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悲笳鸣,阴风起千嶂。何处见长安,夜夜倚天望。
落日悲笳鸣,阴风起千嶂。何处见长安,夜夜倚天望。
臣家羽林中,三世汉飞将。尚想甘泉宫,虎贲拥仙仗。
臣家羽林中,三世汉飞将。尚想甘泉宫,虎贲拥仙仗。
臣岂负朝廷,忠义夙所尚。横天青茫茫,万里隔亭障。
臣岂负朝廷,忠义夙所尚。横天青茫茫,万里隔亭障。
可望不可到,血泪堕汪漾。空有台上石,至今尚西向。
可望不可到,血泪堕汪漾。空有台上石,至今尚西向。
陈孚

陈孚

陈孚(1259 — 1309)元代学者。字刚中,号勿庵,浙江临海县太平乡石唐里(今白水洋镇松里)人。至元年间,上《大一统赋》,后讲学于河南上蔡书院,为山长,曾任国史院编修、礼部郎中,官至天台路总管府治中。诗文不事雕琢,纪行诗多描摹风土人情,七言古体诗最出色,著有《观光集》、《交州集》等。 ▶ 287篇诗文

猜您喜欢
露条烟叶。惹长亭旧恨,几番风月。爱细缕、先窣轻黄,渐拂水藏鸦,翠阴相接。纤软风流,眉黛浅、三眠初歇。奈年华又晚,萦绊游蜂,絮飞晴雪。
露条烟叶。惹长亭旧恨,几番风月。爱细缕、先窣¹轻黄,渐拂水藏鸦²,翠阴相接。纤软风流,眉黛浅、三眠³初歇。奈年华又晚,萦绊游蜂,絮飞晴雪。
注释:¹窣:突然出现。²拂水藏鸦:形容柳的枝叶渐长。³三眠:《三辅故事》:汉苑有柳如人形,一日三眠三起。
依依灞桥怨别。正千丝万绪,难禁愁绝。怅岁久、应长新条,念曾系花骢,屡停兰楫。弄影摇晴,恨闲损、春风时节。隔邮亭,故人望断,舞腰瘦怯。
依依灞桥¹怨别。正千丝万绪,难禁愁绝。怅岁久、应长新条,念曾系花骢²,屡停兰楫³。弄影摇晴,恨闲损、春风时节。隔邮亭,故人望断,舞腰瘦怯。
注释:¹灞桥:在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这里泛指送别之处。²花骢:骏马。³兰楫:这里泛指舟船。
这首词咏柳怀人,轻柔细腻。上片着意写柳。露条烟叶,翠阴相接。风流纤软,絮飞如雪。下片因柳怀人。灞桥依依,难禁愁绝。曾系花骢,屡停兰楫。春风时节,故人望断。全词委婉含蓄,情思悠长。
北地春光晚,边城气候寒。
北地春光晚,边城气候寒。
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
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
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
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
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
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

  诗人所在的隰城县距岚州不是很远,但岚州的西、北、南三面皆有山,比隰城高寒。诗人两次经过岚州的时间都是春天,去时约在阴历二月底,返时大概是三月初。三月底隰城一带已是杏红柳绿,三月初也已桃李芬芳。而同期的岚州却仍冬意萧索花树皆未发。所以诗的首联说:“北地春光晚,边城气候寒”,北地,指当时的河东道的北面地方,边城指岚州城。这里春天来得迟,料峭春寒如同暮冬气象。

  颔联“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是篇中写景的名句。这联诗的妙处在于容量大,意象丰富。它以生动的形象确切地描述了岚州的“春光晚”和“气候寒”。“往来”、“新旧”,细致入微地表现了时间的变化和空间的层次。“往”“来”两个动词连用作时间副词,既点出了诗人往返行程又表现出时空的跨度。“新”“旧”两个形容词连用,既再次点明往返的季节又真实形象地记录了雪景环境。“花不发”,是芽苞欲萌,还是含苞待放呢?这给读者留下驰骋想象的空间。“雪仍残”也同样耐人寻味,冰雪正在消融,还是尚未消融?任由读者想象。这毕竟是岚州特有的景象,但又不是不可捉摸的,“来往”是写诗人的活动,“花不发”是诗人往来时的观察。其中便暗寓了比较。这比较是与诗人所出发之地及所返回之地隰城的比较,从这联诗可以体会到诗人以少胜多的深厚笔力。

  颈联描摹岚州山水的可爱,“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流水淙淙,清音若琴声,白雪皑皑,山如画的一般。这景色已足以悦耳怡目,然而“水作琴中听”,又唤起人们的艺术联想,产生了伯牙弹琴的意境:巍巍乎高山,汤汤乎流水!怡人心神,荡除烦嚣。这也许就是诗人所感触的美的所在。

  在这高山流水的境界里,诗人似乎忘掉了一切凡尘琐事,但转瞬之间,他又意识到自己有公务在身,不可贪赏山水久逗留。因此尾联说:“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诗人怀着惋惜与赞叹的心情,扬鞭催马,继续行进在艰险的山路上。

  杜审言是善于发现美、表现美的人,凡是他到过的地方无不对之产生美感,无论是北国、南荒、江左、中原,祖国的大地山河在他的笔下都异彩纷呈,各自显现出独特的美来。就是边城岚州,诗人也把它写得美丽动人。诗人通过这些诗歌表现出对祖国山河深挚的热爱。

jīngxínglánzhōu--shěnyán

běichūnguāngwǎnbiānchénghòuhán

wǎngláihuāxīnjiùxuěréngcán

shuǐzuòqínzhōngtīngshānhuàkàn

jīngqiānyuǎnjiānxiǎnzhēngān

秋空万里净,嘹唳独南征。
秋空万里净¹,嘹(liáo)(lì)²独南征³
译文:秋意萧索,急空万里,一片明净;天空中传来一阵凄凉的叫声,一队孤独的大雁正往南方飞去。
注释:¹万里净:一作“万里静”。²嘹唳:即凄清响亮的鸣声。³独南征:一作“雁南征”。征:远征。
风急翻霜冷,云开见月惊。
风急¹翻霜冷,云开见月惊。
译文:秋风瑟瑟,翻卷寒霜,凄冷彻骨;风卷残云,云开见月,惊起飞雁。
注释:¹风急:一作“风凌”。
塞长怯去翼,影灭有馀声。
¹长怯(qiè)²去翼,影灭有馀声。
译文:征途如此遥远,真担心会累断大雁的翅膀;大雁的影子虽然看不见了,但隐隐还能听到它的声音。
注释:¹塞:边关,险要处,这里指大雁所飞之地。²怯:一作“怜”。
怅望遥天外,乡愁满目生。
怅望遥天外,乡愁满目生。
译文:遥望天外,已经看不到大雁了,心中未免惆怅,乡愁不禁油然而生。

  钱起的家乡在吴兴(今属浙江湖州)。安史之乱后,钱起羁留急安(今陕西西安),难以归家。这首诗是写诗人在急安观秋雁南飞的感受。

  此诗首联运用动静交错、点面结合的方法,寥寥数语,点画出一幅秋空雁过图。雁声凄凉,定下了全篇基调。颔联写鸿雁南飞的行色。一个“冷”字,一个“惊”字,更增添了全诗的悲凉气氛。颈联紧扣诗题,先写大雁征途遥远,呼应题中“征”字,再写诗人遥望大雁南飞,是写“送”字。诗人的担心,正说明他对大雁寄寓了深情。尾联以“乡愁”作结,正是题意所在。诗人目送大雁,视野逐渐模糊,仿佛随着大雁看到了故乡,于是乡愁渐生,转承得十分自然巧妙。

  乡愁本是千古文人的一个传统主题。诗人遭逢动乱岁月,漂泊流落,久居急安,不能回归故土,只能寄情于怀想。这首诗就是写秋夜送雁南飞,雁引乡愁,诗人摹情写状,境界凄清,把乡愁咏叹得十分深沉和厚重。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221-222页
郎如陌上尘,妾似堤边絮。相见两悠扬,踪迹无寻处。
郎如陌上尘¹,妾似堤(dī)边絮(xù)²。相见两悠扬³,踪迹无寻处。
译文:郎君像路上扬起的尘土,我像河堤边生长的柳树。匆匆相见即离别,今后到哪里去寻找你的脚步。
注释:生查(zhā)子:词牌名。又名“相和柳”“梅溪渡”等。¹陌上尘:大路上的尘土。²堤边絮:河堤上的柳絮。³悠扬:飞扬,飘忽起伏。
酒面扑春风,泪眼零秋雨。过了离别时,还解相思否?
酒面¹扑春风,泪眼零秋雨。过了离别时,还解相思否?
译文:相逢时我们因幸福而面容绯红,就像迎接扑面而来的春风,如今我们泪眼相对地别离,泪水挥洒如同秋雨。过了这悲伤离别的一刻,分手之后你是否还会把我想起。
注释:¹酒面:因喝酒而泛红的脸庞。

  这是一首闺词。全词以女主人的口气道出,不作雕饰,自然流畅,一气呵成。

  这首词由八句组成,其中有六句使用了比喻。首句“郎如陌上尘”,次句“妾似堤边絮”,并非各以一物为喻,而是互文见意,言妾亦如陌上尘,郎亦如堤边絮。尘与絮悠扬飘荡,无辙可循。尘与尘相遇,絮与絮相逢,聚乃偶然,散亦无法觅其踪迹。把两个人遇合方式的特点,通过尘与絮的“相见两悠扬,踪迹无寻处”体现出来,喻义明确,词篇的表现力因此加强,引人入胜。

  在上阕中,一、二句各自设比,三、四句补叙所比的内容,作为比喻,四句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从措意的过程分析,其间的条理十分清晰。此外,最后两句向对方提出“过了别离时,还解相思否”的疑问,这又同上半阕的别时情绪遥相呼应。通过这种呼应,一方面表达了女主人公对情郎的无限忠贞,另一方面又对男方的爱情表示了担心和疑虑。这种“救首救尾”手法的运用,不仅使词篇结构更加谨严,而且揭示主题方面,显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阕的“酒面扑春风,泪眼零秋雨”,也是用比喻,不过是暗喻而已。此句“泪”、“雨”并见,以连绵的秋雨喻不断洒落的泪珠,取喻显明,亦足动人。至于“酒面扑春风”,字面本于杜甫《咏怀古迹》诗“画图省识春风面”,而谓女子酒后,脸上绯红,有似春风扑人。像“酒面扑春风”这类比喻,本来喻体和本体的相似点就不甚显著,作者不仅不把相似点说出,反而用叙述式的句子,似乎只在实写两种相关的事物。在这种情况下读者要想真正理解词人的真实意图,就非得下一番推敲的功夫不可。这种比喻,修辞学上称为“曲喻”,古人称之为“不似之似”或“象外句”。“酒面春风”似乎是即写酒又写风,其实是借春风比酒后脸的情态。

  在结构安排上,该词表现为一个严密的有机体,段落层次十分清晰、显明。词篇写别时情景,自然以描写告别场面的“酒面扑春风,泪眼零秋雨”两句为中心,上半阕为别时的感慨,末二句设想别后的情事,篇幅虽不长,却容下了别情离绪的各个方面。

参考资料:
1、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唐圭璋,缪钺,叶嘉莹,周汝昌,俞平伯,施蛰存等撰写,唐宋词鉴赏辞典 唐、五代、北宋 下,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01,第1393页
东方,木也,其帝太皞,其佐句芒,执规而治春。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执衡而治夏。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治四方。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执矩而治秋。北方,水也,其帝颛顼,其佐玄冥,执权而治冬。
东方,木也,其帝太皞(hào)¹,其佐句(gōu)²,执规而治春。南方,火也,其帝炎帝³,其佐朱明,执衡而治夏。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治四方。西方,金也,其帝少昊(hào),其佐蓐(rù),执矩而治秋。北方,水也,其帝颛(zhuān)(xū),其佐玄冥¹⁰,执权而治冬。
译文:东方是木星,它的天帝是太皞,辅佐大臣则是句芒,句芒执规尺而治理春季。南方是火星,它的天帝是炎帝,辅佐大臣则是朱明,朱明执衡器而治理夏季。中央是土星,它的天帝是黄帝,辅佐大臣则是后土,后土执绳墨而治理四方。西方是金星,它的天帝是少昊,辅佐大臣则是蓐收,蓐收执矩尺而治理秋季。北方是水星,它的天帝是颛顼,辅佐大臣则是玄冥,玄冥执权器而治理冬季。
注释:¹太皞:古代官方祭祀的五方天帝中的东方天帝。 ²句芒:古代传说中的主木之官。又为木神名。 ³炎帝:神话传说中主管夏令和南方的神。 ⁴朱明:指传说中的火神祝融。⁵黄帝:中国古代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首。黄帝被尊祀为“人文初祖”。⁶后土: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中央之神。⁷少昊;一作 “少皞” ,姬姓,名玄嚣,一说名己挚,也称白帝。华夏人文始祖,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称号,黄帝的长子,母为嫘祖(一说女节)。 ⁸蓐收:古代传说中的西方神名,司秋。⁹颛顼:上古帝王名。“五帝”之一,号高阳氏。相传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生于若水,居于帝丘。十岁佐少昊,十二岁而冠,二十登帝位。在位七十八年。¹⁰玄冥:神名。北方之神。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