋花迷,役损词客。
伫立¹东风,断魂²南国³。花光媚、春醉琼楼,蟾(chán)(jiǒng)、夜游香陌。忆当时、酒恋花迷,役损词客¹⁰
译文:面对春风,我久久地站立着,消魂在江南。春天鲜花明亮妩媚,阁楼上醉酒就如临仙境,月之光辉感觉很遥远,夜里游冶烟花巷柳。回忆起当时,我曾沉湎于酒色之中,劳神而损伤。
注释:¹伫立:长时何地站立。²断魂:犹言消魂,形容哀伤的心情。³南国:南方,江南。⁴琼楼:仙境中用美玉砌成的楼阁。此代指思念之人所居的青楼。⁵蟾彩:即蟾光,月光。古代神话说月中有蟾蜍,故称月为蟾。⁶迥:远。⁷香陌:此指妓院集中的街道。⁸花:指妓女。⁹役损:因劳神而损伤。¹⁰词客:词人。
别有眼长腰搦。痛怜深惜。鸳会阻、夕雨凄飞,锦书断、暮云凝碧。想别来,好景良时,也应相忆。
别有眼长腰搦(nuò)¹。痛怜深惜。鸳会²阻、夕雨凄飞³,锦书断、暮云凝碧。想别来,好景良时,也应相忆。
译文:除此之外,有一位貌若天仙、婀娜多姿的红颜知己。我们彼此非常相爱。来到江南后,从此相聚受阻,断了书信,非常凄苦、郁闷,就像傍晚飘飞着凄冷苦雨、天空中凝聚着乌云一样。想象中,每到良辰美景,我在思念她,她也一定在思念我吧。
注释:¹腰搦:一只手就能握住腰身,形容腰细。搦,用手握。²鸳会:鸳鸯相会,比喻情人相聚。³夕雨凄飞:傍晚冷雨纷飞。凄,寒冷。⁴锦书:后称妻子寄给丈夫的书信为锦书。

  词的上片回忆过去“酒恋花迷”的生活。“伫立东风”写词人迎着东风,久久地站立,“东风”暗示了时令节气,说明此时正值春季。“南国”的春天本是美好的季节,词人却“断魂”南国,悲戚哀伤,默然凝伫。开篇两句便塑造了一个伤心欲绝的浪荡词客的形象。南国的春天勾起了他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花光媚、春醉琼楼,蟾彩迥,夜游香陌”这两个工整的对句,分别由景而情,以极凝练、含蓄的笔墨,浓缩了无数个良宵美景,无数次的纵游娼馆酒楼,沉湎于声色酒乐。而今忆及,当时“酒恋花迷”的生活,累煞多情的“词客”。

  过片首句,以“别有”二字起,另辟一境,引出所怀之人。以下,“眼长腰搦”四字写出了她容貌的美丽和身姿的婷婷袅袅,“痛怜深惜”四字写出了两人真挚的情意和深深的爱恋,用语十分简练。接下来的“鸳会阻”两句,紧承上片,回到现实,由情及景,写傍晚时分,冷雨纷飞,愁云凝聚,天色一片青碧。由于“鸳会阻”、“锦书断”,词人眼中的景色也显得凄凉无比,与上片的“花光媚、春醉琼楼,蟾彩迥,夜游香陌”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词作的最后,设想对方遇良辰当好景,也应苦苦思念自己:想别来,好景良时,也应相忆。”从对方写来,这是柳水怀人词常用的手法,由此亦可见柳永怀思之深。

  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说:“‘酒恋花迷,役损词客。’余谓此等,只可名迷恋花酒之人,不足以称词人,词客当有雅量高致者也。”需要承认,这样的词句格调是不高,但其中也有诸多难言的苦衷。柳永遭黜落后,打着“奉旨填词”的招牌流连烟花巷阳,沉溺酒香舞影,风流放浪,冶游无度。 这一方面是他在发泄心中的不满,寻求精神的寄托;另一方面也是当时的社会风气使然。有宋一代,自上而下狎妓成风。只是,柳永比其他人走得更远,更加坦率而无所顾忌。为官后,柳水收敛了许多,“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长相思·画鼓喧街》)。但宦游的惨淡与辛酸,使他对人们趋之若鹜的功名利禄产生了厌倦,转而对自己曾经沉湎其中的世俗享乐又产生了心理上的认同:“图利禄,殆非长策。除是恁,点检笙歌,访寻罗绮消得”(《尾犯·晴烟幂幂》)。可见,“酒恋花迷”是柳永生活中的一抹亮色,是他在现实中找到平衡的一个支点。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 等.柳永词新释辑评.北京市: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版:85-87

liǎngtóngxīn··zhùdōngfēng--liǔyǒng

zhùdōngfēngduànhúnnánguóhuāguāngmèichūnzuìqiónglóucháncǎijiǒngyóuxiāngdāngshíjiǔliànhuāsǔn

biéyǒuyǎnzhǎngyāonuòtòngliánshēnyuānhuìfēijǐnshūduànyúnníngxiǎngbiéláihǎojǐngliángshíyīngxiā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