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云巧似山翁帽,古柳横为独木桥。风微尘软落红飘,沙岸好,草色上罗袍。
春云巧似山翁帽,古柳横为独木桥。风微尘软落红飘,沙岸好,草色上罗袍。

chūnlái··chūnyúnqiǎoshìshānwēngmào--cáomíngshàn

chūnyúnqiǎoshìshānwēngmào

liǔhéngwèiqiáo

fēngwēichénruǎnluòhóngpiāo

shāànhǎocǎoshàngluópáo

曹德

曹德

曹德,字明善,衢州(今浙江衢县)人。曾任衢州路吏,山东宪吏。后至元五年(一三三九)曹德在都下作〔清江引〕(又名〔岷江录〕)二曲讥讽权贵伯颜擅自专权,杀害剡王彻彻笃,锻炼诸狱,延及无辜。大书揭于五门之上,因此名声大噪。 ▶ 8篇诗文

猜您喜欢
孤庙对寒潮,西陵风雨萧萧。谢娘惆怅倚兰桡,泪流玉箸千条。
孤庙对寒潮,西陵¹风雨萧萧。谢娘²惆怅倚兰桡(ráo)³,泪流玉箸(zhù)千条。
译文:伫立在破败的孤庙前,迎着江上阵阵风涛寒,看西陵峡上,风萧萧,雨漫漫。风雨中,弥漫着她思归的呼唤,飘洒着倚桨的她涕泪点点。
注释:河渎神: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双调四十九字。¹西陵:西陵峡,长江三峡之一,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北,又名夷陵。这里是指孤庙所在地。²谢娘:此处指船娘。³兰桡:划船的桨。这里是指船边。“兰桡”形容船精美芳香。⁴玉箸:或写成“玉筯”。箸是筷子,这里是指眼泪,形容泪珠下流,一条条如“玉箸”。
暮天愁听思归乐,早梅香满山郭。回首两情萧索,离魂何处飘泊?
暮天愁听思归乐¹,早梅香满山郭²。回首两情萧(xiāo)³,离魂何处飘泊?
译文:傍晚时听杜鹃声声,声声唱不尽思归的愁怨。风传递山里早梅的香气,把春的信息送到山城边。回忆欢情时更觉心苦,游魂何时把家还?
注释:¹思归乐:这里指杜鹃啼声。²山郭:“郭”本为外城,即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这里是指山的边缘。³萧索:缺乏生气,这里有冷淡的意思。⁴离魂:指离别之人的魂魄,与“别魂”意相同。

  这是一首离别相思之作。上片开头二句,意境阔远,富有气势,为情人离别创造出浓郁氛围:西陵孤庙、风雨潇潇、寒流无尽,中间着一“对”字,言其地别无他物,显示出环境空旷、寂寥、冷落,渲染出一种愁苦孤寂的气氛。“谢娘”二句具体刻画女子倚舟怀人,泪流千条,极显其凄怆伤痛之情。

  过片二句写主人公所闻、所见、所感:所闻为杜鹃思归之鸣,愈增离人日暮愁思;所见早梅已放,香满山郭,好景已不为己所留,以乐景写离愁,倍觉伤怀,且“早梅”又暗与前面“寒”字合;所感则为离恨而已。结尾句双起单承,直接抒写离别之苦,用“萧索”突出思者与被思者的情状,十分痛惜。这是主人公的推想:是不是因为离别后,音信难通,而使情感冷淡了呢?心上人如今又在何处呢?末尾以问语出现,推进一层,表现了思念之切,也突出了主人公此刻茫然无依的心绪。

  此词背景是“孤庙”“山郭”,作者将江南的风景、风情融入了对离愁别恨的抒写之中。整首词由景入情,通过对特定景物的描写,以景衬情,情景交融,韵味深远。

参考资料:
1、 赵崇祚编 徐国良注.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17
2、 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69-70
3、 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56-57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xiàn)¹
译文:清晨怀着兴致出门来,小船渡过汉江绕岘山。
注释:鹿门山:在今湖北省襄阳市东南。《清一统志·湖北·襄阳府》:“鹿门山,在襄阳县东南三十里。《襄阳记》:‘鹿门山,旧名苏岭山,建武中,襄阳侯习郁立神祠于山,刻二石鹿夹神道口,俗因谓之鹿门庙,遂以庙名山也。’”¹江岘:江边小山。此处小山指襄阳县内之岘山。
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辨。
沙禽(qín)近方¹识,浦²树遥³莫辨。
译文:沙洲的水鸟近看才可识别,水边的树木远望不能分辨。
注释:¹方:《全唐诗》校:“一作初,又作相。”²浦:水边。³遥:《全唐诗》校:“一作远。”
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
渐至¹鹿门山,山明翠微²浅。
译文:船行款款来到禽门山,阳光明亮使山岚浅淡。
注释:¹至:《全唐诗》校:“一作到。”²翠微:青葱的山气。
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
岩潭多屈曲,舟楫(jí)屡回转。
译文:岩石间的潭水曲曲弯弯,行船到此每每迂回绕转。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
译文:听说庞德公曾到这里,入山采药一去未回还。
金涧饵芝朮,石床卧苔藓。
金涧¹饵²芝朮,石床卧苔藓(xiǎn)
译文:山涧中适宜生长灵芝白术,石床上滋满了厚厚的苔藓。
注释:¹金涧:指风景秀美的山涧。²饵:《全唐诗》校:“一作养。”按,对照下句,以作“养”为是。³芝朮(zhú):灵芝(一种菌类植物)、白术(草名,根茎可入药)。
纷吾感耆旧,结揽事攀践。
¹吾感耆旧²,结揽(lǎn)³事攀践。
译文:深深感念这位襄阳老人,系住缆绳举足向上登攀。
注释:¹纷:盛多。²耆旧:年老的朋友,也指年高望重者,此指庞德公。³结缆:系缆,指停船。⁴攀践:指登山。
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隐迹今尚存,高风邈(miǎo)已远。
译文:隐居的遗迹至今犹可寻觅,超俗的风格已经远离人间。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
白云何时去,丹桂¹空偃(yǎn)(jiǎn)²
译文:相伴的白云不知何时飘去,栽下的丹桂空自妖娇美艳。
注释:¹丹桂:桂树的一种,皮赤色。²偃蹇:此处解作妖娆美好的样子。
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
探讨¹意未穷,回艇(tǐng)²夕阳晚。
译文:寻迹怀古兴味犹未尽,划船归来夕阳落西山。
注释:¹探讨:寻幽探胜。²艇:《全唐诗》校:“一作舻。”指船。
《登鹿门山》的作者是孟浩然,被选入《全唐诗》的第一五九卷第三十五首。此诗先写清晨乘船赴鹿门山沿途所见的景物,“沙禽”、“浦树”二句的描写,正是清晨景物特色,可见诗人游览之“兴”甚浓;继写登山探访隐士遗踪,见隐士遗迹尚存,但隐士的高风亮节已相去邈远,便无限感慨,抒发了深沉的怀古幽情;最后写“回艇”,留下无限眷恋,表达了作者对古代高士的仰慕之情。
我观文忠公,四子皆超越。
我观文忠公¹,四子²皆超越。
译文:我看欧阳修, 他一个人就超越了司马相如﹑王褒﹑扬雄和陈子昂。
注释:¹文忠公:指的是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文忠是他的谥号。²四子:指的是蜀中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王褒﹑扬雄﹑陈子昂。
仲也珠径寸,照夜光如月。
仲也珠径寸,照夜光如月。
译文:仲也珠径长一寸,光耀黑夜中如皎洁月光。
好诗真脱兔,下笔先落鹘。
好诗真脱兔,下笔先落鹘。
译文:好诗如同脱逃之兔,下笔之前如同将落之鹘。
知音如周郎,议论亦英发。
知音如周郎¹,议论亦英发。
译文:寻一知音如周郎,言论谈吐意气风发。
注释:¹周郎:指的是三国东吴都督周瑜,周郎是美称。
文章乃余事,学道探玄窟。
文章乃余事,学道探玄窟。
译文:著文是自己之事,学习道行如探寻玄妙至极的窟洞。
死为长白主,名字书绛阙。
死为长白主,名字书绛阙。
译文:死为长白山主,有楼名为书绛。
(熙宁之末,仲纯父见仆于京城之东,曰:“吾梦道士持告身授吾曰:上帝命汝为长白山主,此何祥也?”明年,仲纯父没。)
(熙宁之末,仲纯父见仆于京城之东,曰:“吾梦道士持告身授吾曰:上帝命汝为长白山主,此何祥也?”明年,仲纯父没。)
译文:(熙宁末年,仲纯之父在京城东面会见我,说:“我梦到道士拿着委任官职的文凭对我说,上天任命我为长白山主,这是什么征兆?”第二年,仲纯之父亡。)
伤心清颍尾,已伴白鸥没。
伤心清颍尾,已伴白鸥没。
译文:伤心望见颍河,已经伴随着白鸥远去。
喜见三少年,俱有千里骨。
喜见三少年,俱有千里骨¹
译文:欣喜之余遇三少年,都是难得的贤才。
注释:¹千里骨:出自典故:燕昭王以千金买千里骨马。
千里不难到,莫遣历块蹶。
千里不难到,莫遣(qiǎn)历块蹶(jué)¹
译文:再远的地方也不难到达,也不要把这些不羁之才遣回。
注释:¹历块蹶:引申指不羁之才。
临分出苦语,愿子书之笏。
临分出苦语,愿子书之笏。
译文:临别时再三相告,但愿你以笏记下。
文忠周郎皆为难得一遇的贤才,东坡以其自比,对其持激赏之意,无论是著文还是作诗,应如若同文忠周郎一般怀有真性情,此二人乃真正的性情中人。苏轼在《将至广州用过韵寄迈迨二子》也有言:“皇天遣出家,临老乃学道。”从中可见一生执着于道义,正是秉持了此种感情。同样,“知音如周郎,议论亦英发”常为后人称道,这个知音即指佳友,也许亦指数朝之后,他之欣赏周瑜“言论英发”的一文一武隔代知音。甚或有怀才不遇之感。
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
我初学诗日,但欲¹²(zǎo)³
译文:我最初学写诗的时候,只追求文辞华美。
注释:¹但欲:想要。²工:通“攻”,致力学习或研究。³藻绘:优美华丽的词藻语汇。
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宏大。
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宏大。
译文:中年才有所领悟,逐渐窥察境界的宏大。
怪奇亦间出,如石漱湍濑。
怪奇年间出,如石漱(shù)(tuān)(lài)¹
译文:怪笔奇句偶尔写出,有如顽石被急流冲洗。
注释:¹湍濑:水浅流急处;石上的急流;水浅流急处。
数仞李杜墙,常恨欠领会。
数仞(rèn)李杜墙,常恨欠领会。
译文:李白、杜甫像数仞高墙,我常恨自己领会不深。
元白才倚门,温李真自郐。
元白才倚门,温李真自郐(kuài)¹
译文:元稹、白居易只能说到达了门边,温庭筠、李商隐显然还不值一提。
注释:¹自郐:表示自此以下的不值得评论。
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
正令笔扛鼎(dǐng)¹,年未造三昧。
译文:即使是扛鼎之作,也没有达到三昧的境界。
注释:¹扛鼎:比喻有大才,能负重任。
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
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kuài)¹
译文:诗是六艺之一,哪能仅仅当作笔墨游戏呢?
注释:¹狡狯:游戏。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译文:你果真要学习写诗,作诗的工夫,在于诗外的历练。

shì

yóu sòngdài 

chūxuéshī dàngōngzǎohuì 
zhōngniánshǐshǎo jiànruòkuīhóng 
guàijiànchū shíshùtuānlài 
shùrènqiáng chánghènqiànlǐnghuì 
yuánbáicáimén wēnzhēnkuài 
zhènglìngkángdǐng wèizàosānmèi 
shīwéiliù yòngjiǎokuài 
guǒxuéshī gōngzàishīwài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¹,而通轻侠客²。援前在交趾³,还书诫(jiè)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rǔ)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jīn)结缡(lí),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译文:我的兄长的儿子马严和马敦,都喜欢讥讽议论别人的事,而且爱与侠士结交。我在前往交趾的途中,写信告诫他们:“我希望你们听说了别人的过失,像听见了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听见,但嘴中不可以议论。喜欢议论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这些都是我深恶痛绝的。我宁可死,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你们知道我非常厌恶这种行径,这是我一再强调的原因。就像女儿在出嫁前,父母一再告诫的一样,我希望你们不要忘记啊。”
注释:¹讥议:讥讽,谈论。²通轻侠客:通,交往;轻,轻佻;与侠士轻佻之人交好。³交趾:汉郡,在今越南北部。⁴汝曹:你等,尔辈。⁵是非:评论、褒贬。⁶正法:正当的法制。⁷大恶:深恶痛绝。⁸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衿:佩带。缡:佩巾。古时礼俗,女子出嫁,母亲把佩巾、带子结在女儿身上,为其整衣。父戒女曰:“戒之敬之,夙夜无违命。”母戒女曰:“戒之敬之,夙夜无违宫事。”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龙伯高敦厚周慎(shèn)¹,口无择言²,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³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zhuó)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chì)之士,所谓‘刻鹄(hú)不成尚类鹜(wù)’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qì)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¹⁰(zhé)切齿¹¹,州郡以为言¹²,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译文:“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说的话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指责的。谦约节俭,又不失威严。我爱护他,敬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杜季良这个人是个豪侠,很有正义感,以他人的忧愁为忧,以他人的快乐为乐,无论好的人坏的人都结交。他的父亲去世时,来了很多人。我爱护他,敬重他,但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因为)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以成为谨慎谦虚的人。正所谓雕刻鸿鹄不成可以像一只鹜鸭。一旦你们学习杜季良不成功,那就成了纨绔子弟。正所谓“画虎不像反像狗了”。到现今杜季良还不知晓,郡里的将领们到任就咬牙切齿地恨他,州郡内的百姓对他的意见很大。我时常替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向他学习的原因。”
注释:¹龙伯高敦厚周慎: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龙伯高:东汉名士,史书上记载其““在郡四年,甚有治效”,“孝悌于家,忠贞于国,公明莅临,威廉赫赫”。周慎:周密,谨慎。²口无择言:说出来的话没有败坏的,意为所言皆善。 择:通“殬(dù)”,败坏。³杜季良:杜季良,东汉时期人,官至越骑司马。⁴清浊无所失:意为什么人都结交。⁵数郡毕至:很多郡的客人全都赶来了。⁶谨敕:谨慎。⁷鹄:天鹅。⁸鹜:野鸭子。此句比喻虽仿效不及,尚不失其大概。⁹画虎不成反类狗:比喻弄巧成拙。¹⁰下车:指官员初到任。¹¹切齿:表示痛恨。¹²以为言:把这作为话柄。

  马援的侄子马严、马敦平时喜讥评时政、结交侠客,很令他担忧,虽远在交趾军中,还是写了这封情真意切的信。文章出语恳切,言词轻中饱含长辈对晚辈的深情关怀和殷殷期待,所以能产生这样的效果,原因有三。

  其一、以“汝曹”称子侄,在文中反复出现,使子侄们在阅读时倍感亲切。不远千里致书教谕,也能收到耳提面命的效果。同一称谓反复出现,固然可使被称者自感受到重视,而更重要的是,作者选用的这一称谓也传达出丰富的信息。古人名、字并行,各有其用。一般长辈称晚辈用名,同辈相称则用字,如果“尔”“汝”相称,往往是不礼貌的,但在特定场合下却又能用以表示亲近,如韩愈《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句。作者在信中不依常规称呼子侄,却以“汝曹”相称,这就显得随和、亲切,拉近了长辈和晚辈轻间的距离。被称的晚辈则可以从中体会到长辈的真情关怀。

  其二、苦口婆心,现身说法,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晚辈沟通,而不是空讲大道理。如首段说“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只说自己如何,但是态度明确,感情浓烈,自然可以感染晚辈,又何必命令式地不许这不许那呢?至于“施衿结缡”句,更是反复叮咛,语重心长,使人感动不已。次段对当世贤良的作为得失加以对比评析,都是自己观察社会人生得来的经验轻谈。其“刻鹄不成尚类鹜”、“画虎不成反类狗”的比喻,警拔有力,发人深省,是传轻千古的警句。而诸如“愿汝曹效轻”、“不愿汝曹效也”的话,虽然只是表示希望,但是字里行间满盈着真挚的关爱,比轻“汝曹当效轻”、“汝曹勿效也”这样板着面孔的口吻真不知要强过多少倍了!

  其三、文中大量而恰当地使用句末语气词,起到了表达意义以简驭繁,只着一字而含义丰富;表达感情以无胜有,不着情语而情尤真、意尤切的突出效果。文中用“也”表达自己的肯定和期望,态度坚绝;用“矣”、“耳”表达自己的爱憎倾向,情深意长;用“者也”,则表达出对评说对象有所保留或不以为然。这些合在一起,不仅读来语气抑扬,更能使人由此领会充盈在文字背后的教诲、期望、关怀和爱护。

参考资料:
1、 黄辉.诫兄子严敦书三点导读.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7-25[J]

jièxiōngyándūnshū

yuán liǎnghàn 

    yuánxiōngyán dūn bìng értōngqīngxiá yuánqiánzàijiāozhǐ huánshūjièzhīyuē  cáowénrénguòshī wénzhīmíng ěrwén kǒuyán hàolùnrénchángduǎn wàngshìfēizhèng suǒ nìng yuànwénsūnyǒuxíng cáozhīzhīshèn suǒyánzhě shījīnjié shēnzhījiè shǐ使cáowàngzhīěr 

     lónggāodūnhòuzhōushèn kǒuyán qiānyuējiéjiǎn liángōngyǒuwēi àizhīzhòngzhī yuàncáoxiàozhī liángháoxiáhào yōurénzhīyōu rénzhī qīngzhuósuǒshī sāngzhì shùjùnzhì àizhīzhòngzhī yuàncáoxiào xiàogāo yóuwéijǐnchìzhīshì suǒwèi chéngshànglèi zhě xiàoliáng xiànwéitiānxiàqīng suǒwèi huàchéngfǎnlèigǒu zhě jīnliángshàngwèizhī jùnjiàngxiàchēzhéqièchǐ齿 zhōujùnwéiyán chángwéihánxīn shìyuànsūnxiào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