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玉并刀试手温,香凝双股断芳魂。花随燕尾轻分去,不带春风爪甲痕。
破玉并刀试手温,香凝双股断芳魂。花随燕尾轻分去,不带春风爪甲痕。

jiǎnméi--míngběn

bìngdāoshìshǒuwēnxiāngníngshuāngduànfānghúnhuāsuíyànwěiqīngfēndàichūnfēngzhǎojiǎhén

明本

明本

明本(1263—1323),元朝僧人。俗姓孙,号中峰,法号智觉,西天目山住持,钱塘(今杭州)人。明本从小喜欢佛事,稍通文墨就诵经不止,常伴灯诵到深夜。24岁赴天目山,受道于禅宗寺,白天劳作,夜晚孜孜不倦诵经学道,遂成高僧。仁宗曾赐号“广慧禅师”,并赐谥“普应国师”。憩止处曰幻住山房。 ▶ 86篇诗文

猜您喜欢
穆湖莲叶小于钱,卧柳虽多不碍船。
(mù)¹莲叶小于钱,卧柳²虽多不碍船。
注释:¹穆湖:也叫穆溪,在嘉兴东北。²卧柳:枝干斜卧于水上的柳树。
两岸新苗才过雨,夕阳沟水响溪田。
两岸新苗才过雨,夕阳沟水响溪田。
屋上鸠鸣谷雨开,横塘游女荡船回。
屋上鸠(jiū)¹谷雨²³,横塘游女荡船回。
注释:¹鸠鸣:预示晴天。²谷雨:清明后一个节气。³开:雨霁天晴。⁴横塘:地名,在今江苏苏州西南,以分流东出,故名。⁵荡船:摇船。
桃花落后蚕齐浴,竹笋抽时燕便来。
桃花落后蚕齐浴¹,竹笋抽时燕便来。
注释:¹浴蚕:育蚕选种的一种方法。即将蚕种浸于盐水或以野菜花、韭花、白豆花等制成的液体中,汰弱留强,进行选种。
新生的莲叶小于铜钱,垂柳拂水不碍船行,让诗人倍感新奇;雨后的两岸新苗,夕阳映照下的潺潺沟水让诗人感受到无限生机。诗不仅摹写出一幅绝美的穆湖风景图,也透示出诗人对乡村美景的由衷喜爱。第二首描写苏州横塘地区风情。首句点时节并写天气,谷雨时节,斑鸠欢叫,雨霁天晴,令人心旷神怡。后三句写所见,“横塘游女荡船回”,情景悠闲而活泼,桃花飘落,浴蚕留种,竹笋拔节生长,春归燕子飞翔,既富乡村特色,又显勃勃生机。

yuānyāngzhào··bǎishǒuxuǎnèr--zhūzūn

liánxiǎoqiánliǔsuīduōàichuán

liǎngànxīnmiáocáiguòyánggōushuǐxiǎngtián

shàngjiūmíngkāihéngtángyóudàngchuánhuí

táohuāluòhòucánzhúsǔnchōushíyàn便biànlái

苍苍云松,落落绮皓。
苍苍云松,落落¹(qǐ)(hào)²
译文:苍劲入云的青松,落拓开朗的商山四皓。
注释:¹落落:豁达,开朗。²绮皓:即四皓,秦末汉初隐居的四名高士东园公、用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因四人年皆八十余岁,须发皓白隐居在商山(又名地肺山、楚岫,在今陕西商县东南),故号称“商山四皓”。
春风尔来为阿谁,蝴蝶忽然满芳草。
春风尔来为阿谁¹,蝴蝶忽然满芳草。
译文:和煦的春风啊你为谁吹来?翩翩的蝴蝶忽然飞满了芳草。
注释:¹阿谁:六朝、唐代口语,犹言谁。
秀眉霜雪颜桃花,骨青髓绿长美好。
秀眉为雪颜桃花¹,骨青髓(suǐ)绿²长美好。
译文:看老人秀眉银发满面春色,精气筋骨爽健长久美好。
注释:¹颜桃花:谓面容有青春之色。²骨青髓绿:即《黄庭内景经》所说的“骨青筋赤髓如为”,道家谓筋骨强健,精气老炼。
称是秦时避世人,劝酒相欢不知老。
称是秦时避世人,劝酒相欢不知老。
译文:自称是秦时避乱隐居的人,欢快地相互劝酒而不觉年老。
各守麋鹿志,耻随龙虎争。
各守麋(mí)鹿志¹,耻随龙虎争²
译文:四人各守与山间麋鹿为友的栖隐之志,耻于参加官场上的权力之争。
注释:¹麋鹿志,即遢隐之志。糜鹿:鹿的一种,俗称四不像,生活于山野。古人常以与麋鹿为伴喻栖隐山林。²龙虎争:龙争虎斗,指官场上的权力解触。这里指刘邦和项羽之争。
欻起佐太子,汉王乃复惊。
(xū)¹起佐太子²,汉王³乃复惊。
译文:可是忽然间又出山去佐助太子,使汉朝皇帝感到吃惊。
注释:¹欻:忽然,突然。²太子:指吕后子汉惠帝刘盈。³汉王:指汉高祖刘邦。
顾谓戚夫人,彼翁羽翼成。
顾谓戚夫人¹,彼翁²羽翼³成。
译文:回头对戚夫人说:“那几位老翁啊,羽翼已经形成!”
注释:¹戚夫人:汉高祖宠妃,曾与高祖议立其子赵王如意为太子,被吕后断肢剜目投入茅厕内,呼为“人彘”。²彼翁:指四皓。³羽翼:辅佐力量。羽翼成,即势力已经形成。
归来商山下,泛若云无情。
归来商山下,泛若¹云无情²
译文:功成之后又回到商山之下,好象天上的浮云一样来去无情!
注释:¹泛若:好象,泛,渗泛。²云无情:浮云飘来飘去无情。
举觞酹巢由,洗耳何独清。
举觞¹(lèi)²巢由³,洗耳何独清。
译文:共同举杯祭奠唐尧时代的巢父、许由,你们惧污洗耳,多么高洁自清!
注释:¹觞:酒杯。²酹:洒酒于地表示祭奠。³巢由:巢父、许由,传说为唐尧时的两位隐士。⁴洗耳:这里运用了典故。尧召许由,欲将帝位传给他,许由不想听,就洗耳于颖水之滨。
浩歌望嵩岳,意气还相倾。
浩歌望嵩(sōng)岳,意气还相倾¹
译文:放声高歌,望着嵩岳那圣洁之地,你们的志趣情怀实让人倾慕钦敬!
注释:¹相倾:指意气相投。

  《山人劝酒》是乐府旧题,郭茂倩《乐府诗集》编此诗入《奉曲歌辞》。诗咏商山四皓健拔如苍松,落拓不羁,仙风道骨,青春不老,春风和煦向他送暖,蝴蝶翩翩为之起舞。作品着重称颂四皓“各守麋鹿志。耻随龙虎争”的高洁之志。尤其赞誉其以隐士的身份出山辅佐太子,安定了汉朝储皇之位。尔后功成身退,复归商山,毫不系情于官禄爵们,其高风亮节直可追步上古高士巢父、许由。这正符合李白一向所追求的“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园”的理想,所以在本篇对四皓表达了极高的敬慕之情。这和李白其他诗篇颂扬“千古高风”的鲁仲连、安期生等功成身退的名士一样,不过是以咏叹古人来抒写诗人自己的襟抱而已。其他评家以为本篇借四皓佐太子事来影射玄宗朝时事,就未免失之穿凿了。

  全诗可分为三段。“龙虎争”以上为第一段。写商山四皓的仪表风度及节操。“羽翼成”以上为第二段。写商山四皓力回高祖心意,稳固刘盈太子地位的成就。最后六句为第三段。用形象赞颂商山四皓归来的豪壮气概。情若白云,气若嵩岳,楷模巢、由,举觞浩歌。此诗表达“功成身退”的志向,亦是诗人李白一生的追求。

参考资料:
1、 王洪.中国文学宝库 唐诗精华分卷.北京市:朝华出版社,1991年:281-282页

shānrénquànjiǔ--bái

cāngcāngyúnsōngluòluòhào

chūnfēngěrláiwèiāshuídiéránmǎnfāngcǎo

xiùméishuāngxuěyántáohuāqīngsuǐ绿zhǎngměihǎo

chēngshìqínshíshìrénquànjiǔxiānghuānzhīlǎo

shǒu鹿zhìchǐsuílóngzhēng

chuāzuǒtàizihànwángnǎijīng

wèirénwēngchéng

guīláishāngshānxiàfànruòyúnqíng

shānglèicháoyóuěrqīng

hàowàngsōngyuèháixiāngqīng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翻飞见戍楼。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pèi)¹影翻飞见戍楼。
译文:古老的边地州城背山面海,旌旗在戍防城楼上随风翻卷。
注释:关:指居庸关。¹旆:旌旗。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译文:座骑后的土地正是桃花盛开的春天,座骑前的关外却依然飘飞着雪花、寒威肆虐,出关的将士又怎能不回头留念呢。

  居庸关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徐兰为清宗室安郡王(疑即玛尔浑)幕僚期间,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清帝统兵征噶尔丹时,随安郡王出塞,由居庸关至归化城。此诗即是随军出塞时作。诗中描写了出关所见景色,抒写了出征土卒怀土恋乡的感情。

  前两句,有版本“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其中的“此”字原缺,此据诗意补出。前两句写“出居庸关”之前士卒的心理。“封侯”,从字面说,是指当上大官;就其实质而言,则是指驰骋疆场,功业有成。前两句意思是说,将军将在边地的战斗中建立功勋,这对于士卒说来,自然是一个很大的鼓舞,意味着士卒也将有立功的机会,因而急于奔赴边地,而无意于逗留不前。

  后两句,则是写临出居庸关时的情况和心情。“出”字原缺,此据喀《清诗别裁》补出。“马后桃花”,意谓关内正当春天,温暖美好;“马前雪”,是说关外犹是冬日,严寒可怖。因而,无心在征途上逗留的士卒,在临出关的刹那,却不禁犹豫了起来,不自觉地回过头来再看一眼关内的景色。此诗对土卒内心世界的开掘是相当深入的,诗中不作静态的描绘,而是将人物置于特定的环境之中,从环境的变化相应写到士卒心态的改变:当立功边塞的机会在前方等待时,士卒一往无前,充满豪情;而当即将出关、远离故土时,又难免生出柔情,回头顾盼。诗中的主人公,既不是甘心老死于槽枥之下的驽骀之辈,也不是只会行军打仗而缺乏真情实感的战争工具。豪情与柔情、为国捐躯与怀土恋乡,两种对立的感情,在人物身上得到了相当和谐的统一。

  全诗最动人的是三四两句。尤其是第三句,将“马前”、“马后”写成两个不同的世界,更是石破天惊的奇思妙笔。在具体写法上,这一句也很有特色:“马后桃花”与“马前雪”,是对比;以马概人,则又有所省略。沈德潜称赞此诗说:“眼前语便是奇绝语,几于万口流传。此唐人边塞诗未曾到者。”(《清诗别裁》)徐兰是一个爱作惊人语的诗人,他在《归化城杂咏》中也有类似的诗句:“后骑解衣风柳下,前军堕指雪花中。”“奇绝”的“眼前语”的获得,归根结底是由于诗人有边塞生活的独特体验,故能于唐人边塞诗之外开拓出新的境界。而从意象与用词而言,或许还受到过唐人权德舆的“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岭上逢久别者又别》)与马戴的“马头冲雪过临洮”(《出塞词》)的启发。

  沈德潜在《清诗别裁》中,将此诗的题目改为《出关》,将前两句改成“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从诗句本身说,首句写静,次句写动,对环境描写与氛围渲染的表现都相当成功。但“凭山”句将所出之“关”,明白写成了山海关,这与诗人此次随军出征的路线不合,是不应该当作徐兰的创作来欣赏的,故为本文所不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天上秋期¹近,人间月影清。
译文:天上牛郎织女相会之期越来越近了,洒在人间的月光也显得更加澄澈明亮。
注释:¹秋期:谓男女相约聚会的日期。指七夕。牛郎织女约会之期。
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
入河¹(chán)²不没,捣药兔长生。
译文:蟾宫每天渡过天河也不会被淹没,捣药的玉兔也长生不老。
注释:¹河:银河。²蟾:蟾宫。这里指月亮。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
只益河心苦,能添白发明。
译文:望着月亮只会增加我心中的痛苦,月光还会将我新添的白发照亮。
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
干戈(gē)¹知满地,休照国西营。
译文:月亮啊!你应该看到这遍地的战乱了吧,就不要再照着国家西边的军营了。
注释:¹干戈:代指战争。

yuè

 tángdài 

tiānshàngqiūjìn rénjiānyuèyǐngqīng 
chán dǎoyàochángshēng 
zhǐdānxīn néngtiānbáimíng 
gānzhīmǎn xiūzhàoguó西yíng 
亭皋木叶下,原隰菊花黄。凭高满眼秋意,时节近重阳。追想彭门往岁,千骑云屯平野,高宴古球场。吊古论兴废,看剑引杯长。
亭皋(gāo)¹木叶下,原隰(xí)²菊花黄。凭高满眼秋意,时节近重阳。追想彭门往岁³,千骑云屯(tún)平野,高宴古球场。吊古论兴废,看剑引杯长
注释:¹皋:水边高地。²隰:低下的湿地。³彭门往岁:彭门,指彭城。为徐州治所,蔡伸曾以徐州通判的身份率领过一支部队北上援助燕山,与辽兵战斗,第二年方回。⁴看剑引杯长:用杜甫《夜宴左氏庄》“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原句。
感流年,思往事,重凄凉。当时坐间英俊,强半已凋亡。慨念平生豪放,自笑如今霜鬓,漂泊水云乡。已矣功名志,此意付清觞。
感流年,思往事,重凄凉。当时坐间英俊,强半已凋亡。慨念平生豪放,自笑如今霜鬓,漂泊水云乡。已矣功名志,此意付清觞。

  《水调歌头·亭皋木叶下》是一首抚今思昔之作。上片由写景入词,映入作者眼帘的是亭边的树木。树叶凋零,飘落地上,野外低湿处的菊花也已盛开。登高临远,秋意已浓,原来是重阳节就要到了。先点明时间、地点。眼前之景使作者不禁陷入了美好的回忆之中,他想起了彭门往事。那时自己才三十七岁,正值盛年、英姿飒爽、豪情满怀,带领着一支精壮的部队,驰骋于战场。闲暇时光,将士们在古球场欢宴,抚剑豪饮,议论古今兴亡。这几句话描写了从前戎马生活的一个消闲场面,用杜甫原句“看剑引杯长”入词,把他们满腔热血,忧心国事,希图建功立业的种种情绪暗含其中。

  下片以“感流年”三句承上启下,从上片的慷慨激昂转入下片的萧瑟凄凉。当时座中的英豪,一半都已凋亡了,而宋王朝也只剩下半壁江山。自己平生那豪情壮志、抗金的决心和愿望,早已被现实消磨殆尽,只落得两鬓如霜,飘泊在江南水乡。一腔悲愤,无处可消,只有借酒浇愁。

  《水调歌头·亭皋木叶下》上下片情绪反差很大,上片豪放激烈,下片愤慨悲凉,在雄健俊爽之中蕴含着深沉的抑郁。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