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墟跣妇鬻鱼虾,两岸𩫶童牧艾豭。赋敛输官农事足,太平气象属淮沙。
晨墟跣妇鬻鱼虾,两岸𩫶童牧艾豭。赋敛输官农事足,太平气象属淮沙。
周权

周权

处州人,字衡之,号此山。磊落负隽才。工诗。游京师,袁桷深重之,荐为馆职,弗就。益肆力于词章。有《此山集》。 ▶ 30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赵人患鼠,乞¹猫于²中山³。中山人予之猫,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予而鸡亦予。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hé)去诸?”其父曰:“是非若¹⁰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¹¹吾垣墉¹²,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¹³,不病¹⁴于无鸡乎?无鸡者,弗¹⁵食鸡则已耳¹⁶,去¹⁷饥寒犹远¹⁸,若之何¹⁹而去夫猫也!”
译文:有一个赵国人家里发生了鼠患,到中山讨猫。中山国的人给了他猫。这猫既善于捉老鼠,又善于捉鸡。过了一个多月,老鼠没了,鸡也没了。他的儿子很担心,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他父亲说:“这不是你所懂的事了。我的祸害是老鼠,不在乎有没有鸡。有老鼠,就会偷吃我的粮食,毁坏我的衣服,穿破我的墙壁,啃坏我的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不是比没有鸡害处更大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距离饥寒交迫还很远,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
注释:¹乞:向人讨,请求。²于:在。³中山:春秋时小国名,在今河北省。⁴予:给。⁵善:善于,擅长。⁶患:祸害,灾难这里做动词。⁷盍:“何不”的合音,为什么不。⁸诸:“之乎”的合音。⁹是:这。¹⁰若:你。¹¹穿:穿透,穿过。¹²垣墉:墙壁。 垣:墙耳:语气词。¹³焉:是语气助词,所以可以不被翻译。没有意义的。¹⁴病:害处。¹⁵弗:不。¹⁶已耳:罢了。¹⁷去:距离。¹⁸远:表示距离。¹⁹若之何:固定句式,这里的意思是“为什么要”。
(选自明·刘基《郁离子·捕鼠》)
(选自明·刘基《郁离子·捕鼠》)
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
寒眼¹乱空阔,客意不胜秋²。强呼斗酒,发兴³特上最高楼。舒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xiá)顾诗愁。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qiú)
译文:深秋季节,江面空阔,一阵寒风吹来,眼睛被吹得发涩,顿感寒意,让我这个他乡之客不胜秋意悲凉。为了驱散这些忧愁,我呼酒登楼,登上了多景楼的最高处。倚栏四望,江山壮丽如画,巧夺天工。长江波涛汹涌,那下面的鱼龙应当正在一唱一和地悲啸着吧,而我却没有赋诗吟愁这样的闲情逸致。江上的寒风霜露总是善于欺负客居之人,将它们的寒气吹入我的衣裘中,让我顿感寒冷。
注释: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双调九十五字,上阕九句四平韵、下阕十句四平韵。多景楼:在今江苏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内,北临长江,登之可以极目望远。¹寒眼:眼睛被江上冷风吹得发涩,感到寒意。²不胜秋:禁不住秋天的愁苦。³发兴:引发兴致。⁴舒:伸展。⁵卷:卷起。⁶巧:善于。
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谋。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
忽醒然¹,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²若为³谋。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
译文:寒意让我顿时清醒,满腔豪情都化成感慨,望着神州大地徒然兴叹悲鸣。我一直胸怀报国壮志,却报国无门,空自白了鬓间须发。平生空有一腔意气,现在却只剩了憔悴,暮年已至,如何能再有作为,一展襟怀?只有这江上的明月和那沙鸥能够了解我的心意,就让它们陪我度此残生吧。
注释:¹然:助词,表状态。²岁晚:晚年,暮年。³若为:怎样。⁴分付:交付。

  词的上阕领起于登楼所见的萧索秋景。“寒眼”并非冷眼,而是“眼寒”,是冷落的景物使眼睛生出寒意,其实就是心寒、情寒。“乱空阔”初看颇不合情理,因为“乱”似乎与空阔关系不大。词人借秋天的背景将“乱”字与落叶相结合。秋天到来,落叶处处,使空阔的江天看起来零乱而萧条,如此理解,“乱空阔”自然就合情合理了。而萧条的愁情是由萧条的秋景引起。所以词人云“客意不胜秋”。不过词人并没有继续这种低沉的情绪,而是强行振作,越是愁恨低回,他越是要“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这显示了他的倔强和自信。在词人这种精心设计中,他在“最高楼”上目睹了“江山图画”的可舒可卷,听到了长江波涛汹涌中的“龙鱼悲啸”,并无余暇顾及小家子气的“诗愁”。可是,江山虽然壮美,却挡不住南宋国势日渐衰微。词人虽然倔强,壮志仍然难酬,此时的豪情,壮则壮矣,而悲愤却是掩在深处抹不去,勉强的豪情无法长久。当强提的那口硬气逐渐消退,一阵秋风秋露,此时词人寒意顿生,情绪再次低沉下来。

  下阕抒情。在情绪跌宕起伏的登楼“望神州”之后,词人忽然有所悟继而感叹。国势衰微,有志者理应报国,可像词人这样的智勇双全人士却报国无门。他为此忧愤白头,平生的抱负理想、壮志豪情,只剩下今时的失落黯然。时光流逝,词人垂垂老亦,他壮志难酬。念至于此,词人虽不甘心,却也无可奈何,只有“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陪伴他的只有江月和沙鸥。情绪承接上阕结尾处的低回,显得不平、无奈、凄凉。

  整首词气象阔大,语意爽直,悲壮激越,在历代登楼作品中别具一格。

参考资料:
1、 姜钧编.宋词大鉴赏:外文出版社,2012.05:第309页
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
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lùnshīsānshíshǒu··shíèr--yuánhǎowèn

wàngchūnxīntuōjuānjiārénjǐnyuànhuánián

shījiāzǒngài西kūnhǎohènrénzuòzhèngjiān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zhì)¹彼岵(hù)²兮,瞻望父兮。父曰³:嗟!予子行役,夙(sù)无已。上慎旃(zhān)哉,犹来!无¹⁰
译文:我登上那草木繁茂的高山,向老父亲所在的故乡眺望。我仿佛听到父亲一声叹息:唉!苦命的儿服役在远方,昼夜操劳没有休息的空当;还是小心保重自己身体吧,盼你早回来不要留恋他乡!
注释:¹陟:登上。²岵:有草木的山。³父曰:这是诗人想象他父亲说的话。下文“母曰”“兄曰”同。⁴予子:歌者想象中,其父对他的称呼。⁵夙夜:日夜。夙:早。⁶上:通“尚”,希望。⁷旃:之,作语助。⁸犹来:还是归来。⁹无:不要。¹⁰止:停留。
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无弃!
陟彼屺(qǐ)¹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²行役,夙夜无寐³。上慎旃哉,犹来!无弃!
译文:我攀到那光秃秃的高山上,向老母亲所在的故乡眺望。我仿佛听到母亲一声叹息:唉!我的小儿服役在远方,昼夜操劳没有睡觉的空当;还是小心保重自己身体吧,盼你早回来不要抛尸他乡!
注释:¹屺:无草木的山。²季:兄弟中排行第四或最小。³无寐:没时间睡觉。
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上慎旃哉,犹来!无死!
陟彼冈¹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xié)²。上慎旃哉,犹来!无死³!
译文:我登上那高低起伏的山冈,向我兄长所在的故乡眺望。我仿佛听到长兄一声叹息:唉!我的兄弟服役在远方,昼夜操劳他的同伴也一样;还是好好珍重自己身体吧,盼你早回来不要死在他乡!
注释:¹冈:山脊。²偕:俱,在一起。³无死:不要死在异乡。

  此诗写一个远在他乡服役的征人,想象他的父母兄长在家乡正在思念他,抒发了主人公思念家乡的情怀。全诗三章,皆为赋体。

  全诗重章叠唱,每章开首两句直接抒发思亲之情。常言:远望可以当归,长歌可以当哭。人子行役,倘非思亲情急,不会登高望乡。此诗开篇,登高远望之旨便一意三复:登上山顶,远望父亲;登上山顶,远望母亲;登上山顶,远望兄长。言之不足而长言申意,思父思母又思念兄长。开首两句,便把远望当归之意、长歌当哭之情,抒发得痛切感人。

  然而,诗的妙处和独创性,不在于开首的正面直写己之思亲之情,而在于接下来的从对面设想亲人之念己之心。抒情主人公进入了这样的一个幻境:在他登高思亲之时,家乡的亲人此时此刻也正登高念己,并在他耳旁响起了亲人们一声声体贴艰辛、提醒慎重、祝愿平安的嘱咐和叮咛。当然,这并非诗人主观的刻意造作,而是情至深处的自然表现。在这一声声亲人念己的设想语中,包含了多少嗟叹,多少叮咛,多少希冀,多少盼望,多少爱怜,多少慰藉。真所谓笔以曲而愈达,情以婉而愈深。千载下读之,仍足以令羁旅之人望白云而起思亲之念。

  这种从对面设想的幻境,在艺术创造上有两个特点。其一,幻境的创造,是想像与怀忆的融会。汉唐的郑笺孔疏把“父曰”、“母曰”和“兄曰”,解释为征人望乡之时追忆当年临别时亲人的叮咛。此说初看可通,深究则不然;诗人造境不只是追忆,而是想像和怀忆的融合。钱锺书指出:“然窃意面语当曰:‘嗟女行役’;今乃曰:‘嗟予子(季、弟)行役’,词气不类临歧分手之嘱,而似远役者思亲,因想亲亦方思己之口吻尔。”(《管锥编》,下同)如古乐府《西洲曲》写男“下西洲”,拟想女在“江北”之念己望已:“单衫杏子黄”、“垂手明如玉”者,男心目中女之容饰;“君愁我亦愁”、“吹梦到西洲”者,男意计中女之情思。《西洲曲》这种“据实构虚,以想像与怀忆融会而造诗境,无异乎《陟岵》焉”。别具赏心的体会,也符合思乡人的心理规律,因而为历代思乡诗不断承袭。其二,亲人的念己之语,体现出鲜明的个性。毛传在各章后曾依次评曰:“父尚义”、“母尚恩”、“兄尚亲”。这虽带有经生气息,却已见出了人物语言的个性特点。从诗篇看,父亲的“犹来无止”,嘱咐他不要永远滞留他乡,这语气纯从儿子出发而不失父亲的旷达;母亲的“犹来无弃”,叮咛这位小儿子不要抛弃亲娘,这更多地从母亲这边出发,表现出难以割舍的母子之情,以及“娘怜少子”的深情;兄长的“犹来无死”,直言祈愿他不要尸骨埋他乡,这脱口而出的“犹来无死”,强烈表现了手足深情,表现了对青春生命的爱惜和珍视。在篇幅短小、语言简古的《诗经》中,写出人物的个性,极为不易,而能在从对面设想的幻境中,写出人物的特点,更为难能。这在后世同类抒情模式的思乡诗中,也并不多见。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211-213

zhì

míng xiānqín 

zhì zhānwàng yuē jiē xíng  shàngshènzhānzāi yóulái zhǐ 
zhì zhānwàng yuē jiē xíng mèi shàngshènzhānzāi yóulái  
zhìgāng zhānwàngxiōng xiōngyuē jiē xíng xié shàngshènzhānzāi yóulái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绕池闲步¹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译文:闲来无事围着水池散步看鱼儿游来游去,正好遇到小童在船上钓鱼。
注释:¹闲步:散步。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一种爱鱼心各异¹,我来施食²³垂钩。
译文:同是一样地喜欢鱼但想法却各不相同,我是来给鱼儿喂食,你是来垂钩钓鱼。
注释:¹异:不同。²施食:丢食,给食物,喂食。³尔:你,指小孩。

  此诗描绘了一幅平淡普通的生活场景,池畔观鱼,有儿童在垂钩钓鱼,有感而发,表现了同时喜欢鱼却采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流露出淡淡的无奈。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绕着池塘,踱着方步,悠闲地观赏鱼游,风悠悠、水悠悠,心悠悠、神悠悠,鱼儿也悠悠。“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鱼群喁喁唼唼,看着“我”把食料悄悄地抛,轻轻地丢,却不料碰上了娃娃们两两三三要来此垂钩。他们扶短竿,抛长线,投香饵,下锈钩,把大鱼挂裂了腮,把小鱼撕破了喉,一池平明的水搅得腥风儿起,膻味儿浮。

  同样一种爱鱼心,而反映在目的上、表现在行动中却是这样的不相同,各持一端,互不相让。爱鱼之心人各有异,“我”爱鱼给鱼施食,盼它长大;“你”却垂钩钓鱼,为图乐。两种心情是何等不同啊!即景写情,对比强烈,极易发人深思,从中引出各种“心各异”的情状和道理来。于平淡中见新奇,韵味悠长。

参考资料:
1、 章月根主编. 学而时习之 上[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10.第28页
2、 葛军主编. 小学生古诗词赏析大全[M].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3.08.第158页

guānyóu

bái tángdài 

ràochíxiánkànyóu zhèngzhíértóngnòngdiàozhōu 
zhǒngàixīn làishīshíěrchuígōu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