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杓半夜回天东,人间凤历开华风。联镳飞盖拥千骑,家家银烛摇春红。
斗杓半夜回天东,人间凤历开华风。联镳飞盖拥千骑,家家银烛摇春红。
金门玉漏声初歇,已闻晓钥开阊阖。圣人端拱九天上,殿前晓仗催班列。
金门玉漏声初歇,已闻晓钥开阊阖。圣人端拱九天上,殿前晓仗催班列。
曈曈瑞日红云开,太液春生万寿杯。龙旗微动曙烟煖,山呼虎拜声如雷。
曈曈瑞日红云开,太液春生万寿杯。龙旗微动曙烟煖,山呼虎拜声如雷。
乾坤千载开元会,太和气象唐虞世。千官宴罢带花回,十二天街喧鼓吹。
乾坤千载开元会,太和气象唐虞世。千官宴罢带花回,十二天街喧鼓吹。

yuánzhèngguāncháo--zhōuquán

dòubiāobànhuítiāndōngrénjiānfèngkāihuáfēngliánbiāofēigàiyōngqiānjiājiāyínzhúyáochūnhóng

jīnménlòushēngchūxiēwénxiǎoyàokāichāngshèngrénduāngǒngjiǔtiānshàng殿diànqiánxiǎozhàngcuībānliè

tóngtóngruìhóngyúnkāitàichūnshēngwàn寿shòubēilóngwēidòngshǔyānnuǎnshānbàishēngléi

gānkūnqiānzàikāiyuánhuìtàixiàngtángshìqiānguānyàndàihuāhuíshíèrtiānjiēxuānchuī

周权

周权

处州人,字衡之,号此山。磊落负隽才。工诗。游京师,袁桷深重之,荐为馆职,弗就。益肆力于词章。有《此山集》。 ▶ 307篇诗文

猜您喜欢
楼上寝,残月下帘旌。梦见秣陵惆怅事,桃花柳絮满江城。双髻坐吹笙。
楼上寝¹,残月²下帘旌³。梦见秣陵惆怅事,桃花柳絮满江城。双髻坐吹笙。
译文:寝卧高高的楼上,残月西沉下帘旌。睡梦中来到金陵,重温惆怅的旧情。桃花柳絮满江城。姣美歌女坐吹笙。
注释:¹寝:睡或卧。²残月:此处指快要落下的月亮。³帘旌:帘额,即帘上所缀软帘。⁴秣陵:金陵,今江苏南京。⁵双髻:少女的发式。这里代指少女。

  皇甫松的《梦江南》写一位多情的男子借梦中所见,描绘江南金陵美好春色里一个少女的形象,美景和美人和谐地合成一个画面。全词虚实相生,情景相合,既明了而又含蓄,表达了词人的怅恨之情,堪称情味深长之作。

  “楼上寝,残月下帘旌。”就寝楼上,将落下的月亮已移到帘额下面,这是从床上望窗外月亮的景象。残月落到帘额之下,这表明时间已是天快亮的时候,作者已经醒来。

  “梦见秣陵惆怅事,桃花柳絮满江城。双髻坐吹笙。”“梦见”二字领起后三句。梦见想要梦见的,本应是惬意的满足的,为何说成“惆怅事”?一解说旧日欢情只能见之于梦,醒后不能重温,故迷惘惆怅;另一解是作者在叙说:梦见当年发生在秣陵的那件令人惆怅的事,即有情人未成眷属的终身遗憾。“秣陵”、“江城”,即今南京;双髻,便是他当年热恋过的、别后又饮恨终身的女子。恋人之一颦一笑,经过时间的过滤,感受和记忆最深最牢最佳的审美焦点,皆定格在“双髻坐吹笙”处。梦中的环境和形象是那样的美好,但这已成为过去,即使梦见,醒来又不能再遇,更加深了作者对“双髻”的思念之情。

  《梦江南·楼上寝》沿袭了六朝以来的传统,用花柳情事抒发迷离惆怅之感,幻境优美,情味深长。全词借梦境勾勒往日情事,流露出旧情不再的无限惆怅,不着“相思”字面,却写出刻骨铭心的相思。梦境是虚幻的,而梦中的情景是实在的,昔日的情事是真实的,故乡难以归返,旧欢不可再遇,梦境越是美好,梦醒之后却是越加深重的凄清。通篇读来,可见写景鲜明、写情含蓄,虚中有实,以实衬虚,婉转曲折地表达出梦者往事如烟的怅恨与迷惘。

参考资料:
1、 钱仲联.爱情词与散曲鉴赏辞典: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09:17
2、 陈长喜.中国历代词曲赏读 (上册):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09月第1版:33-34
3、 王锺陵.唐宋词鉴赏:四川出版集团,2007.1:14-15
4、 (后蜀)赵崇祚编选.花间集注评:凤凰出版社,2008.5:51
缭墙重院,时闻有、啼莺到。绣被掩余寒,画幕明新晓。朱槛连空阔,飞絮无多少。径莎平,池水渺。日长风静,花影闲相照。
(liáo)墙重院¹,时闻有、啼莺到。绣被掩余寒,画幕明新晓。朱槛(jiàn)²连空阔,飞絮(xù)无多少。径莎平³,池水渺(miǎo)。日长风静,花影闲相照。
译文:高墙环绕重重深院,耳畔不时传来燕啼莺嗽。绣被抵御拂晓的残寒,画阁辉映朝霞的璀灿。朱红的栏杆拥抱水天的空阔,飞舞的柳絮呵,何处才是你的边沿?路上的青草,平整如剪;池中的春水,宽阔渺远。春日迟迟,风也似在偷懒—花枝,把身影投向悠闲的水面。
注释:谢池春慢:词牌名,慢词,与六十六字令词《谢池春》不同。双调九十字,仄韵格。玉仙观:在汴京城南,是当时游人游春的名胜场所。谢媚卿:北宋名伎。¹缭墙重院:高墙缭绕的深宅大院。²朱槛:红淳窗提。画阁朱槛均指精美的建筑。³径莎平:路上长满了莎草。
尘香拂马,逢谢女、城南道。秀艳过施粉,多媚生轻笑。斗色鲜衣薄,碾玉双蝉小。欢难偶,春过了。琵琶流怨,都入相思调。
尘香拂马¹,逢谢女、城南道。秀艳过施粉,多媚生轻笑。斗色鲜衣薄,碾(niǎn)玉双蝉小。欢难偶,春过了。琵琶流怨,都入相思调。
译文:尘雾的余香轻拂着马的鞍,谢媚卿呵,与你幸会在城南路边。面容,比敷过胭脂还更觉秀艳,微笑,似妩媚的歌声在耳边震颤。色彩入时,着一身薄薄的春衫,面容如玉,鬓发似透明的双蝉。相见恨晚,相爱恨晚,春天呵,离我们越去越远?听,琵琶的旋律似流水潺潺——流呵,流不尽的是相思的幽怨。
注释:¹尘香拂马:指往玉仙观途中,尘土和着花香扑面而来。

  起首一句,点出主人公的居处所。“时闻有”,承上句,乃由于高墙缭绕、院宇深邃的缘故,而接下句则为人春眼之中的缘故。这时而一闻的莺啼把人唤醒了。“绣被掩余寒”,可见被未折叠,而“画阁明新晓”,天已大亮了。“朱槛连空阔”句承“画阁”而写居处环境,与“缭墙重院”相应,虽富丽然而寂寥,其境过清。“飞絮知多少”暗点时令为暮春。这样,春晓、恬睡、闻鸟,与“飞絮知多少”之景相连,就构成一个现成思路,间接表现出浓厚的惜春情绪。“径莎平”句以下续写暮春景象,路上长满野草,池面渐广,风平浪静时,时有花影倒映。“日长风静”与“闲”字表现出落寞萧索的气氛。这几句暗示出词中人小园芳径之上徘徊不定,百无聊赖的独特情绪。

  过片承上启下。“尘香拂马”,要去城南的玉仙现,一路上愁红惨绿,偏又不期然而然地,“逢谢女,城南道”。两人早已互相慕名的,而百闻不如一见,于是“一见慕悦”。她明艳绝伦,秀丽出于天然,“秀艳过施粉”,虽只微微一笑,便有无限妩媚而其衣色鲜艳夺目,日暖衣薄,更显示出其身段之窈窕,就连她随身佩带之玉饰,雕琢成双蝉样,也格外玲珑可爱。这里以工笔重彩,画出一个天生丽人,从中流露出一见倾心的愉悦。然而紧接六字“欢难偶,春过了”,是说有无穷后时之悔。从“琵琶流怨,都入相思调”二句看,二人可说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了。用笔变化,有相得益彰之妙。作者并没有花太多笔墨来写二人相遇如何的交谈或品乐,却通过相顾无言的描写将彼此的倾倒爱悦和相见恨晚的惆怅情绪表露得淋漓尽致。“春过了”三字兼挽上片,惜春之情与相见恨晚之悔打成一片,情景莫辩。

  这首词结构紧凑,上下呼应。写两人一见钟情,有主有宾,有实有虚,有浓有淡,用笔灵活,疏密相间,轻重得当。他们之间以目传情,未曾讲一句话。

参考资料:
1、 夏承焘等.《宋词鉴赏辞典 上》:上海辞典书出版社,2013.08:第97页

xièchíchūnmàn··xiānguāndàozhōngféngxièmèiqīng--zhāngxiān

liáoqiángzhòngyuànshíwényǒuyīngdàoxiùbèiyǎnhánhuàmíngxīnxiǎozhūkǎnliánkōngkuòfēiduōshǎojìngshāpíngchíshuǐmiǎozhǎngfēngjìnghuāyǐngxiánxiāngzhào

chénxiāngféngxièchéngnándàoxiùyànguòshīfěnduōmèishēngqīngxiàodòuxiānbáoniǎnshuāngchánxiǎohuānnánǒuchūnguòleliúyuàndōuxiāngdiào

殷勤红叶诗,冷淡黄花市。清江天水笺,白雁云烟字。游子去何之?无处寄新词。酒醒灯昏夜,窗寒梦觉时。寻思,谈笑十年事;嗟咨,风流两鬓丝。
(yīn)勤红叶¹诗,冷淡黄花²市。清江天水笺(jiān)³,白雁云烟字。游子去何之?无处寄新词。酒醒灯昏夜,窗寒梦觉时。寻思,谈笑十年事;嗟(jiē)(zī),风流两鬓(bìn)丝。
译文:辽阔的清江天水可以作笺,茫茫的云中白雁可以为字,远方的游子啊,你如今到了哪里?我无法寄给你我的相思之词。在酒醒灯昏的夜晚,在窗寒梦觉的时候,那十年谈笑欢乐事,令人好寻思。真可叹,风流逝去时,两鬓已如丝。
注释:¹红叶:指枫叶。²黄花:菊花。³清江天水笺:用清江的天和水来作为信笺。清江:赣江与袁江合流处,一名青江。⁴白雁云烟字:以茫茫云烟中飞行的白雁来作为文字。⁵十年事:似指作者放浪于酒色的生活。⁶嗟咨:嗟叹。

yànérluòguòshènglìng··bié--qiáo

yīnqínhóngshīlěngdànhuánghuāshìqīngjiāngtiānshuǐjiānbáiyànyúnyānyóuzizhīchùxīnjiǔxǐngdēnghūnchuānghánmèngjuéshíxúntánxiàoshíniánshìjiēfēngliúliǎngbìn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¹不行兮夷犹²,蹇(jiǎn)³谁留兮中洲
译文:湘君啊你犹豫不走。因谁停留在水中的沙洲?
注释:湘君:湘水之神,男性。一说即巡视南方时死于苍梧的舜。¹君:指湘君。²夷犹:迟疑不决。³蹇:发语词。⁴洲:水中陆地。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美要眇(miǎo)¹兮宜修²,沛(pèi)³吾乘兮桂舟
译文:为你打扮好美丽的容颜,我在急流中驾起桂舟。
注释:¹要眇:美好的样子。²宜修:恰到好处的修饰。³沛:水大而急。⁴桂舟:桂木制成的船。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令沅湘¹兮无波²,使江水³兮安流。
译文:下令沅湘风平浪静,还让江水缓缓而流。
注释:¹沅湘:沅水和湘水,都在湖南。²无波:不起波浪。³江水:长江。下文“大江”、“江”,与此同。
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望夫¹君兮未来,吹参差²兮谁思?
译文:盼望你来你却没来,吹起排箫为谁思情悠悠?
注释:¹夫:语助词。²参差:高低错落不齐,此指排箫,相传为舜所造。
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驾飞龙¹兮北征²,邅(zhān)³吾道兮洞庭
译文:驾起龙船向北远行,转道去了优美的洞庭。
注释:¹飞龙:雕有龙形的船只。²北征:北行。³邅:转变。⁴洞庭:洞庭湖。
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薜荔¹(bó)²兮蕙(huì)³,荪(sūn)(ráo)兮兰(jīng)
译文:用薜荔作帘蕙草作帐,用香荪为桨木兰为旌。
注释:¹薜荔:蔓生香草。²柏:通“箔”,帘子。³蕙:香草名。⁴绸:帷帐。⁵荪:香草,即石菖蒲。⁶桡:短桨。⁷兰:兰草。⁸旌:旗杆顶上的饰物。
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望涔(cén)¹兮极浦²,横³大江兮扬灵
译文:眺望涔阳遥远的水边,大江也挡不住飞扬的心灵。
注释:¹涔阳:在涔水北岸,洞庭湖西北。²极浦:遥远的水边。³横:横渡。⁴扬灵:显扬精诚。一说即扬舲,扬帆前进。
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扬灵兮未极¹,女²婵媛(yuán)³兮为余太息。
译文:飞扬的心灵无处安止,多情的侍女为我发出叹声。
注释:¹极:至,到达。²女:侍女。³婵媛:眷念多情的样子。
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
¹流涕兮潺(chán)(yuán)²,隐思君兮陫(fěi)³
译文:眼泪纵横滚滚而下,想起你啊悱恻伤神。
注释:¹横:横溢。²潺湲:缓慢流动的样子。³陫侧:即“悱恻”,内心悲痛的样子。
桂棹兮兰枻,斵冰兮积雪。
桂棹(zhào)¹兮兰枻(yì)²,斵(zhuó)³冰兮积雪。
译文:玉桂制长桨木兰作短楫,划开水波似凿冰堆雪。
注释:¹棹:长桨。²枻:短桨。³斲:砍。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采薜荔¹兮水中,搴(qiān)²芙蓉³兮木末
译文:想在水中把薜荔摘取,想在树梢把芙蓉花采撷。
注释:¹采薜荔:在水中采摘陆生的薜荔。²搴:拔取。³芙蓉:芙蓉花。⁴木末:树梢。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心不同兮媒¹²,恩不甚³兮轻绝
译文:两心不相同空劳媒人,相爱不深感情便容易断绝。
注释:¹媒:媒人。²劳:徒劳。³甚:深厚。⁴轻绝:轻易断绝。
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
石濑¹兮浅(jiān)²,飞龙兮翩(piān)³
译文:清水在石滩上湍急地流淌,龙船掠过水面轻盈迅捷。
注释:¹石濑:石上急流。²浅浅:水流湍急的样子。³翩翩:轻盈快疾的样子。
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
¹不忠兮怨长,期²不信兮告余以不闲³
译文:不忠诚的交往使怨恨深长,不守信却对我说没空赴约。
注释:¹交:交往。²期:相约。³不闲:没有空闲。
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¹(chěng)(wù)²兮江皋³,夕弭(mǐ)兮北渚
译文:早晨在江边匆匆赶路,傍晚把车停靠在北岸。
注释:¹朝:早晨。²骋骛:急行。³皋:水旁高地。⁴弭:停止。⁵节:策,马鞭。⁶渚:水边。
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鸟次¹兮屋上,水周²兮堂下。
译文:鸟儿栖息在屋檐之上,水儿回旋在华堂之前。
注释:¹次:止息。²周:周流。
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
¹余玦(jué)²兮江中,遗(yí)³余佩兮醴(lǐ)浦。
译文:把我的玉环抛向江中,把我的佩饰留在澧水畔。
注释:¹捐:抛弃。²玦:环形玉佩。³遗:留下。⁴佩:佩饰。⁵醴:澧水,在湖南,流入洞庭湖。
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采芳洲¹兮杜若²,将以遗(wèi)³兮下女
译文:在流芳的沙洲采来杜若,想把它送给陪侍的女伴。
注释:¹芳洲:水中的芳草地。²杜若:香草名。³遗:赠予。⁴下女:指身边侍女。
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时不可兮再¹得,聊²逍遥³兮容与
译文:流失的时光不能再得,暂且放慢脚步逍遥盘桓。
注释:¹再:一作“骤”,屡次、多次的意思。²聊:暂且。³逍遥:自由自在的样子。⁴容与:舒缓放松的样子。

  此篇是祭湘君的诗歌,描写了湘夫人思念湘君那种临风企盼,因久候不见湘君依约聚会而产生怨慕神伤的感情。

  在屈原根据楚地民间祭神曲创作的《九歌》中,《湘君》和《湘夫人》是两首最富生活情趣和浪漫色彩的作品。人们在欣赏和赞叹它们独特的南国风情和动人的艺术魅力时,却对湘君和湘夫人的实际身份迷惑不解,进行了长时间的探讨、争论。

  从有关的先秦古籍来看,尽管《楚辞》的《远游》篇中提到“二女”和“湘灵”,《山海经·中山经》中说“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但都没有像后来的注释把湘君指为南巡道死的舜、把湘夫人说成追赶他而溺死湘水的二妃娥皇和女英的迹象。最初把两者结合在一起的是《史记·秦始皇本纪》。书中记载秦始皇巡游至湘山(即今洞庭湖君山)时,“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后来刘向的《列女传》也说舜“二妃死于江、湘之间,俗谓之湘君”。这就明确指出湘君就是舜的两个妃子,但未涉及湘夫人。到了东汉王逸为《楚辞》作注时,鉴于二妃是女性,只适合于湘夫人,于是便把湘君另指为“湘水之神”。对于这种解释。唐代韩愈并不满意,他在《黄陵庙碑》中认为湘君是娥皇,因为是正妃故得称“君”;女英是次妃,因称“夫人”。以后宋代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注》皆从其说。这一说法的优点在于把湘君和湘夫人分属两人,虽避免了以湘夫人兼指二妃的麻烦,但仍没有解决两人的性别差异,从而为诠释作品中显而易见的男女相恋之情留下了困难。有鉴于此,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在《楚辞通释》中采取了比较通脱的说法,即把湘君说成是湘水之神,把湘夫人说成是他的配偶,而不再拘泥于按舜与二妃的传说一一指实。应该说这样的理解,比较符合作品的实际,因而也比较可取。

  虽然舜和二妃的传说给探求湘君和湘夫人的本事带来了不少难以自圆的穿凿附会,但是如果把这一传说在屈原创作《九歌》时已广为流传、传说与创作的地域完全吻合、《湘夫人》中又有“帝子”的字样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尧之二女等等因素考虑在内,则传说的某些因子如舜与二妃飘泊山川、会合无由等,为作品所借鉴和吸取也并不是没有可能的。因此既注意到传说对作品可能产生的影响,又不拘泥于传说的具体人事,应该成为读者理解和欣赏这两篇作品的基点。

  作为祭神歌曲,《湘君》和《湘夫人》是一个前后相连的整体,甚至可以看作同一乐章的两个部分。这不仅是因为两篇作品都以“北渚”相同的地点暗中衔接,而且还由于它们的末段,内容和语意几乎完全相同,以至被认为是祭祀时歌咏者的合唱(见姜亮夫《屈原赋校注》)。

  这首《湘君》由女神的扮演者演唱,表达了因男神未能如约前来而产生的失望、怀疑、哀伤、埋怨的复杂感情。第一段写美丽的湘夫人在作了一番精心的打扮后,乘着小船兴致勃勃地来到与湘君约会的地点,可是却不见湘君前来,于是在失望中抑郁地吹起了哀怨的排箫。首二句以问句出之,一上来就用心中的怀疑揭出爱而不见的事实,为整首歌的抒情作了明确的铺垫。以下二句说为了这次约会,她曾进行了认真的准备,把本已姣好的姿容修饰得恰到好处,然后才驾舟而来。这说明她十分看重这个见面的机会,内心对湘君充满了爱恋。正是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她甚至虔诚地祈祷沅湘的江水风平浪静,能使湘君顺利赴约。然而久望之下,仍不见他到来,便只能吹起声声幽咽的排箫,来倾吐对湘君的无限思念。这一段描绘了一幅望断秋水的佳人图。

  第二段接写湘君久等不至,湘夫人便驾着轻舟向北往洞庭湖去寻找,忙碌地奔波在湖中江岸,结果依然不见湘君的踪影。作品在这里把对湘夫人四出寻找的行程和她的内心感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她先是驾着龙舟北出湘浦,转道洞庭,这时她显然对找到湘君满怀希望;可是除了眼前浩渺的湖水和装饰精美的小船外,一无所见;她失望之余仍不甘心,于是放眼远眺涔阳,企盼能捕捉到湘君的行踪;然而这一切都毫无结果,她的心灵便再次横越大江,遍寻沅湘一带的广大水域,最终还是没有找到。如此深情的企盼和如此执着的追求,使得身边的侍女也为她叹息起来。正是旁人的这种叹息,深深地触动和刺激了湘夫人,把翻滚在她内心的感情波澜一下子推向了汹涌澎湃的高潮,使她止不住泪水纵横,一想起湘君的失约就心中阵阵作痛。

  第三段主要是失望至极的怨恨之情的直接宣泄。首二句写湘夫人经多方努力不见湘君之后,仍漫无目的地泛舟水中,那如划开冰雪的船桨虽然还在摆动,但给人的感觉只是她行动的迟缓沉重和机械重复。接着用在水中摘采薜荔和树上收取芙蓉的比喻,既总结以上追求不过是一种徒劳而已,同时也为后面对湘君“心不同”、“恩不甚”、“交不忠”、“期不信”的一连串斥责和埋怨起兴。这是湘夫人在极度失望的情况下说出的激愤语,它在表面的绝情和激烈的责备中,深含着希望一次次破灭的强烈痛苦;而它的原动力,又来自对湘君无法回避的深爱,正所谓爱之愈深,责之愈切,它把一个大胆追求爱情的女子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四段可分二层。前四句为第一层,补叙出湘夫人浮湖横江从早到晚的时间,并再次强调当她兜了一大圈仍回到约会地“北渚”时,还是没有见到湘君。从“捐余玦”至末为第二层,也是整首乐曲的卒章。把玉环抛入江中,把佩饰留在岸边,是湘夫人在过激情绪支配下做出的过激行动。以常理推测,这玉环和佩饰当是湘君给她的定情之物。他既然不念前情,一再失约,那么这些代表爱慕和忠贞的信物又留着何用,不如把它们抛弃算了。这一举动,也是上述四个“不”字的必然结果。这给读者留下了惋惜和遗憾。最后四句又作转折:当湘夫人心情逐渐平静下来,在水中的芳草地上采集杜若准备送给安慰她的侍女时,一种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感觉油然而生。于是她决定“风物长宜放眼量”,从长计议,松弛一下绷紧的心弦,慢慢等待。这样的结尾使整个故事和全首歌曲都余音袅袅,并与篇首的疑问遥相呼应,同样给人留下了想像的悬念。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760-768
捍索桅竿立啸空,篙师酣寝浪花中。
捍索¹桅竿立啸空,篙师酣寝浪花中。
注释:¹捍索:船桅两旁的索。
故应菅蒯知心腹,弱缆能争万里风。
故应菅蒯¹知心腹,弱缆能争万里风。
注释:¹菅(jiān)、蒯(kuǎi):草绳,用以编缆的。
此生归路愈茫然,无数青山水拍天。
此生归路愈茫然,无数青山水拍天。
犹有小船来卖饼,喜闻墟落在山前。
犹有小船来卖饼,喜闻墟落在山前。
我行都是退之诗,真有人家水半扉。
我行都是退之诗,真有人家水半扉。
千顷桑麻在船底,空余石发挂鱼衣。
千顷桑麻在船底,空余石发挂鱼衣。
日轮亭午汗珠融,谁识南讹长养功。
日轮亭午汗珠融,谁识南讹长养功。
暴雨过云聊一快,未妨明月却当空。
暴雨过云聊一快,未妨明月却当空。
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
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
且并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
且并¹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²
注释:¹并:傍。²巉岩:山石险峻。这里借喻人生道路上的难行。

  苏轼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过半帆。且并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峨岩!慈湖夹--在今安徽当涂县北。阻风--乘船为风浪所阻。起唤清风--有经验的老船工,在审察风势将转时,往往长啸呼唤,使人感到风转是由呼唤而来。并--此处作"傍"解。欹(音机)侧--歪斜,不平稳。前两句说,躺在船上,看到天边月落的地方云横千丈,啊,天将破晓了,老船工急急爬起来,呼唤得半帆清风,加紧开船。三四句说,暂且傍着临江的小村,倾斜摇荡地驶过险段,这当然有一定的风险,但是,人世间又有何处不是峭壁危岩呢!

  小诗寓哲理于形象之中,借助日常景物表现作者直面现实,不避艰险,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